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处女座

奇人甲(奇人甲所有文章)

时间:2023-12-31 22:52:29 作者:君心似我心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奇人葩事一号

奇人甲,今天的主人公。

奇点在于:长在别人的愤怒点上,一句话引爆怒火。

叮铃铃…看了一眼来电人,120分的心情瞬间降落到60分。

果然,一句话后,愤怒值成功突破100个点。三句话中有两句话是对吼的。挂断电话后余怒未消,老公好笑的看着我,怡然自得喝了一口水。

想起前几天出差,聊到单位上的人和事,大家一致对奇人甲及他带领的人员摇头,纷纷觉得可惜了几个能干人被带歪了。

小斑鸠说,现在最没有地位的ks就是他们了,现在工作只有靠不讲理不要脸来开展,不懂又装懂瞎指挥,蛮不讲理又不听别人意见,大家都很无语。

说完大家深以为然。

其实,经常加班加点少不了他,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人啊。

奇人甲《神话密码破译》全网最全

作者的话:

此时,人类已进入了最危急的时刻!睁眼看看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这仅仅是刚刚拉开序幕,更震撼的即将来到。我不得不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用心写下这些沉重的文字,愿为有缘之士指出通向美好未来的光明之路,平安渡过劫难。我将在这里为大家讲讲故事,点破一些迷,为大家揭示隐藏在人类世界背后的惊人真相!希望大家能放下观念与偏见,跟上我的思维,跟随我进入一个你前所未知的真实世界,寻找人类的终极归宿……文章每天更新,请帮推广,让更多有缘人看到,欢迎转载,如能链接到本网站将非常感谢!

题记:

我会在这里给大家讲讲神话,讲你从小就听祖辈们讲过,但是又从没听过的神话

我想为你揭开掩盖着人类世界的面纱,给你惊艳的真容

我想为你打开一个真实的,你从未触及过的神秘世界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请放下观念与偏见,跟上我的思维,跟随我进入这个神秘的世界……

文章持续更新中,每天更新一篇,敬请期待……请广为传播,功德无量!

目录:

一 女娲造人

二 女娲补天

三 扶桑神树

四 盘古开天

五 神话传说

六 史前文明

七 绝地天通

八 大禹治水

九 后羿射日

十 终极目地(文后附有重要预言解译)

一、女娲造人

文章开始之前,先作一个简单的科普,希望用现代科学的观念带你跳出现代科学的束缚,为后面要解说的重要内容作一个铺垫,不然以凡人低维度的思维模式将无法理解。

人类从远古到现在,确实存在着众多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比如现代影视作品中比较流行的时空穿越。

现在很多前卫、开放的科学家都认为有时空隧道的存在,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时间和空间不是固定的,宇宙中不存在唯一的时间和空间,质量会使时间和空间发生扭曲,认为这是引力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爱因斯坦认为质量会扭曲时空,这已是科技界公认的理论。

现代前沿的科技界提出了“翘曲空间”这个概念。打个比方:纸上有相距10厘米的两个点,A点和B点。从A点出发,至少得跨越10厘米的空间才能到达B点。如果把这张纸卷曲起来,使A点与B点重合,那么A到B的距离就变成了0,直接就可以从A点跳转到B点,不需要经过任何的时间和空间。这就是时空隧道或称为“虫洞”的产生原因。

我们再谈谈时空的维度,我们知道点构成了线,线构成了面,面构成了体。点是没有维度的,称为0维。无数的点构成了线,直线是一维的,它只有长度这一个维度。无数的线构成了面,平面是二维的,它有长、宽这两个维度。无数的面又构成了体,立体是三维的,它有长、宽、高这三个维度。

我们人类所生存、所能认知的这个世界就是三维的,我们生存在三维度时空之中。那有没有比人类更高维度的时空存在?

现代物理学的最前沿领域――弦理论认为:我们这个宇宙至少有11个维度的存在,还有很多维度是我们人类感受不到但确实存在着的。

低维度时空可以在高维度时空中发生扭曲,而开启时空之门。

比如一条直线是一维的,纸是二维的,我们可以在二维的时空之中将一维时空扭曲,将这条线在纸上弯曲,成为曲线。再比如,我们人存在于三维时空之中,而一张纸是二维的。我们可以将这张纸折成纸箱,或卷成纸筒,那么这个二维的纸就在三维时空中产生了扭曲。同理,三维的时空也可以在四维时空中产生扭曲……从而产生时空隧道,穿越时空。

我们都是三维度时空中的生命,我们所能认知的这整个世界都存在于三维度时空之中。那么更高维度时空之中有没有生命的存在?现代科技界目前还无法证实高维度时空中的生命存在,但同时也无法否认他们的存在。若高维度时空之中存在着生命,那他们对我们人类来说,就是高层生命、高级生命。自古以来,人类所崇拜的佛、道、神仙等,是不是就是存在于更高维度时空之中的高层生命?我们可以先抱着这个设想,如果最后这个设想能够被圆满解释,没有漏洞,那么它就是成立的,这才是科学的研究精神。请让我们往下看:

低维度时空中的生命,不知道高维度时空的存在。因为他们受他们所在时空维度的限制,他们的思维结构都是这个维度构成的,他们跳不出他们所在的时空维度,接触不到,更无法感知、理解高维度时空中的存在形式。而高维度时空中的生命却可以随意进入,或离开低维度的时空。

比如水平面是一个二维度的时空,我们在三维度时空之中将一片树叶放在水面上,那么这片树叶就进入了这个二维度时空之中,凭空出现。我们在三维度时空之中,再将这片树叶拿走,那么树叶就在这二维度时空之中凭空消失了。这很像神话故事中:神仙凭空出现在某个地方,然后又凭空消失不见了,没有留下任何踪迹,然后瞬间又出现在另外遥远的地方……如果神仙存在于更高维度的时空之中,那这种现象就容易理解了。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是现在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坐落在瑞士和法国交界处的侏罗山地下100米深处,于2008年开始启动。

