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778年,北美特使本杰明·富兰克林来到法国宫廷,使他受到了法国人的广泛关注。大家都能猜到,这位因喜爱科学实验而在欧洲广受尊重的北美绅士,为何会远渡重洋,来觐见国王路易十六。2月份,在富兰克林的努力下,国王与北美殖民地签订《美法同盟条约》,两国结为盟友。条约中不仅规定法国应向英国开战,而且双方还约定,战时的盟约将在战争结束后继续维持,也就是说,恢复和平后,美法同盟依旧存在。
富兰克林是位精通物理学。政治学、文学、经济学的通才,在欧洲很受尊重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王路易十六对北美殖民地的支援可谓是美国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在法国正式对英宣战前,法国商人们就已西印度群岛为中转站,向北美贩卖军火与战略补给,保证缺衣少食的大陆军不致溃败。正式开战后,法国更是派出自己的海军,与西班牙舰队组成联合舰队,共同对抗英国的无敌舰队,阻止英国人向北美运送补给。在独立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约克敦之围中,法国海军起到决定性作用,他们从水路断绝英军增援或逃跑的可能,保证此战能歼灭英国大部分有生力量。不难理解为什么路易十六会被网民戏称为“美国国父”。
约克敦大街
战后,美法两国确如盟约所说,维系了同盟关系。不仅如此,在美国的报刊与小册子中,常常能听到赞扬法国人的声音。整个18世纪80年代,两国基本相安无事。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亦没有破坏这一旧制度下的盟约。但到了90年代中期,两国的传统友谊却产生了裂痕。在一系列事件的催化下,裂痕逐渐扩大,最终演化为1798年的美法准战争,两国同盟正式破裂。本文将对美法同盟破裂的过程与原因进行分析。
战后的美国外交态势法国在独立战争中的站队,让美国有了一个强大、靠谱的盟友,即使在战后,歌颂美法友谊的文章也不绝于耳。然而,正如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所说的那样,“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美国建国早期的美法同盟之所以可以维系,主要得益于两国利益冲突较少。
为何在建国早期,法美之间的利益冲突较少?这还要从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说起。1776年,时任战争委员会主席约翰·亚当斯(亚当斯后来成为第二任美国总统)起草了名为《1776年条约计划》的文件,此文件规定了外交官与欧洲国家谈判时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两点:①不要卷入欧洲国家之间爆发的战争;②谈判关注点应集中在商业之上,以保证两国之间商业互利。此文件成为美国制定早期外交政策的蓝本,反战与重商成为美国早期外交政策的重心。
约翰亚当斯
在这种“佛系”外交政策之下,美法两国很少产生利益分歧。北美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大西洋几乎成为美利坚的天然屏障,欧洲的纷争很少扩张到北美大陆,这就满足了反战这一点。商业互通对法美双方都有好处,重商这点也没什么问题。
然而,即使外交政策很佛系,利益分歧很小,但该有的东西还是会有,利益冲突可是人类历史上的永恒话题。自建国后,美国的南部州与北部州就一直因为国际贸易的问题不对付。美国北部州的经济结构以工商业为主,他们认为,工业品的出口对于维持国民经济相当重要,因此主张亲近英国,以免惹怒强大的英国海军,影响国际贸易;南部州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他们需要大量土地来扩大生产,因此并不重视海上贸易,更重视与法国的传统友谊。
十三州地域划分
亲英还是亲法?这是早期美国面临的两难选择。在以反战与重商为核心的的外交政策的协调下,美法之间的利益分歧并不严重,但进入90年代后,英法关系因法国大革命而骤然紧张,美国人再也无法置身事外,他们不可避免的卷入这场争端之中。
90年代外交形势1793年,法国公民热内来到美国。他利用美国人对传统友谊的尊重,希望能使美国与刚刚建立的共和国政府之间签订贸易协定。然而,这位热内干的事却相当不地道,他在未得到法国政府授意、也未通知美国政府的情况下,在美国招募私掠船与水手,准备远征西佛罗里达。这个行为可惹恼了华盛顿政府,因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不卷入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而热内则希望强行将美国拉入战争。热内很快被驱逐出境。热内事件拉开了美法冲突的序幕。
法国公民热内
