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战争风云#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所属纵队均改编为“军”级建制,共编为3个兵团10个军、1个特种兵纵队,总兵力达28万余人。
在上篇文章里,笔者已经详细介绍了第二野战军指挥机关编成结构、第3兵团战斗序列、野司直属队第58军战斗序列,以及主要将领1955年各自的授衔情况。本篇继续,讲述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5兵团。
第二野战军 第4兵团1949年2月,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由中原野战军4纵、8纵、9纵、豫西军区部队,以及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廖运周部共同整编组建而成。下辖第13军、第14军、第15军。
兵团司令员:陈赓(55年大将)
兵团政治委员:陈赓 (兼)
陈赓(1903年—1961年),湖南湘乡人。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时任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学院党委书记。
兵团副司令员:郭天民(55年上将)
兵团参谋长:郭天民(兼)
郭天民(1905年—1970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兵团副政治委员:刘志坚(55年中将)
兵团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兼)
刘志坚(1912年—2006年),湖南平江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兵团政治部副主任:胡荣贵(55年少将)
胡荣贵 (1913年—2004年),山西定襄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政治部主任。
兵团后勤部部长:赵炳润(病故)
赵炳润(1905年—1950年),湖北红安人。1950年在云南军区后勤部部长任上因积劳成疾病故,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安葬于昆明西山,时年45岁。
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杨世荣(55年大校)
杨世荣(1917年—1987年),四川营山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4兵团 第13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4纵第10旅、第13旅、以及豫西军区部队共同整编改建为第13军。下辖第37师、第38师、第39师。
第13军 军长:周希汉(55年中将)
周希汉(1913年—1988年),湖北麻城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
第13军 政治委员:刘有光(55年少将)
刘有光(1914年一2001年),河北景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副政委。
第13军 副军长:陈康(55年中将)
陈康(1910年—2002年),湖北武穴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军长。
第13军 副政治委员:廖冠贤(55年少将)
第13军 政治部主任:廖冠贤(兼)
廖冠贤(1914年—1983年),江西宁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政治委员。
第13军 第37师
(37师由中原野战军4纵第10旅整编改建)
37师 师长:周学义(55年少将)
周学义(1912年—1964年),湖北黄梅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参谋长。
37师 政治委员:雷起云(55年大校)
雷起云(1915年—2007年),陕西澄城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13军 第38师
(38师由中原野战军4纵第13旅整编改建)
38师 师长:徐其孝(55年少将)
徐其孝(1914年—1997年),湖北麻城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校长。
38师 政治委员:南静之(55年大校)
南静之(1916年—1986年),河北交河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
第13军 第39师
(39师由豫西军区部队整编改建)
39师 师长:黎锡福(55年少将)
黎锡福(1909年—1976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副军长。
39师 政治委员:侯德才(牺牲)
侯德才(1913年—1950年), 山东海阳人。在率军南下解放云南西双版纳后,于1950年9月6日,在云南省普洱县牺牲。
第4兵团 第14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4纵第11旅、8纵第22旅、以及淮海战役中廖运周起义部队共同整编改建为第14军。下辖第40师、第41师、第42师。
第14军 军长:李成芳(55年中将)
李成芳(1914年—1984年),湖北麻城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授衔时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
第14军 政治委员:雷荣天(未参加授衔)
雷荣天(1915年—2001年),山西孝义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国家地质部部长助理兼第三局局长。
第14军 副军长:王启明(55年少将)
第14军 参谋长:王启明(兼)
王启明(1910年—2002年),河北邢台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副参谋长。
