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尽管唐朝的官方宗教信仰是道教(把儒道释的排名变成儒释道是玄奘大师一生的追求,但是李治始终不答应),但狂热信奉佛教的唐朝皇帝也不少,迎佛骨也是唐朝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非常巧合的是往往是那些并不太信奉的佛教的皇帝迎接佛骨时没啥事,而狂热信奉佛教非要迎佛骨不可的君王却得不到佛祖庇护,在这方面韩愈还真没骗人。
迎接佛骨并不是唐宪宗独有的操作,但以他最为著名,这全是拜韩愈所赐。唐宪宗迎佛骨的事件发生在819年,当时的唐宪宗摆平了淮西、淄青藩镇,还让逼降了成德,重金收购了魏博(花150万贯买下了魏博牙兵的短暂效忠),五大强藩中的幽州又一向恭顺(不恭顺不行,外面就是契丹人),俨然一副登上了人生巅峰的模样,所以才有了迎佛骨的举动。迎接佛骨不到一年后唐宪宗就在820年2月14日被公公们杀害了,佛祖远在西天,而公公们近在肘腋,佛祖的赐福显然没有公公们的屠刀来得快。
同样迎佛骨迎来自己灭亡的还有武则天母子,和老公不同,武媚娘对佛教是真爱,她不光当过尼姑(非自愿的,但她母亲杨氏就是虔诚的佛教徒),佛教还是她篡权的理论依据,女皇能登基佛教高僧功不可没。690年七月“东魏国寺僧法明等人撰《大云经》(这四卷其实是伪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武媚娘的情夫薛怀义聚集了众多高僧写下了《大云经疏》,给武则天登基摇旗呐喊。正统的佛教高僧义净也不甘示弱,从西域回国后因为武媚娘的知遇之恩“武后亲迎于上东门外,敕于佛授记寺安置焉”,专门奉旨编写了《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为武则天称帝造势。武媚娘进入生命的倒计时后,她下令把佛骨舍利从法门寺取出,存放在洛阳皇宫中为自己祈福。但这次佛祖照样没拦住张柬之等人带领的2000多禁卫军,一代女皇只有黯然退位。
武则天去世后,皇位交给了更加信奉佛教的李显。李显除了是24孝老公和老爸外,还是唐朝皇帝中最虔诚的佛教徒,因为他的师傅就是玄奘大师。没错,李显就是斗战胜佛的师弟,他出生就是玄奘大师亲自接生,满月后就当了玄奘的弟子,从小也受到玄奘的教诲。李显眼看佛骨舍利没人管(没人敢管)就亲自带着老婆孩子举行了盛大的迎送佛骨仪式,还把自己和老婆孩子的头发指甲都送到舍利旁边。遗憾的是,凡是参与了这一仪式的皇室成员都死于非命。李显的死亡也值得一提,传统的说法是他被老婆、闺女无脑毒死了,翻开他的食物清单恐怕并非如此,他为了礼佛居然常年吃霉变的大米,食物中毒自己作死的可能性也不小。
另外两个迎接完佛骨就死的唐朝皇帝分别是唐懿宗和唐僖宗,他们都死于迎佛骨的当年。唐懿宗经常亲自唱经,客串剃头师傅给僧尼剃度,还把成吨的金银送到佛寺中。唐懿宗迎佛骨时更是烧钱无数,有意思的是当年秋天他就驾崩了。唐僖宗在生命最后一个月里也举行了迎佛骨仪式,他还下令封闭了法门寺地宫。
唐朝皇帝中反而是不虔诚信佛的李世民(能干出让玄奘大师翻译《道德经》这种无厘头操作的李世民无论如何算不上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李治(因为佛教地位和玄奘大师顶牛多年)父子二人在迎接了佛骨后,还活了不少时间,备受佛祖保护,毕竟佛祖也只庇护自强的君主。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来佛就是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他坐化成佛之前在人世间走过了八十一年的人生历程,唐僧取经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应该与此颇有联系。
释迦牟尼其实并不是姓名,而是称号,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就像我们的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一样。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东南部)的蓝毗尼,和中国的第一圣人孔子是同时代人。
那个时候,印度称为天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中天竺五部分,迦毗罗卫国乃是中天竺的一个小国,附属于天竺十六强国之一的侨萨罗国。
乔达摩·悉达多不是一个一般的国民,他乃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而且是将来的王位继承人,悉达多意味着“一切达成,国富民强”,包含着他的父亲净饭王对他的美好祝福和殷切期望。
按照普遍的说法,乔达摩是悉达多王子的姓氏,蕴涵着安静多思的意义,这和王子的品性恰好吻合,天衣无缝。
