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摩羯座

诣是什么意思(诣是什么意思文言文)

时间:2024-02-12 15:28:35 作者:稳走感情路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18个冷门却惊艳的成语,若能认识五个,算你厉害

很喜欢一个成语:光风霁月。指的是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

成语总是能用最简短的字,说出最丰富的含义。

怪不得老师曾说,掌握的成语越多,作文就写得越好。

15个冷门而惊艳的成语,如果能认识五个,算你厉害。

01

郢中白雪

【释义】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出处】战国·楚·宋玉《答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02

吉祥止止

【释义】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好事不断,接连而来。

【出处】《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03

鹤唳华亭

【释义】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04

目宨心许

【释义】 指眉目传情,内心相许。

【出处】汉·枚乘《七发》:“使先施、征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杂裾垂鬋,目窕心与。”

05

纸落云烟

【释义】形容落笔轻捷,挥洒自如。

【出处】晋·潘岳《杨荆州诔》:“翰动若飞,纸落如云。”

06

芒寒色正

【释义】称颂人的品行高洁正直。

【出处】唐·刘禹锡《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

07

美意延年

【释义】作谓语;指一切乐观的人能够健康长寿。

【出处】《荀子·致士》:“得众动天,美意延年。”

08

谈霏玉屑

【释义】指谈话时美好的言辞像玉的碎末纷纷洒落一样。形容言谈美妙,滔滔不绝。

【出处】宋·欧阳澈《显道辞中以诗示教因和韵复之》诗:“谈霏玉屑惊人听,歌和阳春满坐谣。”

09

停云落月

【释义】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出处】晋·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

10

束缊【yūn】举火

【释义】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出处】清·钱谦益 《吕季臣诗》序:“国破家亡,年衰岁暮,束緼举火,轢釜待炊, 季臣意殊安之。”

11

霜露之思

【释义】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出处】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

12

青灯黄卷

【释义】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出处】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

13

旧雨新知

【释义】是旧相识和新朋友。

【出处】元·刘将孙《养吾斋集·樵川再病》:“新知何脉脉,旧雨何悠悠。”

14

栉[zhì]风沐雨

【释义】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天下》: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15

休休有容

【释义】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出处】《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16

春诵夏弦

【释义】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17

驿使梅花

【释义】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出处】《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18

水净鹅飞

【释义】比喻人财两失,一无所有。亦比喻民穷财尽。

【出处】元·无名氏《云窗梦》第四折:“我则道地北天南,锦营花阵,偎红倚翠,今日个水净鹅飞。”

我们都会背经典唐诗,“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清沙白”啥意思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所有诗歌的赏析当中,这一句评语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这些诗词都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绘眼前所看到的景色,但是这景色的功能并非是单一的,而是都承载着诗人此时此刻的思想情感。

所以春天的时候,有的诗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但是在有的诗人眼里看到的却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少年时我们都曾经学过杜甫的唐诗《登高》,这首被称为七律唐诗之冠的古诗,写于杜甫的人生暮年。少年时即便背诵也未必懂得其中的悲苦,人到中年重新来读,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那怕是对于其中的字词也有了新的感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就拿这首唐诗的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来说,其中的“渚清沙白”是什么意思?应该作何解释?

当年的我们或许不太在意,今天想要去寻求其中确切的意思,却发现翻遍了资料,依然找不到有关这一句唐诗的确切注释。

​仇兆鳌《杜诗详注》,先引述王褒诗“对岸流沙白”,次引述《楚辞》“鸟飞还故乡”,然后释曰:“此联每句各包三景。” 这样的评语当然是没有错的,但是问题却在于,“渚清”何意?“沙白”何意?杜甫为什么要写这两个意象?得不到解答。

在这两句唐诗当中,“渚”和“沙”其实更容易理解,“渚”指代的是长江当中的沙洲,所谓“江渚”,“沙”代表的是江边的沙滩。比较难以理解的是“清”和“白”。

查阅字典,对于“清”字比较确切的解释是:“〈形〉凄清;冷清。《小石潭记》:‘以其境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所以我们认为,“渚清”的意思就应该是:江上的沙洲一片凄清、一片冷清。