第14军 政治部主任:朱佩瑄(55年大校)
(注:缺朱佩瑄照片)
朱佩瑄(1918年—1999年),山西芮城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第14军 第40师
(40师由中原野战军4纵第11旅整编改建)
40师 师长:刘丰(55年少将)
刘丰(1915年—1993年),河南渑池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3军军长。
40师 政治委员:侯良辅(55年大校)
侯良辅(1915年—2002年),山西繁峙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政治部主任。
第14军 第41师
(41师由中原野战军8纵第22旅整编改建)
41师 师长:查玉升(55年少将)
查玉升(1914年—1998年),安徽六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军长。
41师 政治委员:丁荣昌(55年少将)
丁荣昌(1912年—1996年),江西于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公安军司令员。
第14军 第42师
(42师由中原野战军4纵第11旅一部,以及淮海战役中廖运周起义部队共同整编改建)
42师 师长:廖运周(55年少将)
廖运周(1903年—1996年),安徽凤台廖家湾人(现属淮南市田家庵区安成镇)。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校校长。
42师 政治委员:张子明(55年大校)
张子明(1918年—1991年),山西离石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科教部副部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4兵团 第15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9纵整编改建为第15军。下辖第43师、第44师、第45师。
第15军 军长:秦基伟(55年中将)
秦基伟(1914年—1997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副司令员。
第15军 政治委员:谷景生(55年少将)
谷景生(1913年—2004年),山西临猗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副政治委员。
第15军 副军长:刘昌毅(55年中将)
刘昌毅(1914年—1999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
第15军 参谋长:张蕴钰(55年大校)
张蕴钰(1917年—2008年),河北赞皇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参谋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15军 政治部主任:余洪远(55年少将)
余洪远(1907年—1991年),陕西西乡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
第15军 第43师
(43师由中原野战军9纵第25旅整编改建)
43师 师长:张显扬(55年大校)
张显扬(1915年—2005年),四川通江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副军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43师:政治委员:薛祷(未参加授衔)
(注:缺薛祷资料)
第15军 第44师
(44师由中原野战军9纵第26旅整编改建)
44师 师长:向守志(55年少将)
44师 政治委员:向守志(兼)
向守志(1917年—2017年),四川宣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第15军 第45师
(45师由中原野战军9纵第27旅整编改建)
45师 师长:崔建功(55年少将)
崔建功(1915年—2004年),河北魏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副军长。
45师 政治委员:聂济峰(55年大校)
聂济峰(1914年—1992年),河北晋县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二野战军 第5兵团1949年2月,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由中原野战军1纵、11纵、豫皖苏军区、冀鲁豫部队共同整编组建而成。下辖第16军、第17军、第18军。
兵团司令员 杨勇(55年上将)
杨勇(1913年—1983年),湖南浏阳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兵团政治委员:(55年上将)
(1912年—1979年),湖南平江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兵团副政治委员:张霖之(未参加授衔)
张霖之(1908年—1967年),河北南宫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
兵团参谋长:潘焱(55年少将)
潘焱(1916年—1999年),河南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代军长。
兵团政治部主任:甘渭汉(55年中将)
甘渭汉(1908年—1986年),湖南平江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兵团政治部副主任:石新安(55年少将)
石新安(1907年—1978年),湖南邵阳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第5兵团 第16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1纵、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整编改建为第16军。下辖第46师、第47师、第48师。
第16军 军长:尹先炳(55年大校)
