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原文】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卢两国虽然相距遥远,国家大小、制度、文化不尽相同,但两国人民有着深厚传统友谊。中卢在历史上都曾遭受深重灾难,因此都倍加珍惜当前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局面,都为自己取得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
——2018年7月21日,国家主席在卢旺达《新时代报》发表题为《中卢友谊情比山高》的署名文章
【出处】
(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原典】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释义】
由诗题“送韦城李少府”可知,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但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送别不同,张九龄以豪迈放达之笔抒写离别寄望之情,尤其尾联“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唱出了昂扬开阔的调子。只要你我相知,何分远近,纵然相隔万里,也如亲邻。
悲欢离合,最动人心。“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唐人的离别总是偏有一份旷达和轻快。不独张九龄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王昌龄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高适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人之豁达,在于看到了距离与情感的另一种关联。距离是客观的,情感是主观的,但心有相知,空间距离的加大,却是心理距离的拉近。情深之时,穷山距海不能限,漂洋过海来看你。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是真诚者才有的胸襟。2013年3月,作为国家主席首访非洲的提出了“真、实、亲、诚”对非交往原则,这正是中非关系这么“铁”的密匙。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就在主席首访的坦桑尼亚,人们还记得这样一段往事。1965年,首次访华的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向中国请求协助修一条畅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铁路,而这一请求曾被世界银行及西方国家拒绝过。让尼雷尔非常感动的是他的请求得到了中国的积极支持。主席说,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也要给你们修,帮你们修。
没有真诚,怎会相知?真诚不易,知己难遇。鲁迅对瞿秋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但在非洲,中国不止有一个知己。1971年,就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得以恢复。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是发展者才有的底气。“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非经济人文交流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非洲民众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中国是塞内加尔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花生进口国、第一大融资来源国,每年往来中塞两国经商、旅游人数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中国已成为卢旺达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每年有数百名优秀的卢旺达学子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华留学;南非已成为吸引中国游客最多、建立友好省市最多、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国也已成为备受南非留学生和游客青睐的求学和旅游目的地……
“讲平等、重感情”,这样的发展,让中非之间更密切;“常见面,多走动”,这样的交流,让中非之间更亲近。正是基于中非之间如此丰富多彩的经济人文交流发展,才有了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推动中非关系更好更快向前的底气。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是开放者才有的气象。有句沃洛夫谚语说,“每个人都是他人的慰藉”。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并非曲高和寡、知己难遇。“四海有圣人,同此心同此理”,同此世界也同此梦想。吾道不孤,必有亲邻,所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吾之所向,无远弗届,所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涸辙中,相濡以沫;前进时,携手与共。善良勇敢的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必将共同推动中非关系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慕振东)
相知无远近 互鉴有桥梁
“唐诗的回响”新年音乐会暨苏州主题日活动在美引起热烈反响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美国费城,2023“欢乐春节”《唐诗的回响:iSING!Suzhou和费城交响乐团中国新年音乐会》全球首演现场,在动人的乐声中,多国青年歌唱家用中文声情并茂地演绎着中国经典诗句,瞬间让观众跨越千年,与诗人对望,感受中华文化里的亲情、友情、山川和风物。
经过精心策划,2023“欢乐春节”《唐诗的回响:iSING!Suzhou和费城交响乐团中国新年音乐会》暨苏州主题日活动近期在美国费城和纽约举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张军,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法国、埃及、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常驻联合国代表及商界艺术界等百余位嘉宾出席了主题日开幕式,数千名当地市民参加了相关活动。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苏州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出去”,通过举办极具江南特色的文化活动与外国友人进行对话和交流,使得东方美学再一次在国外引起轰动,在当地掀起了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热”,成为意蕴丰富的文化现象。