同样查阅字典,对于“白”字也有这样的解释:“〈形〉空白,空无所有。”

所以我们也认为,“沙白”的意思就是:沙滩上空无所有。

​这首古诗主要写的是秋日的悲情,唯有将其解释为上述的意思,才能真正地反映出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要知道杜甫之前写长江的有关诗句,那都是“沙暖睡鸳鸯”,而在今天却变成了寒风呼啸,落叶纷飞,江渚上一片凄清,沙滩上空无所有!唯有如此,才能够和后文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联系在一起,迸发出更大的力量来。

从“清”“白”二字的细细解读,我们可以看出诗圣杜甫惊人的遣词造句能力。只有做这样的解释,才能切合全诗“悲秋”的主题。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常见错误

01

以今释古

(1)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2)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做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借鉴:例(1)中,“南面”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方位名词,意为“南边”;但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一个动词,意为“面朝南”,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理政时皆面朝南而坐,因此称居帝王之位或其他尊位为南面。

例(2)中,“关进监狱,然后再做考察”明显不合常理,其实这里的“考”不是现代汉语的“考察”之意,而是一个通假字,通“拷”,是拷打的意思。两例均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

02

张冠李戴

(1)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2)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借鉴:例(1)中的“武”不是指古代军事家孙武,而是指古代明君周武王,古人常常将商汤与周武王这两位明君并称。

例(2)中,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主持人应当是皇帝,而不是丞相。两例均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03

特指泛用

(1)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3)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借鉴:例(1)中,“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是不准确的,在太子必须经过正式册立“被确定”成为“继承君位的人”这一条件下,是不可能再用“太子”这一特定称呼来指太子之外的“其他儿子”的。

例(2)中,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制不准确。

例(3)中,说“尹”是知府的简称是错误的,因为“尹”这一职位是指少数特殊行政区划的首长,而知府的使用面却要宽泛得多,“尹”不可能是知府的简称。三个例子均犯了特指泛用的错误。

04

概念不清

(1)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2)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3)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借鉴:例(1)中,“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请求退职,这话是对的;但称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只说是因受到权臣诋毁不准确。

例(1)犯了增加概念内容的错误。

例(2)中,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是不准确的,因为决策中枢就不能称为“有司”。

例(3)中,“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错误,应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

例(2)和例(3)犯了扩大概念范围的错误。

05

生造臆断

(1)践祚,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2)近侍,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3)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4)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借鉴:例(1)中,“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与“践祚”无关,是凭主观揣度添加的解说内容。

例(2)中,“职位很高”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这些近侍有些时候虽然对帝王影响大,甚至有不小的实权,但历代为了防止他们胡作非为,都要限制他们的职位,否则将会影响的稳定。

例(3)中,“京”字单用可以称国都,但“师”字单用,是不可以称国都的。

例(4)中,诸子百家中道、法、农三家固然有比较大的影响,但说是最为深远也言过其实,尤其是漏掉儒、墨二家更是不准确的。

例(2)、例(3)和例(4)中的相关判断都没有尊重客观实情,而是凭主观揣度作出的一种判断。

06

混杂糅合

(1)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2)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3)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4)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借鉴:例(1)中,土地、户籍等职事属于户部,与礼部无涉。

例(2)中,“姻亲”是由于婚姻结成的亲戚关系,例如嫂嫂、舅母,它与血亲不同,血亲必须具有血缘关系,例如哥哥、姑姑。姻亲与血亲之间不是隶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例(3)中,“燕”不属于“三晋”,“三晋”除韩、赵两国之外,另一国为“魏”。

例(4)中,太守不负责掌管军事和科举,太守的职责是“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07

实例探究

(一)缩小概念的范围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解析】尹,古代官名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知府,明清两代府一级的行政长官。“尹”和“知府”不是同一概念。

(二)扩大概念的范围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词。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解析】“京”“京师”均可指国都,如《张衡传》:“因入京师。”“师”可指“军队”,如《曹刿论战》中“齐师伐我”;也可指老师,如《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但无“国都”一意。

(三)强加概念性质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解析】B项,“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理解错误。姻亲与血亲不同,不是血亲的一部分。