无独有偶,热内事件才过一年,又发生了一件事,让美法关系再度恶化。1794年,英军俘获了几艘在西印度群岛从事走私活动的美国商船。为了解救船员,华盛顿派遣时任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与英谈判,并于同年签订《杰伊条约》。此条约中,美国以立马支付独立战争之前美国人所欠英国债权人的贷款为代价,换取了部分贸易特权。
条约签订者约翰·杰伊
此条约象征着法国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英美达成和解了!合着我拼死拼活帮你获得独立,你现在却在关键时刻到向英国,这不是白眼狼么?此次事件后,法国开始授权私掠船劫掠美国商船,并驱逐美国驻法特使。
XYZ与准战争要是说以上事件都还是小打小闹,那接下来的XYZ事件则彻底把美国拉入了准战争状态。
在法国私掠船的骚扰下,美国贸易额受到严重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任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于1797年向法国派遣三名特使,希望缓和两国关系。
好巧不巧,此时法国正处于督政府时期,负责外交工作的是夏尔·莫里斯·塔列朗。塔列朗其人素有“阴谋家”之称,他在法国革命中的一切地位几乎都是见风使舵而得来的,当保王党占优势时,他支持路易十六,当共和派占优势时,他又一变成为共和派。在不久的将来,他还会为了迎接波旁王朝复辟而卖掉赏识他的拿破仑。
塔列朗
他在担任外长时期,几乎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暗示外交人员向他行贿,中饱私囊。面对外交使节时也不例外,张口就要美国使节花5万英镑贿赂他。美国使节们相当有气性,一致拒绝了他的要求,谈判失败。
亚当斯总统为了避免国内民众情绪激动,故意将此事压了下去,但其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为了打击亲法的杰斐逊党人,便通过议会鼓励亚当斯公布。最后,事情公布了,美国人群情激奋,纷纷要求对法开战。在舆论的催促下,1亚当斯政府马上实行扩军政策,并召回退休的华盛顿指挥军队。美国公民募捐建立军舰,增加美国的海军实力。至此,美国进入了准战争状态。
不过这“准战争”的过程实属没啥意思,此时的法国督政府正忙于内部斗争,而且还要警惕欧陆列强趁机进攻,因此没派出多少正规军队与美国对抗。美国面对的主要是法国的私掠船,1798年,法国的私掠船基本被逐出西印度群岛,1799年,美国海军夺回大量商船。
1799年,拿破仑进行,夺取了法国。由于忙于与第二次反法联盟的战争,美法两国于1800年签订和约。此合约正式解除了独立战争时期建立的同盟关系,并且恢复了贸易往来。准战争结束。
结语美法同盟的破裂,几乎是盟友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反为仇敌的典范案例。在80年代,两国总体相安无事,虽然美国内部的商业集团有亲英的呼声,但总体来说未能破坏与法国的友谊。90年代后,英法冲突加剧,两国都开始对美国采取强硬措施,以保证自己在大西洋贸易中的优势,美国不得不做出选择;而美国内部的工商业阶级也趁机利用这个机会,疏远法国,与英国交好。这再次证明了我们之前提到的那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本号长期推送历史相关原创文章,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参考文献:
《约翰·亚当斯与xyz事件研究》
《给我自由:一部美国史》
《第一声礼炮:另一种视角下的美国革命》
1778年,北美特使本杰明·富兰克林来到法国宫廷,使他受到了法国人的广泛关注。大家都能猜到,这位因喜爱科学实验而在欧洲广受尊重的北美绅士,为何会远渡重洋,来觐见国王路易十六。2月份,在富兰克林的努力下,国王与北美殖民地签订《美法同盟条约》,两国结为盟友。条约中不仅规定法国应向英国开战,而且双方还约定,战时的盟约将在战争结束后继续维持,也就是说,恢复和平后,美法同盟依旧存在。
富兰克林是位精通物理学。政治学、文学、经济学的通才,在欧洲很受尊重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王路易十六对北美殖民地的支援可谓是美国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在法国正式对英宣战前,法国商人们就已西印度群岛为中转站,向北美贩卖军火与战略补给,保证缺衣少食的大陆军不致溃败。正式开战后,法国更是派出自己的海军,与西班牙舰队组成联合舰队,共同对抗英国的无敌舰队,阻止英国人向北美运送补给。在独立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约克敦之围中,法国海军起到决定性作用,他们从水路断绝英军增援或逃跑的可能,保证此战能歼灭英国大部分有生力量。不难理解为什么路易十六会被网民戏称为“美国国父”。
约克敦大街
