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奇门遁甲

隽五笔怎么打(废五笔怎么打的)

时间:2024-01-20 02:56:54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商振驰作品欣赏

商振驰

1977年生于山东济宁

2002年毕业于山东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02年参加山东省博物馆“水墨写意”四人展

2007年参加山东省博物馆“水墨写意”七人展

201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获硕士学位

2012年参加国家画院“弘文拾级”书法作品展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我的笔墨认识

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代名词是文人画兴起以后的事,在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代名词前,丹青一直是中国画的代名词。直到宋元时期,随着文人画的蓬勃兴起,笔墨一词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文人画的勃兴使中国绘画逐渐脱离单纯的状物而向表情达意方面努力,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日渐上升,并成为了中国画的主要语言。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语言,艺术创作都是以语言始又以语言终的,如同作文,先练字法、词法、句法,再学作文。到艺术的高级阶段,除了思想内涵,仍然是这些基本元素的凝练程度决定文章的艺术水准。所以不论西方绘画的空间、造型、体积还是中国绘画的丘壑、布局、意境都不是绘画追求的最高境界,因为这些都不能够直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西方绘画的肌理材料美和中国绘画的笔墨不约而同地成了绘画的最高追求,笔墨甚至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也成了对笔墨有无和优劣的品评, 笔墨所能达到的境界能够最终决定作品达到的境界。

笔墨虽系一体,但也有显著的区别。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点:一、笔法(线条)重点在概括对象的构架,画面的构架。客观对象的结构、形状、主要特征都是通过线条来表现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用笔的轻重、粗细、疾徐、浓淡、枯润、燥湿来表达一种气象、气质。二、墨法(墨量)重点在概括对象的阴阳变化,画面的轻重布局。客观对象的黑白、轻重和一部分特征是通过墨法来表现的。各种各样的墨法(浓、淡、干、湿、焦、积、破、泼等)可以体现出不同的韵致。

潘天寿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潘天寿先生这一论断概括了中国历代笔墨理论的全部发展历程。取于物,是中国画笔墨的一个重要原则,东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摹拓妙法》中就曾谈到:“若轻物宜利其笔,重以陈其迹,各以全其想。譬如画山,迹利则想动,伤其所以嶷。用笔或好婉,则于折楞不隽,或多曲取,则于婉者增折。”当代画家谢稚柳在《水墨画》一书中提到水墨画是写实的,笔墨作为中国画的语言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笔法墨法都是从对自然的理解出发的,是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概括物象的方法。

但笔墨不是对客观对象的单纯描摹,而是作者心灵的直观反映,正如沈宗骞先生所言:“所谓笔墨者,言以笔之气势,貌物之体势,方得谓画。故当伸纸洒墨,吾腕中若具有天地生物光景,洋洋洒洒,其出也无滞,其成也无心,随手点拂而物态毕呈,满眼机关而取携自便。心手笔墨之间,灵机妙绪凑而发也。文湖州所谓急而取之,少纵即逝者……墨滓笔痕托心腕之灵气以出,则气之在是亦势之在是也。”笔墨传达作者的不同心理感受,是画家心理的变化的直接体现,画家心理的变化对笔墨效果有很细致的影响。

笔墨描绘物象更是对客观对象的深化。从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对象的理解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形象——意象——心象。在形象的阶段,笔墨和形象的结合是很稚拙的,随着笔墨能力的提高和对对象理解能力的加深,画家们在摆脱了笔墨和形象的束缚后,逐渐加进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进入到意象阶段,画家们开始把客观对象作为营造意境和表达自己人生理想的符号,徐熙和黄筌的分野不仅仅是地域的区别,更是价值观的区别,徐熙的笔墨意识更强一些,黄筌基本上是丹青的手法,宋元时期隐逸题材的山水画作品里的意象意识也是这种情况的佐证。心象是笔墨表现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画家们对笔墨的控制力空前提高,笔墨理论也迅速成熟了起来,前引沈宗骞先生语就是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欣赏徐渭和石涛的作品我们就能知道心象是画家们精熟运用笔墨的结果了,只有在这里笔墨才真正成了——物之象心之迹。

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知,笔墨体现了画家的学识、志趣、修养、性情、节操、品格等。因此,笔墨的修炼过程也就成了以上这些因素的修炼过程,它不同于西方绘画单纯对技巧的修炼。这些方面和画家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紧密的联系,中国的画家由于长期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他们的修炼过程也不同程度地染上了三家的色彩,但不论哪一种思想倾向都离不开对人类灵魂的终极关怀,都离不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画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是如此,或者说画家们的笔墨都是这些思考的感性显现,画家们的笔墨表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情感、情调,也是整个人类对人的内心深处、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感性显现,这在历代中国画作品和论述中都有体现。

众所周知,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中国画的线条和西洋画的线条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仅是物体的界限,更是作者审美理想的体现,所以线条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赵孟頫的题画诗所言“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从那时起,这句话就成了文人画家们的口头禅,但凡提到书画的用笔问题这一定是必说的论据。其实在赵孟頫之前出现的画论中就有关于书法与绘画关系的论述,如南齐谢赫“六法”中第二法就是“骨法用笔”;唐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有: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或问余以顾、陆、张、吴用笔如何?对曰:“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更是明确提出书画用笔同法的主张,类似的说法在元代以后的明清画论中大量出现,这个观点就是著名的“书画同源” 。

但是当代著名画家黄宾虹在详细地考察了历代绘画的经典名作,尤其是宋代绘画和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金石家绘画,比较了它们的异同后,在他的《画语录》中提出了画法用笔源于书法用笔的观点:“画源书法,先学论书。笔力上纸,能透纸背,以此作画,必不肤浅。”

“书画同源”的说法忽视了书画用笔的区别,片面地强调了书画用笔的一致性,其实有绘画和书法经验的人都知道书法用笔和中国画用笔的区别是很大的。从黄宾虹先生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那么,书法为什么是中国画的基础呢?

首先,如前所述,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它的这一特征注定了中国画的学习离不开线条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线条能力最好的训练方式就是练习书法,这是自古以来所有的有实践经验的中国画家的心得。其次,书法和中国画都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书法可以更简便地提高学习者的形象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提高对造型艺术一般规律的认识,如:对比和谐、繁简疏密、刚柔屈伸、阴阳相背、呼应避让等等;重要的是书法艺术特有的抽象性格会由此而深深的在学习者的心中留下印记,从而影响他今后的艺术取向。再次,书法和中国画使用的工具除颜料外都是一样的,这就注定了大量的练习书有效地提高对中国画工具材料的控制力。事实情况也的确如此,正如郭若虚云:“笔与墨人之浅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纵,又焉得成绝妙也哉!此亦非难,近取诸书与此类也。故说者谓王右军喜鹅,意在取其转项如人之执笔转腕以结字,此正与论画用笔同。故世之人,多谓善书者多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另外,书法和中国画都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彼此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渗透,尤其是在审美方面,书法对中国画的渗透更是明显。董其昌云:“赵文敏问画道于钱舜举,何以称士气?钱曰:‘隶体耳。画史能辨之,即可无翼而飞。不尔便落邪道,愈工愈远。然又有关棙,要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吾尝举以示画家,无不攒眉,谓此关难度,所以年年故步。”所以,我从黄宾虹说——画法用笔源于书法,那么,画法用笔源于书法具体特点是什么呢?

其一,中国画名作的用笔很明了,不含糊。董其昌云:“画无笔迹,非谓其墨淡模糊而无分晓也。正如善书者藏笔锋,如锥画沙、印印泥耳。书之藏锋在乎执笔沉着痛快。人能知善书执笔之法,则知名画无笔迹之说。故古人如孙太古,今人如米元章,善书必能画,善画必能书,书画其实一事耳。”中国画的用笔很重视笔笔送到,虽远观有浑古朴茂之气,然近视之则全是笔法,历历在目,粲然有神,不做忸怩做作之态。其二,中国画名作的用笔很流动,但这里的流动不是浮滑,而是流动中有古拙。流动之美在中国画的用笔之中表现得相当重要,没有流动之美的中国画作品易出现荆浩《笔法记》里面讲到的三病:“版”、“刻”、“结”,是中国画的大忌讳,也与中国的哲学精神不相符合。其三,中国画名作的用笔体现了笔对墨和水的控制力,笔法对墨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笔法不精不能控墨则浮烟涨墨,一片模糊,毫无精神。笔迹有力则墨彩焕发,层次分明,一片空明之境。水法与笔法的关系依然,笔头的含水量决定了用笔的速度,含水量大时用笔的速度加快,含水量少时用笔的速度减慢,这其中用笔的因素是很重要的,极快要有控制,极慢也要有控制。极快和极慢靠高强度的书法训练方可解决。其四,中国画名作的用笔融洽自然,体现了笔法与墨法的和谐之美。黄宾虹论画:分明是笔,笔力有气。融洽是墨,墨彩有韵。清代的华琳在《南宗抉秘》中说:“画到无痕时候,直拟纸上自然应有此画,直似纸上自然生出此画。试观断壁颓垣剥蚀之纹,绝似笔而无出入往来之迹,便是墙壁上应长出者。画到斧凿之痕俱灭,亦如是尔。”昔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吾于画亦云。如果徒有笔法,满纸而不能融洽,则画无自然之美,笔法和墨法的和谐是画家功夫修养的最终体现,是画家功夫到家时的最佳效果,画家若要功夫到家,则非书力深厚不可。

