梦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充满传奇色彩,人们常常会把它当成某种预示。很早人们开始就有了对梦进行研究。
做梦和疾病确实有一定关系!
2022年6月,全球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英国伯明翰大学人类大脑健康中心的一篇研究。研究在经过长达7年多的随访中发现:与正常梦境相比,经常做噩梦(梦中被攻击、梦中扮演动物角色等,被噩梦惊醒)的人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概率是其他人的4倍。同时,经常做噩梦的人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也更高。①
2023年,《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又发表了一篇“梦境和疾病关系”跟进研究。研究发现:如果在7-11岁之间经常做噩梦,会使几十年后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痴呆症)的几率增加1倍;而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经常做噩梦,那么他们成年后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7倍。②
经常做这8种梦,
可能是身体真的在“求救”!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郭兮恒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人在做梦时,大脑会分泌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来整合加工我们白天接收到的信息,进而把临时存储记忆转化成永久记忆。所以,脑力工作一定会多梦,因为他们白天事情多,需要清理的垃圾以及转化成记忆物质的工作也多,少梦是不可能的。当体内有一些疾病时也可以在梦中体现。
之所以梦境能反映疾病情况,是因为人们在做梦的时候能够感知到身体的不适,可能会把这种不适感觉带入到梦中,成为梦的一部分。根据我的从医经验,这8种类型的疾病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梦。
1. 经常梦到头部被敲打——可能是脑部肿瘤
如果患脑部肿瘤或神经系统疾病,就会经常梦到头被敲打或者有怪物向你的五官灌水或者流质。
2. 梦里常听到奇怪声响——或听觉中枢病变
如果听觉中枢存在病变或者附近血管发生硬化;就会在梦里听到怪响、怪声音。
3. 经常梦里会出现窒息——或呼吸系统病变
如果呼吸系统存在的病变就可能梦到气管被卡、呼吸不畅、窒息。
4. 常梦到被猛兽追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如果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就可能梦到被歹徒或者猛兽追逐,想跑也跑不动,惊醒后会出现心有余悸、出汗、心跳加快。
5. 常梦到自己走路不稳——心绞痛、心肌缺血
如果患有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疾病,就会梦到自己走路不稳,身体歪斜或伴有窒息感,胸痛,突然惊醒。
6. 梦到自己从高处坠落——或有隐匿性心脏病
如果患有隐匿性心脏病,就梦到自己从高处坠落,并在下坠过程中惊醒。
7. 梦到相应器官处被打——或器官有潜在病变
如果一些器官有潜在病变,就会梦到相应器官处被殴打,被刀刺中,梦中受伤的部位在醒后还会隐隐作痛。
8. 经常梦到洪水泛滥——或是肝肾系统有病变
如果肝脏系统和肾脏有病变,就会梦到洪水泛滥,自己在水中挣扎。
最后,郭兮恒医生提醒:如果自己反复出现某种梦境,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不过,梦也只是一个预警,确诊疾病还是要科学,不是靠做梦。
本文综合自:
①Dr Abidemi I. Otaiku, Distressing dreams and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eClinicalMedicine,2022,101474
②Otaiku A.I., et al. Distressing dreams in childhoodand risk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or Parkinsons disease in adulthood: a national birth cohortstudy. eClinicalMedicine. 2023;101872.
