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吉凶悔吝(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02 01:55:17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周易》这玩意儿其实挺好玩儿(十七)——吉凶悔吝

吉、凶、悔、吝四个字,经常在《周易》中出现,《易经-系辞上传》 第二章解释为: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吉凶:得与失之象,这个很好理解。悔,后悔;吝,恨惜也——《说文》,呈现忧虞之象。

按《易》的解释,这些象都可以在六爻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得位、居中,就吉;不得位就有忧虞之象;不得位,又不居中,且其中阴阳组合又有诸多麻烦,那就可能呈凶象。

南怀瑾老先生解释吉、凶、悔、吝是人生处世的四种现象。大意是这样说的:

吉凶,不是好就是坏;没有不好不坏的。天地间的现象,只有两种:不是吉便是凶。

悔,就是后悔,人生对任何事情每一刻都在后悔中。真正的意义就是“烦恼”,就是很不爽朗,很烦、很苦恼,也就是不高兴。

吝,就是困难、是悭吝。“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忧就是忧愁、烦恼;虞就是思虑,脑子不停地想,用脑筋叫做虑。

南老还进一步解释说:宇宙间只有两个现象,一个吉,一个凶。拿物理现象来讲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即阴阳,抽象的讲叫阴阳,实质的讲叫刚柔,也是互相推荡的一种现象。

矛盾也是一种现象,它表示了事物变化的关系,矛与盾的原理也是两种力量互相推荡。那么人文世界的吉凶又是怎么来的?好与坏是怎么来的?是人为假定的,是从人类心理辨别生发出来的!

是非好坏都是从心理现象来的。所以说吉凶是一种得失的心理现象。《周易》告诉我们“吉、凶、悔、吝”四个现象。人文世界的一切现象也只有四种“吉、凶、悔、吝”。整个《易》之六十四卦,只有吉、凶、悔、吝四个心理上的转化过程。

还是那句老话,关于《周易》得名词定义,古往今来说法很多,但大概意思也差不多。本尊更愿意相信依照原文,前后对照给出的直白的解释,而对于其引伸意义,则认为是仁者见诸仁,智者见诸智的。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万事万物想不动、不变是不可能的。一动、一变化,就有好或坏。也就是会有:“吉、凶”。为什么说吉、凶、悔、吝呢?悔与吝是小的吉凶,还是只有两个字,“吉”、“凶”。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失去了就叫做凶,得到了就做吉。这是人文文化的观念。其实失去与得到都没有什么了不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是这个道理。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悔吝就是小毛病,也叫烦忧。但是,《易》除了“吉、凶、悔、吝”四个现象以外,还有几种现象——“咎”、“无咎”、“厉”。

“无咎者,善补过也,”要真正达到没毛病,你要“善于补过”,自己随时反省自己,随时随地要能检查出来自己每一方面的错误、毛病,这样才能无咎。

“辨吉凶者存乎辞”,辞就是思想、观念。思想错了一切都是错,观念对了一切都对了。文辞语言,是人类思想的代表。

“震无咎者存乎悔”,卜到了无咎,不要以为没有问题,要存“悔”,一切要小心,自己要多反省自己,这样才会“无咎”。

“忧悔吝者存乎介”,忧、悔、吝是可以解决的。就是平时常说的,行得正,行得直,心里没有歪念头、坏主意。纵使遇到烦忧、悔、吝,心里坦荡荡,以平常心处之。

“其介如石”就是在高高的山顶上有块石头巍巍然的站在那里,这种顶天立地的精神。顶天立地、行得正、坐得稳、作正念、存好心,当你遇到痛苦、麻烦的事时,自会逢凶化吉。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景象、动机,动机来了就有很多的因素,从而又构成一件事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就发生了变动。对人事而言,变化发生以后就有好有坏,有吉有凶。一有好坏,就有烦恼,有悔吝,悔是烦恼,吝是困难,所以说一动就“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吉、凶、悔、吝、咎、厉,在《周易》里有很多衍生辞,用于判断卦象发展趋势的好坏,分别做个简短的解释:

一、吉:

1、吉:好、善也。事有好结果为吉,故吉训善。

2、初吉:吉的初级阶段,终吉则为结果。

3、贞吉:占吉,占得此卦吉;

4、大吉:大吉大利;

5、元吉:元吉大也,同大吉,上上之吉。

二、吝

1、吝:其事难行,或遭艰难之事;

