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精通儒佛道三教的高士,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古有姚广孝,刘伯温 ,王猛,耶律楚材,都是安国定邦的大材,足以青史留名,今天细数近现代学者高贤,屈指算来,能够精通儒佛道三教的人,也只有南怀瑾一人而已。
南怀瑾具体的成长经历,网上已经有很多作者叙述,笔者也就不一一赘述了。
这里只说三点:
第一点,南怀瑾天资极其聪慧, 这是肯定的,以他60年的讲学经历来看,南怀瑾恐怕是一个“悟道”的人,这是因为他对于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医学、卜算、天文、拳术、剑道、中外学者思想,甚至是古诗词都信手拈来,处处充满着智慧, 样样精通,这样人极不常见。
普通人一辈子潜心做一件事,恐怕都不能达到最顶级,但是南怀瑾却将古今中外的一切学识揉合到了一起,这绝非常人所能及。
第二点是南怀瑾火化之后, 居然有“舌舍利”留存于世。
笔者一直认为,一个人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就会在肉身之中产生精微之物,这也是历史上高僧留下 舍利子的原因(当然这点,有待于商榷)。
现藏于成都文殊院藏经阁之中,每月第一个周日开放祭祀,如果有疑问的朋友,自可以上山一见真身,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第三点,南怀瑾做出很多预言,当时来看,绝不可能,但是现在来看,很多都成为现实,或者是即将成为现实 。
其一:1974年,南怀瑾在给政界,商界人讲《历史的经验》时,曾经做过一个预言,中国从1987年(丁卯年)转运,有两百年大运。
有人问南怀瑾何出此言, 南怀瑾说 这是出于历史的经验,虽曰天命,也是人事的变化。
1985年苏联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后, 与中国关系正常化,1987年撤离了在中国边境的百万军队, 这也使中国直接和间接的上亿人不再备战,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极大的解放了人力,这就不是当年南怀瑾所说的人事的变化吗?
最近二十年,中国更是突飞猛进,距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亦不远矣!
其二,1980年,南怀瑾应卡特政府的财长邀请参加宴会 ,在宴会上南怀瑾讲美国有二穷一富,也即是民众都是货款很穷,国家发行国债也很穷,只有资本家富有,这样的安逸但是扭曲的日 子之下,美国一定会衰弱,最后中国一定会取代美国。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别说和美国差距巨大,就是面对日韩,在经济上也是处于劣势的,当时认为香港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了,更遑论美国了,那时都以出国到美国为时尚 ,那个时代说中国会超过美国,那不谛于天方夜谭。
但是,南怀瑾很有信心,只是解释说,国与国最后较量,一定是文化的较量 。
美国只有两百年历史,其骨子还是英国那套海盗思维,也就是抢,也可以说是没文化,最后一定会失败。
其三:南怀瑾对于中国未来充满信心,30年前亦曾预言“将来要是不懂中国文化、不懂中文,就会吃不开。”
其四:南怀瑾对于未来的婚姻制度的预言,那就更惊人了。
未来不止中国,整个世界都没有婚姻制度了,将来都是拍拖一下就好了,没有家庭了。
南怀瑾几十年前就看到了这一点,但是没人信,但是现在再看,现在的现实 ,中国的年轻人多少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也就是没有家庭制度了,生活也坏了。
这个预测真是太准了,被南怀瑾不幸言中了。
其实,南怀瑾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开始为这个做准备了,南怀瑾在中国首倡儿童读经,就是想要恢复传统文化,讲女性的教育,其实就是要来解决现在的这些问题,可以说 是未雨绸缪。
南怀瑾讲学六十年,比起佛陀还多了11年,最后几年里,他一直都很伤心,他知道弟子里没有一个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的,一个都没有,到后来,虽然他可以活得更久,但最后他还是不想驻世了。
南怀瑾在辞世前已经多次示寂,在太湖国际实验小学第一届毕业典礼上,南怀瑾对这批刚毕业的学生说:
“以后不能靠太老师了,要靠你们自己了。”
相信读到此处的朋友们,一定会感受到南怀瑾那时的悲痛和不舍。
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生,南师在逝世前却手书二字:
平凡。
南怀瑾一生讲学六十余年,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给青年学子上课,真可以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致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主张东西精华文化融合,造福人类未来,著述达到55卷之多。
其中《论语别裁》《金刚经说什么》《如何修证佛法》《静Z修道和长生不老》等书,已经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的入门经典,影响非常广泛,仅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就已出版达到了2000万册。
虽然 南怀瑾没有指定衣钵传人,但是这些读过他的著作的人,也在无形中继承了他的精神,这相当于为传统文化撒下了种子,但看将来苗生何处,花开哪时就是了,旦兮复兮,南师开拓的文化大道,必将更加广阔。
一个人能与善知识结缘,那是累世修行的善果,人寻书,书亦寻人,结缘南师的巨著,可以为一个家庭增加气运。
下面这套南怀瑾选集,收录了南怀瑾所有代表性著作,红色封装,实在是是收藏上品,尤其是适合送礼,高端大气上档次。新书上架,更加实惠。
当然,如果您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又对南怀瑾的智慧心向往之,不妨读一下南怀瑾的著作的精简版《南怀瑾谈中国智慧》一套三册,更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肖伊绯
2023年将迎来中国农历癸卯兔年。96年前的1927年,农历“丁卯年”也是一个“兔年”。在这一年的年初,辞旧迎新之际,的文人们都是如何度过的呢?
