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招财风水

严程(严於信)

时间:2023-12-29 04:35:42 作者:追梦抓梦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终极斗罗:皇元朗插队失败,下位龙族严程认输,发誓效忠金龙公主

《终极斗罗》漫画第455话已更新。第二天一大早,升龙大赛正式开始,就在升龙台上举行,当蓝轩宇、白秀秀跟随着皇元朗再上升龙台的时候,和昨天的情况截然不同。

当“二女”来到赛台时,立刻成为了被瞩目的对象,谁让她们的表现太显眼了。

升龙仪式,一唱头名天下知,蓝这个名字,已经在短短一天时间传遍了天龙星,被誉为新一代的后起之秀。

当蓝轩宇和白秀秀抵达时,各大城市的转播画面第一时间都给到他身上,在皇元朗带领下,直接来到上位龙族那边的区域,也是专属区域,优先排队。

令蓝轩宇和白秀秀有些意外的事,这里竟然还没有其他上位龙族到来,皇元朗善解人意解释,一般来说,下位龙族和中位龙族会被要求第一时间抵达升龙台,但上位龙族显然是例外。

所以那些家伙会刻意来晚一些,骄傲,自大嘛,刻意晾一晾对手。所以他们今天早点来,早点结束回去休息,省的和其他上位龙族排队。

皇元朗表示自己先来,蓝和秀秀跟在后面,三人走向入口,那里有一位老者,老者的目光略过皇元朗,直接落在蓝轩宇和白秀秀身上。皇元朗恭敬递上自己的号牌,表示他来自丰隆城皇家。

老者冲他摆摆手,让他闪一边去,升龙之首到来,第一优先,躲远点。

皇元朗嘴角抽搐了一下,但也不敢造次,乖乖排后面去。

蓝轩宇当仁不让,在老者的引导下,来到最中央的场地,不知道哪里传来一声龙吟,顿时群龙全部看向蓝轩宇,不约而同发出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龙吟声。

它们的龙吟带着亢奋、充斥着热切,在群龙环绕的大片龙吟之中,蓝轩宇只觉得自己胸口内的龙核瞬间变得灼热起来,就连体内的血脉之力都在瞬间明亮。

刹那间,他的精神之海出现了一瞬的恍惚,那身形无比庞大的九彩巨龙出现,在群龙拱卫中央的壮观景象浮现,一时间气势暴增,若不是他及时压制,甚至龙神变就被激发而出了。

蓝轩宇不受控制的扬天发出一声长吟,不知道为什么,当他的龙吟声发出之后,全场所有中位、下位龙族的声音自然而然减弱,甚至化为低吼,而蓝轩宇的龙吟却宛如滚滚雷霆一般,经久不息。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欢迎各位看官在评论处留言,与大家一起讨论。如果您也喜欢终极斗罗漫画的话,还请一键三连(关注、点赞、评论)多多支持,谢谢!我们下期再见。

央视主播严於信:33岁主持《新闻联播》,娶圈外妻子活成人生赢家

“明星脸”可能是大多数年轻人梦寐以求的评价,因为它意味着高颜值,能收获不少喜爱和关注。也有很多普通人会特地模仿一些明星,沾沾他们的运气,给身边的朋友或陌生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就是名人的央视主持人严於信与体育明星宁泽涛竟然撞脸了,1米8以上的身高四肢修长,五官清秀,是典型的帅气小哥。

严於信不单有出众的外表,他的才艺更是数不胜数;不仅是央视的好青年,还有其他的好身份。他究竟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身份呢?妻子是绯闻女主播还是圈外人?