战后,美法两国确如盟约所说,维系了同盟关系。不仅如此,在美国的报刊与小册子中,常常能听到赞扬法国人的声音。整个18世纪80年代,两国基本相安无事。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亦没有破坏这一旧制度下的盟约。但到了90年代中期,两国的传统友谊却产生了裂痕。在一系列事件的催化下,裂痕逐渐扩大,最终演化为1798年的美法准战争,两国同盟正式破裂。本文将对美法同盟破裂的过程与原因进行分析。
战后的美国外交态势法国在独立战争中的站队,让美国有了一个强大、靠谱的盟友,即使在战后,歌颂美法友谊的文章也不绝于耳。然而,正如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所说的那样,“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美国建国早期的美法同盟之所以可以维系,主要得益于两国利益冲突较少。
为何在建国早期,法美之间的利益冲突较少?这还要从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说起。1776年,时任战争委员会主席约翰·亚当斯(亚当斯后来成为第二任美国总统)起草了名为《1776年条约计划》的文件,此文件规定了外交官与欧洲国家谈判时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两点:①不要卷入欧洲国家之间爆发的战争;②谈判关注点应集中在商业之上,以保证两国之间商业互利。此文件成为美国制定早期外交政策的蓝本,反战与重商成为美国早期外交政策的重心。
约翰亚当斯
在这种“佛系”外交政策之下,美法两国很少产生利益分歧。北美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大西洋几乎成为美利坚的天然屏障,欧洲的纷争很少扩张到北美大陆,这就满足了反战这一点。商业互通对法美双方都有好处,重商这点也没什么问题。
然而,即使外交政策很佛系,利益分歧很小,但该有的东西还是会有,利益冲突可是人类历史上的永恒话题。自建国后,美国的南部州与北部州就一直因为国际贸易的问题不对付。美国北部州的经济结构以工商业为主,他们认为,工业品的出口对于维持国民经济相当重要,因此主张亲近英国,以免惹怒强大的英国海军,影响国际贸易;南部州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他们需要大量土地来扩大生产,因此并不重视海上贸易,更重视与法国的传统友谊。
十三州地域划分
亲英还是亲法?这是早期美国面临的两难选择。在以反战与重商为核心的的外交政策的协调下,美法之间的利益分歧并不严重,但进入90年代后,英法关系因法国大革命而骤然紧张,美国人再也无法置身事外,他们不可避免的卷入这场争端之中。
90年代外交形势1793年,法国公民热内来到美国。他利用美国人对传统友谊的尊重,希望能使美国与刚刚建立的共和国政府之间签订贸易协定。然而,这位热内干的事却相当不地道,他在未得到法国政府授意、也未通知美国政府的情况下,在美国招募私掠船与水手,准备远征西佛罗里达。这个行为可惹恼了华盛顿政府,因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不卷入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而热内则希望强行将美国拉入战争。热内很快被驱逐出境。热内事件拉开了美法冲突的序幕。
法国公民热内
无独有偶,热内事件才过一年,又发生了一件事,让美法关系再度恶化。1794年,英军俘获了几艘在西印度群岛从事走私活动的美国商船。为了解救船员,华盛顿派遣时任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与英谈判,并于同年签订《杰伊条约》。此条约中,美国以立马支付独立战争之前美国人所欠英国债权人的贷款为代价,换取了部分贸易特权。
条约签订者约翰·杰伊
此条约象征着法国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英美达成和解了!合着我拼死拼活帮你获得独立,你现在却在关键时刻到向英国,这不是白眼狼么?此次事件后,法国开始授权私掠船劫掠美国商船,并驱逐美国驻法特使。
XYZ与准战争要是说以上事件都还是小打小闹,那接下来的XYZ事件则彻底把美国拉入了准战争状态。
在法国私掠船的骚扰下,美国贸易额受到严重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任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于1797年向法国派遣三名特使,希望缓和两国关系。
好巧不巧,此时法国正处于督政府时期,负责外交工作的是夏尔·莫里斯·塔列朗。塔列朗其人素有“阴谋家”之称,他在法国革命中的一切地位几乎都是见风使舵而得来的,当保王党占优势时,他支持路易十六,当共和派占优势时,他又一变成为共和派。在不久的将来,他还会为了迎接波旁王朝复辟而卖掉赏识他的拿破仑。
