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要“沾泥土”
半月谈记者 刘美子 王文源
居民群众反映情况、诉说困难,人大代表耐心讲解、细致登记——每月20日,这样的场景就会出现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这一天是人大代表进站接待固定日,有事到工作站找代表,已逐渐成为当地群众反映诉求、解决困难的习惯。”站长何宗文说。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的能力,安徽各级人大搭建“全天候”的代表联系群众平台、“沾泥土”的议事平台、“接地气”的国家机关基层联系平台,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重要制度载体作用”,让基层落点更细、效果更实。
代表沉下去,和群众更近些
秋浦街道翠微苑小区内,几台挖掘机正在施工作业。“道路拓宽了,绿化变好了,还新增了600个机动车位,现在来店里的顾客也变多了。”临街的早餐店店主张胜看着小区改造工程一步步推进,喜笑颜开。
翠微苑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共有居民4900多户。基础设施薄弱、污水管网不畅、停车位不足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让居民烦心不已。
2020年11月,池州市首个建在居民小区、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站——秋浦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投入运行。驻站市、区两级人大代表经过走访调研,将小区改造事项形成建议,报送贵池区人大常委会,推动该小区纳入池州市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近年来,安徽各级人大不断创新代表履职方式,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打造各具特色的代表联系群众平台,以“零距离”搭建沟通桥梁,以“全覆盖”拉近群众距离。
在桐城市六尺巷社区,张耘代表调解邻里房屋漏水相关事宜
夜幕降临,安庆市迎江区的滨江夜市涌动着浓浓的烟火气。随着夜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摊贩聚集在道路两侧,一度造成居民出行受阻。矛盾反映到该区绿地社区全过程人民基层实践点,实践点协同社区共同提出了合理规划集中经营点区域的建议。“区政府很快就规划了一块空闲地作为摊位集中摆放点,不仅便于规范管理,还能持续激活夜经济。”迎江区人大代表洪向阳说。
在安庆,像这样贯通基层、连通的全过程人民基层实践点共有100个。“这些基层实践点由各社区(乡镇)自行创建,八仙过海,市人大不定框框,不设门槛,为的就是接通民情的‘天线’和‘地线’。”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东明说。
建立议事平台,引导有序参与
“居民议事解民忧,民生实事不用愁。群众利益无小事,公开把票投……”在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城民歌发源地之一的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许多村民都会哼唱这首小调。
2020年,墩上街道试点建立街道居民议事会议制度,推选产生了包含辖区各级人大代表、村(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在内的66名居民议事会成员,定期召开街道居民议事会议,讨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事项、票选民生实事项目、落实监督工作。
毗邻九华山风景区的墩上街道石铺村,村民方荣花正在自家门外的“当家塘”边洗衣服,青山环绕间,清粼粼的山泉水流入塘中。“以前脏水都往这塘里流,别说洗衣洗菜,家门都不敢开。”方荣花告诉半月谈记者,这口修建于50多年前的“老塘”一度坝埂坍塌、淤塞严重。
去年初,居民议事会成员徐彩云在走访中将“当家塘”清淤治理工程作为民生实事项目向街道申报,经街道居民议事会议票决通过后,划拨了22万元修缮经费。如今的“当家塘”实实在在成了村民生产生活的保障塘。
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通过票选民生实事项目,可以确保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在墩上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方秀文看来,街道居民议事会议制度开辟了辖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遍布社区、村庄的议事平台,让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安徽省委要求持续完善人民通过法定途径、方式、程序参与人大工作的制度机制,以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支撑全过程人民建设。
代表“总在线”,履职“不打烊”
打开“铜陵人大”手机App,铜陵市人大代表储珺翻看着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启动旅游风景廊道建设,进行主线支线道路建设或硬化;推广旅游美食美景线路,串起沿途历史文化景点……针对他提出的关于加大文旅产业发展力度的建议,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局逐一表态。
