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摩羯座

干谒是什么意思(干谒诗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15 01:30:28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行卷干谒——大人,请您看看我的简历吧!考试前连李白也得投简历

这是头条号“懒龙说”的第112篇文章

唐代继承了隋朝首创的科举制度,并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将科举制度真正发扬光大。让社会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都能够有了上升阶梯,从此,天下的读书人都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一朝登科,从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举跻身仕途,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与全国读书人的参与热情相对比的,是唐代科举较低的录取率。根据《文献通考》的记录,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到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唐代科举的历史总共285年,这些年里一共录取了6800多进士,换算下来年平均录取也就不到25人,而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少说也有千人之多。这个录取率,这才叫真正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考试人数众多,但是上线人数太少,这就导致绝大多数举子都成了炮灰。所以,为了增加自己的录取概率,在考试之前,考生往往会去到一些达官贵人处进行自荐,希望获得他们的赏识,从而可以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种考试之前的运作和自荐,就被称作干谒。

1、干谒和行卷——考试前的“递简历”

唐代的科举,属于科举制度的初创阶段,在阅卷录取过程中很多流程都没有后来规范,这就给考生留下了很多的操作空间。比如说,唐代的科举考试后没有后来的糊名制度的,也就是考官在阅卷的时候直接就能看到哪篇文章是哪位举子所写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考官在考试之前对于某些考生的才华水平心里有数的话,在阅卷时就可以给这位考生直接的关照。

此外,唐代科举还有一个“通榜”制度,意思就是说有时候考官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会向身边跟自己关系比较密切,而且在政治或者文坛有较高地位的人给自己出主意。而这些主考官的朋友,就可以参与甚至决定录取举子的名单。所以对于举子们来说,假如能够得到主考官身边朋友的推荐,基本上录取就算是板上钉钉了。

南宋人写的《容斋随笔》中说到韩愈推荐人才时,曾经谈到这个问题:“唐世科举之柄,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有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若贤者临之则不然,未引试之前,其去取高下,固已定于胸中矣。”这意思就是说通榜这件事情,往往使推荐者陷入人情世故的纷争中去。

所以,很多举子在考试之前,为了让自己的才华能够为这些通榜之人所了解,会将自己的作品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呈送给这些能够影响录取结果的人,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主考官推荐。这种以自己作品进行运作的方式,就叫做行卷。这种方式有点类似我们找工作投的简历或者自荐信之类的。

行卷到底好使不好使,这取决于考生是否找对了人。比如说《唐摭言》里就有这样的记载:“贞元十八年,权德舆主文,陆傪员外通榜,韩文公荐十人于傪,权公凡三榜,共放六人,余不出五年内皆捷。”韩愈给陆傪通榜,推荐了十个人,陆傪把这十个人推荐给了权德舆,权德舆这一科直接就录取了六个,剩下四个不出五年也都考上了。你看,找对了人非常重要,韩愈那可是唐宋八大家啊,文坛领袖级别的人,得到他的认可,肯定错不了。

除了找对人以外,行卷内容是否吸引推荐人很重要。比如说《唐语林校证》中记载了这么个事,说有一位叫刘虚白的举子要参加科举,于是就给主考官(知贡举)叫裴坦行卷干谒一下,里面写了一首诗:“三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灯烛一般风。不知人世能多许,犹著麻衣待至公。”啥意思呢?原来这位主考裴坦,三十年前就是跟刘虚白一届考试的举子。这首诗就是跟裴坦套磁的:你看,三十年前咱俩一样,都是考生,如今你已经功成名就了,我还是个考生,你看这事能帮个忙不?裴坦一看,感慨万千,于是就让他今科提名。所以你看,找对人之外,还得让自己的内容吸引对方,让他愿意帮忙才行。

2、干谒不容易——你想给人家还不一定想看呢

“通榜”的达官贵人能够靠近主考官,要是能为自己美言几句当然不错了。但是问题是,达官贵人圈子就这么大,人家认识都不认识你,凭什么要推荐你呢?你有什么杰出的才能能让这些达官贵人认可呢?就算你的行卷递到了人家手上,人家又凭什么要看你的行卷呢?所以,在干谒这个事情中,大人物往往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想看哪个就看哪个。