2、小吝:遭遇小麻烦;

3、终吝:毕竟艰难,最后还是难;

4、贞吝:占吝,将遇艰难。

三、厉

1、厉:危也,危险;

2、有厉:有危险;

3、贞厉:占卜的事情危险。

四、悔

1、悔:后悔,困厄,忧虑之象;

2、有悔:有困厄的;

3、悔有悔:后悔之事接连而至;

4、无悔:没有困厄;

5、悔亡:之前有悔,而今其悔不在了。

五、咎

1、咎:比后悔更重,懊悔;

2、为咎:将成为懊悔的事;

3、匪咎:匪通非,没有神么好懊悔的;

4、无咎:没有懊悔的事;

六、凶

1、凶:此卦爻凶也,有恶果、殃祸;

2、终凶:结果终为凶;

3、有凶:有恶果、有祸殃;

4、贞凶:占得此卦爻则凶。

拿日常生活做个比方:

昨天发了工资,元吉。

顺便买了张刮刮彩,中了一万块奖金,大吉。

媳妇买了包包,儿子买了车车,自己买了串串,钱花光了。悔。

每天又要吃盒饭,发誓以后不乱花钱了。吝。

都这样了,车坏半路上了。厉。

不但感冒了,车子还被拖车拖走了。凶。

迟到被罚,耽误工作被骂,单子被勤快人抢了,差点被开除。大凶。

振作精神,按时吃药,跑步上下班,改掉恶习。咎。

感冒好了,很快又到了发工资的时间。无咎。

又发工资了。吉。

这样是不是很容易明白多了。

《读鉴笔记》第十五集:吉凶悔吝无咎

一 说

编 者 按:作为《资治通鉴》的读书笔记,每周一会更新一篇。其中文章的时间顺序及选材,是基于笔者的学习进度及个人粗浅的理解与认知。对于一名学习研究国际关系及战略的读书人而言,所有的国际国内问题以及治理之道,似乎在《通鉴》中都能找到答案。

吉凶悔吝无咎

《通鉴》中有许多关于史官占卦的记录,正好读到前286年,宋康王因占了“吉”卦而最终亡国的事例,于是顺便谈下《易经》占卦中有关“吉凶悔吝无咎”的问题。以后凡遇此类占卦事,皆同理。

宋国有只鸟雀在城角上生了一只鹯(zhan)鸟,鹯是类似于鹞鹰之类的猛禽,飞行速度很快,以燕雀为食,古诗句中将其称为“晨风”。史官占卜说:“吉。小鸟生出大鸟,必可称霸天下。”

宋康王十分高兴,于是出兵灭滕,攻薛,又向东打败齐国,占领五座城池,向南打败楚国,取得土地三百里,向西打败魏军。由于和魏、齐二国势力相当,就更加相信自己可以完成霸业。为了想早点称霸天下,因此射天鞭地,斩断社稷的神主,并将之焚毁表示神鬼都顺服他。又在寝宫作长夜之饮,宫中之人高呼万岁,堂上的人就应声高呼万岁,堂下的人也高呼万岁,门外的人也高呼万岁,以至于全城之中,没有人敢不高呼万岁的。天下的人都戏称他为“桀宋”。

要知道“桀”可是一个暴君昏君和亡国之君啊。后来齐湣王发兵攻打他,弄得人民离散,城池不守。宋王逃亡到魏国,死于温。就这样宋国算是亡国亡君了。

宋康王被一开始的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行“桀纣”之做派,最终是失了民心,被人民所抛弃。

当年宋康王内心的底气来自于那个“吉”卦,问题是得了“吉象”或者卜了“吉卦”,真的能“吉祥”吗?从宋王的结局看,显然是否定的。那什么是“吉”,怎样才能“吉”呢?

《易经》系辞传是这样说的:“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卦与爻的直接意义是断定吉凶。“吉凶”是简略语,说完全了,应是“吉凶悔吝无咎”。

一提到吉凶,人们就会想到祸福,宋康王一听是“吉”就以为福将至,其实是一知半解。占卜的祸福其实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讲的祸福,这在《易经》上写得很清楚:“吉凶者,失得之象也。”吉是大得,是事业成功;凶是大失,是事业失败。一般人把吉凶当做祸福,其实是把占卜迷信化,无脑化,却不了解《易经》占卜的真正内涵。