去年底,铜陵全市5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全部入驻“铜陵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履职内容实现全流程网络处理。闭会期间,代表们使用手机App,就可以实现议案建议掌上提交、实时跟进,会议活动信息随时接收、及时反馈。
合肥市蜀山区青阳路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门口公示栏里有6个微信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与人大代表“加好友”。“主动打破距离限制,让大家感觉代表就在身边。”蜀山区人大代表鲁传洋说。
人大代表“总在线”,履职才能“不打烊”。近年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和代表小组建设的意见,加强代表履职阵地规范化建设,指导各级人大积极搭建平台载体,推进数智赋能,构建“实体+网上+掌上”代表联系群众新途径,将代表之家、代表小组活动室、代表联络站、群众联系点等作为重要平台,发挥收集社情、联系沟通群众等多重作用。
“要重视表达平台和载体建设,健全吸纳、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诉求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陶明伦说。目前,安徽已建立各级代表小组9043个,代表联络活动室9048个,代表履职工作平台11939个,把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属于粤东的城市生活节奏都会比较慢,虽然位于珠三角区域,但是在惠州旅游或者居住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这里并没有珠三角其他城市那种快节奏的生活,大街小巷的行人都会比广州深圳,甚至东莞佛山这些城市要慢上一拍。也许,这也正是惠州这座略为低调的城市的魅力之处吧。
惠州城区俯瞰
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素来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也是中国近代抗争史的前沿阵地,曾建立华南抗日战争的主力部队—东江纵队。经过历史上的分分分合合,现在的惠州市分为2个区(惠城区、惠阳区)、3个县(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和2个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江楼
这里从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自南朝梁以后,特别是隋以后的千余年间,惠州先后为州(郡)、路、府、区、市等行政区的所在地,成为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所辖之地,“大海横陈,群山拥后”,东扼粤东咽喉,北控粤、赣要冲,水、陆拱卫广州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惠州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这里的常驻民也基本上为这三系。
惠州市区华贸中心
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悠久历史的惠州,其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仅仅在惠州城区就有着西湖,红花湖,高榜山等等众多风景秀丽的景点,适合悠闲旅行。首次到惠州,首推到西湖游玩,虽然惠州的西湖没有杭州西湖的名气,但是,它也是惠州的名片所在,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到任惠州,在西湖留下了不少名人轶事,还可以选择租船泛舟在西湖上,欣赏不一样美的西湖;过年期间西湖还有灯光展,美极了,让你沉迷其中,流连忘。
西湖泗洲塔
惠州是一座山水各半的城市,有山又有水,富含各种自然旅游资源。近些年来,一说起惠州,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起夏天的巽寮湾,双月湾,小径湾,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海岛,冬天的南昆山温泉,风景如画的罗浮山。其中双月湾造型独特,因形状鸟瞰像两轮新月,故名双月湾。其由大亚湾畔和虹海湾畔相邻的两个半月形海湾组成,左湾水平如镜,右湾波涛汹涌。这样的自然资源也算是得天独厚了,附近的景点有观景台、海龟基地、小星山浮潜、奥地利风情街、平海古城、黑排角情人岛、高洋尾沙滩和盐洲红树林,很多地方还没开发,保持原生态景观。
双月湾
作为旅游城市,惠州的美食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食,最为地道的惠州美食有三件宝:东江盐焗鸡(客家盐焗鸡)、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尤其是梅菜扣肉在海内外颇具盛名,是东江客家人在饮食文化方面的杰作。还有龙门西溪竹笋、蜂蜜;博罗酥糖、麻陂肉丸,罗浮山酥醪菜、百草油,石坝三黄鸡;惠东铁涌鲜蚝,高潭明姜,惠阳淡水沙梨,镇隆荔枝,等等。作为一名爱吃“鸡”人士,每到惠州我确实独爱这些年名声鹊起的博罗窑鸡,关于这土窑鸡,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当年黄大仙与葛洪在罗浮山学道,道教清规严谨,修道者不食荤食。有一次,山下的村民为了感谢黄大仙,特地送来一只鸡,黄大仙忍不住,偷偷背着师傅吃。这时候,师傅突然进来了,他急忙把鸡裹了泥扔进窑里。等师傅走后,他把鸡取出,闻到阵阵香味,土窑鸡由此出名。