尹先炳(1915年一1983年),湖北汉川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军长。
第16军 政治委员:王辉球(55年中将)
王辉球(1911年—2003年),江西万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主任。
第16军 副政治委员:戴润生(55年少将)
戴润生(1916年—2011年),江西吉水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
第16军 副政治委员:吴实(未参加授衔)
第16军 政治部主任:吴实(兼)
吴实(1913年—1996年),湖南平江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贵州省委委员、省公安厅厅长兼省委社会部部长。
第16军 参谋长:杨俊生(55年少将)
杨俊生 (1916年—1998),江西瑞金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副军长。
第16军 第46师
(46师由中原野战军1纵第1旅整编改建)
46师 师长:齐钉根(55年少将)
齐钉根(1917年—1986年),江西进贤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46师 政治委员:范阳春(55年少将)
范阳春(1913年—1994年),福建永定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授衔时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速成系学习。
第16军 第47师
(47师由中原野战军1纵第2旅整编改建)
47师 师长:李觉(55年少将)
李觉(1914年—2010年),山东沂水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副司令员。
47师 政治委员:郭强(55年大校)
郭强(1915年—1982年),江苏武进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47师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16军 第48师
(48师由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整编改建)
48师 师长:郑统一(55年大校)
郑统一(1919年—1987年),四川平昌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47师师长。其口述回忆,经后人整理成书,取名《微山湖上》。
48师 政治委员:李一非(未参加授衔)
(注:缺李一非照片)
李一非(1912年—1991年),山西五寨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副局长。
第5兵团 第17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11纵、冀鲁豫军区部队整编改建为第17军。下辖第49师、第50师、第51师。
第17军 军长:王秉璋(55年中将)
王秉璋(1914年—2005年),河南安阳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第17军 政治委员:赵健民(未参加授衔)
赵健民(1912年—2012年),山东冠县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山东省委第三书记、省长、省监委书记。
第17军 副政治委员:肖元礼(55年少将)
肖元礼(1909年—1998年),江西万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军区司令员。
第17军 参谋长:刘星(未参加授衔)
(注:缺刘星照片)
刘星(1914年—2004年),江苏萧县人(今属安徽省)。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西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第17军 政治部主任:裴志耕(55年少将)
裴志耕(1907年—1997年),河北大名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5军政治委员。
第17军 第49师
(49师由中原野战军11纵第31旅整编改建)
49师 师长:汪家道(55年少将)
汪家道(1916年—1992年),安徽霍邱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师师长。
49师 政治委员:况玉纯(55年少将)
况玉纯(1913年—1989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营房部副部长。
第17军 第50师
(50师由中原野战军11纵第32旅整编改建)
50师 师长:胡华居(55年少将)
胡华居(1914年—1979年),四川达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步兵学校政治委员。
50师 政治委员:卿正兴(55年大校)
卿正兴(1910年—1987年),湖南邵东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第17军 第51师
(51师由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旅、第3旅、独立支队整编改建)
51师 师长:闵学胜(55年少将)
闵学胜(1914年—2003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员。
51师 政治委员:崔子明(未参加授衔)
崔子明(1903年——1986年),山东泰安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西南地质局局长兼党委书记。
第5兵团 第18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1纵第20旅、豫皖苏军区部队整编改建为第18军。下辖第52师、第53师、第54师。
第18军 军长:张国华(55年中将)
