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讲“辵”部的一个汉字“遽”,遽虽不是常用汉字,但也算不上生僻字,我们该叫它“中频字”。与“遽”相关的有一个成语:疾言遽色,在这个成语中,遽是“仓猝”的意思。遽字的详情如下:
遽。有两个读音:
(一)jù。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遽,传也。一曰窘也。从辵,豦声。”形声字。字的本义《说文》给了两个解释,先说第一个:“传也。”声部“豦”,一半老虎,一半“豕”,会兽类互斗、相持不解之意,本字时会详解。遽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如图:
(《字源》里“遽”字的字形发展)
传就是驿车;驿马。《尔雅·释言》:“馹,遽,传也。”郭璞注称:“皆传车驿马之名。”《周礼·秋官·行夫》:“行夫掌邦国传遽之小事。”郑玄注称:“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
(中国古代的驿传)
中国的驿传制度由来以久,这个驿马传信的图案,现在中国邮政还时不时使用。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国,遇之……且使遽告于郑。”杜预注:“遽,传车。”孔颖达疏引孙炎曰:“传车,驿马也。”郑国的商人弦高准备到成周做买卖,碰到秦军,……同时又派传车(驿传)紧急地向郑国报告。这一段故事很有名,就是“弦高犒师”。
(弦高像)
《说文解字》给遽的第二个解释是:“窘也。”就是窘迫。比如《世说新语·雅量》:“褚(褎)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褚(季野)便拱手回答道:“河南褚季野。”远近的人久仰褚季野的大名,县令于是大为窘迫,(于是)不敢起动他。这个用法现代汉语已基本不用。
两个本义之外,遽还有其他用法。比如:
(1)疾速,这是本义的引申义。《玉篇·辵部》:“遽,疾也。”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五:“遽,《苍颉篇》:‘速也。’”《国语·晋语四》:“(头须)谓谒者曰:‘……国君而仇匹夫,惧者众矣。’谒者以告,公遽见之。”竖头须(人名)对传达的人说:“身为国君而跟一个普通人为仇,那害怕的人就多了。”传达的人把这番话转告给文公,文公赶紧接见了他。
(2)匆忙;仓猝(这是进一步引申)。《玉篇·辵部》:“遽,卒也。”比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夫子何为遽?国家得无有故乎?”中学时读过一篇课文,是《促织》,出自《聊斋志异》,中间也有一段:“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空中。”只见一只蟋蟀趴在棘根下面,(他)急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了石洞。又比如《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疾言遽色后来发展为成语,“疾”指快,急速,与“遽”互文。指言语神色粗暴急躁。用以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连环画《促织》内页)
(3)恐惧,战栗。《广雅·释诂二》:“遽,惧也。”《广韵·御韵》:“遽,战慄也。”比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杜预注:“遽,畏惧也。”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不畏惧吗?
(4)竞争。《楚辞·大招》:“春气奋发,万物遽只。”春气萌动草木生发,万物生长竞春光。
(5)遂,就。清代刘淇《助字辨略》卷四:“遽,遂也。”《墨子·公孟》:“虽子不得福,吾言何遽不善,而鬼神何遽不明?”即使你得不到福,我的话为何就不精确呢?而鬼神又为何就不明智呢?
