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鼎”是青铜器里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最初它只是一口用来煮肉的锅,后来为什么走上了祭坛、最终又走进了庙堂?我们从鼎的基本功能、资源稀缺性、物理属性、附加意义等方面加以分析。
在古人的眼里,最初的鼎是这般可爱
甲骨文(一):“鼎”是西周时期用以煮肉或盛肉的主要饮食器具,有圆鼎和方鼎两种,这个甲骨文表现的是圆鼎,三足两耳,上为鼎腹及双耳,下为鼎足。
甲骨文(二):表现的是方形鼎,两耳四足,鼎腹为方形。由于是侧面,没有透视关系,所以只能看出两足。
金文(一):说的是圆鼎。用单线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鼎的轮廓,很象形、很逼真,可惜写起来很不容易。
金文(二):“鼎”又逐渐朝线条化、抽象化方向发展,鼎体简化为贝形。
到小篆鼎,字形已发生较大变异。鼎体变为“目”字,并和鼎足、鼎耳分离。
隶书鼎承袭了小篆结构,看起来更敦实、厚重。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些字有何感觉,后来威风凛凛的“鼎”,从字形上看,却和Hello Kitty一样可爱!我相信,在古人的眼里,最初的鼎也是这般可爱的,因为有它就意味着有肉吃。
有一个大鼎意味着:跟着我,有肉吃
后来,鼎为什么成为了权力的象征呢?第一个原因依然和鼎作为肉锅的性质相关,我们知道,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夏商周时代,能够吃肉而且是用大锅煮肉,这本身就是权贵的象征,而且,这鼎很大,用来煮肉的话一定不是一个人吃完,而是大家一起吃,有一个大鼎,相当于暗示了一件事情:跟着我,有肉吃。
另外,鼎能成为权力的象征,和青铜的稀缺性高度相关。黄河流域并非铜矿产区,所以从夏商以来,青铜器一直就是宝贝,那时候说自己有鼎,就和今天炫耀自己家里有矿是一个道理。
另外,铸鼎这个行为和今天的民俗很像:一个地方特产什么、盛产什么,就会塑一个特别巨大的雕塑出来,然后给它赋予很多意义。那时候,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来说,青铜器算是我们的优势产品,当然要往大里搞。
况且,夏商周时代生产力还很低,对外争夺话语权、秀肌肉,也只能以物质去争,除了鼎这种大锅,还有帽子、衣服、鞋子、酒杯、武器,统统如此,与现在买名牌包、戴名贵表、坐高档车,道理也一样。
鼎成为权力的象征,还和青铜器的物理属性相关:青铜器作为金属器,可以长期保存,权力最希望的就是长长久久。你看三星堆的古蜀人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是他们留下的青铜器却只是睡了一个长觉,一觉醒来,依然面目清晰、活灵活现。而且,鼎足够重、足够大,放在任何地方都目标显眼、有极强的心灵震撼力,让别人不敢偷,想偷他也偷不走。
周代的“列鼎制度”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可见,作为重器,“鼎”具有“明尊卑”的重要作用。
鼎成为权力的象征
还和鼎的附加意义相关
(1)鼎上可以刻神兽,刻字,可以通过这图案、文字和天地沟通,证明青铜器的拥有者才是能够代表人间和神进行沟通的代表;
(2)另外,你看大禹铸造的九鼎,上面画了九州的地图,谁才有画地图的权力?当然是当权者;
(3)青铜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无论是三脚圆鼎还是四脚方鼎,稳定性都很好,这也是权力最需要的东西——稳定。长治久安,天下太平。
总结一下,鼎首先是作为煮肉的锅,有肉吃,证明有能力;后来,鼎被用来祭祀神灵,祭祀的人也因为祭祀获得了权力的正当性。慢慢的,鼎就变为了权力的象征,并且被越做越大,地位也被越抬越高。
文并供图/杨学涛(文史学者)
偏旁和部首不一样吗?
不一样,偏旁是合体字的构件。
部首主要是用于查字典。
这篇文章告诉你:部首查字法如何找部首?家长都收藏了!
