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开国中将成钧曾多次跟家人说:“我这条命啊,可多亏了秋里同志,要不然早就去见马克思了!”
成钧将军口中的“秋里同志”,就是同为开国中将的余秋里。
余秋里1914年出生于江西吉安一个贫苦家庭,小时候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村里人都叫他“狗娃子”。
15岁那年,余秋里报名参加红军,负责招兵的指导员问他叫什么名字,余秋里回答:“狗娃子!”
指导员心想,这个名字可不好,就问他什么时候出生的,余秋里说:“听我娘说,是那年秋天谷子收了后,就生下了我。”
指导员一听,心中就有了答案,说:“秋天生的,我看就叫余秋里吧!”
余秋里喜笑颜开,说:“行,秋里,这个名字好听!”
后来,毛主席见到他后,还夸他的名字有诗意,余秋里也很得意,说:“这名字啊,还真得好好感谢那位指导员。”
至于成钧为什么说自己的命是余秋里救的,还要追溯到1936年的一次战斗。
1936年的春天,余秋里正担任红2军团6师18团政委,他的老搭档贺炳炎被调走后,新任团长就是成钧。
当时,红2军团已经在乌蒙山与敌人了一个多月,此时,敌军万耀煌的13师正向东开进,成钧和余秋里得知后,立即做出判断,命令部队依靠地形优势,向敌人发起攻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命令发出后,战士们向敌军开始冲锋,但是,对于谷底的敌人,我军还不了解情况,成钧就探出身子,向谷底张望,探查情况。这时,余秋里发现对面山坡上的敌人,正在把枪口对准这边,连忙大喊:“老成!危险!”边说边用手把成钧拉回来。
成钧安全了,但是余秋里的左臂却中了一弹,顿时鲜血直流。
成钧一看,急了,连忙让卫生员给余秋里包扎,连声问:“老余!老余!你没事吧!”
余秋里咬着牙,说没事,简单包扎后,又继续指挥战斗,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
战斗结束后,余秋里被送到了师,但是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再加上形势危急,余秋里没有做手术,只是做了简单的治疗,结果伤情越来越恶化。
这时,老搭档贺炳炎来看他,那时候,贺炳炎也刚做完截肢手术不久,就劝余秋里说:“老余,干脆把手切掉算了,像我一样,多省事啊!”
但是,余秋里摇了摇头,说:“不能切,还要留着干革命!”就这样,余秋里拖着受伤的左臂,一路爬雪山,过草地,但是左臂的伤情也越来越严重。
直到1936年9月,余秋里的左臂已经肿胀得发黑了,如果再不进行手术,恐怕就会有生命危险!当时,红军正好缴获了一批医疗物资,就由长侯政亲自操刀,开始手术。
从此,我军又多了一名“独臂将军”。
这个故事,成钧终生都没有忘记,经常跟家人提起来,说千万不能忘了你们余叔叔的救命之恩!
1984年,美国作家索尔伯兹里来中国访问时,专门提出要拜访一下余秋里。当余秋里讲完自己断臂的故事后,索尔伯兹里敬佩地说:“余将军,您真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可敬!可敬!”
1999年2月3日,余秋里因病逝世,享年85岁。
——了解更多的开国将帅故事,可以看看历史客栈的专栏,共100篇开国将帅列传。
这是我老娘在世时,给我讲的一件事,大概意思就是“人畜一理”,不要随意伤害猫,狗等之类的动物,因为它们都有灵性。
那时候呢,我还小,权当听听故事罢了,并没有往深层里想……,一晃我已过半百了,岁月蹉跎,坎坎坷坷,方知动物们再即将失去儿女们和自己的生命时,也跟人一样无助,无奈和悲哀……
娘说我五叔叔那时候年轻气盛,眼里揉不进猫和狗之类的动物。那时候呢,我家养着一只四眼大黑母狗,,母狗下了一窝狗娃子,好像是五只,每天晚上母黑狗都出去为五个儿女们寻肉类食物,如山上的野兔子,野山鸡……
母狗晚上寻找食物来晚了,小狗们都饿了就“汪汪……”,地乱叫乱咬,这下吵着了邻居五叔叔!