这位央视新闻主持人严於信生活中是一位兴趣爱好特别广泛的文艺青年,平时喜欢喝茶、吹尺八、弹钢琴、玩摄影。他的社交平台上有“林深潇雨,饮草风马”那般酷炫的摄影作品,还有“行者,目有远途,善识物纤”的民俗旅行。

他的周末时光是:一个人拿着单反寻找拍摄的素材,用专业化的手法展现他对艺术的解读,是生活化的题材,是科技感的创作,作品中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他的短途旅行是:穿着粗布衣裳游走在布庄,感受布料层染的朴素情怀,沉浸在“中国风”的文化中。

严於信说:“兴趣爱好可以很好地陶冶情操,帮助自己从工作状态切换到生活状态。”面对重复的工作,人们总希望能够找到一点生活的乐趣,使工作和生活达到平衡状态。不至于让工作占据了生活,导致日子变得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对事物的热情。

他的热爱远不止文中所提到的那些,恰恰是这类他所喜爱的事物让他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走上了自己理想中的道路。

1987年严於信出生于北京,祖籍陕西西安,家庭条件中等。父母对于他的培养很重视,从3岁开始就已经帮他报了许多特长班,钢琴、小号、声乐等等。

与大多数孩子一样,在天真浪漫的年纪时都希望有更多时间和小伙伴们嬉戏打闹,他并不是很想去上特长班。7岁那年他悄悄约上朋友去抓蚱蜢,打弹珠,回家的时间晚了很多,被母亲发现后低垂着脑袋,表示再也不敢了。

从此开始了一个人背着书包,提着饭盒叮铃哐啷坐着公交车去上课的日子,没有再逃过课。几个学期下来,他慢慢喜欢上了音乐。

那些神奇的音符很有趣,七个基础音符能变幻出各种各样的曲子。于是他用心研究这些音符的组合,通过歌声或钢琴等乐器将它们展现出来,新奇的调子常常让父母感到有趣。

为了能让严於信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让钢琴成为加分项,父母节省每月的开支,终于攒够钱买下一台钢琴。看着家中的大物件,他暗下决心要全力以赴,考进中国传媒大学。

高中毕业后,他顺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专业,带上收拾好的行李奔赴心中的“象牙塔”。

在女生较多的班级,严於信就是“班草”一样的存在,不但学习成绩好,还愿意为同学们效劳。平时有文艺汇演也会主动报名,才华横溢的他自然成为了众多女同学青睐的对象,收到过不少情书。

由于他对音乐有着十足的热情,经常会从听到的中意的歌曲中搜索相关乐器。尺八,就是这样走进他的生活。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的小众乐器,居然能够发出扣人心弦的音色,在欧洲也有很多演奏家把它诠释的很完美。

对此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向周边的老师同学打听是否有合适的老师,在寻找到名师后他拜入门下,潜心学习。

作为优等生的严於信,在专业课上表现突出,参加的比赛评选名列前茅,在校期间就被老师推荐到浙江台州电视总台实习。

2008年机缘巧合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音组,开始实习生活,他的实习表现很好,同年被选派为水立方的比赛播报员。他对比赛的生动描述受到奥组委的好评,为他毕业后进入央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22岁的严於信大学毕业后进入央视新闻播音组,为新闻素材配音。经过大半年的打磨,他的专业素质提升了不少。

2010年开始正式走向荧幕前,主持《午夜新闻》,同年6月,央视新增了援藏的活动,需要工作人员前往西藏开展半年左右的工作交流,他首当其冲报名并担任领队。

援藏期间,他在西藏电视台的新闻中心工作,走进藏区的生活并及时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刚到西藏,严於信的高原反应非常严重,缺氧、头晕,身上随时要带上氧气瓶。

然而这些身体上的不适没有阻止他前进的步伐,他带领小组发挥青年才俊的干劲,把工作做得扎扎实实。

2011年援藏结束后返回中央电视台主持《朝闻天下》,这与《午夜新闻》的工作时间掉了个个儿。为了调整作息,他晚上八九点就得睡觉,父母在家也轻手轻脚,不敢吵到他。

一家人的生活交叉在一起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但是不妨碍父母对他的关爱,他在休假期间也会带上父母一起享受生活。

节目6点播出,他凌晨4点就要起床,5点到台里化妆、备稿。担心自己迟到的严於信还设置了3个闹钟,轮番提醒他早起。年轻人习惯晚睡,一大早起不来也很正常,但是他在主持《朝闻天下》的9年时间里没有迟到过一次。

自律的作风真是为他争取了好机会,2020年9月23日,年仅33岁的严於信正式进入《新闻联播》的演播厅。

他下午2点就早早到台里准备,将稿子改好,连前辈康辉都对他说:“你可以6点过来的,这么早到会消耗精力,等到播报时状态不一定能保持好。”

