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八字合婚

木的偏旁有哪些字(扌的偏旁有哪些字100个)

时间:2024-01-13 01:06:11 作者:及時行樂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木——《汉字的字元·草木植物》

[mù]木

木,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像一棵中间是主干,上面是枝叶,下面是树根的树木。本义即为树木。后引申为木制器物。在“木”为引申意所专用之后,树木的本意便另加声符写作了“树”。

《說文解字·木部》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许慎说“木”字从屮,也许意思是说参天大树也是由小小树苗长大而成的。

“东方之行”的意思是说,“木”在五行中属于东方。

文献选读

《詩經·周南·葛覃》:

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詩經·周南·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

《詩經·大雅·抑》:

荏染柔木、

言緡(繩)之絲。

荏染,柔韧。

柔木,质地柔韧的桐木或梓木。

缗丝,是安装琴瑟的丝弦。

成语典故

教猱升木

猱,猕猴,天生擅长攀爬树木。后用这句话来比喻唆使恶人做坏事。

《詩經·小雅·角弓》: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君子有徽猷(善道),小人與屬。

不用教猕猴爬树,因为这对猴子来说就像泥巴附着在泥墙上一样容易。君子若有善道,小民自然会跟随而去。

木直中绳

若要木材直,首先是木匠的墨线要拉得直。

《荀子·勸學》:

木直中绳……故木受繩則直。

若要长大成人后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就要从小学习做人正直的道理。

良禽择木

好鸟择木而居,贤才择主而事。

《左傳·哀公十一年》:

鳥則擇木,木岂能擇鳥?

缘木求鱼

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用错了方法,徒劳无功。

《孟子·梁惠王上》: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

猶緣木而求魚也。

《後漢書.卷十一.劉玄傳》:

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

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採珠。

以“木”为偏旁的字

从「木」的指事字:

朱(松柏类的赤心木)

从「木」的会意字:

本(木下加一点,树根)

末(木上加一点,树梢)

未(尚未)

枚(树干)

朵(花朵,本指枝叶花实下垂的样子)

果(树上结的果实)

采(采摘果子)

某(梅子)

林(丛生一处的树木)

森(丛生茂密的树林)

栅(树枝编成的围栏)

束(捆绑)

析(分析,本指以斧劈破木)

梁(水上的木桥)

棉从「木」作意符的形声字有很多,意思都与树木的名称或木制品有关:

一、树木的部位:

树(树木的总名,但本意是植树)、

枝(树木主干上分出的枝条)、

杈(树干的分枝或树枝的分岔)、

格(树木的长枝条)、

条(细长的小枝条)、

梢(树的末端)、

標[标](树梢)、

枪(两棵树的枝条相抵触)、

根(草木的根)、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核(果核)、

梗(草本植物的茎秆,本指刺榆)

二、树木的品种:

桑、梓、楸、榛、柘、柞、枫、槭、杨、柳、松、柏、杉、槐、榆、檀、杞、檵、梧、桐、榉、樟、楠、榕、桦、椰、榛、楝、椿、

桧(柏叶松身)、枞(冷杉)、楚(灌木)、

花树:桂、栀、杜/棠(棠梨)、

果树:枇杷、樱、梅、杏、李、桃、榴、梨、橘、橙、柚、柑、柿、枣、栗、橄榄、柠檬

药材:桔梗、枸杞、椒(花椒)、

三、木材的制品:

舟船桥梁:桨(划船的木浆)、棹(长的桨)、楫(短的桨)、榜(船桨)、橹(摇船的长橹,原指大盾牌)、查/槎(木筏)、桅(悬挂船帆的桅杆)、桥(桥梁)、榷(独木桥)、

筑墙:筑(夯筑)、桢(筑墙两头的木柱)、榦(筑墙时支撑在两边的木柱)、栽(筑墙的长板)、

房屋建筑:楹(厅堂前部的柱子)、柱(直立的支撑)、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栋(屋脊之正梁)、极(跨在驴背上负重用的架子)、檩/桁(屋上托住椽子的横木)、椽(檩上承接瓦片的木条)、檐(屋檐)、楣(屋檐口椽端的横板)、桓(门前华表的柱)、榭(临水高台上的建筑)、棚/栈(牲口棚)、架(棚架)、楼(二层以上的房屋)、梯(上下攀登的楼梯)、村(邨的俗字,乡里乡气)、