五叔叔气急败坏地扬言说:“我一定要杀了这一窝狗娃子,不杀,我老五誓不为人!”。
老娘以为五叔叔只是说气话而已,谁知道在二十多天后,当老娘早上端着一大盆狗食去喂狗时,母黑狗和她的五个儿女们已死去多时,场面惨不忍睹,血染了整个狗窝。
老娘知道是五叔干的,就跑去他家理论,五叔承认是他用乱棍打死的,并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收拾它们,还让不让老子睡觉了?”。
老娘胜不过五叔,只好及其委屈地回到家里,独自伤心地流泪。
可就在老娘还在伤心落泪时,突然听到五叔病了,病得很诡异……距离五叔叔恨心打死六只狗,过去才三天多时间……就出现了这种事――
五叔叔只要一闭上眼,他一下一下往死打黑母狗的画面就出来了,它们身上,嘴巴里流着鲜血,争先恐后地朝五叔叔扑来……撕扯着五叔叔身上的肉,一块儿,一块儿往下咬,五叔叔惊慌失措,似乎看见自己身上的肉被这大黑母狗和五个狗娃子撕咬下来,吞进了它们的肚子里……
五叔叔被恶梦惊醒了,一骨碌翻起来,满身大汗,大口大口地喘粗气,并自言自语地说:“我这是怎么啦?难道母狗们来讨债来了?……”。
这样的恶梦一直如影随形地折磨着五叔,他的身体越来越衰弱了,最后连床上都下不来了。
不到一百天,五叔叔又做着恶梦,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娘!打……狗……它……们咬我……”,随即在一阵抽搐中两脚一瞪,瞪着眼睛离开了人世,他在母狗和五只小狗娃的追咬幻觉中,惊厥地走了……
汾阳民间文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种类有多种音乐、曲艺、秧歌、皮影、灯火等。
一、多种音乐
戏剧音乐
戏剧音乐分文场与武场两类,笙、管、笛、弦属文场,打击乐器属武场。汾阳戏剧音乐有晋剧音乐、碗碗腔(又名月调)音乐和汾孝秧歌。
晋剧音乐唱腔稳健大方,慷慨激昂。旧日多男演员,后来女演员增加。主要唱腔有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及滚白七种,另有唢呐、弦乐曲牌三百余种。武戏中还用昆曲,武打戏模仿京剧,增添一部分锣鼓经。所用乐器除呼胡、二弦、三弦、四弦等外,老的四大件另加唢呐、笛子、笙,二胡、底胡、大三弦、扬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琵琶。时期演样板戏,仿照京剧配以新式铜管乐器拉管、小号等多种,又增加电子琴与木管乐器。打击乐器除原有的鼓板、铙钹、马锣、手锣、堂锣、手板、大战鼓、小战鼓、梆子、狗娃子、碰盅外,又新置吊钗、大筛锣、风锣、云锣、三角铁等。
晋剧音乐唱腔几经改革,又先后吸取湄户剧、歌剧、京剧音乐唱腔之长,逐步突破旧板式,使之运用灵活,内容丰富,日趋完美。
本市籍晋剧音乐艺人著称者有鼓师侯步高(吴南社人)、冯煊(小南关人)、三弦李万华(东关人)、二弦尤理亮(城内人)、琴师李怀忠(马庄人)、呼胡李宝康(城内人)、司鼓冯晋平(城内人)等。此外,在省晋剧院、戏校担任音乐设计的有刘和仁(小南关人,中国音乐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董文润(向子垣人,中国音乐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在乐队演奏的有郭履祥(东关人,中国音乐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王基琦(古贤庄人)、尤建明(城内人)、赵恩柱(城内人)等。
