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牛弹琴 作者:牛弹琴
资料图
5月4日,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肯定是无法忘记的一天;5月5日,对人类来说,毫无疑问是历史性的一天。
因为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WHO)终于正式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什么意思?
2020年1月30日,世界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国际法规定的最高警戒级别,意味着全球疫情暴发;现在(2023年5月5日),这个最高警戒,在世界范围内解除了。
全球疫情结束了。
疫情三年,如梦一场。我们见证了太多的悲剧,美国的悲剧,印度的悲剧;也见证了太多的光怪陆离,口罩、核酸、扫码、隔离,就像魔幻一样。
疫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终于活下来了,但太多人最终还是没能渡过这次危机。
世界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说:这次疫情,世卫组织收到了近700万人的死亡报告,但我们都知道,死亡人数要高出数倍——至少2000万。
2000万,都曾是有血有肉的人,消失在了这场世纪疫情中。
这应该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有生以来经历过的最严重的疫情。
这也不仅仅是一场健康危机。
不管对于谭德塞这个人有什么看法,但他的这段话,我觉得讲得很好很对:
它(三年疫情)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动荡,从GDP中抹去数万亿美元,扰乱了旅行和贸易,关闭了企业,并使数百万人陷入贫困。
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边境关闭,行动受限,学校关闭,数百万人感到孤独、孤立、焦虑和抑郁。
新冠肺炎暴露并加剧了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政治撕裂。在大量错误和虚假信息的推动下,它侵蚀了人民、政府和机构之间的信任。
它暴露了我们世界尖锐的不平等,最贫穷和最脆弱的社区受到的打击最大,也是最后一个获得疫苗和其他物品的社区。
唯一值得庆幸的,在世卫宣布最高警戒之前,中国已经进入了警戒状态;在世卫解除最高警戒之前,中国应该也已渡过了危机,恢复了乙类乙管。
5月5日,一切翻开了新的一页。
值得庆祝吗?
似乎值得。
在灾难面前,人类没有屈服,也无法屈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曾经携手抗疫。科学家迅速研发了疫苗,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最终活了下来。
需要反思吗?
肯定需要反思。
世卫就说:这些疤痕必须永久提醒人们,新病毒可能会出现,并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作为一个全球社会,我们所遭受的痛苦、我们吸取的痛苦教训、我们所做的投资和我们建立的能力,绝不应该被浪费掉。我们有责任利用这些投资,利用这些能力;吸取这些教训,并将这种痛苦转化为有意义和持久的变化。
能放松警惕吗?
肯定还不能。
毕竟,如谭德塞所言:就在上一周,新冠肺炎每三分钟就夺去一条生命——这还只是我们所知道的死亡人数,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在重症监护病房里为生命而战,还有数百万人继续生活在后疫情的影响中。这种病毒会一直存在。它仍在杀人,并且仍在变异……
但三年了,人生能有多少个三年?随着死亡风险降低,是时候降低级别了,是时候恢复我们熟悉的正常生活了。
但我们也知道,世界已经回不去了,我们永远回不去了。回不去的国际关系,回不去的心理状态,有些人更永远回不来了。
教训惨痛,我们需要永远记住。但世界很多事情,因为宿怨、因为歧视、因为隔膜,等等,我们也知道,永远难以改变。
唉,这就是人类,自强的人类,自大的人类,自私的人类。想起疫情中常说的那句话: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和颟顸才是。
疫情三年,千疮百孔。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幸运儿,我们的生活毕竟还要继续,也是时候全力拼经济了。
努力乐观一点吧。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牛弹琴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五月竞舟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是我国最古老,
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从前的民谣唱到:
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的习俗,
最早源于远古百越族
祭祀龙的图腾节日。
先秦时期,
古人将五月视为毒月,
五月初五更是恶日。
因为此时正值仲夏时节,
气温上升,酷暑降临,
百虫肆虐,疾病多发,
瘟疫常随之而来。
民谚道:
“端午节,天气热,
五毒醒,不安宁。”
故端午的习俗,
通常都是以除瘟、驱邪,
祈求吉祥安康为主。
▼清代画家徐扬绘《端阳故事图册》
古时,
端午习俗颇为丰富,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
还沿袭荆楚习俗,
“采艾为人,悬门户上,
以禳毒气。”
古人认为端午这天采的草药,
对治病是最有效验的,
所以要沐兰汤,
还要悬挂艾草、菖蒲等于门上,
用其芳香气息来防蚊虫、辟邪。
民谚道:
“手执艾旗招百福,
门悬蒲剑斩千邪。”
此外还要饮菖蒲雄黄酒,
系五彩丝于臂,
以避除百疾,而禁百虫。
王弘力老先生《古代风俗百图》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端午节又逐渐融合了对屈原、
还有伍子胥或曹娥等人的纪念。
无论如何变化,
时至今日,
它依然是寄托着
人们祈求吉祥安康美好愿望的
重要节日。
端午安康
又到端午
在这个浸润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节日里
有粽叶、艾草的清香
赛龙舟、抓鸭子的热闹
还藏着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
关于端午的起源
有不同说法
如纪念介子推、纪念伍子胥等
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是一个爱国诗人赤忱的家国情怀
周凤连 摄
古时的端午节
是一个以辟邪为主要内容的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插菖蒲、艾叶
喝雄黄酒,赛龙舟、祭龙神
用盛大热烈的仪式
祈福辟邪,迎接盛夏
粽子
是过端午的标配
肉粽、蛋黄粽、冰粽……中国人对传统美食的热爱和执着
也体现在五花八门的粽子上
这又何尝不是独属于中国人舌尖上的浪漫!
这个端午
湖南日报邀你奔赴另一场
“舌尖上的浪漫”——
参与我们的互动活动
就能免费品尝到
长沙本土品牌“吴酥生”
的中式烘焙糕点
↓↓↓
端午节假期3天
活动会连续推出!
请大家持续关注
(每一天参与活动的方式都不一样哦)
今天的活动怎么参加呢?
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