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中字笔画(中字笔画顺序)

时间:2024-02-06 01:27:07 作者:万物皆甜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高天晨:“中”“秋”两字的来历及书法写法流变「书品汉字」

文:高天晨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笔下最值得赞颂的意象,佳作辈出。我们今天就从古至今,看一下历代文字和书法作品中“中”和“秋”的写法流变。

“中”字写法的起源

“中”字的早期写法像一根旗杆迎风飘着旗帜,插在一个区域里。中国的商代有“立旗”观测风向的习惯,所以“中”的本义是“建旗于口之中”,由此引申为“左中右”的“中”,“中”就有了“中央”、“中间”的含义。后来的写法逐渐简化,把“旗子”慢慢去掉,就变成现在的写法。也有种说法,说“口”是一个指事符号,表示旗杆的中间位置。

“中”字的字体演变过程

甲骨文的“中”非常明显的画出了“旗帜飘扬”的动感,虽然写法古朴,却平衡而生动。

甲骨文“中”

“中”字的金文,形态与甲骨文基本相同,只是有的金文写法,把旗帜省去了,凸显了旗杆和“中间”的方位标记。

金文,周 · 仲彤盨甲

战国时期的楚系简帛文字,体现了笔法的随意性,写法也不稳定。有的“中”有“旗帜”有的没有。

楚系简帛文字“中”

小篆的“中”彻底去除了“旗帜”,力图表现“中”的平衡感,写法干净而匀称。横纵之外,有“方弧”作为调配,也就不死板。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中的解释为“内也”,表示里面、内部的意思,这是“中”意义的一个引申,这说明“中”已经不仅仅表示位置的中间,也表示和“里”相通的意思。《周礼 考工记 匠人》里说“国中九经九纬”,郑玄作注解说“国中,城内也”。

秦李斯《会稽刻石》里的“中”

汉代的汉简中的“中”写法更加随意,中间粗壮的竖侧锋“刷”出来,和其他笔画形成对比。

汉 · 额济纳居延后汉简

成熟的汉代隶书的“中”,把“口”的弧线笔画变直,分成四笔,《曹全碑》中的“中”,“口”字尽显秀媚,两边的竖有斜度的变化,避免了呆板,中间的竖坚定有力,奠定了字的格局。

隶书《曹全碑》中的“中”

楷书“中”,让提按变化明显,右边的横竖变成连贯的一笔“横折”,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的楷书“中”,笔画的力度变化明显,而且写出了力度的渐变,速度控制有度,更显飒爽英姿。

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里的“中”

王献之行书《患脓帖》里的“中”,笔势连绵,写出了明显的牵丝,字的重心靠右,让字不呆板,左边的竖简写为“点”和横留出缺口,体现出“疏”,而右边的笔画重叠又体现了“密”,最后一笔竖,末笔写出了连带之意,让字更富动感。

王献之 《 患脓帖》里的“中”

明代王宠的草书“中”,简化为一笔而成,凸显竖画的力度和质感

王宠草书《古诗十九首》里的“中”

“中”字的写法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笔画的形态上有了变化。

我们再来看看“秋”秋最早的写法和后来的写法没有直接的关系,是蟋蟀的象形,下面加一个火字。蟋蟀是秋虫,用蟋蟀来标记秋,是生活经验的提炼。“火”字有两个解释,一个是秋天禾谷丰收,成熟的禾谷颜色如火一般;还有一种说法,是秋收之后焚烧秸秆,所以用“火”来标记“秋”的涵义。

“秋”的字源图示

秋字在演变中,改掉了蟋蟀的象形,只留下“火”这个部件一直存用,和稻禾匹配,渐渐形成现在的写法。

“秋”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的“秋”很明显的蟋蟀的样子,下面的火有时候看起来像是在烧蟋蟀。

甲骨文“秋”

金文的“秋”,有的写法和甲骨文一致,也有的已经把蟋蟀用禾苗的“禾”代替,保留火字,另加了太阳的符号,表示秋日。

金文《千秋万岁玺》里的“秋”

籀文中的“秋”,蟋蟀的形象讹变成了“龟”的写法,这种写法后来也有人效仿,甚至有的隶书楷书也受这个字形的影响,其实是误写造成的写法。

籀文“秋”

简牍文字的写法随意,取的字形也比较多,有的也延续了金文的“日”“火”“禾”三个部件构成“秋”字。

战国楚简中的“秋”

小篆的写法,确定了只有“火”和“禾”来表示“秋”,只是大部分的写法都是火在左而禾在右。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的小篆,体态匀称,线条有力,左右两部分呼应自然。

