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巨蟹座

萧景(萧景睿)

时间:2024-01-27 15:18:42 作者:无药可救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梁元帝萧绎:独眼读书纵万卷,身败名裂亦枉然

引言

前两年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中的靖王萧景琰,其人物原型便是梁元帝萧绎[yì]了。剧中的靖王英俊潇洒,纯孝肝胆,刚毅正气,但历史上的梁元帝和靖王相比,不仅相貌而且性情也相差甚远。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梁元帝萧绎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呢?

[插图1] 《琅琊榜》剧照

正文

(一)独眼王爷诞生记

相传萧绎的老爹——梁武帝萧衍[yǎn]有次梦见一独目僧手执香炉,对他说要托生在王宫,笃信佛教的萧衍牢记在心。恰巧第二天早上有位侍女,也即萧绎之母,帮梁武帝撩开床上的帐幔,突然吹来一阵风,吹得侍女衣裙飘飘,美的宛若仙子,武帝动了心,一番缠绵后就有了萧绎。编史书的人还说萧绎出生时香气满屋,连胎衣都是紫色的。这样的记载是帝王传记常用套路,姑妄看之。只可惜萧绎出生后即患眼疾,医治无效,一只眼瞎了,成了独眼王爷。不过这也恰巧和他老爹的梦境吻合。

正因为独眼,所以萧绎从小就很自卑,皇家的生活环境又让这位独眼王爷养成优柔寡断、薄情寡义的性格。梁元帝这个人是相当复杂的,是典型的双重人格,下文还会进一步介绍。

[插图2] 梁元帝萧绎画像

(二)\"徐娘半老\"与梁元帝的绿帽

说起\"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大概意思,但不知其中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梁元帝萧绎和他的王妃徐昭佩。徐昭佩在萧绎还是湘东王时,嫁给了他。萧绎早年有一句诗:\"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似乎暗示徐妃年轻时很美丽。

[插图3] 徐昭佩臆想肖像图

可能这位徐妃是女权主义先驱,容不得丈夫宠幸旁人,喜欢吃醋而且手段毒辣。她和宫内失宠的嫔妃一起喝酒,见到有怀孕的宫女,就杀掉。尽管徐妃之前已为萧绎生有一子一女,但因为她太强势,萧绎当皇帝后,宁肯皇后之位空着,也不立她做皇后。

徐妃性情刚烈,就索性以嘲弄的做法来发泄不满:她每次与萧绎见面前竟然只画半边脸的妆,名曰\"半面妆\",理由是萧绎是个\"独眼龙\",一只眼睛只能看一半。萧绎内心很敏感,最恨有人提及他的独眼,见此情形大怒离去。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写到: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徐昭佩还常酗酒,喝醉后呕吐在萧绎衣服上。这徐昭佩又是杀宫女、又是半面妆、又是吐酒,实在是作死的节奏,终于萧绎对这个疏狂的女人失去兴趣,到了\"三、二年一入房\"的地步。

[插图4] \"半面妆\"

独守空房的徐昭佩先后找了三个情夫,先是荆州瑶光寺的和尚智远,后来是美男子暨季江,还有一个叫贺徽的诗人。这时她已人近中年,所以暨季江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这就是\"徐娘半老\"典故的出处。从这番话也可看出他们之间只是相互玩弄的关系。

徐昭佩明知,这种极端方式的报复,肯定会激怒萧绎——给皇上戴绿帽子的下场她早已预料到。忍耐已久的萧绎也终于痛下决心,借口另一个宠妃的死是徐妃因妒忌而暗下毒手,逼她投井自尽。萧绎余恨未消,又把她的尸体捞起来送还她娘家,声言是\"出妻\"。历史上\"半老徐娘\"的风流传奇,就这样以悲剧告终。

(三)薄情虚伪的文坛奇才与藏书狂

尽管瞎了一只眼,但萧绎自小就异常勤奋好学,据说五岁就能背诵儒家经典《曲礼》上半部。他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在当时的文坛很有名气。萧绎著作颇丰,作品有《金楼子》、《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绘画代表作《职贡图》等。不仅如此,博学多才的萧绎还精通中医和乐理,还是围棋高手,研究周易玄学的专家,甚至还写了一部研究马的专著《相马经》。以今天的眼光看,萧绎的才学绝对可以称得上学术泰斗和大师级别,造诣很深。