比如《唐摭言》里记载:“(郑)光业弟兄共有一巨皮箱,凡同人投献,辞有可嗤者,即投其中, 号曰‘苦海’。”意思说有一位做官之人,他们兄弟俩有一个共用的皮箱,如果有人给他行卷,文辞写的不太好的,他就直接扔进这个皮箱里,还给这个皮箱起名字叫“苦海”。这“苦海”无边,但是举子们也没法回头了。

再比如说,以举荐人才闻名的韩愈,后来也因为求荐的人太多而搞得不胜其烦。《唐国史补》中记载:“韩愈引致后进,为求科第,多有投书请益者,时人谓之韩门弟子。愈后官高,不复为也。”意思是说韩愈以推荐人才闻名,所以很多人都来给他行卷,最后搞得韩愈烦的受不了,等韩愈以后升官了,这活说啥也不干了。

能把以推荐人才闻名的韩愈给逼得退出“通榜”界,由此可见,大人物们也是被大量的行卷烦的够够的了。

大人物们不胜其烦,其实举子们心里当然也明白,可是面对巨大的阶层差异,举子们也只好抛却自己的尊严,为了渺茫的一点希望,不断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把自己心血凝成的作品,投向大人物的面前。

李商隐曾经在《与陶进士书》中谈到自己干谒的经历:“走往贡之,出其书,乃复有置之而不暇读者,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义者。进不敢问,退不能解,默默已已,不复咨叹。”意思说李商隐所干谒的大人物,有的直接把他的行卷放在一边没工夫读,有的就瞟了一眼没有朗读出来的,有的朗读出来了结果念错了字的,李商隐的心情就是“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自己辛苦写出来的作品,被对方这样轻慢的看待,就算是大诗人李商隐,也难逃干谒的羞辱啊。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形式之下,想要脱颖而出,有时候就得使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吸引眼球。比如说初唐大诗人陈子昂,有一次就弄了一次“眼球营销”。《太平广记》中记载:陈子昂在长安住了十年,没人认识,有一次东市来了一个卖胡琴的,价值百万,长安城很多达官显贵都来看这张胡琴。

陈子昂就高价买下了这张琴,然后在自己所住的地方大摆宴席,邀请当时的很多名士到场。在席间,陈子昂捧起这张琴,跟大家说道:“四川人陈子昂有文章百轴,在京城奔走无人识得。这胡琴不过是乐人的玩意,我怎么会爱好这个?”说罢将琴摔得粉碎。正在围观群众目瞪口呆的时候,陈子昂拿出自己的诗文,在现场给大家传阅。在另类的自我营销之下,陈子昂一天之内名满京城。最终在唐高宗开耀二年(682年)金榜题名。

3、干谒一般写什么?——诗、文、赋…什么?还有小说?

说了这么多,干谒主要写什么呢?主要还是以传统的诗、文、赋等等文体为主。不过,在唐代历史上,最早出现用于干谒的,主要是文或者赋,也就是长篇的文章作品。在初唐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诗其实不是作为干谒的首选而存在的。这种现象主要原因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考试不考。

初唐时期科举往往注重试策,也就是写议论文。所以文人对于把文章写好这事无比重视,而考试录取也往往以文章优劣作为录取标准。考试考作文,考生就得多训练自己写作文的能力。所以说,在表达自己才能的干谒场合,文章的作用往往要更重要。

但是到了盛唐时期,进士科考试增加了诗赋的考核项,考试考了那肯定大家都得练。这种转变自然影响到了文人干谒内容。时代越来越重视诗歌,也让唐代文人在干谒内容选择上,逐渐看重诗歌。另一方面从谒的达官贵人角度来看,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的诗歌自然是比长篇大论的文章更有可读性了,读起来工程量没那么大了。

为了让自己的干谒诗文能够吸引推荐人的眼球,举子们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将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呈送给达官贵人,希望能够得到认可。正是因为如此,干谒诗文中也不乏经典之作。

比如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就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干谒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曰:“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孟浩然

一看题目“赠张丞相”,就很明显是干谒诗了。诗里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雾气腾腾的景象,结尾还不忘抒发一下自己还是想钓鱼的,而不是在旁边羡慕别人。这也隐晦的表达了自己想要做点事情的愿望。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要评选盛唐干谒诗文写的最多的人,候选人里一定有这位顶流大佬。他就是李白。

我们来一首李白的干谒诗,顶流大佬写干谒诗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样。比如《上李邕》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四年(745年)游北海时献给北海太守李邕的干谒诗。