门:框(门窗的框架)、横(门框下的横木)、枢(门户上下的转轴以及承轴的门臼)、植(闭门用的直木)、

室内家具:床(白天可以坐,晚上用来睡觉)、塌(狭长而较矮的床)、枕(睡觉时垫着头)、桌(高的桌子)、案(案几)、椅(本指山桐子)、柜(收藏衣物、书籍的家具)

生活用具:梳(疏理头发的梳子)、

杯(盛饮料的器皿)、

桶(古量器,六升)、

椟(木匣)、

椭(长圆型的容器)、

槽(牲畜饮食用的器具)、

工具:棍、棒、梃(棍棒)、

棰(短木棍)、

杠(粗大的木棍,本指床前的横木)、

杆(细长形的棍棒)、

杖(拿在手里的棍棒)、

槌/椎(敲击的工具)、杵(舂米的木杵)、

柄(器物的把手)、

柯(斧柄)、

枷(连枷,脱粒的农具)、

梆(巡更的用具)、

桩(打入地下固定物体的木橛)、

楔(上粗下锐的小木橛)、

栓(木钉)、

木制品:板(成片状的木材)、材(能够做成器物用的木材)、樸(尚未加工成器的木材)、

朴(树皮)、

榫(榫卯结构中插入卯眼的凸出榫头)、

模(铸造器物的模型)、

様/样(式様,但本义是橡子)、

棱/楞(两个边角的交接处)、

纺织:杼/梭(织机上持纬线的机具,持经线的机具称“筘”)、

机(本指桤木)、

機(弓弩上的发射机关)、

染(将植物染料制成液体,用以布帛染色)、

书写:札(用来书写的小木片)、

检(封藏书信函套上的题签)、

檄(用于征召、声讨的官方文书)、

楷(楷树的枝干刚直不屈,因以形容法度、典范)

棋:棋(博奕棋的统称)、

枰(棋盘)、

乐器:樂[乐](附于木上的丝弦类乐器)、

業[业](悬挂钟磬的横梁)、

刑具:校(枷械的统称)、

械(桎梏)、

桎(锁住双足的刑具)、

梏(锁住双手的刑具)、

槛(囚笼)、

樊(樊笼、篱笆)、

葬具:棺(装殓尸体的葬具)、

柩(在床曰尸,在棺曰柩)、

椁(套在棺木外面的大棺)、

砍柴:樵(薪柴)、

柴(只能用做燃料的细散木材)

四、动词:

榨(榨取汁液)、

构(架木盖屋)、

杭(抵御)、

柬(拣的本字,挑选)、

棄[弃](抛弃)、

栖(鸟歇息在树上。陆鸟曰栖,水鸟曰宿;独鸟曰上,众鸟曰集。)

五、形容词:

枯/槁/槀(草木干枯)、

柔(树木可曲可直)、

枉(弯曲、不直)、

朽(腐烂)、

荣(繁荣,本指梧桐木)、

六、量词及其他:

棵(植物的数量)、

柒(七的大写)、

权(称砣,引申指权力与权利)、

概(量谷物时用于刮平斗斛的木板,不使过满)

以「木」作声符的形声字很少:沐

有些字以「木」为偏旁,但并不是以「木」为部首:

東[东](东部,动)、

陳[陈](部,国名)、

巢(巢部,鸟在木上)、

耒(耒部,耒耜)、

相(目部,省视)、

困(囗部,废弃的房屋)、

禾(禾部,庄稼)、

宋(宀部,居)、

焚(火部,焚火烧山)

辨异:

朩【读若聘】,是剥取麻杆上的皮。

朮【读若竹】,中药材苍朮属的白朮,白朮甜,赤朮苦。“术”是術的简体字,但術的本义是城中的道路。

采,从爪从木,本义是采摘树上的果子。由“采”衍生出:彩(五彩)、採(採摘)、踩(踩踏)、睬(理睬)、菜(蔬菜)

釆【读若辨】,象形字,像兽的脚印,本义是辨别。由“釆”衍生出:悉(详尽)、番(兽足)、審[审] (审视个究竟)、 释(解释)、 釉(覆盖在陶瓷上的玻璃质表层)

朿,象形字,是「刺」的本字。由“朿”衍生出:棘(荆棘)、僰(古代的少数民族)

杂,是「雜」的简体字,本是“朵”的俗字,杂本义是五彩杂合。

杰,是「傑」的简体字,才智出众的人才,称为“杰”,豪杰。

梦,是「夢」的俗字,指睡眠中的幻象。

植树节丨一起来认识和“木”有关的汉字

今天是植树节,一起来认识和“木”有关的汉字吧!

