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发展如此迅速,我们不禁好奇:它们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犯罪心理学问题时会做出怎样的回答?我决定让 ChatGPT-4 挑战 16 道极具挑战性的犯罪心理学测试题。接下来,我将与您分享这段有趣的探索过程。
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AI 技术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让 AI 面对一些复杂的心理学问题,它们又能否准确回答呢?我决定找个机会测试一下 ChatGPT-4 的能力。
ChatGPT-4 是 OpenAI 推出的一款大型语言模型,具有超强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我向它提出了 16 道犯罪心理学测试题,看看它能否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这 16 道题目涉及到了各种令人费解的犯罪现场和神秘的自杀事件。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深入挖掘人类的心理活动,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16 道犯罪心理题目问答那么,让我们开始吧!下面我将会列出题目、chatgpt 的回答,以及标准参考答案。
第一题:企鹅肉一个男科学家回忆说:他和他的朋友去南极考察,但是他中途中了雪盲,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在南极游荡,最后只能生吃企鹅来维持生命。但是他朋友最后还是没有挺住,最后死了。他一个人继续走了一天,最后被救了回去。第二天他特意去企鹅店吃企鹅,但是回来后竟然自杀了。为什么?
GPT-4:
这是一个谜题。科学家在南极中雪盲后,他们吃的并非企鹅肉,而是他的朋友。回到企鹅店吃企鹅时,他意识到吃过的味道不一样,才知道自己之前吃的是朋友。由于愧疚和恐惧,他选择了自杀。
参考答案:
他吃企鹅肉的时候发现和他在南极的时候吃的企鹅肉味道不一样。这时候他才知道,那时候他吃的,其实是他朋友的肉。当时根本找不到什么企鹅肉的,他朋友为了让他活下来,欺骗他说自己的肉就是企鹅肉。因为内疚和悲伤,所以他自杀了。第二题:跳火车
一个人坐火车去临镇看病,看完之后病全好了。回来的路上火车经过一个隧道,这个人就跳车自杀了。为什么?
GPT-4:
这个人在看病过程中,被诊断出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知道自己已无法治愈,因此选择了跳车自杀。
参考答案:
第二个人由于随火车进入了隧道一片漆黑,他以为自己刚刚治好的失明又复发了,受不了这个突然打击就自杀了第三题:水草
有个男孩跟他女友去河边散步。突然他的女友掉进河里了,那个男孩就急忙跳到水里去找,可没找到他的女友,他伤心的离开了这里。过了几年后,他故地重游,这时看到有个老人在钓鱼,可那老人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水草,他就问那老人为什么鱼身上没有沾到一点水草,那老人说:这河从没有长过水草。说到这时,那男孩突然跳到水里自杀了。为什么?
GPT-4:
男孩意识到女友当初并没有掉进水里,而是被谋杀后丢进河里,因为河里根本就没有水草。这个发现使他感到极度悲痛,因此选择了自杀。
参考答案:
当男孩知道这个河没有水藻的时候,他才知道当初缠住自己脚又被自己踢开的“水藻”其实是他女朋友的头发,由于自责而自杀。第四题:葬礼的故事
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有型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回到家后,妹妹把姐姐杀了。为什么?
GPT-4:
妹妹希望在另一场葬礼上再次遇见那个有型的男子,因此杀死了姐姐。
参考答案:
妹妹把姐姐杀了是因为又能再举办一次葬礼,然后就又能见到那个帅哥了。第五题:夜半敲门
一个人住在山顶的小屋里,半夜听见有敲门的,他打开门却没有人,于是去睡了。等了一会又有敲门声,去开门,还是没人,如是者几次。第二天,有人在山脚下发现死尸一具,警察来把山顶的那人带走了。为什么?
GPT-4:
敲门的声音是死者的求救声,死者在山下的死因可能与山顶的那人有关。警察怀疑山顶的那人可能涉及死者的死亡,因此将其带走调查。
参考答案:
这个人是由于和朋友做热气球履行经过沙漠,由于燃料不够要求必须减重,扔了行李箱之类的还不够,还要减重,于是就拿火柴抽签有整根的和半根的,谁抽到半根的就跳下去,主人公十分不幸中标了。第六题:满地木屑
马戏团里有两个侏儒,瞎子侏儒比另一个侏儒矮。马戏团只需要一个侏儒,马戏团的侏儒当然是越矮越好了。两个侏儒决定比谁的个子矮,个子高的就去自杀。可是,在约定比个子的前一天,瞎子侏儒,也就是那个矮的侏儒已经在家里自杀死了,地上残留着许多碎木屑。他为什么自杀?
