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八字合婚

蛋的部首(蛋的部首是什么偏旁)

时间:2024-01-20 08:34:56 作者:浮生若梦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田英章毛笔楷书《偏旁部首·虫字旁》

田英章毛笔楷书偏旁部首之虫字旁:“虫”。

今天,继续分享偏旁部首:虫字旁。如图:

左竖露锋入笔,然后转中锋向下行,稍右斜,勿长,渐轻;横折与左竖虚接,横画抗肩,不要写重,到位后向上轻提笔锋,然后向右下方顿笔,顿笔稍重,再折锋内擫写竖,竖笔勿长,左斜,与左竖呈相背之势,上宽下窄;下面横画实接左竖,抗肩与上横平行,收笔托住右竖;中竖起笔高扬,稍厚重,向下渐轻,略带弯度,收笔稍向左带,引出下画;底横顺势向右下顿笔,注意角度,随即向右上提笔出锋,提笔勿长;最后右点稍重,稍下坠,稳住重心。

具体字例:

蝴 hú

蜻 qīng

螯 áo

虫 chóng

蛋 dàn

蝶 dié

蜂 fēng

蟊 máo

蜜 mì

蛇 shé

虽 suī

蚁 yǐ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

田英章毛笔楷书《偏旁部首·虫字旁》

田英章毛笔楷书偏旁部首之虫字旁:“虫”。

今天,继续分享偏旁部首:虫字旁。如图:

左竖露锋入笔,然后转中锋向下行,稍右斜,勿长,渐轻;横折与左竖虚接,横画抗肩,不要写重,到位后向上轻提笔锋,然后向右下方顿笔,顿笔稍重,再折锋内擫写竖,竖笔勿长,左斜,与左竖呈相背之势,上宽下窄;下面横画实接左竖,抗肩与上横平行,收笔托住右竖;中竖起笔高扬,稍厚重,向下渐轻,略带弯度,收笔稍向左带,引出下画;底横顺势向右下顿笔,注意角度,随即向右上提笔出锋,提笔勿长;最后右点稍重,稍下坠,稳住重心。

具体字例:

蝴 hú

蜻 qīng

螯 áo

虫 chóng

蛋 dàn

蝶 dié

蜂 fēng

蟊 máo

蜜 mì

蛇 shé

虽 suī

蚁 yǐ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

AI老师能教能扫,改变惰性学习,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评测

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

日前,好未来一场主题为「感恩同行」的全员会引发全网关注。好未来创始人、CEO张邦鑫出席会议,并代表集团向内部即将离职的教师告别。伴随这场「告别会」,国内命途多舛的K12教培机构们也迎来最终的结局。

随着K12教育机构的消失,如何辅导孩子日常作业又称为了父母的新课题。针对孩子平日课后教育,一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下班后基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辅导孩子。另一部分家长虽然有精力,但到了初中、高中的阶段后,也会出现知识储备力不从心的情况。

在这种现状下,教育类的智能硬件则成为了辅导孩子功课的另一种解决方案。遥想当初,我们在小时候学习阶段,也是有各类辅助学习工具,从最早的纸质词典、学习材料到复读机、文曲星等等。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细化赋能,促使AI教育类智能硬件在儿童教育领域迅速崛起。相比被动类教育硬件,其可以利用自身人工智能特性,实现更多的「教学」功能。

日前,淘云科技就发布了一款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 ,它除了可以完成传统的扫描查词等功能,还加入了更强的AI属性,围绕中英双语学习,引领孩子的独立学习从「被动查」到「主动教」。

整体设计

3.16英寸视网膜级护眼屏

在整体设计方面,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保持了一个非常小巧的体积和轻便的重量,可以随身放在笔袋或口袋中,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使用。

词典笔的正面,为一块3.16英寸LCD视网膜级护眼屏,这块屏幕可以让用户主要内容一屏高清显示,一次看完,提高查询使用效率,即扫即看,查完就走。防蓝光护眼屏,避免用眼疲劳。

高像素大视角摄像头

在笔头部分,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搭载了高像素大视角摄像头,可以用来扫描单词、古文,内置行业首款算力高达400G OPS的深度网络硬件加速单元,即时翻译、查找典故速度较同类产品有明显提升。

语音键和电源键

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整个机身上,只有侧边设计了语音键和电源键2个实体按键,其他操作均可以在触控屏上完成。这两个实体按键,可以在任何界面菜单下进行操作,以最快速的方式完成答疑解惑和返回主界面这两个日常交互。

背部扬声器

把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翻到背后,是一个非常人体工学的弧线设计,除了品牌Logo以外,尾部设计有扬声器开孔,这个位置也非常讲究,尾部一般不会进行握持,保证语音播放不会受到影响。

USB-C充电口

在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的尾部,设计有USB-C充电接口,其内置了1100mAh大电池,可提供查词翻译连续使用 4 小时以上。

中文英文都能扫

印刷英文识别

作为词典笔类的产品,第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查询及翻译等功能。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可以针对英文类进行快速查询,无需点开任何功能,直接按压即可进行扫描。笔者首先测试了印刷体的英文内容,识别速度和准确率都非常高,可即时给出单词翻译。