(6)神话中的兽名。鹿头龙身。司马相如《上林赋》:“射游枭,栎蜚遽。”郭璞注引张揖曰:“飞遽,天上神兽也,鹿头而龙身。”
(7)古乡名。在现在的河北省元氏县附近。
(8)通“处”(处字的繁体“處”)。居处。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遽,假借为处。”
(9)通“剧”(繁体写作“劇”)。劳。俞樾《群经平议》:“遽读为剧,《说文·力部》‘劳,剧也。’然则剧亦劳也,剧于事,谓劳于事也。遽剧古通用。”
(二)qú。这个读音出自《集韵》,通“蘧”。瞿麦。《说文》:“蘧麦也。或作遽。”瞿麦是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60厘米,有时更高。样子如图:
(瞿麦)
遽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遽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84,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如果把盗匪、诗人、进士、官员、叛贼这些称呼,都安在一个人的头上,可能会让人觉得荒诞不经。因为这几个称呼,也太不搭界了一些。
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广德二年(764年)进士科录取名单中,就出了这么一个极有看点的人物,堪称科场诗坛之奇葩。
此人名叫苏涣,生卒年及籍贯不详。据有关史料记载,苏涣“少为盗,善用白弩,巴蜀商人苦之,号为‘白跖’”。据此分析,苏涣年轻时是个操持“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活路的剪径盗匪。并且他的功夫不错,一手白弩玩得出神入化,令巴蜀一带的商人闻风丧胆,吃尽了苦头。在巴蜀一代,苏涣拥有一个名头很响的盗匪界艺名——“白跖”。“白跖”,会玩白弩的柳下跖啊。由此看来,苏涣应当是四川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般情况下,一个少年盗匪,是不太可能远离家乡跑单帮的。
跟宋江一样,苏涣不甘心一辈子落草山林,也很想混个正经出身。于是,苏涣便改弦更张,开始一门心思读书求学。想必他靠剪径积蓄的钱财,已经足够用作求学赶考的经费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之后,苏涣竟然真就摇身一变,学得诗赋文章俱佳,并且进士及第了。看来,大唐王朝对于公民的违法犯罪等不良记录档案很不健全,对于科举考生的报考资格审查也不够认真细致。不然的话,像苏涣这样的人,即使已经洗心革面,也是很难金榜题名的。他当初白弩玩得那么出名,不太可能没有人命在身。这样的一个人,能洗白身份金榜题名,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另类的科举奇观。
进士及第之后,苏涣成为了中央政府机关公务员。几经升迁之后,苏涣做了侍御史这样一个职务。后来,他又投靠湖南观察使崔瓘,在他手下任了一个官职。苏涣在湖南任职期间,“诗圣”杜甫为了避乱,来到了长沙。慕于杜甫的诗名,苏涣专门前去拜访了他。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后来还成了朋友。
两人之间相交的媒介,自然是写诗。在得知苏涣也喜欢写诗之后,杜甫就请他朗诵了几首自己的作品。这个苏涣真是有些歪才,不仅有一身好武艺,诗也写得不错。从这首《变律(一)》中,就可以看出苏涣在诗歌写作方面的功力:“日月东西行,寒暑冬夏易。阴阳无停机,造化渺莫测。开目为晨光,闭目为夜色。一开复一闭,明晦无休息。居然六合外,旷哉天地德。天地且不言,世人浪喧喧。”在《全唐诗》中,录有苏涣诗作四首。
听苏涣朗诵完几首诗,杜甫不由大为赞赏,称赞其“才力素壮,词句动人,涌思雷出,殷殷留金石声”。高兴之余,杜甫题诗一首赠与苏涣。此诗题为《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庞公不浪出,苏氏今有之。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诗。乾坤几反覆,扬马宜同时。今晨清镜中,胜食斋房芝。余发喜却变,白间生黑丝。昨夜舟火灭,湘娥帘外悲。百灵未敢散,风破寒江迟。” 一个人的诗作能入杜甫法眼,并得到他这样高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杜甫与苏涣相识之后,两人经常你来我往,过从甚密。两人相处之时,或品茗畅谈,或诗歌唱和,相洽甚欢。有的时候,杜甫去商铺药店购物买药,也要到附近苏涣的住处呆上一会儿,谈上一阵子。即使是时间无多,靠着桌子站着聊上几句也成。
有人认为,苏涣是杜甫晚年最为看重的一个朋友。理由是,杜甫专门为苏涣写了好几首诗相赠,给予了苏涣很高的评价。比方说,在一首题赠苏涣诗的小序中,杜甫这样写道:“苏大侍御涣,静者也,旅寓江侧,不交州府之客,人事都绝久矣。”意思是苏涣是一个能耐得住寂寞的隐者高人,不喜欢结交达官贵人,因而怀才不遇,迟迟得不到发现重用。不幸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杜甫还真是看走了眼。
杜甫还曾向衡州刺史阳济推荐过苏涣,在杜甫的推荐诗中,称苏涣文武双全、才略过人,既有战国名将白起的勇锐,又有西汉大侠剧孟的侠义,还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文采,“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杜甫认为,有了这样的人辅佐左右,一定能够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人无完人,即使是杜甫这样的大家,看来也有不讲原则乱给人戴高帽的时候。从苏涣的品行为人、人生经历看,他实在当不起这么高的评价。
喜欢附庸风雅的苏涣,还同大书法家怀素有过交往。怀素前去拜见广州刺史徐浩时,苏涣曾专门题诗《怀素上人草书歌》,为之送行。在诗中,苏涣这样描写怀素挥毫狂书:“忽如裴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铁。”怀素笔走龙蛇的神采,倒也栩栩如生于苏涣的笔下。