但是,有些字本身是部首,所以需要记住。
下面这份练习是我从新华大字典的部首检字表里面筛选出来的小学阶段生字。
不少生字是一二年级学过的了。
有些部首本身字形就比较复杂了,比如:鼎、鼓、鼠、鼻这几个字,带有该部首的字就更加复杂了,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查字典,看看带有该部首的还有哪些字。
其他的部首因为是学过的生字,所以要求先用该生字组词。有些是带有该部首的生字学过了,但是部首没学过。
如果孩子看了参考答案还不认识的字,需要自行查看字典,把该生字的读音补上!
公元前2070年,大禹从舜手中接过帝位,建立夏朝。
羊父丁方鼎 故宫博物院藏
彼时天下分九州,大禹为了展示自己的威严,便命各州上贡铜器,然后在荆山铸造九尊铜鼎。每尊鼎都以一州的名字命名,鼎身上刻画有各州的地貌,山川江河全都跃然于鼎上。
魏鼎 故宫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大禹治水那么多年,奇珍异兽,妖魔鬼怪也见了不少,所以他还让人把这些所见所闻全都刻画在鼎上,意在用这种方式让各州百姓有更多的认知,这样以后出入山川大泽才能够很好的明辨是非,保护自己。
九鼎铸造完成后,大禹将九尊大鼎运到当时的夏朝都城夏邑,九尊鼎就代表着九州,而大禹自己所在位置代表的豫州鼎就摆放在九鼎最中间,以此来表明自己天下之主的身份,各路诸侯前来朝拜时,都要先顶礼膜拜九鼎。
颂鼎 故宫博物院藏
从此以后,鼎就成了一种权利的象征,大禹所铸造的九鼎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九州重器。
鼎,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青铜器种,是古时人们烹煮和盛贮肉类的器具,偶尔也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兽面纹鼎 故宫博物院藏
那么,鼎何以成为了国之重器?难道仅仅是因为大禹铸造了以九州命名的九鼎吗?
有一说是鼎在古时是一种重要的祭祀用器,当时民智未开,人们对于鬼神充满了敬畏,所以这种祭祀鬼神的礼器自然而然的就带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因此在大禹铸造九鼎后成为一种权利的象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事实上,在当时鼎虽然被用作祭祀用器,却是很少的情况。相反,如资料记载,鼎更多的时候是被用来做饭煮肉的,职能基本上相当于我们今天常用到的大铁锅。
史鼎 故宫博物院藏
所以这种说法还是有待考究,难以让人信服。
相比之下,倒是另外一种说法更有说服力一点。
虎父乙鼎 故宫博物院藏
大禹在铸造九鼎时让人将自己治水期间的诸多见闻全都刻画在各州的鼎上,其中不乏一些珍禽异兽以及鬼怪百草一类的,这些东西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那可都是能够救命的知识,他们通过学习鼎上记载的东西,可以让自己在进入山川大泽时多了一份保障。
也正是因为这种举措,才让大禹众望所归,而他牵头铸造的九鼎,自然也就成了每个州的至宝,故而才有了九州重器一说。
父乙鼎 故宫博物院藏
从此之后,鼎就成了权利的象征,鼎在国在,国亡鼎迁。
夏商周三代更迭,九鼎就曾迁徙了三次。
大鼎 故宫博物院藏
可惜的是,后来九鼎在乱世之中遗失了,关于此事有人猜测是秦国为了洗刷自己一任皇帝被鼎砸死的屈辱,才命人将九鼎全部抛入大河中,若真是那样的话未免令人唏嘘,堂堂国之重器居然落个如此下场。
而今虽也有九鼎传世,却少了那种开创性的意义,不过是后代皇帝相仿大禹罢了。
项羽代表什么生肖
楚霸王项羽代表的生肖属性到底是什么呢?他的性格命运是否和生肖有关呢?有些人认为项羽和刘邦一样都是属蛇,有的人却给出了项羽属龙的说法。那么这两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呢?