其实《 易经》所讲的吉凶,最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并不认为吉凶是前定的。有时候,事情的结果不能立刻达到吉或者凶,尚处在两可的状态,全看个人怎么正确地做。

做得好,凶可以变为吉,这叫“悔”;做得不好,由吉可以变为凶,这叫“吝”。正因为吉凶不是命中注定的,会“悔”会“吝”,吉凶得失,全在能否“补过”,因此《 易经》中非常强调“补过”的思想,要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人能够补过,不断地改正错误,积累起来就会“无咎”,“无咎”积累起来就会吉,就会事业有得有成。如果不知补过,甚至不知“过”为何物,任性疯狂,不知“悔”,必“吝”,终必以大失,以“凶”为结尾。宋康王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最后,还是复习下《 易经》系辞传中的教导:“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君子如能居仁由义,也就是说如能“内心存仁,行事循义”,则“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一家言之,笑纳。

国学经典:《近思录》宋·朱熹——卷五 克己(原文及译文)

《近思录》宋·朱熹——卷五 克己(原文及译文)

卷五 克己

5·01 濂溪先生曰: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乾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圣人之旨深哉?“吉凶悔吝生乎动”。噫,吉一而己,动可不慎乎!——周敦颐《通书·乾损益动》

[译文]

周敦颐说:君子勤勉不息以求达到诚的境界,然而必须戒除愤怒,堵塞欲念,迁善改过,而后才能达到诚的境界。乾道的功用善处在此,损卦益卦的大道理也无过于此,圣人的思想深邃呀!《周易·系辞》说:“吉凶悔吝生乎动。”嗳,“吉与凶,悔与恨”中有利的只有一个“吉”字而已,可以不慎重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心念吗?

5·02 濂溪先生曰: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予谓养心不止于寡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周敦颐《濂溪集》第九《养心亭说》

[译文]

周敦颐说:“孟子说:‘修养心性没有比寡欲更好的了’。”我则认为修养心性不能停留在寡欲而存守善性的地方。减少欲望以至于没有私欲,到了没有私欲的地方,诚实无欺、真实无妄这些圣贤的品质就能确立了,圣智之光明就能通达天下事理了。诚立是贤,明通是圣。

5·03 伊川先生曰: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夫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中也。颜渊“请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视箴日: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迂;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听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言箴曰: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忏,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动箴曰: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厉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二程文集》卷八《四箴》

[译文]

程颐说:颜渊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这四个方面都是人身的功用,都由人内心的支配而与外在事物相互感应,而约束视听言动这些外在行为的又是存养心性的方法。颜渊请求实行孔子这些话,所以他已经接近于圣人。后代学圣人的人,也应该牢记心中而不忘。所以我作了四箴来自我提醒。视箴说:心本是虚灵的,随外物之感应而无形迹。操持的关键,在于立个视的准则。物欲交相蔽塞于眼前,人心就会随物迁移而失其本。制约了外在的目视,作到非礼不视,这样来安定内心。作到克已复礼,久后就能使得心诚。听箴说:人生秉持着天道之常,这来源于人的天性。如果在物欲的引诱下心智随物迁化,就会丧失先天秉持之正。那些卓然的先知先觉的圣人呀,心有主宰有所定止不为物欲引诱而动,我们要防范邪念以存守内心之诚,就该作到不合礼法的话不去听。言箴说:人心中思虑之动,借着言语来表达;语言出口要禁绝轻狂与虚谬的话,内心才能静定而主一。何况言语乃是作人的关键,它能使人和好也能挑动战争。自身的吉凶荣辱,也都由语言招致。轻易出口的话近于荒诞,啰嗦烦琐的话近于虚伪,自己说话放肆了就会冲撞别人,自己说了背理的话就会有人来跟你过不去。不合礼法的话不说,可敬可佩呀先哲的垂训!动箴说:明哲的人能发现事物之几微,在内心思虑刚动时就能存诚。有志之士勉力行事,在做事的时候能守之以正。顺理做事就能安定从容,放任自己的私欲去做就会危险。仓促匆忙中能够念善,战战兢兢地守持着善行,习惯中善的一性养成了,也就同圣贤一样。

5·04 《复》之初九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传曰:陽,君子之道,故复为反善之义。初,复之最先者也,是不远而复也。失而后有复,不失则何复之有?惟失之不远而复,则不至于悔,大善而吉也。颜子无形显之过,无子谓其庶几,乃“无祗悔”也。过既未形而改,何悔之有?既未能“不勉而中”,所谓不欲逾矩,是有过也。然其明而刚,故一有不善,未尝不知;既知,未尝不遽改,故不至于悔,乃“不远复”也。学问之道无他,惟其知不善则速改以从善也。——《程氏易传·复传》

