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公司起名

丁姓名人(古代丁姓名人)

时间:2023-10-09 00:06:36 作者:误到人间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丁姓人物?

薄雨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阔。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的人物们往往与宗族、同乡联系较为紧密,他们之间相互扶持,往往留名者只是少数。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丁姓人物。

梳理了《三国志》中提及的丁姓人物们,列个名单:丁夫人、丁宫、丁冲、丁斐、丁仪、丁廙yì、丁谧mì、丁原、丁奉、丁密(固)、丁览、丁忠、丁谞xū、丁尊、丁咸、丁立、丁君干、丁厷、丁孚、丁蕃。其中丁夫人、丁奉、丁原在后世都有一定名气。

“太祖始有丁夫人,又刘夫人生子脩及清河长公主”——《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丁氏,曹操念念不忘的丁夫人,曹昂不是她亲生儿子,也很受她宠爱】

“刺史丁宫徵还京都,壹侍送勤恪,宫感之”——《三国志·士燮传》

【丁宫,汉末交州刺史,本来打算提携士壹,但士壹入京时他已经被免官了】

“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三国志·武帝纪》

【丁斐,渭南之战中放出牛马扰乱了敌军,使得曹操兵马顺利渡河】

“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趣於时”——《三国志·曹爽传》注解

【丁谧,丁斐之子,与曹爽、李胜等人交好,并且与何晏、邓飏合称“三狗”】

“丁仪字正礼,沛郡人也”——《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注解

【丁仪,丁冲之子,存在眼疾没能迎娶公主,在立嗣之争中支持曹植】

“父冲,宿与太祖亲善,时随乘舆”——《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注解

【丁冲,丁冲与曹操交好,也曾立下不少功劳】

“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

【丁廙,也是丁冲之子,博学多才,后来他们兄弟均被曹丕处死】

“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其众,故京都兵权唯在卓”——《三国志·董卓传》

【丁原,汉末并州刺史,带兵来到京师却碰上何进被杀,自己后来被吕布所杀,成了吕布成长经历中的背景人物】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也”——《三国志·丁奉传》

【丁奉,江表虎臣之一,经历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代吴国君主】

“牧本名密,避丁密,改名牧,丁密避牧,改名为固”——《三国志·孙皓传》注解

【丁密,丁览之后,因为与滕牧同名改名为丁固,在吴国官至司徒】

“初,山阴丁览,太末徐陵,或在县吏之中,或众所未识,翻一见之,便与友善,终成显名”——《三国志·虞翻传》

【丁览,在默默无闻之际被虞翻发掘,从此扬名】

“宝鼎元年正月,遣大鸿胪张俨、五官中郎将丁忠吊祭晋文帝”——《三国志·孙皓传》

【丁忠,孙皓时期奉命吊祭晋文帝司马昭的人物之一】

“初,钱唐丁谞出於役伍”——《三国志·顾雍传》

【丁谞,顾邵提拔的众多出身贫寒者之一】

“淮南太守丁尊”——《三国志·毌丘俭传》注解

【丁尊,淮南二叛时毌丘俭上书中提及的淮南太守】

“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三国志·李严传》注解

【丁咸,季汉臣子,《废李平表》中联名上书的人物之一】

“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三国志·诸葛亮传》注解

【丁立,《后出师表》中被提及的季汉将领,没能留下什么记载】

“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宝等,每叹高志,未见如旧”——《三国志·杜微传》

【丁君干,可能是丁立,诸葛亮曾在上书中提及的志士】

“丁厷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三国志·邓芝传》

【丁厷,季汉诸多使臣之一,被孙权评价行事浮夸】

“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始撰吴书”——《三国志·薛综传》

【丁孚,孙权时期曾让他和项峻编撰《吴书》,但并没有史才】

“齐以为贼众兵少,深入无继,恐为所断,令松阳长丁蕃留备馀汗”——《三国志·贺齐传》

【丁蕃,贺齐平定建安、汉兴、南平等地叛乱过程中被一笔带过的人物】

如有疏漏,还望补充。

郑姓有多了不起呢?这个姓氏在历史上留下了哪些“唯一”呢?

自古都说“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是汉朝时期到隋唐时期的著名士族。在东汉末年的郑氏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名门望族,经历了变迁入唐后,郑姓依然是望族,但后来科举制的实行渐渐衰落了,不过荥阳郑氏还是在所有郑氏中最显赫的一支,那郑氏的起源是怎样的,得姓始祖是谁呢?