李白就是李白,一上来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就直接把格调拔高到九万里了,字里行间豪气激荡。比起其他人客客气气拍马屁的干谒,李白这首诗看起来似乎有点狂的没边了。如果是别人这么写,那无疑就是狂妄,可是他是李白,这种程度的狂妄也就是个正常发挥罢了。

除了常规操作的诗文赋之外,有的考生剑走偏锋,希望出奇制胜。于是就选择了用传奇来干谒。唐代的传奇都是中短篇的故事,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小说。

什么?小说?这也能拿来干谒吗?人家干谒都是“大鹏一日同风起”,到你这你来一个“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感觉是不是有点垮啊。

宋朝的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中记载:“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性命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

意思是说,干谒写什么的都有,主要是写诗,写文章的也有。很多考生为了别出心态也会献上自己写的传奇,主要是传奇这个文体可以体现出自己的综合素质。当然了万一这些达官贵人们读诗读累了,想换换口味呢?

历史有记载的用传奇干谒的还真有这么一位,这位叫李复言,在《南部新书》中记载:“李景让典贡年,有李复言者,纳省卷,有《篡异》一部十卷。榜出曰:‘事非经济,动摄虚妄,其所纳仰贡院驱使官却还。’复言因此罢举。”就是说有一位叫李复言的举子,在纳省卷(也就是给主考官呈送自己作品)时把自己写的传奇叫《篡异》给交上去了。结果官方认为这人太不靠谱,因此没有录取他。可见,拿小说去干谒,虽然剑走偏锋,但是也是有风险的。

4、不走寻常路的干谒,其实破坏了科举的公平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要说了:“说了这么多,不就是走后门嘛。”其实大家也看出来了,干谒这事,并不是科举考试的正规程序,毕竟也是“不走寻常路”,还是属于关系和后门的范畴。本质上,干谒仍然是一种破坏科举考试的公平原则的行为。干谒这种行为,将国家选才取士的官方考试,变成了少数达官贵人按照自己个人喜好的选秀行为。

即使有一些官员作为文坛领袖,也心怀着为国家推荐人才的美好愿望,自身也能做到出于公心。但是科举作为一种国家选拔制度,我们不能将制度执行的结果寄托在某些官员个人的操守和眼光上,毕竟个人主观因素往往容易被影响和左右。

而在这种干谒制度之下,所选拔出的士子往往也总是带着矛盾心理,一方面,士子出于对自己知识的自信以及干谒所受到的冷落待遇,对干谒往往带有排斥心理。另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前程仕途,又不得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奔走在干谒的路上。这样心态扭曲纠结的举子,到底能够有多少心思写诗作文,到底能够写出什么样的千古绝唱呢?如果说初唐盛唐的干谒还往往带有一些唯才是举的意味的话,到了中晚唐时期,举子们往往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干谒这事上,而对于自己的学问反而不去关注,已经完全本末倒置了。

此外,在这种干谒制度之下,举子给达官贵人行卷,达官贵人把举子推荐给考官。如果举子一旦考中,则在日后的仕途中,必然要对推荐他的人感恩戴德。在唐代科举考试制度下,新进士和主持考试的考官以及推荐人之间都形成了“座师”与“门生”的关系。座师与门生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形成了一个步调一致的官僚集团。而推荐举子的这些达官贵人也可以借此培植羽翼,扩张势力范围。这样在朝堂上,就埋下了朋党的种子。明代大儒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说:“贡举之士,以有司为座主,而自称门生。自中唐以后,遂有朋党之祸。”

干谒这件事情之所以成为唐代科举的独特现象,其深层次原因还是科举制度的极度功利性所导致的。一方面,科举作为唐代阶级社会上升的阶梯,让原来的底层平民百姓也能够有机会一朝登天,成为官僚体系的一员,享受国家给官僚体系的各种福利保障。另一方面,唐代科举录取概率极低,为了能够成功从大量举子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举子只好希望走后门抄近道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行为的投入产出比也是很高的,投入的可能只是举子自己的一些作品和尊严,但换来的却是自己一朝登科的终南捷径。正因为如此,干谒这事才成为了唐代士子的普遍选择。

后来到了北宋时期,科举制度的规范性有了很大提高,试卷需要糊名,最后皇帝还要亲自殿试。这样一来,所有的举子就由某一个考官的学生变成了天子的门生。干谒这种现象也随之逐渐走进了历史。举子们再也不用受干谒的折磨,科举制度也真正走向了更加公平、唯才是举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中晚唐干渴诗研究》 陈海艳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略论唐代举子的干谒》 滕云 广西社会科学 2008年第6期

