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两个人初次见面都这样打招呼,一个人问:“先生贵姓啊?”另一人忙回道:“免贵姓王”,这样听着很有礼貌吧。但有个例外,就是姓张的不必说“免贵”这两个字,直接说姓张就可以了,没人觉得不礼貌。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国各种版本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名字有好几个,如按照封神演义的话应该叫张自然,或者叫张友人、张百忍。可见老天爷姓张吧。玉皇大帝就是老天爷,谁还能大过老天爷呢?所以,两个互通姓名,张姓不免贵,本为贵姓,所以不免贵。
在某个地方还有这样的说法,据说老天爷和阎王爷都姓张,上天入地的事儿都归他们管。张姓是老天爷的姓,无须免贵!相传,张姓始祖挥公是黄帝的孙子,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挥公的第九个儿子叫张盈,张盈大儿子被称为张玉皇,其排位上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主宰”,上管天下管地,就是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小儿子,传说就是阎罗王,管人世间的生死之事。
可见,老天爷和阎王爷是亲哥俩。阎王爷的版本也很多,有的说是隋朝大将韩擒虎,有的说是钟馗,各种传说不一而足。但无论哪个版本,玉皇大帝也就是老天爷都姓张,这毋庸置疑。在我国姓张的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也就是100个人中,有7个姓张的,为中国人口第三大姓。不知道你发现问题了吗?中国皇帝姓张的几乎没有。据说是老天爷都把张姓的福分占完了。剩下的子孙都没有齐天鸿福,做不到九五至尊皇帝了。
另一说法就是:“张”字的结构,难以直起腰来。张字由弓、长组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一般都说是“弓长张”。张,繁体字写作“張”,是个象形字,就像一个张弓欲射的人。张字的本意也是开、展开、拉紧等。“弓”字的形状,则像是一个弯着腰的人,而且是永远都直不起腰来。这就暗示着“张”姓总是要受制于人,不能出人头地。
比如,汉初三杰的张良,他的能力不比孔明差,但就是被刘邦压制着,哪里像孔明那样随心所欲呢。又如张居正,大明朝的首辅,神宗朱翊钧的老师,李太后的老相好,可谓权倾一时,几乎连皇帝都得听他的话,可最终也不是被神宗毁棺戮尸了吗?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领袖张角,自称“天公将军”,最后被曹操和刘备等诸侯消灭了,不是一样做不了皇帝吗?当然还有许多姓张的能人,不在一一赘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评论。
人们自称。都用\"免贵',凭啥姓张的就不用\"免贵'?
百家姓
1.要想知道免贵姓张对不对,我们先来说下张姓的由来
这个张姓,是我国姓氏之一,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是来源与姬姓,少数的来自于少数民族改姓过来。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为该姓始祖。曾经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过王朝的,应该是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
在百家姓最初的时候,也就是宋朝修订出《百家姓》时,张姓排名第24位。到2017年,我国张姓人口约9000万,是仅次于李姓、王姓的中国第三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7.07%(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中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
张姓全国人口密度分布
2.天下张姓出清河
目前,整个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其次就是在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约十分之一,为目前张姓第一大省。由于历史上,张姓主要是北方清河张姓而来,称为为清河张氏。民间也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因此到目前,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张姓图腾
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的意味,跟\"弛\"是相对的。引申意思就是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3.下面我们来说说?张姓的人为什么自称时,不会说免贵姓张?而是自称为弓长张?
首先,遍观中华五千年,从没有出现过姓张的皇帝,看起来也不怎么高贵吧。其次,我们是礼仪之邦,当别人有礼貌地问\"您贵姓\"?为示谦逊,我们都会说\"免贵姓X\",但是张姓却可直接回答\"姓张、或者弓长张\",是不是也自傲了?