折行整句识别

除了单个单词以外,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也可以针对整句英文进行识别,笔者特意选择了需要折行的一整句话,只要用户连贯的进行扫描,即可完成全部段落识别,不会出现断点无法连贯的问题。

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在正规印刷字体的识别率高达 99%(中英文 OCR 文字识别率高达 99%),查词速度高达 80 个/分钟,是翻阅纸质词典的 20 倍。

手写单词识别

上图的测试主要针对手写体和生僻英文两个方面进行设置。首先,用户平时写完英语词汇或者作文,也可以用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进行查询,笔者并没有挨个字母都非常规范,在模糊状态下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也可以扫描准确。

另一方面,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的词汇量也是没有问题,针对「arthrolithiasis」(通风)这类专属医学用于,其也可以找到正确翻译,保证了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特种专业的词汇量,满足更多人群对英语翻译查询的需求。

整句翻译

对于英文翻译类的资源来说,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拥有420万中英词库,什么概念呢?这根小小的笔等同于内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 9 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等正版词典,涵盖 20 多本工具书。

英文语法解析

在翻译的同时,除了了解英文语句的意思以外,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还可以针对扫描的语句进行分析,包括一些语法、词汇时态以及句型都可以给出解析。并不是让用户简单的了解大意,而是对学习英文进行整体了解。

古诗文识别

除了针对英语以外,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还可以针对中文进行一系列查询及解释。例如,如果用户去扫描古诗词的题目,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就可以直接朗读整首古诗词,并且给出翻译及背景讲解等。

成语识别

当然,中文的传统成语也不在话下,引经据典的解释配上解释,简单一扫,就可以省去了打开手机/电脑再查百度的一系列动作,大大节省了学习时间。

生僻字识别

对于中文学习阶段,最令人头疼的就是词汇量不够时,很多生僻字的查询。笔者小时候还是用《新华字典》,按照偏旁部首、比划等一系列流程去查,非常麻烦。现在,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直接将《新华字典》进行收录,且支持生僻字查询。

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查询的结果不只是生僻字的解释和读音,屏幕中还可以动态显示该字的书写笔顺,全方位了解不认识的汉字,加深记忆。

智能语音查询

最后,在查询功能方面,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还可以通过联网实现智能语音搜索。这个搜索类似与手机中的智能语音助手,可以查天气、算数以及各种知识的在线讲解等等。

总的来说,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查询能力,它不简单的针对英语单科进行辅助,可以实现多种学习类别的辅助查询能力。

AI老师也能教的好

口语识别并评判分数

上文中的评测,还是针对传统词典笔「扫」和「查」这两个传统功能的测试。加入了AI人工智能技术之后,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不仅具备传统的查询功能,还可以化身AI老师,来实现「教」的能力。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突破英语听说读写中的听和读两个维度,让英语学习不再是「哑巴」英语。当对英语句子或单词进行扫描后,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可以实时朗读英语,并且,在在设置中,使用者还可以详细的对单词发音、英文速度以及中文发音等进行详细设置,涵盖英式、美式不同发音。

待改善口语发音

解决了「听」的问题,下一步就是「读」。学习语言类科目中,发音是否标准是很难界定的一个标准。每个人都可以觉得自己发音标准,而听的人也需要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才可以进行判断。

这时,如果有一个AI老师来进行教学和评判,那必定会提高学习者发音的准确度。在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中,就有关于英语听说的系统练习,其中包括复读模式、跟读模式以及弱项联系等,满足听力、口语以及强化等学习者不同需求。

在朗读模式中,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会对使用者的声音进行识别,并经过AI算法的处理后得出朗读分数,并且,标出语句中读音不标准的单词,方便使用者进行二次学习。

各种情景下的口语专项练习

如果没有相关的英文教材或文献也没有关系,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中还拥有口语专项练习功能,针对短文、情景以及话题等提供非常丰富的场景,通过实际对话形式,来训练用户口语能力。

背单词功能

最后,英语学习中另一个重要因素还有词汇量这个大关,想要说好、理解英语,背后没有词汇量的支持是万万不能的。在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中,还有针对背单词的学习功能。

丰富的词库选择

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自带的词汇量非常丰富,不仅仅是 K12 教育阶段,考四六级和雅思托福的成年人们也可以用到它。

同时,这些词库是支持离线下载的,通过一次网络链接进行下载后,就算离线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使用。

与手机App联动获得更多信息

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除了自身的教学能力之外,当设备与手机相连,打开App即可看到用户的学习分析,包括评测的报告、生词本等等。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能力,让用户有重点的针对自己薄弱的点进行学习。

总结

通过教育类智能设备,确实能解决一些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且,现在的智能设备通过更多AI功能,早已突破了原本仅是工具的属性,融入了更多「教学」的能力,这也恰好是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最大的优势和特点。

