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面相命理

贵人到(贵人到红贵酒价格表)

时间:2024-01-14 16:09:46 作者:追梦抓梦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贵人将至,必有暗示”:贵人帮你之前,有这些预兆出现

#头条创作挑战赛#

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命、运、风水以及阴德,都是难以改变的,我们称之为“定数”。而读书、交贵人以及养生这些事,那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我们称之为“变数”。

谈到“交贵人”,年轻人会觉得没有用,中年人会觉得这是成功的关键,老年人会唏嘘万分,感慨自己当年为什么没有交到贵人。

没有经历过,就会觉得贵人毫无意义,自己不需要贵人也能“扶摇直上”。而有所经历,成熟的人就会明白,贵人,那是成功道路上的关键。

有贵人相伴,基本能够少奋斗二十年。而没有贵人相伴,也许我们一辈子都难以出头。

我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这当中的“人和”,既跟自己有关,也跟我们所遇到的贵人有关。

有太多的人,就是因为没有遇到贵人,所以壮志难酬,甚至英雄无用武之地,实属悲哀。

贵人将至,必有暗示。贵人在帮助你之前,会有这些预示出现,要好好把握了。

一、低谷时,依旧陪伴在你身边的人,才是贵人。

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你有钱的时候,别人主动来奉承你,抱你的大腿,还表现出一副真情实意的模样,那你就会相信他们,觉得这些人不仅是好人,还是自己的好朋友。

讽刺的是,等你没钱了,破产了,这些所谓的“朋友”就会离你而去,根本不在乎以往的情分,也不在乎你帮了他们什么。在他们看来,有钱有酒之人,才是真兄弟。无钱无酒之人,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唯有身处谷底,才能看清楚谁是真心人,谁是无情人。那些对你不离不弃,甚至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老天给你安排的贵人。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卑微时的真心陪伴,才是生活对于人最大的慰藉。”

好好珍惜那个“不离不弃”的贵人,他们来到你身边,是来渡你的。

二、在关键时刻,及时给你帮助的人,才是贵人。

商纣之期,西伯侯姬昌面临纣王大军的威胁,所以他只能让自己的姿态变得更为卑微,完全处于逆境当中,被动到了极致。

在一次机缘巧合当中,姬昌在渭水河畔遇到姜子牙。就是这么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说了一番话,就让姬昌顿时心生钦佩。

结果就是,姜子牙帮姬昌父子灭了商纣,成立了大周,而且保了周朝八百年的江山。

什么是贵人?在关键的时候,拉你一把,甚至帮你成就大事业的人,那他就是你的贵人。他们的作用,在于帮你打破当下的瓶颈,从而让事业达到更高的峰值。

如果姬昌没有遇到姜子牙,姜子牙也没有出山,那周文王父子,也许一辈子都打不赢商纣。这,就说明了一点,有无贵人相助,局势就是不一样。

这真正有福气的人,哪怕才华一般,也能在贵人的帮助下,成就非凡。

三、能让你激发潜力的人,就是贵人。

贵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贵人可以给你直接的帮助,而另一种贵人无法给你直接的帮助,可他能间接让你觉悟,激发你的潜力。

周瑜和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三个人看似是敌手,可他们都是彼此之间的贵人。

没有周瑜,诸葛亮也不会棋逢敌手,给世人展现出极高的才华。而没有诸葛亮,司马懿也无法在魏主的眼皮底下活下来,更别说有后来的成就了。

所有的“棋逢敌手,将遇良才”,都是一种人生之幸。别人一辈子都没有遇到如此对手,根本没有激发潜力的机会,这才是悲哀。

当然,身处于“修罗场”当中的人们不明白,以为遇到了差不多的对手,就是自己倒霉。

但他们都忘了,人之价值,不仅可以从自己的身上体现出来,还可以从别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人与人之间,那是“相互成就”的。

四、让你内心温暖,生活有光的人,就是贵人。

人活一世,也就求“生活温暖,心中有光”罢了。

在外辛辛苦苦工作,遇到了懂得体谅的老板,那他是我们当下的贵人。回到家有亲人陪伴,他们也能感同身受,那他们就是我们一辈子的贵人。

说实话,在如今这个人性冰冷的世道,能够拥有一丝的内心温暖,就已经是一件幸事了。

东野圭吾说过一句话:“人性这东西,不要对任何人抱有任何道德洁癖的希望,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半人半鬼,凑得太近谁也没法看。 ”