GPT-4:
瞎子侏儒自杀是因为他以为另一个侏儒在作弊,用木屑垫高自己。瞎子侏儒觉得自己将要失去工作,因此选择了自杀。
参考答案:
那个不瞎的侏儒偷偷去了瞎子侏儒的家,用锯把瞎子侏儒家里的家具都锯掉了一截。瞎子侏儒因为瞎不知道情况,因为他都要靠身体接触那些家具,当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家具都变矮了,就以为自己长高了,所以就自杀了。第七题:牛吃草
有一个年轻的男人,他的房子和邻居夫妇的房子中间隔着一片草坪。有一天深夜,男人被隔壁的吵架声吵醒,之后他又听到了摔东西声、砍刀子声和牛吃草的声音,过了一会,他又听到了有人撞他家门的声音,但他都没有理会,又睡了过去。第二天,他发现隔壁的男主人惨死在他家门口。推理其过程。
GPT-4:
隔壁的男主人被妻子杀害,妻子试图用牛来掩盖谋杀行为。年轻男子听到撞门声却没有采取行动,第二天发现隔壁男主人死在自己家门口。
参考答案:
因为那个人的家建在山顶,而且门又是向外开的,而那个不幸的落难者每次爬到门口敲门呼救,屋主人一开门那个人自然就被门撞了下去,所以主人看不到求救者...周而复始,那个落难者就摔死了。第八题:柴
有一个人在沙漠中,头朝下死了,身边散落著几个行李箱子,而这个人手里紧抓著半个火柴。推理这个人是怎么死的?
GPT-4:
这个人是在沙漠中迷失方向后死去的。他试图用火柴来生火取暖,但火柴已经所剩无几,无法生存下去,最终死亡。
参考答案:
夫妻吵架,丈夫用斧头砍断妻子4肢,然后妻子用口咬着地上的草爬行~爬到"我"家门口用头嗑门求救~!最后自然是失血过多死了。第九题:过山车
有一对恋人去乐园玩,女孩想玩过山车,可男孩有点怕没敢玩,女孩玩了一次后,还想玩,这次她强拉着男孩和她一起玩,结果只有她一个人下来了,为什么?
GPT-4:
过山车出现故障,男孩因为恐惧没有上去,所以逃过一劫。而女孩在第二次过山车中因故障意外死亡。
参考答案:
是因为女的个子比较矮,男的个子比较高。在第二次过山车的时候钢丝把男孩的头割下来了,而钢丝是第一次玩的时候女孩装在隧道里的。第十题:报纸
晴天一个男人在一个很高的建筑物下面看报纸,他看到一条消息后突然跑到建筑物顶层,打开灯,然后跳下去自杀了。为什么?
GPT-4:
男人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可能是关于他的亲人或者朋友的死讯,无法承受痛苦,因此选择了自杀。
参考答案:
他看的报纸是说有轮船失事了,而原因就是灯塔的灯没开导致轮船出事,而他就是灯塔管理人,于是他很内疚,为了避免更多的事故,他就去开了灯,然后以死来弥补之前犯下的过错。第十一题:雨夜广播
雨夜,一个男人在车里面听广播。然后,突然一个闪电,随后打雷。由于闪电的干扰广播停了几秒种,然后那个男子自杀了。为什么?
GPT-4:
男人在车里听广播可能得知了自己无法承受的坏消息。闪电和雷声让他陷入恐慌,最终导致他选择自杀。
参考答案:
他以为自己聋了。第十二题:睡美人
从前,有一个被巫师施了魔咒的美丽公主,被关在城堡里长眠不醒。据说只有王子的深情一吻能吻醒公主。后来,一位很帅的王子攻占了城堡救出了公主。可是,他吻醒了公主后就被公主给杀了,为什么?
GPT-4:
公主被巫师施咒后,她可能变得邪恶。当王子吻醒她时,她因为邪恶的天性而杀害了救她的王子。
参考答案:
睡美人已经老了王子却这么年轻,怕他变心。第十三题:两个军官
某次战争中杀人无数的两个军官,被困在了荒野里。他们孤苦无住,被恐惧和绝望快逼疯了,偏偏其中一位没熬的过去,先死了。另一位更加陷入绝望中,他将自己的战友埋了后,精神已经接近崩溃。更可怕的是:第二天的早上,当他醒来时,发现,死去的战友竟然正坐在他的身旁,用同样绝望的眼睛盯着他,请问怎么回事?
GPT-4:
这是一个典型的幻觉现象。那位军官在极度的精神压力下产生了幻觉,看到了已经死去的战友。其实他的战友并没有真的出现。
参考答案:
有另一个版本是2具尸体的,一具尸体上全是窟窿(子弹孔)另一具是自杀。答案是一个军官会梦游,晚上梦游时总是把那具尸体挖出来,结果自己吓了一跳,以为碰上鬼了,就朝那具尸体开枪,结果没效果,最后自己自杀了。第十四题:滴水声
有个女孩的父母都出差了,她晚上一个人睡觉,陪伴她的只有一只爱犬。半夜,她突然听到天花板传来滴水声。为了不害怕,她把手伸到床边,让爱犬舔了舔自己的手,这才又安心的睡了。第二天清晨,女孩看到了爱犬的尸体吊在天花板上,据分析是在半夜被杀的,可那时爱犬不是还在吗?请问怎么回事?