张国华(1914年—1972年),江西永新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司令员。
第18军 政治委员:谭冠三(55年中将)
谭冠三(1901年—1985年),湖南耒阳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政治委员。
第18军 副军长:昌炳桂(55年大校)
昌炳桂(1911年—1978年),江西安福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第三副司令员。
第18军 副政治委员:王幼平(未参加授衔)
王幼平(1910年—1995年),山东桓台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挪威王国大使。
第18军 参谋长:陈明义(55年少将)
陈明义(1917年—2002年),河南商城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第18军 政治部主任:郭影秋(未参加授衔)
郭影秋(1909年—1985年),江苏铜山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云南省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
第18军 第52师
(52师由中原野战军1纵第20旅整编改建)
52师 师长:吴忠(55年少将)
吴忠(1921年—1990年),四川苍溪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1师师长。
52师 政治委员:刘振国(55年少将)
刘振国(1916年—1996年),湖北孝感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
第18军 第53师
(53师由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整编改建)
53师 师长:金绍山(55年少将)
金绍山(1915年—1957年),湖北大悟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司令员。
53师 政治委员:王其梅(55年少将)
王其梅(1913年—1967年),湖南桃源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
第18军 第54师
(54师由豫皖苏军区各军分区主力团整编改建)
54师 师长:魏洪亮(55年少将)
魏洪亮(1915年—1990年),江西兴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
54师 政治委员:罗野岗(55年少将)
罗野岗(1914年—1981年),四川新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部副部长。
#战争风云#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所属纵队均改编为“军”级建制,共编为3个兵团10个军、1个特种兵纵队,总兵力达28万余人。
在上篇文章里,笔者已经详细介绍了第二野战军指挥机关编成结构、第3兵团战斗序列、野司直属队第58军战斗序列,以及主要将领1955年各自的授衔情况。本篇继续,讲述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5兵团。
第二野战军 第4兵团1949年2月,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由中原野战军4纵、8纵、9纵、豫西军区部队,以及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廖运周部共同整编组建而成。下辖第13军、第14军、第15军。
兵团司令员:陈赓(55年大将)
兵团政治委员:陈赓 (兼)
陈赓(1903年—1961年),湖南湘乡人。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时任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学院党委书记。
兵团副司令员:郭天民(55年上将)
兵团参谋长:郭天民(兼)
郭天民(1905年—1970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兵团副政治委员:刘志坚(55年中将)
兵团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兼)
刘志坚(1912年—2006年),湖南平江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兵团政治部副主任:胡荣贵(55年少将)
胡荣贵 (1913年—2004年),山西定襄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政治部主任。
兵团后勤部部长:赵炳润(病故)
赵炳润(1905年—1950年),湖北红安人。1950年在云南军区后勤部部长任上因积劳成疾病故,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安葬于昆明西山,时年45岁。
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杨世荣(55年大校)
杨世荣(1917年—1987年),四川营山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4兵团 第13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4纵第10旅、第13旅、以及豫西军区部队共同整编改建为第13军。下辖第37师、第38师、第39师。
第13军 军长:周希汉(55年中将)
周希汉(1913年—1988年),湖北麻城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
第13军 政治委员:刘有光(55年少将)
刘有光(1914年一2001年),河北景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副政委。
第13军 副军长:陈康(55年中将)
陈康(1910年—2002年),湖北武穴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军长。