(四)内容张冠李戴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解析】 “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五)解释以今推古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床,亦称“交床”、“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睡具。古代诗文中的“床”多指“胡床”,如《孔雀东南飞》中“捶床便大怒”。

B.“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陟”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

C.翰林是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修编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

D.“黄老”,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以黄、老为始祖,故称道家为黄老。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至东汉末年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

【解析】“床”在古代是一种卧具或者坐具,在这里“胡床”指的是坐具。

08

应考策略

01总结命题特点,探究命题走势

1.命题方式——基本稳定。

(1)命题立意: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中文化意义的能力。

  (2)题型:客观题。

  (3)考查形式: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文意,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然后要求考生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

  (4)赋分:3分。

2.测点分布——因料聚焦。

 古代文化常识点,其基本分布情况如下:

  (1)时间,如上元等。

  (2)服饰,如解褐等。

  (3)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划,如契丹、两京、京师、三晋等。

  (4)流派、文体和典籍,如诸子百家、方士、四六之制、《春秋》《三坟》《五典》等。

  (5)法令制度,如(商鞅)变法、收考、株连、黥等。

  (6)科举,如殿试、登进士第、状元、茂才、保任、主司等。

  (7)礼仪,如南面、诣阙、赴阙、顿首、母忧、礼乐等。

  (8)称谓,如字、以字行、谥号、庙号、御名、车驾、陛下、辇下、殿下、姻亲、豪右等。

  (9)帝王、帝制宫室,如殷纣、汤武、周公、武王、缪公(秦穆公)、践祚、诏令、建储、立嗣、逊位、嗣位、东宫、太子、居摄、近侍、禁中、中宫、陵寝等。

  (10)官署、官职及职事,如吏部、礼部、兵部、有司、教坊司、首相、当轴、前尹、令尹、太守、司农、就国、下车、追比、私禄、致仕、移疾、告老等。

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文本均取自《二十四史》,而其均为纪传体史书。基于语料的这一特点,皇权更迭、宫室风云便成为传主的时代背景,求学之路、为官之途便成为传主的行事轨迹,衣食住行、人际交往便成为传主的常态生活。

为此,测点呈现上述梯形分布格局是必然趋势,它可以为我们确立备考复习的侧重点提供有益的参考。

02优化备考策略,提升复习效能

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备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切实提高效能,可实施如下四条策略:

1.搜集——依纲扣本。高考考查的76个古代文化常识点基本都出自教材,如“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即可从课文《伶官传序》中的“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一句及其注释找到解答的依据。为此,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搜集必须依纲扣本,分门别类地加以摘录。

2.整理——串点成线。对平时积累起来的零散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整合,串点成线,整理出一套序列化的备考资料。如科举四级考试线:“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其要素有主试人、通过所获资格、第一名称谓等;中央行政机构“六部”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要素有掌管职事、长官称谓等。

3.识记——化整为零。

在高一、高二阶段我们都是采用分散识记的方法,利用早读和碎片时间对搜集起来的古代文化常识“即学即记”;那么在高三阶段我们就要采用集中识记的方法,将整理出的备考资料切分成一个个条块,然后有计划地对每个条块集中强化识记,做到“日日清”“条条清”“块块清”。

4.灵活——依文解题。

对同一知识,不同的试题表述方式不同,即使记住了词条的含义,如果变化了表述的方式,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对古代文化知识题,还需要灵活处理,以文解题。

如: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朝右皆惮之。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解题思路 把选项的解释放在语境中分析,文中陈登云并未受到权臣的诋毁,所以移疾 “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的表述错误。“移疾”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答案】D

附:文言翻译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十六年六月因发生灾害上书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暗藏另立太子之心,并且广泛结交术士之流。当初陛下下大力惩罚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本是皇帝敬畏纲德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这是由于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确立太子的)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就了一段时日,他又上书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又上书建议降了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的职,建议罢免了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弹劾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粪,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立即上报给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09

1.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指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是指宦官。

D.“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我自不驱卿”中的“卿”是妻子对丈夫的爱称。

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愤。

B.在我国古代,“关中”多指函谷关以西,“山东”多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而“河北、河南”多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江表”是指长江以北地区,“江左”是指江东,“淮左”是指宋时的淮南东路。

