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药,一般都是医生写好药方,医师抓药取药,如果药程短,医院可以熬好,否则就需要自己回家熬制,那么熬中药一般需要多久呢?中药一般能放多久呢?
一般来说,熬中药时通常是先泡30分钟,浸泡的目的是因为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泡好后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20分钟,滋补中药的话,要半个小时到40分钟。正常情况下,多数中药都是饭后半小时服用,有少数的滋补类中药,可以空腹或睡前服用。
最好不要隔天喝。中药中含有蛋白质、糖类、淀粉、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液中,一般服用方法是将两次药液混合均匀后,再分数次在一日内服完,以确保药效前后一致。
如果隔夜服用,或存放过久再服用,药液中的酶便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减效。不但药效降低,还会滋生细菌,维生素、氨基酸、糖类、淀粉等有效成分亦会被细菌分泌的酵素所发酵,引起水解,导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这种变质药,不但无治疗效果,而且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凡服用自煎的中药汤剂者,宜当天煎煮当天服完,切忌放置过夜。
一般来说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为此此时服用中药最佳。
但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而且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放至30℃~37℃时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