3、《论唐代行卷的社会风尚》 杜骞 赛力克布力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12月

4、《唐代干谒诗与干谒文比较论》 王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

5、《唐代举子是用传奇行卷的吗——兼论唐代科举与传奇的关系》 李润强 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5月

感谢您关注头条号“懒龙说”,如果您喜欢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评论下方与我留言交流,或者可以转发朋友圈,甚至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赞赏”,为作者提供一点点支持,谢谢~

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其实是首才气横溢的干谒诗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自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是一首干谒诗。

孟浩然是个大地主。相对于其他在仕途浮沉的大唐诗人,他就是个白身。也正因为如此,生活又没有什么压力,所以他的作品很少涉及到家国命运,仕途辗转,顶多就是一些不仕的小情绪。孟浩然的诗以五言古诗居多,诗风则清淡自然,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

孟浩然是一个热爱乡村生活的庄园主,但他的诗写景身在其中,自带欢喜。

不过盛唐之时,科举昌行,天下文人,以出仕为昂扬的梦想。孟浩然才情极高,怎么会不想经纬天地?不过由于心性高傲,一次科举失败,他便放弃了考试的努力,像李白一样走上了干谒的路子。

当和他有旧交的丞相张九龄被贬到荆州,在鹿门山隐居的孟浩然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张九龄: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首标准五律,我们用原来讲过的截取法来读懂它。去掉中间两联,剩下一首绝句: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首联写景,八月的洞庭湖啊,湖水满满,波澜不兴。“涵虚”,水中倒映的天空,“太清”,天空,这就是水天一色。

尾联就是题主的问题:我就坐在这里看别人钓鱼,但是我自己没工具啊,只能羡慕别人。

这是什么意思?你看人钓鱼写首诗给张九龄干什么?其实意思隐藏而又明显。大哥啊,我天天搁这里看人建功立业却没有机会,张丞相你得帮我啊。

一首小诗,写了景,表了意,扮了矮,又不丢人。这份才情,确实是高。但是张九龄这个时候自己也被贬下来了,没有什么机会推荐他,不过实在是爱才,就留下孟浩然做了三年幕僚直到自己去世。

中间二联虽然在意思上不重要,但是在显示孟浩然的文采,和婉转求职方面还是有作用的。颌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承接首联继续写景,但是暗含了对张九龄的崇拜之情犹如滔滔湖水……就这意思。转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其实和尾联的意思差不多,没有工具,没有机会为天子,圣上效劳。

最后尾联合到坐在湖边看风景。

我们要赏析诗句,是要连同整首诗来看的,才能清楚了解到诗句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在分析律诗的时候,又可以去除部分铺张描写的“承、转”部分,只看首尾联,抓住诗眼,更有利于迅速总结出诗的中心思想。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因为在这首五律中属于尾联,其实也就是全诗最重要的位置,直接地体现出了孟浩然渴望出仕的心情。

因此我们才能把这首诗定义为“干谒诗”。

一首怀古诗,让女诗人薛涛名声大噪,却羞煞多少男儿

公元785年,唐朝中期名臣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有一天,在一次酒宴中,他让一名诗妓赋诗助兴。

这名诗妓不慌不忙,拿过纸笔,随手写下了一首怀古诗,诗题为《谒巫山庙》。

韦皋看过诗后,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

没人知道。

但后来的事情很清楚,韦皋为这名女子申请“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

虽然韦皋的申请并没有得到批准,但是“大唐女校书”的名声不胫而走,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没错,这位女子就是薛涛。

那么,这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为何能让一位地方长官如此推崇?