③2019-06-25健康时报《有些梦是身体求救信号》(郭兮恒)
来源: 健康时报
#暑期创作大赛#
弗洛伊德认为:
梦境是人们潜意识的情感,通过碎片化的情景,在梦中再现出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在某一个阶段内,经常会梦到某个人;
有些梦境很清晰,即使过去很多天,依旧能记住梦中的情景;
有些梦境很模糊,即使你努力回忆,想要捕捉梦中的画面,却什么也想不起来;
但你可以肯定的是,被你遗忘的,或许是对你比较重要的人或感情。
频繁梦到同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01
未完成心理在作祟:梦境,是对旧事的拆洗缝补
知乎上有个问题:
“你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有个网友说:
最遗憾的事情,就是被偷走的那几年,他在国外没办法回来;他的母亲生病去世,没能看到母亲最后一眼。
这件事情,成为他心中最大的遗憾,就像一根刺扎在心中。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做梦都会梦到母亲。
遗憾,后悔,懊恼,不甘。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未完成效应”。
已经完成的事情,人们记忆不会那么深刻;
而没有完成的事情,人们的记忆往往更深。
在梦境中,你重复梦到的那个人,就是你心中“未完成的感情”。
或许是执念,或许是愧疚,或许是遗憾。
这种遗憾,可能发生在亲情、爱情和友情中。
比如:
两个人彼此相爱,却不得不分开;
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友谊却忽然之间结束。
已经跟对方约定好一起去做某件事,但对方却忽然从你的生活中离开。
因为有遗憾,所以才会成为你心中的执念;
执念太深,就成为你潜意识的情感碎片,最终通过梦境的场景再现出来。
-02
梦到对方,说明你从未忘记
有些人从未忘记,只是不再提起;
有些人时常挂在嘴边,但已经不会影响到你的情绪。
那个从未忘记的人,经常出现在你的梦境中;
而那个常常提起的人,即使出现在你面前,你也丝毫不在意。
你经常想起某个人,那么对方就会重复出现在你的潜意识里。
比如说:
跟前任分开后,你总是去翻看TA的社交平台;
每天对前任的关注度,比任何人都要高;
试图从对方的社交动态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试图寻找前任心中还有你的证据。
你越是这样做,前任在你脑海中的记忆越深刻;
而越想忘记,你发现前任在你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了。
梦境,是潜意识的一种延伸。
简单来说就是: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你想起对方的频率越高,梦境对方的频率也就越高。
那些嘴上说着“我已经忘了”的人,其实根本就没有忘记。
人前假装清醒,假装理智;
但在每一个梦里,都暴露出真实的状态。
-03
梦到某个人,是“不安全感”的表现
梦境不仅是潜意识的延伸,更是现实的延伸。
举个例子:
在白天,你跟某个人产生了矛盾;
你本可以反抗,可以爆发,可以生气;
但最终你选择了忍让,低头。
你越想越委屈,越想越觉得自己尊严扫地。
这种强烈的情绪波动,对现实的不满,对自己的不满;
种种累积,就很容易被你“代入梦境”之中,重复当天发生的事情。
而梦境,就是你想要得到的结果;
在现实中受到的委屈,不安全感,潜意识会在梦境中帮你完成。
看过一个国外短片:
一个人在现实中很失败,自卑又怯弱;
而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他设定了一个“梦境机器”;
可以自己选择梦境,可以选择情景模式,就是打游戏一样。
在现实中经历的所有失败,都被他在梦境中实现。
现实中失恋,梦境中前任求着他复合;
现实中被炒鱿鱼,梦境中他收购了老板的公司;
现实中受委屈,梦境中他实现了逆转。
……
人的梦境,本就是现实中自我情绪压抑的结果。
而你频繁梦到某个人,也意味着对方给你带来了很多“不安全感”;
而你想要通过梦境,去改变这一切。
话题:你有没有频繁梦到某个人的经历?(作者何所欢: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自我成长性格等心理学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在人类思维中,梦一直以来都承载着神秘的面纱。古代智者相信,梦境是心灵的窗户,透视着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情感。从东汉的王符到现代的心理学家们,对梦的解读层出不穷,却仍然难以揭开梦的奥秘。
梦,那个神秘而不可捉摸的世界,伴随着我们的入眠而降临。它可能是一段记忆的延续,也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未知冒险;它会呈现出奇异而复杂的画面,却又毫无逻辑可循。
为什么我们会在梦中漫游?为什么某些人或事情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梦中?或许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梦的奥秘
梦是一种神秘的现象,牵扯着脑细胞的活动和意识的变化。当我们陷入深睡时,脑细胞进入休息状态,但一点微弱的刺激就足以重新点燃它们,从而孕育出梦境的诞生。
古代的《周公解梦》将梦境分为七大类,为人们提供了解梦的一种方法。然而,解梦并非易事,有时解释准确,有时却飘渺不定。梦的奥秘究竟何在?