塔列朗
他在担任外长时期,几乎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暗示外交人员向他行贿,中饱私囊。面对外交使节时也不例外,张口就要美国使节花5万英镑贿赂他。美国使节们相当有气性,一致拒绝了他的要求,谈判失败。
亚当斯总统为了避免国内民众情绪激动,故意将此事压了下去,但其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为了打击亲法的杰斐逊党人,便通过议会鼓励亚当斯公布。最后,事情公布了,美国人群情激奋,纷纷要求对法开战。在舆论的催促下,1亚当斯政府马上实行扩军政策,并召回退休的华盛顿指挥军队。美国公民募捐建立军舰,增加美国的海军实力。至此,美国进入了准战争状态。
不过这“准战争”的过程实属没啥意思,此时的法国督政府正忙于内部斗争,而且还要警惕欧陆列强趁机进攻,因此没派出多少正规军队与美国对抗。美国面对的主要是法国的私掠船,1798年,法国的私掠船基本被逐出西印度群岛,1799年,美国海军夺回大量商船。
1799年,拿破仑进行,夺取了法国。由于忙于与第二次反法联盟的战争,美法两国于1800年签订和约。此合约正式解除了独立战争时期建立的同盟关系,并且恢复了贸易往来。准战争结束。
结语美法同盟的破裂,几乎是盟友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反为仇敌的典范案例。在80年代,两国总体相安无事,虽然美国内部的商业集团有亲英的呼声,但总体来说未能破坏与法国的友谊。90年代后,英法冲突加剧,两国都开始对美国采取强硬措施,以保证自己在大西洋贸易中的优势,美国不得不做出选择;而美国内部的工商业阶级也趁机利用这个机会,疏远法国,与英国交好。这再次证明了我们之前提到的那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本号长期推送历史相关原创文章,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参考文献:
《约翰·亚当斯与xyz事件研究》
《给我自由:一部美国史》
《第一声礼炮:另一种视角下的美国革命》
若以制表业的技术成长速度,以及价格的大幅下跌为参照,制造业的革命在17世纪末就开始了。图为1887年9月2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出的一张计时怀表内部构造图。图片来源:Wikipedia
英国产业革命有三宝:纺织机、蒸汽机、铸铁。这是大众历史的传播版本,与实际状况有明显差异:当时有不少进展重要,很能显现技术创新、生产力飞跃的产品,反而被忽视或遗忘。本文以手表为例,试图说明:其一,它在百年间的价格激烈变化与社会普及性;其二,对精密仪器发展(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帮助;其三,这项看似不起眼的产品,在产业革命过程中扮演过不成比例的角色。
一、18至19世纪的表价走势与拥有者身份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注意到手表的重要意义,他在自己1776年首版的著作《国富论》首卷11章第3节中写道:“上世纪中叶一只手表要价20镑,现在约只20先令。”因为1英镑等于20先令,他的说法表示百年间的表价,从20镑跌成1镑,差了19倍,只是一个世纪前的5%。这段描述是否可靠?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UCD)经济学院教授摩根•凯利(Morgan Kelly)与其合作者、爱尔兰经济史学家寇马克•欧葛拉达(Cormac O. Grada)在201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运用1685至1810年间伦敦 Old Bailey刑事法庭审判过的3200宗手表失窃案的记录,研究了涉案失主的姓名、职业、居所、表价。18至19世纪的手表有银表与金表两大类,失窃表的报案很常见,因而可以看出这125年间,表价走势与拥有者身份的变化。
依照报案的表价,扣除物价变动后,金银表价以年平均1.3%的速度下跌,一世纪间约降75%。假设银表的质量平均轻微进步,经过质量的权数调整,银表的实质价格(扣除物价变动后),约每年下跌2%(或一个世纪间降87%),这和斯密说的降95%相差不远。
这里隐含两项重点。其一,从供给面看,手表已能量产;从需求面看,价格低落后需求必然增加。其二,显示制表业已迅速发展,培养出更多技术工人。技术外溢会产生外部效益,促进精密产品的国际优势,增加贸易收益。
制表业的技术相当高、劳动非常密集,主要费用是金属裁切、组装复杂的零件。假设百年间表业的利润率大致相当,就可以从表价的下跌率和名目工资的上涨率,来判断表业劳动生产力的进步速度。
也就是说,在这个劳动密集的行业里,如果工匠的工资愈高,手表的成本应愈高。但表价在百年间反而跌了90%,那只能是因为工匠的平均生产力大幅提升。但表匠都是单独作业,不能分工合作,为何生产力会大幅提升?