植树节丨一起来认识和“木”有关的汉字

文丨蒋书红

木:mù 木本植物的总称。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象形字,像一棵树木的形状:中间一竖为树干,上部为枝条,下部为树根。

“木\"的本义是指树木,《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可引申指木料、木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庄子·马蹄》:“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又可引申作形容词,呆板麻木义,如成语“呆若木鸡\",《红楼梦》:“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还可引申为五行之一,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木”,如“木星”、“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木德\"等。

木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太阳的距离按由近及远排行第五,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重、自转最快的行星。它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木星的质量是其他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多,是地球的317.89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古代中国人称之为“岁星”,古代西方人称之为“朱比特”。

在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山西应县木塔的顶层,有清人刘仕伟题写的一块匾额一一一“木德参天”,典型地反映出古人对木构建筑文化意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木”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物质,还具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木\"温润(木材的导热系数仅有石材的二十分之一、铁的八百分之一,因而无论外界气温如何,都能给人温和的触摸感受,这种生命体的特质使木材适于制造人体经常触碰的物件。研究表明,木质墙体的保温性能优于砖墙。此外,木材在空气湿度大时会自动吸潮,反之则会释放水分,缓和室内湿度变化。这些特性使其有助于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可观(既可作为美景观赏,又可造纸写字。农业生产重视节气,而阴阳五行之说在古代直接联系着人们的活动,需要有大量的历书,所以印造历书便成为印刷术发明之后的一大功用)、生生不息、“本支百世”(枝干强壮茂盛,喻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在庞杂的五行体系中,与“木\"关联的多是各事物类别中最美好的要素,“木德\"所具备的如文、儒、仁、乐、农、东、春、旭等要素,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关键词。这一现象并非偶然产生,“木”作为五行中唯一一种有生命的元素,其核心意义就是“生\",因此与“生”关联的大量概念都由“木”来承载,从而使木和木制器物获得了“天地之大德\"的美好寓意。“木德\"一词,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中,大量出现,如《孔子家语·五帝》:“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东方,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则以所生之行,转相承也。’”《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史记·封禅书》:“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

这些话语表明,古人对“木\"有着深刻的理解,赋予了“木\"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木塔作为“木德\"的载体,也被赋予了“与天地参\"的象征意义而受到赞颂。在中国古代兴建过许多木塔和木制建筑,有的高度甚至超过应县木塔,从中可以反映出古人对“木德”的孜孜追求。

“木\"又是汉字中最为常用的部首之一。从“木\"的字往往表示树木、木制器具的名称或其他与树木有关的事物。

林:lín树林。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会意字,双木为林,表示树比较多。

广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儿生长有许多桂树,因此得名“桂林\"。先秦时期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说:“番禺之西,八桂成林。\"即指当时广西一带多桂树。秦始皇时,曾设广西为“桂林郡”。桂树包括药用的肉桂和八月飘香的“八月桂\"等,自古以来都以广西出产最多,是广西标志性的土特产之一。如今,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市区内以桂花树为主要绿化植物。

森:sēn 森林。甲骨文写作,小篆写作。会意字,三木为森,表示树非常多。

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它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还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除尘降噪。森林是自然界的卫生保健医生,就像人类的肺,每一片树叶都是一个滤毒器,在光合作用中,叶面上的气孔敞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随着空气进入叶组织,储存在植物体内,而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气体则是纯净而无毒的。许多植物还能分泌出杀死结核、赤痢、伤寒、白喉等多种病菌的杀菌素,防止空气中的毒素达到有害的浓度。