碗碗腔音乐吐字清晰,碗转自如,主要唱腔有平板、 二性、介板、流水、滚白与叫板六种,另有唢呐、弦乐曲牌五十余种。所用乐器与晋剧乐器相似,另加碗碗、节子。碗碗音响清脆,风味浓厚,“碗碗腔”因之得名;节子为节拍乐器,使文武场与唱腔结合非常协和悦耳。
本市籍碗碗腔音乐艺人较为知名者有吕秃几、李聪、陈元、吕占彪、刘金钱等。
汾孝秧歌“过街板”是专门用来唱“四六”句子的一种唱法。鼓点一停,马上接唱;唱完,立即就敲打起来。曲调活泼跳跃,旋律大同小异,填上歌手们即兴编的唱词,诙谐、滑稽、情趣横生,十分热闹欢快。“小曲调”用于秧歌小戏。每个秧歌戏都有专门曲调,如《卖绒花》、《 二姐算卦》等。演唱时,每个戏始终使用一个曲调。故事情节靠对唱连接,中间一般不夹道白。“过街板”、“小曲调”属民歌体。“戏曲板”是专门用来唱大戏的,包括“七音腔”与“十音腔”两种。1981年,县文化馆副馆长何守法搜集整理汾孝秧歌,为音乐唱腔的改革做出贡献。。
鼓班音乐
鼓班的乐器分管乐与打击乐两类。唢呐、管子为主乐,可自由发挥;笙为拌奏乐器,笛子随笙起协助管子作用。锣鼓铰钹为配乐,用于起乐和间奏。吹奏曲牌有古套曲《将军令》;有钩吹曲牌《对花》、《南瓜蔓》等;乱弹模仿演员唱腔弯调,演奏晋剧戏曲;婚嫁喜宴演奏《打金枝》、《忠报国》,丧事吹《祭江》、《走雪山》、《哭灵堂》。演奏时以笙代弦乐,管子代花脸,笛子代小旦,唢呐一物多用,可代净角、老旦、丑角。近年来,多演奏流行歌曲。、
本市籍鼓班演奏艺人甚多,主要有吴宝成、吴金耀、吴金云、张润成、王庆林等。
民歌
汾阳民歌有秧歌和口头哼的小调。曲调有汾孝秧歌,有从晋中来的祁太秧歌,有从陕北来的信天游;小调有许多种,也比较复杂。
秧歌有的唱原词,多数则是旧调新词,或者一调多词。新词都是民间自编的,多数则是反映劳动人民生产与生活;也有少数内容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语言形象生动,口语化,再配以唱惯的曲调, 因而长久流传民间。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大唱抗战歌曲,汾阳秧歌唱词随之更新。《过来八路军》、《抗日的领袖人人都爱他》等新编抗战秧歌起着政治宣传作用。
演唱秧歌有齐唱、对唱和独唱几种形式,唱段与唱段的间歇有锣鼓或唢呐与笙伴奏。秧歌遍及全县,曲调有“送情郎”、 “做满月”等二十多种。
二、曲艺
莲花落
影响较大的艺人是王宗文。他1921年生于田屯村,十六岁投师平遥任庄武归元,二十二岁起在汾、孝二县演唱莲花落, 内容为历史传奇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曾自编自演节目,揭露日军。建国后,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自编节目三十余个,在城镇乡村演唱。县、乡举办节日晚会,也被邀请演唱。表演时,嗓音宏亮,道字清晰,长句一气呵成,声态富于个性特征,听众醉迷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多次参加省、地民间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83年,县广播站将他演唱的《小八义》录音,在全县连继播放。1984年,县文化局授予他“民间艺人”证书。他年老罢艺后,惜无人承继。
评 书:
艺人有师秀山、王贵强、孙丕成,皆名不显。
此外,全县流行的还有相声、山东快书、数来宝等。
建国前,曲艺属“三教九流”,史料记载甚少。建国后,因曲艺宣传形式多样,易编易演,所以为群众喜闻乐见,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县文化馆成立“说说唱唱”宣传队,专演曲艺节目,各文艺团体也将排演曲艺节目列入议事日程;农村业余剧团、电影放映队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自编自演曲艺节目,收到良好效果;城镇乡村、厂矿、学校举办文艺演出,也以曲艺节目为主。
