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是中国传统功夫练功方法中一个重要的名词,也是衡量练功者功夫程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太极拳极为推崇形式的“中正”美,强调“立身中正安舒”。
“中正”的根本是指内在的“中”。如果内在的中正能够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外在的形式也就不再拘于形式了。有的老前辈能在平常人看来已经失了身形的情况下,依然放人于丈外,其原因就是做到了内在的中正。有了内在的中正,也就能逐渐达到无形无象、随意自然的神明境界。
外在的中正只能称之为守身形,只是身形上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寻找内功的练功的方法.而真正的中正指的是内在的功夫。
神正是指眼神要正,必须正视前方或对方,不可斜视,神情要肃穆而自然,内心平和。神正可以修养人的气质,修养中和心态和神态。神正是太极拳搏击不顶不丢,舍己从人的内在心理基础。
虚领顶劲,下颌内收,含胸拔背,裹臀吊裆,气沉丹田,上领与下沉在意念上形成对拉之势,从而使身体中正。脊柱中正后,腰部进行旋转起来自然轻松自如,脊柱如果不中正扭动气腰部会造成损伤。中正后扭动腰部,任督二脉自然打通,气通全身,瞬间神清气爽。如有仙人相助一般,肢体关节进退反侧屈伸过程中可以游刃有余。
中正正的训练方法
1、无极桩:两脚平行开立,约与肩宽,两脚趾微微抓地,使脚趾和脚跟均受力。舌尖上卷,轻抵上腭,如念二字之舌型(卷舌易使口腔生津液,津液可以使口腔卫生,还可以治疗许多内脏疾病)。
呼吸自然,两臂松垂,两膝微屈,似直非直,似屈非屈,腰胯放松,两脚平均用力,达到全身放松、平衡和均整。
无极桩的时间要求,青年人站20分钟左右;中年人站30分钟左右,老年人站40分钟左右。一般练习站桩10天左右,可以感到周身气血通畅,身体轻劲。
2、抱球桩:抱球桩的姿势是太极拳两臂的基本姿势,通过这个桩法训练,形成两臂抱球圆撑的动力定型,并使两臂在圆撑时外柔内刚。两脚开立,约一肩宽,两膝微屈,身体重心平分于两脚;上体正直,两手臂屈臂抱于胸前,松肩垂肘。两手间的距离约10公分,手与身体的距离约30公分,手指自然分开,目正视前方。
站抱球桩的要求:全身处处形成和保持圆撑状态,并在这个状态下尽量放松,注意鼻尖对肚脐,保持中正平衡,目正视前方。开始练习站三至五分钟,以后逐渐延长。
3、在拳架练习中注意最重要的几点:头正、身直、目正视、鼻尖对肚脐、丹田照手脚。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正是曹丕施行的“九品中正制”,才让司马氏有了篡夺皇位的机会。而曹丕老爹曹操,在选拔人才标准方面,“任性”地突破德才兼备而讲究唯才是举。由此推断,曹丕比其父,既愚蠢又缺乏魄力。
这样的评价曹丕未免片面而武断了。曹丕之所以实施“九品中正制”来选拔官员,是由其特定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上图_ 汉代察举制中的童子科
一、社会的动荡不安,给了寒门子弟平地而起的机会
两汉时期,人才或者是官员的选拔,主要依靠制度是察举制,标准就是孝廉,所以察举制又称为举孝廉。这种由下至上通过举荐入仕的制度,虽然理论上是面向整个社会各个阶层,但是能够入得举荐人法眼的,大多还是名门望族的子弟。
然而东汉末年,上层社会之间为了争权夺利,经常出现“黑吃黑”式的火拼。上层社会的大手笔内耗,势必会加剧对底层人民的压榨,结果就是农民揭竿而起,遍地狼烟,汉王朝岌岌可危。
这样的背景下,让寒门子弟有了出头的机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孙坚、孙权父子。当然,三国鼎立时期的另外二位“大当家”出身也同样受到质疑,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可实际上在走出家门之前,是靠编席织履为生。曹操则是大宦官养子之后,虽然跻身上流社会,但是往往被士族门第所不齿,所以袁绍怎么也不能容忍曹操爬到自己的头上。
上图_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
尽管寒门子弟家族背景远不及士族豪门,但是有寒门子弟的优势,那就是务实。这些能在动荡之中脱颖而出的寒门枭雄们,不但有太多过人之处,更懂得欣赏与笼络人才,其最具代表人物就是曹操。千万不要因《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和五虎上将的过度吹捧,而误以为谋士与武将最牛的是蜀汉。其实真正的牛人是能够吸引到像荀彧这样,出身士族豪门的“王佐之才”。
正是有了荀彧这样有名望人物的加入,和唯才是举的务实政策的推行,让曹操手下谋士团队迅速壮大,钟繇、荀攸、郭嘉都是经由荀彧举荐而为曹操所用。但我们从曹操唯才是举而壮大的文人团队中不难发现,所谓的唯才是举,其实被重用之人也大多是“士族”阶层背景,或者是被士族推荐,所以人才的来源还是离不开士族阶层。这样的人才选拔方式,始终贯穿东汉末年以及曹魏。
上图_ 曹操(155年-220年)
二、社会越趋于稳定,越是得罪不起的士族阶层