这时,有些人会说,手机现在也能实现翻译和教学等能力,为什么一定要再花钱买个智能硬件呢?其实,阿尔法蛋 AI 词典笔 X10这类的智能硬件,一方面是使用起来更便捷,扫描、识别、解释、教学等操作更加流畅。另一方面,它们更加专注于学习,不会有手机上其他的娱乐功能,减少学习者分心的情况。(本文首发钛媒体,摄影、作者/Kiwi)

甘振波 |​《金瓶梅》方言词读法及纠误

摘 要:作者肯定了《金瓶梅词话》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认为要研究一部著作首先要读懂这部著作。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金瓶梅词话》的语言研究就成了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讨论了如何理解《金瓶梅词话》一书中难解方言词的方法和原则,并对以往各家解释的部分方言词提出不同的见解。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理解难解词的原则;厘正

---------♥---------

《金瓶梅》是一部明代末期用白话方言写成的小说,因为真实,震撼当时,影响古今。就是这样的一部白话写就的小说,却是谁也不能完全看懂。书中叙事和使用的语言多是北方背景,但奇怪的是又包含南方的方言和风物,这一点实在是令人莫名其妙。在下虽然较熟悉书中的北方方言,但感到几乎每一页都有不明白的地方。要研究一部著作,首先要读懂这部著作。下面就有关《金瓶梅词话》这部恢弘巨著的读法谈谈体会。

虽然书中有不少难解之词,要理解其中的难解词语,首先要根据上下文理解文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例如下面一段难懂的西门庆与王婆的对话,《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西门庆也笑了一会,便问:“干娘,间壁卖的是甚么?”王婆道:“他家卖的拖煎河漏子 、干巴子肉 、翻包着菜肉匾食、饺窝窝蛤蜊面 、热荡温和hu大辣酥 。”

西门庆笑道:“你看这风婆子,只是风!”王婆笑道:“我不是风,他家自有亲老公。”{1}105

上面这段王婆与西门庆的对话很难懂,但可以确定,王婆所言决不是饭店里的菜肴名字。

如果是普通饭馆的菜肴名字,西门庆就不会说:“你看这疯婆子,只是疯!”在下目前也不明白这段话的含义,很可能是指性器官和性行为。

又例如第四十五回:

月娘便说:“银姐,你这等我纔喜欢。你休学李桂儿那等乔张致,昨日和今早,只相卧不住虎子(指猫,笔者注)一般,留不住的,只要家去,可可儿家里就忙的恁样儿?连唱也不用心唱了!见他家人来接,饭也不吃就去了,就不待见了。银姐,你快休学xiao他!”

吴银儿道:“好娘,这里一个爹娘宅里,是那里去处?就有虚篢,放着别处使,敢在这里使?桂姐年幼,他不知事,俺娘休要恼他。”[1]1185

这段文意是说李桂姐急着回家,月娘挽留不住,月娘和吴银儿的一段对话,意思是责备桂姐“拿派作势、拿架子,不给月娘面子”。

李桂姐是个,在月娘面前是下人角色,吴银儿的话显然带有媚上拍马屁的色彩。

这段话李申、廖丽珠有专文讨论[2]482,认为“虚篢”俗言放屁,大致意思在下是认同的。

但现实方言中还未发现那个区域还在使用这个方言词。如果能从某地区现行方言中找到“遗存”,那便是最终的铁定答案。

以上两个例子只知其词意,却没有找到还在使用这些方言词的地区实证,因而无法对其做确切解释。

《金瓶梅与五莲》

我们再拿一个在我家乡广泛使用的方言词“干茧儿”来说明如何确定它的确切含义。

《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孙雪娥):“娘你不知,说起来比养汉老婆还浪,一夜没汉子也成不的;背地干的那茧儿,人干不出,他干出来!”

“干的那茧儿”就是“干的那事”,石家庄地区的人都明白。

这里再举一个十分重要的例子,这个例子出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讲的是张耳是汉高祖刘邦同乡和战友,封赵王。

张耳去世后,子张敖嗣,刘邦和吕后的亲生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张敖。

刘邦是一个言语粗鲁、不拘小节的人,《史记》中数次提到刘邦对人“箕踞”詈骂群臣如小儿,引起臣下不满: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韛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

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馀,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

后来贯高、赵午等预谋刺杀汉王未果。

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於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馀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轞车胶致,与王诣长安。

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

贯高喜曰:「吾王審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曰:「上多足下,故赦足下。」

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馀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目復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於心乎?」乃仰绝肮,遂死。当此之时,名闻天下。[11]2585

贯高是赵王张耳、张敖两代丞相,因汉王侮慢赵王张敖而与同伙谋刺汉王,实无赵王责任。

为了澄清这一事实,拯救赵王张敖,贯高没有选择自杀。事后得知张敖得赦,心里高兴曰“我王審出乎?”,乃“绝肮”自杀。贯高真义士也!