中国画的笔墨问题一直是历代画家、理论家探讨中国画的核心问题,诸多画论中均有关于笔墨的论述。中国画早期的笔墨理论多集中在探讨天人关系上,尽管那时的笔墨实践是很稚拙的。宋元时期是笔墨的理论与实践高度发达的时期,这个时期确立了中国画精神气质的总体面貌,涌现出了大量的蕴含中国品味、体现中国哲学思考、反映中国画高度成熟的代表作。明清之际,画论大量出现,关于笔墨的论述更是不胜枚举,比比皆是,但是这个时期的中国画创作由于受商品思潮的影响,笔墨上少有大的突破,多在宋元的基础上找变体,搞融合。直到时期才涌现出了一批成绩卓绝的大师,尤以黄宾虹先生为杰出代表,他不仅在实践上努力开掘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内涵,还在理论上提出了“五笔、七墨”等可供操作的有益经验。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精髓和代名词被中国画家们赋予了很强的情感色彩,可以说笔墨早就超出了它本来的技术性的内涵,变成了一种有思想、有情感、有生命的语言形式了。只要中国画的实践没有结束,我们对它的学习、研究、思考、探索就不会结束。(商振驰)

邹-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zōu

注音: ㄗㄡ

繁体字: 鄒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阝

简体部首: 阝

五笔86:QVBH

五笔98:QVBH

UniCode:U+90B9

四角号码:27127

仓颉:NSNL

GBK编码:D7DE

规范汉字编号: 3749

邹的部首笔画: 2

总笔画: 7

笔 顺: 撇折折横横折竖

〈名〉

(1) 古国名 。春秋时叫“邾国”,又称“邾娄国”。战国时,鲁穆公将其改称为“邹国”。汉置邹县,属鲁国,在今山东省。唐为邹县,历代因之,明清时皆属兖州府

邹,鲁县古 邾国,帝 颛顼之后所封。——《说文》。 朱按, 曹姓。 邹者,邾娄之合音,战国时 穆公改号 邾娄为邹,后为 楚所灭,若今 济南府邹平县之 邹。

邹人与 楚人战。——《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邹敌 楚战。

(3) 通“驺” 。如:邹虞(兽名;乐名;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

(4) 姓

邹忌讽 齐王纳谏。(邹忌,齐国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为齐相,封成侯。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讽喻。纳:采纳,接受。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告。)——《战国策·齐策》

邹君 海滨。(邹海滨先生。邹鲁,字海滨。他早期追随先生革命,后来反对三大政策,成为西山会议派的领袖。君,表示尊称。)——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邹马(汉邹阳和司马相如并称);邹子(指战国齐人邹衍)

〈形〉

(1) 小;狭小的

邹,狭小之言也。——《释名》

(2) 又如:邹查(小语声,悄悄话);邹搜(气势不开阔)

(3) 货物质量低劣的 [inferior]

今人言物之不佳或薄小者曰邹。——《直语补正》

三、姓氏起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蚩尤族人邹屠氏,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黄帝在打败蚩尤部落联盟以后,蚩尤属下部分族人分迁至邹(今山东济宁微山湖一带)、屠(今陕西西安)之地,该部分族民以地名命氏,居邹地者为邹氏,居屠地者为屠氏。

该支邹氏,为最古早的姜姓邹氏,是为山东邹氏,史称邹氏正宗。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纣王微子启的封地邹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叛乱后,把商都附近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建立宋国,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微子启死后,其弟微子仲继位。

微仲的八世孙是正考父,为宋国上卿,得食邑于邹(今山东邹县),其后代第五世孙叔梁仡以邑名“邹”为姓氏,是为山东邹氏。

当今的河南族邹氏,多尊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之后,属于以先族之名字讹为氏。

勾践,其姓名原本为姒驺,又名菼执,是春秋末期越国君主,公元前497~前465年在位。

越国,系夏王朝后裔古越人所建之国,在越王允常时其国渐强,故当时的楚国乃经常联越以制吴。

周敬王姬丐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打败了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国议和。

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就此灭亡。越王勾践平吴后,声威大震,乃步吴国之后尘,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国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周天子使人命勾践为“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诸称霸王”

不过此时,春秋世代行将结束,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了。

因春秋、战国时期,“驺”与“邹”二字可以互假通用,因此“驺”字多被写为“邹”。因此,在越王勾践的后裔子孙中,有人以先祖名字之通假字为姓氏,称邹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吴越邹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分封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曹侠建立了邾国,又称邾娄国,初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陬村),春秋中期又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县纪王城)。邾娄国势小力单,一直为大国鲁国的附庸国,并屡受鲁国的欺压和掠夺。

到战国时期,邾娄国以邾、娄合音鲁国人读作“邹”,因而鲁国君主鲁穆公姬显在孟子的建议下,强行改邾娄国为邹国。

周烈王姬喜七年~周显王姬扁二十九年间(公元前369~前340年间),楚宣王熊良夫亲率楚军灭了邹国,即邾、小邾二国,掳走“二邾”的国君臣民,押解向荆楚西南方向迁移,经过数月长途跋涉到当时楚国的偏远荒芜地区居住,并在其地以邾国遗民之名建立了邾城(今湖北黄冈黄州乡禹王城)。

邹国为楚国所吞并后,故国子民以原国之名为姓氏,称邹氏,世代相传至今,与曹氏、朱氏同宗同源,是为荆州邹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列女传》记载:

满族邹佳氏,亦称组佳氏,满语为Joogiya Hala,世居铁岭(今辽宁铁岭),属于满族老姓之一。

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邹氏、组氏、铁氏等。

四、得姓始祖

蚩尤、微子启、曹挟、正考父、勾践(姒驺、姒菼执)。

五、人口分布

邹氏是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排第六十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45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5%左右。

先秦时期,邹姓的活动主要在山东地区。秦汉以后,邹姓很快迁到河南,湖北地区。三国两晋时,邹姓已挺进到陕西,南下渡长江入湖南、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唐朝时二次中原南下大移民,邹姓主体移入了江南,福建、广东等地的邹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清朝初期邹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邹姓大约有1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九十六位。邹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61.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江苏,这二省邹姓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福建、湖南,这二省的邹姓又集中了14%。全国形成了赣闽和江苏两块邹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邹姓大约有3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1%,排在第六十一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邹姓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朝时期,江西仍为邹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38.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福建,这二省邹姓大约占邹姓总人口的48.6%,其次分布于广东、江苏、湖北、浙江、山东,这五省的邹姓又集中了36%。宋元明期间600余年,邹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除了人口急剧增加以外,其人口主要由北向南和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赣、鄂、湘、闽为中心的江南邹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邹姓的人口450万,为全国第六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邹姓人口由38万增到近450万,增长了近12倍,邹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邹姓人口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邹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38%,其次分布于四川、广东、福建、江苏、重庆、吉林、贵州,七省的邹姓又集中了37%。江西为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14%。全国形成了以赣、鄂、湘为中心的邹姓聚集区。在600年期间,邹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主要由东南部向北的回迁,南部向西部的迁移。邹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赣、闽、黔渝、四川大部、湖北大部、陕西南端、山东东端、云南东部、广西北部、广东大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黑吉东部、辽宁南部,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5%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8%,居住了大约65%的邹姓人群。在粤桂南部、台琼、云川西部、湖北北部、陕甘宁南部、青海西部、河南南部、皖浙大部、江苏、山东中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部、新疆西北,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4%—0.42%之间,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1.8%,居住了大约31%的邹姓人群。

六、家谱文献

江苏镇江润州邹氏宗谱四卷,(清)邹衍庆、邹衍斯等增修,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润州邹氏宗谱六卷,(清)邹宝霖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肇礼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丹阳云阳邹氏重修宗谱十卷,(清)邹永福主修,邹士俭、邹士勤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云阳正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丹阳云阳邹氏重修宗谱十卷,()邹德大主修,邹德怨纂修,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云阳正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丹阳邹氏宗谱十六卷,()邹云如纂,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丹阳市松卜乡皇庄村。

江苏武进毗陵邹氏宗谱十一卷,(清)邹濬川等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仁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两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毗陵邹氏宗谱八卷,()邹焕炳等续修,四年(公元1915年)仁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加拿大人类历史与发展史学会。

江苏武进毗陵邹氏赵墅宗谱十六卷,(清)邹瑞发、邹松南主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显忠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赵墅邹氏重修宗谱二十卷,()邹培耕主修,潘伯康、邹幼航编纂,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显忠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邹氏家乘四十八卷,(清)吴敏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睦堂铅印本四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无锡邹氏宗谱三十六卷,(清)邹仁溥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中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熟虞山邹氏世谱,(明)邹武修,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

江苏常熟小山邹氏支谱一卷,(清)邹冠瀛重辑,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范阳邹氏家史,(清)邹梦同、邹漪等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苏范阳邹氏家谱,()邹大贵等续修,七年(公元1918年)吹律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范阳邹氏家谱,()邹氏族人重修,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吹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绍兴邹氏宗谱四卷,(清)邹兰君、邹铭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兰永邑邹氏宗缯一卷,著者待考,元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谿县灵洞乡弗龙口村。

浙江常山邹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清)江昇墀重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毛良坞乡塬头村。

浙江常山邹氏宗谱,,著者待考,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同弓乡杜亭坂村。

浙江常山范阳邹氏宗谱,()程继尧纂修,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同弓乡杜亭板村。

安徽桐城邹氏宗谱三十卷,()邹鲁臣、邹开益修,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加拿大人类历史与发展史学会。