第13军 副政治委员:廖冠贤(55年少将)
第13军 政治部主任:廖冠贤(兼)
廖冠贤(1914年—1983年),江西宁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政治委员。
第13军 第37师
(37师由中原野战军4纵第10旅整编改建)
37师 师长:周学义(55年少将)
周学义(1912年—1964年),湖北黄梅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参谋长。
37师 政治委员:雷起云(55年大校)
雷起云(1915年—2007年),陕西澄城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13军 第38师
(38师由中原野战军4纵第13旅整编改建)
38师 师长:徐其孝(55年少将)
徐其孝(1914年—1997年),湖北麻城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校长。
38师 政治委员:南静之(55年大校)
南静之(1916年—1986年),河北交河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
第13军 第39师
(39师由豫西军区部队整编改建)
39师 师长:黎锡福(55年少将)
黎锡福(1909年—1976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副军长。
39师 政治委员:侯德才(牺牲)
侯德才(1913年—1950年), 山东海阳人。在率军南下解放云南西双版纳后,于1950年9月6日,在云南省普洱县牺牲。
第4兵团 第14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4纵第11旅、8纵第22旅、以及淮海战役中廖运周起义部队共同整编改建为第14军。下辖第40师、第41师、第42师。
第14军 军长:李成芳(55年中将)
李成芳(1914年—1984年),湖北麻城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授衔时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
第14军 政治委员:雷荣天(未参加授衔)
雷荣天(1915年—2001年),山西孝义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国家地质部部长助理兼第三局局长。
第14军 副军长:王启明(55年少将)
第14军 参谋长:王启明(兼)
王启明(1910年—2002年),河北邢台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副参谋长。
第14军 政治部主任:朱佩瑄(55年大校)
(注:缺朱佩瑄照片)
朱佩瑄(1918年—1999年),山西芮城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第14军 第40师
(40师由中原野战军4纵第11旅整编改建)
40师 师长:刘丰(55年少将)
刘丰(1915年—1993年),河南渑池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3军军长。
40师 政治委员:侯良辅(55年大校)
侯良辅(1915年—2002年),山西繁峙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政治部主任。
第14军 第41师
(41师由中原野战军8纵第22旅整编改建)
41师 师长:查玉升(55年少将)
查玉升(1914年—1998年),安徽六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军长。
41师 政治委员:丁荣昌(55年少将)
丁荣昌(1912年—1996年),江西于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公安军司令员。
第14军 第42师
(42师由中原野战军4纵第11旅一部,以及淮海战役中廖运周起义部队共同整编改建)
42师 师长:廖运周(55年少将)
廖运周(1903年—1996年),安徽凤台廖家湾人(现属淮南市田家庵区安成镇)。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校校长。
42师 政治委员:张子明(55年大校)
张子明(1918年—1991年),山西离石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科教部副部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4兵团 第15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9纵整编改建为第15军。下辖第43师、第44师、第45师。
第15军 军长:秦基伟(55年中将)
秦基伟(1914年—1997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副司令员。
第15军 政治委员:谷景生(55年少将)
谷景生(1913年—2004年),山西临猗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副政治委员。
第15军 副军长:刘昌毅(55年中将)
刘昌毅(1914年—1999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
第15军 参谋长:张蕴钰(55年大校)
张蕴钰(1917年—2008年),河北赞皇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参谋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15军 政治部主任:余洪远(55年少将)
余洪远(1907年—1991年),陕西西乡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
第15军 第43师
(43师由中原野战军9纵第25旅整编改建)
43师 师长:张显扬(55年大校)
张显扬(1915年—2005年),四川通江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副军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43师:政治委员:薛祷(未参加授衔)