这里的“審”字,就是今天的“真”字,即“我王真的放出来了吗?”这是不会有异议的。我们说贯高是义士,是因为他关心的是赵王不被冤枉,而不是自己的逃生。

根据上述例子,可以得出:

要搞清楚一个陌生字、词或方言词语的含义和读音,首先根据上下文意,明白陌生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再从现行还在使用这个方言词的方言区里确定正确答案。

下面就我个人对《金瓶梅词话》里部分字、词的读音和释义的理解与现今文献里的注音和释义相左的字、词加以讨论。

《金瓶梅词话》

打哈欠dāhǎxie①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九回:

月娘见大姐也睡去了,大妗子〈扌歪〉在月娘里间床上睡着了,杨姑娘也打起欠呵来,卓上蜡烛也点尽了两根。[1]1053

笔者认为,这里的“欠呵”就是“哈欠hǎxie”之误。打哈欠人人都明白,就是人在疲倦时张嘴深呼吸,从科学上讲,就是补充大脑的缺氧,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打哈欠”怎样读?各家字书都把“欠”注音为qiàn,没有第二种发音。作者家乡并不说dǎhāqìan,而说dāhǎxie。

见到过媒体上说dahaqian,我感到很奇怪,难道家乡千千万万的人都在读错别字?

我从来也没有听到过那个地区的人说过dahaqian。媒体是否是权威?当然不是,媒体的工作人员是按着字典读音的,否则就是错误,是失职。

媒体(电视)上因为读音的错误经常闹笑话,例如我亲见中央电视台将河北的乐亭县读成lèting,熟不知“乐”字作地名时读作lào,如山东乐陵(小枣出名),河南南乐,我家乡有个村子叫乐(lào)乡[3]75。

又亲见中央电视台将“席篾儿”读成ximìe(音同“熄灭”),岂不可笑!

《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有“席篾儿支着眼”[1]2597,熟悉北方话的人都清楚儿化音的“儿”字是不能单独念的,它要和前面的字连读成一个音节[4]311

搊zhǒu《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

只见西门庆掀帘子进来,也看见他(惠莲)坐在冷地下哭泣。令玉筲:「你搊他炕上去罢!」[1]682

“搊”字在最常用的《新华字典》里没有收入[5],在《现代汉语词典》“搊”简化为(扌刍),注音为chou,意为弹奏乐器;第二个解释为抬起重物或人等,但注音还是chou。[6]192.

在同一个字典里第1113页还有一个“掫”字(扌周),注音zhou,意思与“搊”字第二个解释完全相同,即抬起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无疑将“搊”字与“掫”字重复出现,且同意不同音,这难道不是明显的错误吗?

搊字在上面的例句里无疑是抬起的意思,读音zhou,这是北方人都熟悉的常见动作。

如果按着字典念chou,西门庆叫玉霄把惠莲chou到炕上去,岂不令人笑掉大牙!

再者,各字书注音、解释各不同。

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将“㨄”注音为zhou,与掫、搊同意,即搊扶、抬起、抱起的意思。可是《词源》却注音为zhào[7]691,也没有搊扶的意思,这真让人无法适从。

嚛yo 此字在以上字书中均未收录。该字在《康熙字典》、《说文解字》有收录,电脑字库注音hu,yo。

在《金瓶梅词话》一书中频出,一般表示惊讶,组词有“耶嚛”,个人认为读音为yehuō,相当于今天的嚯、吙、嚄。

但在第五十九回李瓶儿哭喊的“儿嚛”,“嚛”我选择“哟”yo的注音,因为根据汉字的形声结构,口从形,樂从声,“樂”白读yao。且看下段李瓶儿哭官哥一节,读者读到此无不落泪:;

李瓶儿见小厮每伺候两旁要抬他,又哭了。说道:「慌抬他出去怎么的?大妈妈,你伸手摸摸,他身上还热的。」叫了一声:「我的儿嚛,你教我怎生割舍的你去?坑得我好苦也!」一头又撞倒在地下…[1]1628

《现代汉语词典》

扌扉⑴pai,bai,shan“扌扉”是自造字,书中频出,怎样读?什么意思?看下面例子就可以知道。

(1)读音pai

《金瓶梅词话》第八回:

那贼秃(指和尚)冷眼瞧见帘子里,一个汉子和婆娘影影绰绰,并肩站立,想起白日里,听见那些勾当,只个乱打鼓扌扉钹不住。

被风把长老的僧伽帽刮在地上,露见青旋旋光头,不去拾,只顾扌扉钹打鼓,笑成一块。[1]234

“打鼓扌扉钹”就是今天的“打鼓拍钹”,钹是铜制的对击乐器,因为撞击面是一个圆形的平面,所以说是拍钹。

“钹”字典注音bó,笔者家乡读po,我估计北方大多数地方念po。

此论可从第六十五回的“别字”得到旁证:

大和尚二十四个,个个都是云锦袈裟,排大钹,敲大鼓。[1]1818

(2)读音bai 就是这个“扌扉”字,在本书的另一些地方就不是拍的意思,也不读pai。如

玳安道:「贼秫小厮,仰扌扉着挣了,合蓬着去…」

这里“仰扌扉”读niang bai,指仰卧姿势。[1]1366《词典》将仰扌扉注音为yǎng pāi。第七十八回:

走到里间内,……仰扌扉炕上。……两只手扌扉bǎi着,只教西门庆攘他心子…[1]2343

第二个“扌扉”字显然是今天的“掰”字。第七十九回:

月娘道:「我说只怕他不来,谁想他浪扌扉着来了!」[1]2420

这里“浪扌扉”làngbai是蔑称,指人作风不正派,此说在作者家乡流行。[8]397

(3)读音shān 第七十九回:

……十分坚硬,……,极力扌扉硼了约二三百度,扌扉硼的……连声响喨…。[1]2408

这里的扌扉硼shanbeng是形容性 交的声音⑵,可从下面两处“别字”取证:第六十一回::

两个一来一往,一动一静,搧打的连身响喨。[1]1671

第七十二回:

于是令他吊过身子去,……,把手在被窝内,接抱其股,竭力搧磞的连声响喨。[1]2084

斜佥 sieqǐan《金瓶梅词话》两次用到“斜佥”一词,“斜佥”一词指的是一种坐的姿势。

“斜佥”是什么意思?作者家乡就有这个方言词语,叫“斜sie-莫mo-佥cian –的de”。

斜莫佥的(记音字),是指人在坐、躺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大致呈四十五度角坐着或躺着。

如一个人因为疲劳回到家里,往炕上随便一躺,斜躺在炕上,就是“斜莫佥的”躺在炕上。

如果两个人坐在同一个炕沿相对说话,上身子都是斜着的,叫斜莫佥的。

又如我们在看古装戏《玉堂春·三堂会审》时,巡按王金龙坐正堂,潘必正和刘秉义分列两旁坐在椅子上,这潘必正和刘秉义就是“斜佥”坐着。

西门庆正面椅子上坐了,林氏就在下边梳背炕沿斜佥相陪坐的。[1]1961

“梳背”一词词意尚不明确。

挝chuǎ zhuǎ

当前字典“挝”字下有两个注音:一读音wo,指老挝;另一读音zhua,音、意同“抓”。

(1)读音zhua,例如:

那李瓶儿挝耳挠腮,一头撞在地下,哭的昏过去半日。[1]1627

(2)读音chua,意思是突然快速抓取、抢走。例如北方女孩玩的“挝子儿”的游戏,狗挝兔子等。

宋惠莲正和玉筲、小玉在后边院子里挝子儿,赌打瓜子,顽成一块。[1]628

西门庆纔待用手去接,早被李桂姐看见。只道是西门庆前边那表子寄来的情书,一手挝过来,拆开观看。[1]300

现在的字典“chua” 音节只收了一个汉字,即象声字“歘”。

《金瓶梅》是以方言白话成书,许多方言词只是记音词,如果不理解方言的含义而只盯着其中的汉字,往往容易产生“望文生义”的错误。

干繭(茧)儿gànjīan’er

“干繭儿”这个方言词,在石家庄及附近地区至今流行,至于地域辐射多远还需调查。干茧儿就是干活、干事、工作的意思。

例如:“他在石家庄找了一个茧儿。”如果一个人失手把事干砸了,就说:“你看你干的好茧儿!”(带有讽刺的意思)

此词在《金瓶梅词话》一书中频出。如果我们看到“繭”字就联想到家蚕作的茧,那肯定是错误的。

方言多是记音字,写作“茧儿”、“简儿”还是“俭儿”其实都无所谓,“干繭儿”跟家蚕作的茧没有半点关系。

我们看看《金瓶梅鉴赏辞典》怎样解释:

【干的好茧儿】(见第二十八回)

比喻将事情瞒的够紧的,如茧儿包蛹一般。茧,蚕以及某些昆虫成蛹期前吐丝所做的壳。[9]334;

【茧儿】(见第十一回)

指秘密事情。秘事如蚕儿吐丝作茧,自身藏里。[9]312

这样重要的一个方言词在《金瓶梅词典》[10]竟然没有收入。

谷树皮gushupi记音字,作者家乡叫“绔刍皮kuchupi”

“谷树皮”一词,学生在“真藁方言与金瓶梅”一文中已有讨论,是绔刍皮kuchupi的音变,书中是指表面有很多皱纹的,和“三寸丁”一起构成骂人话“蛋”。

“谷树皮”在《金瓶梅词话》一书中出现过两次,都写作“谷树皮”,《水浒传》也写作“谷树皮”。

可许多《金瓶梅》研究者都把“谷树”当做某种树,于是找音同的构树、榖树,又联想到桑皮纸等等。其实《金瓶梅》的作者并没有写错,就是“谷树皮”,它是记音字。

我的家乡叫kǔchu(音“绔刍”),是皱纹的意思,暗指,俗言“蛋”,跟任何一个树种都没有关系。

那为何我家乡的kǔchu(绔刍)《金瓶梅》作者却写作“谷树”呢?正是这个“音变”给我们提供了作者籍贯的重要信息。

同一个字、词在不同地区发音不同,我家乡说的“绔刍皮kuchupi”为何成了“谷树皮gushupi”?