很多姓氏都是其祖先的国名,郑姓也不例外,郑姓就是源自郑桓公,他是第一代郑国国君。在周宣王时期,周宣王之弟姬友,也就是郑桓公,建立了郑国,郑国是西周时期最后一个诸侯国,后来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后代分散到各地,以原国名为姓氏。

源自姜姓的是出自姜太公之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到郑国统治国民,后来被周穆王霸占了,姜姓的郑国也就被灭了,国民仍然郑国国号为姓,改为郑姓。

少数民族改姓,蒙古族宝里吉特氏、蒙古族正讷鲁特氏,清朝之后冠汉姓为郑氏;裕固族增斯恩氏,简化为汉姓郑氏;还有朝鲜族、哈尼族等民族均改为郑姓。

郑姓在两晋时期出现了非常多的高官名人,社会地位十分显赫;南北朝时期的郑姓族人,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都享有特权。郑姓的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是隋唐五代,族人大量迁移到漳州、台湾等地,在当地成为郑姓的开基祖先。唐朝的科举制度,让郑姓族人在文化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出现大批的科举名人,郑姓有了新的优势,在广大地区不断发展繁衍。宋元时期,浙江浦江的“九世同居”让郑姓再次成为引人注目的家族;明清时期,郑氏在科技、思想、儒家等方面领先,在广东、河北、安徽、湖南等地均有望族出现,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也是在这时入闽的,如今的郑氏在我国分布广泛,成为了人口大姓。

郑姓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不少“唯一”的称号,在所有的姓氏当中,保护至今的姓氏始祖之墓只有郑桓公之墓,被保护了两千多年;只有郑氏的得姓始祖是为国牺牲的,郑桓公在犬戎之乱中,保护周幽王被杀;郑姓家训《郑氏规范》被列为国策教育之本,是中国传统家训的里程碑;只有郑姓以姓立州设置为省会,也就是郑州。所有的姓氏当中,只有郑姓的荥阳郑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姓有多了不起呢?这个姓氏在历史上留下了哪些“唯一”呢?

自古都说“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是汉朝时期到隋唐时期的著名士族。在东汉末年的郑氏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名门望族,经历了变迁入唐后,郑姓依然是望族,但后来科举制的实行渐渐衰落了,不过荥阳郑氏还是在所有郑氏中最显赫的一支,那郑氏的起源是怎样的,得姓始祖是谁呢?

很多姓氏都是其祖先的国名,郑姓也不例外,郑姓就是源自郑桓公,他是第一代郑国国君。在周宣王时期,周宣王之弟姬友,也就是郑桓公,建立了郑国,郑国是西周时期最后一个诸侯国,后来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后代分散到各地,以原国名为姓氏。

源自姜姓的是出自姜太公之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到郑国统治国民,后来被周穆王霸占了,姜姓的郑国也就被灭了,国民仍然郑国国号为姓,改为郑姓。

少数民族改姓,蒙古族宝里吉特氏、蒙古族正讷鲁特氏,清朝之后冠汉姓为郑氏;裕固族增斯恩氏,简化为汉姓郑氏;还有朝鲜族、哈尼族等民族均改为郑姓。

郑姓在两晋时期出现了非常多的高官名人,社会地位十分显赫;南北朝时期的郑姓族人,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都享有特权。郑姓的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是隋唐五代,族人大量迁移到漳州、台湾等地,在当地成为郑姓的开基祖先。唐朝的科举制度,让郑姓族人在文化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出现大批的科举名人,郑姓有了新的优势,在广大地区不断发展繁衍。宋元时期,浙江浦江的“九世同居”让郑姓再次成为引人注目的家族;明清时期,郑氏在科技、思想、儒家等方面领先,在广东、河北、安徽、湖南等地均有望族出现,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也是在这时入闽的,如今的郑氏在我国分布广泛,成为了人口大姓。

郑姓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不少“唯一”的称号,在所有的姓氏当中,保护至今的姓氏始祖之墓只有郑桓公之墓,被保护了两千多年;只有郑氏的得姓始祖是为国牺牲的,郑桓公在犬戎之乱中,保护周幽王被杀;郑姓家训《郑氏规范》被列为国策教育之本,是中国传统家训的里程碑;只有郑姓以姓立州设置为省会,也就是郑州。所有的姓氏当中,只有郑姓的荥阳郑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路街道那些即将被遗忘的旧地名,你知道多少?

