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猪

病字头一个且(病字头一个用什么字)

时间:2024-01-01 19:51:05 作者:陪你演戏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田英章毛笔楷书《偏旁部首·病字旁》

田英章毛笔楷书偏旁部首之病字旁:“疒”。

今天,继续分享偏旁部首:病字旁。如下图所示:

首点居正,稍重,以右点的笔法露锋轻入,稍按笔毫后向左下提锋收笔,意带下一笔画;横画斜切起笔,勿重,向右抗肩上行,压点画的收笔处而过,略呈俯势;撇笔与横画留有气口,角度稍立,舒展大方,注意其轻重变化,欧楷中常常以挑锋出钩收笔,钩身不宜过大;左边两点笔的写法与前面介绍过的偏旁两点水基本相似,在此不再作过多赘述,主要注意其大小和所处位置关系,且相互呼应。

具体字例:

瘦 shòu

痰 tán

疤 bā

病 bìng

疮 chuāng

疯 fēng

痕 hén

疾 jí

疚 jiù

疗 liáo

疲 pí

疼 téng

痛 tòng

疫 yì

瘿 yǐng

症 zhèng zhēng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

支原体肺炎高发季!年龄越小越容易混合感染?家有萌娃如何预防→

‍秋季,正值呼吸道感染的高峰季节,今年的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菌持续施虐。那么,如果孩子发烧了怎么办?需要即刻就医吗?居家应对发热措施有哪些?来看权威提示↓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病原接踵而至,特别是近期正在流行的肺炎支原体,到底是微生物还是病毒?很多家长对它还相当陌生。

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方永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肺炎支原体可能会引起肺实变、大叶性肺炎等情况,因此家长应更科学的去面对和“迎战”肺炎支原体的感染。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方永双说,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常见病原微生物;直径约2-5um,缺乏细胞壁结构,是一种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原核致病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占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故肺炎支原体肺炎受到广泛关注。

据介绍,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肺炎支原体的传染源,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因此,特定人群的感染时间可长达数周。感染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喷出的飞沫实现人际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约80%会出现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还可能发生粪-口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以及通过接触带有支原体病原体的衣服、浴巾等物品的间接接触而传播,但是此种传播途径传染的概率较低。

专家说,对于肺炎支原体,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学龄儿童,近年来发现发病的年龄有变小趋势,在医院呼吸科门诊期间甚至遇到多名同班同学在呼吸科诊区“聚会”的情况。肺炎支原体可持续散发或不定期流行,四季均可发病,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南方地区夏秋季节高发。每隔 3~ 8 年可出现一次较大流行,持续 1 ~ 2 年,肺炎支原体也可在社区大群体中引起地方性流行。

那么,如何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方永双说,多数情况下,轻症患者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咳嗽、发热、咽痛等感冒症状。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上呼吸疾病的发生率可能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20倍。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可伴有畏寒、寒战,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婴幼儿以喘息为主要表现多见。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因此许多患者早期只能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肺炎,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啰音。

据介绍,重症患者会出现肺内和肺外并发症,当出现塑形性支气管炎、中等至大量胸腔积液、大面积肺实变和坏死、肺栓塞等时,患儿可出现气促或呼吸困难。肺炎支原体感染除肺部表现外,还可累及皮肤,神经,心脏,风湿和血液系统等。

如果不幸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要怎么治疗?方永双表示,轻症不需住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检测血常规和炎症指标等,注意重症和危重症识别。患者要充分休息和能量摄入,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可以结合病情给以适当氧疗,并正确服用退热药。干咳明显影响休息者,可酌情应用镇咳药物。对急性起病、发展迅速且病情严重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尤其是重症或难治性肺炎可考虑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

专家同时指出,肺炎支原体肺炎总体预后良好,但少部分患儿会有后遗症,包括:闭塞性支气管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不张、机化性肺炎等,更常见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因此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恢复期也需密切观察病情,定期随访,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预防措施有哪些?

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的呼吸道病原一样,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预防感染的方法也是相通的。

1.尽量减少接触病原的风险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因此当家人或周围的其他人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尽量与儿童保持一定的距离。

家庭中,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尽量减少与患者接触的频次和时间,在照顾患者时要佩戴口罩。

●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

●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

2.保护易感人群

儿童是肺炎支原体的易感人群,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感染之后不会永久免疫,还有再次感染的可能。可以从保持充足睡眠、营养均衡、适当锻炼等良好生活习惯入手,增加儿童抵御病原体的能力。

简单来说: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少聚集、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同时也要注意居家清洁与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另外,以下指标提示有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的风险,家长们要尤其注意:

(1)治疗后72小时持续高热不退;

(2)存在感染中毒症状;

(3)病情和影像学进展迅速,多肺叶浸润;

(4)炎症指标明显升高,出现的时间越早,病情越重;

(5)治疗后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难以缓解或进展;

(6)存在基础疾病,包括哮喘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疾病;

(7)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延迟。

那么,如果孩子发烧了怎么办?

