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远嫁过来的,心灵手巧。我妈妈经常会找她帮忙,她没有和婆婆住在一起,小两口有自己的院子。
我听说,结婚那天很简单,她也没有说什么,娘家人都没人过来只有她一个人。
其实过得挺好的。
只是突然有一天,有一个女人闯入她的生活。女人和她岁数差不多,比她看上去时尚些。
我清楚的记得那个女人说:“赶紧离婚,我已经怀孕了”
女孩嫁过来也没多久,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她也懵了。
老公回来的时候,想来已经知道这里的事情了。是跟着她婆婆一起来的,那个女的就坐在家门口不走,周围已经围上来很多的人。就等着看这出大戏怎么收场。
婆婆带着儿子,和那个女人一起回到院子里,将门锁起来,自己在家解决。至于到底家里发生了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只能听到各种哭喊声,吵架声,摔东西的声音。处理起来肯定是麻烦的,等我们都知道的时候。她已经收拾好东西离婚了,后来再也没有见过她。
这件事好像以她的退让结束了。
后来这个女的住到了家里,成为了我们的新邻居,她没有和这个男的结婚,说是要等孩子检查出来性别才能结婚。最后她生了一个男孩,成功的嫁给了这个男的。而男人并没有因为这个女的改变什么,还是上班玩游戏,孩子生活什么都不管。她婆婆也和从前一样,以前那个媳妇没管,现在也不管。这个女的每天忙的什么都顾不上,和初见她时的光鲜亮丽不同,现在她和普通人一样。
我以为村里传出的闲话会是这家人不适合嫁,以后不能嫁给这样的人家。可是传出来的是这家人就有好命,这么厉害的女人,到人家家里还不是变成了普通人。
这就是命。
没人说,离开这家就是离开对了,嫁到这家就是嫁错了,说来说去还是命不好。
真可怜,是为我们的认知可怜,是为女人的无奈可怜。女人从来都不是生活的主角,她们只能沦为命运的灰尘。
她是远嫁过来的,心灵手巧。我妈妈经常会找她帮忙,她没有和婆婆住在一起,小两口有自己的院子。
我听说,结婚那天很简单,她也没有说什么,娘家人都没人过来只有她一个人。
其实过得挺好的。
只是突然有一天,有一个女人闯入她的生活。女人和她岁数差不多,比她看上去时尚些。
我清楚的记得那个女人说:“赶紧离婚,我已经怀孕了”
女孩嫁过来也没多久,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她也懵了。
老公回来的时候,想来已经知道这里的事情了。是跟着她婆婆一起来的,那个女的就坐在家门口不走,周围已经围上来很多的人。就等着看这出大戏怎么收场。
婆婆带着儿子,和那个女人一起回到院子里,将门锁起来,自己在家解决。至于到底家里发生了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只能听到各种哭喊声,吵架声,摔东西的声音。处理起来肯定是麻烦的,等我们都知道的时候。她已经收拾好东西离婚了,后来再也没有见过她。
这件事好像以她的退让结束了。
后来这个女的住到了家里,成为了我们的新邻居,她没有和这个男的结婚,说是要等孩子检查出来性别才能结婚。最后她生了一个男孩,成功的嫁给了这个男的。而男人并没有因为这个女的改变什么,还是上班玩游戏,孩子生活什么都不管。她婆婆也和从前一样,以前那个媳妇没管,现在也不管。这个女的每天忙的什么都顾不上,和初见她时的光鲜亮丽不同,现在她和普通人一样。
我以为村里传出的闲话会是这家人不适合嫁,以后不能嫁给这样的人家。可是传出来的是这家人就有好命,这么厉害的女人,到人家家里还不是变成了普通人。
这就是命。
没人说,离开这家就是离开对了,嫁到这家就是嫁错了,说来说去还是命不好。
真可怜,是为我们的认知可怜,是为女人的无奈可怜。女人从来都不是生活的主角,她们只能沦为命运的灰尘。
人们作文和发言,常引用名家名著的话语,以为立论的依据和佐证,这是古已有之的事。我国古人最常引用的是孔子之言和《诗经》之句,通称“子曰诗云”,现代人所引的家数很多,鲁迅也是其中之一,因为他是名人,且常有深刻的见解。