树:shù 树木。小篆写作。形声字,从木,尌(shù)声(“从”表示跟某字意义相关,“从木”表示“树”的意义跟“木\"相关;“声\"表示跟某字读音相关,“尌声\"表示“树”的读音在造字时代跟“尌”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广韵》:“树,木总名也。”《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树,生植之总名。”《礼记·月令》:“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引申指种植,如《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又引申指竖起、建起、树立,如清朝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还引申指培植、培养,如《管子·权修》:“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缺乏认识与征服能力,便产生一种对自然的崇拜,认为万物都有神灵主宰。其中,树也是崇拜对象之一。因为树的生命力顽强,果、根、枝等都可繁殖,所以人们对树的生命力、繁殖力产生了崇拜。例如,古人曾以“树”为姓氏,从中即可以窥见树木图腾的影子,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树木一样顽强,子孙后代枝繁叶茂。在巴蜀、荆楚、吴越、西南边疆一带,这种树木图腾崇拜更加盛行。云南德昂族创世神话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中讲到,洪荒时代,世上只有花草树木,突然有一天,天上刮下一百零二片茶树叶,都变成了人,单叶变成了小伙子,双叶变成了姑娘,他们结为夫妇,从此才有了人类。云南独龙族神话《坛嘎朋》中讲到,人是从树丫包中爆出来的。此外,苗族还有“枫叶妈妈\"的传说。这些史诗、神话传说、志怪故事的思想底蕴,其实就是对树的生命力的崇拜。

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根据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的实验测算,一棵能存活50年的树,它的生态价值如果以金钱来计算的话,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约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约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约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忽略不计,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中国的“树中之最\":最高的树是蓝桉,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一带,它生长迅速,高耸人云,高度可达80米;最咸的树是木盐树,生长在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地方,它能产盐,每年春天,树上都凝结出一层雪白的盐霜,人们用刀把它轻轻刮下来,就可当盐食用;最毒的树是箭毒木,生长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密林中,它的汁液像白色的乳汁,含剧毒,碰到人畜的伤口后渗人血液就会引起中毒死亡,傣族人常将它涂抹在箭头上制成毒箭打猎,野兽一旦中箭,见血封喉,立即毙命。

写诗护树: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驻兵北京时,他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驻兵徐州时,他还写下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植树节的来龙去脉:“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和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形式,可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情感,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扩大森林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旱,大风一起,黄沙满天,人们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设立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经过多年的努力,州内广阔的荒原变成了茂密的森林,植树节也延续了下来。

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春秋时期)的清明节。当时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清明时期,春雨绵绵,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因而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上李鸿章书》,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农业现代化的远景。1915年,在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的规定,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1928年,为纪念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后因清明节对中国南方来说已过植树季节,同时也为了纪念先生,1930年,国民政府又决定将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不过,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植树造林成为中国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2月,在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即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同时也是为了缅怀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应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的植树节,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1984年2月,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定通过了“中国植树节节徽”。

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人了法律范畴。

(本文出自蒋书红《汉字与植物》,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2-11页。)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楊家睿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我知道你在看

植树节丨一起来认识和“木”有关的汉字

今天是植树节,一起来认识和“木”有关的汉字吧!

植树节丨一起来认识和“木”有关的汉字

文丨蒋书红

木:mù 木本植物的总称。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象形字,像一棵树木的形状:中间一竖为树干,上部为枝条,下部为树根。

“木\"的本义是指树木,《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可引申指木料、木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庄子·马蹄》:“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又可引申作形容词,呆板麻木义,如成语“呆若木鸡\",《红楼梦》:“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还可引申为五行之一,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木”,如“木星”、“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木德\"等。

木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太阳的距离按由近及远排行第五,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重、自转最快的行星。它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木星的质量是其他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多,是地球的317.89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古代中国人称之为“岁星”,古代西方人称之为“朱比特”。