半人半鬼的人性,这是江湖的常态。关键在于,这“鬼”的一面,向着谁。这“人”的一面,对着谁。

如果身边人都以“人性本善”来对待我们,那我们该谢天谢地了。至少,命运并没有让我们处于冰冷的寒冬当中。

文/舒山有鹿

国内首场沉浸式、互动式、戏剧化产品发布会贵人道——兰亭上市发布会在临沂举行

5月19日,贵人道——兰亭“找寻先生,探索微醺”产品发布会在临沂举行。本场发布会以沉浸式、互动式、戏剧化的方式,为现场的参会者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全新视角的产品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以“找寻先生,探索微醺”为主题,是山东沂蒙老区酒业在疫情后举行的首场新产品上市发布会,发布会上推出了沂蒙老区酒业“兰亭”品牌旗下的两款产品。临沂市文化界领导代表、各有关行业协会代表、媒体界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场雅集

跨越千年,仍熠熠生辉

东晋永和九年,距今1670年前,发生在绍兴会稽山阴下的一场社会顶层人士的雅集,“兰亭”成就了千年来无尽风流的一场醉,成就了有着“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更成就了王羲之的“书圣”之名。

历经千年,“兰亭”已成为一个符号,一个关于美好、境界、灵感、创造力的集合,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心中的至上净土。1670年后,在书圣的故乡,沂蒙老区酒业以“兰亭”之名,诚邀社会精英和名流贤达再次雅集,就是要见证有着传奇色彩的“兰亭”,再次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再次迸发新的光芒。

一次微醺

深刻影响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和精神世界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与酒有关的时光,总伴有几许诗意,更有微醺状态下思想、灵感的迸发。王羲之微醺状态下写就的《兰亭集序》,文章和书法都在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从茂林修竹的自然环境中感悟生命之可贵,通过自然山水来抒发自己的无限情愫。通过对自然的体悟,引发了万物造化无穷的玄思,充满了浓厚的美学情调和哲学意味。《兰亭集序》的书法更是王羲之在酒意阑珊、心手双畅的情况下,兴之所至之中,随意挥洒而成。因此极具自然潇洒之韵味,他的字在平稳中寓有险绝,自然中兼具众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是酒意阑珊下的微醺成就了千古绝唱的《兰亭集序》,成就了王羲之的“书圣”之名。也是这场伟大的“微醺”,深刻影响和引发了后人对美学、哲学、灵商学、创造力等系统的思考。千年来,微醺下的灵感造就了灿若群星的经典,也成就了无数令后世敬仰的智者、先贤,我们称之为“先生”。

一种香型

完美呈现“先生的微醺”

永和九年以来,一代代的智者、雅士一直在试图复制当年会稽山下兰亭“先生的微醺”,寻找微醺下灵感的迸发。作为书圣故里的白酒企业,山东沂蒙老区酒业也在一直探索和找寻这种孕育灵感的“先生的微醺”。被誉为“北方漓江”的沂沭河湿地生态系统,为孕育“先生的微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齐鲁大地、红色沂蒙传承的“厚道”,24孝中有7孝在临沂孕育的“孝道”,书圣故里、水墨琅琊浸染的“书道”,为“先生的微醺”注入了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以酿酒大师张贵选为首的沂蒙老区酒业技术团队历经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和科研攻关,终于将“先生的微醺”从梦想照进现实。

这种香型的创新不是简单的换个包装、换个名称,而是历经二十余年技术积累和研发的成果。“砖泥结合窖池”“多次加曲工艺”“两低一长工艺”等新专利、新工艺在这个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被首次运用,同时严格执行“5163品控标准”,每一瓶馥雅香型白酒的生产,都需要历经7年的时间,造就了馥雅香“柔融细腻、味格合一”,融酱香、浓香、清香、芝麻香之特性点的风格特色。

一秒入戏

在沉浸中找寻先生,探索微醺

在的街头与徐志摩先生来一次浪漫的邂逅,听他娓娓道来在康桥的点滴岁月;在街头的酒馆,聆听鲁迅先生与李大钊先生的教诲,感受先生的家国情怀和风骨;在太太的客厅里和林徽因先生品茶、诵读。在本次发布会的外场,主办方完整复刻了时期的街景,百乐门、照相馆、先生的茶楼、穿梭的黄包车、奔走的报童,穿着精致旗袍的女子......让身着定制长衫的参会者们“一秒入戏”,立刻置身于二十年代大上海的十里洋场。

