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获取免费学习资料
作者介绍
七律划分
主题概括
一.生字组词:
崖:云崖 山崖 石崖 悬崖峭壁 悬崖勒马
渡:渡江 渡河 横渡 渡口 远渡重洋
二.多音字:
磅:páng磅礴bàng磅秤
尽:jìn尽力 jǐn尽管
三.形近字:
崖(山崖)涯(天涯)
渡(渡河)度(度假)
四.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绘,热情地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注解:
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③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
④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⑤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⑥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⑦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六.鉴赏:
1、首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
2、绵延不断的五岭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却只是小小的“细浪”“泥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所畏惧、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
3、“暖”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4、尾联的“更喜”和首联的“不怕”前后呼应,强化了主题,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比喜悦的心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本课是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这就是的艺术风格,这就是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七.课后习题:
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意思 :岭山脉绵延千里,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情感: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意思: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几根铁链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情感:“暖”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课文朗读视频
知识点
一、内容:
讲了先用设问的方法指出人类用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接着用今昔对比的方法, 具体介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最后,作者指出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告诉我 们 要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要热爱科学。
二、课内知识 :
1、“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 的本领比喻 20 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 3、4 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 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
2、词句解析。
(1)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 在词典中解释为 “使刮风下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 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 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 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 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 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 变化之大,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词语解释
1、呼风唤雨:是形容能够支配自然的意思。
2、出乎意料:形容事先没有想到的。
3、千里眼:本文指像望远镜一样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4、依赖:本文指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依靠自然生活。
5、顺风耳:形容听觉灵敏,能听到很远的声音。
6、腾云驾雾:传说中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7、洞察:观察得非常透彻,清楚。
四、句子理解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表明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变,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发现”和“发明”,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起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创造。如,本组后面的三篇课文中讲到的电脑、太空育种是前所未有的新创造,而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就是新发现。
3、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千里眼”“顺风耳”形容眼光敏锐、看得远,消息灵通的人。“腾云驾雾”指奔驰迅速。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古人有着美好的愿望,也想掌握一定的本领。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朝诗人岑参写的诗句,它说的是突然像是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用这句诗来形容20世纪的成就,让我们更形象地了解到20世纪的成就取得是很快的,范围是很广的,变化是很大的。
五、考点
1、字
迹、腾、雾、纷、梨、善
2、词
依赖(lài)、农耕(gēng)、船舶(bó)、
哲(zhé)学、潜(qián)入深海
3、句子
1.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3.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qián)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bó)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4. 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5.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4、中心思想
呼风唤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课文借用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激发广大少年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5、段落大意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作者追随历史前进的步伐,首先指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然后设置两个设问,说明科学技术造就了这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最后采用对比和举例的方法进行阐述。
生字学习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心胜——你所不知道的长征
编者按:
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单位指导,中华网主办,白山安全防卫综合培训学校、北京龙成嘉业文化有限公司、华泷策划管理有限公司、C+基地情境教育机构等单位承办的2017全国国防教育竞技大赛于11月拉开帷幕。本届大赛将以射击类项目做为竞技内容,运用“互联网+”的模式,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让参与者的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得到全面展示,致力于推动国防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在活动过程中,主办方邀请专家和有行业影响力的大V解读当下军事热点,讲述人物故事,让传授国防知识变得轻松自在。
本期邀请到辽宁省党史学会报告团讲师葛江洋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和重温长征精神。
八十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中国的领导下,完成了一件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长征。
不久前,国防大学的教授金一南先生继完成了《苦难辉煌》《走向辉煌》《浴血荣光》等一系列党史军史专著之后,又写了一本《心胜》,在这本书的封面,就有八个大字:心胜则兴,心败则衰。在开篇中,作者又写到: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在内心中。
我们学习和重温长征精神,也要把握“心胜”这条主线,从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长征精神,转化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长征?关于长征的简单定义是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将自己的武装力量向陕北中央苏区的一次大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1999年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编辑的《人类1000年》选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个大事件(《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19日文章《铸就我们民族的精神航道》),中国有三件事入选:
一是火药的发明,评语是“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我的理解,一是火药的发明使人类的战争由冷兵器发展为热兵器,从而促动了科技的发展。因为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军事或战争常常是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残杀人类,消耗物质,另一方面也引领着科技的发展,战争常常能够迅速地促进科技发明和发展,直到现在都有这样的作用。二是实现了人类登天的梦想,有了火药的发明,人们开始用火药为动力,开始研制了飞机、飞船、航空器,直到现在的运载火箭,人们实现了登天的梦想。
二是成吉思汗远征,评语是“促进了欧亚大陆的文明”。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以及后来他的孙子率领的蒙古大军铁蹄踏遍欧洲大陆的同时,也为欧洲带去了中国的文明,其中中国的四大发明就有三项是成吉思汗带到欧洲的,另外还让人知道了有一种叫煤的石头能够燃烧,可以用来取暖。
第三就是中国红军的长征,评语是“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战胜,经过这场胜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群进入了和平社会。”
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人对长征的评价,超出了政治立场、意识形态,把长征看作是“一座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线的精神丰碑。”
目前军史研究认定,参加红军长征的有四路部队,即“3+1”说:
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
1934年10月16日从江西于都出发,途经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历时一年的时间。总指挥是、周恩来、张闻天等。
红二方面军
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当时称红二、六军团),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在宁夏将台堡会师,历时11个月,转战8个省,行程近二万里,进行大小战斗110多次,攻克城市92座。总指挥是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
红四方面军
1935年3月从激战嘉陵江开始,到1936年10月在甘肃与红一、红二方面军会师,历时一年零7
个月,途经4个省,三过纵深近千里的水草地,行程近万里。总指挥是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朱德、随队行动没有参加指挥。
红二十五军
这支部队是当年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之后留下的。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县出发,1935年9月到达陕北,与陕甘红军会合,合编为红15军团,历时10个月,行程万里,转战4个省。总指挥是吴焕先、徐海东、程子华。
4路红军出发时的总人数约为20万人,到达陕北的人数为5万7千人,路上牺牲和失散的红军达14万人。其中中央红军出发时8万6千人,到达陕北时仅剩7000人。长征中牺牲的营以上干部422位,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在两年的时间,这四支部队共计行程六万五千里,转战14个省(按当时的行政区划),进行了600多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战斗,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红军在长征中,平均每天急行军近50公里以上,跨越21座大山(其中有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雪山),渡过
24条大河,穿越了15200平方公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与法国的面积差不多相等的水草地……
在这个征程中,红军战胜了三大对手,一是力量悬殊的敌人,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三是严峻的党内斗争。红军走的是一条“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新路。
关于长征的意义,长征的亲历者和后来的领导者同志在1935年12月27日一次会议上做了精辟的总结和概括,简言之有三句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曾经在他的著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有一段详尽的论述,他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没有,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此时的刚刚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两个月。登上了甘肃境内的一座高山——六盘山,吟诵了一首《清平乐·六盘山》,最后两句是:“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要知道,讲这段话时是1935年12月,中央红军7000人刚刚到达陕北两个月,其它两支红军部队还在路上,生死未卜……
一年后,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又写下了《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后来考证,的这首诗写于1935年的秋天,当时中央红军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历程,即将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据《甘肃地方党史》记载:“1935年9月19日,红军继续北上,走过了大拉梁(即岷山),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七律·长征》和《念奴娇·昆仑》。”而《党史资料征集通讯》于1986年第10期上发表的刘英写的回忆文章《长征琐忆》中也说:“1935年9月28日在通渭的榜罗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第二天到通渭县城开干部会,诗兴大发,讲话时即席吟诵了这首《七律·长征》。后来在为这首诗所作的注释中说:“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纵观的诗词成就,他的长征诗,在他整个诗词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传播最广。长征前后,是他诗词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从内容上看,长征的诗词作品共有7首,一个共性是大手笔、大气势、大胸襟,借物抒怀,寄情于物。(参照《光明日报》2016年8月12日徐廷华《诗词中的长征》)开篇之作就是《十六字令·山》,后来又有《忆秦娥·娄山关》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名句,后来的《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都是非常著名的篇章。
美国记者斯诺多次访问中国,在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冲破重重封锁,去延安等地采访了中国红军的高级将领。1937年在泸沟桥事变发生后,他根据自己的采访手记完成了新闻报道集《红星照耀中国》,当年10月,由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书中就有了的这首七律诗。1938年,美国兰登书屋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的美国版。这样,的这首七律就率先随着这本书在西方的畅销而走出国门了。
1938年2月,获得了斯诺授权的上海租界中的抗日救亡人士以复社名义集体翻译、出版了这本书,只是为了掩护将标题改成了《西行漫记》,让世人从一个外国记者的笔下看到了中国形象,的这首长征诗也随之为世人传诵。
在《西行漫记》中,斯诺写到:“到达陕北的红军,虽历经苦难,但是他们脸上既看不到丝毫的沮丧与倦态,也看不到那种所谓苦行僧式的紧张与局促。”
“从朱、毛到普通战士,一个个光芒四射,简朴而又轩昂,瘦削而又强健,让笔者感觉红军刚经历过的不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远征,而是一场潇洒惬意的旅行。”
著名的白求恩先生来到中国后,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史沫莱特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身在上海的文化革命的旗手鲁迅先生,曾经通过小说《阿Q正传》《药》等作品强烈抨击国民性,但是在听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与茅盾先生一起给中国发来贺电:“英雄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英勇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中国民众期待着你们更大的胜利。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
著名美国记者、全美作协主席索尔兹伯里,1984年以76岁高龄,带着心脏起博器,历时74天,跨越7个省,行程约1万2千公里,重走长征路,他完成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在书的开头就写到:“本世纪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会使人再次认识到,人类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美国人威廉·莫尔伍德形象地指出:“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其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举世无双的奇迹说起。”
刚刚去世的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推进中美建交的布热津斯基,他和家人一起走了长征路,回国发表了《沿着红军长征路朝圣记》一文,他说:“长征是伟大的史诗,又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的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
《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说:长征是人红色基因的一次排序,长征是中国革命制胜密码的一次编成。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讲到,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长征,也是一段中国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次远征,能像长征这样,鼓舞亿万人们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奋斗,指引一个5000
年历史的民族向着复兴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