江苏路街道有着厚重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老洋房资源,但也曾五方杂厝,棚户参差。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辖区内的城市基础设施、房屋建筑风貌、人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就请随着小编,来重温那些即将被遗忘和历史湮没的社区里的旧地名。

旧地名:诸安浜、前浜、后浜、曹家堰、马路桥、钱家巷、北汪家弄、南汪家弄、唐家弄、朱家厍、姚家角

1、诸安浜

大致范围为东临镇宁路,西近安西路,南近延安西路,北近愚园路。为一狭长地带。原为诸安浜之河流,故名。诸安浜西起李漎泾,经三泾桥(在三泾庙东),过万方桥(俗称板风桥,在潘家厍西),沿堰桥(在沈家宅东),古安桥(俗称圣堂桥),越忆定盘路(今江苏路),过唐家桥(在唐家弄)、余庆桥(在汪家弄),东至涌泉浜(又称永源浜)入西芦浦。浜宽二丈余,深三、四尺,可通舟楫。

两岸原皆菜地荒丘,元末明初,曾有祖籍浦东之卸任县令盛氏昆仲迁此,于东段建筑三进四厢五开问之老式瓦平房3座。190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忆定盘路(今江苏路),诸安浜被截为东西两段,从此分别称东诸安浜(简称东浜)与西诸安浜(简称西浜)。1932年相继淤塞,遂成死水。有程某于东浜沿岸建造民房出租,居民渐众。

1937年抗战爆发,战区难民至此搭建芦棚简舍栖息,亦有商人置地建造平房简屋出租或开设小厂作坊营利。1938年向居民集资填东浜筑路,东起镇宁路西迄江苏路,全长531米。三元村、永乐村、长春里、爱文里、长兴里等小里坊相继出现,形成人口稠密之居民聚落。

建国后,棚户陋房陆续翻建为砖瓦水泥的简易楼房,居住条件有所改善。1983年东诸安浜路翻筑成沥青路面,后又建造新工房多幢。境内有诸安浜菜场等单位。

2、前浜

大致范围东起江苏路,西至安西路,南沿利西路,北达西诸安浜。原系西诸安浜的一条支流,沿岸居民稀少,为数不多的古老瓦房错落其间。周围农田均靠浜水灌溉。

抗战期间难民大批涌来,搭建茅棚简舍栖息。由于地段偏僻,地价低廉,商贾相继来此建房设厂,渐成住房栉比,人烟稠密地区。东侧江苏路上新式里弄月村,建有三层楼西式住房22幢;境南有二层楼小花园洋房1幢;境北也陆续兴建三德坊、六合村、华德坊、厚禄里等小型旧里9条,住房大都为老式瓦平房及木板房。建国后,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棚户板房已先后翻建为瓦平房或矮楼房。

3、后浜

大致范围在东至江苏路,西至安西路,南至西诸安浜路,北达愚园路这一带。后浜原系西诸安浜北傍的一条支流,后逐渐淤积成陆,浜基皆成通道,1954年辟为宣化路。

20世纪30年代,两侧居民住宅密集。境南的小月村建有西式三层楼房4幢,村景楼有独立花园大洋房2幢。境北靠江苏路一带之小型里坊以平房简屋为主,至今原貌犹存,其中吉样里、协鑫里、顺福里共简屋19间,福康里有老式瓦平房20间,诸安坊有瓦平房、二层的板房、矮楼房及砖瓦楼房等14间,南通村有街面房、平房和简易楼房共5间。愚园路南侧段内的东华坊有中式三层楼房12幢及街面楼房5幢,安息会宿舍为独立式假三层花园洋房6幢。诸安浜菜场设于境内。

4、曹家堰

大致范围为东至南汪家弄(延安西路551弄),西至江苏路,南至华山路,北至延安西路清光绪年间已成村落,当时十数户村民皆系曹姓。朱家浜自西流经村东的乐家桥处与曹巷浜汇合,趣南绕村而过。村舍三边环水,与周围农田相隔,每逢暴雨浜流泛滥,村民乃筑坝防涝。村落三边堤堰环绕,故名曹家堰。尔后外姓居民不断迁入,人口日增。

1937年,闸北、虹口、南市及外地难民纷避至此,搭建茅棚简舍栖息,作坊、小厂和茶馆小店随之出现,房地产商亦相继于此建造住房。在今曹家堰路东侧有美华里,黎明工房、华安坊与太平村等大小弄堂7条,建有瓦平房78闻,二、三层楼房约20幢,西侧有金荣新村、永德里、大陆花园、翠庐、安和村等里坊16条,建有瓦平房,木板房约50间,二层楼房72幢,三层楼房35幢,老式石库门楼房4幢。境内过道,小弄纵横,棚舍紧挨,房檐相接,工厂与民房错杂,人烟密集。仅南沿华山路上3条新式里弄是高级花园洋房住宅区,为外侨与富商巨贾寓居。

