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来源:祖国风光美景 )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成语,诗词君整理了一些有关“身体部位”的成语,很有意思,也很长见识,赶紧来看看吧!
“头”的 成 语
头头是道 头角峥嵘 头破血流
头晕目眩 头重脚轻 头昏脑涨
白头偕老 绣花枕头 抱头痛哭
抱头鼠窜 千头万绪 垂头丧气
回头是岸 交头接耳 迎头赶上
肥头胖耳 三头六臂 当头棒喝
摇头摆尾 评头品足 浪子回头
源头活水 焦头烂额 头面人物
空头支票 狗头军师 街头巷尾
掐头去尾 晕头转向 百尺竿头
改头换面 露尾藏头 蝇头微利
披头散发 迎头痛击 埋头苦干
心头撞鹿 品头论足 牛头马面
呆头呆脑 抛头露面 蓬头垢面
出头露面 藏头露尾 彻头彻尾
虎头蛇尾 独占鳌头 生死关头
鬼头鬼脑 探头探脑 没头没脑
油头滑脑 出人头地 崭露头角
“发”的 成 语
发愤图强 发号施令 发人深省
意气风发 发扬光大 百发百中
大发雷霆 奋发有为 鹤发童颜
后发制人 结发夫妻 怒发冲冠
先发制人 一发千钧 朝发夕至
擢发难数 被发缨冠 被发文身
鹤发鸡皮 白发苍髯 令人发指
披头散发 容光焕发 千钧一发
“眼”的 成 语
眼高手低 眼花缭乱 眼高一切
眼明心亮 眼明手快 过眼烟云
冷眼旁观 另眼相看 睡眼惺松
望眼欲穿 有眼无珠 三眼一板
见钱眼开 眉高眼低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手急眼快 心明眼亮
挤眉弄眼 愁眉锁眼 白眉赤眼
“目”的 成 语
目不交睫 目不识丁 目不暇接
目不转睛 慈眉善目 目光炯炯
目光如豆 目光如炬 目空一切
目无法纪 目无全牛 历历在目
目无余子 目眦尽裂 闭目塞听
瞠目结舌 触目惊心 耳目一新
刮目相看 掩人耳目 过目不忘
过目成诵 举目无亲 眉目如画
面目可憎 面目全非 面目一新
明目张胆 怒目而视 鼠目寸光
拭目以待 金刚怒目 一目了然
一目十行 有目共睹 琳琅满目
鱼目混杂 众目昭彰 耳聪目明
死不瞑目 耳濡目染 耳闻目睹
刚举目张 眉清目秀 疮痍满目
“口”的 成 语
口碑载道 口蜜腹剑 口若悬河
口是心非 口说无凭 口诛笔伐
百口莫辩 出口成章 虎口余生
缄口结舌 交口称誉 苦口婆心
钳口不言 守口如瓶 脱口而出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血口喷人
异口同声 有口皆碑 有口难分
有口无心 张口结舌 众口纷纭
众口一词 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
心服口服 心直口快 脍炙人口
三缄其口 血盆大口 羊入虎口
口口相传 一口咬定 口口声声
交口称赞 矢口否认 众口难调
贻人口实 反咬一口 拖家带口
赞不绝口 异口同声 出口不逊
养家糊口 良药苦口 目瞪口呆
心口如一 众口铄金 哑口无言
“面”的 成 语