蔡元培:重申“有饭大家吃”
据著名教育家许德珩的忆述,胡适曾开玩笑地说过:“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三只“兔子”,即指同属兔的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自己。
遥思“五四”运动之后,身处时代风潮中心的“三只兔子”重新开启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老兔子”蔡元培愤而辞职,“中兔子”陈独秀转战上海,“小兔子”胡适则只谈学问,已然是各行其事,各奔前程。
八年之后,时至1927年,这个“丁卯年”的到来,三个“兔子”又各自迎来了自己的“本命年”。尤其是“老兔子”蔡元培,这一年,这位开风气之先,颇为社会各界推重的北大老校长,进入花甲之年,也得以从繁冗校务中抽身而出,投身到更广阔的公共事业中去。
1927年元旦,上海《日报》为庆祝新年,特意印行了一份“元旦增刊”。刊物头版头条,即是蔡元培所撰的颇有些“社论”性质的文章,题为《有饭大家吃,有工大家作》。
《日报》元旦增刊头版(局部),1927年1月1日。
原本,“有饭大家吃”这句话,是曾经的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说的,本意是强调军阀与政客之间的合作。这里的“大家”,并不是举国民众,而只是既得利益者群体间的称谓。1927年正值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之际,蔡元培将这么一句“有饭大家吃”的俗语,在新形势下拈提了出来,并且重新定义与解说,特别指出这个“大家”,应包括全国的同胞,应指举国民众,而非单指军阀与政客群体。
“有饭大家吃”的前提,自然是“有工大家做”,意即大家有工作,当然就有饭吃。这个道理,十分简单,普通市民大众都能理解,也都认同。蔡元培之所以写了大段文字,来表述这个十分简单的道理,无非是想引申出这样一系列问题:
“至于一国之中,怎样能使各种工作,适应需要;不使一部分过剩而一部分不足?怎样使害人的工作一切消灭,而集中于有益的工作?每一个人怎样能使强制的工作与自由的工作,互相调剂?”