(注:缺薛祷资料)
第15军 第44师
(44师由中原野战军9纵第26旅整编改建)
44师 师长:向守志(55年少将)
44师 政治委员:向守志(兼)
向守志(1917年—2017年),四川宣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第15军 第45师
(45师由中原野战军9纵第27旅整编改建)
45师 师长:崔建功(55年少将)
崔建功(1915年—2004年),河北魏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副军长。
45师 政治委员:聂济峰(55年大校)
聂济峰(1914年—1992年),河北晋县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二野战军 第5兵团1949年2月,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由中原野战军1纵、11纵、豫皖苏军区、冀鲁豫部队共同整编组建而成。下辖第16军、第17军、第18军。
兵团司令员 杨勇(55年上将)
杨勇(1913年—1983年),湖南浏阳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兵团政治委员:(55年上将)
(1912年—1979年),湖南平江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兵团副政治委员:张霖之(未参加授衔)
张霖之(1908年—1967年),河北南宫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
兵团参谋长:潘焱(55年少将)
潘焱(1916年—1999年),河南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代军长。
兵团政治部主任:甘渭汉(55年中将)
甘渭汉(1908年—1986年),湖南平江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兵团政治部副主任:石新安(55年少将)
石新安(1907年—1978年),湖南邵阳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第5兵团 第16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1纵、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整编改建为第16军。下辖第46师、第47师、第48师。
第16军 军长:尹先炳(55年大校)
尹先炳(1915年一1983年),湖北汉川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军长。
第16军 政治委员:王辉球(55年中将)
王辉球(1911年—2003年),江西万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主任。
第16军 副政治委员:戴润生(55年少将)
戴润生(1916年—2011年),江西吉水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
第16军 副政治委员:吴实(未参加授衔)
第16军 政治部主任:吴实(兼)
吴实(1913年—1996年),湖南平江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贵州省委委员、省公安厅厅长兼省委社会部部长。
第16军 参谋长:杨俊生(55年少将)
杨俊生 (1916年—1998),江西瑞金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副军长。
第16军 第46师
(46师由中原野战军1纵第1旅整编改建)
46师 师长:齐钉根(55年少将)
齐钉根(1917年—1986年),江西进贤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46师 政治委员:范阳春(55年少将)
范阳春(1913年—1994年),福建永定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授衔时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速成系学习。
第16军 第47师
(47师由中原野战军1纵第2旅整编改建)
47师 师长:李觉(55年少将)
李觉(1914年—2010年),山东沂水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副司令员。
47师 政治委员:郭强(55年大校)
郭强(1915年—1982年),江苏武进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47师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16军 第48师
(48师由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整编改建)
48师 师长:郑统一(55年大校)
郑统一(1919年—1987年),四川平昌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47师师长。其口述回忆,经后人整理成书,取名《微山湖上》。
48师 政治委员:李一非(未参加授衔)
(注:缺李一非照片)
李一非(1912年—1991年),山西五寨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副局长。
第5兵团 第17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11纵、冀鲁豫军区部队整编改建为第17军。下辖第49师、第50师、第51师。
第17军 军长:王秉璋(55年中将)
王秉璋(1914年—2005年),河南安阳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第17军 政治委员:赵健民(未参加授衔)
赵健民(1912年—2012年),山东冠县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山东省委第三书记、省长、省监委书记。
第17军 副政治委员:肖元礼(55年少将)