C.“尊”“卮”均是酒器,“斗卮”是大酒杯,“觚”也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爵”是古代饮酒器的总称,“觥筹交错”的“觥”则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而“不胜杯杓”的“杓”则是一种饮水的器具。

D.“玦”是环形、有缺口的佩玉;“鼎”“镬”均是古代的刑具;“甑”是蒸饭的用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俎”是砧板;“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是古代的坐具。

3.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B.“总角之宴”中的“总角”是指少年时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是指老人和儿童,“纵豆蔻词工”中“豆蔻”亦指“豆蔻年华”,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等终军之弱冠”中的“弱冠”表示男子20岁成年;“及笄”是指女孩子15岁成年;“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中的“束发”是指男孩子15岁左右。

C.《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D.“朕”本是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先大母婢也”中的“先”是对死去的人的尊称;“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从弟”是指一直跟随他的弟弟;“籍独不愧于心乎”中的“籍”是项羽自称;“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中的“令”是对人的敬称,如“令尊”“令堂”等;“尽西风,季鹰归未”中的“季鹰”是晋人张瀚的字,古人称字是尊称。

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中的“结发”是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黄泉”是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中指阴间,“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是指道家所说的天界。

B.“伏惟”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庭”是指快步走过庭院,表示对长辈的恭敬。

C.“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是指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也称乞巧节,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是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这一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中的“淳熙”“丙申”都是年号,“至日”是指冬至日。

D.“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是指十二时辰中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指十二时辰的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鸡鸣外欲曙”中的“鸡鸣”是指十二时辰的丑时,相当于现在的1时至3时。

5.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A.“青青子矜”中的“子”是对对方的尊称,“矜”是古代的衣领,“青矜”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B.“祭酒”是古代的官职,指首席、主管,陶渊明就曾做过江州祭酒;王右军是指王羲之,因为他曾做过右军将军;“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中的“丞”是古代辅助的官吏,一般为主官的副职,“主簿”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唐时实为有职无权的闲职了,白居易就曾被贬为江州司马。

C.“山阴”是现在的浙江绍兴,“夏口”是现在的湖北武昌,“锦城”即锦官城,是指现在四川的成都,“夔州”是现在的重庆奉节,“钱塘”“临安”都是现在的浙江杭州,“建康”“金陵”“石头城”都是现在江苏的南京。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中,“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山上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6.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图(或浮屠)”是指和尚,“单于”是匈奴的最高首领,“阏氏”是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独有女弟二人”中的“女弟”是指妻子的弟弟;“行李之往来”中的“行李”是指出使的人;“府君得闻之”中的“府君”是汉代对太守的称呼;“周郎赤壁”“刘郎才气”中的“郎”都是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美称。

B.“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南面,“汉阳”是指汉水之北,“衡阳”是指衡山之南,“江阴”是指长江之南,“洛阳”是指洛水之北。

C.“庐陵萧君圭君玉”中的“庐陵”是籍贯,“萧”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余弟安国平父”中的“安国”是名,“平父”是字。

D.“临川王某记”中的“王某”是指作者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7.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命令的专称。

B.“万几宸翰之宝”中的“宸翰”是指皇帝的笔迹。“宸”即北宸,就是北极星,代指皇帝;“翰”是指墨迹、书法。

C.“堂前黼黻焕烟霞”中的“黼黻”是古代官僚贵族礼服上绣的花纹;“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中的“漏”是古代计时器;“瑞脑销金兽”中的“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是一种兽形的铜香炉。

D.“四书”,宋代理学家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書”;“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奉皇帝命令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它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答案1.B(A项有两处错误,第一处《左传》不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应该是孔子的《春秋》,《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第二处应该是东周二百五十四年的历史,而不是二百四五十年。C选项最迷惑人,最后那个舍人不结合文章很容易理解为宦官,但它的意思是食客或者门客。因为这句话出自完璧归赵,是介绍蔺相如出身的,显然他是宦官缪贤的门客而不是宦官。D选项最容易排除,古代夫妻之间的爱称是丈夫是“君”,妻子才是“卿”,所以选项说错了。)

2.A(B项,“江表”是指长江以南地区。C项,杯杓:泛指酒器。D项,“鼎”“镬”均是古代烹饪器。)