满腹才学的杜甫,也曾执着地博取过科举功名,但却屡试不第,始终未能如愿。奸臣李林甫曾主持过一次制举考试,杜甫也报名参加了这次考试。搞笑的是,李林甫居然认为无人能达到所要求的录取水准,竟弄出了个科举史上绝无仅有的零录取。
因为杜甫没有获取过科举功名,本书无法为其单列一篇文字进行介绍。为弥补遗憾于一二,在此与大家共同欣赏一下杜甫的名作《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近似大白话的句子,描绘出了一幅意韵深远的绝美画面。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深邃不等于晦涩,含蓄不等于难懂。凡是千古流传的绝佳诗作,基本都是用浅显直白的语言写成的,关键在于怎样组合。
笔者是山东人,泰山是位于山东的中华圣山。在这里,不妨让我们欣赏一下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关于泰山的诗作,《望岳》为史上最佳,没有之一。
苏涣在湖南期间,崔瓘手下掌管兵马的武官(兵马使)臧蚧,于一天夜间带兵发动,在长沙城内纵兵放火抢掠,还杀死了崔瓘。有人经过考证认为,臧蚧发动的这次兵变,间接导致了杜甫的死亡。有唐一代,封疆大吏造反、部将作乱杀死上司的事情屡有发生。这说明,大唐对于地方大员的约束管制很成问题,远不如宋、明、清等朝代严格规范,这也是唐代社会频发的重要原因。
臧蚧发生后,苏涣逃到了广东一带避难,投靠到了岭南驻军将领、兼循州刺史(辖区为今广东惠州、河源、梅州部分地区)哥舒晃旗下。在哥舒晃手下混了一段时间后,大约是出于捞取政治稻草的考量,苏涣竟然煽动哥舒晃拥兵暴动,反叛朝廷。这说明,苏涣还是很有政治野心的,并非杜甫所说的那种耐得住寂寞的“静者”。
在苏涣等人的忽悠下,哥舒晃当真就造反了,还杀了岭南节度使吕崇贲。事实证明,哥舒晃的这次造反,纯属不自量力之举,苏涣是在忽悠他找死。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哥舒晃所部便被政府军团灭,他自己也被江西节度使路嗣恭部下斩杀。不知为何,有人竟称哥舒晃这次造反为“起义”(见于惠州官方历史简介资料)。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安史之乱”也应当被称为安禄山、史思明“起义”才对。
哥舒晃兵败之后,作为帮凶的苏涣,也被朝廷捕获处死,走完了他从盗匪到诗人、进士,再从政府官员到“叛贼”的奇葩人生之旅。
壹点号谷荻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19年10月8日,这篇四言古诗式的韵文体祭文是哀悼的母亲的。的母亲在1919年10月5日因患淋巴腺炎病逝世。母亲逝世后三天内 ,诗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这篇至性流露、沉郁平实的《祭母文》。
简介: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四言诗·祭母文注释:
呜呼吾母,遽(jù)然而死。
我深切哀悼我的母亲,她突然之间就过世了。
呜呼:叹词,表悲痛。遽然:急速匆忙。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她享年五十三岁,曾生下过七个子女。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七子中只剩下三个,也就是毛毛泽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其余的未能养育成活,他们是两个女儿两个男儿。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养育我们三个兄弟,母亲真是历经艰辛。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身体受到损害与磨难,并因此染上疾病。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母亲此生所经历的种种事情,全部是一部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我也不忍全都写出来,只待我慢慢和缓地吐露。
温吐:回想倾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今天我要说的,只有两个方面。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一个是她盛大的德性,一个是她的隐痛或抱恨。
恨偏:愤恨不平。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我母亲的高尚风格,首先予以推举的是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无论远近亲疏之人,她全都庇养照料。
覆载:天覆地载,言其多之意。
恺(kǎi)恻(cè)慈祥,感动庶汇。
她慈祥而富于同情心,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恺恻:平易诚恳。庶汇:众人汇集。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她的关爱所到之处,其本质就是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她从不说谎话,也不存有半点欺人之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她天性严洁端正,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她生前亲手操办的事情,全部有条有理。
手泽:手勤润泽,亲手操持。
头脑精密,劈(pī)理分情。
她头脑精确缜密,能够分清感情和理智,不以感情用事。
劈理分情:分清感情和理智,不以感情用事。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做事也没有什么失算了的,任何事她都能明察秋毫。
物无遁形:凡物皆能见,是说看问题全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她清洁干净的风尚,传遍了亲戚邻里。