这本不足为奇。但看得多了,就发现一些蹊跷之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专事鲁迅研究的小组,常借解读鲁迅文章的方式来写时评。初读之下,有凭有据,很容易取得读者的信任。但如仔细核对原文,就会发现问题良多。作者不是忠实地阐发鲁迅的文意,而是用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等法,将鲁迅的文字改造得适合于自己的需要。比如,当时因要不要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问题,曾引起读书与实践关系之争。这个小组为了批判强调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观点,就借阐释鲁迅《读书杂谈》为由,片面地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说是“在这次演讲里,鲁迅就着重地论述了实践的重要性,指出‘阅读’和‘思索’如果不和实践结合起来就会流于‘空想’”。同时还引用了一句据说是鲁迅原话作为佐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但细核原文,却发现不对了。首先,鲁迅这个演讲的主旨是谈读书,谈嗜好的读书和职业的读书,只在文末才谈到读书与实践的关系,并不是作者所说是着重强调实践的意义;其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的书”并不是鲁迅说的话,却是他概括萧伯纳语意的话,而且明确表示,他并不赞同这话,说“萧是爱尔兰人,立论也不免有些偏激的。我以为假如从广东乡下找一个没有历练的人,叫他从上海到北京或者什么地方,然后问他观察所得,我怕是很有限的,因为他没有练习过观察力。所以要观察,还是要经过思索和读书。”
这种篡改文意,无中生有之事,到了网络时代,就更多了。因为网文没有编辑把关,主观随意性就更大些。前几年在网上看到一位企业家的演讲稿,在谈他专业的时候,很有见解,娓娓动听,但不知怎样一来,忽而论及鲁迅,说他反对国学,大骂王国维,很不应该。我看了大吃一惊。的确,鲁迅对当时许多国学家是看不起的,因为那些鼓吹国学的人其实不懂国学,所以他写了《估<学衡>》一文,找出该刊许多不通的文言破句,指责他们“虽然自称为‘衡’,而本身的称星尚且未曾钉好,更何论于他所衡的轻重的是非。”还发表《再来一次》,再次揭露提倡文言,反对白话的教育总长章行严,嘲笑他把“二桃杀三士”这个并非僻典中的“三个武士”,解释为“三个读书人”。但是,他对于真正有学问的国学家,则是很敬重的,如章太炎和王国维。章太炎是鲁迅的老师,鲁迅对他感情深厚,有《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为证;王国维国学研究成果斐然,鲁迅也十分尊重,他在《不懂的音译》中说:“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是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说鲁迅大骂王国维,真是从何谈起!
但是,离题之事还续有出现。最近,在网上看到流传着一段“鲁迅语录”,说是“中国人从来不怕灾难,不管是多大的灾难,只要是大家一起倒霉就行,从不深究真相,也不屑于别人去了解真相。灾难过去后,庆幸自己躲过了,嘲笑别人离去了。最后扔下一句混账话:这都是命。”网上的引文,往往不注明出处,使你无从查证。但这句话显然不是鲁迅所说,因为《鲁迅全集》上没有,不但笔调不像鲁迅的文章,而且有些句子还很费解,如“也不屑于别人去了解真相”之类。可是,这种假造的“鲁迅语录”,不但流传于网上,而且被引用来写成文章,发表在纸质报刊上,还得到转载,可见其受到重视。我看到的是今年6月20日《报刊文摘》上转载的《澳门日报》的文章:《可怕的“大家一起倒霉”》。
我希望以后报刊乃至网络上的文章,引文都能注明出处,以便查考,也可杜绝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