安徽怀宁皖怀邹氏宗谱七卷,(清)邹全宗等修,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闽南邹氏族谱,著者待考,(清)邹昌钰修,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江西南昌省会邹氏祠主录,著者待考,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修水邹氏族谱,(清)邹公瑞等纂修,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宜春袁郡邹氏族谱,(清)邹腾蛟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范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铜鼓邹氏宗谱一卷,(清)邹述堂、邹传瑞等纂,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铜鼓县地名办公室。

江西奉新邹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邹光繁等纂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范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邹氏庆户家谱三卷,首一卷,(清)邹晓窗纂,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南新化清谿邹氏庆户续修族谱三卷,(清)邹孔衍、邹文苏纂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湖南新化邹氏庆户续修谱,著者待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湖南新化邹氏才户五修族谱十八卷,首二卷,(清)邹煜南纂,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爱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广东中山沙湖邹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加拿大人类历史与发展史学会。

广东大埔邹氏族谱初基,(清)邹荫棼撰,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四川长寿邹氏家谱四卷,(清)邹宗彦撰,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长寿县沙溪乡三青村。

四川台江邹氏范阳正宗谱一卷,(清)邹文灿补,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台江县图书馆。

四川内江邹氏族谱一卷,(清)邹应楠续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内江县杨家乡。

四川丰都增修邹氏宗谱,()邹集之、邹南陔等纂,三十年(公元1941年)半都邹氏宗祠石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四川建昌邹氏家谱,()邹永铭纂修,七年(公元1918年)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邹氏族谱二卷,(清)邹守增修,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东鲁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邹氏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邹氏宗谱十六卷,()邹传云主修,六年(公元1917年)柏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邹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巫溪县书馆图、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邹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加拿大人类历史与发展史学会。

邹氏四修支谱十三卷,著者待考,戊辰年(公元1916年)广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邹氏族谱,(清)邹允祥等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范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东揭西邹氏联宗族谱,(现代)邹氏联宗族谱编辑部编修,1997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虞山邹氏谱,明朝年间始修,(清)彭汝、彭汝球等增修,木刻活字印本。注:记事止于清道光年间。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邹氏家谱,()邹永铭纂修,七年(公元1918年)元恺堂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邹氏族谱二十一卷,著者待考,八年(公元1919年)范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株州黄龙桥邹氏六修族谱二十卷,()邹树潭等倡修,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近圣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七、郡望堂号

郡望

范阳:秦皇赵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初设范阳县,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范水:定兴县固城镇鸡爪河),辖区大约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境内,治所在固城(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从范阳迁出的族人,一般姓氏前会加范阳两字以念先祖故地。

太原郡:秦汉置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广陵郡:秦置广陵县。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一带。隋改江阳,治今江苏省扬州。南唐恢复广陵原名。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南阳郡:①春秋战国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战国为魏南阳,一部分属韩(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韩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②秦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隋唐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河南省邓州)为治所。元明清南阳府治南阳,即汉宛县、今南阳市。

渤海郡:靺鞨粟末部为主体所建,先称振国(震国)。西汉置渤海郡,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

丹阳郡:①古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省秭归东南。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省枝江西,仍名其地为丹阳。②丹阳(杨)县,秦置,在今安徽省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③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

堂号

范阳堂:秦汉时期,邹氏人有一支从今山东省境内迁至范阳(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西汉邹仲俊后发展成为望族,所以邹氏人以“范阳”为堂号。以邑为氏及以国为氏邹姓的总堂号为范阳堂。

东鲁堂:据邹氏宗谱记载:汉武帝时,仲俊公为上谷守,元光六年(前129)与大将军卫青大破匈奴于涿鹿城,晋秩赐封东鲁侯,东鲁是邹氏仲俊的封地,东鲁堂因此而得名。

碣石堂:战国时期的驺衍,深通阴阳、盛衰、兴亡之道。燕昭王招贤,专门建造了碣石宫来招待邹衍。

讽谏堂:战国时期的驺忌,看到齐威王不喜欢听别人向他提意见,于是以巧妙的方式规劝他。齐威王接受了他大意见,下令:凡是对他提出意见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奖赏。一开始大家都争着给他提意见,两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很少了,三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几乎没有了,大家把能提的意见都提完了。齐威王收集了这些意见,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就是邹忌讽谏的结果。所以邹氏又称“讽谏堂”。

南阳堂:2013年湖南新化敦睦堂、睦亲堂合修宗祠,因都是33世祖邹湛(字闰甫,南阳新野人,大学博士,晋国子监祭酒,称南阳杰人)的后代,定名为“中华邹氏新化南阳堂“。

南谷堂:南宋邹应龙后人修建。

此外,邹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回春堂”、“古经堂”、”三古堂“、“敦睦堂”、“睦亲堂\"、’承启堂”、”序伦堂、”太和堂“、”显忠堂”、“中和堂”、“敦本堂”、“元恺堂”、“晋德堂”等。

八、字辈排行

山东莱芜莱城邹氏一支字辈:“青而玉复法、志学笃忠正。”

山东烟台龙口邹氏东支字辈:“尚云国发文王廉凤天景学元恒利贞祥”。

山东烟台龙口邹氏西支字辈:“尚云国发文王廉凤天景学丕显忠功大德承世继长”。

山东烟台龙口邹氏一支字辈:“东一承宏显龙文通大(明凯)风令长振世德润永广嘉天开瑞光吉熙兆登芳升”。

山东烟台龙口邹氏一支字辈:“一志喜永云书世祖”。

山东烟台龙口邹氏一支字辈:“同书世兆”。

山东威海邹氏字辈:“居恒立本、积德存良、守先延嗣、庆余绪昌”。

山东莱阳邹氏字辈:“克(立)学(本)世(积)德广仁敬宗裕嗣庆成绪昌”。

山东莱西邹氏字辈:“发振明元西王允克金国(曰)水殿土”。

山东邹氏一支字辈:“本仁吉永远”。

山东临沂邹氏一支字辈;“圣公民之起,方能立谟训,允为文学士,芳名斯可钦,尔若修广大 ,锡善曰天心,欲希孔子道,承德高秉仁,求克正世纪,朝廷有贤君,永光我宗者,特望於后昆。(六十字自十世起)”。

山东泰安东平邹氏一支字辈:“桂兰承家业,开典庆国恩。”

山东夏津、高唐邹氏一支字辈:“纯诚尊祖法,孝友纪宪传”,再续:“昭德达至善,修齐臻治平”。

江西进贤邹氏字辈:“守法加文节循常绍本宗”。

江西寻乌邹氏字辈:“吉仕奋兴观上国”。

江西红土地庙、湖北邹氏字辈:“天元孟世民居国君龙之长守忠厚维善必昌永传家德万代发祥”。

江西赣州邹氏字辈:“习思文拔章华邦经纶佐国忠厚联芳”。

江西邹氏一支字辈:“世启国正辅朝兴邦忠良志士显大清定安泰全在尚德传芳荣耀宗祖景膺永昌”

江西都昌邹氏字辈:“文孝之若士益子明国伯淑道世永远存正光天德邦本曰万民太平时可必全乐景贤良智义安常则”。

江西信丰大阿川风 邹氏字辈:“……日昌隆庆长征志德”

重庆秀山邹氏字辈:“邦应世大家用本方如其以德祖泽愈光乃为上兆宏学丕昌同宗兴广元由吉安子能自立定可绍先咸中有庆荣华长延”

重庆涪陵邹氏字辈:“学道明先圣习书启大贤文章光上国万事九重天”。

重庆奉节邹氏字辈:“金皇必见判子非坦全心为祖灵见洪元立祖国”。

重庆綦江邹氏字辈:“思世章崇仕振文绍开华云升登科第铭扬永安宗”。

重庆忠县邹氏字辈:“......永茂庭院,世仁应启,孝发朝官,定国安邦,万代长久......”(部分)

重庆合川邹氏字辈:“良孟明孔天,世代文芳传,忠孝为仁本,国朝得利先.....”(部分)

重庆石柱邹氏字辈:“应友千祥,治忠万士,永发文学,正国安邦 道明孔圣,书启大贤,张光习尚,世代荣昌”

重庆邹氏一支字辈:“开文云红安康”。

重庆邹氏一支字辈:“学高家升正”。

重庆黔江区邹氏一支字辈:“大仕永进学,万胜显云杨,福禄如东海,富贵与天长”。

重庆綦江永新一支字辈:克 绍 龙 登 绪,弘 开 景 盛 基,文 章 昭 世 德,中 正 辉 先 贻。

贵州遵义邹氏字辈:“学道明先圣习书启达贤文章高尚国富贵永朝天”。

贵州思南邹氏字辈:“学道明先圣习书启大贤文章光上国万事九重天”。

贵州铜仁邹氏字辈:“文笔思自定富尚炳国正廷天元世德贤大学祖宗”。

贵州邹氏一支字辈:“学高家生振 品修贤义皇”。

湖南新化、祁阳(东)、衡阳、长沙邹氏字辈:”学高家声振 品修贤誉洪 一生存美德 多福自全逢“,以宣靖父为开姓祖繁衍至今有103世代。

湖南长沙邹氏字辈:“克振铭崇大,永廷岳益尊,德洪(派后定)。承先怀义训,忠孝树家声。科甲联延远,英才定显荣”。以宣靖公为第一派计算“克”为第77派(或第76派)(1920年八修谱记载,从衍公派起算“克”为第55派)。

