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的电影暑假档期,《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了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该片上映至今,票房已逼近43亿元,并于昨日超越了《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上升至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榜的第三位。除骄人的票房成绩让人喜悦外,《哪吒》出品方更是官宣了影片将要在海外上映的消息:“踩上风火轮,去更远的远方……”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喜大普奔的消息传开之时,片中诸如“急急如律令”等一系列有着极强中国印记的台词怎么翻译成英文语句,在网上迅速成了网友们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
确实,这部影片里很多台词和梗,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观众可以轻松理解背后的含义,从而产生共鸣。但要让那些不知道哪吒的故事、甚至不懂汉语的外国人共情,英语字幕就显得尤其关键了。包括太乙真人传授给哪吒的“日月同生,千灵重元,天地无量乾坤圈,急急如律令”,还有申公豹的口吃和哪吒随口吟出的打油诗等等。
如果要在外国上映,那么这些台词要怎么翻译呢?
对此,万能的网友也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果然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比如“急急如律令”,原是汉代公文常用的结尾语词,意谓情势紧急,应依照像是推行法律命令一般火速办理,后来才发展成一种咒语。如此溯源之后,网友们给出了自己的翻译建议:
一,Fast fast biu biu——这属于搞怪拟声型,也是目前网友接受度最高的一个版本;
二,Urgent as law——这是直译型,意为“如律法一样紧急”,这个版本的意思最接近“急急如律令”的中文意思;
三,Everything listens to me right now——这是咒语型,意为“天地万物听我号令”;
四,Jijirulvling——简单粗暴的拼音型,有网友表示《哈利·波特》的咒语都不给我们翻译,我们也给他们来个神秘的咒语,直接用拼音当字幕,“这才是文化输出的正确打开方式”“没准老外还会觉得它很酷”等评论不绝于耳。
如此热闹可以看出,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片的优秀代表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出海”这件事,承载了我们对传统文化怎么走出去的希望和期待。这种期待中,自然包括了文化输出所要面临的种种挑战:翻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虽然这是一部取材于神话的动画片,但其中涉及大量的历史、习俗、神话人物、歇后语……如何译出本来就来自于虚构的那些盖世神功、无敌招式,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有人因此认为,越是根植于传统的作品,越不容易跨文化传播。
这个结论当然是立不住脚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射雕英雄传》被翻译成英文版之后在海外的热销。那么,《射雕英雄传》是怎么做的呢?由于语言的鸿沟,金庸在英语国家不太知名,译者便花心思做了一些注明,比如在介绍主要人物出场时,说他就像英国作家托尔金名著《魔戒》中的巴金斯,《权力的游戏》中的雪诺等等,用西方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来为自己的人物找到感觉。正是这般巧妙的借力,为金庸笔下的“侠文化”与西方自《堂吉诃德》以来的“骑士文化”找到了连接,使之前销量并不被人看好的《射雕英雄传》,在欧美上市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火爆态势,上市三个月加印七次。
《射雕英雄传》英文版给《哪吒之魔童降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同时在笔者看来,我们也不妨真的向民间借一点智慧,借一点幽默。总之,对于这样一部不走寻常路的国漫,我们能想到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把每个字都翻译准确了,但看起来则趣味尽失,这便完全丧失了“出海”的意义。
(来源:文汇报)
【一起来支招!#急急如律令怎么翻译#?】上映第24天,电影《哪吒》的票房突破40亿,位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四位!接下来,《哪吒》官宣将陆续在北美和澳洲上映。电影里各种梗如何更好被国外观众理解?“申公公”“我命由我不由天”“沙子里面进眼睛了”……
急急如律令网友翻译汇总:
fastfast biu biu。
JiJi biubiubiubiu。
嘛哩嘛哩哄。
哈哈哈,网友真是太有才了,小编要笑死了。
急急如律令是什么意思
急急如律令是道教词语,汉代公文常用的结尾语词,意谓情势紧急,应如同依照法律命令一般火速办理。后多为道教念咒驱使鬼神时所用的末语。
急急如律令完整版咒语
急急如律令出处,唐·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急急如律令”这句咒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们经常能够在影视作品中听到,尤其是一些道士降妖伏魔时,嘴里一般都会念诵。要问这句咒语出自哪里,很多人都会说它来自于道教,其实并非如此。那么“急急如律令”到底有何来历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宋徽宗政和年间,陕西出土了一批木简,其中有一段文字如下:“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二十日丙寅,得车骑将军莫府文书,上郡属国都尉、二千石、守丞廷义、县令三水十月丁未到府受印绶,发夫讨畔羌,急急如律令。”这是一枚关于讨伐叛乱羌人的木简,大意是说,汉朝永初二年,有羌人发生了叛乱,车骑将军奉命讨伐,文书的内容是让各地官员紧急完成征发补充兵员的任务。“急急如律令”是汉朝时期朝廷发行公文的一种格式,它要求速度办理,快马加鞭地去完成。