1950年10月,汾阳县成立了盲人曲艺宣传队,由县教育科领导,队部设在西关。队员二十人,分五组,走乡串村演出,实行自负盈亏。县文化馆供给演唱材料,也随时随地自编。形式有三弦、顺口溜、快板等。队长张克忠与张增奇合演的《呼延庆打擂》、《刘公案》;郭春耀与阎如山合演的《张四姐下凡》、《玉环记》;赵焕文的《婆媳和》;赵冬春的《发家致富》,受到群众欢迎。
“莲花落”说唱例:
我上得台来不把别的说,说一段段莲花落众位明公听。众明公若要问我先说那朝那代事,说一说唐僧取经要去西天。
三、秧歌
汾阳秧歌种类有汾孝秧歌、登台秧歌等。
汾孝秧歌:流行全县各地。开始,它以民间歌舞形式出现,在平地上进行表演,用当地方言演唱,故又名“地秧歌”。后来,逐步发展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唱腔为主的“文场地秧歌”两种形式。“武场地秧歌”保留了原来的民间歌舞形式,“文场地秧歌”向戏曲方面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小剧种。
“文场地秧歌”在演唱时,除“武场地秧歌”的演员们一下一下地在鼓腔锣边上拍打节奏外,不用任何乐器伴奏。音调高低,节奏快慢,全由演唱者掌握。只要参加演唱者能统一到一个调上即可。“汾孝秧歌”纯粹使用汾阳和孝义的土语演唱,语句通俗,唱腔平稳,乡土气息很浓。
“汾孝秧歌”从唱法上分为“过街板”、“小曲调”、“戏曲板”三种,演唱“四六句”、秧歌小戏与晋剧戏剧,最常演出的剧目正如顺口溜中说的“三娘教子,二进宫,状元拜塔,下河东”、“正德戏凤,别窑,二娘写状,挑袍”。另外,还有《渭水河》、《白蛇传》等。
由于演出连台本戏,所以必须登台表演。如果没有舞台时,就在平地上搭个台子。演员们在舞台正面唱,“武场地秧歌”的人们坐在舞台两侧或者围着平台,边拍打节奏,边维持秩序,
“汾孝秧歌”只讲究唱功。因艺人们缺乏正规训练,再加条件有限,所以表演、服装、道具都不太讲究,灯光、布景就更谈不上了。
闹秧歌的,没有一个专业的,平时各自谋生,一到冬闲时就集伙搭班,最迟到第二年农历二月二日又都散伙了。
年间是“地秧歌”的鼎盛时期。那时候,“文场地秧歌”和“武场地秧歌”已基本分开,许多秧歌小戏产生了。到日军侵华时,烽火连年,致使“汾孝秧歌”一蹶不振。抗战胜利后,一度非常活跃。三年解放战争中,在阎匪统治下,使“汾孝秧歌”的活动又停滞下来。
建国后,“汾孝秧歌”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上世纪五十年代,县文化馆多次召集演唱骨干进行培训,试将文场地秧歌和武场地秧歌结合成一种边舞边唱的民间歌舞,同时在音乐和服装上也有所改革。1956年5月1日,汾孝秧歌队赴省城表演,获得好评。1959年,汾孝秧歌队在晋中地区训练一月后,参加省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优秀节目奖。1976年,汾孝秧歌队参加吕梁地区春节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1980年元月,县文化局在贾家庄镇罗城村举办“汾孝秧歌”培训班,整理出《汾孝秧歌》专辑,对继承和改革汾孝秧歌提供了资料。演唱秧歌者甚多,较为知名的有侯述荣、五保、六保、陈元、 王九千、白一、魏志仁、冯田夫、安德胜、李江、王仁贵等近百人。
过街板唱例:
新春岁月闹红火,男男女女演员多,有粮有钱好演出,唱起这新编秧歌更欢乐。
小曲调唱例:
风摇彩灯贺新岁,雪打春联兆丰年。过了三十到初一(呀),过了初二过初三,家家户户年喜庆多,(哎嗨哎嗨哟)女婿子拜见老泰山(呀)(哼嗨哼哼嗨)。
登台秧歌:流行于冀村镇仁岩村、城子乡古贤村和贾家庄镇罗城村。演唱时有道白、独唱、对唱,伴有弦乐、锣鼓铙钹,形同戏曲。曲调多用祁太秧歌,节目有《卖绒花》、《唤小姨》等百余个,名演员有赵万银、杜有玉、吕述茂、王万有、高亮明、王二发、何文华、二秃子(名不祥)等。秧歌班除在县内演出,还到太原、清徐、文水等地演出。赵万银主演《买姻脂》一剧,在祁县、太谷享有盛名。
四、皮 影
皮影戏又名灯影戏、皮猴戏。据传,始于汉代。到清同治年间,孝义县组织皮影戏班,汾阳爱好者投班学艺。之后,就自成皮影戏班演出。
皮影戏班白天演木偶戏,唱腔用晋剧,夜间演皮影戏,唱腔用碗碗腔 (又名月调)。皮影戏影子雕刻艺术脱胎于民间剪纸,制作用料有纸与皮子两种,“影窗”有“纸窗子”与“纱窗子”之分。纸制影子身型不一,单身单足,动作较夯;皮制影子身型一般,两手两足,文武有别,动作灵活。使用乐器也有区别:“纸窗子”用小海笛随鼓板吹奏过门,“纱窗子”另加月琴、引盅、节子伴奏。皮影戏班由七至九人组成,分拉、打、说、贴四部分;拉指文场,打指武场,说指说唱人,贴指说唱助手,传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
清末,汾阳山区村庄皮影戏班渐多,表演艺术不断提高。民初,县城内卫巷街张黑七与后门街南满堂先后供起一班皮影戏,为时四月。几年后,西陈家庄陈元、花枝村李聪各自成立皮影戏班。陈、李都能独自说唱兼操作皮影,自编顺口溜、快板生动有趣,并邀请本县秧歌名手到戏班演唱,深受群众欢迎。建国后,东大王村、小相村、高家庄成立皮影戏班。1953年,小相村皮影戏班参加省民间文艺观摩汇演,获得二等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申家堡、郝家庄成立皮影戏班,经县文化局审核,定为职业戏班。
皮影戏目甚多, 主要有 《火焰山》、《白杨河》、 《八大锤》、 《清一统》、《忠孝图》、《日月富贵图》等百余个。
五、灯火
龙 灯:自古相传,元宵节之夜闹龙灯,流行于县城和城东各乡。龙灯用布和竹篾做成。龙的长度各有不同,从头到尾有九节、十三节、二十四节等。每节都是用竹篾和铁丝扎成一个长园形的篾篓,并按上木把,供舞龙者掌握。篓中点蜡烛。用布做一条龙衣连接各节,长度可视其节数而定。 舞龙时,一人持珠灯前引,余皆托龙随行舞动,宛若真龙摇头摆尾。表演场面有“游龙戏水”、“龙身自卷”、“龙跳跃”、“龙卷风”、“龙卷团”等。
花 灯:元宵节之夜,县城官府、商铺、民户门首皆悬挂花灯。花灯种类繁多,有宫灯、纱灯、转灯、钟、鼓、花蓝 、花瓶、兔、鱼、西瓜、白菜、戏曲人物等传统花样。后来,始行新式彩灯、外裹纱布或的确良,多写福字或书法条幅,也有的画戏曲故事。县城和冀村镇家家门首皆悬挂彩灯,庆贺勤劳致富。
灯 群:随旱船表演,保护旱船行进。灯群集中,变作三拱桥,旱船过桥。
烟 火:流行于县城和贾家庄镇罗城村、北廓村、米家庄村。其种类有地火、手把火、起火、炮打灯、盆火、拖鞭、老杆等。传统节目有天女散花、鲤鱼跳龙门、天鹅下蛋、猴撒尿等。建国后,增加炮打金门岛、炮打台湾等新节目。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县城和杏花村酒厂在元宵节多次大放焰火,五彩缤纷,颇为壮观。
六、其它
旱船:外形用竹篾扎成,糊红绿彩纸,中间系四根彩柱,支撑船上彩亭。四角挂彩珠和各色花卉,船身下画清波水浪。通常表演有四只,每只上表演者三至四人:一人坐船(扮女角)、一人划船、一至二人扮丑角。舞蹈时,划船者动作灵巧;坐船者随着娉娉云步,轻歌漫舞;丑角调笑生趣。表演场面有“起船”、“剪子裤”、“掏八卦”、“过山桥”、“翻四角”、“游龙戏水”、“落船”等。表演《打鱼杀家》、《断桥》、《游湖》等节目。1978年以来,多表演《喜庆丰收》、《计划生育好》节目。