面不改色 面红耳赤 面黄肌瘦
面面俱到 面面相觑 面目可憎
面目全非 面目一新 面如土色
八面玲珑 八面威风 反面无情
两面三刀 满面春风 人面兽心
青面獠牙 四面楚歌 四面受敌
铁面无私 唾面自干 一面之词
一面之交 白面书生 本来面目
耳提面命 别开生面 出头露面
独当一面 改头换面 抛头露面
蓬头垢面 千人一面 洗心革面
春风满面 牛头马面 笑容满面
“手”的 成 语
手不释卷 手忙脚乱 手无寸铁
手足之情 手足无措 白手起家
拱手让人 妙手回春 拿手好戏
拍手称快 七手八脚 束手就擒
顺手牵羊 缩手缩脚 唾手可得
信手拈来 袖手旁观 一手包办
游手好闲 指手画脚 炙手可热
不择手段 情同手足 人多手杂
眼高手低 爱不释手 大打出手
得心应手 高抬贵手 鹿死谁手
大显身手 一手遮天 握手言欢
棋逢对手 束手无策 蹑手蹑脚
心狠手辣 措手不及 手舞足蹈
“脚”的 成 语
比手画脚 绊手绊脚 拳打脚踢
笨手笨脚 动手动脚 有脚书厨
指手划脚 支手舞脚 三拳两脚
轻手轻脚 脚不点地 毛手毛脚
蹑手蹑脚 指手顿脚 大手大脚
脚踏实地 手忙脚乱 四脚朝天
捶胸顿脚 挤手捏脚 脚不沾地
评头论脚 七手八脚 三拳二脚
慌手慌脚 手脚无措 束手束脚
头重脚轻 碍手碍脚 七手八脚
“身”的 成 语
身败名裂 身不由己 身经百战
身后萧条 身怀六甲 身体力行
立身处世 设身处地 束身自好
摇身一变 葬身鱼腹 安身立命
大显身手 言传身教 仅以身免
引火烧身 孑然一身 明哲保身
身临其境 奋不顾身 赤身
惹火烧身 著作等身 身先士卒
“心”的 成 语
心安理得 心不在焉 心潮澎湃
心驰神往 心胆俱裂 心恶面善
心烦意乱 心服口服 心腹之患
心甘情愿 心宽体胖 心狠手辣
心花怒放 心怀叵测 心慌意乱
心灰意冷 心急如焚 心坚石穿
心惊胆战 心惊肉跳 心口如一
心力交瘁 一见倾心 一片冰心
心领神会 心乱如麻 心满意足
心明眼亮 心平气和 心如刀割
心如死灰 心如铁石 心照不宣
心直口快 心中有数 有口无心
诚心诚意 称心如意 痴心妄想
处心积虑 粗心大意 得心应手
腹心之患 勾心斗角 攻心为上
归心如箭 回心转意 一片丹心
匠心独具 匠心独运 尽心竭力
惊心动魄 居心不良 居心叵测
苦心孤诣 苦心经营 狼心狗肺
离心离德 瞒心昧己 扪心自问
呕心沥血 平心而论 平心静气
齐心协力 全心全意 人心不古
人心惶惶 人心所向 人心向背
三心二意 丧心病狂 赏心悦目
死心塌地 随心所欲 贪心不足
提心吊胆 同心同德 痛心疾首
推心置腹 违心而论 雄心壮志
问心无愧 洗心革面 心心相印
虚心下气 野心勃勃 一心一意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真心实意
忠心耿耿 专心致志 鬼迷心窍
别出心裁 动人心弦 费尽心机
枉费心机 言为心声 用尽心机
语重心长 胆颤心惊 包藏祸心
别具匠心 别有用心 不得人心
恻隐之心 赤胆忠心 赤子之心
触目惊心 促膝谈心 掉以轻心
独具匠心 蛊惑人心 刻骨铭心
苦口婆心 狼子野心 力不从心
笼络人心 万众一心 无所用心