GPT-4:
实际上,女孩听到的滴水声是杀手挂起爱犬的血滴。她在半夜感觉到害怕时伸出手,实际上是杀手舔了她的手,让她误以为是爱犬还活着。
参考答案:
不是只有狗才会舔东西的哦,凶手躲在她床下杀了狗然后冒充狗舔了她的手一个晚。第十五题:买足球
一个男孩酷爱足球。有一天,他决定去商店买个新的。商店的老板娘把店里最后一个足球卖给了他。他高兴的晚玩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这个男孩回到家打开电视,当他看到一则新闻后立刻吓得一身冷汗。为什么?
GPT-4:
男孩在新闻中得知商店老板娘因为某种原因被杀。他担心自己因购买那个足球而成为凶手的下一个目标,因此感到害怕。
参考答案:
新闻说商店老板被杀,头不见了。第十六题:喝果汁
一个女人独居了很长时间。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玩,两人一直聊天聊到很晚。到了晚上 11 点,那位朋友在床底下拿东西时,突然说要女主人陪她去外面买果汁,那时候商店已经关门,可是客人仍然坚持要去,说有一种果汁她必须喝到。为什么?
GPT-4:
那位朋友在床底下发现了女主人的丈夫或者家人的尸体,为了不引起嫌疑,她故意提出要去外面买果汁。实际上,她是想离开那里并报警。
参考答案:
她朋友看到床底下躲着一个男人。
答题完毕。当然,在某些问题上,ChatGPT-4 的回答也许还不够完美,但它所展现出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已经令人惊叹。
结语这次向 ChatGPT-4 提出的 16 道犯罪心理学测试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 AI 在处理复杂问题方面的潜力。当然,AI 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心理学家,但它在分析和推理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容忽视。
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或许有一天,AI 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中的犯罪案件,还能深入研究人类心理活动,为心理学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性发现。
当然,AI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将面临伦理和隐私等方面的挑战。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在探索 AI 技术的无限可能的同时,也要关注和解决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在技术进步与人类需求之间寻求平衡,以确保 AI 的发展能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这次 ChatGPT-4 在犯罪心理学测试题上的表现,无疑是 AI 技术在心理学领域的一次有趣的探索。希望这篇文章能激发您的好奇心,也让您对 AI 技术的未来充满期待。让我们共同关注 AI 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期待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示。
《犯罪心理》(by长洱,以下简称《犯心》),顾名思义,更加注重刑事案件中心理层面的分析。作者塑造了一个理想主义者,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思想上的可能性,用大量心理学、伦理学、传播学、医学等学科为支点,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看似荒谬至极,却又让人愿意相信的故事。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本“苏爽”文,实际上除人设苏外,一点都不都爽。别的作品中主角开挂是要大杀四方,《犯心》中离谱到部分读者想退坑的主角团人设和家族设定,则是为了揭示更丑恶的真相,以及主角团不要被轻易弄死。
作为一部耽美作品,主角们的爱情在案件中生根发芽,他们心意互通的过程比较漫长,如果纯粹奔着爱情线来的读者,可能会被行文中大篇幅的心理学分析劝退,不建议尝试。
作为一部褒贬不一的社会派推理作品,因其核心立意的理想性,注定它会在部分案情侦破上的理想化,注重推理、解密、逻辑、想看刑侦细节的读者,不建议尝试。
《犯心》于我个人而言,是一部看完第一个案件就停不下来,看到最后,看懂核心立意,想给作者跪下的作品。长洱大大真是一个既理性又温柔的人,同类型题材,我愿称之为最爱,没有之一。
如果你看到这里,对《犯心》产生了一点兴趣,有一定社会阅历、喜欢悬疑推理作品、不介意我上述提到的问题。那么,就此打住,去看吧,任何剧透都会影响体验。看完之后,你会想来同我讨论。
【实验】正文开始之前,劳烦各位做一个思想实验。
问题一:铁轨上的推车失控,将撞上五人,若推车继续前进,那么这五人必死无疑,唯一的解决方法是由轨道员将推车切换到另一条轨道上,另一条轨道上只有一人。
提问:轨道员该为了救五人而撞死这一人吗?
选项:A、该 B、不该 C、不知道
问题二:与问题一情境相同,仍旧是一辆失控的轨道车即将撞上五人,你作为轨道员正站在天桥上,在你身边是一位陌生人,如果你把这位陌生人推下桥令他卡在轨道上,那么推车就会停下。虽然陌生人会死,可你能救下五人。
提问:你该把陌生人推下桥,而救下五人吗?
选项:A、该 B、不该 C、不知道
问题三:与问题一情境相同,仍旧是一辆失控的轨道车即将撞上五人,这五人中有一人或多人是你的亲人、朋友或爱人。你作为轨道员正站在天桥上,在你身边是一位陌生人,如果你把这位陌生人推下桥令他卡在轨道上,那么推车就会停下。虽然陌生人会死,可你能救下五人。
提问:你该把陌生人推下桥,而救下五人吗?