苏州昆曲演员在华美协进社苏州主题日上为观众表演。资料图片
赋予音乐浓郁的中国韵味
2023“欢乐春节”《唐诗的回响:iSING!Suzhou和费城交响乐团中国新年音乐会》先后在美国费城基默演艺中心、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支持,费城交响乐团、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和美国亚裔表演艺术中心联合主办。
首演当晚,能够容纳2500名观众的基默中心音乐厅座无虚席。来自10个国家的15位歌唱家在费城交响乐团伴奏下,用中文倾情演绎了重新谱曲的《静夜思》《将进酒》《竹枝词》《赋得古原草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凉州词》《登鹳雀楼》《枫桥夜泊》《黄鹤楼》等15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现场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歌唱家们进行了三次返场,加演了《康定情歌》《茉莉花》《今夜无人入眠》等曲目。
“iSING苏州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性声乐艺术节,于2014年落户苏州。8年来,通过全球招录优秀青年歌唱家传播和推广汉语及经典音乐,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成为苏州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就在今春,这张文化名片来到美国费城,重叙跨越半个世纪的文化交流。
此次的唐诗音乐创作分别由来自7个国家的作曲家担纲。来自西班牙的作曲家费尔南多·布德·德尔·雷亚尔说:“一开始,我担心自己在历史与文化上可否跟唐代古诗连接得上,但是我很快便了解到,这些诗句里深厚的情感是超越地理边界的。”
iSING创办人兼艺术总监田浩江告诉记者,为了传达唐诗中的真情实感,外国歌唱家们不断磨炼中文的发音与语调,深入领会诗歌的深层含义,以视频教学和现场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夜以继日打磨完善,从只能读其音,逐步发展到会其意、抒其情,最终为观众完美呈现了一场感情丰沛醇厚的“唐诗的回响”。
费城、纽约两场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现场观众纷纷表示,“中国唐诗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更有年轻观众表示,“以现代声乐的方式演绎古典诗歌新奇有趣,中文言简意赅,有机会要了解更多中国的文学和诗歌”。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场,纷纷在活动招贴画和“欢乐春节”背板前拍照留念。
2023年“欢乐春节”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各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向世界人民传递美好祝福。此次《唐诗的回响:iSING!Suzhou和费城交响乐团中国新年音乐会》再度作为“欢乐春节”重点项目之一,向美国观众共享意蕴丰富的中华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共庆新春佳节,共品和合之美。
文化在交流与互鉴中产生共鸣
“唐诗的回响”首演后,费城交响乐团执行董事弗勒表示:“今晚的音乐会意义非凡,既是共贺中国新年,也是一场音乐的盛会,更是一条因乐而生、跨文化、充满力量的纽带,同时也是纪念费城交响乐团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历史友谊,见证1973年至今费城交响乐团成为美国首个到访中国的交响乐团50周年。”
1973年,费城交响乐团是首支造访中国的美国乐团,此后共访华巡演12次,是来访中国次数最多的美国乐团,为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发挥了桥梁作用。“唐诗的回响”音乐会延续了中美两国在文化领域跨越半个世纪的友好交流史,也开启了两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此外,在纽约华美协进社举办的“欢乐春节”苏州主题日活动——“文化苏州,纽约早年!”也将江南的非遗、民俗推介到海外。缠绵婉转的昆曲、精致典雅的苏绣、软糯甜雅的苏州评弹,展现的是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深得外国民众喜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在现场穿针走线,向观众展示了苏绣精湛的技艺。双面绣异、盘金绣小金兔、盘金双面绣福字让观众惊叹“苏绣精美如神工”。
本次苏州主题日活动还安排了“昆曲特别场”。上粉、描眉、打片、绑头……国家一级演员沈丰英、沈国芳一点点变身“杜丽娘”和“春香”,现场观众不时发出惊叹。昆曲互动演出、向观众开放化装过程,揭秘戏曲舞台幕后故事,让外国友人亲眼见证演员化身戏中人的过程,对昆曲的印象更加深刻。
“文化需要交流和互鉴,更需共同创造,而不是单向的输出。这次活动最大的特点在于对话——唐诗与歌剧,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这种交流当中,观众得到了共鸣。”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金洁表示。所到之处,金洁向来宾介绍苏州作为历史名城所拥有的多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如今在科技领域所焕发的崭新生命力,借由音乐之桥,苏州的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相信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走出去”,通过交流、碰撞、融合,架起更多友谊的桥梁。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29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曾小云(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训练营讲师)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说起诗人张九龄,大家最先记得的或许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几乎每年的央视中秋晚会都会引用到。记得央视以前有一档节目就叫做“天涯共此时”。
唐开元十五年(727)三月,张九龄由冀州刺史改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都督,在南昌为官一年有余。故这首诗应作于开元十五年(727)或十六年(728)的春天。李少府要去韦城,张九龄都督为他送行。在唐朝,少府是对县尉的通称。县尉和县丞都是一县主官的副手,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不过,县尉分管治安,故可以视为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兼公安局长。当然,这只能说“相当于”。韦城是一个县,隋开皇年间从白马县析出新置,当时属汴州,唐代属滑州,宋代沿袭,金代废制,治所在今河南滑县。有人说韦城就是韦州城,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大错!