梦中的一切,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情感,都扎根于我们的记忆。当我们进入梦乡,意识暂时解放,大脑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可能会引发梦境。根据弗洛伊德的梦境理论,梦是欲望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潜意识中无法实现的欲望被压抑后的释放。梦境成为了情感和欲望的出口,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情感表达,它是一种最自然的方式。
与弗洛伊德不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梦境反映了集体潜意识。他认为梦境中的情节是潜意识中隐藏的因素的反映,一种无意识的集体遗传痕迹。这些情节和反应,如高空坠落、弯腰捡东西、被追赶等,常常早于思维出现,是人类内在深层次的无意识之映射。梦的存在是为了使个体更加完整,让我们能够与内在的集体性联系。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梦境可能是对未来事件的一种预警。这种观点认为梦境中发生的事情和对应的应对方式,有时候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应用。例如,一个即将做母亲的女性常常梦到自己的孩子被猫或狗叼走,这或许是一种对未知挑战的提前警示。
综合来看,梦境是外界刺激和内在情感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如早晨闹钟的铃声在梦中化为上课的响声,或是夜晚多喝水在梦中变成了迫切需要找厕所的场景。
在睡眠状态下,有时我们的意识仍然清醒,能够清晰感知自己在做梦,甚至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熟悉梦境的节奏。这就是清醒梦。相对地,有时我们会明知自己在梦中,却无法回忆起梦中的内容,这通常发生在深度睡眠中,当海马体进入休眠状态,无法记录梦境内容时。
梦与现实
梦境常常看似复杂多样,缺乏规律可循。我们可能会连续多晚梦到相同的情节,或者在一个梦中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梦境情感浓烈,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变化,情感又反过来影响梦境的发展。
尽管梦境看似离奇,但它们与现实生活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梦中很少出现全新的面孔,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梦中见到的陌生人实际上是在现实中曾经遇见过的,只是我们的大脑没有将这些记忆保留下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感到一种奇怪的错觉:时空的无缝切
换和转变,名字和实际物体的不匹配,对素未蒙面的陌生人却有一种熟悉感,以及梦境中预见未来事件的情况。
那么,如果你经常梦到某个特定的人或情境,是否意味着这个人正在想念你呢?或许更值得探究的是,这些梦境反映了你自己对梦中出现的人和事的情感态度,是你潜意识的一种表达方式。
潜意识与梦
潜意识是一个深奥的心理学概念,是人类进化和生存的必然产物,包括原始本能、环境影响、心理印记、观念、人格和冲动等因素。潜意识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是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梦境是潜意识的一种反映,是一种信息重新组织的过程。换言之,白天的所思所想,在夜晚的梦境中得以显现。每天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庞杂,当我们置身于新环境时,表层意识会记住整体情况和基本细节,比如地理位置和环境结构,新认识的人的姓名、容貌和声音。而潜意识则搜集那些微小的、常常被忽略的元素,如植物、家具、物品摆放,以及新朋友的说话方式、语调和交谈内容等。
潜意识储存的信息量庞大,占据了大脑信息总量的95%以上。这些信息既不会干扰表层意识,也不会被表层意识主动处理,二者相互独立,就如同计算机中的隐藏文件,只有在被打开时才会呈现出储存的信息。因此,有时梦境中的事物虽然似乎陌生,却依然会带来一种熟悉感。
梦中出现的人可以分为多种情况,可能是最近频繁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未来可能会经常碰到的人,还有可能是很久没有联系或者从未碰面的人。这些人之所以在梦中出现,是因为在清醒状态下,我们通常处理的是当前需要处理的事务,当大脑开始休息时,那些最印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
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