我们来读一读,看看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巫山

读诗之前,我们先了解诗题的意思。

一、巫山庙

巫山庙,又名神女庙,也叫朝云庙。

据宋玉的《高唐赋》记载,楚怀王曾经到高唐(楚国的台观名,在云梦泽中)游玩,玩累后睡着了,梦见了巫山神女自荐枕席,神女离去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次日早晨,楚怀王到巫山之阳一看,果然像她所说的那样。于是就为神女建造庙宇,称为“朝云庙”。

所以,诗题“谒巫山庙”的意思其实就是拜谒巫山神女。

但是这里有一个误区:宋玉记载的巫山是指云梦泽中,也就是今天的江汉平原;但是后人多误认为是长江三峡的巫山。

不过,这不影响我们读诗。

神女庙

二、设下伏笔

1、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高唐,即高唐观,这里指巫山庙。

烟霞,指山水胜景。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在猿声乱啼的地方寻访巫山庙,走进山水胜境,闻到了芳草树木的香味。

这两句看起来有些矛盾。

我们知道,猿啼声听起来很悲伤,更何况还是“乱啼”,这烘托出诗人悲伤的情绪。

但是,“烟霞草木香”又都是美好的事物,看到美好的事物,诗人应该高兴才对。

那么诗人到底是悲伤呢?还是高兴呢?还是先悲伤再高兴呢?

其实,“烟霞草木香”并不是为了烘托感情,而是诗人设下的伏笔。

巫山

三、楚国别都被攻破

2、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山色没有忘记宋玉,流水还在为楚襄王哭泣。

颔联写得非常巧妙。

主要有两点。

(1)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山水写得很有感情。

“忘”和“哭”,都是人的动作,这很容易理解。

(2)诗人连用两次典故,隐藏的含义很深。

先看“山色未能忘宋玉”。

山色为什么没有忘记宋玉?

因为诗人见到的山色和宋玉在《高唐赋》中描写的很相似。

诗人见到山色是,“烟霞草木香”。

而宋玉在《高唐赋》中描写的是,“榛林郁盛,葩华覆盖。”

意思是,榛林郁郁葱葱,繁花盛开,鲜花绿叶,掩映覆盖。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的景物还是和以前宋玉见到的一样。

您看,诗人之所以写“烟霞草木香”,就是为了得出这个结论。

那么,这个结论有什么用呢?

就是为了引出后一句。

巫山

再看“水声犹是哭襄王”。

诗人并没有描写水声,但是有了前一句的铺垫,我们可以推测出水声。

既然山色是和宋玉见到的一样,那么流水应该也差不多。

宋玉在《高唐赋》是如何描写水声的呢?

内容很多,我只摘取两句,“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

意思是,水流奔涌翻滚,巨浪高掀,响声入云。

正是因为水响入云,而诗人的心情本来就很悲伤,所以她才认为流水在嚎啕大哭。

那么,她为什么认为流水是在为楚襄王哭泣,而不是其他人呢?

这里隐藏了另一个典故。

《水经注》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引鄢水灌鄢城(楚国的别都),数十万生灵死于滔天洪水中。

正是这次战役,让楚国从此一蹶不振,此时的国君正是楚襄王。

您看,颔联这两句连续用典,是不是非常含蓄?

诗人先通过景物,引出宋玉在《高唐赋》中描写的景物,再用《高唐赋》中描写的滔天水声,引出楚国别都被攻占历史故事。

宋玉的《高唐赋》仅仅只是起了一个桥梁作用,而诗人的目的就是要写“哭襄王”。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哭襄王”呢?

为了引出巫山神女的悲伤。

巫山神女峰

四、巫山神女很悲伤

3、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朝朝暮暮在云梦台下,化作云雨为楚国灭亡而悲伤。

巫山神女是为了楚国灭亡才化作云雨的么?

并不是。

因为宋玉的《高唐赋》中已经介绍了,在与楚怀王见面时,巫山神女就是云雨的模样。

但是诗人在这里偏要说,巫山神女是因为楚国灭亡,所以才化作云雨的。

这是化用典故,突出巫山神女的悲伤。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突出巫山神女的悲伤呢?

为了引出尾联的“弦外之音”。

五、“弦外之音”

4、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巫山庙前的柳树很惆怅,春天来了,只能和巫山神女的画眉一争长短。

杨柳

这两句也写的很有意思。

诗人明明要说巫山神女很惆怅,只能用画眉和柳树去争长短,却偏偏不直接说,而是说柳树很惆怅。

这是侧面衬托的手法,写出诗歌的含蓄性。

那么,巫山神女为什么很惆怅?

因为楚国灭亡了,楚王再也不会来到巫山,那么巫山神女画的眉该给谁看呢?

上面这一句,非常重要,您不妨再读三遍。

您读出“弦外之音”了吗?

如果还没有读出来,我再提供一个背景:韦皋,现在是剑南西川节度使,他的主要职责是抵御吐蕃的侵略。

现在应该读出来了吧?