这一系列问题,看似有些宏观与抽象,实际上就是当时阶级压迫非常严重,社会分工显失公平,民生民权遭受践踏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可能也是考虑到普通读者不一定能搞得明白这些问题所反映的社会本质,蔡元培随之在文末直接予以解说:
“现在有一班军阀,率领了无耻的政客,投机的商人,驱遣那些无知识的流氓专作害人的工作,以求达到‘他人作工我吃饭’的主义,这就是不能不革命的缘故。”
蔡元培的观点很明确,就是要通过军事上的“北伐”,打倒割据祸国的军阀;要通过一系列“革命”,整治弄权误国的政客,以期实现举国民众都有饭吃,皆有工作的基本主张,进而再去实现从安居乐业走向国富民强的治国理想。当然,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即便要实现“有饭大家吃,有工大家作”的基本局面,后边也还有很长的一段历史路径要去摸索与奋斗。不可否认,蔡氏本人生前也并没有看到这一治国基本主张的实现,这不仅是其个人人生历程上的遗憾,也是其人所处时代与历史本身的局限。
“蔡孑民先生最近之摄影”,原载1926年《国闻杂志》,第三卷第六期。
胡适:漂洋过海的“本命年”
1927年,著名学者胡适也迎来了自己36岁的“本命年”,但这年的公历元旦与农历春节,胡适都是在海外度过的,真真是一个漂洋过海的“本命年”。
事实上,自1926年7月17日,因应邀出席英国庚款咨询委员会会议,胡适离开北京,赶赴伦敦,已开始了漫长的海外“跨年”之旅。期间又因李大钊的建议,绕道苏联,于7月末在莫斯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8月4日抵伦敦。四个月之后,12月31日夜,胡适登轮赴美,此行乃是为完成其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手续。
胡适,1927年摄于美国纽约。
当时,关于胡适早年归国赴北大任教时未获博士学位的传闻,坊间流传已久,因这一传闻对胡适有所讥弹乃至发动抨击者,大有人在。因此,1927年胡适开年即开启的,跨洋万里而去的“学位之旅”,注定是一次终结坊间旧闻,同时也不乏海外新闻的意义非凡的旅程。
从1927年1月12日抵达纽约始,2月4日,胡适赴哥伦比亚大学作讲演,并正式取得博士学位。两个月之后,4月12日,胡适从西雅图登轮,启程归国。据不完全统计,胡适于1927年赴美所做讲演的次数,比之此前不久(1926年)在英国所做的十次讲演之数,不相上下,甚至可能还略多。简言之,胡适的1927年美国之旅,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一次“学位之旅”,而是逐渐衍变为了“讲学之旅”。多次的海外讲演,生动且充分地表露出了胡适这一时期的个人观念及思想动向,颇值得后世读者与研究者有所关注。
在这些海外讲演中,有一场以中文宣讲“中国的文艺复兴”必将到来的讲演,尤为引人注目。时为1927年4月3日,胡适在美国旧金山对众多华侨做了一场题为《新文化运动的过去及将来》的讲演。为之现场记录并整理刊发者为孟寿椿,早年就读于北大,也算是胡适的学生。
面对海外华侨群体, 胡适此次讲演开场即语:“侨胞诸君!我因不会说广东话,不能直接与诸君讲话,抱歉得很!”据此推想,现场或许还有兼通国语与粤语的“双语助理”,当场进行一些同步“翻译”工作。
此次讲演主题仍是“新文化”运动。胡适言简意赅地归结道,“新文化运动,也就是革命运动,可分做四步来说”;而这“四步”及其递进关系,可以简要地表示为:文学革命→思想革命→社会革命→政治革命。“革命”运动的发展,就可以分为这四个步骤来进行,也可将之视作四个阶段来实施;且这“四步”之间彼此联系,彼此递进。
这一论调承袭着胡适十年来的一贯立场与思路,并没有什么更标新立异的惊世骇俗之论,不过,接下来胡适话锋一转,将“俄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较,乃至将这一比较结论递延至欧洲的“文艺复兴”,进而提出“我们要想改造中国,也需要一个‘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令人耳目一新的主张,应当还是在场的美国华侨群体首次听闻。事实上,仅就目前已知的史料文献来考察,此次讲演也极可能是胡适个人首次以中文公开讲解“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概念。
胡适早在1923年即撰成“The Chinese Renaissance”一文,这可以视作其个人正式提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概念之始。时至1926年赴英国公干期间,胡适又于当年11月18日、12月2日,分别在爱尔兰都伯林大学与伦敦伯德福女子学院讲演时,再次提及“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概念。同年12月,胡适所撰“The Renaissance of China”一文,即《中国的文艺复兴》一文的英文版,又发表在了《皇家国际学会杂志》之上,算是正式向西方学术界表达了个人的这一创想。