选项:A、该 B、不该 C、不知道
以上三个问题,是变种的电车难题,也是《犯心》所要探讨的核心立意:关于社会道德准则与永不凋零的人性之花。
【正文】一、故事架构在悬疑类作品中,一定会出现正与邪的对抗。
正义的一方怀揣着一个或几个致命的缺陷,去和几乎完美的敌人抗争,大多数的敌人都是有形的,他们的作恶动机可能是钱、可能是权、可能是性、也有可能是单纯的人命。
而《犯心》,则上升到了一个我之前从未见过的高度,它几乎重构了我对道德和人性的判断。
以林辰和刑从连为代表的主角团所面临的敌人,他们追求的,是无法融入正常社会的异常群体(分子)的利益诉求。他们质疑的,是数万年人类进化和社会演化过程中,多数人令少数人臣服所选择出的人类社会和道德准则。
这样的敌人,代表着极致的黑,他们的人员配置、经济实力、战略布局,毫无疑问,将空前强大。
基于此框架,我们先代入反派视角,聊一聊正派人设。
没有对手的碾压局是很无趣的。因此反派挑选的人,是极致的白。
林辰、宋声声、段万山、黄薇薇……他们善良、聪慧、坚韧、有责任感、有同情心,你能想象到的人类所有美好品质在他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设定“苏”是因为,在生与死的游戏里,需要这样的人破局。
其次,我们来聊令人诟病的家族设定。
《犯心》是一本架空作品,里面有四大家族和凌驾于这个家族之上的邢家,邢家大少爷便是本文的另一位主角刑从连。
乍一看这个设定时我的心理一堆乱码,随着剧情的推进,我逐渐发现这些设定是在情理之中。
其一,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阶层的剥削和压迫。比如林辰被四大家族打压只能找类似宿管的体面工作。比如出身名门的李景天比才华横溢的宋声声更有利用价值。
其二,作者的把故事铺体量铺的非常大,事件发生地点不仅是在一城、一国,还着眼于多个国家。如果没有邢家的设定,那么国外发生的案件,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刑从连参与的,更不要提把国外案件与本土案件紧密丝滑地联系在一起。
其三,设定固然有些浮夸,但刑队只在关键时刻开挂。例如,他利用自己守门人的身份进入新尼大使馆,让窃听专家证实了歌曲含有宋声声被施暴的惨叫;他在达那雨林,带领自己的旧部救下高孟部。
除此之外,大多时候,刑从连都是那个喜欢混迹在各色大排档中,吃小龙虾,喝着永川纯生,爱特喵谁谁的刑警队长。
最后,我们来聊案件的解决方式。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描述《犯心》的推理过程,我会说,“上帝视角,过于理想化,却让我心服口服。”
与传统刑侦文那样依托证据链拨开层层迷雾的手法不同,我更愿意将《犯心》看做是小心求证的过程。
《犯心》全文分为五卷:一沙讲死亡、双程讲复仇、三坟讲偏执、四声讲恶意、五浮讲道德。布局一浪高过一浪,每一个案件都是反派在长达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谋划中遗漏的蛛丝马迹。
老实说,这本书的反派很强,没有一刻智商掉线。 每当我数次以为无解、这怎么可能赢时,作者总能给出令人惊叹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剑走偏锋,可能闻所未闻,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们是基于主人公深陷黑暗,被扭曲人性裹挟,仍然相信人性的光辉时做得出的。
很多案件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写崩,但《犯心》没有。因为这些解决方案并非天方夜谭,而是有底层逻辑支撑,它让读者信服,甚至充满希望。它让我确信,无论何时何地,在与黑恶势力斗争中,哪怕粉身碎骨,也定会留下耀眼而璀璨的光芒。
并且。
无论被岁月埋得多深,藏了多久,一定会有人让牺牲者重见天日,那人会带着他们不屈的灵魂用枪抵着反派的头说,“将军。”
二、五个案件一沙
生与死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问题,我无法给出解释,因为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敬佩生命,畏惧死亡。
作为整本书的第一案,主角团逐一登场,首次合作,产生羁绊。
很多读者觉得这一案故事结构上有所缺陷,略显平淡,阅读体验差。抛开文风和设定,大概与作者没有在这一案中塑造可以引起共鸣的支线角色,或是案件记忆点不强有关。
回归案件本身,作者选用系统脱敏疗法作为核心诡计,将心理学上的治疗手法与案情结合,我认为是不落俗套的。
我们起于人间,止于尘土,生命就如手中的沙,在时间的催促中,不知不觉从指尖流下。
双程
想象一下,一个晴朗的午后,你半闭着眼,戴着耳机,坐在大巴车上。忽然,司机猛打方向盘,车停下。你看见一个少年拿枪指着司机,平静而温柔地说,“女士们先生们,把你们的糖果都拿出来,另外,我不要柑橘味的。”
很有趣的画面对不对?从劫车案、到爆炸案、到劫持人质案,在阅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跟着主角的视角一步步揭开那个沉重到所有人愿意为少年服务的真相。
致敬缉毒警察的故事,我永远热泪盈眶。
三坟
人,究竟是出于什么情况下,才会在大好年华,结伴自杀?