悉达多王子的性格和他幼年的经历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王子出生才七天,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永远离他而去了,他是在乳母和父王另一个妃子(据说是悉达多王子的姨妈)的养育下长大成人的。虽然王宫的生活十分富足,乳母和养母对他也非常关爱,襁褓中就失去母爱的特殊经历还是给王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悉达多王子在年幼时即具有强烈的内省倾向和敏锐的感受力,传说他第一次独自在树下坐禅时,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初禅之境;他在随父去城外参加农耕祭典时,见到虫子被农夫掘起,又被飞鸟啄食,深感众生相残,苦难深重。
王子七岁时开始接受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学习,十六岁时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生有一子名罗睺罗,但不管是传统宗教,还是治国之术,还是家庭生活,都不能使他从对生老病死的忧虑中获得彻底解脱。
公元前537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29岁的悉达多王子乘车到城外散心,沿途之上他先后看到了衰弱的老翁、痛苦的病人、送葬的队伍,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人生之苦,泪水不觉夺眶而出,正在悉达多王子为生老病死的苦难而心神不安时,一个步履轻松、神色淡泊的沙门(即出家的僧人)出现了。注视着沙门飘然远去的背影,悉达多王子感觉醍醐灌顶,心中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当天子夜时分,悉达多王子悄悄离开王宫,沐浴着清凉的月色来到了阿那玛河畔,他用圣洁的雪水剃掉了头发胡须,接着摘掉了身上的每一件饰物,然后对着王宫的方向挥一挥衣袖,毅然决然地迈开大步向远方走去。
悉达多王子出家为僧了,从现在起我们可以称他为释迦牟尼了。
释迦牟尼沿阿那玛河而下来到恒河边,然后随着东流的恒河来到了当时的文化中心------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开始了一边化缘一边求学的僧侣生涯。
当时大天竺地区流行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凭借特权接受信众的供养,过着高高在上、衣食无忧的生活。释迦牟尼选择了剃发修行和托钵化缘,这意味着他站到了婆罗门教的对立面,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佛教就在此时扎下了它的第一缕根脉……
释迦牟尼先跟随阿罗陀迦兰学习,达到了“无所有处定”的禅境,又从学于郁陀兰弗,达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
笔者对于佛学当然也是门外汉,但这两个禅境让笔者想起了从我的一个大学老师那儿听到的几句话:
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二时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三时知道自己知道;
大四时不知道自己知道。
当然还有六祖慧能那两首偈子诗,其一曰: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闲时勤拂扫,莫使惹尘埃。
其二曰: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摩揭陀国的游历令释迦牟尼学业大进,但他心中依然存在着对于生老病死的忧虑,为了能够真正达到“原本无一物”那样的境界,释迦牟尼选择了苦行作为进一步修行的方式。
释迦牟尼苦行的地方在在尼连禅河(今印度帕尔吉河,恒河支流)畔的树林中,他以树皮为衣,以牛粪为床,生活条件比卧薪尝胆的勾践还要艰苦。开始时他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才进一餐。
六年后,释迦牟尼已是身形消瘦,犹如枯木,但他仍然没有找到解脱之道,彼情彼境之下,他决定放弃苦行,另觅蹊径。
释迦牟尼离开牛粪床,脱去树皮衣,在尼连禅河中洗净了自己的身体,之后他接受了一个牧女施舍的乳糜,慢慢恢复了健康。释迦牟尼想要回到他苦行之前的生活,于是渡过尼连禅河,来到对岸伽耶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市)外,这时,他感到有点疲倦,就在路边的一棵菩提树下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冥想。