你还别说,张姓还真有傲娇的本事。那就是我国神话传说中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不就是姓张。叫\"张友人\"
这其中就有两种说法:
第一:盘古开天辟地,四海八荒动荡,不曾安定。于是,太白金星便下凡来寻找可以统治三界的贤才,最后找到了一个寨子。这个寨子被寨主治理得井井有条。得知寨主\"张友人\"才德兼备,便邀请他做三界的统治者,成为了\"玉皇大帝\"。
第二:姜子牙升坛封神,本来想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留给自己,后来大家都想问问玉皇大帝谁来当,姜子牙说到\"肯定有人来当。\"其实是想自己来当,但是有个兵听到姜子牙的话后,激动地坐在了玉皇大帝的位置上,便成了玉皇大帝。原来他叫\"张友人\"。\"张友人\"。\"张有人\"
人家玉皇大帝都姓张,所以张姓都是自己\"弓长张\"!
张姓郡望26个,堂号136个,你属于哪一郡?哪一堂?你家族谱的字辈排行又是怎么排的?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原创,请尊重。想获取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
两个人初次见面都这样打招呼,一个人问:“先生贵姓啊?”另一人忙回道:“免贵姓王”,这样听着很有礼貌吧。但有个例外,就是姓张的不必说“免贵”这两个字,直接说姓张就可以了,没人觉得不礼貌。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国各种版本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名字有好几个,如按照封神演义的话应该叫张自然,或者叫张友人、张百忍。可见老天爷姓张吧。玉皇大帝就是老天爷,谁还能大过老天爷呢?所以,两个互通姓名,张姓不免贵,本为贵姓,所以不免贵。
在某个地方还有这样的说法,据说老天爷和阎王爷都姓张,上天入地的事儿都归他们管。张姓是老天爷的姓,无须免贵!相传,张姓始祖挥公是黄帝的孙子,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挥公的第九个儿子叫张盈,张盈大儿子被称为张玉皇,其排位上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主宰”,上管天下管地,就是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小儿子,传说就是阎罗王,管人世间的生死之事。
可见,老天爷和阎王爷是亲哥俩。阎王爷的版本也很多,有的说是隋朝大将韩擒虎,有的说是钟馗,各种传说不一而足。但无论哪个版本,玉皇大帝也就是老天爷都姓张,这毋庸置疑。在我国姓张的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也就是100个人中,有7个姓张的,为中国人口第三大姓。不知道你发现问题了吗?中国皇帝姓张的几乎没有。据说是老天爷都把张姓的福分占完了。剩下的子孙都没有齐天鸿福,做不到九五至尊皇帝了。
另一说法就是:“张”字的结构,难以直起腰来。张字由弓、长组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一般都说是“弓长张”。张,繁体字写作“張”,是个象形字,就像一个张弓欲射的人。张字的本意也是开、展开、拉紧等。“弓”字的形状,则像是一个弯着腰的人,而且是永远都直不起腰来。这就暗示着“张”姓总是要受制于人,不能出人头地。
比如,汉初三杰的张良,他的能力不比孔明差,但就是被刘邦压制着,哪里像孔明那样随心所欲呢。又如张居正,大明朝的首辅,神宗朱翊钧的老师,李太后的老相好,可谓权倾一时,几乎连皇帝都得听他的话,可最终也不是被神宗毁棺戮尸了吗?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领袖张角,自称“天公将军”,最后被曹操和刘备等诸侯消灭了,不是一样做不了皇帝吗?当然还有许多姓张的能人,不在一一赘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评论。
中国人喜欢问第一次见面的人,“您贵姓”,而姓张的人唯一不用说“免贵姓”,这是因为张姓是个特殊的姓。传说,它是玉皇大帝的姓氏,还来自于黄帝的血脉。每一年,都有来自全球的张姓人,来到濮阳寻根拜祖。濮阳,就是张姓人的麦加。
王小米| © 撰文
张姓之贵
来源于老天爷?
张姓是唯一“不免贵”的姓氏。
中国古人初次见面爱问"贵姓"?回答都说"免贵,姓~",但要注意,有三个姓不能说"免贵",否则被笑话。
一是当朝皇姓,二是张姓,三是孔姓。
既然不用免贵,因为此姓本贵。
当朝皇姓和孔姓不能"免贵"是因为中国封建时代尊孔子和帝王,这两个都很好理解。
张姓不能"免贵"的说法很多,一是,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姓张。
道教起源于公元142年东汉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张道陵被认为是道教的主要创始人。
直到现在,他的子孙名号“张天师”依旧在中国道教界影响力很大。
二说是因为玉皇大帝姓张。
民间传说玉皇大帝都姓张有两个说法。
黄巾起义都知道吧?