如果你韦皋没有抵御住敌人的侵略,即使我薛涛再有诗才,又该写诗唱给谁听呢?

这就是薛涛写这首诗想要表达的观点。

您看,这首诗是不是写得非常含蓄?

诗人的构思是这样:

(1)先从实景,引出典故中的虚景;

(2)再由典故中的虚景,引出历史故事;

(3)再由历史故事,引出巫山神女的悲伤;

(4)再由巫山神女的悲伤,引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构思巧妙且缜密。

您说,韦皋看到一位女子写出这样的一首诗,他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我猜想至少有两点:

(1)写诗的水平真高,佩服佩服;

(2)真是不可思议,一个小小的诗妓,居然会有这么高的视野,不仅看到了国家的存亡,而且还有意在勉励我。

不,这不是弱女子,她一定是奇女子!

又有多少男儿,能有她这样的觉悟呢?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

《黄鹤楼》评析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连用三个“黄鹤”,两“去”两“空”,任性!而诗中“昔人已乘”、“黄鹤一去不复”对平仄转换位置都不屑一顾,两连平三连仄,“空悠悠”三平尾,全都出格,牛人!后两联突然转成正经八百的格律。前后天差地别,是作者一时疯癫失性,还是率性而为?

后来登临赏景的李白对此亦摇头晃脑,雄霸一世的诗仙竟不知所对,匆匆题上“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从此落下“心病”,直到过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总算挽回点“面子”。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评崔诗:“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拍得也太离谱了。)

这种癫狂还意外整来了一个“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的桂冠(严羽《沧浪诗话》)。(啥?请给我哪怕半个理由先。)

难道崔颢在诗中下了巫蛊,古人们在此集体失性又失聪?

要让今天某些来不来就拿格律、规矩指摘当今古诗词创作的伪学究们论起来,不知是头痛还是掉牙?

在字字珠玑的格律诗中,非叠词的重复可是大忌(且不说他还专门又给人们端上来一盘又一盘“悠悠”“历历”“萋萋”。孽障,罢了罢了,让他去吧);而他自己也是懂格律会写格律诗的呀,什么《行经华阴 》《入若耶溪》《题潼关楼》啥的,标准着呢,为什么到黄鹤楼这儿就开始如此这般莫名其妙地一通骚操作呢?

我们不得不追溯一下事情的本源——

诗言志,这是广为人知的常识。《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的根本是情志,情不自禁甚至会嗟叹咏歌手舞足蹈。但诗歌的本质仍旧是语言,不是手舞足蹈等外形和情志等内在。而丧考妣之时的痛哭诉说也是“情动于中”的发露,但没有谁把它当作诗歌,这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文字是有内容、形式和艺术的节制的。

是什么“情志”使作者抛开了节制,肆意妄为起来了呢?

崔颢,这个比李白小三岁的盛唐诗人也是个牛人,十九岁就高中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等大咖位列在一起。但他却命运不济,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只混了个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这样的小职员。

北海太守李邕听闻他的诗名,曾热情地邀他到家写一首献诗。谁知,崔颢的干谒诗《王家少妇(古意)》“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呈上去,李邕的脸色越读越不好看,最后竟将诗稿扔到他的脸上。

而本来李邕是准备把崔颢推荐给朝廷的,没承想,他从此被正人君子们打入了另册。

深受打击的崔颢在那一个个前途无望的人生暗夜里,为了平息焦灼与迷惘,把想象中的诗境化作现实中的行动:嗜酒,追逐美色。这些应是他躲入另一个时空寻求精神慰藉的非常举动,而未必是他的爱好与品行真有多么不堪。正像李白的散发弄扁舟求仙问道,杜牧的落魄江湖“赢得青楼薄幸名”,柳永的科举被斥,“奉旨填词”混迹青楼“买千金笑”。

由于被认为有文无行,他一气之下,破罐子破摔,弃官漫游,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自淮楚而至武昌、而河东,最后还到了东北。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间悬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游侠篇》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赠王威古》

没错,还是崔颢。二十多年的山河漫游,特别是东北边塞之行,已经把那个沉溺酒色的文弱书生锤炼成了风骨凛然的伟岸男人,也把他的诗风从柔弱浮艳改造成雄浑奔放慷慨悲壮,似乎已不让于高适、岑参等边塞诗歌大家。