1753年,瑞士莫尔日(Morges)的一位钟表匠。图片来源:histoirevalleedejoux.ch
二、先于产业革命的制表业技术进步
英国经济史学界有人估计,1759至1801年间,制表业的劳动生产力,年平均约增加0.26%,1801至1831年间约0.21%。当时生产过程最复杂的产品是:科学仪器、乐器、手表。制表业有这么高的劳动生产力,归功于几项因素:其一,工具与技术的持续改善;其二,分工精密化深度化;其三,生产区位高度集中;其四,个别工匠专精生产某项零件,供各厂牌相互通用,这样节省了零件成本,也加速了修理的便利与廉价化。
关于产业革命的时间起点,过去通常定位在1800年。那是从所得成长的角度来观察的。首先,实质所得从原本的维生水平,约从1800年起以80度仰角急速爬升。其次,所得成长率急速超过人口成长率,有效脱离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但若以制表业的技术成长速度,以及价格的大幅下跌为参照,制造业的革命在17世纪末就开始了。也就是说,英国的产业革命史,其实应向前提早一世纪。
为何制表业能迅速成长?这是发明家与工匠完美结合的成果。发明家能让表的动力(弹簧)愈来愈精准,其中一位是英国自然哲学家和博学者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1658年,他把原本的钟摆改换成弹簧。1675年,荷兰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海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 1695)做出第一个弹簧推动的表。这项技术突破后,配合英国相对成熟的金属加工业,以及招收学徒的规定相对宽松,加上经济增长后民间购买力的强化,手表产业因而迅速发达。
从技术外溢的角度来看,精密制表业快速进步,对高端的精密仪器、实验仪器、天文观测器,都有显著帮助,间接激励新发明,也帮助整体的发明能量。单就制表业来说,就能让精密金属加工业,在欧洲鹤立鸡群称霸世界。
18世纪末,英国已年产20万只表,几乎是全欧的一半,让劳工阶级也都能拥有。然而爬升得快也下跌得快:到1820年代,制表业的技术与组织都已达到极限;英国的所得已领先世界,表示物价也太高。此时最大的威胁,是欧陆国家的廉价表侵入英国。这对传统制表业者造成困境,要求政府管制进口(配额限制与高关税保护)。
三、刑事记录中的讯息
表价高容易失窃转卖,因而形成有组织的偷窃网。1675至1850年间,伦敦地区有7273件与表相关的刑事记录,从中可见几项时代的特性。
其一,早期的刑事记录较不齐全也较疏松,例如1710年之前只有92项记录。
其二,那时,表是财富的象征,政府在1797至1798年间,对每只银表课2.5先令的税,金表10先令。
其三,1809年后的4027项记录中,除了103项,都只记载“表”,不再细分金银表。过去登载的细节也都省略了,主因是19世纪后,表已非贵重品,刑事调查对此已不重视。
其四,1810年之前报案的3246只表中,61%为银表,9%为金表(下图)。
其五,1829年之前,伦敦尚无常设的都市警察,窃表案要私人告官。这表示,本文的样本会有偏差性:刑事记录较能显示富有的失窃者与较昂贵的表,一般人或中价位的表就不报官了,或者报官亦不获受理。