漫不经心 漠不关心 人面兽心
煞费苦心 深得人心 深入人心
“脑”的 成 语
探头探脑 肝脑涂地 绞尽脑汁
头疼脑热 贼头贼脑 蔫头耷脑
置之脑后 脑满肠肥 有头没脑
套头裹脑 针头线脑 鹰头雀脑
斜头歪脑 枯脑焦心 兔头獐脑
榆木脑袋 愣头磕脑 狗头鼠脑
撞头搕脑 劈头劈脑 头昏脑闷
藏头亢脑 缩头缩脑 虎头虎脑
磕头碰脑 傲头傲脑 猴头猴脑
披头盖脑 痛心拔脑 鼓脑争头
“耳”的 成 语
面红耳赤 耳聪目明 掩耳盗铃
震耳欲聋 耳熟能详 抓耳挠腮
充耳不闻 洗耳恭听 交头接耳
耳濡目染 俯首帖耳 如雷贯耳
掩人耳目 肥头大耳 隔墙有耳
耳目一新 历历在耳 忠言逆耳
不堪入耳 三耳秀才 佯打耳睁
耳不离腮 逆耳忠言 过耳之言
废耳任目 发明耳目 苦口逆耳
惹人耳目 倾耳戴目 瞽旷之耳
口耳并重 耳目股肱 垂首帖耳
耳听八方 耳软心活 舌敝耳聋
耳热眼花 耳口相传 褎如充耳
感心动耳 洗耳投渊 洋洋盈耳
妥首帖耳 顺耳悦目 接耳交头
墙风壁耳 眩目震耳 耳热眼跳
袖手充耳 属垣有耳 附耳低语
耳顺之年 伏首帖耳 隔窗有耳
过耳秋风 耳聋眼黑 言犹在耳
双珠填耳 耳提面命 一人耳目
眼花耳热 倾耳注目 挝耳挠腮
眼瞎耳聋 方面大耳 赁耳佣目
赖有此耳 酒酣耳热 挖耳当招
“胸”的 成 语
胸有成竹 昂首挺胸 胸无城府
直抒胸臆 袒胸露臂 胸无大志
袒胸露背 胸怀大志 胸无成竹
摧胸破肝 鸡胸龟背 自出胸臆
胸中之颖 心胸开阔 槌胸蹋地
胸无宿物 直吐胸怀 怒气填胸
全局在胸 胸有城府 抚胸呼天
成竹在胸 将胸比肚 胸有甲兵
挺胸凸肚 心胸狭隘 胸中磊块
捶胸顿足 挺胸突肚 胸有悬镜
胸中柴棘 胸罗锦绣 点胸洗眼
胸中无数 成竹于胸 胸次开阔
了然于胸 胸中万卷 胸无点墨
胸中垒块 铺胸纳地 胸有丘壑
“背”的 成 语
背水一战 背道而驰 腹背受敌
汗流浃背 芒刺在背 人心向背
袒胸露背 倒背如流 背信弃义
背井离乡 如芒在背 虎背熊腰
背紫腰金 背本趋末 阴山背后
背约负盟 腹背夹攻 违信背约
义不背亲 鸡胸龟背 膝痒搔背
腹背相亲 拊背扼喉 背水为阵
曝背食芹 蜂腰猿背 牍背千金
背前面后 背山起楼 项背相望
背惠食言 鲽离鹣背 拱肩缩背
刮毛龟背 鲐背苍耈 背曲腰躬
力透纸背 背盟败约 黄发骀背
腹背之毛 骀背鹤发 正点背画
向声背实 水过鸭背 鹤背扬州
不相违背 人心背向 望其项背
死记硬背 望其肩背 背若芒刺
背碑覆局 弃好背盟 扼喉抚背
无背无侧 面从背违 肩背难望
面从背言 背城借一 背公循私
挨肩搭背 压肩迭背 相背而行
“肚”的 成 语
牵肠挂肚 小肚鸡肠 萦肠惹肚
跑肚拉稀 抠心挖肚 倾肠倒肚
眼馋肚饱 肚里泪下 鸡肠小肚
鸡肠狗肚 将胸比肚 挺胸凸肚
翻肠搅肚 兜肚连肠 肚里蛔虫
挺胸突肚 眼饱肚饥 熬肠刮肚
满肚疑团 搜肠刮肚 心知肚明
“颈”的 成 语
伸头缩颈 引颈受戮 兵在其颈
刎颈至交 燕颔虎颈 洗颈就戮
鸢肩鹄颈 延颈鹤望 兵已在颈
延颈就缚 龙眉豹颈 耸肩缩颈
长颈鸟喙 系颈牵羊 刎颈之交
太齐全了,不仅长见识,还能收藏起来教孩子,再也不用自己费心去找了!