第一种说法,项羽代表的生肖是龙,这种说法来自于形象联想。历史上有很多和生肖有关的名人形象,比如说李元霸是隋唐期间武功最高的,让人联想到孙悟空,所以说李元霸属猴,猪八戒好吃懒惰属猪。在天干地支里面,十二生肖只有龙是一种虚拟的神话动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将龙凤麒麟乌龟认定为天界四灵物,代表着祥瑞和尊贵。龙这种生物是集中了马、鸡、蛇等动物的某一部分,同时兼具了几个动物的一些能力,能上天能下海。项羽是楚汉时期第一猛将,出生还算高贵,和刘邦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项羽的功夫和军事才能也很强,但是项羽自负,这点也符合龙的个性,龙鳞代表希望和娇宠,项羽天生神力,不也是如此么。
第二种说法,项羽代表的生肖是蛇,这是根据资治通鉴的年份划分得来的,根据史料记载的项羽资料,项羽原名项藉,出生在江苏宿迁,出生时间为公元前二百三十二年,这片地区崇拜的太阳,也相信蛇图腾。项羽按照本命年和出生年月之间的数字整除之后,得到了项羽是属蛇的结论。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项羽属龙,按照项羽的形象界定,属龙比较合适。
项羽是项少龙的儿子吗
项羽是项少龙的儿子吗?当然不是,这种说法出自古天乐主演的台湾电视剧《寻秦记》,一个虚构的穿越小说,里面说项羽是项少龙的父亲。历史上真实的是项羽是项燕的长子是项超。
项羽不是项少龙的儿子,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项藉,字羽,在最初起兵的时候才二十四岁,他是项燕的孙子,季父或者说是叔父是项梁。两人被暴虐的秦兵所杀,项羽他们家世世代代是楚国的良将,因为封地在项,故为项氏。但是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项羽亲生父亲的生世不详,之后班固的《汉书》也没有提及项羽生父,由于当时战乱频繁,项羽常年跟着项梁在外征战,项氏一族在宿迁的发展也就慢慢没落,关于项羽生父是谁的考证也就越来越艰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项羽的父亲绝对不是项少龙。
项羽不是项少龙的儿子,那么项羽是谁的儿子呢?现在的资料考证之后,宿迁博物馆对项氏家族进行走访,希望通过族谱来查找项羽生父,但是很可惜,由于旧的族谱已经丢失。学者按照《项氏宗谱》中,推出了项燕一共有三个儿子,项超,项梁,项襄。项超有个儿子,字籍,我们都知道项羽就是项藉,因此项羽的父亲是项超,但是之后刘邦得政,项伯后人改姓刘,因此项羽族谱查找困难。但是通过这些,我们还是能够看出,项羽不是项少龙的儿子,更不是龙生凤养。
樊哙和项羽
樊哙和项羽一生的交集,就是在项羽为刘备所设的鸿门宴上。读过《鸿门宴》的人恐怕都知道,范增因为夜观天象,发现代表刘邦的星象隐隐有成龙的迹象,这就表明刘邦将会是这江山的帝王。但是作为项羽阵营里的谋士,范增肯定是不愿意看见这一情形的发生,所以他劝诫项羽,一定要杀了刘邦。
当时的项羽有的确对刘邦起了杀心,所以才会设宴宴请刘邦。同时因为张良与项伯的关系,刘邦提前知道了项羽的杀机。樊哙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出现在鸿门宴上。
刘邦赴宴之后迅速的表明了自己的忠心,这本就打消了项羽杀他的念头,但是因为范增多次对项羽的示意,所以张良对刘邦的安全还是不放心,他借口出去,然后找到了樊哙,让他进去保护刘邦。樊哙也是一大英雄,他进去之后,丝毫不畏惧项羽的威严,这也迎来了项羽对他的赏识。
当时项羽将桌上的猪腿赐给樊哙吃,樊哙也不客气的拿起来就吃,而且并没有丝毫的做作,同时也没有用其他的任何作料,这使得项羽非常的惊奇。所谓英雄惜英雄恐怕就是这样,总之项羽是非常的赞赏樊哙的,在他吃肉的时候,还问他能喝酒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又将自己的酒赐给樊哙引用,当然樊哙依旧没有推辞,而是直接拿起来就喝。这样的豪爽是非常对项羽的胃口的,所以项羽是非常赏识樊哙,也就没有为难他对自己的大不敬。
这就是樊哙和项羽之间的联系,可以说项羽之所以最后没有杀刘邦,和他欣赏樊哙脱离不了关系。
少年项羽
少年项羽的经历其实很简单,出生在今天的江苏,他是楚国名相项燕的孙子,不过可惜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无力抚养项羽,之后把项羽送到叔父项梁家中,所以说少年项羽跟叔父项梁其实有很大的关系,项羽最后走上争夺天下的道路也是受到项梁的影响。
当年项羽在叔父项梁家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他的叔父一心给项羽灌输潜意识,所以少年项羽很早就有了争夺天下的概念,他在18岁时就跟随叔父在吴中起兵造反。那时候的项羽还是项梁手下的一员大将,最后项梁去世他接替了项梁在军中的地位,继续带领群雄起义反秦。