正是那千山万水的漫漫长途,使他的视野开阔了,心灵的镣铐瓦解了,他开始用身体拥抱大地山河,用笔抒发心中的块垒。

当双脚颤巍巍地登上武昌黄鹤楼,他生命中涅槃的时刻到来了。此刻,天地变幻,神人命脉,人生志虑,前尘往事,奔涌心底,翻覆倒腾,熔成一腔滚烫而郁滞的热血,再也没有什么人世间的清规戒律可以阻碍约束,情之所至,喷薄而出,凝成一首辉煌的诗篇,一举重铸了他的人生,完成了他的自我救赎。

“昔人已乘黄鹤去”,遥远的神话往事,实耶虚耶?既已去,乃实有其事;既已去,落笔即为虚言。叙前情,引今状;写神迹,比俗心;此处着人事,神仙缥缈之形可望,是否可追呢?人生虚幻之旅却是实实在在,可叹可悲的。

“此地空余黄鹤楼”,此处落实“黄鹤楼”,眼前之景,必写之词。“去”而“空”,实与虚,昔与今,人与物,合于一处,但着一“空”字,挖一大坑,直觉跌落千丈,无着无落。内心的失落悲怆无以复加。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唱三叹,分写“黄鹤”,再添伤悲。“已去”可复,但“一去不复”,于心无望矣。世间万物,逝者如斯,往者岂可谏?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

“白云千载空悠悠”,此处宕开,加一“白云”承“黄鹤”,虚实相应相生。而“千载”之“空”,旷古之叹,“悠悠”荡荡,难解难分。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

至此,古今相照,神人相顾,物我相存,虚实相合,在“黄鹤”的反复咏叹中回环往复,意蕴悠悠。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处身其间的昂藏男儿都应该有几许深沉的悲愁和喟叹吧,更何况在盛唐,更何况有志而不得遇的敏感文人。

曹操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阮籍曰:“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这莽莽宇宙洪荒攘攘人世变迁之中,陈子昂发出了他的千古浩叹,怆然涕下。

张若虚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人生七十古来稀,就连最沉稳最圣贤的后来者杜甫也禁不住“每日江头尽醉归”,“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众多前辈和同时代诗人们的心声或多或少会敲击崔颢的思绪。天地悠悠,人生忽忽;岁月有恒,人生易老,一颗漂泊的心,何处可以安顿?一颗不羁的灵魂,何处是它的乡关?

作者在接下来两句实景的描绘之后,又以“日暮”之景,烟波渺茫,暗状人生后程,穷途末路,远处茫茫,归路何方?叩问人生理想前途,心中就如那一去不复返的黄鹤,空空荡荡,杳无音讯,这是多么空旷无边的落寞惆怅!

所以作者在诗歌的开头冲口而出,全然不顾,那是情不自禁。沈德潜《说诗晬语》评价说:“沈云卿《龙池》乐章,崔司勋《黄鹤楼》诗,意得象先,纵笔所到,遂擅古今之奇,所谓‘章法之妙,不见句法,句法之妙,不见字法’者也。”沉吟再三,那也是情之所至,抑郁盘结,缠绵难去之故。《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云:“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尤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生,不讶其无端。此何故耶?由其气足以充之,神足以运之而已矣。”

作为格律诗,与此类似的有《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者在时间空间的往复穿梭中不停闪现“巴山夜雨”的画面,对情人的相思相盼相恋相欠之情写得缠绵悱恻,淋漓尽致,不觉满纸尽是涨池的巴山夜雨了!

这些天成的场景环节,像神一样契合的情与景,自然的流露,被赋予了神奇的魅力,所以不可抗拒地成了脍炙人口的绝品。动一丝可能就神形俱毁,人们哪还管得了它入不入流合不合格了。

相传李白仿了《鹦鹉洲》,可谓邯郸学步;后又成《登金陵凤凰台》,差可拟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太像了!

这是后人评说,可得一斑:

《艺圃撷余》曰:崔郎中作《黄鹤楼》诗,青莲短气,后题《凤凰台》,古今目为敕敌。识者谓前六句不能当,结语深悲慷慨,差足胜耳。然余意更有不然,无论中二联不能及,即结语亦大有辨。言诗须道兴比赋,如“日暮乡关”,兴而赋也;“浮云”“蔽日”,比而赋也。以此思之,“使人愁”三字虽同,孰为当乎?“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本无指著,登临者自生愁耳,故曰“使人愁”,烟波使之愁也;“浮云”“蔽日”,“长安不见”,逐客自应愁,宁须使之?青莲才情,标映万载,宁以予言重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窃以为此诗不逮,非一端也,如有罪我者,则不敢辞。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前四句叙楼名之由,何等流利鲜活!后四句寓感慨之思,何等清迥凄怆!盖黄鹤无返期,白云空在望,睹江树洲草,自不能不触目生愁。赋景摅情,不假斧凿痕,所以成千古脍炙。李梦阳云:一气浑成,净亮奇瑰,太白所以见屈。

《唐诗别裁》: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若论作法,则崔之妙在凌驾,李之妙在安顿,岂相碍乎?