在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山西应县木塔的顶层,有清人刘仕伟题写的一块匾额一一一“木德参天”,典型地反映出古人对木构建筑文化意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木”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物质,还具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木\"温润(木材的导热系数仅有石材的二十分之一、铁的八百分之一,因而无论外界气温如何,都能给人温和的触摸感受,这种生命体的特质使木材适于制造人体经常触碰的物件。研究表明,木质墙体的保温性能优于砖墙。此外,木材在空气湿度大时会自动吸潮,反之则会释放水分,缓和室内湿度变化。这些特性使其有助于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可观(既可作为美景观赏,又可造纸写字。农业生产重视节气,而阴阳五行之说在古代直接联系着人们的活动,需要有大量的历书,所以印造历书便成为印刷术发明之后的一大功用)、生生不息、“本支百世”(枝干强壮茂盛,喻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在庞杂的五行体系中,与“木\"关联的多是各事物类别中最美好的要素,“木德\"所具备的如文、儒、仁、乐、农、东、春、旭等要素,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关键词。这一现象并非偶然产生,“木”作为五行中唯一一种有生命的元素,其核心意义就是“生\",因此与“生”关联的大量概念都由“木”来承载,从而使木和木制器物获得了“天地之大德\"的美好寓意。“木德\"一词,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中,大量出现,如《孔子家语·五帝》:“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东方,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则以所生之行,转相承也。’”《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史记·封禅书》:“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

这些话语表明,古人对“木\"有着深刻的理解,赋予了“木\"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木塔作为“木德\"的载体,也被赋予了“与天地参\"的象征意义而受到赞颂。在中国古代兴建过许多木塔和木制建筑,有的高度甚至超过应县木塔,从中可以反映出古人对“木德”的孜孜追求。

“木\"又是汉字中最为常用的部首之一。从“木\"的字往往表示树木、木制器具的名称或其他与树木有关的事物。

林:lín树林。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会意字,双木为林,表示树比较多。

广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儿生长有许多桂树,因此得名“桂林\"。先秦时期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说:“番禺之西,八桂成林。\"即指当时广西一带多桂树。秦始皇时,曾设广西为“桂林郡”。桂树包括药用的肉桂和八月飘香的“八月桂\"等,自古以来都以广西出产最多,是广西标志性的土特产之一。如今,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市区内以桂花树为主要绿化植物。

森:sēn 森林。甲骨文写作,小篆写作。会意字,三木为森,表示树非常多。

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它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还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除尘降噪。森林是自然界的卫生保健医生,就像人类的肺,每一片树叶都是一个滤毒器,在光合作用中,叶面上的气孔敞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随着空气进入叶组织,储存在植物体内,而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气体则是纯净而无毒的。许多植物还能分泌出杀死结核、赤痢、伤寒、白喉等多种病菌的杀菌素,防止空气中的毒素达到有害的浓度。

树:shù 树木。小篆写作。形声字,从木,尌(shù)声(“从”表示跟某字意义相关,“从木”表示“树”的意义跟“木\"相关;“声\"表示跟某字读音相关,“尌声\"表示“树”的读音在造字时代跟“尌”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广韵》:“树,木总名也。”《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树,生植之总名。”《礼记·月令》:“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引申指种植,如《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又引申指竖起、建起、树立,如清朝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还引申指培植、培养,如《管子·权修》:“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缺乏认识与征服能力,便产生一种对自然的崇拜,认为万物都有神灵主宰。其中,树也是崇拜对象之一。因为树的生命力顽强,果、根、枝等都可繁殖,所以人们对树的生命力、繁殖力产生了崇拜。例如,古人曾以“树”为姓氏,从中即可以窥见树木图腾的影子,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树木一样顽强,子孙后代枝繁叶茂。在巴蜀、荆楚、吴越、西南边疆一带,这种树木图腾崇拜更加盛行。云南德昂族创世神话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中讲到,洪荒时代,世上只有花草树木,突然有一天,天上刮下一百零二片茶树叶,都变成了人,单叶变成了小伙子,双叶变成了姑娘,他们结为夫妇,从此才有了人类。云南独龙族神话《坛嘎朋》中讲到,人是从树丫包中爆出来的。此外,苗族还有“枫叶妈妈\"的传说。这些史诗、神话传说、志怪故事的思想底蕴,其实就是对树的生命力的崇拜。

