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形声字声符有“意义执着”,表现为要把第一代声符的含义一代一代传下去,竭力避免变成单纯的标音符号。它“咬住意义不放松”,有一种“坚决不走拼音化道路”的气概,汉字绝对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特立独行的文字。
“刀”字做声符产生了“召”字,这是第一代;“召”做声符又产生了“昭”字,这是第二代;“昭”做声符产生了“照”字,这是第三代。这几乎立刻使我们想起了愚公的名言:“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然而这几代声符都没有虚化,都有实在的含义,其表意作用并不低于标音作用。“沼”字的本义是天然的水池。声符“召”在这里仍有召来之意,是说池子把水召来,很有诗意,有拟人的味道。往上一代推,“召”字本义是呼唤,意符为“口”,声符为“刀”。这个“刀”字有快利之意,说明老祖宗早就知道语言的厉害,以致今日仍有“刀子嘴”的说法。
如此繁衍的结果是:每个形声字字都有生命,有家族,有祖宗,有身份,有繁衍能力,每个形声字都是生命长链的一环。汉字厉害就在这里。汉字几千年基本面貌未变,以致今日儿童也能读懂千年前老祖宗写的诗歌文章,奥妙就在这里。汉字有两个似乎无法兼得的特点,它既能不断繁衍新生命以应变,又能保持其基因的连续性。把变和不变统一起来,这太难了,可是中国人做到了。
刀 → 召 → 昭
→ 到
刀,dāo 。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把刀。本义就是刀、工具或兵器。“刀”字可做意符,也可做声符。
以“刀”为声符的常用形声字:
召 zhao
叨 ,到 dao
以“召”为声符的二代形声字:
昭,招,诏,沼 zhao
迢,笤 tiao
绍,韶,邵 shao
超 chao
貂 diao
以“昭”为声符的三代形声字:
照 zhao
以“到”为声符的二代形声字:
倒,捯 dao
召,zhào 。意符为“口”,表示此字与口有关。声符为“刀”。本义是呼唤,。用“刀”做声符,有快利的意思,说明老祖宗早就知道语言的厉害。“召”是二代声符。
叨,dāo。意符为”“口”,表示此字与口有关。本义是话多,又用为谦词(叨扰,读做tāo )“叨”字与“召”字意符声符相同,只是排列位置不同。刀在上口在下,突出的是语言锋利的一面;刀与口并列,含义就要温和一些。这很有趣。
到,dào 。意符为“至”(到达),表示此字与到达有关。声符为“刀”(变形为“刂”)。本义是到达,引申为周全。用“刀”做声符,有快利的意思。“到”是二代声符。
二代声符 召
昭,zhāo 。意符为“日”,表示此字与太阳有关。声符为“召”。“昭”字本义是光明,明亮。“召”本是以声音呼唤人,在这里引申为以日光照亮人,有诗意。“昭”是三代声符。
招,zhāo 。意符为“扌”(手),表示此字与手有关。声符为“召”。“招”的本义是打手势呼唤人。“召”字本义是用嘴喊人,加手旁变成以手势喊人。
诏,zhào 。意符为“讠”(繁体字写做“言”),表示此字和语言有关。声符为“召”。“诏”字本义是告诉,特指上对下的告诫,秦朝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言”和“口”做意符,所造之字都与嘴有关,但言旁的字内容比较抽象,口旁的字内容比较具体。
沼,zhǎo 。意符为“氵”(水),表示此字与水有关。声符为“召”。“沼”字的本义是天然的水池。声符“召”在这里仍有召来之意,是说池子把水召来。