惠州不仅仅是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也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发动机”。这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有电子、精密机械、纺织、医药、化工、汽车零配件等产业,期本土主培育的TCL、德赛、华阳、侨兴、富绅等企业已经在世界工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惠州还是珠三角地区的“保姆城市”,因为水资源丰富,香港,深圳甚至广州的部分供水都是由惠州提供的。
东江水利枢纽
这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城市,山海资源丰富,人文好,客家潮汕广府文化在此交汇。在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潜力。有机会,到惠州游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是猫仔菌的旅行笔记,如果你对那一座城市哪一些地方特别感兴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为你解答。
本文转自网友文章
前言——
本篇文章将要探讨关于“粤语分区”的两个层面上的一些问题:一是“粤语如何被分为一个方言区”,二是“粤语内部差异下如何分片区”。
文章除了当前所在起到概述、导引作用的前言部分,还将有七个部分:粤语的确立标准、粤语的边界问题、现有粤语分片方案概述、笔者对传统分片方案的改进意见、笔者的粤语分片方案相关附件、后记、参考资料表。创作缘由和相关声明在后记部分。
严肃的“粤语”这一概念绝不是字面意思“广东的方言”↑↑↑
作为汉语方言的一类,“粤语”有自身的内涵。但是概括“怎样才是粤语”却不容易。
在对汉语方言研究的早期阶段,对于东南地区纷繁复杂的众多汉语方言,学界主要根据中古全浊字的演变情况分出吴、闽、湘、赣-客、粤等几个大方言区,其中粤语区的特点是中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字平声、上声字今读送气,去声、入声字今不送气。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粤语并非都是符合“平上送气去入不送气”。一个典型例子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家乡广西博白的本地话音韵格局、音值等明显接近于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但是博白本地话却并不符合“平上送气去入不送气”,却没有几个人会质疑说该方言不属于粤语。其实单看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字如今的读音,在现今公认的粤语下众方言中,就有吴川话表现为皆送气、玉林本地话表现为皆不送气,儋州话连塞音的发声方式都许多变成了擦音等的各种形式。
一种语言/方言大区的确立,一个最主要、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历时上的共同创新。对于各地的粤语,学者们发现,普遍具有阴入字根据元音长短进一步分化为调值不同的上阴入、下阴入两个调类的特点。以此为标准确立粤语就算遇到一些难题也可以解释得过去。比如说中山某些方言点只分阴入和阳入,但是从韵母分布格局上来看,只有假设其由阴入两分格局归并而来才能解释得通(下阴入并入阳入)。就算是遇到四邑粤语许多方言点不根据元音长短分化上下阴入的情况,也可以将标准放宽到“阴入两分确立粤语”。类比吴语根本特征“塞音三分”来看,“阴入两分”似乎也成了粤语的根本特征,可以用来明确界定粤语范围。后来遇到平话的归属问题,桂南平话的阴入、阳入各两分这一重要特征就有力支持了将桂南平话归为粤语的观点。还有关于惠州、河源东江本地话为何倾向归为客语除了全浊送气外,不满足阴入两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再深入地研究后就情况不妙了,“阴入两分”的标准却也不是总那么灵的qwq~倾向归为粤语、争议不大的海南儋州话就只有阴入和阳入明显不符合阴入两分并且难以解释为后来再归并造成的。
看来粤语还真的很难找到重大历时意义上的共同创新特征来明确界定呢~其实绝大多数语言/方言都是这样的,“一刀切”是很理想情况下才有的,更多时候要靠历时、共时多层面,多种特征等综合界定和定义。
人们归纳出众粤语的主要特征有:
(1)全浊清化。
(2)普遍阴入调值两分。
(3)普遍长、短a对立。
(4)入声保留多个塞音韵尾。
(5)普遍宕摄一等字主元音是[ɔ]。
(6)普遍分泰、咍。
(7)介音较严重掉落……
在确定粤语明确边界的问题上,有数种颇有系属争议的方言。比较有名的就有平话的归属问题、儋州话的归属问题、惠州本地话的归属问题等。下面逐个讨论一下:
平话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域外对音(汉越音)、历史记载等证据表明平话曾经是广西的强势方言,只是如今已经比较“落魄”了。桂北的平话大多演变趋同湘语、官话,阳声韵尾、入声韵尾掉落得非常严重,桂南的平话则是趋同粤语,现今桂北和桂南的平话已经截然不同,无法互通,只是同样全浊塞音清化后平仄一律不送气、桂北一些特别偏远的乡村的平话还保留跟桂南平话一些相近的特征(入声韵尾等)等表明它们曾经的一体关系。关于平话在方言分区里的地位问题,有学者就指出“把一个没有发展前途,又正在失去社会交际功能的方言和官、吴、湘、赣、客、粤、闽等大方言并列纳入一级分类的系列,恐怕是需要斟酌的。”对于平话,有必要分开桂北和桂南讨论。学界有三种声音一是将桂南平话归入粤语,二是平话全体归入粤语,三是不入流的根据全浊不送气的特征将勾漏片粤语反向归入平话的观点。关于桂北平话甚至也有部分人主张归入湘语。总的来说,至少对于桂南平话,主张归入粤语的观点占上风。笔者的意见是,全浊不送气并不太要紧,至少勾漏片粤语就是这样的,桂南平话表现出阴入、阳入各两分,心母字读边擦音,多数具有长、短a对立等的特征,且与桂北平话分道扬镳明显已经大不同样,归为较特殊粤语片较为妥当。桂北平话又和湘南、粤北土话有密切关系,不宜归入粤语。
儋州话的声母格局趋同于海南北部的闽语:帮端内爆、次清擦化、心书生塞化等明显,但是韵母总体接近于粤语阳江话。若是按照规律将声母“逆行转化”,儋州话还是和典型粤语很像的。从选取底层常用词汇来看,其有四成以上是和大陆粤语一致的。《儋县志》载:“儋州话乃由高梧而来。”综合来看,儋州话是一种“古粤语在海南的变体”,文读上多有受到军话的影响。
(儋州话声母格局趋同于琼北闽语)
惠城话/水源声/东江本地话是粤客过渡语,语音上更接近于客家话,词汇上粤语词占优。方言划分中语音比词汇重要得多,全浊送气、阴入不两分是非常有力的划分依据。学界主流意见是将东江本地话归入客家话。推测东江本地话是由粤语慢慢被客家话“洗刷”过的,失去了粤语主要特点并质变到趋同于客家话的“客化粤语”。宜将其视为客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片。
(笔者关于东江本地话的一些观点)
旧时正话是明朝驻军带到广东电白的一种官话,在音系上有m、p、t、k韵尾保留完好,心母字声母为[ɬ],长、短a对立,宕摄一等字韵母为[oŋ] 等的许多趋同于粤语的表现。其实以较为宽松的尺度将其归为一种特殊的粤语也未尝不可。但是由于清楚地知道其本身是官话内核演变过来的,应当视为一种古官话。对于研究官话的演变,旧时正话有重要价值。
占米话零星分布在惠东、海丰的一些村镇,语音上呈现出粤、客、闽语混合程度较高的特点,一般分为“粤味占米话”、“客味占米话”。目前对于占米话的研究甚少,看到一篇海丰占米话的研究上说语音上保留粤语成分较多,核心词汇上相比客家话、闽南话也是与广州话相同的最多,直观听感上也偏向粤语。这样看至少“粤味占米话”归为粤语是比较合适的。
本文主张桂南平话、儋州话、粤味占米话归为粤语。
一些方案中会还会出现“罗广片”、“香山片”。
广府片就是最有名气的以广州、香港音为代表的一票方言,基本上是个中国人都听过。广府视角下的其他片:莞宝片是东莞话、围头话那些,有点像客家话。四邑片以台山话为代表,不经过适应无法和广州话互通。香山片、邕浔片、罗广片直观感觉比较“土”,但还是能大概交流。对于吴化片和勾漏片基本不知所云。
实际上从互通性上来考虑,传统分出现钦廉片内钦州白话难以和廉州话互通、高阳片内茂名白话和阳江话难以互通,但是茂名白话、钦州白话、广州话却能较好地互通的情况。
有一种分片方案就着重于共时上的相似性:
这种分法实在很新颖、大胆、“超前”。
笔者翻阅不少相关资料,结合自身体会斗胆提出一些粤语分区的改进意见。
首先明确粤语包含桂南平话、儋州话、粤味占米话。桂南平话、儋州话各自成为一片,粤味占米话由于体量太小不宜成为一片,先搁置。
然后类比“新湘语”提出类似的“新粤语”概念,就是指就是比较易懂、比较“官”的“白话”们,跟广州话不难互通的粤语子方言都包含在内。也可以说是“主流粤语”,拥有类似于太湖片之于吴语、泉漳片之于闽语、粤台片之于客语的绝对主导地位。
原邕浔片分布在南宁、桂平、崇左、百色等地,与广州话差别非常小:比较显著的不同广州话之处是不裂化、心母边擦。邕浔白话应当直接归入“主流粤语白话”。(经指出桂平其实不边擦)
原钦廉片的钦州、防城、东兴、北海白话也不难与广州话互通,主要差别是钦、防、北白话i、u、ü相比广州话不都裂化、都心母边擦、七个声调、无撮口呼。钦、北、防白话可以归入“主流粤语白话”。“真钦廉”的灵山、合浦等地的全浊送气粤语则自成“廉州片”。
原勾漏片范围不变。关于罗广片的问题,建议将其处理为勾漏片下的一个小片,其面貌比之纯勾漏更趋近于广州话。罗广小片的确立依据的共同特点是精母字、心母字声母不读[t]、[ɬ]/[θ]读[ʦ]、[s]。
原吴化片不变,其与同样全浊送气的“廉州片”区别在于吴化片帮、端为浊音(浊塞或内爆),精母字声母是[t]。吴化片下面也可以分小片——分布在化州南部的几个镇,特点是定母字不送气。
原高阳片的典型代表是茂名、高州、廉江、信宜等的白话。湛江市区由于大量人口迁入的影响,湛江白话是非常偏向广州话的特殊高阳粤语(心母不边擦)。以上都应该是归入“主流白话片”。由于阳江话、阳春话声调调值非常独特,韵母也颇有特色,较难以与“主流粤语白话沟通”,不妨考虑拆出去成立“两阳片”,阳春话又相对接近广州话,比较易懂,但是考虑到两阳同在漠阳江流域的一体性,视为“阳春小片”。
原四邑片之独特当然自成一片。声调系统颇不同于主流粤语白话,另外声母上透母读[h]是重要特征。
原莞宝片其实本来就时而当成广府片一个小片,时而自立一片。东莞口音、围头话等相对来说跟广州话还算是较为接近的。
原广府片壮大成了“主流白话合集”,要吸收进邕浔片、钦廉片白话、高阳片白话、莞宝片、香山片。某种程度上粤味占米话也可以归进来作为特殊的一种。
为什么主流穗白会如此四散零星地分布?原因是明清时期广州府沿西江而上的移民带来了梧州、桂平、南宁等的白话;高州、钦州等地作为府治所在,由于主流穗白的强势、人员迁入等影响也发生了原生粤语的明显穗化。
(粤语来源、演变问题参考回答)
如此,“主流粤语片”该叫什么名字呢?笔者认为这些白话由于本就是广州府口音“洗”出来的,所以成为新“广府片”即可。反正广东也好,广西也罢,都姓“广”,而且“白话”们确实多源自各地府治。