湖南宁乡邹氏一支字辈:”宗启省绍昂 再传效舆瑞九一正文邦 福寿永吉祥 盛世欣康乐 明廷重淑良 本仁成大德“。

湖南宁乡邹氏一支字辈:”广国景堂永 谛都之汝光 忠孝传家大 勋名继泽长“。

湖南宁乡邹氏一支字辈:”优继学甲道 国安邦政允本勋垂锡 求荣炳型 锺鸿业烈 在钧润根“。

湖南宁乡邹氏一支字辈:”祖宗如今洪 重扬孔盛世 元开万意名 庆袭陶唐治忠孝永传流 诗书恒继立 国勋敦礼让 家政存仁义“。

湖南宁乡邹氏一支字辈:”思绍英明祖 廷和本首忠 学高家声振 品修贤誉洪 一生存美德 多福自全逢“。

湖南株州邹氏字辈:“德时荣思友怀常明儒启添征世泽家声茂文名国运昌傅经崇宝训笃学绍书香”。

湖南新化洋溪和槎溪邹氏字辈:“新序今联定 同修洽族亲 敦纯徵至性 履敬笃常伦”。

四川巴中邹氏字辈:“国正天心顺,预见世其昌,文章为学本,申锡永鸿光”。

四川乐山犍为县邹氏字辈:“文明国正天心顺,仁孝家敦世泽长,兴志克诚思远大,夏余兰桂庆联芳”。

四川射洪县邹氏字辈:“乾坤义帝康,时美忠奇玉,富贵显文章”。

四川宜宾宗场邹氏字辈:“道德学应永绍宗志从斯新朝政祖诚愈昌顺世代承恩有振起基先盛”。

四川金堂竹篙邹氏字辈:“善佩瑶琨尊凤祥,万贤盛玉国正兴,德昭前代钟灵秀,光耀先宗启俊英,大业建成维汝翼,书香继世永标名”。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以及龙塘金竹塆邹氏字辈:“朝大仲廷仕,文运正昌洪,祖德贻谋远,宗恩庆泽隆,忠孝广谟列,礼义振家风,继述咸熙绩,垂统建伟功,裔嗣亨肇起,选拔显尊崇”【明末清初经过战乱,四川人口锐减,在康熙年间离开今湖南娄底新化洋溪入川(湖广填四川),听老辈人说,有的还是绑着来的,不愿意离开故土,有的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自愿入川。后来在20世纪初期,在字辈贻(祖父辈)这一代有离开迁移去今什邡市以及广安武胜县.】

四川省攀枝花仁和邹氏一支:一至方学礼,引子三尚天,兴道明孔胜,世代显林阳。

四川成都双流邹氏字辈:“炳兴永富贵,护安康。\"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邹氏一支字辈:育淳思时民,之克永昌荣,忠孝传家国,兰玉满阶庭。

安徽枞阳邹氏字辈:“宗应之后世其孙永自昌定有贤贵士振国安朝邦忠孝传家国读书择孔章”。

安徽合肥邹氏字辈:“培本多芳,传家尚任”。

安徽双堆集镇邹圩村邹氏字辈:“克XXX长 秉承启贤良”。

广东湛江邹氏字辈:“国家秉忠贞才优颖异学演科名”。

广东汕尾邹氏字辈:“鸿拥振世同锦茂念本丁荣昌”

辽宁沈阳邹氏字辈:“太和华青海甸”。

云南邹氏一支字辈:“进思世德符纯全忠正发”。

云南昆明禄劝县邹氏一支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内蒙古邹氏一支字辈:“世洪文利业武全振家生”。

湖北恩施龙凤邹氏一支字辈:“始文良正世,大国元邹忠,朝政永天龙,闻开应席中,敬恭辅名胜,显耀必光宗,传家为孝友,一心希孔孟,远绍先祖发,万代长兴隆。”

湖北建始邹氏一支字辈:“思养英宗孔,世代永兴隆,敦伦首孝友,行一重贤良,尚继先人绪,贻谋亿万光。

湖北红安、麻城邹氏一支字辈:千庆普惠希,来瀚骐崇辂,思承惺琬涉,桂盛德开基远,丰功永世传,常怀光大志。

湖北随州邹氏字辈:正有明德,世守宗传,广绣红云,忍言家学。

邹氏广佑堂一支字辈:“太峯应美德程 清扬明隐山 汝派系绵长 日印吉玉开 文章本秀才 孝友恢先绪 诗忆启后来 道乡绵骏业 理学定鸿魁 盛世名儒富 邦家贵有培”。

邹氏一支字辈:“世启国正辅朝兴邦清定安泰全在忠良志士显大尚德传芳荣耀宗祖景膺永昌”。

邹氏一支字辈:“万世绍荣光刻昌”。

邹氏一支字辈:“百世其昌”。

邹氏一支字辈:“官清民自安子孝父心宽”。

邹氏一支字辈:“居恒立本 继(积)德倡(存)良 守先延嗣 庆余绪昌”——此家谱在山东至东北一带很常见,但由于常年口耳相传有些不同支脉已发生变化,但总体还是以如上读音为基准的。

九、姓氏名人

邹忌:邹氏家族在战国时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游说齐威王,后被任为相国。他曾劝说齐威王纳谏,导致齐国实力加强。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衍:亦作驺衍,春秋战国时齐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阴阳家、士大夫。他学究天人,雄于辩口,号“谈天衍”。创五行始终说。“深观阴阳消息”,借以论述天道、世运的转移。邹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记·卷七十四》说邹衍著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第十》阴阳家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邹奭:齐襄王至西汉时期(前283-205) 频采父之术以纪文,”称谈天衍,雕龙奭“,与慎到、田骈齐名。驺奭著《驺奭》12篇,战国“三邹子”之一。

邹阳:西汉散文家,藩王太傅。齐人。文帝时,为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名于世。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谏止,吴王不听,因此与枚乘、严忌等离吴去梁,为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后被人诬陷入狱,险被处死。他在狱中上书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迹。梁孝王见书大悦,立命释放,并尊为上客。著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邹阳是汉代著名文学家,也是雄辩的政治家,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这种文化传统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兴盛,无疑是起到了重大作用。

邹仲俊:西汉上谷刺史、幽州统制,封东鲁侯。

邹牟王:也称作朱蒙(音转),是古代高句丽国家的第一代王。以高为氏。邹牟王开创基业,营建城池,发展生产,壮大势力,合并周围部落方国,为高句丽国家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死后被尊为始祖东明圣王。关于邹牟王的神话传说,古代文献《论衡》、《魏书》、《北史》、《三国史记》中均有记载。详略不同,文采各异。集安市东郊著名的好太王碑碑文一开头也简略地记述了这段美好的传说。实际上,朝鲜学者搞不清邹牟的来历,因此将其神话。有许多学者考证其为西汉景帝刘启执政时期(公元前156~前141年在位)著名的齐国人(今山东淄博临淄)、文学家邹阳之后。邹阳一族就是古邹国贵族后代。山东胶州《邹氏宗谱》记载邹牟是西汉邹仲俊二夫人所出。

邹(驺)靖:籍贯荆州长沙(今湖南湘阴),东汉末年时期的北军中侯,刘焉之校尉。

邹全哲:唐初幽州统制。

邹思道:讳函字志儒,唐贞观年间举孝廉,除江阴刺史,迁杭州刺史。

邹沨:字起泓,号绿墅,江西吉水人,唐穆宗年间临川刺史。

邹天经:字云祯,别号阿蛮,行重一,北宋初幽州范阳统制。

邹天纬:字云祥,行重二,唐天祐袭封荆南节度使,屯兵范阳。

邹勇夫,字愈,生于唐末,原籍固始县。闽国尚书左仆射协镇闽疆,加封威武军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至今仍尊称他为“开泰公”。

邹望龙:字辉,北宋干德甲子二年钱粮助石守信兵护宋太祖有功授银青光禄大夫殿前检校国子监酒兼监察御史。

邹义甫:太平兴国二年(997)登进士,初授河东军中节度判官,泉州知府,转授龙图阁学士与侄子轼卿同寓金陵。

邹安卿:醇化元年(990)进士,泉州知府。

邹伯元(伯原):初授淮安知府,景德三年(1006)任太子太傅兼春坊侍读,(1021)敕诰命御史。

邹锡守:字世守名孝先,北宋哲宗年间先后任麻城、泰和县尹,转任云南大理签判。邹补之:北宋学者,著述颇丰,有《春秋语孟注》、《兵书解》、《宋朝识略》等。

邹浩:常州晋陵(今属江苏省)人,宋代大臣、诗人,自号道乡居士。曾两起两落,历吏部、兵部侍郎、宝文阁大学士等职。著有《道乡集》诗集。

邹应龙(隆):南宋官员,字景初,泰宁城关水南街人,状元,官至尚书、参知政事,理宗亲书“南谷”两字送他,并封他为太子少保,开国公。

邹沨: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部将,兵部侍郎。

邹普胜:铁工出身,元末红巾军领袖,天完太师,后仍为陈友凉太师。一说他后来战死,一说他隐姓埋名做了道士,化姓名为何野云。

邹应龙:明朝陕西省西安(长安)人。嘉靖进士。曾上书揭发严嵩父子,言辞激烈,嘉靖帝不久下旨令严嵩致仕,将严世蕃下诏狱治罪。嘉庆时任云南巡抚。万历年间因得罪东厂太监冯保被罢免,后病死。邹元标:江西吉水人。明万历进士。刚作官的时候因得罪张居正而被贬,于是潜心研究理学。张死后,他又出来作官,以敢言著称,母死后居家讲学三十年。为东林党首领之一,与星、顾宪成号为三君,后为魏忠贤所忌,被迫辞官而归。著有《愿学家》。