冥冥之中这种音变方向指向了东南——山东地界,记忆当中好像听到过某山东人说话带有类似音变(好像是山东黄县人)。

虽然在下尚不清楚山东何地把“绔刍皮”说成“谷树皮”,但这一猜测却是革命性的,如果在山东某地找到说“谷树皮”的地方,这对确定故事发生地和作者籍贯提供关键性的证据。

值得一提的是《金瓶梅》作者也并不清楚“三寸丁,谷树皮”的含义。《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人见他为人懦弱,模样猥衰,起了他个浑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俗语言其身上粗躁,头脸窄狭故也。

作者的这几句“俗语言其身上粗躁,头脸窄狭故也”给了读者极大的误导。“俗言”是《金瓶梅》作者的随意猜测,这只说明他自己也并不清楚“三寸丁、谷树皮”的含义。

《金瓶梅词典》将“谷树皮”解释为“形容人皮肤粗糙”[10]186;《金瓶梅鉴赏辞典》则详细讨论了榖、穀、谷三字的区别。“榖”从木,是指榖树,也叫构树,楮树。穀字从禾,与“谷”同指小米的母体——谷子。最终将“谷”归入“榖树”,“用极为粗糙斑驳的榖树皮形容身上粗糙的武大,自有其形象的一面…”[9]299

图片据《井窥斋博客》

谷树皮

榖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inn,桑科植物,过去北方少见,近些年北方常见,属于小乔木,多分枝呈大灌木状,树皮并不很粗糙。

羊角葱ocong

《金瓶梅鉴赏辞典》在【羊角葱靠南墙,越发老辣】条目内将羊角葱解释为:“羊角葱栽在南墙下,受日晒多,易长,而葱类又是越老越辣”。

“羊角葱”一词在我的家乡仍在使用,其实就是北方的大葱,冬季储存不能放在屋里,而是靠在南墙根处。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日晒枯干,而大葱又不怕冷冻。

到了春季,老葱叶都枯黄了,由于气温升高,葱心里面的嫩芽发出,形似羊角,故名羊角葱。葱放到春天,由于失去水分,变得更辣了。

葱是两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发出的新芽下面就要萌出开花打籽的花蕾和“葶”来,这是大家都熟悉的。

《辞典》⑶把羊角葱解释为“种在南墙下,受日晒多。”不知何意。南墙根是见不到太阳的呀?《词典》⑷没有收入此条。

卷子

卷子是一种面食,类似馒头。馒头又叫馍馍,制作过程当中每一个都要揉,比蒸卷子费工,所以从事卖面食生意的、有红白喜事等大量需求时,则选择蒸卷子。

卷子就是把发好面的面剂儿搓成长条,用刀切成长形的段,每段对折,折缝朝下码入蒸屉,这就是卷子。和馍馍不同,卷子呈正方体形。“烧糊的卷子”就是把冷卷子加热烤吃时烤过了火,烤糊了,黑乎乎难看。

《辞典》在【烧糊了卷子】条目中,说卷子是“一种卷成筒状的面制点心”,不知所据者何。

忔忽cǐhu

向前、靠近、接近。例如:大人在做事,小孩子好奇、感兴趣,凑上去看。小孩的加入影响了大人,或者大人情绪不好心烦,呵斥小孩子离开,就说:“忔忽嘛啦?!一边去!”《词典》将“忔忽儿”注音为yì hūer

《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

到晚夕要吃茶,就起来连忙替他送茶,又忔忽儿替她盖被儿,两个就弄将起来。[1]2057

《辞典》解释为赶紧、急忙也是对的,就是急忙向前的意思。这个“忔”《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均未收入,《词源(修订本)》注音为qi、yi,注释的词义也与“忔忽”无涉。

“忔”字在《金瓶梅词话》还有一个读音ge,请看下面二例,估计大家都会认同:

第三十回:

那李瓶儿在酒席上,只是把眉头忔绉geziu着(因肚子痛),也没等的唱完了,回房中去了。[1]781

第八十七回:

说犹未了,武松把刀子忔楂gezha的插在卓子上,用左手揪住妇人云髻,右手匹胸提住,把卓子一脚踢番,碟儿盏儿都落地打得粉碎。[1]2622

干亲家 gǎnqinjia

《辞典》在【干亲家】条目下这样解释:

只攀了亲家,后来因一方的孩子死了,未能成亲,男女双方的父母就成了干亲家。[9]344

在下认为这种解释不妥。

“亲qìng家”指双方是姻亲关系,男女双方的父母互称亲家;“干亲qin”是指一方的儿女认对方为干娘、干老子,另一方的孩子不一定认对方为干娘、干老子。

这种关系就是干亲,双方互称干亲家。这跟双方的儿女是否死亡没有关系。

熬盘

《辞海》在解释【熬盘上的蚁子一般】条目时,将“熬盘”解释为“熬盐的平底锅”[9]351,熬盐不是民家所常有的活动,不知有何根据?据我家乡的实物对比,这里的熬盘,就是当下使用的“鏊子”,最常见的就是摊煎饼的鏊子。另外还有一种比摊煎饼的鏊子要小,作者家乡过年时摊“饼折”的一种厨具,叫“饼折锅”,中间高四周低,摊“饼折”的材料是小米面搅拌成的稀糊糊,倒入锅底中间的凸起处,面糊向四周流去,盖上盖子,等熟后趁软对折,所以叫“饼折”。