肖元礼(1909年—1998年),江西万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军区司令员。
第17军 参谋长:刘星(未参加授衔)
(注:缺刘星照片)
刘星(1914年—2004年),江苏萧县人(今属安徽省)。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西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第17军 政治部主任:裴志耕(55年少将)
裴志耕(1907年—1997年),河北大名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5军政治委员。
第17军 第49师
(49师由中原野战军11纵第31旅整编改建)
49师 师长:汪家道(55年少将)
汪家道(1916年—1992年),安徽霍邱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师师长。
49师 政治委员:况玉纯(55年少将)
况玉纯(1913年—1989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营房部副部长。
第17军 第50师
(50师由中原野战军11纵第32旅整编改建)
50师 师长:胡华居(55年少将)
胡华居(1914年—1979年),四川达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步兵学校政治委员。
50师 政治委员:卿正兴(55年大校)
卿正兴(1910年—1987年),湖南邵东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第17军 第51师
(51师由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旅、第3旅、独立支队整编改建)
51师 师长:闵学胜(55年少将)
闵学胜(1914年—2003年),湖北红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员。
51师 政治委员:崔子明(未参加授衔)
崔子明(1903年——1986年),山东泰安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西南地质局局长兼党委书记。
第5兵团 第18军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1纵第20旅、豫皖苏军区部队整编改建为第18军。下辖第52师、第53师、第54师。
第18军 军长:张国华(55年中将)
张国华(1914年—1972年),江西永新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司令员。
第18军 政治委员:谭冠三(55年中将)
谭冠三(1901年—1985年),湖南耒阳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政治委员。
第18军 副军长:昌炳桂(55年大校)
昌炳桂(1911年—1978年),江西安福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第三副司令员。
第18军 副政治委员:王幼平(未参加授衔)
王幼平(1910年—1995年),山东桓台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挪威王国大使。
第18军 参谋长:陈明义(55年少将)
陈明义(1917年—2002年),河南商城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第18军 政治部主任:郭影秋(未参加授衔)
郭影秋(1909年—1985年),江苏铜山人。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云南省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
第18军 第52师
(52师由中原野战军1纵第20旅整编改建)
52师 师长:吴忠(55年少将)
吴忠(1921年—1990年),四川苍溪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1师师长。
52师 政治委员:刘振国(55年少将)
刘振国(1916年—1996年),湖北孝感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
第18军 第53师
(53师由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整编改建)
53师 师长:金绍山(55年少将)
金绍山(1915年—1957年),湖北大悟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司令员。
53师 政治委员:王其梅(55年少将)
王其梅(1913年—1967年),湖南桃源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
第18军 第54师
(54师由豫皖苏军区各军分区主力团整编改建)
54师 师长:魏洪亮(55年少将)
魏洪亮(1915年—1990年),江西兴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
54师 政治委员:罗野岗(55年少将)
罗野岗(1914年—1981年),四川新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部副部长。
男属狗和什么属相最配呢?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男属狗的属相婚配表,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男属狗的属相婚配表
属狗的男性性格分析
属狗的男性非常忠诚,这表现在职场上,如果是在朋友的手下工作,还死心塌地的为朋友公司努力,别人给他再好的待遇依然是挖不走他的。当然,属狗男性的工作能力很强,在管理方面是个高手。与属狗的男性成家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因为他每天下班都会先打个电话回家,对家子非常照顾,舍不得让妻子受一点委屈。
男属狗的属相婚配表94年属狗的和什么属相最配