[译文]

《周易·复卦》的初九爻辞说:“走得不远又返回,没有大的悔恨,大吉。”程颐解释说:《复卦》初九这一陽爻,陽是代表君子之道,所以这复就是返回善道的意思。它是初爻,是陽之复生在最前的,是走得不远就回来了。世上的事必先有失然后有复,不失去哪里有复?只因为失去得不远就回来了,就不至于有悔恨,所以大善而吉也。颜回没有表现成实际行为的过失,孔子说他品德修养已经差不多了,就是“没有大的悔恨”。过错既然还没有形成就改了,会有什么悔恨呢?但既然未能作到不用努力就从容中道,也就是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超越规矩,那他还是有过错。但他智明而行刚,所以一有不善,没有不自知的;已经发现,没有不立即改正的,所以不至于有悔恨,也就是“走得不远返回”啊。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只是知道自己有不善就迅速改正以回到善上来呀。

5·05 《晋》之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历吉,无咎,贞吝。”传曰:人之自治,刚极则守道愈固,进极则迁善愈速。如上九者,以之自治,则虽伤于厉,而吉且无咎也。严厉非安和之道,而于自治则有功也。虽自治有功,然非中和之道,故于贞正之道为可吝也。——《程氏易传·晋传》

[译文]

《周易·晋卦》上九爻辞说:“这一爻处晋卦的上方,象卦的角而为刚,只有用来讨伐不服的城邑,这是化危厉为吉而至无咎。但严格来说,仍属于羞吝。”程颐解释说:人的自我修治,刚到极点则守道就更加坚固,进到极点向善就更为迅速。象上九这一爻,用这种精神自我修治,虽然伤于过分严厉,但还是无害的。严厉不符安定中和之道,但用于自修则有功效。尽管自修有效,但不是中和之道,严格来说仍是可羞吝的。

5·06 损者,损过而就中,损浮末而就本实也。天下之害,无不由末之胜也。峻宇雕墙,本于宫室;酒池肉林,本于饮食;婬酷残忍,本于刑罚;穷兵黩武,本于征讨。凡人欲之过者,皆本于奉养。其流之远,则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后人流于末者,人欲也。损之义,损人欲以复天理而已。——《程氏易传·晋传》

[译文]

损卦的意思,是减损去过分的而趋向中正,减损去虚浮的末流而接近原本的实在。天下为害的事,无一不是由于末流的过分。高峻的宫宇,雕饰其墙,居室之奢,本原于遮蔽风雨的房屋;酒池如肉林的奢费,本原于免人饥渴的饮食;婬刑酷虐的残民之政,本原于为收其威的刑罚;穷兵黩武,本原于征讨。大凡人的物质欲望过分者,都本于正常的奉养。其流变离根本远了,就成为毒害。先王制定其根本之制时,本于天理;后人流于虚浮时,就是徇人欲了。损卦的意思,就是减损人欲以恢复天理。

5·07 夫人心正意诚,乃能极中正之道,而充实光辉。若心有所比,以义之不可而决之,虽行于外不失其中正之义,可以无咎,然于中道未得为光大也。盖人心一有所欲,则离道矣。故《夬》之九五曰:“苋陆夬夬,中行无咎。”而《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夫子于此,示人之意深矣。——《程氏易传·夬传》

[译文]

人能做到心正意诚,才能行于至中至正之道,内心德行充实而光辉显扬于外。如果心中与不善者有朋比,只是由于大义不允许而与之决断,那么尽管外在行为不失其中正之义,可以没有妨害,但就其中道说不能算是诚而有光辉的。因为人心一有所欲,就偏离大道了。所以《夬》卦的九五爻辞说:“马齿苋决而又决,中道而行无害。”而《象》辞却说:“虽然中道而行无害,但内心不算光明。”孔老夫子在这里要告诉人的道理深刻呀。

5·08 《节》之九二,不正之节也。以刚中正为节,如惩忿窒欲,损过抑有余是也。不正之节,如啬节于用,懦节于行是也。——《程氏易传·节传》

[译文]