摊煎饼的鏊子也是中间微凸,这种设计不仅使食物受热均匀,而且煎饼糊糊自然向四周流开便于操作,这正说明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脓带nengdai

《金瓶梅词典》有这样一条:【染脓带】rǎn néng dài指上吊。脓带,稠鼻涕。

在下对“指上吊”不知何意。“脓带”读音nengdai,就是鼻涕,并不特指“稠鼻涕”。

“一染”就是“一谷都(记音字,北方人都明白)”《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在孟玉楼面前数落luò如意儿)

叫我和他为怨结仇,落lào后一染脓neng带还垛有(“在”之误)我身上。[1]2057

牙花 yàhua

《辞典》【牙花也扌闔了】条:

以为肉麻难受。牙花,牙龈。吃东西时偶然嚼到沙子,觉得很难受,叫“硌牙”也叫“牙碜”。“扌闔”当为“搁”之误字。

将“牙花”解释为牙龈,这很对。但“牙花也扌闔了”决不是“牙碜”,而是将牙龈磕破出血了。扌闔ke今写作“磕”,是磕碰的意思。

通厮脚睡

这个方言词在书中出现过两次。《辞典》【厮脚儿】解释为“脚对脚”。两个人睡在一个床上怎样脚对脚?

床或炕的长度是有限的,如果两个人脚对脚睡,就要两个人的长度才行,而床是按一个人的身高长度设计的。所以“通厮脚睡”决不是脚对脚。

作者家乡有一种睡的方式叫“腾脚睡”,很可能就是《金瓶梅》的“通厮脚睡”的音讹,就是两个人睡在一个被子里。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被子少,两人合盖一条被子。因为人的身体是上身宽,下身是腿和脚,宽度窄,如果两人都睡一头被子不够宽盖不住,就两个人一人一头,这样被子两头盖人的宽度一样。

牙揸骨yachagu

《辞典》解释为“烂得只剩下牙齿、骨头”;《词典》则解释为“锁骨”。在下认为,牙揸谷是指“颌骨”,牙齿是长在颌骨上的。“揸”字典注音zha,常用的就是伸开手指量长度,拇指尖到中指尖的长度叫一揸长。

牙揸骨的“揸”肯定念cha,应写作“牙叉骨”过去用字不规范,更何况方言多是记音字。所以,类似的情况可以得出结论:正确的读音不一定是字典上的注音。

嘴谷都 zuīgǔdu

“嘴谷都着”就是“噘着嘴”,到石家庄问谁都知道这个方言词。《词典》解释为“噘着嘴嘟囔”,“嘴谷都着”是记音词,其中的“都”没有嘟囔的意思。

喃 nan

细小琐碎的食物,例如芝麻、瓜子、点心渣等,用手不容易抓取,抓着吃容易外漏,于是产生了“喃”这个字词。

喃就是用舌面蘸取,它跟“舔”还不一样。舔有用舌面摩擦被舔物的动作,大家可以回忆老牛舔犊的动作。第六十八回:

你问那讪脸花子头,我见他早时两把挝chuǎ去,喃了好些…

《辞典》将喃解释为“同‘攮’,塞、搡的意思”。

绵花瓜子

从田地里采摘来的棉花,第一道工序叫“轧棉花”,就是用轧棉机脱去棉花籽。第二道工序叫“弹棉花”,即将脱去棉籽的棉花用弹棉机(或用弓子手工弹)弹蓬松。弹好的棉花卷成枕头大小的一个个棉花团,就叫棉花瓜子,大小形状跟西瓜差不多。

作者家乡是产棉区,小时候见过轧棉、弹棉、纺纱、织布等生产工序。《词典》将“绵瓜子”注解为

“纺线时先把棉花撕成巴掌大小的棉团,叫‘绵瓜儿’。[10]356

再补充一下:纺纱前确实要将棉花瓜子撕成巴掌大小的一团,用“硌大”(记音字,即高粱穗下面的筷子粗细的杆儿)搓成“孤绝儿”(约一尺长、手指粗的一根棉花软棒),左手持孤绝儿,有手摇纺车,棉线就从孤绝里抽出,绕到锭子上纺成“绥儿”。

上面《词典》的注释“纺线时先把棉花撕成巴掌大小的棉团”也是对的,因为纺线时左手持一团棉花也能纺线,只是那一小团棉花叫棉花瓜子不妥。

《金瓶梅辞典》

“款”字在《金瓶梅》里有多种解释,这里讨论其中的一种。

作者家乡有“款款哩”一说,意思为轻轻地,小心翼翼地。例如:“碗里的水盛的太满,款款哩端。”这一方言词在书中频出,经常用在开始弹拨乐器演唱时,例如:

款弄冰弦,慢慢弹着,唱了一个两头南调儿(第六回);

这吴银儿不忙不慌,轻舒玉指,款跨鲛绡,把琵琶在于膝上,低低唱了一回柳摇金(第四十五回);也有用在其他场合的,也是轻轻的意思,如:

于是轻移莲步,款蹙湘裙,走到花园书房内。(第六十四回)。

“款”字还有其他用法,此不赘述。

行三坐五

《词典》和《辞典》都解释为“阔绰、排场”的意思,这种解释没有错。但为何叫“行三坐五”?