目前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内发现了一种奇怪粒子,说它是粒子,但是它却可以无故消失,说它不是粒子,有时又会真实存在于我们世界里。这种粒子被称为奥德龙粒子(odderons),也就是说奥德龙粒子能在我们这个世界中无故消失,又能凭空出现,神秘莫测。这个粒子的出现,暂时扰乱了物理界,这个就留给大家去思考了。

另外高维度时空中的生命虽然可以随意进入低维度时空之中,但是不能完全进入,只能片面部分的进入。比如水面是二维的时空,我们在三维时空中将一只手垂直放下水面中,当中指最先进入水面时,在水面这个二维时空中所呈现的只是中指的横截面――如同一个圆的形状。当两根手指进入水面后,所呈现的也是两个圆、两根手指的横截面……永远无法完整的呈现整个手的样子。当我们向二维时空中的生命讲解手的样子时,它们是无法理解的,也不会承认的,因为它们的思想和认知域中无法建立起这样的概念,它们缺少一个维度。它们认为三维时空中的手是一个圆,或几个圆。这只能是盲人摸象一样,认为大象是一根柱子,或是一根绳子……这在它们这个层次和维度中看是对的,因为在这低维度中呈现出的就是这样,但在更高维度中看,却是荒唐可笑的。

所以犹太人流传着一句格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假如地平面是一个二维的时空,我们人站在大地上,这个二维时空就在我们的脚底下。我们会说这个二维时空是地,是泥土。但这么说,这个二维时空内的生命就理解不了,它们概念中的地、泥土,只是它们脚底下的那一条线,那条一维的线。它们会认为我们三维时空中人所说的地,只是地上的一条线,而不是它们所在的整个地平面――他们的整个时空世界。这是因为不同时空维度的内涵差异,所造成的错误理解。

同样的道理,我们人类所在的三维时空,是神所在的高维度时空体系的最表面、最低层,同样在神的脚底下。神会说我们这个时空是地、泥土。所以神说用泥土造了人,就是用我们这个三维时空中的物质造了人,而不是用我们这个时空中地上的土造了人。这同样是不同时空维度的内涵不一样,造成的错误理解。

《圣经》中说上帝用泥土造了人,中国传说中女娲用泥土造了人,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用泥土造了人,印地安人、迪埃格诺人、希卢克人、印度科尔库人、新西兰毛利人、澳大利亚、比兰人、萨卡兰人……他们的神话传说中,都是神灵用泥土造了人。几乎世界上所有古老民族的传说中,都是他们的神灵用泥土造了人。这是不是很奇怪?

我们说,远古人类交通不便,各大陆被海洋、沙漠、高山等所阻隔,无法跨越、无法往来交流,文化相互隔绝。假如说神用泥土造人,只是远古人类的幻想,那幻想应当是随机的,如果这个民族说人是从树上长出来的,那个说人是从水中蹦出来的,那还好接受。但在全球所有民族和语言区域中,关于造人的传说如同出自同一个模板。如果是古人幻想,古人是如何跨越高山、海洋、大漠以及遥远大陆的阻隔,如何跨越种族和语言,全世界串通起来,共谋来愚弄他们的子孙?又是谁有这个能力在背后策划了这个天大的骗局?

我们所在的这个三维时空是由分子构成的,我们这个时空内的一切都是由分子这层粒子构成的,所以我们这个三维时空又称为分子时空。神说用泥土造了人,就是说用我们这个三维时空内的物质造了人,也就是用分子造了人。我们这个时空在神的脚底下,我们这时空中的一切在神更高维度的语言和概念中,都是地,是泥土。

这是女娲造人的故事

民间故事:乞丐之王

这篇故事发生在明朝正德年间,山东有位世家子弟,因为家境殷实,他从小就助人为乐,为那些受到冤屈的人打抱不平。然而,由于他的慷慨和正义,几年之内,他的家产便被挥霍一空,变得一贫如洗,连一口粮食和一文钱也没有。

他曾经帮助过的人,知道他的困境后,却没有伸出援手,甚至不肯施舍一点钱财。这让他深刻体验到了世态炎凉和人心冷漠。于是,他拿起了打狗棒,端着破旧的瓷碗,决然地走出了家门,成为了一名四处漂泊的乞丐。

为了避免玷辱祖宗,他从不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当别人问起时,他就会随意说些姓氏,比如张、李等。他定下了一个规矩,每户人家只讨一次,这既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又不损害他人的恩惠。他决定以这样的方式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乞丐。

他立志要游历全国,以乞讨为生,做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

经过仔细考虑,他从不在一个地方久留,今天在东方,明天则往西方,始终在不断地移动。正如人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使他成为了一个乞丐,他仍然重视情义,拥有轻财重义的品质。当他设法得到钱后,他会施舍给比他更贫穷的人。

在那些富人家里,看到他如此清高的行为举止,他们颇感惊奇。由于他识字并且能够写几首简单的诗词,他们并没有将他视为一般的乞丐。当他走进门时,这些人会亲自送茶或召唤下人送来饭菜,甚至还会主动给他一些钱财。他无需开口要求,这些人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他。

因此,他的钱财来得相当容易。每天,他不仅会得到一大把铜钱,还有几块碎银。如果他懂得积攒,很快便可以积累足够的财富,恢复旧业,重新成为一个富人。

然而,他的天性决定了他的行为。一旦他有了钱,他决不会留到第二天。如果他的同伴中有人无法填饱肚子,他会拿出钱来帮助他们;有人病倒无法出门乞讨,他不仅会请医买药,还会供养他们直到病愈。这些行为不仅仅是出于同伴之间的互相照顾,而是他内心深处的同情和善良驱使他这样做。

时间久了,无论是北京、河南、山东还是山西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乞丐的名字,他成为了乞丐中的名士,被人称为“花儿爷”。人们都希望他能出现在他们的城市,即使只是为了亲眼目睹这位奇人的风采!