由此可见,“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概念,起初主要是针对英美及西方读者提出来的,无论撰发文章还是公开讲演,胡适皆曾以英文为之。这一概念的提出,胡适个人的意向,应当是旨在向西方世界宣扬中国文化、文艺、文明的革命与复兴历程,为西方读者大致了解中国文化历史与正在进行的“新文化”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预期的远景目标——“中国的文艺复兴”,构建一个东西方文化观念上可以互为参照、便于彼此理解交流的互动式概念。但胡适个人首次以中文公开讲解“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概念,竟然不是面向中国国内听众与读者,而是面向美国华侨的。究其原因,这一方面固然可以归因于历史的机缘巧合,或者胡适个人的兴之所致;另一方面,亦可视作胡适对“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概念愈加重视,有意要开始向国人讲解与宣传了。
《胡适之是小兔子》,原载上海《立报》,1949年3月19日。
谢侠逊 :“棋王”的新书预告
1927年元旦的上海,同样是面向都市大众读者的“主流媒体”之一《时事新报》的论调,就与《日报》上蔡元培等所热切呼吁的革命论调截然不同。这份报纸依旧用自己的方式营造着一年一度新年来临的特别氛围,仍旧保持着上海市民群体所喜好的那种既锐利又精明,同时捎带着诙谐雅谑,颇富生活情趣的一贯做派。
譬如,该报一直连载的“象局集锦”栏目,依然持续推出,真真又是另一番“有棋大家下”“好玩大家玩”的喜乐格调了。这个栏目,实际上就类似于如今还能在有些城镇的街头巷尾看到的那种“象棋残局”游戏;只不过,这是明明白白印在报纸上的棋局,由知名棋手拟局,还有棋界前辈讲解,都清清楚楚地印在固定版面上,专门教导读者绝妙高明的招数,去破解“残局”并最终取胜。在近百年前的中国都市里,在业余娱乐活动远远不及如今丰富的那个时代,这样的栏目应当受到了普通市民读者圈层的喜爱与追捧,否则也不会从上世纪20年代初开始,该报即一直操办这一栏目,即便到了新年元旦之际,也不断档。
“象局集锦”栏目及主持人谢侠逊公开信,原载《时事新报》,1927年1月1日。
不仅如此,这一栏目的著名主持人、当年有着“棋王”之誉的浙江平阳人谢侠逊,在当天的栏目版面里,还给诸位新老棋迷棋友带来了新年新动向。原来,该报一直开办的“象局集锦”栏目的所有内容,更兼谢氏为之倾心讲解的所有经验之谈,都已经汇辑成了一套《象棋谱大全(初集)》(共四卷),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了。为此,谢氏郑重向“海内外象棋诸同人”发出了一通公开信,通告了因中华书局“极力推销”,“添印甚多”,“势不得不展缓时日”,“改阴历二月内如期出书”的最新消息。也即是说,原先以定向“预约”方式预售的,原本仅限该报读者范围内部发售的一套“象局集锦”栏目内容汇总性质的丛书,因为实力雄厚的知名品牌出版社中华书局的积极参与和强力介入,使得该书印行数量与销售范围得以空前扩大,故而只能延期至新年阴历二月内才正式出版发行了。
谢侠逊《象棋谱大全(初集)》,中华书局1927年4月初版。
谢侠逊等原先预计在新年来临之际(或农历春节期间),即可为广大棋迷棋友呈献上一套《象棋谱大全(初集)》,权作一份特殊的新年“大礼包”,也算是新年期间的一个小乐子。如今因营销效果颇佳,读者需求踊跃,印量随之猛增,无法按预计时间正式出版。虽然是书要稍稍延后一两个月印出,可谢氏的公开信里对因加印而延期表示出了一份特别的乐观之意,信中这样说道:
“销数特别加多,则吾国研究有人,不致再落人后,且于万国国际上,亦足以吐气扬眉,一洗东亚病夫之恶名,务乞海内外诸同志曲体此意,奋力图之。”
显然,谢氏认定因销量增多而加印进而延期出版,虽然令一部分巴望着新年之际能拿到新书的预约订户不免有些扫兴,可长远来看,总体来看,确实是一件可以抱有乐观态度的大好事。此举能让更多的国人喜欢象棋,会下棋且能下好棋,将来还能在国际比赛上为国争光,当然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大好事。为此,谢氏那兴冲冲、美滋滋的劲头儿,在公开信里是毫不掩饰、溢于言表的,相信广大棋迷受其感染,也能因之捎带着领受了一份别样的新年喜庆劲儿。
谢侠逊
鲁迅 “我坐在厦门的坟中间”
且说蔡元培为《日报》撰发了元旦专文之后不久,1927年1月7日,蔡氏即从上海乘船赴厦门考察,在新年之际,开启了到福建沿海一带的讲学访友之旅。
几乎与此同时,与蔡元培有着亦师亦友深厚交谊的鲁迅,先前因对不满,奔赴厦门大学任教不过三四个月,复又对校外流言蜚语与校内人事纷争深感厌恶,再度辞职,拟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也就是在蔡氏赴厦考察之际,去意已决的鲁迅,正在着手准备离开厦门,为自己的人生重新开辟一片崭新天地了。
1927年开年的这半个月时间里,鲁迅在离开厦门前又有着怎样的生活呢?