《节卦》的九二爻,是不正之节,不当节制而节制。以刚中正为节,即应当节制而节制的,如制止忿怒,堵塞贪欲,损省过分的,抑制盈余的都是如此。不正之节,如吝啬的节省用度,懦弱的节制行为都是这样。

5·09 人而无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有之而能制其情不行焉,则亦难能也,谓之仁则未可也。此原宪之问,夫子答以知其难,而不知其为仁。此圣人开示之深也。——《程氏易传·论语解》

[译文]

人能做到无好胜、自夸、怨恨、贪心这些毛病,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有这些毛病而能制约着自己不去这么做,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但说这就是仁人则不可。这是原宪的提问,孔子回答他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了,若说是仁人,我不能同意,这可见圣人开示后学的深刻呀。

5·10 明道先生曰:义理与客气常胜,只看消长分数多少,为君子小人之别。义理所得渐多,则自然知得客气,消散得渐少,消尽者是大贤。——《二程遗书》卷一

[译文]

程颢说:“人身上义理与客气互相争斗常常互有胜负,只看双方消长比例的多少,来区分君子和小人。义理所得渐多,则自然能清楚自己身上的客气而加以控制,客气消散得渐渐地少,消尽客气的人是大贤。

5·11 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玉来相磨,必磨不成,须是得他个粗砺底物,方磨得出。譬如君子与小人处,为小人侵陵,则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如此便道理出来。——《二程遗书》卷二上

[译文]

邵雍解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说:玉是温和细润的东西,如果拿两块玉相磨,必然磨不成,需要有一个粗砺的东西,才能磨出玉来。这就好比君子与小人相处,被小人欺凌,就能修治反省自身回避小人,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预防发生祸患。这样一来,道理也就在君子身上体现出来了。

5·12 猎,自谓今无此好。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潜隐未发,一日萌动,复如前矣。”后十二年,因见,果知未。——《二程遗书》卷七

[译文]

程颢曾说:打猎,我自认为已经没有这个嗜好了。周敦颐听了说:“你说得多么简单呀!你只是这种意念潜隐着没有暴露出来,有朝一日萌动了,就又和以前一样嗜好了。”此后十二年由于见到打猎的,不觉有喜好之心,方能说明未能断除这种嗜好。

5·13 问:不迁怒,不贰过,何也?《语录》有怒甲不移于乙之说,是否?伊川先生曰:是。曰:若此则甚易,何待颜子而后能?曰:只被说得粗了,诸君便道易,此莫是最难,须是理会得因何不迁怒。如舜之诛四凶,怒在四凶,舜何与焉?盖因是人有可怒之事而怒之,圣人之心本怒也。譬如明镜,好物来时便见是好,恶物来时便见是恶,镜何尝有好恶也?世之人固有怒于室而色于市。且如怒一人,对那一人说话,能无怒色否?不能怒一人而不怒别人者,能忍得如此,已是煞知义理。若圣人因物而未尝有怒,此莫是甚难。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今人见有可喜可怒之事,自家著一分陪奉他,此亦劳矣。圣人之心如止水。——《二程遗书》卷十八

[译文]

有人问:不迁怒,不贰过,是什么意思呢?先生您的《语录》上有对甲怒不移到乙身上的说法,对吗?程颐说:对的。又问:如果这样的话不迁怒非常容易,哪里非要颜回这样的大贤才能做到呢?程颐说:只是说得粗浅了,诸位便认为容易,这恐怕是最难的了,应该领会颜回因为什么不迁怒。比如舜诛四凶吧,怒的根源在四凶,和舜有什么关系。这是由于这人有可怒的事才对他发怒,圣人心中原本是没有怒的,圣人之心就好比一面明镜,好的事物来了就照见好,恶的东西来了就照见恶,镜子本身哪曾有好和恶呢?世俗的人固然有在家里生了气却到闹市上给人脸色看的。比如因一人发怒,对那一人说话,能没有怒色吗?有能对这一个人发怒而不对别人发怒的人,能够忍到这地步,已经是很懂得义理了。至于说圣人因物之可怒而怒而自心未尝有怒,这恐怕是很难很难的。君子役使外物,以外物之可喜可怒而应之以喜怒,小人被外物役使,其心随外物的感染而喜怒。现在的人看到有可喜可怒的事,自己也用一分喜怒去奉陪,这也太劳累了。圣人之心就象静止的水,万物毕照而自身凝然不动。