我国园林城市有扬州、烟台、马鞍山等等。请在空格中填入国家园林城市,使每一行前后四个字各为一条成语。
1、起承转□□头大耳
2、一字一□□晏河清
3、根深叶□□胜古迹
4、草木知□□市蜃楼
5、允执其□□木自寇
6、举一反□□目张胆
7、高楼大□□可罗雀
8、地北天□□缺毋滥
9、雨过天□□瘦郊寒
10、万家生□□高水长
不会两句“京片子”
连聊天都插不进去嘴了!
就算您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只要在北京工作、生活,
怎么也得会几句“京片子”,
您说是吧!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京片子”。
北京人张口闭口都爱说个“您”。您字当头,不您不言,不您不快……您,是北京人特有的恭敬用语。把“你”放在我心上,便是个“您”字。
北京人爱说您,是有其说道的。别看“您”和“你”在发音上只有很小的区别,但意思大不一样。被称呼者,听到“您”的称呼,立马就觉得心里热乎、亲切、舒坦,感觉受到尊重了,有尊严了,有面子了。称呼者,道出一个“您”字,一样觉得有一种会意的亲热、近乎儿、舒服。同时,更享受了谦虚、畅怀带来的舒心、快感。表面上看,称“您”的人在对方面前“矮”了一截,委屈了一小下,好像没与对方在一个辈儿上,不能和人家平起平坐,但是用了“您”字后,咂摸咂摸滋味,其实挺好的。因为一个“您”字并不会让人觉得亏什么,或比对方小、比对方矮,反倒心里觉得是一种释然与宽慰。
关于“您”的由来,《世界五千年食物由来总集:词语分册》有这样一段表述:唐朝以前,汉语中只有“你”,而没有“您”字。从唐朝开始有了“你们”的说法,表示第二人称复数,当时写作“你弭”。“你们”二字连续,读的快了就念成了“您”的声音了。于是,到了宋元时期,很多作品中都把“你们”直接写作“您”。这时的“您”只是“你们”的合音,并没有别的意思。
宋元以后,“您”逐渐由表示多数向单数过度,专用于第二人称单数,开始有了表示尊重的意思,由于“您”源于“你们”,所以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后面不能加助词“们”表示复数,但可以说:“您俩”、“您仨”、“您几位”。然而,当对方人数很多而需要表示尊敬时,以上说法都难以使用了。于是人们创造出了“您们”这个具有概括性的表示第二人称复数的名词。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人在书信、讲话中,开始使用“您们”这个说法。一些语言学家也积极主张用“您”这种说法。
北京人喜欢并习惯称呼“您”、使用“您”,已经变成血液里的东西了。但如今有些年轻人,用“您”和人交流似乎很少了,他们没觉得“你”是不尊重人的称呼,也没觉得“您”是尊重人的称呼……对生活或工作在北京的我们来说,多强调一下“你”和“您”的区别,还是有些必要的吧!
除了“您”,北京人还有个专属的词儿,就是年轻的托人儿给上岁数儿的老人问个好儿,都不能用“他”,得说“怹”(音:滩)。这话得这么说:“得,您回去问怹好。等怹身子骨儿灵便了,到我那儿坐坐,还得跟怹喝两盅呐”。
再有,徒弟到退了休的师父家串门,对着师娘说:“我的这些(音:读XIE读三声)个技术,都是怹手把手儿教出来的,没怹,哪儿有我们这些小家雀的食儿!”,在老舍先生的《龙须沟》里也有这么段话:“四嫂,您忙您的活儿,我是个闲人,我来伺候怹。”您瞅,这“怹”,“怹”字一说,北京人儿的文明就全透出来了,是不是这个理儿您恁。
北京话被看做是普通话,其实真正的“京片子”有着浓郁的儿化音儿,说起来有点痞痞的感觉,很有味道。其实在四百多年前就有了北京话,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进行了文化交流和融合,历经了四百多年,终于形成了北京话。在满人入关之后,推行满语,后来民族融合之后,北京话多了一些满语的特色,说起来特别有趣。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常听到的这些“京片子”是什么意思呢?