他连忙低声说:“早点过来准备比较好,第一次播报得好好表现。”

谦虚谨慎的态度让他在直播时没有一丁点出错,与李梓萌搭档还能应对自如,专业性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也是《新闻联播》年纪最小的“85后”新人,与前辈们共事还有太多需要请教的地方。

严於信曾被爆料,与《午夜新闻》的女主播王音棋结婚,双方对此一笑了之并没有在公众平台做出任何声明,这样一来反而引起大家好奇他的感情经历。其实他几年前已经结婚了,妻子容貌俏丽,身材窈窕,并不是圈内人。

经过几年自由恋爱,他们之间的默契十足,时不时会给对方一个惊喜,不失为一种生活的调剂。

夫妻俩对彼此的工作都很支持,妻子的体贴给了他很大的动力,让他能够在自己的人生蓝图里大步向前。

他们的感情很好,平时较少发布家人的动态,大概是为了给妻子一个平静而美好的生活吧。

如今他们正在为小生命的到来做好准备,面对父母的催生也会倍感压力。

孝顺的严於信身体力行,为父亲做他爱吃的红烧肉,与妻子一同为母亲置办种类多样的养生品,还会将看到的养生类视频发送给母亲。

严於信在2021年12月共青团北京市东城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东城区团委副书记,同时入选共青团北京市东城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委员。

他凭借在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期间,以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全程“零口误”完成两次时长近14分钟的口播,以及在中央电视台的多项突出表现,入选为“2022·感动东城”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2022年4月29日,严於信以团委副书记的身份拜访老艺术家王蒙先生,交流起读书的心得,传承文化中的精粹。

他在贴近艺术和生活的路上又有了不同的体验,从中汲取养分,可以更好地融入不同身份所呈现的工作里。

4月30日,严於信又恢复了“新闻主播”的身份,在直播节目中与女主播刘妙然一起搭档主持,继续做起新闻宣传的工作。

面对事业,严於信不断努力学习,勤勤恳恳,奋斗成为家喻户晓最年轻的“国脸”。面对爱情,他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夫妻俩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

如今35岁的严於信俨然活成人生赢家,事业家庭两不误,他真是人间清醒。

他曾说过“希望通过他的经历,让大家认识到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并且对生活有更多期待和感悟。”

人生有许多种可能,只要我们敢于画出理想的样子,敢于一步一步往前走,终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新闻联播》著名主播严於信:生活中的好儿子好丈夫,爱老家陕西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严於信

2020年9月23日,严於信出任央视《新闻联播》主播,他由此成为该栏目第一位“80后”主播,也是《新闻联播》最年轻的面孔。严於信长相酷似世界游泳冠军宁泽涛,很多网友说他是《新闻联播》最帅主播。

播报《新闻联播》之前,严於信主持过《午夜新闻》《朝闻天下》两档新闻节目,他用了整整10年时光,从央视一名普通新闻主播奋斗成为家喻户晓的“国脸”。

严於信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他于两年前结婚了。生活中他是暖男,是好儿子、好丈夫,他对自己的老家陕西一往情深……

01

严於信祖籍陕西咸阳,1987出生于北京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3岁半时,父母就送他学钢琴。母亲带他去拜师,送他去老师家里上课。回家后,母亲每天还要督促他练钢琴两个小时。

严於信

严家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收入并不高,那时买一台钢琴动辄上万元。父母将家中多年积蓄拿出来,给严於信买回一台钢琴。

去老师家里上课也要钱,每节课不低于50元,这样每月加起来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严爸爸喜欢吃红烧肉,但为了省钱,家里一个月也吃不了一两回红烧肉。

严於信从小就懂事、体谅父母,7岁时他就背着大箱子,拎着饭盒,自己坐公交车去老师家里上课。母亲每次在窗户里目送儿子的背影,眼里都会涌出泪水。

品学兼优的严於信并没有因为练钢琴而耽误学业,2005年高中毕业,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

早年严於信

他身高1.80米,长得浓眉大眼,气质硬朗,是公认的帅哥,走在校园里,总有女生在后面偷偷看他。

大二时,学校安排他去浙江省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实习。由于表现突出,次年他又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音组实习。