其六, 1720年代,伦敦建筑工人的日薪约3先令,每周工作6天约可赚0.9镑。当时在刑事记录中的表,中价位是4镑,最便宜的1镑,25%区位的均价是2.5镑。这表示,中级表大约要花去一个伦敦建筑工人一个月工资,是值得偷窃的贵重品。
最后,到了1790年,每日工资涨到3.5先令,周薪约0.95镑,显示70年间的工资相当稳定。但1790年的中价位表,已从4镑跌到2镑,25%区位的只值1.25镑,失窃后较无意愿报案。正如今日的手机失窃,报案件数已不能反映实况。
不同年代报案的平均表价与社会阶层分布
上表显示:其一,表价降跌迅速,劳动阶级已普遍有表。其二,1800年产业革命刚开始时,工人失表报案的比例已超过51%,当时的英国确是世界首富。其三,酒醉者表失窃的情况包括:在酒馆被偷、被娼妓偷走、夜间失窃、在见不得人的地方失窃。
接下来看银表价的百年趋势(下图)。纵轴是1750年的币值(购买力),也就是把1680至1809年的银表价,依物价指数全部调到以1750为标准。
注意:其一,纵轴的币值单位是先令(12便士=1先令,20先令=1镑),然后取对数。其二,实线是长期的平均变动趋势,实线下的小黑点,是样本中表价的分布。其三,这是从所有样本(=3200)中抽取10%来分析。从银表价来看,1710年的平均价格约6镑,1809年约2镑,百年间差2倍。
其四,表价下跌的速度,若和名目工资相比,1710至1810年间平均每年跌1.4%。若用表价和物价相比,平均每年跌1.3%。这表示:同样的工资,每十年可买到更便宜13%至14%的表;或是每20年,表价就比工资大约跌四分之一,因此很快就成为日常用品。
上图是产业革命刚开始时(1810年之前)的趋势,进入快速工业化的1850年代,会有什么变化?1800年之后,英国表业在技术上逐渐显现保守倾向,原本最有竞争力的创新和分工优势,在1815年左右就完全发挥了。技术优势与分工效益,逐渐被迎头赶上的瑞士表和美国表超越。下图是1700至1850的情形,上图的样本只有银表,下图则包含所有表。纵轴还是以先令表示表价(对数)。
我们看到1815年左右是最低点,然后就明显上扬。为何表价长期下跌后反涨?主因有三。
其一,1810至1850年间,英国外贸盈余大增,推动国内物价与工资上涨,民间购买力提高,对高级表的需求提升,造成1815年之后的平均表价上扬。道理与今日的汽车和手机类似:所得提升后,拉抬高档产品的需求,平均价格因而上涨。
其二,具体的表现是:廉价表价格大致稳定,高档表平均年涨2%,十年就涨大约五分之一。这可用消费革命来形容:生产力与工资已不再是主因,品味的变化才是。
其三,1800年左右,全英国共有140万到310万只表,平均1.8至4个成年人就有一只。若1.8位成年人有1只表,表示1800年左右的普及率,已接近今日的手机普及率。
四、表的宏观意义
以上是刑事记录数据所显示的手表在产业革命期间的价格变化与社会意义。现在转换个宏观角度,说明为何过去低估了手表在产业革命扮演的角色。1775年左右《国富论》出版时,西欧各国年产40万只表,一半在英国。依照1797至1798的纳税记录推算,当时英国约有80万只银表与40万金表。
表的生产性质与钟不同。钟的特性是:其一,零件尺寸大,精密度较低;其二,需求以家庭为主;其三,生产地散布全国,没有集中倾向。表的特性是:其一,个人需求为主;其二,零件小而精密度高;其三,工序繁,超过102道;其四,产地高度集中在伦敦、考文垂、利物浦;其五,工匠专精分工化,行业位置聚集化;其六,表匠的文盲率较低(约28%),劳工约69%,矿工约83%。