作者使用《乌合之众》和《狂热分子》的观点构架起了三坟案。
这是一起令人惋惜的案件,看到最后我心情复杂,陷入沉默。分子卑劣地利用人性的弱点蛊惑自卑的年轻人,让他们失去本我,沦为帮凶。
可,这些年轻人最初,只是希望成为更好的人。
四声
有句老话,说的是不可以貌取人。但现实人们往往会被虚假的表象所骗,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个风评绝佳的歌手,而非风尘气十足的流莺。
割喉案,舆论杀人案、案,诬告案。对身份的偏见,对偶像的盲从。
很多读者都是因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入坑,我也如此。其实有点可惜,如果我没有被剧透,那么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可能会更加震撼、更加意难平。
“阿辰,你知道宋声声吗?”
他生于长空,长于烈日,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坚韧的生命。
我真的好遗憾阿辰和声声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五浮
自私和丑陋是人的本性,犯罪是受基因影响的。
为了证明这两个观点,以沈恋为代表的分子做了三件事。
第一,他们通过投毒改变人类基因;第二,他们杀害阅历丰富、不易被轻易改变思想的老人;第三,他们将电车难题扩大到整个社会,妄图给每个人心中种下一颗自私的种子,撬动数万年来建立起来的社会契约和每个人心中赖以生存的道德准则。
这是贯穿全文的核心案件,让我震撼且自愧不如。
全民公投进行了24小时,我敬佩每一个深思熟虑后敢于做出选择的普通人,我们赢了。公投的结果证明人类基因先天的自私被后天所形成的道德刹车所约束。
至于,犯罪基因理论,绕不开一个人,段万山。
他是受人尊敬的无国界医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脑部扫描图斑斑驳驳,额框皮质、前额皮质、杏仁核功能存在缺陷。
那是属于大部分变态杀手的大脑,却生出最美好的灵魂。
三、人物设定林辰X刑从连
不止一次听过类似“悬疑作品中为什么一定要有感情线啊”的提问,在这部作品中,我找到了答案。
林辰,心理学家,清冷、理智,正直,温柔到骨子里。
这样的人,当他评价自己的前半生时他说,“命不好。”
他是被分子选中的典型目标,他目睹叫他林辰哥哥的女孩儿被铁水熔炼。其后多年,他沦落尘埃,饱受内心煎熬,在他人生最低谷,他遇见了刑从连。
刑从连,刑警队长,邢家嫡系,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他外表吊儿郎当,人设堪称全书最强。作者通过一个个案件和突发事件,展现他惊人的控场能力和指挥能力,让读者相信,有些人,天生就是领导者。
刑从连于林辰而言,是拯救他的太阳。初见就敢毫无保留地相信,我想,从那刻起,林辰就已经动心了吧。
林辰抽丝剥茧,刑从连强力后盾,完美组合。他们的感情在一个个案件中升温、告白、相恋。这话说得轻松,实际上,如果不是林辰看到宋声声死了,他怕自己随时随地也会死,他永远也不会把这份感情告诉刑从连。
他们的爱情好难呀,具体难在“命不好”的林辰。
我粗略算了下,如果没有刑从连,如果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林辰大概有三次会丧命。
第一次,是在达那,林辰罹患败血症;第二次,是被沈恋注射药物,林辰变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第三次,是沈恋自杀后,林辰在药物摧残和抑郁等级很高的情况下踏上医院天台。
林辰能熬过去,是因为刑从连对他说,“想听我说爱你吗?撑下去,死了就永远听不到了。”
所以,你问究竟什么是爱情?爱情真的有力量吗?
我想,林辰会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大概是因为人生实在有太多出其不意的艰难时刻,所以能有相互扶持的同伴,真的很好。”
方艾子
她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本应该在最无忧无虑的年纪肆意张扬,却拿着父亲留下的枪,犯下劫车案、爆炸案、劫持人质案。
她的父亲是一名缉毒警察,因被无良媒体暴露关键信息,惨遭毒贩报复牺牲。
她见识过毒贩丧心病狂的手段,终日生活在惶恐不安当中。她不敢相信任何人、只能背负满腔仇恨,独自支起一盏微灯。
她没有能力进入黑色的世界,她选择最极端的方式找出幕后真正的罪犯,报复那些因为疏忽或者无所谓或者只是为了博头版而把她父亲照片挂出去的人。
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这个世界上,再不会有第二个像你这样的女孩。”这是林辰对她的评价。
她本想杀死凶手后再一死了之,烈士孤女血荐轩辕,舆论的利剑会直指所有当初报道过她父亲的记者,他们虽然逃脱法律制裁,但他们中没有人可以逃脱道德制裁。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林辰,把她从痛苦与恐惧沼泽中拽出来的林辰。
林辰告诉她,“你父亲至死都未曾向那些穷凶极恶的匪徒妥协过,那么请你也不要害怕,不要向命运妥协。”
烈士之女,天生就该比别人活得更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因为从她父亲去世的那天起,她就活在他带给她的荣光里,她也必须,带着他的荣光和骄傲,一直走下去。
宋声声
敲下“宋声声”前,我想,他不是整篇故事的主角,却在如今的互联网上享受了这部作品最多的关注,林辰和刑从连真的很好,这对他们来说好像有点不公平。
敲下“宋声声”后,我想,林辰和刑从连是警务人员,他们不会在意是否备受关注,而宋声声,那个红极一时的音乐天才,理应享受这样的待遇。
“你知道宋声声吗?”