戚里:亲戚邻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她一尘不染,外表与内心始终如一。
五德荦(luò)荦,乃其大端。
她仁义礼智信五德鲜明,这是做人的大节。
五德:儒家主张的仁义礼智信为人的五种品德。荦荦:明显。乃其大端:就其大的方面来看。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整个看她的人格,好似天上的神明一样。
如在上焉:好似天上的神明一样。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她隐痛抱恨的地方,就是处于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纲的最后。
三纲之末: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之末指封建礼教的末期。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有志向未能舒展,有希求未能获得。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母亲精神上的痛苦,以这点最为突出。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这究竟怪天呢还是怪人?悲痛得连大地也塌陷了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其次她抱憾的是儿女们,要把他们养育成人。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兄弟三人就像还未成熟的果实,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间。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她在病中拉着亲人的手,内心酸楚愁肠百结。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她呼唤着儿子们,希望个个成为有用之人才。
各务为良:希望个个成为有用之人才。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然后母亲所关怀的,就是至爱亲朋们。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有的是平时给您恩惠的,有的是多为您劳苦的。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无论大小亲朋远友,都等待送物报答。
赍:给物给人。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总结这一切叙述,都是大德所放出的光辉。
总兹:总起这些。
必秉悃(kǔn)忱(chén),则效不违。
我会禀受母亲的诚恳热情,效法她而不违背她。
悃忱:诚恳热情。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至于母亲的遗憾,必补上遗憾之处。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想到您在这里,您就在这里,我们的心离不开您。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母亲的养育之恩,如同春日的朝晖与云霞。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何时才能回报母亲呢?要像精卫鸟衔着石子想填平大海一样,矢志不移。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悲哉我的母亲,母亲终究不会死的。
躯壳虽隳(huī),灵则万古。
躯体虽然毁灭,灵魂却万古常青。
隳:毁坏。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只要我活着一天,那么每一天都会报母亲之恩。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只要我活着一天,都将陪伴在母亲身旁。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今日说得太长了,其实时间却很短暂。
惟挈(qiè)大端,置其粗浅。
因此这篇祭文只能提纲挈领,就主要方面简单陈述母亲的事迹。
惟挈:只提着。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shāng)。
此时在家中祭奠,就聊敬你一杯酒吧。
家奠:家中用酒食祭祀死者。觞:古代喝酒的酒具。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以后对母亲的陈述,将随着日月增长而增长。
尚飨!
请您享用酒食。
尚飨:请您享用酒食。
的主要作品有:
沁(qìn)园春·长沙、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沁(qìn)园春·雪、采桑子·重阳、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贺新郎·别友、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十六字令三首、七绝·莫干山、菩萨蛮·大柏地、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律·到韶山、念奴娇·昆仑、卜算子·悼国际主义战士艾地同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七绝·五云山、五言诗·井、贺新郎·读史、七绝·刘蕡、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绝·咏蛙、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七律·冬云、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等。
《四言诗·祭母文》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