世人习以用蒸汽机与纺织机,作为产业革命的代表。其实还有许多更能彰显技术飞跃的项目,被普遍忽视或低估了:水利工程、机械工程、玻璃业、烧磁业、酿造业、印刷业都有重要发展,产值也不可忽视。这表示有个概念需要修正:过去常以“所得攀升”作为产业革命起始的年份(约1800年),反而忽略了产业制造面的实质进展。
日内瓦的早期钟表学校。图片来源:atimelyperspective
若改用“技术进展”的角度来看,其实可把产业革命提早五十至一百年(即至少至约1750年)。历史时间的半世纪虽然不长,但在关键的转折点上,五十年是重要的离地起飞期。这反而比起飞后的翱翔,更有初始性与翻转意义。制表业有几项显著特点。
其一,胡克与海更斯发明表用弹簧,可精密推动齿轮,让计时逐渐精准化。
其二,表匠的技艺,能把新发明体现在新产品上。这是“产学合作”的典范,可称为产业启蒙(industrial enlightenment),研发者与技术人员合作开创了产业新局面。
其三,制表业能快速发展,也得力于社会条件的配合:工会对学徒没有各种限制,制表业可配合产业发展所需,大量招募学徒与新员工。
其四,这表示新技术能迅速向相关行业扩散,直接受益的有冶金业、金属加工业、精密制造业、仪器制造业、科学仪器、航海与天文仪器(例如英国钟表匠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1693—1776]的重要发明:经度测量仪)。
其五,制表工匠普及后,竞争压力变大,质量提升,手艺纯熟化。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未必要以大型工厂、大型机器当指标。小型精密加工业,也能带来产值与技术的重要成果。
其六,制表业的102道工序,会产生向上与向下连锁反应,虽是“小道”但并非不重要。蒸汽机与纺织业,其实是“低端”的产业革命。“高端”的反而是体积小、不易察觉的科技进展,手表就是一例。
其七,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原本是制造仪器的工匠,若无钟表业的艺匠带领,他也不易更精巧地改良蒸汽机效能。
最后,落实到产值上,创造出鼓励发明、专利以及产能化的环境。
1815年时,英国工资约是苏黎世的两倍。1830年代,廉价的瑞士表已取代英国表在欧洲的市场。1830年代,每年约有8千至10万只瑞士表走私进英国。1840年代,这种情形更严重好几倍。英国制表业被外国表打败后,大量人才与资金流向其他行业,间接推动各行业的技术进步。
五、结语
本文告诉我们三项观念。其一,传统的产业革命“三宝”即蒸汽机、纺织机、铸铁,其实不是好指标。精密产业(如制表与科学仪器),其实更有科学与技术内涵。其二,若不用产值与所得的角度来衡量,改用技术进展当判准,产业革命的起点可提早五十至一百年。其三,先发优势很容易被非技术因素(高物价、高工资、外货走私侵入)打败,19世纪的表和今日的3C产品皆是。
参考书目(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图表均源自该文):
Kelly, Morgan and Cormac Ó Gráda (2016): “Adam Smith, Watch Prices,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31(4):1727-52.
曾仕强频道儒道易行
传播圣贤智慧,弘扬道统易学文化!践行中国式管理!敬请关注儒道易行!