3.B(A项,“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C项,《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D项,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即堂弟。)

4.C(“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这是帝王年号和干支兼用的纪年法。)

5.D(禊事,是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6.A(“女弟”指自己的妹妹。)

7.D(“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周易》释义——《大过》卦

《周易》释义——《泰丰易》(钧易)

《大过》卦的意思是灭顶之灾,是毁灭战争。

《大过》卦也是颂扬英雄的赞歌。

“过”这个字的意思是过错,《周易》用“过”字来形容战争。

在整部《周易》中,战争与和平四卦《小过》、《大过》、《颐》、《中孚》是非常难理解的卦、尤其是《大过》。也许,文王做《周易》时,本就不想是让人类见此人间惨剧吧。

《大过》卦象:

上下两卦顶头相对,意为双方是竞争对手。

上卦与下卦各有两个阳爻、各有一个阴爻,说明强硬对抗的力量已经占了上风。而直接接触的三四爻是阳爻,意为处于战争状态。(结合《小过》、《颐》、《中孚》一起看,比较容易理解)

《大过》上泽下木,泽淹没了树木,所以说是毁灭战争、灭国战争。

下卦释义:

下卦是巽卦,其被泽淹没,代表战场上处于劣势的一方。

初六(下卦):

爻辞为:“籍用白茅 无咎”

爻辞释义:

缴税!茅草都要缴上来!这不是我们的错!

战争时期,向老百姓收取重税,没有什么过错。

(我以前解释这爻为:战争中的百姓,吃的是茅草。我就在想:千万别打仗,要不然我就要吃草了。但是我还是想的太幼稚了。战争时我们百姓连草都吃不到。)

① 籍:缴税。

② 白茅:普通的茅草,指人民大众。

③ 无咎:不是错,没有过错。

九二(下卦):

爻辞为:“枯杨生稊 老夫得其女妻 无不利”

爻辞释义:将死的百姓有女儿,老头子得到了小姑娘当妻子,没花费多少。

① 枯杨:这里指的是大众百姓,他们在战争中连草都吃不上,已经快死了,所以说是枯杨。

② 稊:新芽。(九五的“华”是花的意思,这里一块解释)

③ 枯杨生稊(华):老百姓的子女。

④ 女:《周易》中未被污垢沾染的纯洁的人称为“女”。

⑤ 无不利:没有什么不利的、有利、影响很小。这里是说老头子买的女妻没花多少钱。

⑥ 爻辞的意思是:在战争中将死的百姓,只好卖儿卖女。而人,在战争中也不值钱。

九三(下卦):

爻辞为:“栋挠 凶”

爻辞释义:处于劣势的战士,处境凶险。

① 九三与上卦直接接触,代指下卦在前线的军士。

② 栋挠:向下弯曲,向内弯曲(看一下卦象),说明被对方打的回缩,代表战场上劣势的一方。(同理九四栋隆,就是优势一方,是向下卦隆起,代表进入了下卦的国界)

栋挠:处于劣势的军士、军队。

③ 凶:凶、凶祸、危急。

上卦释义:

上卦是泽。代表战场上占优势的一方。

九四(上卦):

其与下卦直接接触,代指上卦在前线的军士。

爻辞为:“栋隆 吉 有它 吝”。

爻辞释义:战场上处于优势的战士们,形势很好,你们将进入敌国国境,不要做烧杀抢掠,那样不好。

① 吉:吉,好,好事,好结果。

② 有它:其他的。这里是指战争时期的部队,除了打仗做的别的事情,就是有它。

③ 吝:不怎么好、有困难、吝惜、变小。

九五(上卦):

爻辞为:“枯杨生华 老妇得其士夫 无咎无誉”

爻辞释义:将死的百姓还有儿子,老婆子得到了小伙子,没有什么对错、也没有什么要不要脸。

① 无咎:不是错,没有过错。

② 无誉:无誉。没有声誉、没有荣誉。

上六(上卦):

爻辞为:“过涉灭顶 凶 无咎”。

爻辞释义:战争泯灭了一切,这是凶祸啊!你没有错,我没有错,那是谁的错呢?