这一天,"花儿爷"来到了山西省太原府。可是他的金字招牌突然失灵了。除了刚到的时候遇到一个女子留他吃了一顿饱饭之外,再没有遇到第二个好心人。接下来的四五天里,他一直在饥饿中度过,没有得到一文钱,也没有吃上一碗饭。

即便有些善心人愿意施舍,他们也是边骂边把饭食扔在地上,然后他自己捡来吃。这位“花儿爷”可是个有傲骨的人,他宁愿忍受饥饿的痛苦,也不肯接受那些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他总是凭着自己的性格转身离开!

他一连几天都没有吃东西,这让他感到两眼发黑,身体虚弱。他躺在破庙里,思考着自己的处境。他猛然一拍自己的额头,想通了:“原来如此,以前别人愿意施舍给我,一方面是看重我的人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的名声。但现在我初到太原,并没有表明身份,这里的人怎么会知道我是谁呢?眼下我只能厚着脸皮去自荐了。”

他打定主意后,强撑着身体走出了破庙去乞讨。他一见到人就自报身份,他以为凭借“花儿爷”的名号,肯定不会再有人会让他饿肚子。

但世事难料,他还没有自报身份的时候,虽然没有人给他银子或铜钱,但至少还有人会给他一些残羹剩饭。而现在,当他自称“花儿爷”后,人们却都对他横眉冷眼,甚至有些人听到他的名字就拎着棍棒冲过来要打他。

这让他感到十分困惑,整个太原城有数万家住户,但不知为何他们竟都对他持有这样的态度,像是所有人都故意要让他饿死一般。他想不出是何原因,只能无奈地叹口气:“罢了!大概是命运的安排吧!”

他拖着饥饿的身体回到了破庙,他已经对生或死毫无感觉,只是静静地躺着,等待着死亡的来临。仅仅一天一夜的苦熬,就让他四肢冰凉,奄奄一息。眼看着他就要成为异乡的饿死鬼了!

各位看官们,你们可能会奇怪,“花儿爷”在其他地方都是人人欢迎、拥戴的对象,为何唯独到了太原就变得如此落魄呢?

说起其中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太原人势力。实际上,太原的人们也非常仰慕他。但问题在于,当他们看到一般的乞丐上门乞讨时,他们会呵斥道:“你不知道我们这里有个‘花儿爷’吗?其他人家只会讨一次,但你们三天就来讨了五次,怎么不让人生厌呢?实话告诉你吧!即使我们有也不给你,我们要留着等‘花儿爷’上门。”

这样的话说多了,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了出去。远方的乞丐听说了这件事后,看到了冒充“花儿爷”的机会。于是他先“花儿爷”一步来到了太原府。这些地方的民众并没有看出其中的端倪,他们把这个人当成了真正的“花儿爷”,争相给他银子和酒菜。

一名诈称货真价实的货主,近日意外获得了一大笔横财。在离开之际,他一本正经地对众人说:“我‘花儿爷’是一匹好马,绝对不会回头吃草。如今我在贵宝地消费了一次,以后绝对不会再来了。我只是怕我离开之后,会有无耻之徒冒充我的名字来骚扰各位,坏了我的名声不说,还浪费了各位的钱财。请大家记住这句话,切不可被欺骗了!”

因为这诈称货真价实的货主的一番话,太原人便将真货当成了假货,将假货当成了真货。所以,当他们看到“花儿爷”时,便像看到了仇人一样对待他。他们连半个铜钱也不肯施舍给他,甚至把一碗冷饭也勉强丢在地上给他吃。当他自报身份时,他们更把他当成了不要面子的诈称货真价实的货主,连冷饭也不肯施舍了!

由于“花儿爷”盛名累人,他被逼得走投无路,快要饿死。他抓破头皮也想不出其中的原因,只好躺在破庙里等死。本处的地方总甲,平时就巴不得有一个乞丐死了,以便向各家筹集银钱,只要猪肉过手抹上几下,总要沾染上一些油水。

如今看到“花儿爷”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他等不及对方断气,就兴高采烈地先去各家筹款。他到了一个娼妇刘彩蝶家里。这个娼妇是太原城第一的名妓,当时她正在接待一个自称是龙公子的贵客。这二人正对坐下棋。

听说有个乞丐辞世,棋子一丢,我连忙问道:“那叫花子是何方神圣?可有人知晓他的名字?”总甲答道:“似乎来自山东,自称为‘花儿爷’,这不是明摆着假冒的么!”

刘彩蝶惊讶地问道:“这位活菩萨,他是如何离世的?”总甲道:“由于无人施舍,他应是饥寒交迫而死!”刘彩蝶随之叹息道:“此地之人对他的来历一无所知,将他误认为冒牌的‘花儿爷’!岂不知他才是真身,当年我在山东居住时,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龙公子插话道:“一个乞丐,居然还有冒充的!倒也真是咄咄怪事。这当中有什么缘故吗?”

于是刘彩蝶便将“花儿爷”生平所行的诸多善事、慷慨义举讲述给龙公子听。听闻此事后,龙公子不以为然地说道:“这只是传闻,或许已夸大其词,乞丐中哪会有这等好人?”

刘彩蝶正色道:“传闻虽不可尽信,但我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却是真实不虚。若只是听别人讲述,我亦不敢轻信。今日与各位相谈,我亦无所隐瞒。我十二三岁时,家道败落,母亲去世三天却无钱安葬,‘花儿爷’来到我家,我忍不住对他哭诉:‘母亲尸骸暴露尚且无钱收殓,那有铜钱打发你?’”