邹守益:江西安福人。明学者,字谦之,号东郭。官至南京国子祭酒。师从王守仁,强调“缜独”、“戒惧”。著作有《东郭集》。

邹亮:明代学者,工诗文,为景泰十才子之一。喜藏书,著有《鸣珂》、《漱芳》等书。

邹政(1425-1506),别号淳溪,明英宗天顺年间,参加丁丑科会试,取得会元,被钦点为探花,官至两广总督,举家入籍广东高州府,居茂西顿梭贵牌,成为贵牌邹氏开基祖,后代分布高州、廉江、茂名及广西防城等地。

邹一桂:江苏省无锡人,字小山,清代大臣、画家,累官至礼部尚书。工绘事,尤工花卉,间作山水。著有《小山文集》等。

邹宏义:明末清初著名武术家,梅花拳始祖。

邹复胜:清代爱国将领,光绪年间陕甘提督,与老将冯子材并肩取得镇南关大捷。没有他率队及时赶到,炮台就失手。

邹伯奇:清代科学家,字特夫,广东南海人。精通天文、历法、算术。把数学应用于实际,总结中国关于几何学方面的经验,写成比较完整的几何学著作《格术补》。用数学方法表述了反光镜、透镜等的成像规律以及关于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另 外还著有《赤道星图黄道星图》等。

邹炳泰(?-1820)字仲文,江苏无锡人,清朝大臣。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历官国子监祭酒,兵部、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事,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中,援古制疏请立国学辟雍。先后督山东、江西学政。屡被贬降。嘉庆中,因林清事变罢官。嘉庆二十五年卒。

邹汉勋(1805—1854),清著名学者,湖南新化人,字叔绩。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舆地学家,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

邹杰:字汉卿(1875-1915),原酉阳后溪乡长园村邹家堡人。少年练就一身武艺,好打抱不平,有“力挽狂澜之志”,蜀军总司令属下第四标标统,后被袁世凯杀害,追认为“蜀中先烈”,后代分支有龙潭水、九溪、沿溪木塘、大溪等支系。

邹容:近代革命先驱。原名邹绍陶(1885-1905),四川省巴县人。1903年加入爱国学社,组建中国学生同盟会,写成著名的《革命军》一书,倡言反清革命,号召推翻清廷,创建中华共和国,颂扬革命为世界之公理,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遭到清廷和上海租界当局的迫害,《苏报》案发,章太炎被租界当局拘捕,邹容自投捕房,一同入狱于提蓝桥的公共租界监狱。1905年4月3日死于狱中,年仅21岁,辛亥革命后被追授大将军。

邹鲁(1885—1954),原名邹澄生,广东大埔县人,中华时期著名政治家。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央执委委员、常委,青年部长。1925年11月,参与发起西山会议。国立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首任校长。1930年,邹鲁回到广州,张学良支持,出兵入京调解军阀间的矛论。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借机拉拢邹鲁,反遭到邹鲁驳斥。1946年,任监察委员。1946年,为监察院委员,1949年7月,去香港,移居台北,后任中央评议委员。

邹作华(1894-1973),字岳楼,吉林永吉人。炮兵总指挥,二级上将。

邹韬奋:原名恩润。1895年出生,原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 长乐县。中国现代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192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22年入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至苏联参观。1935年回国。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和《生活星期刊》,并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因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被政府逮捕,为七君子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1941年皖南事变后,再度出走香港,复刊《大众生活》。1942年到苏北解放区。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央根据他生前的申请,追认为党员。辑有《韬奋文集》。

邹云彪:初年委任福建闽西警备司令,追赠陆军上将。

邹鹏振:第四十四军中将军长。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从“鸟”和“乌”的区别说起,追根溯源,发现汉字之美

写上一篇公号文章《有赞有弹:评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的两道基础运用题》时,中考原题是从别人传给我的一个电子版试题上直接复制粘贴下来的。文章发出后,有同行告诉我,“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岛似江南”有误,应该是“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这个错误实在犯得太低级,估计我用的这是一个扫描版的试题,软件识别有误,或是使用五笔输入法的问题,所以出现了这样令人发笑的错误。能飞的一定是“鸟”,而不可能是“岛”。

虽然人文地理上也有“飞地”之说,这些飞地也有本身就是岛屿,但“飞”的却不是岛,而是要“飞”过去才能到这个“岛”。因为这块地方不和自己的行政属地在地理上直接相连,要飞过其他的行政属地才能到达。

由于扫描软件识别的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形似导致的识别错误。其实,不只是扫描软件,即使是大活人识字写字时,也常常因为形似的原因致误。

“鸟”和“乌”,两者就差一个点儿而已,扫描软件时常会弄错,在小孩子初学汉字时,也很容易弄混。今天我就来从字源角度分辨一下这两个字,并由此牵出一长串儿与此相关的内容。

“鸟”是个象形字,象形是汉字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最初写字其实就是画画,后来慢慢从具体形象的事物线条化,抽象起来。从“鸟”字字形的变化,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乌”也是象形字,也是一只鸟的形象。我们看“乌”字的字形演变,发现它和“鸟”字的写法在演变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那么,为什么同样都是“鸟”,“乌”就偏偏少了一点儿呢?这少的一点儿是什么呢?

原来,“乌”最初专门指乌鸦这种鸟,我们知道乌鸦的特点是通体黑色,眼睛也是黑色的,因此不容易看到乌鸦的眼睛。于是,在造“乌”字时就少了这一点儿,这一点儿就是“眼睛”,当然,不是说乌鸦没有眼睛,而是乌鸦有眼睛却不容易被看见。

这个“乌”少一点儿,可谓理由十分充分。这个造字特别能体现出先民在造字时细致观察的特点,能够发现点滴细微的差异,并把这种差异通过造字表现出来。

在中国古代,太阳有一个别名,叫“金乌”。也称作“赤乌”。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红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黑乌鸦蹲居在红日中央周围是金光闪烁的“红光”,故称“金乌”。有很多古诗中用“金乌”代指太阳。比如,“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兼玉兔,年几奈公何。”(唐·徐仲雅·《赠江处士》)

太阳之中有金乌,月亮之中有玉兔,实在是非常神奇的想象。先民的想象力恐怕要比今人强大得多得多。那为什么要称之为“金乌”,而不称之为“金鸟”呢?或许与先民对太阳的观察有关,我们今天大多数人只是知道太阳耀眼,但先民在耀眼的太阳表面发现了阴暗的区域,近代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太阳黑子”。因为是暗黑的部分,所以如果是一只鸟的话,那当然只能是“乌”,而不可能是其他的什么鸟。此可谓先民细致观察的又一个极为鲜活的例子。

“鸟”和“乌”都是象形字。在汉字造字法中,还有一大类别是形声字,从有了形声这种造字方法,汉字数量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现在有四分之三的汉字都是形声字。所以,在学习汉字时,务必要深刻理解形声字,才能学了一个字,由此拎出一大串字来。

以“鸟”为例,鸟作为汉字的部首之一,常常作为形旁存在,表明这个汉字所表示事物归属的类别,本身就是鸟类或禽类,或者与鸟有关。

说到鸟,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字“禽”,经常“禽鸟”是连在一起出现。我们现在说“禽”,常常组词为家禽。但其实“禽”字造字之初,也是象形字,像一个长柄的用来捕捉禽兽的网子的形状,就是现在的“擒”,古代狩猎对象自然是飞禽走兽,所以禽又指各种动物。

《说文》中的解释:“禽,走兽总名。”《礼记·曲礼上》中有名言:“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后来,又有飞禽与走兽的区别。《尔雅》中说“二足而羽谓之禽。”

用“鸟”作为形旁的字,除了常见的鸡、鸭、鹅、鸽、莺、鹂、鹊、鹃、鸦、鸥、鹤、鹰、鸵等之外,还有很多。

有一些部件中带有“鸟”的字单独拎出来看好像有一点儿陌生,但是如果放在一个词语中,则会发现这个字其实非常常见。

比如:饮鸩止渴,趋之若鹜,鹬蚌相争等。

“饮鸩止渴”的“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有毒的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用鸩组成的常见词语还有鸩杀、鸩死、鸩酒等。

“趋之若鹜”的“鹜”是野鸭的意思,词语的整体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与“趋之若鹜”的“鹜”字形非常相近,读音也相同的一个字是“好高骛远”的“骛”,这个“骛”从马,敄( wù )声。本义是“纵横奔驰”,在这个词语中的意思是“追求”。两个字非常易混,需要特别注意。

“鹬蚌相争”常常和“渔翁得利”四个字连在一起使用,这是一个大家都特别熟悉的寓言故事,其中的“鹬”是一种嘴、脚都很长,以小鱼、贝类等为食的水鸟。

还有诸如鹮、鹳等字看似不常见,一旦放在特定词语中,又让人觉得特别熟悉。比如,朱鹮,我国的濒危保护物种,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朱鹮能带来吉祥,把朱鹮和喜鹊作为“吉祥之鸟”。今天,经常看到有人为了保护朱鹮而牺牲的动人故事。“登鹳雀楼”,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唐诗,“鹳”是一种形似白鹤的水鸟。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

