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父母姓氏来给宝宝起时尚又有书卷气的名字
【张暧岑】(爸爸姓张,妈妈姓陈)
暖字取“日暖风和,生活安逸”之意,寓指暖衣饱食,温暖善良。
【苏见林】(爸爸姓苏,妈妈姓林)
“苏见林”这个名字,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父母姓苏和林,以见字来把两人的名字连在一起,是为了纪念父母之间最美好的初见,也让人联想到纳兰性德的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所以,这个名字很唯美。
【顾念安】(爸爸姓顾,妈妈姓安)
这个名字读起来很是顺口,整个名字的风格清新,非常的文雅。而且这两个姓氏的结合,很有意境!
【赵知齐】(爸爸姓赵,妈妈姓齐)
知字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寓指来日方长,白首相知。
【宋逢元】(爸爸姓宋,妈妈姓元)
宋姓和元姓,中间的“逢”是相逢之意,纪念了父母相逢时的美好,莫名有种“落花时节又逢君”浪漫。
【柳之颜】(爸爸姓柳,妈妈姓颜)
这个名字读起来很好听,整个名字非常文雅。这两个姓氏相结合,意境优美。
【李慕乔】(爸爸姓李,妈妈姓乔)
李姓和乔姓,中间加一“慕”字,取爱慕之意,虽说是直接表达爱意,但又不像“爱”那么过于直接,有种洒脱随性的感觉。
【王楚何】(爸爸姓王,妈妈姓何)
楚取“天低吴楚,眼空无物”之义,寓指眼里除了你,再无他人。
【刘知章】(爸爸姓刘,妈妈姓章)
“知”是有学问、聪明、友善的意思,以知字命名。既能形容孩子聪明有学问,又能表达出父母之间相知相许的感情,很有特色。同时,知字也可以形容孩子学识渊博、彬彬有礼,是男女宝宝都适用的一个名字。
【陈倾王】(爸爸姓陈,妈妈姓王)
倾取“一见倾心,再见倾城”之意,寓指一见钟情唯有你。
【宋予杨】(爸爸姓宋,妈妈姓杨)
“予”字本义是给予的意思,但用作人名,可以引申为关怀和体贴的意思。所以,在父母姓宋和姓杨中取名,为了更好地表明父母之间体贴入微的感情,我们可以起名“宋予杨”,来纪念和表达父母之间的感情。
【张子杨】(爸爸姓张,妈妈姓杨)
张是爸爸的姓氏,杨是妈妈的姓氏。这两个姓氏读起来都很动听,中间加个“子”字,用作男名非常完美,“张子扬”三个字,分别代表着爸爸、儿子、妈妈,名字蕴含了一家三口,这名字十分的有意义。
【叶之夏】(爸爸姓叶,妈妈姓夏)
如果刚好宝宝是出生在夏天,那么整个名字的风格清新爽朗,非常的有气质。而且在古诗中能找到两个姓氏的结合,很有意境哦,超级喜欢这个名字。
【杨慕苏】(爸爸姓杨,妈妈姓苏)
慕取“本志不求名与利,元心只慕水兼霞”之意,寓指不为世俗名利只为你。
【苏唯一】(爸爸和妈妈都姓苏)
父母姓氏都是苏,那么在起名的时候,采用一个苏字就可,使用“唯一”,代表着父母都是对方的唯一,也可以是生了唯一的宝宝。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那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是谁的后代?这可说来话长了。
我们先说刘焉和刘璋吧,因为刘焉和刘璋父子在三国志蜀书第一册,和蜀国关系比较近,刘备就是占领了他们父子的益州,才能建立蜀国。
刘焉父子是西汉鲁恭王刘余的后代,这位鲁恭王和中山靖王一样,都是汉景帝的儿子。
大概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后来刘璋接纳刘备那么痛快,毕竟鲁恭王和中山靖王都是汉景帝的后代嘛,关系更近一点。
东汉末年,刘焉敏锐的感知到东汉朝廷的风雨飘摇。看到船要出事,他就想着要跳船。他打算谋一个州牧的差事,去地方避祸。
他本来想去做交州牧,就是东吴的那个流放圣地交州。不过后来他听人说益州有天子气,就改了心思,想谋求益州牧的职位。
历史证明,这个说法很对,只不过这个天子气不是应在他或他的后代身上,而是应在了刘备身上。
刘焉是割据比较早的军阀。就是他向皇帝提议,设立州牧一职,总揽军事民生之权,结果反而促进了地方割据。当然,他自己也是这一制度的获利者。他早有计划,一进入益州就开始经营,很快就成了半独立。
刘璋性格有点懦弱,他继承父亲的位置之后,张鲁开始不听他的话,于是他就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结果和张鲁成了仇家。
后来曹操要到汉中攻击张鲁,刘璋很害怕。张松劝他把刘备请过来,借助刘备的力量抵御曹操。
刘璋的其他部下反对这个提议,你把刘备请来,他算什么身份啊?算部将,你能让他做你的手下吗?算平起平坐的客人?一山不容二虎,你早晚有危险啊。
可是刘璋大概是被曹操吓到了,想着都是汉景帝的后代,自己兄弟肯定更可信。后来不出这些忠臣所料,刘备果然夺了他的益州。
刘表和刘焉父子一样,都是这个鲁恭王刘余的后人。看来鲁恭王刘余这一支人才济济啊。
刘表年轻的时候,单骑入荆州,灭掉了一批地头蛇,才掌握了荆州。但是刘表的高光时刻也就差不多结束了,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一直据守荆州,坐观成败。
刘表据有荆州,有粮有兵。其实各方诸侯交战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参与一下,捞点好处。但是他一直举棋不定,曹操征柳城的时候,刘备曾建议他偷袭许昌,可是他没敢做,后来曹操回来了,他才后悔,和刘备说后悔不听刘备之言。
刘备能说什么?刘备只能安慰他:“天下打乱,机会很多,只要下次能把握住机会,这次就不算什么大事。”
刘表死后,他小儿子刘琮继承了他的位置。刘琮还想和他父亲一样,据守荆州,一辈子吃瓜看戏。但是时间已经不允许了,曹操收拾完别人,现在要来收拾荆州了,刘琮只得投降曹操。
搞笑的是,刘琮投降了曹操,但是他也害怕刘备,不敢让刘备知道这个消息。结果曹操的军队都快过来了,刘备才听到风声,派人去问刘琮是不是真的。
刘琮派了一个名叫宋忠的人去告诉刘备,这件事是真的。其实每次看到这里我都想笑,宋忠,送终,这名字真应景。当宋忠告诉刘备真相的时候,曹操的军队已经到宛地了。
刘琮这事实在不地道,曹操来,你和人家商量一下,或许人家有抵抗的方法。你不和人家商量也行,你有自己的顾虑。可你至少早点告诉刘备,哪怕给人家一个逃跑的时间也好啊!