其实有一个关于少年项羽的故事就能看出项羽的性格,在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是他学了没多久就放弃了,项梁又教给他学剑,而他又中途放弃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但是项羽说读书识字记住个人名就好了,学剑术只能同时和一个人对战,要学就要学和万人对敌的方法,项梁于是交给项羽排兵布阵,这次项羽高兴了。
少年项羽其实非常有野心,有一次秦始皇到项羽的家乡游玩,项梁和项羽一起观看,项羽突然对项梁说,秦始皇是可以取代的,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乱说话,但是根据这句话项梁对自己的侄子另眼相看,少年项羽就已经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所以项梁一心认定项羽是一个起兵反秦的好苗子。
项羽定都彭城
项羽定都彭城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脱离楚怀王的控制,二是手下士兵归乡情切,三是天下形式所迫,四是地理经济位置。这几个方面构成了项羽定都彭城的主要因素。
项羽定都彭城原因一,项羽名义上还是楚怀王的下属,上头还有一个楚怀王,诸侯讲究礼数,项羽如果想控制蜀队必需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楚怀王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为了控制楚地,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同一,项羽在彭城建都就是为了对付楚怀王,后来由于项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楚怀王的臣子纷纷投靠项羽。如果项羽不在彭城定都,无法巩固既得权利。
项羽定都彭城原因二,项羽手下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楚人,都有着衣锦还乡的想法,一个锦衣夜行就是对当时楚军状态最好的描述,思乡情切,为了能够笼络自己的士兵,将都城建立在楚地能够巩固他在士兵中的地位。
项羽定都彭城原因三,项羽如果在关中定都,战略上有函谷关可守,但是关中对于项羽来说是一个毫无根基的地方。楚地就是如今的江苏地区,周围是平原,看起来战略地位岌岌可危,但是这是握在项羽手里的。关中是刘邦打下来的,项羽定都关中就要背上不义的罪名。
项羽定都彭城原因四,楚地物产丰富,处在黄淮海平原,是当时天下最丰盛的地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定都彭城能够为军队提供战略物资。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英雄盖世的人物,更是秦朝末年灭秦的主力军,曾经带领着自己的队伍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战役的胜利,说其是一位常胜将军也不为过,其勇猛善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堪称无人能比,后人对项羽的纪念也有很多,下面就介绍一下项羽庙的情况。
项羽庙位于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凤凰山,又被称为项亭、项王亭、楚庙、霸王祠等,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在乌江自刎身亡,当时的人民出于对项羽的崇拜将项羽的血衣和残骸埋葬在这里,成为衣冠冢。后人在衣冠冢附近建立亭子祭奠项羽,后人称为项亭。唐朝初年的时候人们在这里建立了祭祀用的项羽祠,公元762年,书法家李阳冰为项羽祠题写了“西楚霸王灵祠”的匾额。公元841年,当时的宰相李德裕撰写《项王亭赋并序》内称:“自汤武以干戈企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感其伏剑此地,因此,赋以吊之。”由此可见项羽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有名的一处古迹,就连当时的宰相也曾经来到项羽庙凭吊。
之后南唐文学家徐铉撰写了《项王亭碑》,公元1159年,当时的官府将项羽庙更名为“英惠庙”。现在的项羽庙经过历代的修葺与扩建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人都来到这里凭吊这位曾经辉煌一时的霸主,现在项羽庙有正殿、青龙宫、行宫、水灵宫等共99间半。因为只有历代的皇帝宗祠才可以拥有一百间的宗祠,项羽毕竟不是一代帝王,所以给与其99间半也算是对这位霸主的尊崇了,项羽庙内有项羽、虞姬、范增等人塑像,还有石狮、旱船、钟、鼎、碑等文物。
【原标题】这几件文物改了名儿,你还能认出来吗?