我整体梳理了一下以“鸟”作为形旁的这些字形声字,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可以分类来说一说。

1.有很多都是两个带有鸟的偏旁的字,最终合成为一个词,共同表示一种鸟类。

比如,鹦鹉、鸳鸯、鹌鹑、鹁鸽(bó gē 鸽子之一种)、鹧鸪、鹈鹕、鸬鹚、鹭鸶、鸲鹆(qú yù,俗称“八哥儿”)、 鹡鸰(jí líng 俗称“张飞鸟”)、鸱鸮(chī xiāo 猫头鹰一类的鸟)、鸺鹠(xiū liú 猫头鹰的别称)、鸧鹒(cāng gēng 亦简化为“仓庚” 黄鹂的别称)、鸸鹋(ér miáo 大洋洲的一种大型走禽)等等。

2.古代有很多为猛禽命名的带有“鸟”的字。

比如,鹞、鸢、鹰、鸷 、枭、鹫、鹗、鹘(hú)、鹯(zhān)等,都是鹞、鹰一类的猛禽,大约这类猛禽因其凶猛留给人深刻的印象,所以专门为它们做了一些命名。

3.有一些一提起来就很有文化色彩的鸟,有的是现实中就有,但也有很多只是传说中的鸟。

比如:雎鸠,一种水鸟。生有定偶,故《诗经·关雎》以喻君子的配偶。《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鹣,古代传说中的比翼鸟。鹣鲽:比翼鸟和比目鱼。比喻感情深厚的夫妇。如:“鹣鲽情深”、“鹣鹣鲽鲽”。这个“鹣”字时常在诗词中出现,比如:翼只思鹣比,根长羡藕并。(唐·吴融《个人三十韵》)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清· 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鸿鹄,大家熟知的是《陈涉世家》中的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即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与“鸿鹄”构成相反意思的是“燕雀”一类的小鸟,在《庄子·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里的鹪鹩就是燕雀目鹪鹩科的小型鸟类,也称为“巧妇”。

鹏,传说中最大的鸟。《庄子·逍遥游》中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今天有“鹏程万里”这样的常见词语,很多父母爱用“鹏”字给孩子起名,包含了极为美好的期待。

鸾鸟,古代中国传说中的神鸟,和凤凰同属一类。屈原《涉江》中说:“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朝堂坛兮。”“鸾凤”作为一个常见词语,有多种比喻义,比喻贤俊之士、比喻君王、比喻美人、比喻夫妇等。

鹓雏(yuān chú,亦作鵷鶵):在中国传说中是与鸾凤同类的鸟。《庄子·秋水》:“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李商隐《安定城楼》诗:“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就是借用《庄子》中的这个典故,以庄子和鹓雏自比,说自己有高远的心志,并非汲汲于官位利禄之辈,但谗佞之徒却以小人之心度之。

鹔鹴(也作“鹔鷞”),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鸟。《说文》中有“鹔,鹔鷞也。五方神鸟也。东方发明,南方焦明,西方鹔鷞,北方幽昌,中央凤皇”之说。

说到“凤凰”的“凤”,其实也是带有鸟的汉字,只不过是在简体字中已经看不到了,我们看看繁体字,就知道了。鳳: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

“凰”则在造字上有一点儿特别,最初就写作“皇”。凤凰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所以用表示“王”的“皇”来称谓也完全在情理之中。后来才有“凰”字,个人猜测大约是仿了“凤”而造的一个字,对此没有深入研究,愿就教于方家。

当然,凤凰也有一些区别,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所以古琴曲有《凤求凰》,司马相如也有诗作《凤求凰》,看来自古以来就是男追女,而不是女追男。

3.有两个词非常常见,但某些书中常常弄混,日常人们拼读或者书写时也常常弄错。

“老鸹(guā)”和“老鸨(bǎo)”能分得清吗?

虽然“鸹”和“鸨”在造字之初都是指某一种鸟类。

“鸹”是乌鸦的俗称。乌鸦是很常见的鸟类,因此,有很多和“老鸹”有关的俗语或者童谣。比如,“老鸹飞到猪腚上——看见人家黑,看不见自己黑。”“死了三年的老鸹——光剩嘴。”“老鸹窝里出凤凰”等等。

“鸨”,是鸟类的一属,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不善于飞,而善于走,能涉水。常见的有“大鸨”,“小鸨”等。而“鸨”用“老”作前缀,那就不是指鸟,而是指人了。老鸨指开设的女人。

为什么要以一种鸟的名称来称谓开设的女人呢?相传老鸨是一种已经灭绝的鸟类,古人发现,这种鸟类没有雄性,只有雌性。它们通过与其他种类的鸟进行交配,然后繁殖,很像“人尽可夫”的,所以称呼老板娘为老鸨。

明朝宋权的《丹丘先生论曲》:“之老者曰鸨。鸨似雁而大,无后趾,虎纹。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现代文学家聂绀弩《论鸨母》说:“鸨,淫鸟,借指。”

以上带有“鸟”字旁的字,都是形声字,而且,都是指某一种鸟类。那么,有没有带有“鸟”这个部件的汉字,但不是指某一种鸟,而是指与鸟有关的行为的字呢?

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字就是“鸣”。不过,这个字不是形声字,而是会意字。从口,从鸟。本义:鸟叫。《说文》中说:“鸣,鸟声也。” 后来这个字泛指为各种鸟兽或昆虫的叫声,进一步引申为发出各种声音。

比如: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曹操《短歌行》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白居易《琵琶行》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王维《观猎》

还有另外一个字,我们不太熟悉,甚至可能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写,但却常常在口语中用到这个字。

鹐(qiān),鸟禽啄东西。造个句子,“别让鸡把地里的嫩苗鹐了。”

以上的形声字也好,还是会意字也好,都是将“鸟”作为义符来使用的。那么,带有“鸟”这个部件,不过,鸟不是作为义符的字有吗?

也有。如:茑 niǎo。这个字虽然带有鸟这个部件,读因也与“鸟”相同,但本身不是动物,和鸟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茎细长而缠绕。这个字中的“鸟”是作为声旁存在,而不是作为形旁存在。

在古诗文中,“茑”常常和“萝”一起出现,都是藤蔓类的植物,引申用来比喻一种依附关系。

比如: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诗经·小雅·頍弁》

萝茑必有托,风霜不能落。—— 张九龄《杂诗五首》

附带说一句“萝”,最有名的一句诗是这样的: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古诗十九首之八》

以上,基本上把带有“鸟”这个部件的绝大多数汉字梳理清楚了。接下来说带有“乌”这个部件的汉字,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比带有“鸟”这个部件的字要少的多得多。

最常见的只有这样几个:呜、坞、邬、钨。

由这几个字可见,“乌”在汉字造字中,只作为声旁存在,而不作为形旁存在。出现这种情形比较容易理解,毕竟“乌”单独作为一个字时只是特指“乌鸦”,而不能泛指各种鸟类,所以,在造字时,遇到与“鸟”有关的汉字,首选用“鸟”作为形旁,表示属性或类别,而不会选择“乌”作为形旁。

细心的读者,应该会发现,除了大量用“鸟”作为形旁,表示禽鸟名称的汉字之外,还有一些本属鸟类,但在字形构成的部件中没有“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常见的比如雀、隼、雁、雕、雉等。

揣摩这些字,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部件,那就是“隹”(zhuī)。“隹”从造字的方式上来说,和鸟一样,都是象形字。它们两个是同源字。那么,这个字和鸟有什么区别呢?《说文》中认为“隹”是“鸟之短尾之总名也”,而“鸟”则是“长尾禽总名也。”看来是尾巴长短的区别,但实际上,探究后来的带有“隹”“鸟”这样部件的字,并不完全遵循这一规律,已经开始混用了。

因为“隹”与鸟是同源字,所以,很多表示鸟或者与鸟相关的字,也在部件中用“隹”,而不用鸟来表示,比如,前面提到的雀、隼、雁、雕、雉这几个字。

不过,进一步追溯这几个字的字源,它们的造字理据却又大不同。“雀”是会意字,“隼”是指事字,其他三个则属于形声字。

“雀”上面是“小”,下面是“隹”,组合在一起,字义非常明显,就是小鸟。

“隼”上面是“隹”,下面的“一”,有人认为是在强调“隼”的利爪,毕竟,鹰隼都非常凶猛的禽类。

雁、雕、雉则都是形声字,不再逐一分析。

“隹”这个造字部件,在造字时也很活跃,不过,并不能认定所有带有“隹”这个部件的字都与“鸟”有关。下面尝试分门别类梳理一下。

“隹”作为形声字形旁存在的字。

雏:从隹,刍声。本义:小鸡。

雄:从隹,厷( gōng)声。本义:公鸟。

雌:从隹,此声。本义:母鸟。

后来就由雄和雌进一步泛指“公”和“母”。《木兰辞》:“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雅:从隹,牙声。本义:鸟名,乌鸦的一种。《说文》:“楚乌也。”今天用的高雅之“雅”都是后来才有的意思。

雇:从隹,户声。本义:鸟名。即九雇,一种候鸟,也就是布谷鸟。今日常用的“雇佣”之“雇”应该是假借的结果。

“隹”作为会意字的义符存在的字。

集:《说文》中说集是“群鸟在木上也。”《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知道了“集”的造字本义,对理解“沙鸥翔集”很有帮助,能更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沙鸥翔集”要理解为群鸟或栖止或飞翔。