原邕浔片、钦廉白话、高阳白话、莞宝片降为小片,分到“新广府片”之下。至于香山小片,与广州话差距实在不大,取消为宜。
韶氏粤语分片方案:
广东广州最富有的是哪个区?最穷的是哪个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省广州市作为国内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涌入,城市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在这座繁荣城市的背后,仍然存在着明显的财富差距,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差异巨大。那么,广州市内到底哪个区最富有?哪个区最穷?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要了解广州市内各个区的财富分布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经济总量:经济总量通常是评判一个地区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广州市内,天河区、越秀区、海珠区等一直以来都是经济总量最高的区域。这些区域不仅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总部办公楼,还有着丰富的商业资源和高端消费场所,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流入。与之相比,一些偏远的郊区区域,经济总量较低,发展相对滞后。
二、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广州市内,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等中心城区的人均收入普遍较高,这些地区拥有众多高薪岗位和高端消费市场,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而一些郊区和远郊区的人均收入则较低,部分农村地区更是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
三、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往往是一个城市财富分布的重要体现。广州市内的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等地的房价一直较高,成为了高端房产的热门区域。相反,一些郊区和农村地区的房价则相对较低,反映了这些地区的相对贫困。
四、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分布也对财富分布产生影响。广州市内的一些中心城区拥有众多的高水平学校和培训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家庭涌入,提升了这些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居民的竞争力。而一些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也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一定的挑战。
总体来看,广州市内的富裕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包括天河区、越秀区、海珠区等。这些地区拥有较高的经济总量、人均收入和房价水平,同时也享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商业机会。相对而言,一些郊区和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然而,要回答“最富有的是哪个区?最穷的是哪个区?”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财富的分布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还受到政府政策、社会福利、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地区的财富分布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要解决财富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各区域的均衡发展。这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偏远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进驻,以及改善社会福利制度,减少贫富差距。
综上所述,广东广州市内的最富有区域和最穷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要明确具体的答案并不容易,因为这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重要的是,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推动城市各区域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居民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