① 灭顶:泽淹没了木,所以说灭顶,就是灭顶之灾的意思。

② 凶:凶、凶祸、危急。

③ 无咎:不是错,没有过错。

大过卦卦辞

我们中国,中华民族,经历过太多太多战争。为什么我们没有灭亡?为什么古老的国家中,只有我们中华仍然屹立于世界?

因为,在每个时代、在每个危难关头,都会出现拯救我们的人。拯救我们的从来不是什么狗屁超级英雄,也不是什么神仙、天主。5000年来,每当中华危急将覆之时,他们就会现身拯救我们。他们的名字是“栋挠”。

大过卦卦辞:“栋挠 利有攸往 亨”

卦辞释义:战士们,我们身后就是我们的父母儿女、就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家园。战士们,冲锋吧,为了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一切!冲锋!冲锋!

其为:忠。 其意为:战士们,现在形势危急,去拯救我们的国家吧!怀赤子之心,勇往直前。

其为:义。 其意为:保家卫国的战士,让我们一起去吧,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

可称其为“大”。 其意为:保家卫国的战士,冲锋!“高尚、卓越、贵重”将伴随你们左右。

栋挠,天下义之至也!知必死而就义,为苍生而赴死!

何人为“栋挠”?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冰雕连、98年跳入洪水中的战士、5000年卫我中华之英灵。

栋挠,又名“最可爱的人”。

① 亨:感悟、遵循元理规律做事。保持本元、回复本元。

② 利有攸往:利于往前进、行动、做事。

③ 我把符合卦义的赞美之词都用到这里,但我没有妄用一个词,也不需要妄用,因为“栋挠”担得起所有的赞美之词。

KnowArt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15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15

向使竒(奇)

音在爨,庸聽驚其妙響;逸足伏櫪,凡識知其絕群,

則伯喈不足稱,良、樂未可尚也。至若老姥遇題扇,初怨而

後請;門生獲書机,父削而

子懊,知與不知也。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伸)于知己,

彼不知也,曷足怪乎!故莊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

不知春秋。”老子云:“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之,則不

足以為道也。”豈可執冰而咎

夏蟲哉!

向使竒(奇)音在爨,庸聽驚其妙響;逸足伏櫪,凡識知其絕群,則伯喈不足稱,良、樂未可尚也。至若老姥遇題扇,初怨而後請;門生獲書机,父削而子懊,知與不知也。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伸)于知己,彼不知也,曷足怪乎!故莊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老子云:“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之,則不足以為道也。”豈可執冰而咎夏蟲哉!

简体版

向使奇音在爨,庸听惊其妙响;逸足伏枥,凡识知其绝群,则伯喈不足称,良、乐未可尚也。至若老姥遇题扇,初怨而后请;门生获书机,父削而子懊,知与不知也。夫士屈于不知己而伸于知己,彼不知也,曷足怪乎!故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老子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岂可执冰而咎夏虫哉!

【奇音在爨】爨 cuàn :烧火煮饭,此泛指烧煮。

【逸足伏坜】逸足 yì zú 比喻才能出眾。坜(壢)lì 坑。

【伯喈】伯喈 jiē :此蔡邕之字也。蔡邕 yōng ,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琰 yǎn 蔡文姬)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为“蔡中郎”。

【老姥遇题扇,初怨而后请】姥 mǔ 年老的妇女。典出《晋书 王羲之传》:“在蕺 jí 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有愠色,因为媪曰:'但言是王羲之书,以求百钱,姥如其言,人竟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门生获书机,父削而子懊】典出《晋书 王羲之传》:“尝诣门生家,见棐 fěi 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乱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晦朔,月初曰朔,月末曰晦。蟪蛄 huìgū:寒蝉。

【下士闻道】语出《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执冰而咎夏虫】咎 jiù 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典出《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往期作品链接: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01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02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03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04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05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06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07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08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09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10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11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12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13

KnowArt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14

韦声波 1960年生,河北保定人。2015年12月份进入味古方室学习班学习书法,开始临书谱。2017年6月份入展新疆第十七届临帖展。

“知道”平台特约艺术顾问。

欲收阅往日内容,请搜索“knowart”,加关注后,查看历史信息。也可使用电脑搜索:knowart 知道书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