糊涂车子 hú tu chē zi
[解释]什么都不懂,脑袋稀里糊涂,不懂规矩的人。
[例句]他啊,就一糊涂车子。
碎催suì cuī
[解释]干杂活的人。
[例句]刚进公司的实习生肯定就是碎催啊,谁都能随便使唤你。
街壁儿jiè bǐng~r
[解释]一墙之隔的邻居。
[例句]拆迁之前老孙和老张住街壁儿。
[备注]多指平房的邻居,楼房的上下层邻居等则不能称为街壁儿。
囊膪nāng chuài
[解释]肥而松的肉,既不是肥肉,也不是脂肪,确切的说法是“囊肉”。
[例句]他从不运动,一身的囊膪。
裉节儿kèn jié~r
[解释]事情的关键时刻。
[例句]他怎么在这裉节儿上这么不给力啊!
歇了虎子xiē le hǔ zi
[解释]壁虎。
[例句]刚才墙上爬过一只歇了虎子,吓死我啦。
[备注]别把檐巴虎和歇了虎子弄混了哦。
大耳贴子dàěr tiē zi
[解释]嘴巴,耳光。
[例句]这个渣男,竟然能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真想给他一大耳贴子。
[备注]又称大耳刮子。
挑费tiǎo fei
[解释]开销,费用。
[例句]如今想开个饭馆儿太难,各种租金装修进货雇人,挑费太高了啊。
晚么晌儿wǎn me shǎng~r
[解释]傍晚,晚上。
[例句]大晚么晌儿的,你又出门儿上哪儿啊?
得着dé zhe
[解释]拿着,享受着,获得。
[例句]这件宝贝不错啊,您还不赶紧得着。
盘道儿pán dào~r
[解释]聊彼此的背景或底细,以期有共同之处。
[例句]上回我跟老孙第一次见,一盘道儿,发现他竟然跟我媳妇是校友。
掰面儿bāi miàn~r
[解释]翻脸,恩断义绝,不再往来。
[例句]你要再办这么缺德的事儿,别怪哥们儿跟你掰面儿。
干得过儿gàn de guò~r
[解释]值得去做(的事情)。
[例句]这么一算,投一万挣三万,这买卖干得过儿啊。
好啦,北京话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儿啦!
您还知道哪些好玩有趣的北京话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给我们哦!
《文荟菁英》著录,台北,唐人工艺
在民间常常可以见到笑脸常开的弥勒佛(又称布袋和尚),这是民间信仰中最亲切和蔼,喜闻乐见的一尊神佛塑像。
为什么弥勒佛这么受到欢迎?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它能带给我们一种喜感,产生一种快乐的感觉。科学家告诉我们,不安和快乐等情绪是会传染的,所以当你看到别人张嘴大笑时,的嘴角也将不自主地微微上扬,整个身体感官都会自动地去呼应对方的身体状态。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自动模仿对方的倾向,其实是依赖遍布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所赐,它就像镜子一般,真实反映出外界的情绪讯息。而自闭症患者无法适切解读他人的情绪反应,并展现合宜的社会行为,正是镜像神经元缺损所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末清初 时大彬款布袋和尚」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末清初 时大彬款布袋和尚」。故宫介绍文字如下:布袋和尚塑像,袒肩露腹,倚着布袋踞坐,开怀畅笑状。面部表情刻划细腻,口微张,舌微露,齿细密如编贝。全器中空,为白泥胎,牙白釉,具网状细开片,叩之声松脆。平底无釉,中央有一透气孔。底侧刻「时大彬塑」四字。查,「阿弥陀经讲话」言︰「弥勒菩萨……在五代时曾托化浙汗奉化县,绰号为布袋和尚,生得大肚皮,大耳朵,手持布袋,逢人便乞化,所化一切皆放在布袋内。」一般造形多做笑口常开状,故极受民间喜爱。时大彬为万历间最著名的艺匠,与文人交游论道间,悟小壶饮茶之妙,而开宜兴紫砂茶壶之新境。所制壶的款识,乃以竹刀剔划,书法遒美,近于欧体。本件布袋和尚,款识风格相类,唯时大彬罕作人物塑像,亦罕用白泥。本器之白泥胎亦宜兴所产,张康熙《清仪阁杂咏》有赞美「江鸣皋造瓷弥勒佛」的诗,江鸣皋为康熙时宜兴名匠,善以白泥塑形。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末清初 时大彬款布袋和尚」