[插图5]《职贡图》局部

梁元帝萧绎还非常喜欢藏书。他曾经先后在今天的浙江、南京、九江和荆州一带做官,其间千方百计收罗图书,他本人的著作也有几百卷,所以萧绎的藏书后来竟然多达十四万卷。

但是,萧绎的文学和艺术成就却与他的双重人格形成鲜明对比——他属于典型的腹黑男。一方面他勤学钻研、作品富于创新;另一方面,他又极端虚伪残忍、贪生怕死。他在学术上取得的忠孝认知,却从来不想去践行。他虽然写过《孝德传》和《忠臣传》,但自己的行为既不忠又不孝。他父亲梁武帝晚年遭遇\"侯景之乱\",生命危在旦夕,在江陵拥有重兵的他非但不去营救,反而为了保存实力,坐视不管,甚至还杀了阻止他退兵的大臣。

都城建康陷落之后,萧绎又忙于骨肉子侄之争。先是趁机逼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萧方,又杀掉或赶走他的侄子们,还联合劲敌西魏出兵夹攻在成都的弟弟萧纪,导致萧纪兵败身死。梁元帝的以上种种劣迹,和其才学反差如此之大,让人难以相信竟然是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为。

还有一事,也足以说明萧绎内心的阴暗与反复无常。叛将侯景有个重要帮凶王伟,写诗赋很有才华。王伟被俘后写了一首文采很好的诗给梁元帝,元帝看了之后很欣赏,不管王伟的罪有多重,打算赦免他。这时有人就打小报告,说王伟之前写过一篇声讨元帝的檄文,里面有句话:“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意思是,项羽眼睛里有两个瞳孔,最后仍落得乌江之败;湘东王萧绎只有一只眼睛,难道天下会归他吗?这当然是对萧绎的侮辱,他勃然大怒,下令把王伟舌头钉在柱子上,开膛破肚,受尽千刀万剐而死。可见萧绎这个人没有什么是非善恶的标准,心理被扭曲后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插图6]电视剧梁元帝戎装形象

(四)江陵焚书:历史的叹息

其实梁元帝萧绎最应该被历史铭记的不是他神奇的出身、不是和他老婆\"半老徐娘\"的八卦,也不是他出色的文才,而是他在江陵城破之际的惊世骇俗之举——将其十四万卷藏书付之一炬。

大家可能对古代的书籍如何保存、流传下来不太了解。在印刷术还没发明之前,书籍的流传都是靠手工抄写的,有些抄在竹、木简上,有些抄在丝帛上,一本书往往只有一卷,或者为数不多的几个版本。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很多重要的古代典籍都遗失了。还有一部分书籍靠口头背诵的形式重新记录下来,但中间和原著多少有些出入,加上战乱、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原版的书籍保存下来实属不易。现在的《尚书》有两个版本,《诗经》、《论语》、《春秋》也有不同版本,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萧绎费尽心机收藏、集中在江陵的十四万卷图书,可以说是中国从古代到公元6世纪文化的结晶和瑰宝,但却被他这位千古文化罪人一把火给烧掉了。有人认为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劫难,其损失简直无法估量。如果当时江陵的十四万卷书,哪怕有一部分能够保留下来,很多历史上的谜团或许就有了答案,很多湮 [yān]没的学术思想和著作,或许今天就能流传于世。

[插图7]江陵焚书图

梁元帝为什么要烧书?客观原因是他兵败城破,无路可走,当然更重要的是其主观原因,和他歇斯底里的人格不无关系。身为乱世君主,他不关心国计民生,御臣无术,做事畏首畏尾,可谓昏庸无能。就在西魏大军兵临城下时,梁元帝竟然还组织大臣们听他讲解《老子》,谈玄学。可惜这样的好学和他的身份极不匹配,只能害了他。书本无罪,梁元帝要战要降,和那批藏书没有关系。萧绎被俘之后,西魏的主帅于谨问他为何焚书,他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可见他到死都执迷不悟,国破身死之时,还不反省自己为政的过错,反将亡国归咎于读书,真是可悲可叹。

那一刻,历史选择了梁元帝萧绎,他却交出了一份让人痛心的答卷。如果萧绎生在寻常百姓家,那么我们在欣赏他的文学作品时只会对其赞赏有加。但历史无法假设,无论我们多么惋惜,萧绎只能按帝王的标准,作为文化灾难的制造者和一位亡国之君,载入史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