需要即刻就医吗?

居家应对发热措施有哪些?

对此,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黄玉娟就家长关心的问题予以权威解答。

什么是发热和发热分度?

答:

1)儿童发热的界定:体温>37.3度,认为存在发热。

2)儿童体温的分度:低等热度:37.4-38.0℃;中等热度: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

孩子一发热,就需要即刻去医院就诊吗?

答:

多数孩子可以先行居家对症处理及观察。

1.定期记录体温,经物理降温后,体温仍大于38.5℃或体温接近38.5℃且孩子有明显不适感,建议使用药物退热(>2月龄孩子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6月龄孩子可以使用布洛芬),同时观察精神状态及伴随症状,体温持续24小时左右,建议医院首诊,完善体格检查、血常规及病原检测,明确发热的病因,对症下药。

2.对于普通的感染及正常免疫的孩子,发热多持续2-3天,3天后多数孩子发热好转(热峰较前明显下降,发热间隔时间延长)。但如果首次就诊治疗后72小时仍有高热,发热不见好转的迹象,或伴随症状严重,咳嗽加重,喘息,出现严重腹泻,呕吐,皮疹等,建议儿科门诊复诊。

哪些孩子发热需要即刻就医?

答:

如果孩子具有发热及以下的伴随症状,建议即刻就医

1.神经精神方面:热退后精神反应仍差,嗜睡,谵妄(胡言乱语), 吞咽功能障碍,肢体无力,频发惊厥等。

2.免疫功能障碍:既往有多次因严重感染的住院病史,存在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白血病(或各类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肾病综合征继发感染等。

3.持续高热:指经过常规退热处理后,无法降至正常,持续高热状态。

4.呼吸方面:孩子存在呼吸困难,气促,喘息等。

5.低龄:小于3月宝宝出现发热。

问‍

居家退热处理的措施有哪些?

答:

1.物理降温:一般来说,体温在38.5℃以下的孩子,如果精神状态好,可以先行物理降温。

2.常见的物理降温的方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解衣散热;退热贴外敷;温水擦拭全身;手脚冰冷时可揉搓手脚或热水浸泡手脚等。

3.儿童常用的退热药有两种,分别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儿童常见发热性疾病的特点?

答:

1. 流感:特别是甲流病毒导致的感染,孩子往往有高热表现,每次发热的热峰都较高(体温反弹较快,较高),体温波动39.0℃-40.0°,同时伴咽痛,流涕等症状,大年龄的孩子会主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流感往往还有流行病学的依据,也就是孩子周边接触人群中,比如家庭成员、班级成员或小玩伴中有类似高热患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占比为主,C反应蛋白轻度增高,咽拭子流感病毒阳性,当然由于采样等关系,咽拭子流感病毒阳性率不高,医生需要综合判断。流感病毒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及退热对症治疗。

2.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孩子往往有高热表现,高热多持续2-3天,病程1-2天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孩子可出现拒食,流口水多等表现,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孩子的症状(发热和口腔疱疹)。疱疹性咽峡炎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退热对症治疗为主。

3. 手足口病:也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但与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不是同一种类型,孩子可有发热表现,发热程度可高可低,多持续3-5天,病程1-3天陆续在口腔咽峡部、手心、足底及臀部等处,出现疱疹。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孩子的症状(发热和口腔疱疹、手心及足底疱疹)。手足口病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退热对症治疗为主。

4. 幼儿急疹:常见由人类疱疹病毒6、7感染所致,孩子可表现为发热,多以进行性高热为主,发热多数持续2-3天,热退后孩子出现皮疹,全身散在分布,第二天有增多趋势,第三天自行消退,皮疹多无痒感。血常规多提示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以淋巴细胞占比为主,C反应蛋白多正常。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孩子的症状(发热,热退疹出的特点)和血常规提示病毒感染。因目前门诊无检测人类疱疹病毒的检测方法,所以幼儿急疹都是回顾性诊断,无法提前诊断,当然幼儿急疹治疗亦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对症退热治疗为主。