名字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身份标识之一,有着美好的寓意且不会轻易更改,始终与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文物也是如此,每一件文物的命名都非常严谨,遵循着特征性原则,短短的几个字就要能表现出一件文物最突出最重要的特征,要让人“观其名而知其貌”。
一般来说,文物的名称在确定之后就会固定下来不再更改。但即便是这样,仍然会有“特殊情况”出现。而那些经历了改名的文物也都是赫赫有名呢!
1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口沿宽厚,轮廓方直。鼎身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致。
后母戊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最初的发掘报告中,发掘者根据器物腹部内壁上的铭文将其称为“司母戊方鼎”,之后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将其铭文释读为“司母戊”,并将其名称改为“司母戊鼎”。
早年学者认为,“司”通“祀”,即是“祭祀”的意思。在这种说法下,人们认为“母戊”是商王文丁之母,表明该鼎是商王祭祀自己母亲所铸造的器皿。还有认同的学者对此补充道,“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司母戊鼎”这个称呼就定了下来,并延续了几十年。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腹内壁的铭文图样。
1976年妇好墓被发现,其中出土的青铜器中有见“母辛”的铭文。专家学者们在认定妇好墓“司母辛鼎”的同时,提出“司母戊鼎”其实也可以被释读为“后母戊鼎”。
最早提出“后母戊鼎”一说时,有学者指出商代字体较为自由,偏旁部首可以随意地放置或是挪动,文字可正写也可以反写,而“司”或许就是“后”的反写,这是同一个字。
不过具体对于“后”的释义,学者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后母戊”之“后”,意为“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譬如词语“皇天后土”中的“后”便与“皇”为近义字,是“崇高有威望”的意思。
2011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30分》中将该器物称作“后母戊鼎”,从而让大家发现国家博物馆已经在陈设展览中将“司母戊鼎”改称为“后母戊鼎”,至此,仿佛名称之争已经落下帷幕。但这并不意味着“司”和“后”中一定有一个是错的,只是近年来大家认为后者的解读更为准确一些。
2
马踏飞燕?铜奔马!
铜奔马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的识别标志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的主体形象就是它。这是一件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古墓的东汉青铜器,刚被发现不久就送进了甘肃省博物馆。
↑铜奔马甘肃省博物馆藏。
铜奔马曾用名“马踏飞燕”,同样是出自郭沫若先生。
1971年郭沫若陪同外宾访问兰州,在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时见到了铜奔马,为文物的艺术魅力所倾倒的同时,感叹道:“它是这批文物中的宝中之宝!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算是拿到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艺术珍品。”
感叹之余,郭沫若将该文物命名为马踏飞燕。
说是“马踏飞燕”,但其实奔马脚下的飞鸟并不是燕子。据学者考据,飞鸟的尾巴形状是齐展的,而燕尾应该是开叉的剪刀形状。所以再怎么说,名字至少也应该是“马踏飞鸟”才对。
不过铜奔马最初被送进甘肃省博物馆的时候,做登记时就是叫这个名字。只是“马踏飞燕”更为朗朗上口,一时之间让大家误以为这就是它原本的名字。
↑飞鸟(铜奔马局部),甘肃省博物馆藏。
除了马踏飞燕,人们对其还有马超龙雀、天马、飞马、铜鹔鹴马等诸多不同的“非官方昵称”。
最早提出“马超龙雀”称名的学者根据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龙雀蟠蜿”的文献资料,将其命名为“超越风神龙雀之行空天马”,简称“天马龙雀”或“马超龙雀”,意为“行空天马漫步神游星汉银河,风神龙雀蟠蜿蜷曲回首惊视”。
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里,也收录了“马超龙雀”主词条,释文称“后经考证,所谓飞燕并非燕子,乃古代传说中的‘龙雀’,马亦非凡马,而是神马,即‘天马’”。
3
妾辛追?妾避?