推车:用竹木、布片裹扎而成。表演者三至四人:一人坐车(扮女角)、一人推车,一人拉车、一人扮丑角。表演场面有“起车”、“游车”、“筛车”、“阻车”、“上坡”、“下坡”等。 表演时, 配备唢呐、铰、马锣、铙钹伴奏,表演动作均需在锣鼓点上。
背棍:流行于县城和城东各乡。表演人数不限,依据节目人物而定。每人背棍一根,上有一名或两名少年表演,多表演《西厢记》等节目。
铁棍:也称独节杠。由一人在马车上持棍表演,几人操作, 多表演《西游记》节目。
高跷:表演人数不限,皆踩在二尺五寸至五尺高的木腿上。表演场面有“打秋千”、“抬杠”、“跳凳”、“天地牌”、“套蒜辫”、“二龙出水”、“龙卷风”等。多表演《唐僧取经》、《十八罗汉斗悟空》、《工农兵学商大团结》等节目。
霸王鞭:表演人数不限,每人持棍一根,棍系小玲、铜钱、绣球,形同霸王鞭,故名。表演动作有单打、双打、绕头、过腿、翻身等。节奏协调,步骤一致,变化多端,街头、舞台均可表演。
竹马:骑竹马是儿童的一种游戏活动,人带假马,做各种马跑动作, 有起马、小跑、大跑、奔跑、卧马、跪马、马走空心、穿插、淌马、颤马、踢腿等,动作中配备鼓乐伴奏。
跑驴:原表演一对新婚夫妇回家,媳妇骑驴,丈夫赶驴,中途过河,陷入水中,丈夫使尽全力,终于赶驴出水的故事。建国后,多表演俩夫妇劳动生活节目。
张公背张婆:由一男艺人装扮成一个老头背着一个老太婆表演,很逗人喜欢。1982年,由吕梁地区群众艺术馆改革为《媳妇背婆婆》。
大头;原只一对男、女娃娃表演,后来扮演人物形象增多,如有七品芝麻官、老寿星等。
狮子:用竹篾、铁丝、麻裹扎而成。玩耍时,一人在前顶狮子头,一人弯腰装狮子后身。小狮子一人掌握。表演动作有对斗、打滚、跳桌等。
二鬼趺跤:一人表演两人的节目,流行于县城和城东各乡。
座台;流行于冀村镇仁岩村。元宵节之夜,在观音庙和土地庙前,搭台摆纸扎人,通常设十五棚,表演历史戏剧,故名“故事台”。按照属年,棚内也摆纸扎动物。
平台:由牛拉平台,台上演员选用少年,多表演《孤狸园》、《许仙游西湖》等节目。
祭台;用于求神、祈雨举行仪式。由四人抬祭台,台上塑神像、摆祭品,行进时,有鼓班吹奏乐曲伴随。
腰鼓: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始行,表演人数不限,多则几十人。每人系腰鼓一面,表演动作有扭麻花、穿插、变换队、回队等。
花鼓: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始时。表演人数不限。每人胸前挂花鼓一面,表演动作有踢腿、弯腰、绕腿、掏打、跪打、翻身 、跳步、对打、双飘带、走八字、见面等。
彩车:1964年县城始行,至1976年后,全县各乡盛行。
杂技摩术:1967年,杏花镇小相村陈超礼成立杂技摩术队。1981年,城关镇刘侠成立马戏团。1983年,三泉镇平陆村王灿光成立杂技队。皆在县内、外演出。节目有《柔术》、《力托千斤》、《马术》、《水流星》、《银珠飞腾》、《箩圈献彩》等近百个。
鼓班:分两种,一为半农半乐班,一为鼓戏两行班(也搭戏班,也住鼓班),专门承揽祭祀、红火、婚丧事宴、祝寿贺生,或者搭戏班,以吹奏谋生。杏花镇小相村、东堡村、栗家庄乡南花枝村都有鼓班。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县文化部门对各种民间艺术多次进行改革,促使其内容更加新颍,技艺不断提高。1978年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每年春节期间,城镇乡村大搞群众文艺活动,特别在元宵节前后,组织声势浩大的县城街头文艺演出,由此活跃了城乡人民文化生活。2020年至2022年,为防控“新冠疫情”,城镇乡村群众文艺活动停止。2023年春,少数社区、农村恢复了一些小型文艺演出。(樊启俭)