随着三足鼎立之势的建立,社会秩序在战乱中逐渐恢复。虽然三国之间互有讨伐,但是局部战争对社会人文的伤害远不及群雄逐鹿时期。当然,战乱不息,留给人才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所以追随曹操创业的老一辈文人们,都封侯拜相,享有一定权力。当然,曹操时代的天下还是老刘家的,尽管汉王朝皇帝已经沦为傀儡。
既然曹操已经功高盖主,加官进爵自然理所当然,他甚至误以为这是众望所归。就在曹操兴致勃勃地准备拜公爵和加九锡之时,荀彧站出来发出了反对的声音出现。而且直接了当的说曹操这是背信弃义,是要颠覆而非匡扶汉室的大逆不道之举。
上图_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
不要小看了荀彧反对的声音,更不要以“迂腐”和“不识时务”来定义荀彧的刚正不阿。其实荀彧并非一个人在战斗,他是士族阶层的代表。因为他的资历与正直,荀彧毅然决然地走了出来。至于这么干的后果,以荀彧的才智早有预料。曹操当然更清楚荀彧的情操和背后能量,所以在荀彧反对之后,曹操并没有将荀彧怎么样,最多是不重用而已。但是,荀彧不明不白的死了,这一招实在太狠了,这让曹操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所以,曹操只能以厚葬的方式来处理荀彧之死,以此来尽可能地笼络士族人士的心,展现一下自己的大度与正直。
对于务实的曹操来说,匡扶汉室完完全全是幌子加口号。为了老刘家一辈子东征西讨,那不是曹操的人生价值观。所以在荀彧死后的第二年,老曹进魏公,加九锡,后进魏王,一生未敢称帝。
上图_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三、天下易姓,士族阶层的全面雄起
老曹奋斗终生,凭借自身的能力、威望与权力,可以任性地压制士族们不满情绪与动机,所以硬是称王也就称了。但是继承人儿子曹丕,就没有老爹那资历了。那么,小曹如何完成这最后的“临门一脚”呢?
虽然资历不如老爹,但是子承父业也是天经地义。而且曹丕身为曹操嫡长子,继承家业也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体制,所以没有人会对曹丕承袭魏王爵位有任何疑义,但是你要想取汉刘家业而代之,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我们都知道,曹丕这个皇位是汉献帝禅位“让”出来了的,然而这一让谈何容易!
汉室衰微,亡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那把“钉钉子的榔头”就在曹丕手中,因为老曹家实力最强,而且汉献帝受你掌控。关键就看你曹丕敢不敢或者如何“一锤定音”!可以说,当时全国上下都聚焦在曹丕身上,曹魏内部如此,对手孙、刘两家更是如此。曹丕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这一代是老曹家称帝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很可能永远失去机会。
上图_ 刘协(181年—234年),即汉献帝
在那个时代,王朝的更迭还没发展到弑前朝之君这般无耻下作的程度,至于斩草除根就更是被天下所不齿。这所谓的“天下”,就是势力壮大,人数众多的士族阶层。所以曹丕想要合情合理地将汉刘王朝易姓曹魏,那就得得到天下士族阶层的支持。万一在称帝运作过程中再出现一位荀彧这样的清流人物,曹丕可就尴尬了。杀之,遭天下人唾弃,这样的人何德何能为天子?不杀,就得放弃称帝。不管怎么,皇帝梦都得化为泡影。
为了平稳过度,为了不节外生枝,笼络士族都是当务之急,是眼下最实在、最实惠的举措,更何况新还得指望着这伙人出人出力。于是“九品中正制”的官员选拔制度诞生了。在这个制度之下,朝廷官员被士族垄断,更变相被士族阶层世袭。士族阶层的根本利益得到曹丕保护,自然曹丕就成了士族阶层心目中的好皇帝了。
上图_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难道曹丕就这么放心士族阶层,不担心将来再出现将老曹家取而代之的人物?
实际上曹丕当然知道士族阶层是个潜在风险,但是现实问题是,当时全国的教育资源几乎垄断在士族阶层,选拔官员根本绕不过士族阶层,所以不如顺水推舟,推行“九品中正制”。
至于如何控制士族权力膨胀,只能在士族之间互相制约而寻求平衡(钟会攻下蜀汉想要据为己有,就是士族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的例证),此外老曹家当了皇帝,曹氏家族就是宗室贵族,地位在士族之上,也是对士族阶层的制约。
只不过,令曹丕想不到的是,自己不但英年早逝,儿子曹叡命比自己还短。而那位托孤重臣宗室曹爽更是草包一个,最终让司马氏钻了空子,这都是后话。
上图_ 曹爽(?-249年)
在现实主义的驱动之下,大部分士族阶层欣然接受了新王朝的加官进爵,更是沉浸于丰厚的赏赐而乐此不疲,毕竟能够如同荀彧那般的人物是极少数。就这样,曹丕在百般推让的假惺惺肥皂剧中,“半推半就”地登上了梦想已久的皇位,终于完成了曹家父子两代人奋斗的目标。
文:王金百
参考资料:
【1】《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万绳楠/整理 天津人民出版社
【2】《三国志》 陈寿/著 线装书局出版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