据《鲁迅日记》可知,除了相当频繁地与友人聚会,收寄友人信件之外,一切与平常生活无异,只不过聚会时多了些“饯别”的意味。其中,1月2日的日记里,明确提到“照相”,想来应当是与诸多前来话别的友人们的一次合影。当天,鲁迅还写信给许广平说:
“今天照了一个照相,是在草木丛中,坐在一个洋灰的坟的祭桌上。”
新年之际,竟然坐在一座坟头前的祭桌上照相,会不会犯了忌讳,更不合时宜?八天后,1月10日的日记里,鲁迅又提到当天上午“寄照象二张至京寓”,看来这张合影还曾寄至鲁迅在北京的寓所,足见其欣赏珍爱之意。
在鲁迅逝世约七个月之前,1936年3月21日,曾为厦门大学文学社团“泱泱文艺社”社员,当时已赴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留学深造的俞念远(又名俞荻),写了一篇《我所记得的鲁迅先生》,披露了这一事迹的大致情况。文中这样写道:
“我记得在我们泱泱文艺社几个年青的朋友,和林语堂先生欢送鲁迅先生赴广东中大,在南普陀摄影的时候;他自己独自在那些坟墓上拍过一个相片。他自己说:‘这张照片要寄上海去,赶印在那本《坟》上的;以表示那是要不得埋葬了的坟了!’”
这里提到的鲁迅作品集《坟》,是选取作者1907年至1925年的作品汇辑而成的。仅据笔者翻检查证,鲁迅生前印行的四个版本的《坟》里,都并没有看到书中附印有当年在厦门坟地里所拍摄的照片。
鲁迅《坟》,北新书局1933年4月第四版。
好在俞氏此文写成三个月之后,即1936年6月1日,由武汉《西北风》半月刊(第三期)发表时,由俞氏本人提供了一张当年的“合影”,也一并随文发表了出来。至此,关于鲁迅在1927年新年第二天,在厦门坟地里照相的事迹,方才图文并茂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1927年1月2日,在厦门南普陀坟地间,鲁迅、林语堂与泱泱文艺社青年合影。
当年的摄影地点,确实位于一块高低错落、布满坟头的坡地之间;“泱泱文艺社几个年青的朋友”或席地而坐,或盘腿趺坐,或跷着二郎腿,或径直趴在草地上,神形情态皆轻松自若。那居于照片中央位置的,则是一袭长衫,随意坐于坟地间,右臂还盘搁在一块墓碑之上的鲁迅。其人正前方,则是一身西装革履,侧身斜倚于坟地间,身侧还搁着一支“文明棍”手杖,绅士派头十足的林语堂。照片上部中央空白处,写有“留别鲁迅先生撮影纪念,一九二七,一,于厦门南普陀”字样。
初次看到这张“合影”者,恐怕都不得不惊诧莫名一番。当年那些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中青年学者或作家,竟然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踞于无名坟地之间,仿佛将这本有着诸多民间忌讳的地界,径直做了新年文学沙龙的场地。
关于这张合影,俞氏在初次撰文忆述二十年后,复又重新修订旧稿,以《回忆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为题,于1956年10月发表在了《文艺月报》,其中又有这样的记述:
“鲁迅先生看到那种坟墓感到很有兴趣,因为他在不久之前,编了一本杂文集,叫做《坟》,所以他要单独在坟边照个相。我们全体拍了照之后,我就扶着他,走到那高低不平的龙舌兰丛生的坟的祭桌上,他就在那儿照了一个相。他对我们说,这张照片将寄到上海,赶印到那本《坟》上去。因为《坟》里的文章,有几篇是用古文写的。这张照片就算表示那集子里几篇杂文,是被埋葬了的坟。”
至于说鲁迅曾拟将在坟地中的单人照,用作自选集《坟》的插图,但可能因故没有在是书初版时“赶印”出来;后来三次再版重印是书,也还是未见将这张照片附印,究系何种原因,至今还无从确考。
俞氏时隔二十年的这两次忆述,两次提到鲁迅的那张单人照,因为照片本身迟迟没有现身于世,也令后世读者亟欲一睹真容的兴致倍增。其实,若在1949年10月新中国刚刚建立之际,当年有机会去参观一下在北京图书馆举办的“鲁迅先生作品展览会”的读者,就会惊喜地发现这张照片,就曾现身于展览会上。如今,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已为北京鲁迅博物馆藏品。鲁迅当年将其赠与作家章廷谦(字矛尘),并题上了“我坐在厦门的坟中间”。
“我坐在厦门的坟中间”,鲁迅题赠章廷谦(矛尘)。
仅就笔者所见,鲁迅在厦门坟地间的单人照,除了如今珍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中,鲁迅签赠章氏的这一张之外,应当还存在另一个“版本”。