我们不知道三十五岁的释迦牟尼在伽耶城外的菩提树下想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次冥想让他顿悟了,他确信自己已经洞明了生老病死四苦的本源,贪、瞋、痴三毒等烦恼不会再起于他的心头,这标志着他已得道成佛,佛者,大觉大悟之智者也。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这样诞生了,那颗菩提树也因此成了佛教的圣物之一。
按照笔者的猜想,结束苦行后,释迦牟尼身体极度虚弱,沐浴时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当他奄奄一息地躺在河边草地上时,一个美女用乳糜(即牛奶粥)把他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死过一次的人更容易看透生死,参破人生,何况释迦牟尼是一个经历过六年苦行的智者呢?这才有了他伽耶城外菩提树下的顿悟。
释迦牟尼顿悟得道后,立即赶往婆罗奈(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市)城郊的鹿野苑,他找到当年随他一道出家的五个侍从,并向他们宣讲佛法。释迦牟尼认为只有“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修道者要避免极端苦行,也要反对性情纵欲,并且从不同角度讲了三遍,阿若陈如等五人由此信仰了佛教教义,成为释迦牟尼的首批信徒,称为“五比丘”。
释迦牟尼一天的活动很有规律------黎明起床,坐禅静思;近中午时外出乞食;午饭后在一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为弟子宣法,或向俗人传教。
在婆罗奈一带的传经布教获得成功之后,释迦牟尼和他的弟子们离开鹿野苑,走进更广阔的天地,将佛教的种子撒向大天竺的四面八方……
释迦牟尼的弟子很快发展到五百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十大弟子。大迦叶和阿难陀即《西游记》中的尊者迦叶和阿傩,目犍连即和观音、文殊、普贤并称的地藏菩萨,也就是戏曲舞台上的孝子目连。
值得一提的是,释迦牟尼的家人对于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儿子罗睺罗、亲弟弟难陀、堂弟阿难陀、阿那律和提婆达朵都先后加入佛教,成了释迦牟尼的弟子,而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佛教给予了大力支持。
就像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时代一样,释迦牟尼那个时期的古印度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修行学说,国王和富商经常组织各种规模的辩论会,让不同学说的沙门各抒己见、一决高下,而释迦牟尼几乎每次都能在辩论中占据上风,光荣胜出,于是他的声名越来越响,很多国王都已见到他为荣,有的国王还成了他的信徒,比如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
但是,当释迦牟尼来到侨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和风险。
其中最典型的是孙陀利被杀事件,而且此事应该和《西游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孙陀利是一个风月场的女人,却糊里糊涂地卷入了教派之争并且因此送掉了性命。
佛教在拘萨罗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时,别的教派,特别是婆罗门教怒火中烧,想尽办法要除掉佛教的传教僧团。在这种情况下,孙陀利成了邪魔外道手中的害人工具。
在外教邪恶分子的操作下,孙陀利利用她的美色去诱惑佛教僧团中的比丘。尽管孙陀利把自己打扮得极其妖艳,但佛教僧团的比丘都像唐僧一样严持戒律,不为所动,没有一个人有逾规越矩之举。
后来,孙陀利使出了非常恶毒的一招,她假装自己怀孕了,并且到处去哭诉,说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佛教僧团中的比丘侮辱她后留下的。谣言最终传入了拘萨罗国王宫,最后连国王波斯匿王也知道了,国王立即下令严查此事。
外教邪恶分子害怕真相败露,他们一不做、二不休,暗中杀死了孙陀利,然后又大肆诬陷佛教僧团的人杀死孙陀利消灭证据。
事态愈演愈烈,国王派人彻查这桩命案,最后真相大白,恶人受到惩罚,佛教威名更著。
孙陀利被杀事件让波斯匿王对佛教和释迦牟尼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他和释迦牟尼做了一次长谈之后皈依了佛教,成了和频婆娑罗王齐名的支持佛教的两大国王之一。