男属狗的属相婚配表
男狗+女鼠:较理想,女方的性格较温顺,会使对方觉得婚姻充满温馨。
男狗+女牛:相处不是非常融洽。
男狗+女虎:生活在一起还是可以的,但可能会较平淡。
男狗+女兔:生活是和睦的,能相敬如宾,能共同能共同创造舒适的生活。
男狗+女龙:相处有阻碍。女方不会盲目地崇拜别人,时常觉得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男狗+女蛇:可以过幸福的生活,男方能给你以个平静、和睦的家庭。
男狗+女马:婚姻较美满,心心相印。
男狗+女羊:美满的婚姻。
男狗+女猴:生活比较协调。双方都较现实,双方都能相互认同。
男狗+女鸡:不是很好,因为性格迥然不同,如其中一方能容忍,情况会好转。
男狗+女狗:可和睦相处,不过生活可能会有一些小的麻烦。
男狗+女猪:关系融洽,日子轻松自在。慷慨是双方的共同优点。
上文的男属狗的属相婚配表,你了解了吗?
#古籍里的历史#
摩尔多瓦,东、南、北被乌克兰环绕,西与罗马尼亚为邻,面积约3.38万平方千米。尼斯特鲁河(德涅斯特河)在摩尔多瓦东部从北往南流,但出海口属乌克兰,摩尔多瓦距黑海只有几百米,是个内陆国。
摩尔多瓦人的祖先为达契亚人,和罗马尼亚人同根同源。摩尔多瓦古称比萨拉比亚,大致范围是普鲁特河与尼斯特鲁河之间的平原。1359年,摩尔多瓦人在喀尔巴阡山以东至德涅斯特河之间建立摩尔多瓦公国。1487年,摩尔多瓦公国沦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附庸。在俄土战争期间,这里是沙俄与奥斯曼土耳其的前沿阵地,后归属俄国。
二战前期,罗马尼亚曾借助德国的力量,短暂拿回摩尔多瓦。二战后期,罗马尼亚不少领土遭到瓜分,其中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赫尔扎地区割让给苏联,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匈牙利,南多布罗加割让给保加利亚。
二战结束后,匈牙利归还了领土,但苏联和保加利亚吃进去的,到现在没有吐出来。苏联占据的领土陆地约50762 平方千米,再加上多瑙河支流上的6个岛屿23.75 平方千米,总计5万多平方千米。苏联重新规划这些领土,其中北部和南部并入乌克兰,中间成立一个加盟国摩尔多瓦,面积约3.38万平方千米,包括从罗马尼亚取得的近3万平方千米,以及苏联原本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德左)4163平方千米。
德涅斯特河东岸(左岸)划给了摩尔多瓦,摩尔多瓦靠近黑海的部分划给了乌克兰。摩尔多瓦公国或古代的比萨拉比亚,大体是按照山脉河流走向来划分的,苏联时期的摩尔多瓦,失去了出海口,多出了德涅斯特河左岸的部分。
苏联时期,苏联摩尔多瓦人不会在意有没有出海口。1991年,摩尔多瓦独立,成了内陆国,弊端一下子凸显出来。摩尔多瓦与乌克兰存在地缘矛盾,但更大的冲突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左岸)。
摩尔多瓦人口约349万(2022年),实际控制区人口约254万(一部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国外)。
1946年,摩尔多瓦人口225万,随后每年正增长。1990年,摩尔多瓦的人口达到顶峰的436万。从1991年开始,摩尔多瓦人口每年都负增长。2022年,摩尔多瓦人口349万,比顶峰减少20.0%,摩尔多瓦实际控制的人口,只有254万。
图-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
苏联解体成15国,欧洲6国只有摩尔多瓦与俄罗斯陆地不相邻。但这不意味摩尔多瓦与俄罗斯没关系,反而摩尔多瓦深受俄罗斯影响。
尼斯特鲁河(德涅斯特河)在摩尔多瓦东部从北往南流,将摩尔多瓦分为东岸和西岸两个部分。1992年,摩尔多瓦爆发内战,德涅斯特河以东(左岸)从摩尔多瓦分离至今,称为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摩尔多瓦左岸共和国,简称德左)。
图-基希讷乌
德左面积约4163平方千米,只占摩尔多瓦全境约12.3%,德左人口约46万,也只占13.2%。这么小的体量,却铁了心不和右岸在一口锅里吃饭,究竟怎么回事呢?
德左虽然面积小、人口少,却是摩尔多瓦的工业中心,贡献摩尔多瓦40%的GDP和90%的电力。德左设想脱离摩尔多瓦“自治”,自然遭到摩尔多瓦的大加挞伐。
图-德左首府蒂拉斯波尔
1992年的内战,本来凭借比萨拉比亚地区相对庞大的人口基数,要粉碎德左的零星兵变并不难,但俄罗斯的介入使双方实力立时发生逆转。当时苏联在摩尔多瓦的驻军尚未撤出,而左岸居民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俄罗斯族,得到原苏联驻军的支持,摩尔多瓦在付出惨重代价后,虽然不服,但也无力东征。
2006年,德左还举行公投,97.2%的票数支持独立,并且希望日后并入俄罗斯。
2015年左岸的人口结构中,俄罗斯人占29.1%,摩尔多瓦人占28.6%,乌克兰人占22.9%,摩尔多瓦人三成都不到,很难偏向摩尔多瓦。
德左虽然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建立了,但国际上普遍不承认它。2018年,摩尔多瓦在联合国提交决议,希望外国从左岸撤军,外国指的就是俄罗斯。当时64票赞成15票反对,决议通过。更多的国家(83国)投了弃权票,虽然大家不认可左岸,但也不想得罪俄罗斯。
除了俄罗斯,罗马尼亚同样盯上了摩尔多瓦,因为东德西德合并,罗马尼亚眼红。
东德面积约10.8万平方千米,西德面积约24.9万平方千米,苏联解体后东德与西德统一,德国面积达到35.76万平方千米。
从罗马尼亚的角度看,如果说二战的罪魁祸首是德国,罗马尼亚最多算是一个帮凶,而且当时苏联和英美对罗马尼亚都不怎么友好,才把罗马尼亚推向德国。如果罪魁祸首德国都能得到宽恕,西德兼并东德,那二战后苏联和保加利亚从罗马尼亚取得的领土,理应归还。
摩尔多瓦受罗马尼亚影响,1994年举行公投,是独立还是并入罗马尼亚,当时人们还有苏联大国的思维格局,不想并入小国,结果97.9%的票选择独立。
一方面是俄罗斯的威胁,另一方面是罗马尼亚的觊觎,摩尔多瓦本身又是内陆国,与一直处于战争中的乌克兰一样,成为欧洲人均GDP最低的两个国家,可谓难兄难弟。
2022年,摩尔多瓦人均GDP5671美元,同宗同源的罗马尼亚是1585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