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狗

凤凰单展翅(凤凰单展翅坟地葬法图)

时间:2024-01-24 12:48:27 作者:浮生若梦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与凤阳花鼓终生相伴:凤阳花鼓传承人孙凤城

 孙凤城,女,1951年生,凤阳人,2007年12月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代表性传承人。中华曲艺学会理事,滁州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等全国多所院校客座教授。 孙凤城自幼传习凤阳花鼓,1971年进入县文工团工作,1983年调入县文化馆工作,凤阳花鼓编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代表性传承人孙凤城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是流行于安徽凤阳地区的民间艺术。建国后,又称双条鼓。在元明之际曾是乞讨的工具。传统的凤阳花鼓为二人表演。多为夫妻、母女、姐妹、妯娌等二人组成。演唱时,一人打花鼓,一人敲小锣,口唱小调,花鼓小锣做为乐器穿插于小调中。其花鼓,形如书鼓,身长2寸左右,鼓面直径3寸左右,鼓条为1.5尺至2尺不等的两条竹根。小锣直径为5至7寸不等。

  

  凤阳花鼓

  花鼓世家言传身教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只会唱个凤阳歌凤阳歌来咿哟嘿得儿铃咚飘一飘……”一曲《凤阳歌》唱出孙凤城童年最深的记忆。孙凤城的母亲和奶奶都是凤阳红心有名的花鼓女,她们手拿这小小的花鼓,走遍大江南北,走村串户,用鼓声、歌声养育了一家人。 孙凤城四五岁时,母亲开始教她打花鼓。在孙凤城的记忆里,花鼓小锣一敲响,就是唱不完道不尽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凤阳花鼓成了孙凤城最心爱的伙伴。

  三代花鼓女

  孙凤城与母亲、小女儿刘艳艳。花鼓世家的言传身教,教会了孙凤城要把凤阳花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1980年前后,孙凤城在编导凤阳花鼓时都带着一周多岁的小女儿刘艳艳。看着母亲工作时忙碌而专注的样子,刘艳艳对凤阳花鼓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她觉得非常有趣,主动要求跟着母亲学习。母亲在编导时,她就在一旁静静观察,有时候拿起一双筷子,一只碗,模仿母亲的身形和动作。小小的刘艳艳并不知道什么是凤阳花鼓,却知道这是母亲最爱的伙伴。

  孙凤城两个女儿从小喜爱花鼓,花鼓是她俩的大玩具

  孙凤城从母亲手中接过双条鼓,又将凤阳花鼓传承给女儿。

  孙凤城教女儿刘艳艳花鼓身段与打法

  1982年,3岁的刘艳艳就是凤阳三府幼儿园花鼓队的主力干将。这一切都与刘艳艳对花鼓的热爱及母亲孙凤城的言传身教密切相关。

  3岁的女儿刘艳艳在三府幼儿园花鼓队,是个小明星

  扎根凤阳从艺经历丰富 自1971年进入凤阳县文工团工作至今,孙凤城的传习脚步遍布凤阳县各乡镇及全国各地。从1986年的凤阳艺训班,到凤阳县文化馆的凤阳花鼓培训班,孙凤城从未停歇。凤阳花鼓的群众性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从农村到城市,从工厂到学校,到处都有花鼓声、花鼓队。

  1971年,凤阳县艺训班,孙凤城辅导凤阳花鼓

  参加演出和编导的凤阳花鼓节目有40多部。主要作品有说唱:花鼓灯:《花鼓小锣》、《姐妹俩》、《抢板凳》;花鼓戏:《新人骏马》、凤阳花鼓:《金色凤凰展翅飞》、《欢送大姐上北京》、《春风吹绿花鼓乡》、《柳岸春晓》、《洪武还乡》、《凤凰又落花鼓乡》、《花鼓乐》、《送你一支花鼓歌》、《凤阳人》、《幼儿园里添了大玩具》、《凤阳花鼓真漂亮》、《鼓乡情怀》、《火火花鼓敲起》、《凤阳歌》、《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等。作品均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文艺调演、会演,并荣获各类奖项。

  

  1982年,凤阳花鼓《欢送大姐上北京》演出后,演员与领导合影

  1988年,凤阳艺训班学员在鼓楼广场展演由孙凤城编导的曲艺节目“凤阳花鼓”

  同时,孙凤城还在电影《巨澜》、《花鼓女》、《鼓乡春晓》、《大河奔流》担任凤阳花鼓演员。

  1980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片《巨澜》剧照

  1980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影《鼓乡春晓》剧照

  1983年电视片《花鼓女》剧照,孙凤城(站)与周正霞(蹲) 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说凤阳》、《道凤阳》、《实话实说》、《民歌中国》栏目中,也有孙凤城的身影。

  1984年,中央电视台在凤阳拍摄电视专题片《说凤阳》 2010年,孙凤城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安徽周,凤阳花鼓表演展示活动,向全世界展示东方艺术瑰宝——凤阳花鼓。

  2010年,孙凤城亮相上海世博会安徽周 2018年6月7日至14日,孙凤城应邀赴天津参加全国曲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汇演、下基层演出,并参加系列调研活动。

  2018年6月7日至14日,孙凤城应邀赴天津参加全国曲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汇演活动,与弟子展演《王三姐赶集》