宋声声染着一头标准坏学生的金发,戴一排亮闪闪的耳钉,抱着吉他在舞台上跳来跳去,放声高歌。他嘶吼着呐喊着,看上去嚣张跋扈,却笑得灿烂无比。他有一个能横跨数个八度的好嗓子,写过许多众口相传的好歌,那时的男孩女孩,都爱死了这个叛逆儿。
宋声声的粉丝说,“要守护天下最好的宋声声。”
宋声声说,“因为我比较帅,所以还是我守护你们好了。”
他挥动手臂,在虚空中很随意画出符号“&”,他和粉丝做下约定,“因为我力量比较强大,所以每次你们画你这个符号的时候,我就会到你身边来,给你们好运和力量。”
那时宋声声一定想不到,这个符号能在不见天日的黑暗里,支撑他九年。
为什么总有恶魔喜欢蹂躏漂亮的生命,践踏纯粹的善意,颠倒黑白?
只因一个变态的欲念,宋声声在他最灿烂的年纪被诬告入狱。直到九年后,真相大白。
穿透时间的雾霭,直视一幕幕惨烈的画面,我看到李景天利用宋声声的善良,在他引以为傲的录音室惨无人道地折磨他、殴打他、将他视作泄欲的玩物,把他的惨叫声混进歌里,放给全世界听。
我看到他浑身青紫,惨不忍睹,居然还有力气和相野拍桌,整个人斗志昂扬,好像在燃烧。
我看到他被绑在椅子上,拔掉牙齿,装入。他流了好多血,看向那些恶魔的眼神还是燃烧着的,一点也没有屈服。
我看到得知有粉丝因他丧命后,他揍了相野一拳,然后哭了。据说那是他第一次流眼泪,他哭得惨极了。那之后,他放弃了抵抗,甘愿被碾入烂泥里。
I will be with you forever。
九年了,所有人都以为苦难终于过去。即使牢狱生涯让宋声声骨瘦如柴,面黄肌瘦,眼神里早已没了当日的神采,但他的粉丝依然爱他,他还可以跟他的粉丝见面。
可是,6月1日,宋声声在他复出演唱会前夕,歌喉自杀。
这不是抑郁、不是厌世、不是迫不得已的反抗,这是最清醒地选择、最精确地计算,最慷慨地赴死。宋声声用鲜血发出信号,用配电箱的密码筑成最后一道防线,守护了他的姑娘们。
他这么骄傲,怎么可能向命运这种狗屁玩意低头呢?他桀骜、放纵、夺目,他永远也不会向命运低头啊。
他从肮脏的淤泥里爬出,轰轰烈烈地结束了自己漂亮的一生。
夜莺与玫瑰,并非什么狗屁的悲惨结局,而是将自由的灵魂彻底解放。
段万山X端阳
如何让一个心思单纯的年轻人快速成长?
让他崇敬且深爱的人死在他眼前,用不了多久,他就活成了他。
端阳,刚出场时青涩、单纯、带着点孩子气。他正直、善良,专业知识过硬,社会阅历不深,他以为有人抄袭了老师的研究成果,一心一意想替老师伸张正义。
段万山,早年加入无国界医生组织,一生致力于安戈多共和国的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即使在死去之前,仍然心心念念想要在达纳雨林建立病毒观察前哨。
他是一个为了别人的生命奉献了一生的人。同样,他也是端阳的老师。
他治学严谨、认真负责,除了教会端阳专业知识外,还教会端阳一个合格的医生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心态。 他们相互暗恋、阴阳两隔、无疾而终。
医生究竟是个多么理智且温柔的职业?无论是段万山本人,还是端阳,在面对段万山之死时,我能感受到的,先是“接受”,紧接着是“责任”,然后是“遗憾”,最后才是“痛彻心扉”。
我为他们的未能见上最后一面的爱情唏嘘,却更敬佩他们对自己身份的清楚认知,以及肩上抗下的责任。
作为一名老师,与学生谈恋爱是不负责的,所以段老师选择远渡重洋;作为一名医生,因为个人情绪而耽误病人治疗也是不负责的,所以端医生确认深爱的段老师死亡后,第一句话是,“林顾问必须马上接受治疗。”
不愧是段万山教出来的学生。
我们最初接触段万山,就是直面他的死亡。在他死后,他的故事逐渐浮出水面,他被幕后组织成员污蔑,他们利用端阳设计了一场杀人诛心的阴谋。这阴谋,因段万山之死,不堪一击。
故事的最后,我们看到了那张斑斑驳驳的脑部扫描图。 段万山,他的存在,强力地证明了一点,无论你多么坚信恶的存在,总有些灵魂能让你措手不及。
黄薇薇
这世界上有太多人天性善良,他们甚至会为了一些素不相识的人牺牲自己的生命,比如宋声声、比如黄薇薇。
她家世显赫,弃商从医,因为她喜欢迎接新生命的喜悦。她个人能力很强、正直勇敢,令人钦慕,是林辰见过的最有主见的姑娘。
这样的姑娘,在周家少爷让她说出那16个人已经死了时,她站起来,很明确地告诉林辰,“胸膛起伏,犹有呼吸,他们还活着。”
一边是少数高层精英、富家子弟,另一边是多数社会底层,他们此时正面临残酷的生死考验。林辰被逼完成的任务,是花五分钟时间思考,把他们头顶的钢水,浇到哪一边的头上。
多好的活下去的机会,只要钢水浇下去,谁能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
倒计时一分钟时,黄薇薇问陈与君,“我们是踩在地雷上吗?”