|全文共1798字,深度阅读需8分钟,受益终生|
戊戌 庚申 壬午七月初八 周六 黄历新说
今日利军事征伐,惩戒执法及催讨债务等事,不利做其他事。宜静养身心,保持安静祥和。为人处事,有容乃大,切勿急躁冲动!谨防疾病凶伤,官司口舌、道路阻隔、破财遗失等。壬午之日大忌建造、修缮房屋,参与与水有关的活动要小心谨慎,防范水患。
易象解读:壬水生申月状态良好,利军事征伐、催讨债务等事;壬午乃水火组合,处理业务需谨慎从容。
凡出行办事,有几个时间段需要注意:
巳时(上午9点至11点):此时段为吉时,选择此时举事易得贵人相助,行事多顺畅,有助成功。
子时(昨日夜间23点至今日凌晨1点)与申时(下午15至17点):在此时段举事不吉,易有阻挠牵扯,事情多变动,不易成功,应尽量避开。
南方 方位为今日吉方,选择此方位用事吉。
今日十二生肖行事要点如下:
子鼠:今日要保持谨慎,力求大局的平稳,不宜举大事!要保持冷静平和,凡事三思而行!不宜合作聚会、求财交易与事业拓展等。要谦和低调,防范矛盾争执!南方易有冲突矛盾,尽量回避;西南方与正西方可求取帮助,舒缓矛盾压力;白色衣饰、手表等可助吉。
丑牛:今天须保持豁达,谨慎避害,不宜举大事。要理顺关系,保持和谐,凡事要豁达理性,以大局为重!切勿偏执与争强好胜。要居安思危,时常反省,做好前瞻布局。西北方与南方易有妨害,须回避;吉位在东南方与西方,红色与白色衣饰可舒缓矛盾压力。
寅虎:今天今天付诸行动,展现自我的日子,要保持稳健,合理计划。适宜疏通关系、团结协作、宣传讲习、项目推介、聚会交流、筹谋计划等。西南方多矛盾妨害,须回避;吉位在东北方与南方利于合作共赢,事业拓展;绿色与黄色系衣饰吉祥。
卯兔:今天会有些付出,要调整状态,合理统筹,避免过激。付出与回报的矛盾,会增添压力,使人茫然。顺天应人,理清思路,才会更好的绽放价值。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消耗!南方多消耗,西南方多压力,尽量回避;吉位在西北方,绿色与黄色系衣饰吉祥。
辰龙:今天易得贵人相助,利于化解矛盾压力、收获进步。适宜拜会师长、疏通关系、团结协作、筹谋规划、学术交流等。要豁达包容,谦和低调!西北方易有矛盾,须回避;吉位南方与西南方易获取帮助,有利收获与顺利;红色与黄色系衣饰吉祥。
巳蛇:今天易得朋友相助,有利和谐沟通与行事顺畅,要稳扎稳打,做好规划。适宜协商探讨、聚会交流、合作竞争、筹谋规划、休闲娱乐、学习感悟等。西北方多消耗,需注意;西南方利于合作与求财拓展;南方与红色、白色衣饰可助吉。
午马:今天要保持冷静,力求平稳,过激易带来妨害。宜处理内务,筹谋规划,学习修养等事。凡事有度,不可过火!要谦和豁达,不可强势偏激。南方易有矛盾纠结,尽量回避;财位西南方与西北方利于化解矛盾,舒缓压力;黄色系与白色衣饰吉祥。
未羊:今天易得贵人相助,不仅有助情感沟通,还会带来收获与智慧感悟!适宜拜会师长、求取利益、释疑解惑、筹谋规划、相亲约会等。要柔而上进,自强不息。西北方易有矛盾,尽量回避;南方与西南方易获取帮助,拓展事业;红色与白色衣饰吉祥。
申猴:今天利于思考与自我省察,宜稳扎稳打,不宜冒进。适宜拜会师长、疏通关系、筹谋计划、学习休养、反躬自省等。真金不怕火炼,遵循天道就会有收获。南方利于思考,但也会有压力;吉位在西南方和正西方,利于收获与身心健康;白色衣饰吉祥。
酉鸡:今天可能会面临一些考验,要力求平稳,避免冒进。适宜筹谋计划、收藏整理、考察论证、学习休养等。要谨言慎行,坦然面对困难,学会包容,做好沟通。西北方易有妨害,南方多压力,须回避;西南方易获取帮助,能舒心减压;白色衣饰、金饰、佛珠等吉祥。
戌狗:今天得天时之利,利于收获与心情舒畅。适宜拜会师长、疏通关系、事业拓展、文化交流、参访考察、释疑解惑、学习休养等。要把握机会,惜福感恩!西南方会增加消耗,需注意;吉位在南方与西北方,利于合作交流,事业拓展;红色与黄色系衣饰吉祥。
亥猪:今天财星透现,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要缜密计划,有的放矢。适宜求财交易、项目落实、革新创意、财物管理、自我省察等。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利减少障碍,轻装前进。西南方易有矛盾,西北方多压力,须回避;南方与西方利于舒缓矛盾压力;黑色与红色衣饰吉祥。
注:本文提前一天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