编辑:韩生龙
最近直播间里什么最火?你可能想象不到,淘宝直播数据显示:每天有100万人看猫、狗等宠物。2月份,这类宠物直播的场次同比增长375%。而令人意外的是,“猪直播”是最受欢迎的。
事实上,“云吸猫”的概念兴起至今已经13年了,但直播让“云吸猫”摆脱了“看图说话”“视频逗趣”的原始形态。在直播间里,猫、狗们可以在屏幕前超长待机、用户可以隔屏互动,更让宠物爱好者欲罢不能。
除此之外,宠物主播们还玩起了“宠物直播相亲”。从宠物吃播、宠物睡播到宠物界连麦相亲,猫猫狗狗们作为最萌主播,在直播间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猫主子”傲娇地睡着自己的觉,“狗娃子”在全国人民面前暴露了吃货属性,还常常上演一场猫狗大战。有网友一边看着淘宝直播,一边还搞起了研究,破解了猫狗大战的最终战果:猫狗双全的家庭中,狗子地位通常较为卑微,狗吃什么常常仅取决于猫给他剩下什么。
有的时候,店主也会专门为这些云观众策划表演。2月26日,淘宝宠物商家“yummy队长”家的布偶猫和“白猪商店”家的英短蓝猫上演了一场相亲;“宅猫酱”家15只猫同时表演吃饭;“王可可是个碧池”家的柴犬表演了“猜猜零食在那个手里”;而“柿子菌meow”的老板则在一只猫熟睡的背景中做了2个小时的宠物喂食科普。
很多线下宠物民宿也开起直播,狗狗当导游带大家逛民宿。位于杭州余杭区的一家宠物民宿“宠天下”,老板娘最近就带着2只金毛和1只柯基在飞猪上开设直播。直播镜头前,新官上任的金毛和柯基导游亲自带着网友们走遍了民宿的每一个房间,专为狗狗设置的游泳池、秋千、滑梯让看直播的网友纷纷感叹“人不如狗”。
开直播的宠物们也成为“网红”,评论区里有很多死忠粉,他们可以叫出直播宠物的名字,也会为自己喜欢的小明星打call,有些宠物甚至还有了粉丝团。
除了猫猫狗狗,乌龟睡觉,兔子进食等主题也很受欢迎,在淘宝直播间甚至连猪都吸粉无数。
华腾猪舍里是浙江乌镇的一家网红养猪场,因为疫情原因,原本对外开放的猪场参观项目只能停摆,猪场负责人王小春尝试着用直播的方式带用户重新认识“二师兄”的生活环境:猪舍铺有地暖,小猪仔一边听音乐一边玩玩具,憨态可掬,十分有趣,用户在评论中直呼:“上头了上头了。”
因为大家对直播看猪表达了强烈的热情,王小春说:“未来可以有更多主题性质的猪场直播,如果你们想看的话,我还可以为大家直播母猪下崽。”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韦玥
十八、 字儿字儿“黑沓沓”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我在八、九岁时,黑灯瞎火的三更半夜里长长听到的是祖母吟唱的悲苦离愁曲:
“骆驼骆驼高高,
马家园里烧烧,
烧死马大哥,
哭死马小姐,
小姐小姐你不要哭,
我给你杀羊点豆腐,
红棺材,绿尾巴,
呕斗呕斗……”
不要说三更半夜,闻鸡起舞勤奋苦读,最起码的大白天我也没地方去习文识字。一九六零到新疆后就能吃饱肚子了,在我来说衣食无忧,就是没处上学,村庄里没有学校,有个维吾尔族文字识字班,刚到那里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外来户汉族六户人家有十多个孩子,六岁以上的只有四个,全部成了“玩童”。一户姓张的陕西人叫张世英,他家两个孩子,儿子小,姑娘叫莲子大约十一二岁;一户张姓的武威人叫张志文,他有个男孩叫狗娃子;一户山西人,女的叫苏川英,她也有三个小孩,老大叫红红,那年六岁,加上我八岁,年龄大小相差一半,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事的时候叫上小伙伴一起到河里抓小鱼,在村庄里捉迷藏,在树林里掏鸟蛋,