在内场的雅集环节,主办方采用现场还原和多媒体全息投影技术,再现了历史上的“兰亭雅集”“西园雅集”“时期雅集”等经典雅集场景。并让王羲之和颜真卿两位在中国书法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临沂老乡”来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点茶、焚香、插花、颂钵、拓印,参会者在现场亲自动手,亲身感受了中国博大、深远的雅集文化。

一种使命

让雅集之风浩然中国

在随后的雅集环节中,著名品牌专家阎旭临教授,山东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著名酒史学家王赛时教授,临沂王羲之研究会会长周华教授,临沂大学汲广运教授分别从各个方面对中国的雅集文化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并对临沂打造中国雅集文化高地的先天条件和意义进行了解读。

在现场参会人员的见证下,与会的领导和嘉宾共同发布了《雅集中国宣言》,倡导全社会关注雅集基础设施营造、挖掘研究中华雅集文化,探索雅集产业规律、倡导企业、社区、产业园加大雅集布局密度,鼓励各界人员积极参加雅集活动、引导社交活动雅集化,提高社交人文含量,提升人民美学素养、鼓励企业参与雅集事业,推动雅集产业发展。

一瓶美酒

打造临沂新的文化地标

正如山东沂蒙老区集团董事长滕善华在致辞中说:“1670年前成书的“兰亭集序”今天依然散发着熠熠的光辉,这是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再以“兰亭”之名相聚,我们应倍感自豪和充满力量。”

作为书圣故里的白酒品牌,沂蒙老区酒业在弘扬中国传统雅集文化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传承数千年的书法文化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以书法文化入酒的“贵人道-兰亭”的使命也必将是代表临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凭借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和被全世界都所认同的书法文化,沂蒙老区酒业的战略目标是将其打造为一款“文化底蕴”和“销售动力”兼具的战略大单品,能够代表临沂走出去的“文化名片。将“贵人道-兰亭”打造成为临沂新的文化地标,临沂人心中的情感家园,让更多的人通过这款酒,更了解临沂、了解临沂文化、爱上临沂!同时通过兰亭产品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文化、了解“兰亭集序”,更好的弘扬和宣传临沂的书圣文化和中国的雅集文化。

临报融媒记者 祖丹 卓磊

编辑:张娜

《聊斋志异》的不同版本

歌手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奇迹般引爆网络,连书店里的《聊斋志异》也顺风卖断了货。有不少细心的朋友发现不同版本的《聊斋志异》,其卷数和篇数都不一样,问我这是怎么回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容我慢慢道来。

●何况

著名歌手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奇迹般引爆网络,因为歌曲的灵感来源于蒲松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里的《罗刹海市》篇,所以书店里的《聊斋志异》也顺风卖断了货。有不少细心的朋友发现不同版本的《聊斋志异》,其卷数和篇数都不一样,问我这是怎么回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容我慢慢道来。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也叫《鬼狐传》,是一部我国文学史上很经典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四百余篇,作者是清朝山东小说家蒲松龄。莫言说他从老乡蒲松龄这儿受益良多。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室名聊斋,世称聊斋先生。他自幼随父亲读书,人很聪明,又十分勤奋,十九岁应童子试就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考中秀才,此后却屡试不中,直到七十一岁才得了个岁贡生的科名。因此,他的一生是在清贫中度过的,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读书、教书和写书,可以算是封建时代一位标准的穷书生。

蒲松龄的作品不多,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诗集》《聊斋文集》《聊斋俚曲》等。他最著名的当然是《聊斋志异》了。这部作品他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创作了,断断续续写和改,直到他年逾花甲才搁笔,时间长达四十余年。

蒲松龄晚年的家境虽有所改善,但也无力刻印他的各种著作,对《聊斋志异》也未做最后的编定,装成八册,藏稿于家。他生前死后陆续有友人传抄,曾在山东做过几任知府的郑方坤将一部抄本带回原籍福建,才得以在蒲松龄逝世后半个世纪于浙江睦州刊行,从此风行天下。

这个在浙江睦州刻印的本子,学界称为青柯亭刻本,它是经过郑方坤或别的什么人编选的,删掉了所谓的“单章只句、意味平浅者”四十八篇,并删改了一些触犯时忌的语句。以前社会通行的是这个系统的各种评注本。