刘备听了这话,目瞪口呆,拔刀对宋忠说:“我现在砍了你的头都不解恨,只不过临别之际杀你这种人,也不光彩。”然后把宋忠赶跑了。
事态紧迫,刘备只有快点跑路。走之前,刘备还去刘表墓前看了一眼,他在刘表的坟前大哭一场,不知道是为刘表悲伤,还是被刘表儿子的骚操作给气哭的。
刘表和刘焉父子一样,守着那么大一个基业,但是没用这块地盘做出事业。不过这三位的人品都还行,割据自守,至少给了百姓一段安居乐业的时间。
至于刘虞,他和东汉皇室的关系就要近多了,他的祖先是东海恭王刘强。刘强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儿子。
刘强本来的光武帝刘秀的太子,他的母亲就是光武帝的皇后郭圣通。刘秀年轻的时候先娶了阴丽华为妻,还曾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刘秀需要和真定王刘杨合作,就娶了真定王的外甥女郭圣通做正妻。
后来,真定王刘杨意图谋反,被刘秀派人诛杀。郭圣通虽然给刘秀生了四个皇子一个公主,长子刘强又被立为太子。但随着郭皇后背后的势力逐渐衰落,刘秀还是以“皇后失德”为理由废掉了他。
刘强很有眼色,见母亲被废,知道自己这个太子也做不久,就上表辞去太子之位。
董卓当权的时候,袁绍等人觉得皇帝被董卓控制,就想扶持他为皇帝,但是被他坚持推辞了。
袁绍等人想拥立他为皇帝,可能就是因为他祖宗曾经是光武帝的太子,而且刘强是自己辞去太子之位,不是犯错被废。立刘强的后人,名分上说得过去。
他祖宗东海恭王辞去太子位后,平安富贵的过了后半辈子,开启了废太子保全性命的先例。可是刘虞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和公孙瓒本来是合作者关系,后来俩人之间起了嫌隙。刘虞固然仁慈得民心,可是公孙瓒兵强马壮。
刘虞和公孙瓒冲突的结果,自然以刘虞的失败而告终。这个在百姓中名声很好的州牧,就这么早早丢了性命。
刘岱和刘繇是哥俩,这哥俩是齐悼惠王刘肥的后人。齐王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刘邦和吕后结婚前和一个寡妇私通,生下了刘肥。刘邦对这个大儿子很好,把他封到富庶的齐国。
在前面几个汉室宗亲面前,刘岱兄弟几乎是个打酱油的,戏份很少。其实这哥俩年轻的时候就有贤名,也算是人杰。之所以存在感这么低,纯粹是因为三国时期人才井喷,所以他们才不显眼。
哥哥刘岱做到兖州刺史,和黄巾军交战的时候战败而死。弟弟刘繇也中年病逝。
刘晔是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和刘虞的祖宗一样,阜陵王刘延也是光武帝刘秀的儿子。
刘晔虽然是东汉宗室阜陵王的后代,但最终投奔了曹操,为曹魏服务。刘足智多谋,思维敏锐,经常能准确预测事情的走向,所以非常受曹操信任。
以上七个人,有的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的后人;有的是刘邦之子,齐悼惠王刘肥的后人;还有些是光武帝之子,废太子刘强、阜陵王刘延的后人。
总体来说,这些人里,西汉的宗室更多一些。而且从数量上看,当时的汉室宗亲可真不少,而且绝大多数都有资源接受教育,接触权力。
所以,怀疑刘备是冒牌宗室,实在是多此一举。因为宗室的身份根本不值钱,值钱的是附着在宗室身份上的资源和人脉。刘备人缘好,不是因为他有皇室血脉,而是因为他有信义、有能力。就像陈登说的:“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反正冒充宗室也带不来多少好处,谁冒充这个啊?
上面几个宗室里,除了刘备家道中落,其余的都还有些根基,像刘焉,能谋求州牧之位,出去割据一方;像刘岱刘繇兄弟,能被举荐为茂才,顺利做官。
即使是最落魄的刘备,也有一个有钱的叔叔,能供他上学。能做卢植的学生,和公孙瓒当同学,这种处境和资源,也秒杀太多富户和小豪强了吧。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可能不包括皇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