  研习原生态花鼓传承创新 孙凤城自幼就打的一手好花鼓,在幼儿园、小学读书期间,十五六岁的孙凤城每天开始琢磨如何把旧调新唱,渐渐地,她在凤阳县城里小有名气。

  《凤阳花鼓真漂亮》剧照70、80年代,孙凤城在凤阳小有名气

  孙凤城渐渐认识到,过去凤阳花鼓的唱词多为沿街乞讨时的短篇吉祥话,而今,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的凤阳已旧貌换新颜,烧存草吃存粮家家户户粮满仓。凤阳花鼓不再是贫穷的象征,而是歌唱新生活的音符。 孙凤城多次向当地历史文化的专家们讨教,并阅读了大量的民间文艺的书籍,决定就从“凤阳三花“入手丰富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将其改造成为一种于歌舞相间、说唱结合、技艺性强的曲艺节目。

  如今,凤阳花鼓不再是贫穷的象征,而是歌唱新生活的音符。

  为了更好的了解到原汁原味的凤阳花鼓表演,孙凤城经常返回红心、燃灯等乡村,拜著名老艺人邵新兰、彭文彩等人为师,认真学习凤阳传统凤阳花鼓打法、传统唱腔、曲调等。

  孙凤城向凤阳花鼓老艺人邵新兰学习原生态凤阳花鼓

  期间,孙凤城对《要饭歌》《说凤阳》《鲜花调》《姑嫂两人对唱》《王三姐赶集》等近百种的传统曲目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整理。

  随着对凤阳花鼓创作的深入,孙凤城在原来仅仅只有几种打法基础上,创作出单条打鼓,背手打鼓、等几十种打法,改编创作“上山步“拔泥步”“风摆柳”等舞步,既保持了凤阳花鼓原生态的花鼓韵味又创新发展了它的表演性。

  不忘初心师徒传承

  2006年,孙凤城帮助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成立了花鼓艺术团。10多年来,孙凤城每年都到这两所大学,给艺术团的大学生们上课,传承凤阳花鼓。这两所大学均被安徽省评为省级“凤阳花鼓传习基地”。

  2015年9月13日安徽科技学院花鼓艺术团成立十周年体育馆演出 自2010年起,滁州学院花鼓艺术团每年均参加国家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文艺演出”活动,每年到三所大学巡演。这一活动年年参加,并担任领舞的角色。

  2014年5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宿州学院 2013年帮助安徽科技学院花鼓艺术团策划、排练、演出大型凤阳花鼓表演—“中都鼓韵”。这一节目已经演出很多年,其中,2017年在安徽大剧院成功演出的“中都鼓韵”影响较大。

  迄今为止,孙凤城是滁州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客座教授,被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聘为“凤阳花鼓社团”指导老师。也是凤阳凤舞培训中心凤阳花鼓指导老师。

  孙凤城还先后在上海长宁区新径镇、徐州市汉墓旅游开发区、深圳武警边防六支队、深圳市南山区前海小学、深圳罗湖区翠竹小学、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深圳市星梦顶尖歌舞团、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深圳市公园文化艺术节等培训、传承凤阳花鼓。

  孙凤城和女儿刘艳艳走进军营,为深圳武警边防六支队表演凤阳花鼓,教他们打花鼓

  克服困难凤阳花鼓伴终生

  传承凤阳花鼓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50年来,孙凤城遇到了各种困难,却始终坚定信念,坚持善意、宽容、热情面对,克服一切困难。

  孙凤城将凤阳花鼓的说、唱、坐、打与“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戏、花鼓灯三种姊妹妹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了传承凤阳花鼓,她走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为每一个乡镇、村落的业余文艺演出队辅导排练,举办花鼓培训班。在县城内,供电局、电信局、交通局、水利局、银行、大中小学校等各个部门,都请她帮助编排凤阳花鼓,参加国家、省级文艺演出,并屡获桂冠。

  1996年元月,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中华青年锣鼓大赛,宣传部副部长孙建密等领导和演员们在文化宫吃快餐

  对艺术的追求,对工作的全力投入,使她在社会上赢得了较高的荣誉,慕名而来的求学者愈来愈多。

  对这些人,她总是来者不拒,并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从不计较报酬。农家女孩小韩展转托人找到要学舞蹈,但由于家境贫困,女孩的父母极力反对。“一个极有潜质的好苗子难道就这样荒废了么?”感到了自己的责任。于是她多次开导女孩的父母,以真诚感动了对方,使女孩回到她身边,并帮助女孩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最终这个女孩如愿考入省艺校。

  在她的凤阳花鼓生涯中,共举办了业余辅导培训班300多期,培养了业余文艺骨干2000多人。也正是这样一批文艺骨干,先后为法、德、日、美等国外宾和港澳台同胞义演200余场凤阳花鼓,深受好评。德国班姆伯格大学舞蹈教授布鲁克尔在观看演出后感叹:“凤阳花鼓不仅是当地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看起来如此有趣,它可以证明是一种重要的地方音乐舞蹈及演出风格,还可以被视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我要特别感谢那些向我们展示他们生活的舞蹈家和创作人员。”

  传承之路曲折漫长,孙凤城毫不退缩,誓与花鼓伴终生 从农村到城镇,从凤阳到北京,从大陆到海外,通过小岗村大包干举世闻名的农村改革,通过朱元璋的帝乡文化,凤阳花鼓到处传唱着。这里,无不渗透着这位誓与凤阳花鼓终生相伴的人——孙凤城的心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