5. 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孩子多表现为发热和咳嗽,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常常呈进行性加重,肺部听诊早期可正常,胸片或胸部CT常提示肺部感染,肺炎支原体抗体多在病程4-5天后出现阳性。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部分患者可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无反应,需要使用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

综合:东方网、上海发布‍‍

记者:刘轶琳

来源: 东方网

说文解字谈文化:“疾病”何来?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一首《赠萧瑀》。的确,危难关头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忠诚。诗中李世民对萧瑀的忠诚给与了高度肯定与赞颂。萧瑀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坚定的支持李世民继位。所谓“疾风”就是狂风。下面咱们就来说说这个疾字。

甲骨文“疾”有两个字形,先看甲骨文一,像是人腋下中矢之形。古代战争中,人受箭伤,就是疾。再看甲骨文二,字形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左侧是

,是一个平躺的人,身上有汗滴之形。右侧作

,是床形。此即“病”字,后来演化为病字头,即疒。

病字,从疒,丙声。这个丙声是后加的,可以认为是文字演变中的繁化现象,同时这个丙也兼有表意的作用,丙作为天干代表着火,中医认为内火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甲骨文二和金文二是疾的直接源头。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认为疾病二字是异体字关系,只是一个强调外力致病(矢),一个强调自身内在致病(出汗),后来有了分化,意义有了程度上轻重的不同。

总之,“疾”表示人生病。再来看这个“矢”。医的繁体作醫,我们来解析这个字,上部左侧“医”象藏矢之箙(箭袋),殳(shū)是一种多棱的长杆兵器。酉是酒器,整个字会意一个人受了兵器伤,需要用药酒治疗。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受兵器伤,更符合疾的本义。

成语有“含沙射影”。根据晋代干宝的《搜神记》,据说长江之中有一种名为蜮的怪物,见到人在水里的影子就会喷沙子。凡是被射中的人身体抽搐,头痛发热,严重的会死亡。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病源认识不清,就误认为是遭鬼蜮暗箭所致。

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使人们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能远距离杀伤猎物。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弓箭的这种超强的杀伤力,对人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易·系辞下》“弦木为弧,剡(yǎn,削尖)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也暗示着弓箭的强大威力。

其实暗箭这个典故,是实有其人其事的。

据《左传·隐公十一年》,春秋时期,郑庄公手下有两名大臣,一名叫子都,即公孙阏(è)。一名叫颍考叔。郑庄公攻打许国时,子都和颍考叔争做先锋。颍考叔捷足先登抢走了国君赏赐的战车。子都怀恨在心。等到攻入许国时,颍考叔率先跨上城头,眼看就要抢了头功。子都恨得牙根痒痒,巨大的妒忌心使他决意报复,结果暗箭将颍考叔射下城头摔死。

暗箭伤人的确恶毒,如果把箭头涂上毒药,那就更厉害了。《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因中了毒箭,边饮酒下棋边让华佗为他刮骨疗毒,旁若无人的英雄气概令人钦佩。不过这都是罗贯中为塑造人物形象而采取的一种夸张写法。据《三国志》记载,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并不是华佗,而是另有其人,并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当时关羽也没有下棋,而是与诸将宴 饮相对。

我们认为,一方面在古代的漫长时期,弓箭的现实杀伤力让人感到畏惧。另一方面,当古人得了疾病时,由于不明病因,按照原始的巫术思维,往往是认为是由神灵、怪物等非人间了力量射出暗箭所致,这就是疾字中加“矢”的原因所在。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病”字可单用,而“疾”必须和“病”构成一个复合词才能独立使用。这样疾病就等于病,指所有的病,并无轻重之分。但在古代汉语中,疾指的是小病,而病指的是大病,这种病可能会危及到人的生命的程度。

这里我想举出《左传》中的两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

宣公二十三年,冬天,楚国讨伐宋国的萧邑。楚国的大夫申叔展和宋大夫还无社本是相识的朋友。两军对垒时,申叔展见还无社在喊他。申叔展不便回答,他想到明天萧邑一定会被攻破,还无社一定狼狈躲藏,这么冷的天可真够受的。于是说:“有麦麴吗?”还无社回答:“没有。”申叔展又问:“有山鞠穷吗?”还无社答:“没有。”酒麴和山鞠穷都是御寒祛湿的药物,申叔展这两句话是暗示还无社逃入泥水中避难。还无社还不明白申叔展的意思。