林辰说,这是他人性中真正阴暗龌龊怯懦无能的时刻,他想逃,他没有办法做出选择,他们有谁是应该死呢?
倒数48秒的时候,黄薇薇从天上一跃而下,地雷触发、钢水从天而降。
她至死都没有同林辰说一句话,因为她知道无论她说什么都会成为林辰梦魇里不断不断响起的话。
黄薇薇替林辰拉下了那根扳杆,为林辰背负了间接杀人选择,用她的生命和灵魂打碎林辰的绝境,让幕后凶手设计的一切计划落空。
三年后,林辰问黄泽,“为什么薇薇选择自己跳下去?”
“因为她想救更多人,也不想看你为难。”
“那为什么她会想救更多人?”
“因为,她是我们家的好女孩。”
再绝望的深渊也会开出烈焰之花,因为人性,她真的很美。
普通人们
《犯心》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和小人物。
我记得一名死于卑微坟墓的自杀者留下一本《离散数学》。
我记得一群高材生,面对暴动的群体,表演出一个不存在的祭典。
我记得一个风尘女子,不畏强权,即使人微,也不愿委身恶魔,即使言轻,也想为偶像讨回公道。
我记得一群协助警方办案的普通出租车司机,他带着一些私心请求道,“黄家一号那真不是个好地方,你们能关了它吗?”
我记得制药公司里肩负责任的科研工作者。我记得在达纳牺牲的无国界医生。
以及,最后投票的,做出选择的每一个人。
有人光芒万丈照亮黑暗,有人在黑暗中迸发微光。
恶意可能永远不会消弭,但善良的人和美好的心灵,也永远都在那里。
【尾声】还记得开篇那三个问题吗?写下这篇文章前,我在朋友圈做了实验。
第一个是否应该扳动轨道问题情境中,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脑域活动增加。
我得到的答案如下:
第二个是否为了救五个人而杀死陌生人的问题情境中,与情绪和社会认知相关的脑域活动增加。
我得到的答案如下:
以上两个问题,是《犯心》中,林辰对于电车难题的解释。
我后来发现,它们都缺乏自我代入,即答题者自身或家人的安慰是置身事外的,于是我设计了问题三。
很意外,前两道题中或插科打诨,或在与我讨论逻辑问题的人好像都正经了起来,我得到了让我眼圈泛红的答案:
道德没什么了不起,却又非常了不起。
在危难来临的时候,人们认为了实现更大利益而牺牲小部分是可以接受的,但在现实中,你不能主动强迫他人故意牺牲。
因为道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自律,而不是他律。
很久以前,我听过一句话,“你可以在作品中塑造多种人生百态,但一定要让读者看到人性的光辉和希望。”
感谢《犯心》,让我看见恶之后,更加相信善的存在,让我意识到就算此时此刻处于黑暗,我也愿意点一盏灯。
求真、向善、憧憬美好,我也想成为更好的人。
【后记】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眼界和格局都被开阔了。
以前写小说也好,剧本杀也罢,都是以主角的视角出发,但其实悬疑作品不是这样的,悬疑作品是先有案件,故事才会成立。也就是说,比起主角,反派的设计更加重要。
反派的目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决定他会犯什么样的罪,杀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手法。
而正派,也就是我们的主角,他可以有支线故事,但他的目的一定十分明确,就是要抓捕反派。
那么,为什么他可以成为主角呢?