据北京鲁迅博物馆编选,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71年11月印制的《鲁迅》图片集中,就有一枚印有标示为“鲁迅1926年秋摄于厦门”的照片影印件,经与鲁迅签赠章氏的那张单人照的图像比对,应为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拍摄,但无论是拍摄的取景角度,还是鲁迅本人的身姿,二者又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或也正因如此,书籍编选者在标示拍摄时间上产生了误判。
无论如何,考索至此,鲁迅在1927年新年来临之际,却偏偏要在厦门坟地里照相的事迹之来龙去脉,终于全部浮出了历史长河的幽深水面。那个时代学者迎接新年度、开启新生活的方式,真真是思想上的特立独行,更兼言行上的标新立异,称得上是对旧时代去意已决,对新时代满怀期待,因之一切自发之创新,皆为彻彻底底的辞旧迎新。
#天南地北大拜年#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中国所有的古代帝王当中,属兔的帝王只有区区35位,而在这35位属兔的帝王当中,有一位堪称特别喜欢兔子。
他出生的时候是兔年,称帝的时候是兔年,甚至连皇帝玉玺也要做成兔头龙身的形状!这位皇帝就是五代十国割据一方的前蜀开国皇帝王建。
王建出生于唐宣宗李忱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二月初八日,这一年刚好是丁卯年,王建也就属兔。
当时的王建家族属于流民,家族里祖祖辈辈都是做饼为生,王建就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
王建少年时期是个流氓恶霸,不但没有从事祖辈的营生,反而干一些杀牛、偷驴、贩私盐之类的违法勾当。因为王建排行老八,因此被乡里人称为“贼王八”。
图注:王建石像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王建没嚣张多久就被抓起来关到监狱。不过王建此时混出的人脉发挥了作用,有个狱卒偷偷放跑了他,但是王建也不敢回家就躲在武当山里。
武当山有个修行之人,看到王建后说:“子骨法甚贵,盍(何不)从军自求豹变?”
此时的王建走投无路,干脆就听了他的指点去投军。
王建先到忠武军从军,没多久就因为胆大心细出名,后来节度使杜审权提拔他为列校,王建于是开始了建功立业之旅。
王建先跟着唐军打了同样贩卖私盐的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并立功。
之后天下大乱,黄巢攻陷长安,唐僖宗南逃巴蜀,此时涌现出了一位著名的宦官将领杨复光。杨复光是内常侍杨玄价的养子, 也是著名权宦魏国公杨复恭的堂兄弟。
黄巢攻占长安后,杨复光担任唐朝天下兵马都监,总领各路军队。王建等八位将领就是杨复光的嫡系,杨复光带着王建等八将击败黄巢,诱降朱温,这八将也被称为“忠武八都”。
杨复光死后,王建等人因为能打仗又被大宦官田令孜看中,收为养子,而且在之后的战争中,王建成了唐僖宗的护卫,担任保护玉玺这样的大事。
有一次唐僖宗逃难时,被大火围困,是王建拉着唐僖宗的马突出重围,唐僖宗累到睡觉都是枕着王建的腿,醒来后,又将自己的御衣赐给王建。
后来王建因为是田令孜养子的身份,被排挤外放为利州(今四川广元)刺史。
田令孜为了避难干脆去成都投靠自己的兄弟——西川节度使陈敬瑄。
王建在乱世之中一步步清理周边势力,逐渐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势力。
唐昭宗时,看到各地割据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派宰相韦昭度去当西川节度使,想罢免陈敬瑄,但是陈敬瑄根本不奉诏。
韦昭度大怒,就发兵攻打陈敬瑄,王建正是韦昭度手下的大将。
但是韦昭度围困成都三年,也没打下来,朝廷想了想干脆罢兵恢复陈敬瑄的爵位算了。
王建此时已经和养父田令孜撕破脸了,表示不同意朝廷的意见,然后吓唬韦昭度打了这么久,士兵都没粮食吃,现在要撤兵,士兵恐怕要吃人了。
图注:影视剧中汤镇业扮演的田令孜
韦昭度没办法,就把朝廷的符节留给王建,任命其为知三使留后兼行营招讨使,自己当天就返回京师。
王建有了符节,那可是名正言顺。田令孜一看没办法了,就登上城头对王建道:“我与您这么好的关系,怎么到了这个地步!”王建道:“我和您的父子之恩,怎么能忘!但我可是奉皇帝之命,讨伐不听诏令的人!”