迢,tiáo 。意符为“辶”(走),表示此字与行走有关。声符为“召”。“迢”字本义是远,既是走路之远,也是声音传播之远(召)。由意符和声符共同强化字的含义,是汉字中很常见的现象。
笤,tiáo 。意符为“”(竹),表示此字与竹子有关。声符为“召”。本义是笤帚。声符“召”可能只起标音作用。
绍,shào 。意符为“纟”(繁体字写做“糸”),表示此字与丝有关。声符为“召”。“绍”字本义是接续,就是把断了的丝接续下去。声符“召”在这里有连接之意,连接之意则是从召唤引申来的。
韶,sháo 。意符为“音”,表示此字与音乐有关。声符为“召”。“韶”字本义是传说中虞舜时代的乐曲。声符“召”在这里有感召的含义。
邵,shào 。意符为“阝”(邑),表示此字与城邑有关。声符为“召”。“邵”本是地名,又用做姓。声符“召”在这里可能只起标音作用。
超,chāo 。意符为“走”(古代指奔跑),表示此字与跑有关。声符 “召”。本义是越过。声符“召”在这里与字的本义仍有内在联系,可以理解为因召唤而奔跑跨越,也可以理解成像声音一样能越过障碍。
貂,diāo 。意符为“豸”(zhì,虫子)表示此字与动物有关。声符为“召”。“貂”是一种哺乳动物,动作敏捷。声符“召”可能包含敏捷的意思。
三代声符 昭
照,zhào 。意符为“灬”(火),表示此字与火有关。声符为“昭”。“照”字的本义是用火来照亮,照射。“昭”就是明亮,在这里用的是本义,把“火”和“昭”连起来就成“照”了。
二代声符 到
倒,dǎo 。意符为“亻”,表示此字与人有关。声符为“到”。“倒”字的本义是倒下,引申为垮台,转换,倒退,颠倒,倾倒。“倒”字有两个读音:dǎo,dào 。声符为“到”表示到达一种新的境地。
捯,dáo 。意符为“扌”(手),表示此字与手有关。声符为“到”。“捯”字的本义是手的一种动作,引申为追根。声符为“到”表示到达一种新的境地。
单耳旁,也叫单耳刀,写作“卩”,共2画。
偏旁为单耳旁(卩)的汉字有卫、卬、印、卯、却、即、卲、卸、卿……
偏旁是汉字的合体字中不可分解的构字符号,这个不可分解的构字符号也叫“部件”。古人称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比如“证”,“讠”和“正”都是偏旁。
我们常用的偏旁有148个,鲜为人知的是,每个偏旁本身都是汉字,只是因为有些使用率太低或可以被其他字代替,变成了生僻字,因为我们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只是常用的汉字,所以,查不到。但是在《辞海》、《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中都有收录,就说明他们是汉字,只是在古代典籍中没有使用例子,属于是极生僻字,或极罕用字。
冫bīng 两点水。汉字含义:同“冰”。
氵shuǐ 偏旁名称:三点水。汉字含义:同“水”。
冖 mì 偏旁名称:秃宝盖。汉字含义:同“幂”,覆盖。
宀mián 偏旁名称:宝盖头。汉字含义:深屋、覆盖。
讠 yán 偏旁名称:言字旁。 汉字含义:同“言”。
匸xì 偏旁名称:三匡。 汉字含义:掩藏。
匚fāng 偏旁名称:三匡栏 汉字含义:⒈古代一种盛放东西的方形器物。⒉量词,一斗。⒊祭名。
刂 dāo 偏旁名称:立刀旁。汉字含义:同“刀”。
亻 rén 偏旁名称:单人旁。汉字含义:同“人”。
彳chì 偏旁名称:双人旁。汉字含义:〔彳亍(chù)〕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样子。
亍chù 无此偏旁,和上面偏旁字组成关联词语。
勹bāo 偏旁名称:包字头。汉字含义:同“包”,裹。
㔾jié 偏旁名称:㔾字旁。汉字含义:同"节"。