于是,申叔展说:“河里的鱼烂了肚子(河鱼腹疾),怎么办?”还无社这才听明白,申叔展是让他藏在低洼之处。后来,萧邑果然被攻破。还无社藏在一口枯井内,经申叔展搭救逃过一劫。“河鱼腹疾”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指腹泻。这里“疾”就是拉肚子的小毛病,不会危及性命。

宣公二年,晋灵公不满赵宣子干预朝政,对他屡次进谏,要求自己改掉奢侈暴虐行为怨恨在心。于是摆酒设宴,提前摆了一个鸿门宴,准备借机杀掉赵盾。谁知,晋灵公手下的一名名叫灵辄的卫士反戈一击,使赵盾可以逃命。

原来,赵盾先前打猎的时候,停在一个叫翳桑的地方,看见灵辄倒在地上奄奄一息,问他是什么病,这个人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原来是饿的。赵盾就拿了吃的,救了灵辄,灵辄为报恩,这才拼死在宴会上保护赵盾。赵盾问灵辄是什么病,三天不吃饭,我们知道这是十分危险的。另外还有成语“病入膏肓”,都指得是不治之症。

当然,“疾”有时也当重病来讲。这也不奇怪,小病拖一拖,自然会有变成大病的。《论语·雍也》中有一则说到孔子弟子冉伯牛(名耕)。原文是: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牗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里的“疾”,明显也是一种重病,并且很可能会传染,要不然孔子也不会从窗外拉住弟子的手了。后来,人们就用“伯牛之疾”,指不治的恶疾。

疾由疾病义,引申为毛病。根据《孟子·梁惠王下》,当年齐宣王推行仁政,对孟子主张的给黎民百姓施加恩惠不赞同,又不便明说,就给孟子来了个软钉子,坦言:“寡人有疾”。即“好勇” “好货”“好色”。说得直白点:我好打架,好钱财,好女人。意思是说,你最好闭嘴。谁知孟子循循善诱,认为这些毛病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好争斗,何不用大智大勇除尽天下横行霸道的恶人;你喜欢钱财,何不让天下的百姓都富有起来。你爱好女色,何不让天下没有旷夫怨女。面对孟子的步步紧逼,齐宣王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了。

由疾病义,得了疾病就会感受到痛苦,所以疾有痛苦义。成语有痛心疾首。疾首,就是头痛。由痛苦义,会产生一种怨恨,憎恶。如:疾恶如仇。

由疾病义,得了疾病有时病势会发展的十分迅速,引申出迅猛义。“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就用此意。由迅猛义,还可引申出强度高,大之意。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同样由迅猛义,还可引申出敏捷义。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大家可以借助我制作的词义引申关系图,掌握疾字的各个义项。

当心!这种病菌喜欢往血管里钻,有人因它频频咳血……

在致病真菌里

有一种菌天生嗜血

一旦感染,就会把根往血管里扎

近日,武汉市肺科医院

接诊了频繁咳嗽、

咳血的患者孙先生(化名)

经过病理检查

发现他感染了毛霉菌

武汉市肺科医院内镜中心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

武汉市肺科医院内镜中心靖秋生主任说,在医生眼里,毛霉菌生性嗜血,喜欢往肺部的大血管里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种病菌侵犯的目标通常是血管壁和血管腔,很容易造成炎症及血栓,引发大咯血而死亡的风险极高。

所幸孙先生病情尚可控,且遵医嘱立即进行抗真菌治疗,目前正逐渐康复。而另一名患者,45岁的刘先生前不久也因频频咳嗽、咯血就诊于多家医院,最后确诊为毛霉菌感染,但遗憾的是,刘先生未遵医嘱及时接受抗真菌治疗,在家突然发病不治。

毛霉菌可通过鼻腔、呼吸道进入人体,侵入上颌窦和眼眶、引起坏死性炎症和肉芽肿;

也可经血流侵人脑部,引起脑膜炎;

还可扩散至肺,引发肺毛霉病等。

这一过程进展通常很快,诊断困难。

武汉市肺科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胡智敏介绍,我国一项474例肺真菌病患者的调查显示,肺毛霉菌病仅占2.1%。但近些年,毛霉病在高危人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免疫缺陷患者常见深部真菌感染中占第二位,在恶性肿瘤及者中的发病率约l‰。

“免疫力正常的人群不容易发病,不必太过紧张,但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没有控制好的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是毛霉菌易感人群,务必警惕。”胡智敏说。

记者:谢俊杰通讯员:张全录

来源: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