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与演变
“走”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像一个人两臂一上一下,是摆动双臂跑起来的象形。
西周金文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在下面增加了表示足的“止”,更加突出表现了人跑时的特点。金文字形多变,有的字形增加了“彳”、有的字形有两个人一起跑。
到了秦代小篆,字形的上半部分有的发生讹变,有的则讹变成“夭”;有的把一上一下的双臂变成了一笔直画,写成“大”;有的把“大”字下面的撇捺变成一横,讹变成“土”。
隶书延续小篆字形,并继续发生讹变,字形大概有有“大+止”、“犬+止”、“大+之”、“土+止”、“土+之”、“土+丿+止”几种。
楷书字形有“大+止”、“夭+止”、“土+之”、“土+止”四种,汉代汉语确定为“走”的字形。
二、含义
“走”本义是跑的意思,《说文解字》解说道:“走,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饶炯《说文部首订》:“古文以止为足。夭下说‘屈也’。凡人举步则足屈。走者行之疾,其足愈屈,故从夭止会意。”《说文解字注》:“走,趋也。段注:《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古人的叫法和现在不同,慢步行走叫“步”,快步行走叫“趋”,快步跑叫“走”。如《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乐府诗集·木兰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其中的“走”都是“跑”的意思。
引申为趋向、走向,后指步行,现代汉语的“走”相当于古代汉语的“步”。走又由脚步的移动引申为移动、离开、改变、泄露等义。
用走作意符的字大多与跑或快走有关。多数是动词,如:起、趋、赴、赶、趟、赳、趔、趄、超。
田英章毛笔楷书偏旁部首之止字旁:“止”。
今天,继续分享偏旁部首:止字旁。
止:zhǐ,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模拟人足,本义为足(脚)。脚是用来走路的重要器官,走路自然要达到某一目的地,所以“止”又引申出“至、到”的意思,到达目的地之后自然不再走了,所以“止”又有了“停止”的意思。故用“止”作构件的字往往预示着动作、行动,如:步、武、正等。如图:
首笔中竖起笔稍重,向下略左斜,渐轻;第二笔短横位于竖笔中间位置虚接起笔,抗肩,勿长;第三笔左竖斜切起笔,竖身略右斜,收笔稍往左带;最后底横稍厚重,左部抗肩,过中竖后渐平,略呈拱形,平稳重心。
具体字例:
正 zhèng
武 wǔ
步 bù
齿 chǐ
此 cǐ
历 lì
歪 wāi
些 xiē
止 zhǐ
整 zhěng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