隻:这是“只”的繁体字写法,今天常用作量词,比如,一只鸟。《说文》中的解释是“鸟一枚也”,凡是从“又”的字,常常和手有关,所以,“隻”的本义就是用手抓住了一只鸟。

雙:这是“双”的繁体字写法。有了“隻”这个繁体字的知识做铺垫,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字也是一个会意字。最初就是说用手抓住了两只鸟。所以,“双”表示“一对”。

雔:chóu。这个也不难理解了,成双成对的鸟。《说文解字·雔部》:“雔,双鸟也。”说到“雔”字,需要补充另外一个与之相关的形声字,雠chóu,雠的本义是应答。这是编辑出版中常用的一个字,组词是“校雠”,意思是两人相对校阅,考订版本文字,纠正讹误。我个人觉得把“雠”当成会意字理解也非常有趣,两只鸟叽叽喳喳的形象立刻浮现在眼前了。

雥:zá 群鸟。

雦:chóu 古同“集”。

虽然以上两个字,如果不告诉你读音,你可能不知道读什么,但是,当你知道了“隹”表示鸟,看了这个字形,即使不知道读音,也能猜出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隽:今天常用的词是“隽永”。但很多人知道“隽永”是什么意思,却不知道“隽”最初造字时是会意字。从隹,从弓。“弓”用来射鸟。本义:鸟肉肥美,味道好。肥美的味道自然值得反复回味。

焦:金文字形,上面是“隹”,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今天,焦虑的人太多了,焦虑其实就是把像鸟一样,放在火上烤,能不难受吗?

有一些字,虽然有“隹”字,也是形声字,但“隹”不是作为形旁存在,而是作为声旁存在。

堆:从土,隹声。本义:土堆。

帷:形声。从巾,隹声。本义:围在四周的布幕。比如,“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惟:从心,隹声。本义:思考;思念。比如,《三字经》中有“口而诵,心而惟”。

唯:从口,隹声。本义:急声回答声。比如:“唯唯连声”“唯唯诺诺”等。

椎:从木,隹声。本义:槌子,敲击的器具。“椎”有chuí和zhuī两个读音,前者如“椎心泣血”,后者如“脊椎”“胸椎”等。

锥:从金,隹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碓(duì):石做成的捣米器具。北京有地名“水碓子”。

维,从糸( mì),隹声。本义:系物的大绳。理解了这个字的本意,你看到“维系”这个词时自然会理解得更为深入。

稚:从禾,隹声。本义:晚植的谷类。引申为幼禾。

骓:从马,隹声。《说文》对这个字的解释是“马苍黑杂毛也”。有名的诗句是“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其实“稚”和“骓”中的“隹”,可以理解为不仅仅是起到声旁的作用,也兼有形旁的作用。“隹”之短尾,不正与幼禾之短小相互联系吗?“骓”这样的名马,难道不也正像是鸟飞一样迅疾吗?

有一些字,虽然有在字形中有“隹”这个部件,但实际上却不是“隹”字,而涉及到形声字的另外一个概念,即:省声。一种传统的简化汉字方法。省略形声字中声符的笔画。

比如:

准: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从水,隼省声。本义:平,不倾斜。

售:从口,雔省声。本义:卖出去。

接着区分两组带有“隹”字的形近字,说说它们的造字理据。

“谁”和“难”

这一组字非常常用,也不难区别,但可以进一步琢磨一下其字源,也很有趣味。

谁:形声字。从言,隹声。金文字形,象鸟在叫。鸟叫叫什么呢?估计是在问“什么人?”,“谁啊?”

难:会意字。从又,从隹。最初就是指一种鸟的名称。后来假借为“困难”之难,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用手(又)抓鸟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

“雎(jū)”和“睢(suī)”

这两个字太像了,偏旁一个是“且”,一个是“目”,字形差别只在“出头儿”还是“不出头儿”。

这两个字前一个还算常见,因为有“关关雎鸠”,也有《唐雎不辱使命》。但后一个则不大常见,不过中学生也应该认识,鲁迅的《故乡》中有这样的句子:“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雎:形声字。从隹,且声。本义:雎鸠,一种水鸟。

睢:形声字。从目,隹声。本意是“仰视”。《史记·伯夷传》中有“暴戾恣睢”。意思是“残暴凶狠,胡作非为。”

最后,还要区别一组比较特别的带有“隹”的字,瞿、翟、雒、崔、霍,这组字现在常用来表示姓氏,但估计很多即使本身就是这个姓氏的人,也对自己姓氏的本义不甚了了,这里做一点儿字源的追溯。

瞿:会意兼形声。《说文》:“从隹。”本义:惊视的样子。

翟:会意字,从羽,从隹,本义:长尾的野鸡。“翟”是一个多音字,作为姓氏时读zhái,但作为人名用字时读dí,如战国时墨子名翟。作为“长尾的野鸡”这一意思理解时,也读dí。如:翟车(皇后所乘饰以雉羽的车子)

雒:形声字。从隹,各声。鸟名。《说文》的解释是“鵋鶀(jì qí )也。怪鸱(chī)。今称鸺鶹(xiū liú),也叫横纹小鴞(xiāo)。”这么多生僻字,不认识也没关系,其实他们都在说同一种我们熟知的鸟类,就是猫头鹰。

崔:形声字。从山,隹声。本义:高大。崔嵬:崎岖不平的山。亦泛指高山。《诗经·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

霍:会意字。从雨,从隹。大雨来临时群鸟奋力飞起,霍然有声。本作“靃”,俗省作“霍”。本义:鸟疾飞时发出的声音。后描述门、水等响声。《木兰辞》中有“磨刀霍霍向猪羊。”

最后的最后,还有一种最常见的“鸟”没有说,就是“燕”,“燕”这种鸟为啥造字的时候不带鸟?因为本身就是象形字,你看下面的“燕”字的字源流变,甲骨文的“燕”,简直就是“燕”的简笔画嘛。

【后记】

原本只是由“鸟”误为“岛”,想起来要写一写“鸟”“乌”的区别,并由此展开来说一说,不过,这一说不要紧,连搜集整理资料,带写文章,就花了七、八个小时,总字数到了近八千字。估计相当一部分人是不太会有耐心读完这七、八千字的知识性文章的。那么,写来有什么用呢?

第一个有用是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些对我是已知的,比如,“鸟”和“乌”的字源,“隹”是一种鸟等等,但具体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从字源上来说,是怎么回事儿,就完全把握逐一说清楚了。这么一梳理,温故而知新,就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在给学生讲的时候就更有把握了。而且,我在对这些字做进一步的语境解释的时候,所选择的例子绝大多数都是课文别常见的例子,需要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

第二个有用是只有经过这种写作和研究的实践,才具体知道一些基本的研究路径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下去的。这个方法不是我自己作为老师掌握就行了,而是要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掌握这样的一些研究方法,自己去探索。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毕竟知识是无穷尽的,不断灌输给学生知识,远不如教会他们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路径。

这两个“有用”,能让我透过一个又一个汉字,发现汉字在造字上的妙处,发现汉字之美。当我把这种妙处和美好传递给学生,学生一旦获得了发现汉字之美的兴趣和能力,那么,语文课上,老师教起来,学生学起来,岂不是都会特别开心,这才是真正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中国画笔墨和色彩的关系

关于中国画笔墨和色彩的关系,自古至今一直议论不断,有的人主张重墨轻色,有的人主张重色轻墨,而中国画笔墨和色彩在数千年来所经历的不同绘画表现形式。在此,我仅以个人体会和看法对中国画笔墨和色彩的关系作一点浅议杂谈。

中国画在数千年以来,经过了从形成至成长到成熟的坎坷路程,其表现形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笔墨和色彩的发展,在各个时期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中国画最早采用的表现形式是色彩和线条。早在新石器时期,彩陶就采用了这两种形式。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三鱼纹彩陶盆和马家窑文化的旋涡纹彩陶瓮、舞蹈纹彩陶盆上面绘制的鱼、蛙、鹿、鸟、舞乐、人面以及各种纹饰。彩陶是在橙红色的陶坯上,用、黑、白和天然矿物质颜料赭石进行描绘。古朴的色彩,豪放的纹样,大小不一的点线面的装饰美,显现了色彩与线条相辅相成关系的雏形。可以说,用笔工具是形成中国画艺术表现方式的前提条件。彩陶上各种各样的生动灵动的线条美,是形成中国画用笔技法的源头,而天然矿物质颜料,可以说是今天中国画颜料的鼻祖。

陈炳昭《乐哉鱼也》

在前古不同时期活跃着青铜器艺术、雕塑艺术、书法篆刻艺术、工艺艺术、建筑艺术,它们对中国画艺术有着启示作用,而与中国画艺术有一定渊源关系的,却是用于送葬仪式的一部分具有旌幡形式的帛画,这些先后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时期楚墓和马王堆汉墓等地方的几幅帛画,都采用了平纹绢。绢画与帛画有一种渊源关系,是中国画表现形式的底本。这些帛画的表现形式大部分使用以墨线勾描对象,虽然用笔还未定型,但是笔法坚挺质朴。另外,彩绘在西汉的帛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彩绘帛画中,使用的颜料主要有矿物色朱砂、土红、银粉、黄丹,植物色青黛、藤黄,动物色蛤粉等颜料,色彩种类比以前增多了,更好地丰富了画面的表现能力。如今,这些用大自然材料制作的颜料虽历经几千年的时光,然仍在绢画上依旧闪耀着姿彩。