“他听后心生怜悯,取出一包银子,虽不过一两,却都是些零碎,想来也是四处乞讨而来,又摸出数百铜钱,一并赠予我父。危急之时,父亲亦顾不得羞耻,含泪接过这些钱财。”

“多亏了他的仗义相助,母亲才得以入土为安。他先前来到太原,也是缘分使然,刚好被我遇见。他于我而言是大恩人,我自然认得他,但他却认不得我。我曾留他吃过一顿饭,约定他日再访。”

“原本是想找个时机,将实情告知于他,好好报答他的恩情!却怪我疏忽,忘了他‘决不二次上门’的规矩。他此去自然不会再来。岂料才过了几天,他竟然就饿死了。这事只能怨我考虑不周,竟然害得恩人饿死他乡!”

讲述完毕,泪水如雨而下。龙公子听后心生感慨,开口安慰道:“此人实属令人敬佩!他既在你危难之际帮你安葬母亲,我如今也帮你赠他一口上好的棺木,再作些法事替他超度亡魂,以此报答他的恩情!”

刘彩蝶连声称谢道:“若能如愿,实在感激不尽。”龙公子随即吩咐随从取出十两白银,交给总甲去采买棺木,待殓葬之后,再请和尚进行超度。

然而,刘彩蝶担心总甲办事不力,便让家仆跟随前去,购置上好的棺木并运到寺庙中。他们靠近棺材一看,发现尚有一丝气息,于是赶紧灌了几口热汤。

不久,“花儿爷”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棺材就在身边,有气无力地问道:“我是一个将饿死的人,一个铜钱、半碗冷饭都无人施舍,这口棺木是从哪里来的?满城的财主都要置我于死地,诸位是哪一类人士?又为何肯来救我?”

众人便纷纷比手画脚地,将刘彩蝶感念他昔日的恩情以及龙公子资助棺材等事宜,详详细细地述说了一遍。“花儿爷”听后不由感叹道:“真没想到如今世上还有知恩图报的人,这可是世间少有的奇事。看来不仅我们乞丐中有豪杰,连娼妓中也是有人才的。”

言毕,“花儿爷”挣扎着起身,吃了些众人买来的点心,有了些力气后,便请求家仆搀扶,要去拜谢救命恩人。

刘彩蝶见他起死回生,心中欢喜无比,连忙置办酒菜招待。

龙公子打趣他道:“你以往都是有了钱就随意挥霍,如今经历这一劫,以后还敢不敢再大手大脚了?”

“花儿爷”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闻听此言急忙道:“再也不敢了。”

眼见“花儿爷”如此,龙公子便转眼对刘彩蝶说道:“他大难不死,将来必定有所成就,你既受过他的恩惠,如今又无亲人可依靠,何不与他结为异性兄妹?留他在家中供养,一来报恩,二来积德,多好的主意?”

刘彩蝶道:“我也有意如此。”于是,两人并肩跪下,朝天空拜了几拜。自此,他们以兄妹相称,相处得极为和谐。

只是,刚过去五、六天,“花儿爷”便有些不耐烦,他是个习惯漂泊的人,不喜欢这种安稳的日子。

因此,他找了个理由,向刘彩蝶和龙公子告别,说他要去别的地方。见无法留住他,龙公子便让随从拿出一锭银子送给他。

他劝告“花儿爷”:“你这样的人才,什么事都能做好,为什么偏要当乞丐?我现在给你五十两银子,你拿去做本钱,找些生意来做,不要再乞讨了!”花儿爷”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刘彩蝶也拉着他反复叮嘱:“你是个慷慨的人,有了这笔银子,少不得看见穷人又要施舍,施舍之后,又要像前日的遭遇,只怕还要饿死在别处,到时可再没有人相救!我现在把这个戒指送你,你戴在手上,但凡要用银子的时候,看到戒指就想起我说的话,心中要斟酌一下,切不可再像以前那样随意花费。”

说完,她褪下一个金戒指,替他戴在手上。想到即将分别,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流。“花儿爷”也有些伤感,他拜谢了两人,然后走出门去。

话说乞丐名士“花儿爷”告别了刘彩蝶和龙公子,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心中思考着:“有了这五十两银子,自然该做生意了,难道还做乞丐吗?”

“只是我平生没做过买卖,不知道如何下手。不如把银子贴身藏好,继续四处乞讨,慢慢留意有什么生意可以做的,学些本事在肚子里,等有了七八分把握,到时候再开始也不迟。”

主意打定后,他便离开了太原府,一路乞讨到北京保定府高阳县。也亏得他牢记着刘彩蝶和龙公子的叮嘱,不敢随意挥霍。那一锭银子在他手里前所未有地留了一个多月。

这日清晨起床后,他上街乞讨路过一个地方,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跪倒在一户乡宦人家门口不停地磕头。她边磕边哀告道:“求老爷发慈悲,把人还我吧!”这样磕了几百次后才起身离去。

“花儿爷”起初并未在意,只是一连几天都看见妇人在那磕头,他的恻隐之心便又有些动摇。于是等那妇人离开后,他悄悄跟在了身后。

见妇人走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后,“花儿爷”便叫住她开口询问道:“老人家,你为何天天跪在人家门口磕头?若是有什么冤屈,不妨对我说一说!”