作者和友人在南昌的什么地方送别呢?看看两个地名。西候,就是西边的亭站。青门,原指汉朝长安城东南门,门外有霸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南昌没有这两个地名,故这两个地方只是指代送别之处。而白马津在诗中是实指,在当时的韦城县或白马县(治所均在今河南滑县),正是李少府到站停车下马的地方。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其三》有云:“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
李少府去韦城干什么?有人说是回家有事。理由是题目“韦城李少府”,说明李少府是韦城人。不过,也有可能是平调,由南昌县尉调任韦城县尉。
颔联“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写离别的景色,不仅补足首联的“春”,更寓情于景。在这个暮春时节,野外的花儿快要开完了,而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也要结束了。花谢了还会有再开的时候,人散了还会有再聚的时候。所以我们不必感伤。林子里的鸟儿,歌声听起来让人感觉一新,是不是它们开始了新的生活,憧憬着新的希望呢?不过,鸟儿啊,即使是找到了新的巢穴,也不要忘记昔日那片旧林。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你在韦城交了新朋友,请不要忘记南昌的老朋友啊。
颔联表达的情意有点隐晦,要脑筋转几个弯才能明白。尾联,在经过前面的铺垫之后,诗人直接说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劝慰朋友不要担心空间的距离遥远。只要我们两心相知,两心相依,即便万里之遥感觉也像亲邻一样。这句话朴实无华,却能够打动朋友,消解离别的伤感。正如明末清初贺裳《载酒园诗话》所云,“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样,“真是理至不磨,人以习闻不觉耳”。现在想想,要说出这样轻描淡写的话,多么不容易。那个时候,没有高铁,没有飞机。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一封信,要走好几个月才能送达。但是,诗歌弥补了这些不足,让朋友间的友情更显珍贵。而现在,随着交通和通讯的极端便捷,友情却可以随意挥霍,甚至可以缺席。
比较“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不是觉得有抄袭之嫌呢?要说抄袭,他们也“抄袭”了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我们还是用专业的说法“化用”。像这种化用的情况,在诗词中是屡见不鲜。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作家王威廉认为,“一个作家的知己是另一个作家,一个批评家的知己是另一个批评家。”这个观点,可能源自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书。作者认为,诗的历史形成乃是一代代诗人误读各自前驱的结果,“一首诗的意义只能是另一首诗”。从诗词的传承发展历程来看,似乎很有道理。诗词名句是怎么诞生的?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后人对前人的诗句不断复制、续写、嫁接、重组的结果,是因而袭之、化而用之的结果。后浪推前浪,推波助澜,才形成中华诗词“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壮观景象。直到今天,对名句的再造新创依然在延续。在不同的场合经过不同的人引用,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获得了新的生命。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样的诗句,只有大唐的诗人才可能写得出来。今天,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国人,重新吟咏这样的诗句,更加表明拥抱世界的决心,更加坚定中国文化的自信。
#头条情感学院##泛文化写作营##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