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时大彬款布袋和尚甚受民众喜爱。其实在明代晚期至清早期之间,宜兴紫砂就曾出现这类布袋和尚塑像,一般也称为弥勒佛像。
弥勒佛是民间传统常用的题材,又称布袋和尚,布袋名契此,号长汀子。五代后梁僧人。居明州奉化县(今属浙江)。常背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形如疯癫,人称布袋和尚。后梁末,于奉化岳林寺口念偈语而卒。语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万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以为弥勒显化,图其形象供奉。后世佛寺,多塑其像于山门,袒腹抚膝,大耳大肚,开口常笑,俗称「大肚弥勒佛」、「笑弥勒」。南宋岳珂赞︰「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巴黎TAJAN2013年10月15日拍卖会
《紫砂古调》著录,台北,唐人工艺
《紫砂古调》著录,台北,唐人工艺
2009北京保利拍卖
事实上,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弥勒佛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但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的大肚弥勒,寓意「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例如一副著名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便是藉由布袋和尚的大肚与和蔼可亲的笑容,来形塑弥勒佛的宽广胸怀和乐观态度。世俗化之后的弥勒佛形象,虽然不再具有原本庄严凝重的宗教意蕴,变得喜笑颜开,贴近生活的随和形象。
《紫砂古调》著录,台北,唐人工艺
《紫砂古调》著录,台北,唐人工艺
例如下图这件唐人工艺《文荟菁英》著录的「弥勒佛塑像」,弥勒宽肩露胸坦腹,慈眉善目,双耳垂肩,笑口常开,左手扶膝,右手执布带,赤脚席地而坐。底部平封,中开一透气孔,除底部外通体施釉,釉色粟黄开小片,袈裟部分以绞胎技法装饰,黄褐二色胎体绞于一起,纹理如行云流水般连贯流畅。绞胎、绞釉工艺最早见于唐代,至宋代,特别是在北方窑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纹理呈大理石或羽毛状等等。宋元以降,绞胎陶瓷在中国日渐式微,但在明代至清初的宜兴紫砂中曾经短暂出现。这件坐像佛像表情刻画细腻生动,形态塑造栩栩如生,让人观之亦觉心情舒畅,烦扰全无。绞胎纹形象自然地塑造了弥勒佛的袈裟纹路,亦动亦静,乃巧夺天工之作。
《文荟菁英》著录,台北,唐人工艺
《文荟菁英》著录,台北,唐人工艺
文章最后再来欣赏一件相当稀有的素胎紫砂弥勒佛塑像。此尊布袋和尚塑像,胎身以赭红泥调和黄段粗砂,宽肩露胸坦腹,慈眉善目,开怀畅笑,笑口微张,牙齿密如编贝,双耳垂肩,面部表情刻划细腻。右手扶膝,握着佛珠,赤脚席地踞坐,左手执布袋,袋上有一只觅食的老鼠。
弥勒平底中开随形孔,从内膛可见施艺不苟,胎身较薄。袈裟纹路,流畅自然,栩栩如生,形态塑造细腻生动,让人观之不觉也心情舒畅,烦扰全无。
塑像背面下缘,横刻「大彬制」三字阴文楷书。
主要参考书目
《文房聚英》,日本同朋舍出版,1993
《文荟菁英》,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2
《紫砂古调》,静观堂,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3
经常有人调侃,“所有放在人类身上是缺点的特点放在动物身上反而会成为萌点”。的确如此,大家普遍不会介意一只体胖如球、脸大如盘的猫咪,但是如果自己是这样就会嫌弃自己。对于人类来说,相较于有两只大大的“扇风耳”,一双灵巧服帖的耳朵往往更有吸引力一些。因此有人认为,动物的耳朵越大,它们就越可爱,真的是这样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地球上7种神奇的大耳朵动物吧!