在那个女人满是哀愁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问话,她心中忍不住想要立刻倾诉。然而,当她回头看时,发现问她的是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她心中气恼,轻蔑地唾了一口,便自顾自离去了。

这种世俗之人的行为真是可恨,他们只看重外表,从不了解那古老谚语所诉说的真相:“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幸运的是,“花儿爷”并不与她计较。虽然不能再问,但他仍然远远地跟着她。

他想看看她住在哪里,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跟随了许久,他们来到了一个偏僻的乡村。那个女人走进了一间草屋,门一关上,她就开始放声大哭。

不久,隔壁有个女人来劝她:“周大娘别再哭了,你家女儿是回不来了,以后你就别再去磕头了!”

周大娘哭着说:“我筹不到银子,势力又敌不过他,难道就任由活生生的女儿被他们坑死吗?我每天都得去磕头,如果能找回女儿,那就算是求他了;如果不能讨回她,那就算是诅咒他了。除此之外,我这样的人家,还能有什么办法?”

“花儿爷”开始以为她整天磕头有什么解不开的冤结,现在听到她们的对话,“银子”二字传入耳中,他心里宽慰了许多,腰间藏着的元宝像是动了一下。

他立刻走上前去敲门,喊道:“周大娘,送女儿的人来了,快开门!”那女人听到这句话,既惊讶又高兴,以为是乡宦家派人送女儿回来了,连隔壁的妇人也替她高兴,赶忙一起出去迎接。

然而,当他们打开门时,门外站着的竟然是那个不知高低、爱管闲事的乞丐。周大娘又啐了一口骂道:“你这个臭乞丐,穷得饿鬼一样,为什么不去好好地讨你的剩饭,偏偏要来缠着我捣乱?”

“花儿爷”微笑着说:“大娘别生气,我这个乞丐和其他乞丐不一样,别的乞丐只知道要饭,而我却是能替人分忧、解愁的。我看见你天天在人家门口磕头,觉得你肯定有什么冤屈的事,所以就跟来问个清楚!”

方才我听到这位大娘劝你,你竟然说你没法抵抗那人的势力,也筹措不来银子。原来如此,敢问只要拥有了银子,你就可以重新得到你的女儿吗?或者你的女儿是卖掉的,还是当掉的?请你说一下,我好帮你详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周大娘听完他一本正经的话,忍不住讥讽道:“你好大的本事,脸皮真厚!高阳城里那么多财主,那么多贵人,我一个个都向他们哭诉过,却没有看到任何希望。你一个要饭吃的人,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却要替别人承担这种事情。这真是‘海龙王找哈欠——好大的口气’!”

“花儿爷”也不生气,仍然心平气和地说道:“大娘的话我不同意!在这个世界上,哪个财主会愿意为别人出银子?哪个贵人会愿意为别人伸张正义?如果要说正义和财富的事情,可能有些贫穷的人还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就比如我这个叫花儿,不想做财主,也不希望做高官。所以我愿意为别人出一些银子,为别人伸张正义。你尽管说出来,只要是用银子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便会帮你解决。至于我是不是叫花儿,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周大娘仍然不相信他的话,只当他是一个油嘴滑舌的叫花儿,是来骗茶饭吃的。不管他怎么问,周大娘再也不开口了。隔壁的妇人却劝道:“周大娘,你也太固执了,不管他是什么人,人家既然有这个想法,我们就说出来好了。这又有什么损失呢?难道说几句话还能费你什么本钱不成?”

周大娘不好拂妇人的面,只得告诉“花儿爷”道:“我女儿今年才十六岁了。三年前,我丈夫去世了,家里没有主心骨,地方上有个光棍就起了不良之心,硬说我丈夫在世时曾把女儿许他,要白白领去做媳妇。”

“我自然不肯,他竟然要告状。地方官不知从哪里知道了这件事情,就派管家来对我说道:‘我家老爷听说那个光棍要霸占你的女儿,实在看不过眼,要替你出头。你若肯写一张卖契,只假说卖给了我家老爷,那光棍自然断了妄想。等过上一年半载的,事情平息之后依旧把女儿还你,到时候再寻好人家做亲就是。’”

我听了这些话,只当他是一番好意,当时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赶忙找人代写了一张卖契,填了三十两虚价,把女儿送到了他家,还虔诚地鞠躬致谢,感激他的恩德。送去之后,当地的恶棍光棍们果然打消了贪念,再也不敢提及此事。如今已经过了三年,是非早已平息,女儿也长大了,我想要领他回来,招个女婿养老。

(谁想到那乡绅又起了色心,想要纳我女儿为妾,我这才明白自己落入了他的陷阱,实在没有办法,只能顺从了他。可是谁知道乡绅的夫人竟然是高阳城里出了名的悍妇,一听到丈夫想要纳我女儿为妾,就百般折磨我可怜的女儿。)

每天要打上百鞭子,而且不停地派人喊我去领回家。等我走到他家要去领人的时候,那乡绅又死活不肯放人,还对我说道:“要领走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按照卖契上写的金额,连本带利把银子都付清楚了,我这里自然就会放人。若是少了一分一厘,你都不要痴心妄想!”

(我想要前去赎回女儿,可是哪里去筹集这么多银子呢?若是不去赎回,女儿又吃打不过。我没有任何办法了,只得每天去磕头,期盼他良心发现,对我女儿过意不去,或者可以把女儿主动还我也说不定。如今看来,是我太天真了,苦苦求了数十天,头也磕过了无数次,他却完全不理会。)

(昨天女儿送信出来,说她挨的鞭子也记不清有多少了,全身没有一块肉是完好的,再经不住折磨了。让我赶快去赎她回来,若实在赎不回来,那她也就只能一死了之了!你说我作为母亲,遭遇这样的事情,我怎能不感到痛苦焦急呢?)