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根据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的实验测算,一棵能存活50年的树,它的生态价值如果以金钱来计算的话,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约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约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约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忽略不计,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中国的“树中之最\":最高的树是蓝桉,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一带,它生长迅速,高耸人云,高度可达80米;最咸的树是木盐树,生长在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地方,它能产盐,每年春天,树上都凝结出一层雪白的盐霜,人们用刀把它轻轻刮下来,就可当盐食用;最毒的树是箭毒木,生长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密林中,它的汁液像白色的乳汁,含剧毒,碰到人畜的伤口后渗人血液就会引起中毒死亡,傣族人常将它涂抹在箭头上制成毒箭打猎,野兽一旦中箭,见血封喉,立即毙命。

写诗护树: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驻兵北京时,他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驻兵徐州时,他还写下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植树节的来龙去脉:“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和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形式,可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情感,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扩大森林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旱,大风一起,黄沙满天,人们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设立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经过多年的努力,州内广阔的荒原变成了茂密的森林,植树节也延续了下来。

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春秋时期)的清明节。当时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清明时期,春雨绵绵,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因而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上李鸿章书》,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农业现代化的远景。1915年,在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的规定,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1928年,为纪念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后因清明节对中国南方来说已过植树季节,同时也为了纪念先生,1930年,国民政府又决定将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不过,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植树造林成为中国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2月,在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即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同时也是为了缅怀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应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的植树节,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1984年2月,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定通过了“中国植树节节徽”。

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人了法律范畴。

(本文出自蒋书红《汉字与植物》,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2-11页。)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楊家睿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我知道你在看

一年级偏旁部首木字旁,一年级木字旁的汉字,木字旁考试知识点

一年级我们学习了很多偏旁部首,今天我们来说下木字旁。

“木”是汉字部首之一。

读音:(拼音:mù)。

笔画:共计四笔画。

笔顺为:横、竖、撇、捺。

结构:独体字,独体结构。

“木”的本义即树木,后引申指木头、木料以及一切木制器具,又特指棺材。木质坚韧结实,故“木”有淳朴忠厚之义。其次,“木”字还有呆笨的意向;也指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用“木”作意符的字大多与树木或木制品有关,大致可分为:

①有关树木的名词,如:桂、樟、柳、桐、杨;

②有关树木的动词,如:植、栽、析;

③有关树木的形容词,如:枯、朽、柔。

了解了这些木字旁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一年级常见的木字旁的汉字有:木、林、森、树、材、村、本、末、未、术、机、权、朵、来、李、极、杏、杉、杨、柳、樟、松、枫、柏、杉、桂、桐、桦、桃、梅、楠、榆、橡、橘、桑、梨、朽、果、板、杯、构、枪、枝、柜、桌、椅、枚、杭、枕、枉、标、查、柔、架、柱、栏、枯、栋、样、根、校、格、案、桥、核、相、框、档、检、梦、梳、棍、棒、棉、植、棋、棵、棚、楼、模、榜、横、杜、械等等。

制作图片分享给大家,欢迎收藏、关注、转发!

木字旁常见汉字大全

下面我们分享一些木字旁有趣的知识点:

1.一个木字旁的汉字代表一种树:

杏、杉、杨、柳、樟、松、枫、柏、杉、桂、桐、桦、桃、梅、楠、榆、橡、橘、桑、梨、槐、榕、椰、椿、椴。

一个木字旁汉字代表一种树

2.木字旁加汉字变新字,组词。

木+寸=村 (村庄)(农村)

木+木=林 (树林)(丛林)

木+几=机 (机会)(飞机)

木+才=材 (材料)(木材)

木+不=杯 (水杯)(杯子)

木+公=松 (松鼠)(松树)

木+风=枫 (枫叶)(枫树)

木+目=相 (相信)(相识)

木字旁加汉字变新字组词

3.分享一些带木字的成语:

枯木逢春、移花接木、入木三分、草木皆兵、呆若木鸡、麻木不仁

4.分享一些带木字的谚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孤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

5.分享一些带有木字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唐·杜甫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宿山寺》 唐·贾岛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唐·王维

总结:我们在一年级学习了木字旁,知道了木字旁的汉字大多与树木或木制品有关,我们也学习了很多和木字旁汉字相关的知识点,也希望大家多积累常用的木字旁汉字、词语、谚语、诗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家喜欢可以点赞、收藏、关注、转发感谢大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