就像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天竺列国时代也充斥着强国蚕食弱国,大国鲸吞小国的现象,波斯匿王的儿子毗琉璃王在位的时候,拘萨罗国对释迦牟尼的祖国迦毗罗卫国发起了进攻。释迦牟尼竭尽全力劝阻毗琉璃王的侵略行径,但最终没能用佛教经义拦住拘萨罗队踏上他的祖国的土地。
公元前五世纪初叶(公元前500年至470年),迦毗罗卫国被毗琉璃王灭亡,而毗琉璃王不久就在庆功宴上死于狂风暴雨,这也成了佛教因果报应说的典型案例。
历史的车轮不知不觉已经驶入了公元前486年,这是释迦牟尼在人间的第八十一个年头,就像孔子感叹“久矣不复梦见周公”一样,释迦牟尼也在大限来临之前发出了这样的慨叹:“我已老、衰耄矣。我之旅路将尽、年寿将满,年龄已八十矣。阿傩,犹如旧车辆之整修,尚依革纽相助,勉强而行。”
释迦牟尼当时住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外的灵鹫山,即《西游记》中的灵山。既然觉得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时,他决定返回日夜怀想的故土迦毗罗卫国,遗憾的是,他在回归故乡的途中逝世了。
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后,他的弟子们在灰烬中找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周围各国遣使前来迎取佛祖释迦牟尼的遗骨,八份舍利分别由八国迎回,盛装遗骨的瓶子则由佛祖大弟子大迦叶带回供奉,迟到的孔雀国(即后世孔雀王朝的前身)使者见遗骨已被分完,便带走了骨灰,于是,天竺地区出现了十座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白塔:八座佛骨舍利塔、一座骨灰塔、一座瓶塔。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政策在引导,市场在过滤,网络电影市场从野蛮生长阶段到稳步发展再到如今高质量挺进,鲜明化的政策导向,严格的规范审查逐步成为未来网络电影的常态范式。为此,5月25日,2021金海鸥“Discovers”沙龙在北京铜牛电影产业园举行,各大影视同行共同洞悉市场风向,把控行业发展新趋势。
活动现场特邀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尹鸿,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广电总局院线网络审片专家孟中,爱奇艺电影中心网络电影商务经理李洋,阿里文娱网络电影中心商务负责人尚东鸣,著名制作人、演员、编剧李东学,映美传媒创始人、CEO吴延,项氏兄弟CEO项水柳,南派泛娱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总监、梵羿工作室总经理刘微,众乐乐影视CEO林珍钊,吾道南来CEO刘朝晖,造梦师影业CEO张涛,兔子洞文化网络电影中心运营负责人程润国,企鹅影视天机工作室制片人王林等重量级嘉宾,从政策导向、监管审查、剧作质量、类型探索、创意方向、商业和艺术价值、项目营销成本、市场潜力等多角度剖析市场脉搏,探寻网络电影发展新方向。新片场、淘梦影业、奇树有鱼、兔子洞文化、映美传媒、华谊兄弟聚星、星语影业、向上影业、无限自在、星宏影业、七娱乐影业、麦奇影业等300多家影视公司到场,共同探讨市场骤变新格局。
网络电影提前进入“减量增质”加速期
内容生产是大视听产业的“源头活水”,从进入2021年以来,通过备案上线的网络电影数量呈递减趋势,单看2021年4月份,共有42部网络电影在各平台上线,较3月份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也远远低于2019和2020年的月均上线。
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监管更加严格,另一方面是因为视频平台的主动改变,减少对低质量影片的补贴,提高了对优质、“头部”网络电影的投入,头部影片更受平台青睐,网络电影发展在创作质量、监管与促进体系的“过滤效应”显现。
此外,大环境正向价值引领的作用进一步靠拢,红色题材,现实主义题材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中国影视的高质量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相适宜。