话毕,周大娘再度失声痛哭。见此情形,“花儿爷”心中一阵酸楚,忙出声安抚道:“大娘,你先别哭了,咱们得赶紧商量怎么救你女儿才是正事。”

周大娘抹了把眼泪道:“他们说了,按照原来的契约,要一本一利。虽然我当初没收他一个子儿,但白纸黑字,我可是有据可依的。现在要赎人,一共得六十两,三十两本金,三十两利息。”

“花儿爷”道:“这倒也不难办,我恰好有个大元宝,差个十两八两的也容易凑齐。只是这个元宝是位大恩人送给我的活命钱,我全部给你,以后我若是无法自给自足,那就辜负了恩人的好意了。”

“花儿爷”定定地看着周大娘道:“这样吧,这六十两赎金,我只能出到一半。另一半我再想想办法,保准你女儿很快就能回来。”

周大娘忙问有什么办法,“花儿爷”神秘一笑:“还差的三十两,若是一个人出,怕是有难度。但要是大家帮衬着,三钱五钱地募集,那应该也容易些。”

“你这就去准备一个账本,我帮你写一段求助的话,再写上我资助的数目。别人见我一个乞丐都资助你三十两,那些有能力的岂会不帮你几两?你拿着这个账本,去各家走一走,不出三五日,应该就能凑够这笔钱了。”

周大娘听闻此言,脸上的忧色一扫而空:“您说的在理,我这就去!只是您一个乞丐,哪能动用这么多银两呢?这可让我怪心疼的!”

“花儿爷”洒然一笑:“银子嘛,我这儿有的是!不必替我心疼。这事儿耽误不得,早一日凑够银子,你女儿就能早一日脱身苦海。”

说罢,他从怀里摸出几个铜钱,走去巷口买了张毛边帖子,取笔在帖子写道:“兹有求助,恳请各位君子、善士相助。小女子现遇困境,急需各位的援手相助。或损一缕之费,或损一饭之资,望各位积少成多,救女于水火。若能重聚母女俩定感激不尽。资助者,请列大名于此。”

写完后,他念了一遍给周大娘听,然后在下面接着写道:“乞丐‘花儿爷’,义助赎女银叁拾两。”按上自己的指印后,将帖子递给了周大娘。

周大娘接过帖子拿在手里,虽然疑惑他一个乞丐能拿出这么多银子不假,但恐怕只是说大话而已。因此她行动间显得十分勉强,并不积极。

“花儿爷”领悟了她的意图,从腰间取出了一锭元宝,递给了周大娘,道:“此物真实可靠,足有五十两,乡宦人家常用,你拿去自然能识别。你且先拿着,等你日后再募集到银子,还我二十两就足够了!这锭元宝就无需费事去凿开,直接送过去就行了。”

直到看到这锭元宝,周大娘的眼神才亮了起来,千恩万谢地称呼“恩主”、“好人”,甚至隔壁的妇人也对着“花儿爷”念诵了数声“阿弥陀佛”。“花儿爷”摆了摆手,告别了二人,继续他的乞讨生涯。

话说周大娘拿着那张帖子,走遍了那些财主和亲戚的住处。她诉说着自己的困境,本以为能引来众人的援手。然而,世事难料,人心难测。这些财主人家,善事不肯多做,虚名看得却很重。

他们一看到“花儿爷”的大名被写在首位,就以此为借口,众口一词地说道:“你把叫花儿写在前面,叫我们写在后面,这分明是在说我们连叫花儿都不如了!既然如此,我们哪有银子助你?叫花儿写了三十两,我们除非写三百两才是。你既有了这个叫化儿财主,何必来找我们?再去寻一个叫花儿财主施舍你三十两不就成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周大娘丈夫的几个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人肯借银子给她。他们反而话里带刺,阴阳怪气地说道:“做寡妇的人,本当安分一些,不该容闲杂人等在家里走动。那做叫花儿的,怎会有三十两银子?只怕是来历不明!再说了,他和你无亲无故,为何肯拿出这许多银子助你?只怕名声也有些不雅。”

周大娘被说得满面羞惭,无言以对,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中。她闷闷不乐地坐了几天,深感女儿的赎身已成泡影。于是她打定主意,“花儿爷”再来时,就把元宝还给他。

大约过了五六天,“花儿爷”登门拜访,询问银子是否凑齐。周大娘泪流满面地哭诉起来。“花儿爷”不等她说完便截住话头说道:“如此说来,看来是没戏了。也罢!一事何劳二主,这事儿我叫花儿一肩挑了,何需求人?”

“那元宝是五十两,我这几天又讨得几串铜钱,换成银子都在这里,加起来也有八、九两,我手上还有个金戒指,本是结义的妹子送我,告诫我不要大手大脚的!如今是戒不住了,留着还有何用?你一并拿着去,定是够数了!”

说罢边掏出了一堆碎银,又从手上褪下戒指交给周大娘。他催促周大娘快去赎回女儿,自己则告别出了门,约定明天前来贺喜。

周大娘带着钱来到乡宦家门口。那些看门的只以为她会无理取闹,说什么也不肯让她进去。直到她亮出银子,表明自己是来赎女时才放她进去。

他遇见了乡里的宦官,依然虔诚地鞠躬致敬,并取出一些钱物摆在面前,请他查验。那位乡宦将元宝和戒指拿起,仔细观察了一番,然后疑惑地询问它们的来源。

周大娘如实地回答道:“这些都是一位乞丐赠送给我的。”乡宦沉默了片刻,然后留下句话:“我今日有些事情要处理,没有时间兑换银两,就先收下吧,等明日再仔细查看。”说完,他便起身要走。周大娘不敢违背他的意愿,只能恭敬地送他出门。

次日清晨,“花儿爷”来到了周大娘的家中。她便将昨日乡宦事务繁忙,约定了今日来兑换银两的事情讲述了一遍。“花儿爷”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正要启程离去,却突然从门外闯进来几个壮汉,他们如狼似虎,丝毫不加掩饰地拿出一条铁链,不由分说地将他捆住,强行拉着他往外走!