辛追原为出土于马王堆汉墓一号墓的一具女性不腐湿尸,因出土一枚刻有“妾辛追”字样的印章而得名。
1978年的发掘报告《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对该印章的介绍为:“方形,边长2.7厘米,阴文篆书‘妾辛□’三字,字长体横排,可能是死者的名章。”
而1982年的报告《马王堆汉墓》中又有了更为具体的描述:“刻有‘妾辛[追]’三字(后一字似为‘追’)”。
印章摹本图片来源:周世荣《长沙出土西汉印章及其有关问题研究》
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古文字的字形写法、印章的制作工序与用途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再次对该枚印章做了分析,进而提出“应该是‘妾避’而非‘妾辛追’”的解读。
结合印面照片与目前出土的秦汉文字资料,学者们提出,“辛追”其实是“避”字的一种变体写法。换言之,下图中印章上被圈出来的应该是一个单独完整的“避”字,而非“辛追”。
但如果是“妾避”的话,单一个“避”字就占了印面面积的2/3,这样是否合理呢?学者们也注意到了布局上的差异。
他们认为,实际上秦汉印中为了追求美观,其实这种一个字就占一半以上面积的双字印的例子是很常出现的。
但对于“妾避”的解读,并不能说服所有的学者,仍有学者觉得是“妾辛追”更妥当,他们认为,虽然“辟”“避”相通,但秦汉印章中大多是用“辟”代替“避”,且“避”字本就罕见,鲜少看到印章中出现“避”。
在此基础上,“妾辛追”说的学者认为,与其强行将并列的偏旁合在一起释读为“避”(而且“避”字在汉印中非常少见),不如将其视作“追”的繁写或讹写。
到目前为止,究竟是“辛追”还是“避”,还没有一个彻底的定论。正是因出于对历史、对文化的负责,学者们才会如此反复推敲。
走进一个展厅,我们遇见的每一件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字都值得推敲,都能在文物身上找到对应的文化及一点。要知道,每一次文物的定名、改名背后可都是无数细节与历史的考据呀~
【参考资料】
魏宜辉張传官 萧毅《马王堆一号汉墓所谓“妾辛追”印辨正》
朱棒《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妾辛追”印再辨》
《司母戊鼎是什么时候 为何要改名为后母戊鼎?》
作者:承朗
本文摘自博物馆丨看展览微信公众号,2021年12月28日
来源: 看展览微信公众号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农民董春生在地里取土时,意外发现了“海内三鼎”之一的毛公鼎。凭借鼎身499字的超长铭文,跻身“中国十大青铜器”之首。当人们关注铭文的同时,忽视了鼎由炊具变成重器的励志之路。
上图_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
上图_ 毛公鼎中的铭文
脱胎于炊具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烹饪方式以火炙和石燔为主。宋朝谯周《古史考》中考证:“及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于烧石之上而食。及黄帝始有釜甑, 火食之道成。”传说,黄帝最早铸鼎。《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作宝鼎三,像天、地、人”。
《说文解字》注释: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它的出现,结合了盛器、餐具和炊具等功能。堪称伟大的饮食革新。《周易·象传》记载:“鼎, 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享以养圣贤。”《说文解字》亦载:“鼎, 象析木以炊”。鼎身炖煮,鼎下烧火,既能烹制主食,又能煮熟肉食,奠定了华夏民族以米为主、以肉为辅、以蔬果为补充的饮食结构。
上图_ 古代食器“鼎”
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鼎由青铜代替了陶制,鼎身、鼎足、鼎耳三者融为一体,美观大方,纹饰多样,古朴稳重。《周礼·考工记》认为:“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科实研究表明,制鼎的青铜中,铜占85.71%,锡占14.29%,完全符合文献的记载。时至唐朝,鼎食依然风靡。李世民长子的李承乾“作八尺炉,六隔大鼎,募亡奴盗民间马牛,亲临烹煮,与所幸斯役共食之。”
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50—75克的肉类,用来维持生命。究其原因,肉类中富含蛋白蛋、脂肪、氨基酸、维生质和微量矿物元素等,其中有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氨基酸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人类“最重要的还是肉类食物对于脑髓的影响, 脑髓因此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为本身的营养和发展所必须的材料, 因此它就能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发展起来。”鼎作为烹制肉食的炊具,其地位自然受到华夏民族的推崇和尊重。