我个人认为“行三坐五”指交通出行方式。“行三”即骑马:本人骑在马上,一个小厮在前面牵马,一个在后面跟随,连主人共三个人;“坐五”指坐轿,即四个人抬轿,连主人共五人。至于第三十三回的“行三坐四”应该是笔误。

母狗不掉尾,公狗不上身

《辞典》解释为“调尾,摇尾巴。”我认为,“调尾”是母狗调过身子去接受公狗的要求,没有摇尾巴的意思。

左边

《辞典》和《词典》都解释为“真武帝手下有龟、蛇二将,龟在左边,隐指男子”。

笔者认为另有它意:中文是从上往下、自右至左书写,左边的即指下边的,即“那话儿”。

会胜

《辞典》解释为“犹言神通广大”;《词典》则解释为:“也许,恐怕”。在下同意《词典》的释义。作者家乡有一方言词叫“荤得儿”(记音字,“得儿”连读成一个音节),意思是“可能、也许、恐怕”。例如:“他荤得儿不来了”意思是“他恐怕不来了”(语气比“恐怕”更肯定一些)。此词书中数出,仍在作者家乡流行,证明了语言的遗传生命力的强大、权威。

综上所述,一个汉字或者一个方言词,到底怎样念?字典、媒体、学术权威都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

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总共有数万个之多,收入汉字最多的为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共收汉字87019个。

而常用字大约有7000左右,一般人认识汉字也不过3000-4000个。而有的汉字又是多音、多意字,这就让人难免读错字。

例如,作地名时“大”读dai,河北省有大城daicheng、大名daiming;“乐”读lào,河北有乐亭laoting,山东有乐陵laoling;

“港”读jiang,唐山有扒齿港pachijiang,邯郸有前港qianjiang;

“六”读lù,例如贵州有六盘水lupanshui,六枝luzhi,河南有六市lushi。

可我就听到过中央电视台将李大钊的故里“乐亭”念成lèting,天气预报天天报六盘水liupanshui。

作为姓氏,“单”读shan,“仇”读qiu,“查”读zha,“谬”读miao等等。

我的一个朋友叫亻入山(左立人,右上入,右下山,读音nǎo)密,她祖祖辈辈的姓不会传读错,而字典上竟然没有这个字。

有一个与此相近的字“佡”,读音xian,就是“仙”的异体字。

新闻媒体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责任,如果媒体带头“修正”我们的文化宝库,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希望社会有关部门正视这一现实,实事求是,有错就改,让媒体变成维护民族文化、拨乱反正的重要操手。

藁城县位于石家庄市东面三十公里,北邻是无极县,那里说有《金瓶梅》里的詈言“膫子肏的”;藁城西邻是正定县,那里说有《金瓶梅》里经常出现的语气词“怪”(例如“怪小油嘴”),正定人说渴为“怪渴”、说冷为“怪冷”。

以上两县所说的这两个方言习惯在藁城都未听说过。《金瓶梅词话》含有诸多我家乡藁城方言,但是故里及其附近区域经常说的最多的一个方言词“沾”(就是行、可以的意思),在《金瓶梅词话》一书中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而邻省河南省常用口语“中”(也是行、可以的意思)只在第十一回出现过一次。[1]281

根据方言和语言习惯我感到,《金瓶梅词话》的方言区指向东南方向的山东省(参见“谷树皮”词条)。

希望本文能为解开这部旷古惊世的文学巨著之谜奉献微博之力。

参考文献:

[1]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香港:香港太平书局,1982.

[2] 李申、廖丽珠.“虚篢”训释商榷.金瓶梅与五莲——第九届(五莲)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3] 甘振波.谈《金瓶梅》方言的发音.河南.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3期,2017

[4] 孟昭连.《金瓶梅》的“合气”和“儿”该怎么读[C]//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金瓶梅研究第十一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311-320

[5] 新华字典(第1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 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词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词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8] 甘振波.真藁方言与金瓶梅.金瓶梅研究第十辑.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1

[9] 孙逊主编.金瓶梅鉴赏辞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

[10] 白维国.金瓶梅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1.

[11] 司马迁(西汉). 史记 . 北京.中华书局,1959.

注释

(1)本文注音的四声采用方言注音,轻声不标注四声。

(2)电脑字库里没有的字用“合字”表示,即用两个或几个单字组合,加下划线。

(3)《辞典》指《金瓶梅鉴赏辞典》。

(4)《词典》指《金瓶梅词典》。

文章作者单位:河北地勘局区调研究所

本文获授权刊发,原文刊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转发请注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