2008年奥运会期间,严於信被央视派往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担任解说员,进行跳水、游泳的解说。他勤勤恳恳,解说准确生动,而又通俗易懂,深受观众好评。结果严於信当选为奥组委优秀工作人员。

2009年,严於信大学毕业,正式进入央视新闻播音组工作。刚开始,严於信在播音组从事配音工作,为《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栏目配音。磨砺半年后,严於信于2010年5月16日,正式担任央视《午夜新闻》主播。

严於信

该栏目在午夜12点播出,严於信晚上10点就要赶到台里,下班后凌晨3点多再打车回家。父母非常担心他的安全,经常凌晨两点赶到央视大门口,然后接儿子一起回家。

为了适应工作节奏,严於信傍晚6点就要上床睡觉,父母的作息时间全围着儿子转。晚饭后儿子上床睡觉时,母亲在厨房里洗碗。为不影响儿子休息,她洗碗都不敢发生声音。父亲连咳嗽都要压低声音,甚至躲到洗手间里去咳嗽。

02

不久,央视要派干部援藏,追求上进的严於信主动报名,并作为央视的领队带领工作人员赴西藏工作。

严於信担任《西藏新闻联播》主播,还要从事西藏自治区的宣传报道工作,工作量相当大。西藏海拔高,氧气稀薄,严於信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他头晕、流鼻血,周身不适,即便如此,严於信始终冲锋在第一线,从未影响工作。

严於信与同事

2011年,严於信结束援藏工作返回央视,担任《朝闻天下》主播,该栏目每天的直播时间长达3个小时。严於信每天凌晨4点起床,那时天最黑人最困,父母担心他睡过头,给他准备了3个闹钟。

时间一到,严於信听到闹钟响起来,就赶紧起床。他匆匆吃点早餐就出门,5点准时赶到台里化妆,浏览熟悉稿件。

6点《朝闻天下》正式播出,3个小时直播下来,严於信身心俱疲。10点多赶到家时,母亲早已为他准备好午餐。严於信没有什么胃口,吃点东西就开始睡觉,一直睡到下午3点。傍晚7点吃过晚饭,他又开始睡觉。

很多人以为央视的新闻主播风光,其实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尤其是冬天,凌晨4点奇冷无比,还刮着大风。严於信出门上班时,父母特别心疼。他反过来安慰父母:“我年轻,是男子汉,这点苦不算什么。”

第一次主持《新闻联播》

严於信一直在《朝闻天下》栏目当了9年主播,2020年9月23日,他正式入驻《新闻联播》主播。

9月21日,严於信才接到台里的通知,心里有些紧张,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9月23日,他第一次与李梓萌搭档主持《新闻联播》。

那天,严於信下午两点就赶到了台里,播音组长康辉说:“你不用来这么早,6点过来就行了。”严於信说:“第一次上岗,就想早点过来。”看着同事们忙着改稿、做标题,准备提示器,严於信又紧张起来。

然而当晚7点,当严於信坐到《新闻联播》主播位子时,他反而放松了。这期《新闻联播》长达52分钟,观众对严於信的评价相当高,但谦虚的他只给自己打80分。

03

《新闻联播》主播承受巨大压力,每个播音员都经常做噩梦,严於信也不例外。他经常梦见播音室突然黑了,梦见自己发不出声音,梦见拿到手的稿件没有任何字等等。

严於信书法作品

跟随老师学习演奏尺八

为给自己放松,严於信以自己的方式解压,他在家里弹钢琴、练书法、听音乐。一次他偶然听到一种乐器,演奏的声音非常优美。经打听,他得知这种乐器叫尺八。它是盛唐时期的宫廷乐器,宋朝时传到日本,现在很多欧美、澳大利亚的演奏家都痴迷尺八。

于是严於信先后拜两位老师,跟着他们学习演奏尺八,5年下来,他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严於信不仅是优秀主播,还是孝顺的好儿子。有空的时候他会在家里给父母做饭,父亲最爱吃红烧肉,他给父亲做的无油版红烧肉,父亲赞不绝口。