解放后地境变化显著。小厂、作坊归口合并或外迁,旧厂房改建为住房。私房居民陆续将棚房简屋翻建成瓦房或楼房,兴仁里危房陋舍拆除后兴建六层工房4幢,居住条件不断有所改善。1953年填没境内中段臭水浜铺筑石片路,命名曹家堰路,1981年改为沥青路面,当时有皮革、橡胶、金属制品、制药、印刷、针织及手帕等厂10余家,长宁网球场、延一小学、华山路幼儿园及江华托儿所均位于此。

现在的曹家堰已不再是满目简屋、棚户、板房、作坊、小工厂和小里弄的旧貌,曹家堰路路面整洁宽阔,路东有佳都大厦、裕丰国际大厦、环保大楼、嘉里华庭一期等,路西有友邦保险大厦、嘉里华庭二期等,江苏路上还有江华机电大楼和酒店式公寓华山花园,与华山路的花园洋房群,形成了上海的又一个高级居住区。

5、马路桥

大致范围在江苏路街道东北角,万航渡路镇宁路口一带,东邻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境内钱家巷(今镇宁路465弄)东北角的陆家浜南岸原有一座石板桥,习称马路桥,因而得名。住房皆建于20世纪30年代。

80年代时,镇宁路东侧有日本式假三层花园洋房1幢(属静安区),路口有简陋的木板房数间;西侧有混合结构两层连壁简楼4幢15间;万航渡路南沿街面有二层板楼5间,境内环境冷落,工商企业仅有大明理发店及上海纺织染料技贸中心(前身为沪西国民帆布厂)。现地域变化较大,多为高档高层建筑。

6、钱家巷

泛指镇宁路465弄一带,跨长宁区和静安区。大致范围为东起万航渡路426弄,西至武定西路1371弄西侧,南沿镇宁路405弄,北迄万航渡路。早在明代末叶,马姓已世居于此。20世纪20年代前后,地境系农田与坟地,地旷人稀。村民马姓居多,王、朱两姓次之,但无一户姓钱。“钱家巷”名称由来已久无从考证。

抗日战争期间,战区难民及小厂作坊业主纷纷来此安家,逐渐形成小厂与住房毗连的居民区,包括博爱新村、乐村、新光村、同安村、谷村等新旧里坊。解放后,简陋住房不断翻修扩建,沿465弄至镇宁路口西段,新型多层住宅近年相继崛起。465弄东北侧一带,原有马、王两姓旧式平瓦三进四厢的老宅基多处。该弄东南侧的大片危房陋屋于1984年春开始拆迁,建成新型六层住宅楼多幢。佛教福缘禅寺原址也在境内,现已迁淞虹路建成新庙。

7、北汪家弄

大致范围东靠镇宁路,南沿延安西路,北至东诸安浜路。清末民初,地境原为汪姓族人聚居村落中的一条南北通道,南口为长浜(又称柴兴浜),北端沿诸安浜,道旁仅有老式砖瓦平房10多闻(原548弄1支弄2号处)。1910年,英租界工部局越界填浜筑长浜路(今延安西路),因地处路北,故名北汪家弄。由于交通方便.贫民陆续于此搭筑简屋定居。

抗日战争时期人口骤增,该弄从过道逐渐扩展为包括多条横向支弄的大弄堂。东侧有余厚里等大小支弄6条,建有二、三层砖木结构楼房42幢,老式石库门两层楼房19幢,混合结构两层楼房8幢,还有7间两层楼房1幢,西侧有中兴村等支弄3条,建有两层简楼43幢,砖术结构楼房24幢。全弄住房共计137幢,总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

建国后,境内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弄口西侧有粮食、食品、饮食等商店,弄底设有上海通用电器六厂、北汪招待所。现总弄道仍是沟通东请安浜路与延安西路的捷径,沿延安西路东端有高级住宅申亚瑞庭、万宝国际商务广场,中、西段有高级住宅区华敏世纪广场等,沿东诸安浜路除80年代末建设的多层工房北汪小区外,还新建了金桥花园、维京酒店公寓等高层建筑。