那么“急急如律令”为何跑到道教的咒语里面了呢?我们从这段文字就能得到答案了:“急急如律令者,汉时公檄文移结语亦皆如是也,如当今部符云:符到奉行之义,天师汉人,故承用之教门,遂得祖述也。 ”文字里的“天师”就是张道陵的天师,也是道教真正的创立者。
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县人,为汉代留侯张良九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吴之天目山。汉明帝永平二年,时年25岁的张道陵,经郡守举荐,被朝廷授予巴郡江州令一职。后来张天师辞官修道,在鹤鸣山周围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领户化民,广行阴德,创立了道教的雏形五斗米道。张天师有过做官的经历,这也让道教出现了朝廷的各种制度,比如官印、令旗、令牌等等。
令旗是古代军中发令所用的小旗,杆头加箭镞,又称为令箭,道教将它用作敕召万神的一种法器;令牌可以作为古代战争中调动军队的凭据,据《道书援神契》记载:“汉铜虎符,上圆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状,背文作一坐虎形,铭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今召将用令牌,此法也。”道教利用令牌来发布号令,召神遣将,用其沟通鬼神;印在古代是一种权力和诚信的象征,只有加盖印章的文书才被认为是有效的。道教将朝廷所用的印章用来炼度济人、消灾驱邪,著名的阳平治都功印代表着张道陵天师身份的象征,也是正一宗坛的镇坛之宝。
除了令牌印尺这些被道教吸收为召神遣将的法器之外,“急急如律令”这句话也被纳入道教的符咒文化里。符咒中的咒语起源于古代巫师祭神时的祝词。《尚书·无逸》说:“厥口诅祝”,疏云:“祝音咒,诅咒为告神明令加殃咎也。”道教创立时,不但承袭了黄老道家思想,同时还吸纳了原始的巫觋文化。最初的咒语是一种对神明感应的神秘语言,施咒者希望通过语言来告诉神明,让他们惩罚作恶之人。
道教在咒语的结尾加上“急急如律令”,意味着念诵咒语的人想让一些神吏快速地前来听从调遣,具有催促的意思。不过,“急急如律令”一般不会单独使用,还需要加上一些道教尊神的名讳,最常见的便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是大道的化身,元炁之祖宗,天地之根本。有了尊神的力量来加持,这句“急急如律令”更能显出神威。此外咒语还有其他尊神的名讳加入,如“急急如高上神霄东华仙君律令敕”、“急急如高上神霄大帝律令敕”、“急急如南极长生大帝律令敕”等等。
除了“急急如律令”,道教还有很多著名的咒语。比如“九字真言”,即“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它也叫六甲秘祝,使用“六甲秘祝”可以逢凶化吉,趋吉避祸。再比如一部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网络动漫《一人之下》里出现的“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唯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诵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鸣。通慧交彻,五炁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先来看看急急如律令的出处诗三百三首
作者:寒山 (唐)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在很多的古装剧中,经常有降妖除魔的场景,古代人对于鬼神存在是深信不疑的,在遇到他们无法解释的事情时,就会认为是鬼神出没,这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句咒语:急急如律令。这句话一般都是法师驱魔降妖的时候说的话,这句话的出处是哪呢?世界未解之谜:“急急如律令”这句咒语,到底暗藏什么玄机?
这句话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句咒语最开始不是属于道家的,原本是汉代的公文中常用的语气词,多数放在结尾,表示情况非常紧急,应该像是办法律命令一样的速度火速办理这件事情,一旦加上了这句话,就可以体现出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而且后来在北宋时期,有人找到了出土的东汉的汉简,上面也清晰的记录了这句是官方用语,但是这句话是怎么跑到道教咒语中了呢?
道教里出现这句话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道教的创始人是汉代的人,他在做法事的时候一直沿用了这几个字,所以慢慢的在他发展的道教的过程中,就一直都用这句话,时间久了就变成了道教的咒语,这不仅是咒语同时也有神迅速执行命令的含义。在道教的咒语的发展,这些咒语已经融入了道士的生活,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是有咒语的,就连洗手、吃饭和更衣等等的日常生活,都是有咒语的。
但是还有另一种说法,当时有一种叫做律令的东西,走路非常快,所以被派去雷部做事情,所以在道教的人做法事的时候,律令就会被呼来唤去的,因为速度非常快,所以就有了急急如律令的说法,表示速度快的像是律令一般。而且据西北的传说,曾经有一神兽,形态和马类似,踏风而行,速度也和风一样,这匹马就是由律令变化来的。
不过根据道教的记载,道教承认这句话是出自汉代的公文的官用语的,不仅仅道教使用这句话,在很多的地方都有这句话的存在,比如药王的医书中也有急急如律令这句话,甚至连古诗中都有急急如律令的出现。这就说明了这句话在当时是有多常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