张角是东汉太平道创始人和黄巾起义领袖,自号“天公将军”,天公就是天翁(玉皇大帝),在民间产生了很强的长久影响力。
黄巾起义虽未推翻东汉王朝,但影响惊人,众所周知黄巾起义后中国历史进入了著名的(军阀混战的)“三国时代”。
所以,民间传说天帝姓张多为后人附会“天公将军”张角而已。
另有一种说法,来自于张姓始祖张挥。
张挥的第九个儿子叫张盈,张盈大儿子被称为张玉皇,其排位上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主宰”,上管天下管地,是传说中的玉皇大帝。
张姓的尊贵分为两个层面,第一玉皇大帝姓张,所以没人大得过老天爷;
还有就是,张姓始祖张挥,其实是黄帝的嫡亲孙子,张来自于黄帝的赐姓。
你说尊贵不尊贵吧。
挥公是个能人
后代也都能人辈出
传说,挥公的爸爸叫玄嚣,玄嚣是黄帝的长子。
昌意则是黄帝的次子,颛顼帝就是昌意的儿子。
挥公和颛顼同为黄帝之嫡孙,是同时代人。
颛顼在濮阳,也就是上古时代叫帝丘的地方,建立了他的都城,他的叔伯(bai)兄弟挥在他身边辅佐他。
挥公少年时就英武聪慧。他用兽筋固定弯枝制成弓,又将搭在筋弦上的竹箭反复射出,发明了世上第一副弓箭。
他的灵感,来自于夜观天象时看到的弧矢星。弧矢星共9颗,在天狼星东南方向,形状如一副射向天狼星的弓箭。
为纪念这一发明,如今,濮阳县挥公陵园大殿的天花板上,还画着一幅弧矢星图。
相传,挥教族人学会制造和使用弓箭,涉猎鸟兽。后来,因挥功勋卓著,颛顼封他为“弓正”,亦称“弓长”,并赐姓张。
几千年来,万千“张家人”上山下海、开疆拓土,足迹遍布全球,名人能士辈出。
祖居中原的张氏部分先民因受水灾、战乱的影响,被迫迁至全国各地,继而星散至东南亚各国及世界各地3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海外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张姓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张姓人口1.2亿,是世界第一大姓、国内第三大姓。
在历史上,许多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很多关键事件,都是张姓人物作为主导,或开辟历史,或力挽狂澜。
比如:结束春秋时代的“三家分晋”事件,幕后关键主导者是赵襄子的第一谋士张孟谈。
制定连横策略,为秦国平定六国的,是张仪。
运筹帷幄立下策定之功,辅助刘邦建立汉朝的,是张良。
开通西域,打通东西方经济文化联系的,是张骞。
张衡,贡献突出到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写下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的,是张仲景。
引发东汉灭亡的,是太平道创始人和黄巾起义领袖张角。
张九龄、张谏之是盛唐最有名的宰相。
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是最有存在感的姓氏吧。
每一个家族对根的坚守
当然,濮阳寻根之路也很漫长。
早些年,濮阳县有个张姓“老祖坟”,周围住着3万多张姓人。
每年到祭祖时,大家都要先抽号、排队。
因为去那儿祭祖的人太多,谁家去晚了,就要排到晚上。
而且只有在抬着丰厚的祭品祭完“老祖坟”,才能祭自家先人。
这个位于濮阳的“老祖坟”,就是张氏的得姓始祖挥公的墓地。
过去当地张姓人不知始祖是谁,只认这块“发源地”;
中华第一龙
1987年,濮阳县西水坡出土了“中华第一龙”,全国考古、史学界的专家学者聚焦濮阳上古文化。
这里说一下,濮阳有新旧两个城区,新城区发现的石油,老城区叫濮阳县。
第一龙发现以后,民间张姓起源濮阳的传说得到了出土文物的验证。
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原所长谢钧祥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张姓源于濮阳”的论断。
当时这个论断,引起了海内外张姓族人的强烈反响和濮阳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拉开了濮阳市张姓文化研究的序幕。
1994年11月,由濮阳县委宣传部牵头,成立张氏起源考察小组。
1997年12月,濮阳县成立了中国濮阳张姓研究会。
1994年10月、1995年3月,濮阳县先后两次邀请省内外知名历史、考古、族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举行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
会上,大家对“挥公为张姓始祖,张姓源于濮阳、根在濮阳”这一基本问题达成共识,并确定4月28日为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受封得姓日。