后来,除了发现《聊斋志异》半部手稿本,还发现了十余种早期抄本,重要的一是康熙抄本,学界认定是据手稿本直接过录,可惜只残存四大册、二小册,与手稿本半部四册对照,互有存佚;二是乾隆间铸雪斋抄本,系依据现已不存的济南朱氏十二卷抄本过录,优点是篇目较全,缺点是抄主张希杰多有删减原作字句处;三是乾隆间的二十四卷抄本,篇目较齐全,文字上与手稿本差异较少。张友鹤先生曾取所见诸本会校会评会注,整理出《聊斋志异》“三会”本,收齐了全部篇章,是一个不错的本子。

我现在书架上有三个版本的《聊斋志异》:一个是二十四卷抄本(齐鲁书社一九八五年七月重印),《罗刹海市》收在卷七;一个是十六卷抄本(浙江古籍社一九九三年七月版),《罗刹海市》收在卷六;一个是十二卷抄本(岳麓书社一九九一年四月重印),《罗刹海市》收在卷四。虽然版本不同,但都收了《罗刹海市》,说明《罗刹海市》在《聊斋志异》中不可或缺。

蒲松龄的《罗刹海市》讲了个什么故事呢?它主要讲马骥出海遇飓风,飘到了罗刹国。这里的人在马骥眼里都奇丑无比,但是他们反而觉得马骥是妖怪,十分害怕他。原来在这个国家,美丑是颠倒的,长相越丑的人越能身居要职,最丑的可以位列上卿做大官,其次做地方官,再次一点的也能获得贵人的赏识,靠着他们的残羹养活家人。而在马骥看来还算正常的人,会被父母认为不祥而遭遗弃,过着衣衫褴褛如同乞丐的生活。后来马骥去了都城,看到退朝时陆续走出的官员,果真一个比一个丑,最大的官是相国,他双耳背生三孔鼻,后面出来的官员也都狰狞怪异。没办法,马骥只能用煤把脸涂黑,假扮张飞,果然得到了赞美……

《罗刹海市》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刀郎用这个典故入歌,绝对不可能是为了报私人的“一箭之仇”。他的格局不会这么狭隘。至于他的真实想法,多听几遍歌,慢慢体会吧。

来源: 厦门日报

“烂尾”上热搜,职场奋斗的真实感如何兑现

记者 王彦

初播时,它被赞为“职场新人指南”。许多年轻人说,从两名女主角身上看到了“北漂”的自己、初入职场的我们。可大结局之夜,剧名与“烂尾”二字相连被架在热搜上,不无尴尬。

《一路朝阳》在8月登场,它把取景框对准2008年到2019年间的北京,回望一对同窗好友毕业后不同的人生轨迹。适逢现实中一批年轻人迈向新的人生阶段,剧中两个姑娘爬过的坡、撞上的南墙、面临的选择、遇见的人生导师,或多或少能给现实中正与新工作短兵相接、与新环境磨合的年轻人提供情绪上的舒压、奋斗路径上的借鉴。可走着走着,剧中人与观众的生活经验渐渐失散,从职场到情感都让人直呼不理解。

有网友形容该剧的剧情“高开瞎走”,措辞直白,直指当今都市剧尤其是职场剧与真实生活的割裂感。一部奔着现实主义方向出发的作品何以在剧终时与观众的感同身受走散?《一路朝阳》踩过的“坑”,何尝不是如今国产剧在刻画职场奋斗时频频走入的失真陷阱。

真职场还是伪奋斗?令人信服的打拼细节说了算

《一路朝阳》中,李慕嘉和田蓉是闺中密友,也是法律系同窗。摸摸口袋里普普通通的二本毕业证,掐指一算搬出学校宿舍的倒计时即将归零,求职乃当务之急。全剧第一场戏,李慕嘉佯装看房人来给田蓉撑场面,以助她在售楼处能顺利转正。命运的齿轮恰在那天悄然转动,客串的李慕嘉遇见了职场贵人,本该主场作战的田蓉“零业绩”被打回原形。故事就此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李慕嘉被破格录用为北京“红圈”律所的小助理,田蓉没能学以致用,法律系学生干起了房产中介。

非名校生如何在大律所站稳脚跟?抛开专业、从似乎没有门槛的房产中介干起还能否实现人生理想?两位女主人公的职场新人路怎么走,一定程度上寄托着观众对“英雄不问出处”“工作不分贵贱”等中式哲学的兑现的期待。