后人还是很给李白面子,但仿而拟之,已落下风,不自然之迹,实难逮真气天成之境。

公元754年,崔颢死于从长安返回故乡开封的途中,享年50。人生寂然落幕。是否驾鹤而归,以慰藉他的满腹悲情,不得而知。

5首“求职”唐诗:诗人找工作写下千古名作,孟浩然的最有名

求职,让现代人烦恼,古代诗人也为此煞费苦心。

古代诗人求职,不写求职信,而写诗。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干谒诗应运而生。

干谒【gān yè】,干:求取,追求。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今天,隐娘推荐5首干谒诗,这些诗作,虽是有目的而作,有的却成为经典名篇,流传千古。一起来读一读古人的“自荐信”吧!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开元年间,张九龄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于是,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希望得到他的引荐。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想要干一番事业,却苦于无人引荐,正如想渡江却没有舟船一样。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赠阙下裴舍人》

唐·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这是钱起落第期间所作,献给在朝姓裴的一位中书舍人。

在唐代,皇帝身边的职官,有通事舍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这些“侍从之臣”每天都要随侍皇帝左右,过问机密大事,其实际权力范围很大。此诗的弦外之音,是希望裴舍人给予援引。

这首诗,通篇表示了一种恭维、求援之意,却又显得十分隐约曲折,尤其是前四句,虽然是在恭维,由于运用了“景语”,便不觉其庸俗了。由此颇见钱起娴熟的艺术技巧。全诗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十分难得。

此诗最后一句“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是千古传唱的名句。

《赠田九判官梁丘》

唐·杜甫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憔。

这是杜甫向田梁丘投赠的一首诗。

安史之乱起,军事告急,哥舒翰等人被任命讨伐乱党。哥舒翰兼统五原时,知道田梁丘是个人才,十分看重,于是招纳他为自己所用,委以要职。

杜甫向皇帝投赋无果,于是希望通过干谒田梁丘进入哥舒翰幕府。

在这首诗中,杜甫极尽夸赞田良丘,此诗中杜甫不仅对哥舒翰本人吹捧,而且还吹捧他的部下,称颂哥舒如汉朝的霍去病,他的幕府中人都是曹操幕府中的阮瑀之流。

“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憔”,这两句明确地称赞田梁丘善于发现、推荐人才,杜甫希望田梁丘也推荐自己。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首诗是高蟾向高侍郎的晋谒之作。

高侍郎当指礼部侍郎高湜。咸通十二年(871年),高湜以中书舍知贡举,旋拜礼部侍郎。

这是高蟾落第后所作,前两句比喻别人考中进士并表达羡慕之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借皇家权贵雨露之恩者的不满。

后两句以芙蓉花自比,说“未开”而非“不开”,这是因为芙蓉开花要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这里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进取态度,也有希望得到高侍郎援引赏识的意思。

诗人向“大人物”上书,不卑不亢,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这在封建时代,是较为难得的。

《赋得古草原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似乎和上述四首干谒诗大不同,通篇求引荐之意,但却和干谒有关。

《悠闲鼓吹》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白居易来到长安,拜见当时的文坛大佬顾况,白居易奉上自己的诗作,其中就包括这首《赋得古草原送别》。

顾况看了白居易,调侃了这位年轻的文士,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后来,读到“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意思是说,你有这个才华,居长安太容易了。

所以,这首诗,也算是一首干谒诗吧,只是在这首诗中,没有夸赞恭维谒见人,而是通过自己的才华征服了对方。

这几首谒见诗,其结局却各不相同,孟浩然终身布衣,这首诗作却流传千古。白居易因为《赋得古草原送别》,受到文坛大佬的欣赏……

有的时候,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也需要和诗人一样,大力的推销自己,只有获得了一个平台,才能展现自己的才华不是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