1. 耳廓狐耳廓狐简直就是沙漠中的精灵,它们又名沙漠小狐、大耳小狐,独特的大耳朵使它们成为一种非常有名气的狐狸品种。耳廓狐常见于北非撒哈拉,西奈半岛,阿拉伯沙漠和以色列西南部,经过长期的进化它们已经非常好地适应了在干燥气候中的生存。
耳廓狐的大耳朵可以帮助它们听到在地下移动的动物,让它们更容易捕捉到猎物;除此之外,还有帮助它们散热降低体温的作用。
2. 指猴指猴是一种跟大老鼠很像的动物,它们的手指和脚趾都非常的长,因此而得名。与它们长长的指和趾相呼应的是它们大大的耳朵,这更加显得它们的身体比例不匀称,看上去还有些丑陋。不过,指猴的大耳朵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帮助它们在夜间觅食的时候贴耳细听树皮下活动的昆虫,然后进行捕食。
指猴叫声凄厉,因而曾被马达加斯加岛上的人当作一种不祥的动物,遇到便会将其杀死。再加上栖息地的破坏,指猴的数量极度稀少,目前濒临灭绝。
3. 非洲象毫无疑问,大象的耳朵是所有动物中最大的了。非洲象不仅比亚洲象体型大,耳朵也要大不少。它们的大耳朵对于帮助大象在干燥炎热的气候中生活非常有用:扁平的耳朵可以产生气流,帮助它们降低体温;大象摇摆耳朵可以吓唬昆虫和害虫;当大象张开大耳朵的时候还可以使它们看起来更大,用来炫耀它们的力量,向对手。不仅如此,大象的大耳朵还可以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音频率,是不是很神奇呢?
4.狞猫狞猫生活在非洲、中东以及印度等地,是一种体重在8~18千克的中型猫科动物。它们常常以鸟类、小型哺乳动物为主食,领地意识较强。狞猫奔跑速度快,再加上有着非常强的跳跃能力,因此可以轻易捕捉降落或起飞时的鸟类。自古埃及开始,狞猫就被人类驯养用于捕猎。
图:耳朵直立的薮猫。
图:耳朵耷拉的薮猫。
无需太仔细的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狞猫的大耳朵非常突出明显的。大耳朵和耳尖上两撮黑色的“耳毛”,让狞猫的听力大大加强,这对于它们的捕猎时非常有帮助的。
5.巴吉度犬巴吉度犬是一种十分憨厚的犬种。它们的嗅觉非常灵敏,可以闻到很远处之外的气味,因此常常协助猎人猎捕野兔。巴吉度犬长长的大耳朵从脑壳上耷拉下来,再加上它们水汪汪的大眼睛,使它们显得非常无辜和天真。当它们在草地上奔跑起来的时候,两只长长的耳朵就像两条长长的飘带,别提有多么欢快可爱了。
6.婴猴婴猴是一种源自非洲的灵长类动物,常栖息在树上,喜欢在夜间活动。它们大大的眼睛和耳朵非常出名,配合它们娇小的身躯让它们看起来非常像丛林中的小精灵。
婴猴的眼睛适合在黑暗中看到猎物,而它们的大耳朵则能够听到遥远地方发出的细微声音。夜间,在大眼睛和大耳朵的配合下,婴猴抓昆虫一抓一个准。
7.薮猫薮猫大多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通常它们的体重在9~18千克之间,躯干和四肢修长,体型与猎豹有神似之处。它们双耳高圆,两耳基部距离很近,这使得它们面部特征与猎豹的区别非常明显。论比例,薮猫的耳朵是猫科动物中最大的(它们的腿也是最长的),在寻找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猎物的时候,大耳朵给它帮了很大的忙。
怎么样?这7种拥有大耳朵的动物是不是很神奇呢?是不是耳朵越大,动物就显得越可爱呢?对于狞猫、薮猫、耳廓狐、巴吉度犬等大耳朵动物来说,的确是这样;但对于婴猴和指猴,虽然它们的耳朵大,说“可爱”似乎还是有一点点勉强。
不过,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已经知道,动物们的大耳朵可不仅仅是为了模样可爱才长出来的,它们的大耳朵都有着非常大的用处,可以帮助它们在野外更好地生存。你还知道哪些有着大耳朵的动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