活动现场,广电总局院线网络审片专家孟中认为:“网大至今没有出现过一部能够在电影圈课堂当案例来讲的影片,所以我们的量虽然够了,票房也到了这个时间,但是缺乏好的作品。所以说今年我们的重点是要增质减量,它要大幅度的删减,提高网大的门槛。平台的修改意见并不代表我们的审核标准,平台是靠数据说话的,在主旋律的影片和市场的流量影片审查时,最好的方案是要把握住一个平衡,把审查的我们的指标、各平台的指标以及制片方的指标统一化,这样的话就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题材创新,打出亮眼“特色牌”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至今,网络电影的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一大批优质作品显现,包括像《东北往事》、《毛驴上树》、《浴血无名川》、《重启之佛骨蛇蜕》《兴安岭猎人传说》等口碑与票房俱佳的题材作品脱颖而出,《兴安岭猎人传说》凭借新颖的题材创作,“制宣发一体化”有效赋能,另辟蹊径,创新性探索内容原创领域。首月分账4173万,刷新行业纪录。引领上半年网络电影的年度票房冠军。
网络电影日渐成为网民重要的日常文化食粮,成为不容忽视的文艺新阵地。在政策大年的背景下,同样也出现了很多军事战争题材的内容,而《浴血无名川》成功打出网络电影战争戏的第一枪。“这个影片我们主要是把握三点,第一个就是真实,然后是真切,还有就是真诚。一个电影我觉得在网络和院线上是没有分别的,一定要有一个好故事,没有一个好故事观众是看不进去的。第二点我们要以真切的情感去提炼精神。最后就是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来去打造精品。面对特殊的题材,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用一个工匠精神去打造一部精品。”嘉宾李东学说。
作为以抗美援朝战争为故事背景的主旋律战争电影,《浴血无名川》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累计分账2535.5万,进一步说明主旋律电影并不过度细受众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产出,才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主要法宝。
把控行业发展趋势,
探寻网生市场创作新格局
会上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如何拍爆款?各行业大咖更是诚意满满。吾道南来CEO刘朝晖一针见血的指出“平台为什么要强化b端,挤压c端?是因为c端没有争气,这种争不争气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真正透明的分账模式没有出来,第二个是真正破圈的好项目没有出来。我们都明白所有的平台为了扶持市场一直是在亏损的。我们如果不理解它的痛,我们不能帮到它的话,这个市场既不能高兴,也没有无从谈起悲哀,所有的人都只能折服。”
“以后没有腰部,也没有尾部,以后所谓的腰部和尾部,可能是那些无法触及上线标准而被平台拒收的那种。以后可能只有头部。也许会有一些陪衬作品去充斥平台内容,但那只是平台需要一些作品累积会员量的一种方式,是达不到它作品消耗的。所以我们跟大家讲一定重在做内容。别人拍个蛇你也拍个蛇,别人拍长龙,你也拍长龙。这不叫做内容,以前跟风的还能喝上汤,现在跟风连汤可能都喝不上。”造梦师影业CEO张涛说道。
目前我国网络电影尚未完全摆脱初期发展中所存在的粗制滥造、类型单一的问题。大量“腰部”和“尾部”的网络电影依旧以跟风、卖情怀、蹭知名电影热度为盈利方式,从片名到内容上都无法达到行业的标准。网络电影在类型上仍然以动作、喜剧、奇幻、爱情、武侠、悬疑为主,同题材类型基础下的创新力不强,中国网络电影要真正进入质量全面提升的新阶段,“腰部”“尾部” 电影就必然要在创新层面多做文章,着力打造优质内容基础,深耕细分市场。
对此,映美传媒CEO吴延也有相同的看法:“传统的网络电影题材已经陷入用户观影疲态,题材的创新与内容的扎实度才是电影的核心,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追逐红利题材,其实长期有耐心,做自己擅长的赛道,一定有机会做出优质的电影。”目前,具体到不同级别的网络电影特点上,“头部”作品已经逐渐向院线中小成本靠拢,“腰部”和“尾部的作品则担当起抓住分众市场的职责,而网络电影整体对互联网泛娱乐视听体系具有越来越强的引流和增值作用。
项氏兄弟CEO项水柳说:“我个人对于爆款的理解,这个事情是有很多因素,所谓的爆款作品,它都有几个特征,主要还是差异化的问题,一个是题材和内容的差异化,这是在整个市面上相对比较稀缺的。第二个是制作和精良度上的一个差异化,我个人总结两个方向,小而美。所谓小可能投入相对较小,讲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所谓美是我们主题是很美好的,这样的主题在政策变化里面是比较鼓励和推荐的。”