8、南汪家弄

大致范围为东至镇宁路,西至曹家堰路95弄,南至华山路,北至延安西路。战争前后。地境已有村落,曹巷浜沿长浜(又称柴兴浜)南口至汪家弄前折北,经余庆桥合诸安浜出西芦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忆定盘路(今江苏路)。宣统二年(1910年),租界当局又填长浜筑长浜路(今延安西路东段),此后遂以路为界,南侧称南汪家弄,北侧称北汪家弄。昔日村路北首有本桥称东桥头,便于南北过往,西端另有桥称木桥头,桥堍过道称大弄道,弄道两端可通海格路(今华山路)与长浜路(今延安西路)。长浜路南面的朱家厍位于境内。

1937年抗战爆发,难民相继迁避至此,搭建茅棚简舍栖居,商贾投资置地兴建里坊住房。总弄南段自1930年至1944年间,先后建有华德坊、兴隆里等大小里坊8条,皆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木板房或砖瓦平房;总弄北段自1914年至1937年间建有荣鑫里、桃源村等小里坊五处,以矮楼及平房棚屋居多。弄内小厂、作坊与住宅错杂,形成人烟稠密的劳动人民聚居地。

解放后,棚户陋舍陆续改建成瓦平房或砖木楼房,又建造了三层工房多幢,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小厂作坊相继归口合并,环境日趋整洁。镇宁路段内有七海第一水泵厂,华山路段有石油工业部华东供应办事处,延安西路段有市政工程管理所,国家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局以及市公用事业职工疗养所,市教育学院理科部和延安中学等单位。现境内多为高级高层住宅区,包括有东方剑桥御庭院、东方雅苑、丁香公寓、总统公寓等。

9、唐家弄

位于江苏路街道东部,东诸安浜路159弄。境地数百年前已有村落,因唐氏世代居息于此。故名。当时诸安浜可以通航,上面的一座大石桥名“唐家桥”。抗战时期外地难民来此陆续搭筑棚户简屋,并有小厂与作坊夹杂其问,逐渐形成错落不齐的小里小坊10余条,其中东兴里、德润里、松柏坊、张家宅等,今皆已编作支弄。张家宅与丁姓里内均系工场小作坊,原无居民,解放后厂房归并上海围巾五厂,里名也已湮没。近年来棚房陋屋已相继翻建为砖瓦平房及简易楼房,今仅存构筑牢固的木梁瓦面老式大房8幢,约建于1934年间。弄内人来车往颇为频繁,其北部出口处为诸安浜菜场,西端通江苏路闹市,居民生活称便。

10、朱家厍

大致范围是东靠镇宁路,西至曹家堰路,南临华山路,北至延安西路。是本区较古老的居民聚落之一。地境原为农田,西芦浦北段支流蜿蜒南流至此,村舍三面环水。相传明代监察御史朱瑄卜居于此,后裔世代相传,村内到处是朱姓的老宅基,故名朱家厍。村南建有静心庵,为朱姓族人家庵。战争后,英美租界工部局越界筑徐家汇路(今华山路),填浜戴流,河道淤塞,农田荒废。

1937年战区难民不断涌至,于荒地上搭建茅棚简舍栖身,地产商人也在此置地建房租顶谋利。弄内房舍密集,支弄纵横交错,有良友新村、陈兴里、合兴里、鑫业村、华蔼坊、柳新村等小型里坊多条,形成人烟稠密的劳动人民居住区。

解放后,危房陋舍先后翻建为砖木结构的瓦平房或二层简楼。至80年代,历时百年以上的朱姓房宅尚有七八幢留存至今。现今该区域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环境优雅。

11、姚家角

地处现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毗邻江苏路街道愚三居民区与福世居民区。大致范围在东至安西路,西至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南至宣化路,北临愚园路。地境原为农田菜地,由于姚姓聚居,自成村落,故名。清代末年村民仅30户,住老式平房,靠耕种为生。抗战开始,外地人避难来此,建屋定居,人口日增,成为众姓杂居的居民点。

1928年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向中国人开放,游园观赏者远近毕至,为游客服务的各类商店纷纷开设,愚园路长宁路一带商业开始兴盛。姚家角因邻近公园,新式里弄房屋陆续兴建,1934年建云村、梅村、兆丰村,1940—1948年建和村、公园别墅、中山新村等,与老居民点浜西、洪桥头、三埭头、后宅等地的本地房屋连成一片,扩展为人口稠密的居民区。1986年,定西路穿越境内,延伸至愚园路。当时,境内沿愚园路有花园村饭店、长宁百货商店、愚园食品商店、长春绸布店、上海人民电器厂等单位。现沿愚园路里弄房屋依旧,沿定西路多为高层商务楼宇。