“花儿爷”询问他们为何要捉拿自己,那些人却理也不理,甚至还将周大娘一并抓起,将二人带到了县衙,关进了一间空荡荡的屋子里。他们二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希望那些人能告诉他们抓他们的原因。

那些壮汉嘲讽地说道:“劫掠钱财的事情已经被人揭发了!你自己做的事情,何必假惺惺地来问我们?”

“花儿爷”听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件事是怎么说起来的,再问了几句,众人便跃跃欲试,举手欲发动攻击。

两人只得闭上嘴巴,战战兢兢地蜷缩成一团等候处理。

各位,您说我这是怎么回事?原来问题的根源在于那锭五十两的银元宝,要说起这个,只有官府的钱粮才铸成这样。先前,乡里听说那一堆东西是一个乞丐给的,立刻就产生了怀疑。

不过因为眼神不好分辨不清楚,于是他把周大娘打发走了,随后就戴上眼镜仔细察看。果然看见那元宝上,一边是解户的名字,一边是银匠的名字,显然是一锭官银。

恰巧的是,那解户与银匠就是本地人士。半年之前,县里押解进京的一笔钱粮在半路被强盗劫去,导致那解户破产,赔出银子重新铸成元宝解进京,这才保住身家性命。

如此大一桩事情,全县谁人不知?更何况那个乡宦。如今看见这锭元宝,他突然大笑起来。随即乘轿到县衙拜会知县,把替他寻到强盗、抓住真赃的话说了一遍。

又取出那锭元宝交给知县,让他亲自查验。知县看后,果然如他所言千恩万谢送了乡宦出门。

当下传捕头进衙门指示,叫他用心捉拿贼人,千万不可疏漏。接着“花儿爷”和周大娘便遭遇了这一场飞来横祸!

等到知县升堂,捕快将二人带到堂上。先审周大娘,问她赃银何处而来?少不得把实情说了一遍,案子就落到了“花儿爷”头上。

不等拷问,“花儿爷”便开口说道:“元宝、金银都是我送她的,要审来历,只问我就是了,与周大娘没什么干系!”

知县道:“既然如此,你便把打劫钱粮的事一五一十交代清楚,省得我动刑具。”

“花儿爷”答道:“我并不曾打劫什么钱粮,这个元宝,是太原城里一个贵客赠我的;这个戒指,是太原城里一个送我的;至于这些散碎银子,是我沿街乞讨的铜钱在本处兑换来的。每一件都有凭有据,并非来历不明之物,求大老爷明察。”

知县哪里肯信?见他不招便命人用起刑来,可怜“花儿爷”挨了板子,受了夹棍,心知招也是死!不招也是死!为免死在当场!只得信口乱说道:“小的愿招!”

众差役停止用刑,看他有何话说。只听他接着说道:“这项钱粮是我在某处打劫来的,只因好嫖好赌,全都用光了,只留得这一锭元宝,此就是实情了。”

知县道:“打劫钱粮,岂是你一个人所能为?定有同伙!还不速速招来!否则休怪本官再动刑具?”

“花儿爷”再未发一言,坚称全由己一人承担,与旁人毫无瓜葛。知县随即追问:“你方才提及的元宝是贵客赠予你的,戒指是J女给你的,那那位贵客和J女是否就是你的同伙及窝主?”

“花儿爷”摇了摇头,回应道:“那都不过是情急之下随口编造的谎言,我其实并不认识什么贵客,也未曾听闻过J女。我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敢对无辜者妄加诬陷。恳请老爷明察。”

知县心中暗自琢磨,这之事,非得经过一番仔细的查证,无法一蹴而就。于是他下令将那妇人释放,同时将这强盗收押,等待日后再行审讯。

随后,知县吩咐捕快们放出风声,声称已经捕获了大盗“花儿爷”,并已供出同伙。若其同伙能主动自首,将会从轻发落。

同时,捕快们依然暗中查访,要求地方保甲逐户严查。若发现有面生可疑、来历不明之人,需立即秘密上报。若有知情不报者,将遭受从重发落!

如此过了一个月,并不见有人自首,更不见有人供出贼党。知县被弄得焦头烂额。

这天“花儿爷”正在监中吃牢饭,外面忽然走进来一个差人,手里捏了一张朱票,说是要提他出去。“花儿爷”顿时吓得面如白纸,只以为要提他处决,失魂落魄地跟着差人走了出去。

被带到堂上跪好,抬起头来一看,只见上面坐了三个官员,都是认不得的。两边柱上各锁了一个犯人,仔细一看,左边一个就是本地知县,右边一个则是本处乡宦。

周大娘也在,与他一般跪在堂下,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子,跪在妇人旁边,蓬头垢面,满脸血污,看起来像打伤的一般。

“花儿爷”明白那是周大娘的女儿,只是不知提在一处做什么?更不晓得上面坐的三位是什么人?跪了没一会儿,右边那位官员把知县、乡绅与下面一干人犯的名字唱了一遍,连同文卷交付给了左边两人。

两名官员接过了文书,便命令差役押解着一众犯人上路,他们自己也跨上了马匹,开始了长途跋涉。在这漫长的旅程中,他们风餐露宿,不知终点在何处。

经过了两三天的奔波,花儿爷才逐渐了解到事情的始末。原来是因为圣上得知高阳县内存在着冤情,因此特地派遣了两名校尉前来捉拿知县和乡宦,同时还押解着一干人犯,准备将他们带回京中,亲自进行审讯和处理。这一消息迅速成为了高阳县城内的头号新闻,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

花儿爷如沐春风,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但此事诡异,为何一个县城的事件,会引起皇帝的关注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禁挠头深思。

进京之后,皇帝果然端坐龙椅,亲自审理此案。他先召来知县,责问道:“这乞丐怎能肯定是强盗?这元宝如何就能断定是赃物?就因为他是个乞丐,再加上一顿棍棒,就能将无辜之人定为死罪吗?”