1998年2月,在濮阳县城关镇东关大队挥公墓古遗址,濮阳县重修了挥公墓,为全世界张氏宗亲寻根拜祖提供了必备的场所。
现在濮阳一年一度的张姓拜祖大典,在挥公陵园举办。
挥公陵园大殿,从正面看、空中看,都是一个弓形。
除了在主殿内,立着挥公塑像,以及一众张姓名人塑像之外,偏殿中,有一弓箭馆,馆内珍藏着数十副弓箭,年代从古至今,俨然一部弓箭发展史。
当时,世界张氏总会副会长张宏江花了两年的时间搜集这些祖先留下的弓箭。并且,他把他们当成至宝。
“巍巍中华,源自炎黄;浩浩张姓,族史辉煌。”这是濮阳张氏的祭祖歌。
上古时代,挥公也许不曾想过,张姓一路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姓,子孙更是遍布天下。
走出挥公陵园,就是繁华又现代的濮阳县城。
整个濮阳市范围内,张姓人超过30万。
今年,2021年张姓拜祖大典的主题是“弘扬根亲文化 凝聚民族力量 践行文明河南 推动跨越发展”,本次大典总导演由河南卫视《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的总导演路红莉担任,凤凰网全球网络直播。
1月份的时候,豫记和河南诗和田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战略协议签署正式落地,双方共同组建豫记濮阳运营中心。
河南诗和田野文化传媒公司与豫记一起,也将深入这次拜祖大典,进行全程参与。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人讲究“有名有姓”,姓是祖先传下来的家族标志,是家族血缘的象征。
陌生人请教别人的姓名,要说“贵姓”,回答则多为“免贵姓××”,这又是怎么来的呢?
|先秦:贵“氏”不贵”“姓”|
姓氏是中国人的根,是一个人身份的重要归属和确认方式。
我们现在常说“姓氏”为何,其实,远古时期的“姓”和“氏”是不同的。
在秦代以前, 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辩贵贱,随时更移。
《三坟》中关于“姓的解释是”:“男女媾精,女生为姓”。
《说文》则说:“姓,人所生也”。
这是说姓与人的血缘有关,是一个部落或宗族的根本旗号。
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认为,中国最早的姓产生与伏羲氏时期,产生的第一个姓是“风”姓。
姓是人人都有的,用来确定婚姻。所谓“同姓不婚”。而“氏”则是用来区分氏族分支的。
比如,周王姓姬,他的庶子分封到各小国去,以所在国的名字作为“氏”,称“姬姓某氏”。
只有贵族才有氏,氏是功勋和地位的代表,所以说“氏辩贵贱”。
| 魏晋:姓氏决定一切 |
秦汉以后,随着制度的变更,氏慢慢失去了存在土壤,与姓的界限原来越模糊,最终便像今天这样合二为一了。
但是,姓氏辨别身份高低的传统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而且不断发扬光大。
从东汉的累世公卿,到魏晋时期的门阀世家,都是以姓氏来区分人的地位。
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血缘所确定的家族身份,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走向。
“贵姓”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就像曾经辉煌而早已消失无踪的“氏”一样。
魏晋时期以朱、张、顾、陆等为代表的“吴姓”,是江南的门阀地头蛇。
以王、谢、袁、萧为代表的“侨姓”,是随晋室南渡的门阀过江龙。
到了隋唐,最著名的贵姓当属“七宗五姓”,包括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姓氏前冠着家族所在地。
唐文宗曾为太子求娶宰相郑覃的孙女,遭到了拒绝,后来宰相的孙女嫁给了一个姓崔的九品官。
文宗不由感慨:“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阀阅就是门阀大族,可见当时的人对姓氏贵贱的重视到了怎样偏执的程度。
| 隋唐以后:“两个半”贵姓 |
后来,由于科举制的盛行,门阀贵族逐渐没落。
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皇帝的姓成了举国上下仅存的“贵姓”之一。
但是,老百姓总说:“天下有两个半贵姓”,皇家的姓只能算半个,另外两个一家姓“孔”,一家姓“张”。
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里说:孔家人曰:“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这段记述非常有趣,也说得很清楚,孔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张是道教始祖张天师。
这两位“圣人”、“神仙”的姓氏,是高于皇帝而被万世尊奉的。