本图文由江苏路街道授权刊登

投稿邮箱:linshenghao@xmwb

江海英烈:丁德富(1907—1944)

丁德富,原名季长发。1907年出生在如皋县汤园乡(今属如东县)水墩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在人家做长工,母亲给人家当奶妈。由于生活所迫,他十八岁入赘到丁家,改名叫丁德富。丁家也是穷人,生活不好过,他只得经常到人家打短工。

新四军东进通如海启后,在工作队的教育下,丁德富逐渐懂得了革命道理,毅然丢掉手艺活,走上了革命道路。1941年4月,丁德富加入了中国。从此,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先后任民兵中队长、乡指导员等职。

1943年,日伪军“驻剿”汤园,不断进行疯狂的“清乡”、“扫荡”。当时担任指导员的丁德富,与乡里的一些党员干部,隐蔽在季家桥一带的芦苇荡里,经常在夜间组织群众,开展破公路、割电线、贴标语、锄汉奸等活动,搞得敌人心惊胆颤。日伪军把丁德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到处贴出悬赏告示:谁抓到丁德富,赏给皮花十六担。但是,群众不受敌人的诱惑,冒着生命危险,给隐藏在芦苇荡中的丁德富等区乡干部送衣送饭,报告情况。敌人抓不到丁德富,就威逼迫害他的父亲和妻子。用刺刀在他父亲的后脖上割了一刀,他妻子的脊背上也被刺伤了四处,并扬言如果丁德富继续进行抗日活动,就要枪毙他们。后来,丁德富特地回来看望了父亲和妻子,临走时嘱咐妻子说:“你在家要把孩子带好,把父亲照顾好。有新四军撑腰,你们不要怕。如果我在外面牺牲了,那是光荣的,以后你们就靠新四军过日子。”

当地有个叫于玉官的汉奸,作恶多端。区乡武工队早就想除掉他,但他平时躲在汤园据点里不出来,难以下手。丁德富和乡里的干部商量后,定下了一条计策,利用于玉官的赌钱嗜好,通过一个两面派的保长出面,邀请他到汤园街上一个姓周的绅士家里赌钱。于玉官果然上钩了。当夜九点多,丁德富带领乡干部和民兵,在夜幕的掩护下,乘一条小木船偷渡过河,出其不意闯进了周家,于玉官和其他赌钱的伪军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被几个民兵五花大绑捆了个“反面弓”。于玉官被镇压了,丁德富为人民除了一害。

1944年6月18日夜里,丁德富等八名干部在岔南乡一户人家召开夏征会议。由于叛徒告密,驻汤园的伪保安团长朱开聪带领三百多人包围了这户人家。主持会议的丁德富闻讯当即组织突围。正当他拔出手枪准备带领大家夺门而出的时候,门外飞来一颗子弹,丁德富不幸中弹倒地,壮烈牺牲,时年三十八岁。

盘点百家姓之丁姓

本期,波叔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百家姓排名第四十六位之丁姓。

丁姓,是我国一个多源流、多民族的古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而来。丁姓大多数尊丁功伋为得姓始祖,他是姜尚的长子,周成王、周康王时为重臣,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

目前,全国丁姓总人口数约有五百七十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0.44%,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以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西、浙江、贵州、吉林、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十一省丁姓约占全国汉族丁姓人口72%。而江苏则是全国丁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

历史上,丁姓的名人不在少数,以下波叔列举几位:

丁鸿,东汉时期名儒、大臣,历仕明帝、章帝、和帝三朝,曾历任少府、太常、司徒等职,汉和帝时,升任太尉兼卫尉,奉命收缴大将军窦宪的印绶。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他是“东吴十二虎臣”之一,历仕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三国时代的兴衰存亡。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武艺超群,有勇有谋,曾官至右大司马、左军师,领徐州牧,封安丰侯。

丁奉

丁谓,北宋初年著名的宰相,历任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参知政事等职,封晋国公。

丁普郎,元末明初将领,初为红巾军徐寿辉部将,后为陈友谅部将,在投奔朱元璋之后,屡立战功,在救援南昌之战中血战而亡,赠柱国上将军,封济阳郡公。

丁敬,清代著名画家、篆刻家,嗜好金石文字,工诗善画,所画梅笔意苍秀。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

丁汝昌,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曾在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与日军激战,后在1895年的威海卫之战中,在弹尽粮绝、援军未至的情况下,拒绝了日军的劝降,自杀殉国。

丁汝昌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观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