在磨房后沙丘上逗似爬牛(沙丘上跑的一种黑色甲壳虫),冲浪(滑沙坡),玩累了躺在沙坡上晒太阳,好不惬意。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
然而,随着我的一天天长大,祖父祖母却增添了一天天的愁肠。一九六三年,眼看着我就十岁了,祖父茶余饭后常常念叨的原话我没记住,大概意思是,在他那辈以上也算是书香门第,由于社会的变革兵荒马乱的 ,到我的父辈这一代,好的中学毕业,加之闹灾荒不行的也小学毕业,好赖也都“睁开了眼”(能识文断字),不能到我这一代变成睁眼瞎子。无奈祖父把我送到维吾尔族办的识字班,大概是想总是文化吧!比虚度时光好一点吧!然而语言不通,简单的可以交流,复杂的语句像听天书一样云山雾罩摸不着头脑,实验了一段时间只好放弃了。
祖母也为我念不上书发愁,也深知没有文化的苦处。祖母常给我说:“我达,念不哈书可了不得,就是个睁着眼睛的瞎子,干啥都走不到人前头,干不上清闲事,一辈子不是刨土块就是抱砖头弄瓦片”。 祖母开玩笑说:“就像我一样见了字就是‘字儿、字儿黑沓沓,你也认不得我,我也认不得你’,干瞪眼、干着急。”祖母一字不识,却能通篇背诵‘三字经,记得那时候祖母晚上搂着我睡觉,每天在被窝里一边用手指头在我头上摸虱子,一边教我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每天念上一会我就被‘梦家请去呼呼入睡了’,祖母也不忍心强迫我背诵,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好像只记下了前面的一部分
我求学的明日在哪里?翻过年我已经十岁了,爷爷想尽了一切办法,把我送到几十里外的乌拉斯台农场小学。去场部小学的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大部分路段都是高高低低的芦苇荡,
一路上经常有狐狸、野兔出没 ,我们家的馿被狼吃了,会不会碰上狼很难说,爷爷接送我的时候,手里经常拿个棍子 路上当拐仗用。走的时候一次要给我背够两个星期的玉米面馕,十几天早、中、晚就是干馕就凉水。小时候没有喝开水的习惯,渴了那里有凉水就是一肚子。学校东面有个水渠,大概有二三米宽,满满一渠水清澈甘甜,常年不断一直流向学校的北面,不知道流到哪儿去了。我经常渴了到水渠边取水的地方,用手掬起来喝水。场部那里有座桥,从家里到学校或者回家的路近在近在迟迟就是有水渠过不去,要从场部桥上绕过去。学校坐落在场部的北面大概五百米的地方,独独的两栋平房,周围没有任何建筑和树木,有的只是一尺高的野草。东、西、北三面都是未开发的戈壁滩。学校里常住校的只有一位女老师,姓林,大约50多岁,家就安在学校里。她家有五个孩子,小一点的成了我课余时的伙伴。住学校的就我一个孩子,一个人一间屋子和一个土炕。 两
栋平房是教室兼宿舍,东头有个木栅栏,里面是林老师家养的奶牛。农场场部那里树木缺乏,做饭烧水全凭芦苇、草和牛粪,经常看到林老师带领孩子们将湿牛粪铲到墙根下,
用手团好再拍成饼子帖在墙上,干了做饭时当柴火烧。记得不回家的那个星期天我也帮助林老师在墙上贴牛粪饼子。场部的小学里也时间不长,学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我就记不得了。离家远,路上要经过连绵不断的芦苇荡,那里经常有狐狸、野猪出没祖父不来接,我只能呆在学校,在场部小学里也没有多久,就回内地老家了……(要知究竟,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