5·14 明道先生曰:人之视最先,非礼而视,则所谓开目便错了。次听、次言、次动,有先后之序。人能克己,则心广体胖,仰不愧,俯不作,其乐可知。有息则馁矣。——《二程外书》卷三

[译文]

程颢说:人的视、听、言、动,视在最先。如果非礼而视,那就是所谓的一睁眼就错了。其次是听,其次是言,其次是动,有个先后的顺序。人能除去自己的私欲,就心宽体胖,对上不愧于天,对下不愧于人,其中之乐可想而知。这种乐一停息,人就气馁。

5·15 谢子与伊川先生别一年,往见之,伊川曰:相别一年,做得是工夫?谢曰:也只去个矜字,曰:何故?曰:子细检点得来,病痛尽在这里。若按伏得这个罪过,方有向进处。伊川点头,因语在坐同志曰:此人为学,切问近思者也。——《二程外书》卷十二

[译文]

谢良佐与程颐分别一年,去见程颐。程颐问:相别一年,学问上下的是什么工夫?谢良佐说:也只是去掉一个矜字。程颐问:为什么如此?回答说:仔细检查起来,一切病根,都在这矜字里。如果能按得住伏得下这矜字,避免了矜带来的罪过,而后学问才有精进。程颐点头,顺势告诉在坐的同学人说:这人为学,能恳切地发问并就眼前的问题思考。

5·16 横渠先生曰:“湛一气之本,攻取气这欲,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绵攻取之性也。知德者属厌而已,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丧本焉尔。——张载《正蒙·诚明》

[译文]

张载说:清净纯粹是气的本体,取得外物是气的欲望,口腹对于饮食,鼻舌对于气味和滋味,都是感受外物之性的表现。那些明白大德的人对于外物,不过适足而已,不让过分的嗜欲连累其本善之心。本心是根本,是大端,嗜欲是末端,是细节,他们不会因小害大,不会因末节丧失根本。

5·17 恶不仁,是不善未尝不知。徒好仁而不恶不仁,则习不察,行不著,是故徒善未必尽义,徒是未必尽仁。好仁而恶不仁,然后尽仁义之道。——张载《正蒙·中正》

[译文]

厌恶不仁的东西,这就能做到有不善没有不被察觉的,仅仅是爱好仁德而不厌恶不仁,那就不能明察习理的正确与谬误,不能明白行事的当与不当,所以仅仅是善,未尽能完全符合义,仅仅是做正确的事,未必就是完全的仁。爱好仁德而又厌恶不仁然后才能穷尽仁义之道。

5·18 有潜心于道,忽忽焉他虑引去者,此气也。旧习缠绕,未能脱洒,毕竟无益,但乐于旧习耳。古人欲得朋友,与琴瑟简编,常使心在于此。惟圣人知朋友之取益为多,故乐得朋友之来。——张载《论语说》

[译文]

有的人想潜心学道,但心却忽忽悠悠地被闲思杂虑所牵引,原因是心为气所动了。旧的习俗缠绕着你的心,不能够摆脱出来,毕竟是无益的,只是乐于旧习而不能摆脱罢了。古人想要得到朋友,以及琴瑟、书册,常常使自己的心放在这上边。因为圣人知道从朋友那里得益的多,所以乐于有朋友来。

带你了解古人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吉凶悔吝生乎动

【典出】·易宗夔《新世说》

【原文】世祖初入关,兵戈四起,人皆裹粮避山谷间。徐竹逸与弟竹虚独守敝庐,昼则力田,夜不废读,俨如太平之世。其避兵他处者,率多受警或被劫。公语弟曰:“吉凶悔吝生乎动,于今益信。”

【译文】清世祖刚入关时,战乱四起,老百姓全都带着粮食躲避到山里面去。徐竹逸与他的弟弟徐竹虚独自守护在自己的破旧房子里,白天尽力耕作,晚上不荒废读书,仿佛仍然是太平盛世一样。那些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到其他地方去的人,全都受到了惊吓,有的还遭到了抢劫。徐竹逸对他的弟弟说:“吉祥、凶险和悔恨都是由于轻举妄动而产生的,今天我更相信这个说法了。”

【注释】徐竹逸:即徐喈凤。徐喈凤(约公元一六七三年前后在世),字鸣岐,号竹逸,宜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十二年前后在世。顺治十五年(公元一六五八年)进士。徐喈凤是清初阳羡词派中比较重要的一位词人,有词集《荫绿轩词》,《全清词·顺康卷》收录其词246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