妈妈喜欢养生,严於信收集养生保健的实用小视频发给妈妈。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严於信就给父母过生日。每年双亲的生日,他都邀请父母去外面聚餐,还给他们发红包。偶尔赶上在外地出差,回来他也要为父母补办生日。

据媒体报道,严於信已结婚了,妻子是圈外人。为避免媒体炒作,不扰乱家人的生活,严於信没有曝光妻子的个人信息。两人系自由恋爱,感情基础牢固。妻子非常支持严於信的事业,严於信也尊重妻子,夫妻俩过着幸福的烟火生活。

父亲经常对严於信说:“你出生在北京,但你的根在陕西。”在父亲的影响下,严於信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他的爷爷奶奶至今还在陕西咸阳生活,那边还有很多亲戚,他们来北京做客时,都说地道的陕西方言。

严於信每年都回陕西看望爷爷奶奶和家乡的亲戚,跟他们学方言,吃羊肉泡馍。他特别关注陕西、咸阳的变化,以自己是陕西人为自豪。他用陕西话叫自己“於信这娃”,陕西老乡听了格外亲切。

严於信

央视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时,严於信就被安排在陕西。半个月里,他重走了当年红军走过的路,对这片英雄的土地有了更深的感情。

由于父亲常年保留陕西人的饮食习惯,严於信也爱吃陕西菜,说起家乡的羊肉泡馍、油泼面津津乐道。

严於信爱父母、爱妻子,也爱陕西老家,爱那里的父老乡亲。父老乡亲也以他是《新闻联播》主播感到自豪,说起严於信,也以“於信这娃”称呼他!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小小写作课,如何生发大能量

“一看导论课材料,感觉太难了,这课还怎么上啊?”一年前,即将走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教务处处长彭刚开设的《写作与沟通》导论课堂之时,清华计科80班学生郑鈜壬内心忐忑。

一年里,他和同学一起围绕“智能生活”“爱因斯坦”“性别视角”“个与群”等主题展开了高挑战度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在课程反馈中,这位严谨的工科生幽了自己一默:“慢慢就习惯了这种听不懂然后被大佬‘虐’的感觉。”

痛,并快乐着——这成为清华首批选课学生的共识。去年5月,清华校长邱勇宣布面向2018级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预计到2020年覆盖所有本科生,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本报记者曾以《“写作与沟通”将成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必修课——大学生写作短板亟须补齐》为题予以报道,引来众多关注。

将近一年过去,这门课开得如何?老师怎么教?学生有什么收获?新学期伊始,记者走进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堂,揭秘小小写作课,如何生发大能量。

学会“把灵感的珍珠连接成串”

为什么要开《写作与沟通》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彭刚经常被如此追问。

“清华本科培养的结果总体是令人满意的。但如果问在校师生和校友:‘我们的人才培养里面有什么短板’,他们经常会提到的,就是在写作表达和沟通能力方面的欠缺。”从教近30年,彭刚发现,这已经不是学生中的个别现象了。

忧心之余,这位历史学者走马上任,与清华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格非一道,成为《写作与沟通》课程的共同负责人。

他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写”。

彭刚告诉记者,“为什么要写作”很大程度上是在问“写什么”。开好这门课,必须要有明晰定位:“不教文学性写作,因为中文系另有专门的课程。也不教学术性写作,那是高年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需求,如果一定要界定的话,应该说是‘分析性写作’和‘说理性写作’。”、

基于这样的理念,记者观察到,清华写作沟通课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多元。

这体现在教师构成上——课程采取1学分和2学分两种并行模式:前者由来自不同院系的合作教师开设,设置6个主题,每个主题设1个课堂;后者由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专职教师开设,设置4个主题,每个主题分别设两个课堂。

也体现在内容设置上——各个课堂共同讲授的,主要是说理文写作的范式以及如何去修改和完善一篇文章。更具体地说,主要包括选题立意、整理文章思路、建立逻辑结构、检查与修改语病、优雅化表达等,但话题则由学生自主选择。