因为所谓的主角,大多是反派选中的典型目标。要么反派觉得这人是自己的同类,要么觉得这人伪善,和自己完全相反。
抓住反派,让他受到法律制裁,我认为这不是最终目的。
研究反派的动机,提前避免更多类似案件的发生,我想,这才是这类作品最大的意义。
作者:王 彦 孙彦扬
《第八个嫌疑人》被市场称为“欧皇”电影,因为它改编自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武装劫钞案,骇人听闻的原型事实和犯罪类型片,在院线里都有天然关注度;更因为它从四年前完成到如今上映,“熬”到了一个演员集体走红的最佳时机。
拆解影片阵容:大鹏近几年的电影路越走越宽阔,导演、演员花开两朵,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最佳男演员的加成,让他的新作未映先热。林家栋从早年香港无线电视艺人训练班入行,30多年收获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等荣誉,从《爱君如梦》《叶问》《寒战》到《杀破狼》,在内地也累积了相当的观众缘。张颂文和孙阳则是今年能用“爆火”来形容的两张王牌,前者因为《狂飙》里的高启强一跃成为国民级演技派,后者因暑期档大热影片《孤注一掷》里阿才一角,跻身“顶流预备队”。一言蔽之,冲着题材和阵容走进影院的观众不少,自9月9日上映以来,《第八个嫌疑人》累计票房轻松破两亿元,大大领先同档期影片。
几位演员的表现也算不负期待。为了更贴近人物,大鹏苦练粤语,开机前增肥20斤,又随着剧情推进迅速减肥30斤,演出了两重身份下截然不同的两张脸。抛掉颜值负担的孙阳,以细节准确还原内地公安干警形象的林家栋,及至张颂文、齐溪甚至其余五名劫匪的饰演者,都贡献了合格的表演。然而,演员的努力难以兑换口碑的上扬。一部斩获过表演大奖的影片,因为剧本的薄弱功亏一篑。究其根本,这个故事里“人”消失了。
缺失的动机与情感,拼凑不出的“人”
1995年,“12·22番禺抢劫运钞车案”震惊全国。两分钟、九枪、三条人命、1500万元现金、主犯潜逃21年等要素,都是案件公开的信息,于电影则是事先张扬的真相底牌。尤其当2001年播出的电视剧《惊天大劫案》脱胎自同一桩案件,故布疑阵、拆解真相,并非《第八个嫌疑人》的故事着力点。如导演李子俊所言,“我们更想去探讨他们逃亡的过程、他们的想法”,影片悬念的重心不在案件本身,而是那些困在案件里的人。
可惜,《第八个嫌疑人》剧本从对的起点出发,却因为对人物塑造力有不逮,最终没能抵达一个真正有血有肉有欲望有挣扎的人。
主犯陈信文,他是父亲口中“凭才智可以有所作为”的可塑之才,是堂弟心目中“因自己没什么知识,共享哥哥的才华名利”的仰仗。这样一个聪明人执掌建筑工程公司,什么样的工程困顿令他深陷绝境而难以自拔?又是怎样走投无路、非此不可的选择,触动他决心铤而走险,策划惊天大案?片中匆匆带过的所谓“自尊”命和世间财,缺乏足够充分的说服力。再看堂弟陈欣年,义无反顾跟着陈信文走上亡命路,21年间,他的死心塌地也好,无条件成全也罢,内心深处可曾有过挣扎犹疑,电影里只闪现了他为莫志强之死的一瞬哀嚎。至于其余五个劫匪,他们初始的工作、身份大相径庭,凭什么全都豪赌一生走上以身试法的道路,都没能在创作中展现合理动因,沦为推动情节的全员“纸片人”。
今年初,《狂飙》之所以引发追剧热,因为观众目睹了故事里的高启强从卖鱼郎走向犯罪深渊的步步错;再往前,《扫黑风暴》里贺芸的命运之所以引人唏嘘,因为角色身上人性的本真连通了人之常情。合格的犯罪类型片,往往能让观众看清恶之花是怎样一点点在人性的缝隙处滋长、开放;从犯罪心理的探究来讲,只有讲清楚普通人与恶的距离,他们是如何在善恶交界处游离而逐渐误入歧途、直至动弹不得,才能对观者有所警醒。
哑声的“戏剧之枪”,被消解的正道之光
网友有个颇为集中的吐槽之问:“张颂文只是个打酱油的?”似乎是对所偏爱演员戏份的不满足,本质却直指剧本对角色塑造的潦草。
契诃夫的著名理论值得重申,假如戏剧的第一幕里墙上挂有一杆枪,那么在第四幕,这枪一定要打响。《第八个嫌疑人》的墙上挂了不少等待鸣响的枪。比如张颂文饰演的警察何蓝两次买梨,水晶梨对案件侦破或对人物关系的建立,都有机会作为戏剧的“枪”。比如林家栋饰演的警察王守月,他花了大功夫分辨喜帖,然而这番周章对追索嫌疑人的功效可能不如他误打误撞闯入了劫案密谋现场。又比如陈信文借“莫志强”的身份重新社会化的过程中,他的隐没与不甘、其妻杨芳的崩溃到抉择,戏剧之枪悉数哑声,变成虚晃一枪的噱头。
更糟糕的是,无巧不成书的剧本结构方式消解了21年间追凶不弃的深沉力量。朋友圈转发的一条新闻,便把陈信文的踪迹推送到王守月面前;信口一声“老乡”,就能说服素昧平生的杨芳把自己带进家门……如果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着真实原型的可溯之源,那么一群普通警察在21年寒来暑往、朝来暮去中纵然走过“弯路”、遇过挫折,依然从不言弃,恐怕才是被“巧合”掩盖的真相。
《第八个嫌疑人》展现了如是两边阵营:一支缺失了人物前史、剥离动机与情感的亡命小分队,他们为劫案草率集结,又因稀碎的计划和高调的挥霍而迅速被捕;另一方是虚张声势的警队精英,在被抽离了21年时间的重量后,最终突破全凭命运眷顾——突兀的情节或许源自案件的荒唐原型,但对一部从真实中得来的电影而言,挖掘偶发罪案背后的必然动因、还原终极一击前的百转千回、从犯罪发生学的视角探寻犯罪心理,以起警世之效、弘正道的光,这才是改编自真实案件的创作应有之义,也才称得上好剧本与好表演相得益彰。(王 彦 孙彦扬)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