众乐乐影视CEO林珍钊分享到:“今天的网络电影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曾经的爆款题材真的是太多了,用户已经厌倦了,反而一些真正的有赛道的核心优势的作品,花时间去创造的新类型跑了出来。”今年上半年网络电影票房的再创新高,再一次印证了中国网络电影市场供需两侧有着旺盛的创作力和消费力。一个新的赛道通过越来越公平、透明的发行机制和多维商业模式搭建为类型化创作奠定了新的格局。以低质量快消费的“网络电影”逐渐向高质量、有艺术水平的网络电影方向发展。“头部”以外的“腰部”和“尾部”网络电影同样是未来抓住网络细分市场的关键点。
尽管唐朝的官方宗教信仰是道教(把儒道释的排名变成儒释道是玄奘大师一生的追求,但是李治始终不答应),但狂热信奉佛教的唐朝皇帝也不少,迎佛骨也是唐朝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非常巧合的是往往是那些并不太信奉的佛教的皇帝迎接佛骨时没啥事,而狂热信奉佛教非要迎佛骨不可的君王却得不到佛祖庇护,在这方面韩愈还真没骗人。
迎接佛骨并不是唐宪宗独有的操作,但以他最为著名,这全是拜韩愈所赐。唐宪宗迎佛骨的事件发生在819年,当时的唐宪宗摆平了淮西、淄青藩镇,还让逼降了成德,重金收购了魏博(花150万贯买下了魏博牙兵的短暂效忠),五大强藩中的幽州又一向恭顺(不恭顺不行,外面就是契丹人),俨然一副登上了人生巅峰的模样,所以才有了迎佛骨的举动。迎接佛骨不到一年后唐宪宗就在820年2月14日被公公们杀害了,佛祖远在西天,而公公们近在肘腋,佛祖的赐福显然没有公公们的屠刀来得快。
同样迎佛骨迎来自己灭亡的还有武则天母子,和老公不同,武媚娘对佛教是真爱,她不光当过尼姑(非自愿的,但她母亲杨氏就是虔诚的佛教徒),佛教还是她篡权的理论依据,女皇能登基佛教高僧功不可没。690年七月“东魏国寺僧法明等人撰《大云经》(这四卷其实是伪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武媚娘的情夫薛怀义聚集了众多高僧写下了《大云经疏》,给武则天登基摇旗呐喊。正统的佛教高僧义净也不甘示弱,从西域回国后因为武媚娘的知遇之恩“武后亲迎于上东门外,敕于佛授记寺安置焉”,专门奉旨编写了《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为武则天称帝造势。武媚娘进入生命的倒计时后,她下令把佛骨舍利从法门寺取出,存放在洛阳皇宫中为自己祈福。但这次佛祖照样没拦住张柬之等人带领的2000多禁卫军,一代女皇只有黯然退位。
武则天去世后,皇位交给了更加信奉佛教的李显。李显除了是24孝老公和老爸外,还是唐朝皇帝中最虔诚的佛教徒,因为他的师傅就是玄奘大师。没错,李显就是斗战胜佛的师弟,他出生就是玄奘大师亲自接生,满月后就当了玄奘的弟子,从小也受到玄奘的教诲。李显眼看佛骨舍利没人管(没人敢管)就亲自带着老婆孩子举行了盛大的迎送佛骨仪式,还把自己和老婆孩子的头发指甲都送到舍利旁边。遗憾的是,凡是参与了这一仪式的皇室成员都死于非命。李显的死亡也值得一提,传统的说法是他被老婆、闺女无脑毒死了,翻开他的食物清单恐怕并非如此,他为了礼佛居然常年吃霉变的大米,食物中毒自己作死的可能性也不小。
另外两个迎接完佛骨就死的唐朝皇帝分别是唐懿宗和唐僖宗,他们都死于迎佛骨的当年。唐懿宗经常亲自唱经,客串剃头师傅给僧尼剃度,还把成吨的金银送到佛寺中。唐懿宗迎佛骨时更是烧钱无数,有意思的是当年秋天他就驾崩了。唐僖宗在生命最后一个月里也举行了迎佛骨仪式,他还下令封闭了法门寺地宫。
唐朝皇帝中反而是不虔诚信佛的李世民(能干出让玄奘大师翻译《道德经》这种无厘头操作的李世民无论如何算不上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李治(因为佛教地位和玄奘大师顶牛多年)父子二人在迎接了佛骨后,还活了不少时间,备受佛祖保护,毕竟佛祖也只庇护自强的君主。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人死后之所以产生舍利,是高僧们那一身非常凝聚的精气神(能量)在死时残余的结晶物。但这不能解释有修为的老道死后没有舍利的漏洞。也不能解释市面上毫无修为充其量只是个老好人的“名僧”死后竟也有舍利生成。
曾经有传说信佛人家养的鹦鹉老死了,火化后居然也有舍利;有信徒请了一位高僧的舍利放在佛堂里天天供奉,数月几年后竟长大并生了几颗小舍利——这多么荒谬可笑啊!
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早先的舍利子,其实就是焚烧不完全的人骨,比如佛指舍利、佛牙舍利等。而到后期,很可能由于种种人为因素,舍利子被神化,甚至有可能出现人为作弊制造舍利子的情况。
舍利的结晶体舍利子,其形成原因,目前在实验研究方面没有定论。依据佛典,舍利子是僧人生前因戒定慧的功德熏修而自然感得;大多推测则认为舍利子的形成与骨骼和其他物体共同火化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关;另有民间流传认为,人久离淫欲,精髓充满,就会有坚固的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