五代之前,绘画重视色彩。《周礼·考工记》说:“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赤、黄、白、黑为五色,是正色,其它为间色。南朝萧绎《山水松石格》上说:“炎绯(红色)寒碧(青色),暖日凉星”。“丹青”被远古人民指名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专用名词,如《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丹青”是古代常用的冷暖两色红、青矿物质颜料,说明了在数千年色彩已经有了冷暖分法,并赋予了意义。《周礼·考工记》又说:“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古人将色彩作了详细的对比法,使中国画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现存的魏晋南北朝至宋朝的古画中有很多是绢本,绢一般是上过胶矾的,质地挺爽,手感柔和,是作重彩画的理想材质。古代画家们以千锤百炼的用笔功夫勾勒对象,并以五彩六色的天然性颜料在绢上进行平涂和渲染,使画面上的色彩和线条在数千年之后至今依然鲜艳光彩。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卫贤《高士图》、周文矩《重屏会棋图》等,都焕发着不凡的神采。这些重彩工笔人物画,用笔大都采用铁线描和高古游丝描等,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曲铁盘丝,或如锥画沙,流畅生动,色彩浓丽丰满,令人叹为观止,百看不厌。

在花鸟画领域,唐代边鸾创立了宫庭富丽一派,至五代,黄荃创立了富丽的重彩工笔花鸟画的 “富贵花鸟”派,他作画以“双钩傅色,用笔极精细,几不见墨迹,但以五彩布成”。现存的黄荃《写生珍禽图》,用笔细腻工整,色彩富艳华丽,体现了他深厚的绘画功力。

在山水画领域,隋代展子虔《游春图》,主要以石绿、石青渲染山石树林,并以金线勾勒,用笔坚劲以托出山峦树石,用色浓艳。其山水画被称为“青绿山水”。唐代李思训发展了展子虔青绿画法,笔力遒劲,设色富丽,用金碧装饰画面,其山水画被称为“金碧山水”。青绿设色,画面绚烂;金碧装饰,画面辉煌。可见,此时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以浓艳富丽的色彩为主。

中国古代画家在继承前人以墨线勾勒、以多种颜色平涂或渲染对象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新的表现形式。他们又注意到了用笔的意义,顾恺之在《摹拓妙法》中谈了自己的用笔体会:“若轻物宜利其笔,重以陈其迹,各以全其想。譬如画山,迹利则想动,伤其所以嶷。用笔或好婉,则于折楞不隽;或多曲取,则于婉者增折”,用笔表现不再是简单地勾勒对象,而是根据物象的软硬轻重变化作出符合其性质的变化,并融入画家自己的审美观念,使线条既能塑造物象又有画家个人特色。如顾恺之、陆探微的“笔迹周密”的“密体”和张僧繇的“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都是极具特色的笔法。

到了唐代,色彩的运用达到了鼎盛得时期,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在色彩达到绚丽之极后,终会进入恬淡宁静的境界。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玄学”思想的影响,山水画领域即产生了一种新画法——水墨画法。有论者谓“山水之变始于吴”,但吴道子的水墨山水画今已绝迹。现存的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唐代壁画《山水》,据说曾在寺院画过山水壁画的吴道子与它有一定的联系。在莫高窟壁画《山水》上,是用水墨以粗笔、阔笔一笔一笔画出辽阔的江面和烟云,再略渲染层叠远山,给人一种烟雾迷蒙的景象,可以说,这是纯用水墨表现中国画的雏形。之后的王维在吴道子水墨画法的基础上,以水渗和墨彩进行渲淡。水墨技法的出现,冲破了重彩工笔技法的壁垒,色彩与墨法之间的矛盾也由此产生。

五代荆浩、关同、巨然、董源、宋代李成、范宽、郭熙、李唐、米芾等都继承延续了水墨山水画一派,提升了水墨画的地位,创造了不同的山水画特色。在他们鼎力创造下,山水画法日趋丰富,增添了许多皴法,有了勾、皴、擦、点、染描绘山水的过程,进一步完善了笔墨一整套技法,从而忽略了色彩的运用。笔法与墨法的关系得到了加强,也使两者有了明确的分工,用笔是勾、皴、擦、点,而用墨是渲染明暗。另外,他们注意笔法、墨法在绢上的表现效果。他们没有将重彩敷丽于绢上,而是以勾、皴、擦、染等手法完成笔墨结合的画面效果或者不用勾、皴、擦、染而直接用水墨率意描绘,淋漓的发挥。用笔熟练、劲健,用墨浓淡干湿相宜,使画面达到笔墨交融的效果。可谓“信笔妙而墨精”(南朝萧绎《山水松石格》)。

水墨与色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作用,南朝萧绎《山水松石格》说:“高墨犹绿,下墨犹赪”,“赪”是红色的意思。这是指山石石体的上面和下面反映出的两种颜色,施以水墨浓淡表现在画面上的效果。在自然界里很少有墨色景象,古人大胆地把五彩缤纷的物象推进到浓淡层次变化的水墨中,使画面呈现出有色彩感觉的黑白世界。“墨分五色”,即水墨多层次的色度,焦、浓、重、淡、清。这些有丰富层次的水墨代替了中国画传统的色彩,形成具有黑白层次变化的中国画艺术表现方式。用墨之法,变化多端,全在画家用心领悟。古人说:“王洽泼墨,李成惜墨,两家相和,乃成画诀”。

水墨的丰富变化或多或少影响着花鸟画家和人物画画家对它的尝试。在花鸟画领域,五代的徐熙以墨为主,以色彩为次,创立了“野逸”水墨花鸟画风,与黄荃创立的重彩工笔花鸟画派形成了一种鼎立的局面。南朝后主李煜极为喜欢徐熙的水墨花鸟画。宋太宋赵炅看到徐熙的水墨作品《石榴图》赞叹道:“花果之妙,吾独知有趣矣!”

齐白石对诗的喜爱,将诗意融入到绘画中,创造出具有诗一般的艺术形象,他的作品之一《群虾图》中运用了水墨不同层次勾画出每只虾的生动形象以及群虾在画面上整体效果,富有音乐美感。山水画家黄宾虹在临习古人画法又遍游名山大川,创作出大量具有水墨淋漓、墨华飞动、浑厚华滋的山水画,在创作实践中,他总结出“五笔七墨”,五笔即平、圆、留、重、变,七墨即浓、淡、破、泼、积、焦、宿,指明用笔用墨在绘画上的作用。张大千周游世界,终创泼彩大写意山水画法,以王洽泼墨法参以西方绘画色和光的关系绘出具有色墨结合的大写意山水。潘天寿的绘画,画风硬朗,用笔强悍潇洒,使用浓墨、焦墨、破墨交相辉映。李可染创用明暗山水画体,密密麻麻的皴点,湿淋淋的水墨渲染山体的明暗变化,给人以迷蒙悠长的感觉。他们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注入笔墨表达了各自不同的精神境界,创造不同的风貌。

近代许多出国留学回国的中国画家,希望利用自己所学到的西方绘画艺术来改造古老的中国画,从而将其推到现代中国画轨道上。如“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高奇峰多次留学日本,研究西方和日本的美术,总结中国画艺术,他们把中国画艺术所缺少的表现形式如光色、纵深感等表现出来,在山水画、花鸟画、走兽等题材上加入居廉的没骨画法、撞水撞粉画法,结合日本画家画法,创造出奔放雄劲的风格。再如,留学欧洲回归的徐悲鸿,将西方写实画法与传统技巧相结合,形似的和笔墨结合的创造出许多关注民生的画作。

中国传统绘画一统天下的格局因外来文化的冲击,形成了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众所周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有很多的区别,西方绘画强调色彩的运用,色彩的理念,没有笔墨这个特殊理念,而中国画画家却为使笔墨如何达到炉火纯青呕心沥血,色彩少有所及。同样中西绘画使用工具也各不相同,油画使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合化学物颜料,在经过加工的布、纸、板等材料上作画;水彩画是利用颜料的透明性,用水色掺和晕接、重叠在白纸上作画;水粉画颜料具有不透明,常与混合表现,覆盖力强,色彩表现力也很强,能做很多种色彩层次,而中国画既有遮盖力很强的鲜艳矿物质颜料,又有透明质细的植物色,颜料种类简单而纯朴。在描写对象,中国画不可能像西洋画分很多种色彩,各种色相层次,往对象身上作细致雕刻的表现。“随类赋彩”,谢赫提出的表现物象的固有色,不是客观描写对象,照相式的翻版,而是强调色彩明暗冷热互为对比或补色关系表现物象,或者为画面整体艺术效果或主题思想作一些颜色的变化,增进画面气氛,如青绿、金碧、浅绛、淡彩等。

中国画表现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前人画家在笔墨和色彩上作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形式多种多样,当代的中国画家也要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如今中国画家越来越重视笔墨和色彩的协调关系,然怎样才能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呢?画家做了很多的尝试,提出了各种见解,如 “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化解矿物质重彩与墨骨之间的矛盾;又如以生动的线条和灵巧的墨骨,再施以淡彩着色,把灵动的笔墨衬托出来;或者色墨调合,在宣纸上大笔挥洒,然后用笔作细致的描绘……,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中国画笔墨和色彩,都是围绕内容,表现内容,服务内容的一种手段,是当随时代不断发展新的表现形式。在五彩缤纷的文化背景下,将使中国画的笔墨和色彩关系更和谐更完美,是当代每位中国画家的责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