上图_ 春秋时期的“仲滋铜鼎”,一种饪食器
起势于礼器最先将鼎和国家联系起来的人是商朝的伊尹。他观察“鼎中之变”,善于“调和鼎味”,“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在饮食活动中,礼仪规范显得尤为重要。《礼记·礼运》载:“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礼仪的目的是“尊让契敬”,而鼎起到了“明贵贱, 辨等列”的作用。
西周时期,出现了列鼎制度,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差别。《周礼》、《仪礼》、《礼记》均提出:“天子可享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上士三鼎二簋、下士一鼎一簋。”地位不同,使用的鼎也不一样。按照地位的高低,享用的鼎要么尺寸有大小之分,要么相同的鼎数量上依次奇数递减。奇数的鼎和偶数的簋相结合,体现“鼎俎奇而笾豆偶, 阴阳之义也”的传统观念。
先秦时期,统治阶级往往用祭祀加强自身的权力。《左传》指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时,盛放祭品的鼎往往赋予了神圣使命,具有通灵和祈祷的作用。正因如此,鼎摆脱了炊具的束缚,跻身为更为重要的礼器。
上图_ 禹贡九州图
发展于神器相传,“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一鼎代表了一州,九鼎象征着九州,是君王统治国家的权力符号。鼎在国家机器的运转中,充当了“承天体”和“胁上下”的中间媒介。开头提到的毛公鼎,用铭文歌颂了周王布施德政、文治武功和恩赏大臣的功绩。
认识到鼎的特殊价值,各路诸侯“得之则据大统, 名正言顺, 故莫不有欲存焉”。先秦时期,鼎的传承意味着权力的更迭。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借攻打洛阳附近陆浑戎之机,陈兵洛水,炫耀武力。周定王的使者王孙满受命劳军。楚庄王旁敲侧击地打听九鼎的“大小轻重”。
上图_ 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一种饪食器
王孙满对楚庄王僭越礼制的行为深感厌恶,他义正词严地说:“(夏)远方图物,贡献九枚,铸鼎象物……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一番话不但突显了鼎的权威和崇高,又对楚庄王给予了强有力的回击。此后,“问鼎”成了夺取或企图篡位的代名词。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攻灭东周,“其器九鼎入秦”。秦统一天下后,九鼎下落不明。尽管如此,在后世朝代和有识之士看来鼎“遇圣则兴”,称之为“九州神器”并不为过。实质上,鼎和王权紧密结合,为当权者执政的合法性提供了可靠的背书。
上图_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成型于文化有形的鼎消失了,无形的鼎却在强化原有的精神内核,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和认可。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进行了战略规划:“先取荆州为家, 后即取西川建基业, 以成鼎足之势, 然后可图中原也。”唐朝女皇武则天对鼎倍加迷恋,“夏, 四月, 铸九鼎成, 徒置通天宫。豫州鼎高丈八尺, 受千八百石;徐州高丈四尺, 受千二百石。各国山川物产于其上, 共有铜五十六万七百余斤”。“自玄武门入, 令宰相、诸王率南北牙宿卫兵十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共曳之。”足见鼎文化对君主和个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诸多史籍文献显示,人们通常用“鼎运”、“鼎命”、“鼎祚”比喻皇位和国运,“鼎业”有帝王之位的意思,“鼎分”则是国家,“鼎沸”表示社会动荡,“鼎气”借喻国家繁荣之兆,“鼎论”、“鼎味”是指治国之策和国政,“鼎迁”意味着国家覆没,“定鼎”说明王朝的建立。
上图_ 万年宝鼎,1947年,黄鱼门出任裕华纱厂经理,成都金融界赠宝鼎以示庆贺
社会精英对鼎文化趋之若鹜,民间百姓同样跟风效仿。是身居要职的重臣,称为“鼎臣”或“鼎足”,宰相古称“鼎辅”或“鼎位”,名声显赫的人物叫做“大名鼎鼎”,掌握话语权的人又叫“鼎言”或“一言九鼎”,世家大族有“鼎族”或“鼎贵”的说法。总之,与鼎有关词语,自带满满的正能量。
鼎,经历了炊具、礼器、重器和文化的演变,在古代历史上仅此一例。尧帝期望“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鼎和在祭祀和政治活动中,契合了国家的发展需要,传承了民族的生存火种,延续至今,历久弥新。
文:计白当黑
参考资料:白晓银《鼎和鼎文化》、陈煜《鼎文化略论》、司马迁《史记》、左丘明《左传》、刘昫等《旧唐书》、司马光《资治通鉴》、先秦诸子《尚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