“巴金曾有一个观点,‘只有写,你才能写’。不过,如果没有兴趣和意愿,硬着头皮去写,往往并不能产出优雅的表达。”李成晴是清华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专职教师。在他看来,对于初入大一的本科生,要在一门课上写累积超过一万字的原创说理文字,并不轻松:“我们在课程体系中植入‘研究性写作’的理念,让学生在主题框架中寻得感兴趣的问题意识,进而主动去‘写’,而不是被动地叫苦不迭地去‘作’。”

“在写作课上,围绕课程主题、写作选题、参考文献,选课学生与老师进行了多轮切磋后,老师会引导学生如何搭建语言框架,如何有逻辑地表达思想、论证观点。”清华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严程将这方面的训练比喻成“把灵感的珍珠连接成串”,而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课堂自由度、学生参与度很高。

写作课应是“开眼”的通识课

“在清华学堂那朴素、安静且具有历史感的教室里,老师与我们一道就文章的识见、逻辑、文笔、语法等方面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打磨。这让我受益匪浅。”清华经管学院学生印舒晓最享受的,是写作老师为她面批的“独处时光”。

短文、长文各一周的面批是清华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最忙碌的时节,却也仿佛春种之后的秋收,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一切正如校方最开始的期待,写作课,不能只是写作课。

“发现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对学生来说很重要。要会写,先要学会思考,学会有条理、有层次地思考,这也是我自己期望的最高标准:写作课程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是一门让学生‘开眼’的通识课。”彭刚介绍,清华教务处调研了国外大学写作课的开设经验,结合清华实际,制定了系统的教学大纲。大纲给任课老师很大的自由度:“选什么素材,可以老师灵活掌握。生命科学专业的老师可以围绕转基因问题、生命科学的相关问题来组织教学;同样是讨论气候变化,一个老师可以讨论的是专业知识,另一个老师完全可以将它变成伦理学议题。”

在课程反馈中,记者看到,无论是教师王巍对库恩“范式转移”理论的解析,教师陈国平对“诗要处理的问题”的思考,教师黄振萍对美的主客观问题的发问,教师谢俊对20世纪80年代的全方位解读,教师邓耿对“元思维”“元问题”的回溯,都因为打开了学术视野,而令学生深有所思。

“对年轻孩子来说,容易陷入横向的、断裂的、碎片化的思想大杂烩之中。我们要坚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包括对接社会的意识,也包括要重视‘史’的意识。”清华写作与沟通中心教师张芬期待,能通过课程给予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模式。

一年课程结束,严程如此反思:“期待写作课可以帮助同学们体验一种人生态度:文从字顺是对语言的尊重,条理清晰是对读者的体谅,逻辑自洽是对自己的反观。更重要的是,在这体察、写作、修订、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以伙伴的身份,陪伴学生感受一场关于思想的探索与对话。”

希望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记

“希望写作课在今后所有清华学生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记。”在提升写作沟通能力、扩展学术视野之外,彭刚有着更大的期许。

这种印记的打烙,除了通过课程内容的讲授外,还源自教师对价值观的涵育和传递。

清华计算机系教师邓俊辉是写作与沟通课程的兼职教师。第一次上课时,他就向学生讲起自己练书法的故事——办公室练习书法之后的字纸,置于案头。校工每次整理办公室时,都会将字纸整整齐齐地叠成一摞:“这就是‘敬惜字纸’,寄予了对文明的尊重。”

在他的课上,学生们也要签署《〈写作与沟通〉学生作品选》的《原创声明》和《授权协议》。“既体会到了一种有关文字的仪式感,也会时刻自省,戒之长远。”有学生告诉记者。

而在学生的课后反馈中,记者看到,这种成长的印记闪现更多。

“‘宽容’是‘爱因斯坦’主题课堂上贯穿始终的理念。除了对爱因斯坦宽容精神的阐释外,课堂还分析了儒家的《论语》、罗素晚年访谈的‘宽容与忍让’等等,为我们勾勒出‘宽容’理念的人文内蕴。”清华机械系学生张凯告诉记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清华的写作课探索,不仅在为这个园子找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路径,而且是中国高等院校发展自主写作课模式的首次系统尝试。”彭刚告诉记者,清华正在启动新一批的写作与沟通教师招聘,“期待课程会在教师队伍的壮大、教学相长的氛围中进一步完善。”‘

来源:《光明日报》2019-3-26 邓晖 张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