唐代李阳冰小篆“秋”

汉代的汉简的“秋”,笔画解构了小篆,解放了写法,这时候开始习惯于禾在左而火在右的写法

汉简《孔家坡前汉简》

隶书《史晨碑》中的“秋”,端庄遒美,左右顾盼生姿,这时候的隶书已经成熟,写法也固定了下来。

汉隶书《史晨碑》

楷书的“秋”左右部件所占的空间不再像隶书那样平均,而是左抑而扬右,左紧而右松,隋代智永《千字文》中的“火”字的撇挺拔有力,捺舒展大方,两部分穿插合理,字清健有力。

智永《千字文》

元代鲜于枢《醉时歌》中的“秋”,相比楷书的写法多了体态上的动感,早就了一种倾斜状态。第一笔的横撇之后,剩下的笔画一起喝成,转折换力干净利索,体现了有速度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鲜于枢行书《醉时歌》里的“秋”

米芾的草书“秋”把方折变成圆弧,笔画更加简练,意到而形隐,突出笔势的连贯性,自然天成,无有懈怠。

米芾草书《中秋诗帖》

“秋”字在演变中,形态发生了很多变化,隶书之后字形稳定,在笔画的处理上,历代书家拓展了很多空间,风格各异,性情凸显,秋字的千年诗意也在书写中透露的淋漓尽致。

中秋,“中”是中国人追求的智慧准则,“秋”是最具诗意的文学意象。四季之中,秋最具中国诗意,在中国文化里,春虽美好却略显青涩,冬、夏是凉热的极致体现,只有秋,刚刚好,没有极致的冷热,也比春更加成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它既不衰败也不盛开,如同中庸之道,是“刚刚好”的美。中秋,是秋天中更恰当的“刚刚好”。中秋是平衡的美,所以,这一天是团圆、是美好、是皓月当空、是家庭同乐。

汉学“中”字演变历史的解读

“中”字解读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了四大文明,分别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华夏文明。现在其中的三个都已相继消失,因此它们的名字前面都有一个“古”字。而唯独我们的中国的华夏文明硕果犹存,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文明的传承,往往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民族思想等等有关。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中”字,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许多深刻内涵。一个“中”字,从字形上看,它正立的时候是“中”字,倒转过来还是个“中”字,一个国家经历了无数次的更迭,倒来转去,没有消亡,这生命力该有多顽强!

下面我给大家解读一下“中”字的演变历史。

下面的这幅图是“中”字的最初甲骨文形象:

“中”在甲骨文属象形字,为旗旒[liú]之象形,像竖立的一面旗帜,上下各两条旗斿向右飘动,方口为立中之处,表示中间。字形本是氏族的一种徽帜。

而到了先秦时代,小篆省掉旗斿[yóu],旗斿是古代旗帜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形象趋于简单。

到了汉代以后,形成了隶书的形象,书写更加的简单,也显得更加的沉稳,端庄。

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到了后来,近一步演化出了行书、草书、楷书的不同字体:

同学们,以上是“中”这个字跟随着中华文明发展之路,而产生的形体演化历史,你记住了吗?

悠悠中华,千年华夏,一个中字,让我们渐行渐远。上下五千年的梦想,成就了中华雄伟的历史。中国梦,我们的梦,让中华文明成为我们不断成长进步的底蕴。先烈已去,中华复兴有我,巨龙腾飞,振兴有我。同学们,河南复兴、中华圆梦,我们“中”!!(河南方言说这个字)

如果时间制作的时间不够的话,还可以选择以下内容:

田英章毛笔楷书《偏旁部首·虫字旁》

田英章毛笔楷书偏旁部首之虫字旁:“虫”。

今天,继续分享偏旁部首:虫字旁。如图:

左竖露锋入笔,然后转中锋向下行,稍右斜,勿长,渐轻;横折与左竖虚接,横画抗肩,不要写重,到位后向上轻提笔锋,然后向右下方顿笔,顿笔稍重,再折锋内擫写竖,竖笔勿长,左斜,与左竖呈相背之势,上宽下窄;下面横画实接左竖,抗肩与上横平行,收笔托住右竖;中竖起笔高扬,稍厚重,向下渐轻,略带弯度,收笔稍向左带,引出下画;底横顺势向右下顿笔,注意角度,随即向右上提笔出锋,提笔勿长;最后右点稍重,稍下坠,稳住重心。

具体字例:

蝴 hú

蜻 qīng

螯 áo

虫 chóng

蛋 dàn

蝶 dié

蜂 fēng

蟊 máo

蜜 mì

蛇 shé

虽 suī

蚁 yǐ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