田令孜和陈敬瑄看到大势已去,只能投降。大顺二年(891年)王建成了西川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有了西川,王建还嫌不足,又通过十年多的战争占据了东川。到了903年,王建被朝廷封为守司徒,进爵蜀王。
此时的王建已经不满足于一个蜀王,他积极准备再进一步。
于是没多久,蜀中地区就传出一条谶语——“兔子上金床”!
金床自然不是普通人睡的床,而是龙椅,皇帝的宝座。而兔子怎么能上金床呢?自然是一位属兔的名人要成为新皇帝了。
整个蜀地还有谁能比王建更适合属兔的名人呢?
到了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为梁。
朱温称帝后,王建不服,于是王建给天下各大势力写信,要大家联合讨伐朱温,其实是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各大藩镇都不傻,根本没人听王建的。
王建一看比较尴尬,又找上了当时的朱温最大的对手晋王李克用,要跟李克用“各帝一方”。
李克用虽然是沙陀族人,但是一心复兴大唐,朱温称帝后也沿用大唐的天佑年号,也不听王建的。
王建虽然得不到各大割据势力的承认,但是在蜀地还是天老大、他老二,于是西川和东川两地经常就传出各种祥瑞出现。
因为天佑四年(907年)也是丁卯年,属兔的王建在这一年整整60岁。9月份,王建召集部下商议称帝,大家早就知道王建的心意了,于是纷纷说道:“大王虽然忠于唐朝,但是唐朝已经灭亡,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
王建也从谏如流,在907年9月25日,王建率领官员、百姓为大唐痛哭三日后,自己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并大封百官、诸子,史称前蜀。
因为王建是兔年出身,兔年登基,又有“兔子上金床”的谶语,王建登基后直接把兔子摆上了最高的地位。
王建虽然是军阀出身,但是他在蜀地的统治善待文人,知人善用,减轻税负,整顿吏治,在这些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是晚年的王建也猜忌多疑,重用宦官,让前蜀国的矛盾非常尖锐。
司马光评价王建:蜀主虽目不知书,好与书生谈论,粗晓其理。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蜀主礼而用之,使修举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
到了918年,当了十二年皇帝的王建病故,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因为五代十国改朝换代太多太乱,很快,王建的故事就消失了。
1940年,成都人民为了避免日军轰炸,在多个地方开挖防空洞,而在成都老西门的琴台路北侧挖洞时突然挖出了一座古墓。
当时国家贫弱,又面临日军轰炸,经过了多方面的申请和准备,直到1942年才开启对古墓的考古工作。
很快,专家就发现了古墓中有玉哀册,上面清晰地写明了这座大墓就是一千多年前,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的永陵!
对永陵的考古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科学发掘的帝王陵墓。
图注:白玉制成的王建谥宝玺印
在永陵中发现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兔首龙身”造型的王建的谥宝玺印。
这件兔头龙身的玉玺长11.7厘米,宽10.7厘米,高11.4厘米,印面上,共篆刻着“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谥宝”14字,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
还发现了由7块玉銙组成,每一块都是长8.2厘米,宽7.4厘米,上面浮雕有精美的团龙戏珠图案的玉大带,这也是中国发现的唯一一条皇帝佩戴过的腰带。
图注:唯一一件唐五代时的帝王玉大带
除此之外,王建还在墓室中留下了一件自己的真人塑像。
这件塑像几乎按照王建的相貌一比一塑造而成。
图注:王建石像
王建石像雕刻精美,是目前发现的帝王陵中唯一一尊仿帝王生前相貌而雕造的写实石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