前十集,“本不属于”大律所的李慕嘉被误解过,没过硬的文凭和履历傍身,律所里里外外都在打听此人“何方神圣”;被轻视过,初来乍到的助理律师被当作公用的打杂小妹,买咖啡发快递甚至修理复印机都成了她的“分内事”;更切切实实感受过从专业到外语上的多方位能力差距。幸得良师吴剑秋点拨,常能让她在迷路时回归正轨、在停滞时重新出发。李慕嘉的律所新人戏份引来弹幕一片叫好,年轻的网友感慨“愿得吴剑秋,职场领真路”,足见这部“职场菜鸟笔记”戳中了多少人同此心。田蓉的故事线也有漂亮开局,姑娘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她起得比旁人早、跑得比别人勤,待人亲和、做事诚信。当她凭着自己对楼市的敏锐判断早早贷款买下一套房,观众无不为她高兴,因为剧中看得见追梦路上的点滴。

遗憾的是,在两个职场小白步入正轨后,真职场就此打住。归纳李慕嘉与田蓉的职业巅峰,一个得益于“霸道总裁爱上我”,一个仰仗“筹钱、买房、再借钱、再买房”的极端循环。因为律所最大的金主成了追求者,李慕嘉的职业上升通道豁然开朗,资源、人脉、机会一眨眼全都不在话下。身处优秀青年扎堆的金牌律所,一个学历垫底、资历尚浅、能力更无从彰显的角色,因为有了男性与资本撑腰,不但大标的案件手到擒来,对方久经沙场的老辣律师也会在她面前昏招迭出。三年奋斗抵不过“天降霸总”,玛丽苏走向终究让姑娘的连升三级成了“真奋斗”的讽刺一击,也伤害了观众心目中对公平竞争的追求。至于田蓉,如果说第一套房的首付尚且来源于个人赚一些、父母帮一把,源于住房刚需与省吃俭用的人之常情,那么她不惜跟朋友借钱也要购入第二、第三乃至第N套的做法,让人不敢苟同。

什么才是真职场、真奋斗?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从来都主张成败在细节:“可信度不在于生活里能否找到原型,而是剧中能否提供让人信服的行业细节、打拼细节。因为故事是由无数独家适配的细节堆叠而成的。”至于《一路朝阳》,假如李慕嘉能顺着初来乍到时的路径一步一脚印地干起,假如田蓉的成功不止于“买房决策”这一招鲜,接上今天观众的地气,人物的成长也才更有根基。

真励志还是伪鸡汤,与生活的距离决定着与好评的距离

公允地说,主创对现实主义是有追求的。在许多现实题材剧集刻意模糊时间、地点的“真空式”创作潮流里,《一路朝阳》看得到创作者对真实性追求的自觉。他们划出准确时间段——2008年到2019年,点出真实的地域——北京市朝阳区。在那个时空象限里,经济快速发展,股市、楼市此起彼伏,为许多人提供了梦想成真的机会。时空背景上不玩虚晃一枪,剧组在道具和置景上也颇多用心。小到手机的迭代,大到北京远郊的“身高”剧变,都能与现实中具体的年份一一对应。

只是,真实感并不完全仰赖几个标签式的大事件或背景板般的建筑空间,生活的抓地感、人物的自洽度,才是故事能让观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关键。因为无论职场剧抑或情感剧,“剧”才是根本,人物与生活的距离决定着剧集与好评的距离。

这就不难理解,当剧情尾声,两个“北漂”姑娘虽然扭转了个人选择,人生走向从偏离的独木桥回到向阳而生的大道,观众却把“烂尾”送上热搜。曾经大开“金手指”的李慕嘉固然“有尊严”地离开了男友黎光,又决然地从律所辞职、投身生态园林产业,可一个生态环保的门外汉要在新领域开疆拓土,到头来底牌仍是前男友的默默资助。姑娘奋斗若干年,成功要素依然是爱情的青睐,这般成功并不会以转换事业航向就被大众认可。观众也很难相信,一个前期对楼市有着清醒认知判断、同时又能在利益的天平面前选择诚信的田蓉,会任由丈夫一条道走到黑,终于千金散尽、饱尝“炒房”苦楚。还有表妹一角,她的海归创业史还没讲得踏实可信,小夫妻的理念差异、面包与爱情的抉择,又都在最后两集一股脑砸下……携手并进的励志轨迹,突然集体180度大回转,故事的致命伤便在这里:想用最终的向阳抉择扭转此前“伪奋斗”的弯路,却在讲故事过程中让“人”的逻辑让位于“目的”的功能性,最终,无力收束、人设崩塌,真励志变成了伪鸡汤。

来源: 文汇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