廴yǐn、yìn 偏旁名称:建之旁。多音字yǐn同“引”,开弓。长行。yìn 延。
辶chuò 偏旁名称:走之旁。汉字含义:同“辵”,走走停停、跑的意思。
卩 jié 偏旁名称:单耳刀。汉字含义:同“节”。
阝fǔ 偏旁名称:双耳刀。汉字含义:同“阜”。
丬pán 偏旁名称:将字旁。汉字含义:同“爿”。
忄xīn 偏旁名称:竖心旁。汉字含义:同“心”。
尢yóu 偏旁名称:尤字旁。汉字含义:同“尤”。
扌shǒu 偏旁名称:提手旁。汉字含义:同“手”。
彡shān 偏旁名称:三撇。汉字含义:须毛和画饰的花纹。毛长。
夂zhǐ、Zhōng偏旁名称:反文旁。多音字zhǐ 从后至。zhōng 同“终”。
攵pū 偏旁名称:反文旁 汉字含义:同“攴”,轻轻地击打。
夊suī 偏旁名称:折文。汉字含义:〔夊夊〕同“绥绥”,慢慢行走的样子。
犭quǎn 偏旁名称:反犬旁。汉字含义:同“犬”。
饣shí 偏旁名称:食字旁。汉字含义:同“食”。
纟sī 偏旁名称:绞丝旁。汉字含义:同“丝”。
巛chuān 偏旁名称:三拐顶。汉字含义:同“川”。
灬huǒ、biāo 偏旁名称:四点底。多音字huǒ同“火”。biāo烈火。
礻shì 偏旁名称:示字旁。汉字含义:同“示”。
衤yī 偏旁名称:衣字旁。汉字含义:同“衣”。
龺zhuó 偏旁名称:朝字旁。汉字含义:同“卓”字。
1.含“贝”字旁的字多与 钱财 有关,比如 贵 、 赚 、 赔 、 购 、 贫 。
2.含“钅”字旁的字多与 金属 有关,比如 钱 、 铜 、 镜 、 铁 、 钢 。
3.含“王”字旁的字多与 玉石 有关,比如 珠 、 珍 、 环 、 玻 、 璃 。
4.含“火”“灬”字旁的字多与 火 有关,比如 烧 、 烤 、 烫 、 煎 、 煮 、 蒸 。
5.含“心”“忄”字旁的字多与 心情 有关,比如 怒 、 恋 、 感 、 慌 、 惊 、 怕 。
7.含“刂”“刀”字旁的字多与 刀 有关,比如 刺 、 刮 、 剑 、 分 、 剪 、 切 。
9.含“月”字旁的字多与 身体部位 有关,比如 股 、 腰 、 脸 、 脾 、 肩 、胃 。
10.“厂”字头的字多与 房屋、处所 有关,比如 厨 、 厕 、 厦 、 厕 。
11.“穴”字头的字多与 洞穴 有关,比如 窟 、 窿 、 窑 、 窄 。
12.“木”字旁的字多与 树木、植物 有关,比如 梅 、 柿 、 根 、 桃 、 柳 。
13.“氵”字旁的字多与 水 有关,比如 江 、 河 、 湖 、 海 、 源 、 涨 。
14.“土”字旁的字多与 土 有关,比如 城 、 墙 、 场 、 坡 、 地 。
15.“礻”字旁的字多与 祭祀、礼仪 有关,比如 神 、 祖 、 礼 、 福 。
16.“衤”字旁的字多与 衣服 有关,比如 补 、 袜 、 衫 、 被 。
17.“冫”字旁的字多与 冰、冷 有关,比如 冰 、 冷 、 冻 、 凉 。
二、书写提示1.“底”“原”是左上包围的字,“处”“递”是左下包围的字。
2.“匹”“巨”“周”是三面包围的字,“团”“圆”“国”是全包围的字。
3.“含”的上面是“今”,不要写成“令”。“迎”被包围的部分是“卬”,不要多写一点。“留”的左上角不要少写一点。“荡”是上下结构,“满”“敬”是左右结构。
4.“又”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成点。“土”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变为提。“车”“牛”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变为提,笔顺也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