“凤阳朱”不用解释了,是明朝的国姓,朱元璋老家安徽凤阳,所以说是“凤阳朱”。
而到了现代,国姓早已不复存在,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孔家和张家也不再“高人一等”。
“贵姓”一词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客套话,“免贵”则是回到别人询问时,一种自谦的说法。
也有人说,现在“孔”和“张”仍旧是贵姓,可以不用“免贵”,此说只能见仁见智了。
每个人的姓对他和他的家族都有着特别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人都有一个“贵姓”。
你的姓氏背后有着怎样的家族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乐舞蹈逐渐步入正规道路,她感到无比欣慰……
每个节都了解吗?
7月18日是农历六月六。
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晒谱节。
有句古话叫
“六月六,家家晒红绿”
后来,
读书人也在六月初六这天,
将所藏的书籍、
字画摊在太阳下晒,
又称六月初六为“晒书节”。
昨天那么大的太阳,
你晒了吗?
反正他们是晒了,
还晒得蛮起劲。
瞧↓
7月18日,来自湖北、江西、安徽、河南、湖南各地的谱牒文化专家和谱牒文化爱好者、民间家谱收藏爱好者300余人,来省图书馆参加湖北省第十届晒谱节。
湖北的稀有姓氏有哪些
晒谱节上,
以省内稀见姓氏为主题,
共展出22种稀见姓氏家谱。
据家谱记载,这些姓氏,有些来源于西周、春秋分封之地,有些来源于始祖名号,也有皇室改姓。
稀有姓氏取名字,
一般不容易同名,
还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光从语音的效果看,
姓“帅”的可能比较占便宜,
姓“操”的可能会比较尴尬。
上大学时候,有个女老师姓“帅”,然后就被全院的男生女生喊作“帅老师”,至于“帅”后面跟的是什么名字,相信有了“帅”字打头,都还比较好听。
有个媒体同行姓“别”,然后,第一次认识的朋友常常会问:“这是你的笔名,真名是什么?”
有个单位的通讯员姓“蓝”,取名“蓝天”,这姓这名,简直是天作之合!
对“让”字的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孔融让梨”,18日的晒谱节上晒出的《让氏家谱》,记载“让”姓居然是明朝朱元璋的后裔。
“让”姓之谜,
真能破解明朝四大悬案之首吗
据家谱记载,让氏始祖让銮,实际上就是朱元璋之孙——明建文帝朱允炆。他在燕王朱棣叛乱之时,自地道逃出,匿居民间,以“让”、“銮”二字喻义逊位,改名易姓。建文帝云游四海,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晚年定居湖北武昌,在此留下一支后人,即让氏一脉。
楚天都市报曾经对“让”姓之谜做过重点报道:
在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变”中,建文帝不知所终,关于其去向,几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史学界将此列为明史“四大悬案”之首。
武汉一位姓让的古稀老人让庆祥站出来,自称是建文帝第十五世孙。老人言之凿凿地说:建文帝晚年在武昌宝通寺出家,死后葬在洪山宝塔旁。他表示愿意与朱元璋的后人进行基因测定。
最早采信《让氏家谱》并著书的,是台湾学者陈万鼐先生。他所著的《明惠帝出亡考证》一书于1960年出版,该书系统考证了建文帝出亡及其改姓始末,确认建文帝乃让家始祖。
明史专家、南京大学潘群教授说,他曾对《让氏家谱》做过研究,“让姓的确和建文帝有直接联系,让氏就是建文帝的后裔。”
相比之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商传态度则较谨慎。他认为,让氏是建文帝后裔,有一定道理。《让氏家谱》中记述建文帝出亡之稀见资料,有一定价值。惟惜其修撰时间稍晚,还须经过进一步补充考证,方可还历史真相。
当时,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建议,要弄清让家传说的真实性,但要下功夫去找旁证材料。
一是做基因测定。据让庆祥称,“如果抽一点我的血,再抽一点被确认的朱元璋后人的血,对两个人的血样进行对比化验,即可知道我是不是朱元璋的后人。”对此,冯天瑜表示,可从基因测定的角度,请教一下医学专家。
不过,同济医学院法医系教授周亦武说,如能得到朱元璋本人或明代皇子的遗传物质,从原理上说,可以鉴定让氏和朱元璋有无血缘关系。但朱元璋或明代皇子的遗传物质难以得到。即使找到朱元璋的后代,由于经过了上十代的演变,误差很大,仅仅对比血样,还难以确认让氏是否为建文帝之后。
二是寻找建文帝的墨宝。据《让氏家谱》载,“公(指建文帝)生前书法甚佳,武昌候补街范衷愚家有祖遗一联,是其墨宝。”如果能够找到范衷愚的后人及其墨宝,将有助于解开这个谜团。