知县浑身颤抖,恐慌不安地回答道:“我这县官手里握有被劫去的元宝作为证据,这些元宝上刻有解户和银匠的姓名。而且,罪犯自己也亲口承认了罪行。因此,我才判定他犯有死罪,并不敢冤枉无辜!”

皇上对他的辩解毫不在意,随后又把那个乡宦叫上前来,责问道:“你为什么如此狠心,丝毫不给人家一点财产,就强行霸占良家子女?他们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却硬要陷害无辜百姓!这个乞丐究竟和你有什么深仇大恨,你竟要置他于死地?”

乡宦只得硬着头皮狡辩道:“黑字白纸,买她为婢,怎敢白占良家女子?见着真赃实犯,到县衙举报,怎敢诬陷无辜?小人此举只为国家朝廷着想,与他并没有私仇。”

皇帝未置可否,再次召周大娘上前,疑惑地询问道:“这个乞丐为何伸出援手帮助你,你们之间难道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情愫?”

周大娘急忙解释道:“我只是因为女儿被霸占,绝望之下每日跪在乡绅门前磕头祈求,而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心生怜悯,最初只愿意资助我一半,留下一半以保命,以免因为饥饿而辜负了救助他的人。然而,后来他看到全城富豪对我见死不救,于心不忍,于是便主动承担了这桩善事!我守寡多年,一直恪守妇道,没有失节的行为。”

皇帝向众人问话后,最后才把注意力转向了“花儿爷”。 “花儿爷”颤巍巍地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只听见皇帝对他说道:“你手中的元宝和戒指,到底是抢劫所得,还是别人给你的?你如实回答,不得有任何隐瞒。”

“花儿爷”叩拜回答:“皇上在上,我虽然是个乞丐,但也有些许的操守和气节,怎么会去做违法乱纪之事?那元宝,其实是太原城中的一个贵客见我行善积德、快要饿死,便出于善意赠送给我作为本钱的。”

关于戒指,我需要更正一下,这不是在太原城由J女赠送的,而是一位姓龙的好心人。他曾受过我的恩惠,机缘巧合下,我们在太原府相遇。他不仅救了我一命,还与我结拜为异性兄妹。他赠我戒指戴在手上,希望我在花钱的时候看到戒指就能想起他的叮嘱,以免把钱随意花光。

既然你提到了元宝,我也顺便告诉你,那元宝确实是他从某个地方打劫来的。当知县对我用刑时,我为何不把这位好心人招供出来,那样兴许可以当场摆脱死罪,我也不会受那么多苦了。

说到“花儿爷”,他真是个有眼光的家伙。他认为这位贵客长相福相,举止不凡,绝对不是盗贼之辈,所以他不肯诬陷好人作贼。那你又有没有想过,如果再遇到这位贵客呢?他还能认出来吗?

皇上听了他的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位“花儿爷”可真是条好汉。他对自己的乞丐朋友们很有名气,被尊称为“乞丐名士”。于是,皇上就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再遇到那位嫖客,他还认得出吗?

就在此时,“花儿爷”得到皇上的命令,抬头看去,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原来,坐在殿上的人正是那个贵客龙公子!这时,皇上才说出了实情。原来当日他在太原微服私访时,化名为“龙公子”,他慷慨地赠送了一个元宝给“花儿爷”。

皇上担心“花儿爷”会惹出麻烦,于是他回京之后便派人前来搭救他。救出“花儿爷”后,皇上又下令重打知县四十棍,削职为民;乡宦则被交给刑部处理,立即斩首示众。最后,皇上还把周大娘的女儿叫了上来。

这女子原本容貌秀美,却因长期遭受折磨,显得凌乱不堪,全无生气。如今从苦海中挣脱出来,再未受到那毒打,脸上的伤痕逐渐消退,也逐渐恢复了一些生气!

皇上对“花儿爷”说道:“我知你膝下无妻,看此女颇有福相,你为救她也是受了不少苦,这是天定的良缘!我这就为你们做媒,促成这段美事。”

二人当场谢恩,在金銮殿上举行了婚礼。礼成之后,皇上又赞叹“花儿爷”道:“你这样的人,不仅在乞丐之中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在士大夫中也是难以找到的。你堪称典范,我若不重重奖赏,如何能劝导世人向善?如何能使百姓守法?我应给你一个官职,让你多为百姓谋福利,岂不是强过你在民间行侠仗义?”

“花儿爷”一听要让他做官,连忙推辞不从。皇上见他态度坚决,不好勉强,但毕竟他是个人才,不忍就此放弃。皇上考虑片刻,便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于是对他说道:“你不愿做官也罢,我如今另有一份赏赐给你。那女子刘氏已随我入宫,现封为贵妃。你当初曾与她结为兄妹,我就赐你姓刘,让你做个皇亲国戚,再封你为‘乞丐王’,如何?”

“花儿爷”心想这些名号虽然尊贵,但都是虚的,与做官可是大相径庭。于是他谢过皇恩,回到皇上赐的府邸,与周氏成亲。

满朝文武见他成为皇亲国戚,又封了王爷,哪个不来庆贺?

自此,皇上的宠爱与日俱增,赏赐极为丰厚,还赐他一个王府,全家人都住在皇城里,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

然而,“花儿爷”虽然深受皇上恩宠,却始终谦和有礼,从未放肆。他时常化身为流浪汉四处奔走,一边仗义疏财,一边观察民情。

但凡发现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他就入宫劝说皇上。后来他生了三个儿子,都是当朝爱护百姓的清官。好人自然长寿,“花儿爷”活到了八十八岁,无疾而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