三是比对我国不同地区的让氏家族家谱。据称,山东也有姓让的人,此前他们与武汉让氏不相往来。冯天瑜说,如能找到山东让氏的族谱,与武汉让氏的族谱两相比对,如果较为一致,那么让氏为建文帝之后的可能性更大。
四是能否请专家利用仪器,对让氏所指的建文帝坟墓进行物理勘探,在不发掘的情况下,探测地下有无重要的物证。
中国的大姓有哪些
说到姓氏,
很容易想到“赵钱孙李”。
不过,
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你知道现在哪个姓
成为中国第一大姓吗?
据2017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分别是
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95,300,000
2、王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41%=88,900,000
3、张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07%=84,800,000
4、刘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5.38%=64,600,000
5、陈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4.53%=54,400,000
6、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3.08%=37,000,000
7、赵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9%=27,500,000
8、黄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3%=26,800,000
9、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12%=25,400,000
10、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24,600,000
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
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漕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李”姓从“赵钱孙李”中的第4位,一下跳到第一位。
有些姓氏,从古代就很辉煌,到现在依然人口繁衍很好,被称为“从古至今从未衰败的姓氏”。
比如,“李”姓,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都是杰出代表。
“刘”姓,汉朝国姓,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都是汉朝有作为的皇帝,也是刘姓的代表人物。
大姓代表辉煌,
小姓也未必不出身尊贵。
姓氏背后的文化,
告诉我们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也告诉我们家风是如何传承的。
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问候别人的名字时加一个“贵”字,而回答的人总会说免贵姓王。但有趣的是,当人们问你的姓氏时,很多人会回答免贵两字,但有历史上有四个姓氏却不必说,那到底是那几个姓呢?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姓。
张姓张姓在现代已经是中国的第三大姓氏,但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是姓张的。那为什么张姓不用说呢,其实这和古代一个传说有关,相传玉皇大帝就是姓张,他在凡间修炼时的名字是“张百忍”,众所周知,玉皇大帝是天地间的掌权者主宰者,地位肯定也不是凡人能及的,他的姓氏也是尊贵无比的。
国姓中国上下五千五朝代更迭,国姓就是皇帝的姓,所以国姓也并不固定。而跟着皇帝姓,如果还说免贵就难免会让别人误会自己是在说国姓不尊贵。
孔姓孔子作为儒家经典的创始人,在古代,儒家一直是王朝的正统学,而孔子更被尊为万世之师,孔子的思想,对后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代人都主张人人平等的理念,但谦逊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在前面使用的是免贵,这表明一个人的涵养。当有人询问我时,通常会加上“免贵”一词来表示我对他人的尊重。
你贵姓,免贵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