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岁的别称。《尔雅·释诂》曰:“鲐背,寿也。”意思是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为高寿之征。
我国古代对特定的年龄有这样的称谓:20岁为弱冠,30岁为而立,40岁为不惑,50岁为知天命,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80岁为杖朝,90岁为鲐背,100岁为期颐。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以往中国人的概念里,人活到七十就算高寿了,但到了香港才发现,这里的人70岁还在踢足球,80岁还在登山,90岁还在游海呢。在香港的各类社团活动中,总能看到90多岁长者活跃的身影。
不久前,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了一项数据,2019年,香港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82.3岁和88.1岁。这一数据再次超越平均预期寿命常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的日本。
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19年底统计,香港长者中,超过90岁的达90700人,其中女性为64100位,男性为26600人。这意味着平均每百名香港常住居民中就有1.2个90岁以上老人。
90岁是多数人难以企及的一个高寿门槛。汉代哲学家焦赣所著《易林·震之比》曰:“耋老鲐背,齿牙动摇,近地远天,下入黄泉。”
我一直心有疑惑,城市空间狭窄、家庭住宅逼仄、工作节奏紧张、生活压力巨大的香港何以成了长寿之都,何以这么多人活到鲐背之寿呢?
我问官员、询市民、观习俗、察港情,得出了四点结论:吃得淡、动得多、查得严、治得了。
吃得淡。香港人的饮食讲究清清淡淡、鲜鲜美美、汤汤水水。清清淡淡,是指香港人喜用蒸煮等低温烹调,无论鱼肉蔬菜,还是小吃点心,多为蒸煮制作,较少采用煎炒、油炸等高温烹调方式,油盐不多,不放味素,十分清淡;鲜鲜美美,是指香港人因沿海之便,喜吃海鲜,尤其是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海鱼和富含蛋白质与钙的海虾,做海鲜追求淡中见鲜、原汁原味,尽可能维护营养成分,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汤汤水水,是指港人爱煲汤,汤很讲究,用各种中药、肉类或海鲜熬煮而成,夏天清心去火,秋天滋补润燥,且习惯饭前喝汤,利于控制食欲和体重。
动得多。观香港老人的外貌特征来猜实际年龄,一般都要加个10至15岁。香港人为什么老得慢,我以为主要是动得多:一是运动多。香港有很多海岛和远足径,给爱动的人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一到周末节假日,男女老少们往往三五成群走出家门,去浅水湾晒日光浴,去大澳渔村钓鱼,去爬狮子山大帽山,去麦理浩径远足等。二是退休晚。活到老,工作到老,是香港人的长寿秘诀。香港没有严格的退休年龄,很多人到了七八十岁还在工作,街上七十多岁的出租车司机比比皆是。已逝的香港寿星邵逸夫活了107岁,生前多次说“我的最大乐趣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长寿。”三是老有乐。香港老人的娱乐生活比较丰富。住老人院的,每周从周一到周五都安排了丰富的学习班、舞蹈班、棋牌班、书画班等。在社区的,各式各样的老人中心提供形形的活动,使老人方便结交朋友,参加兴趣活动,不会空虚寂寞。
查得严。香港十分重视提供清洁的饮水、安全的食品和卫生的公共环境,使之成为市民健康的重要保障。特区政府食环署辖下有个机构叫食物安全中心,其职能是拟定和督导在全港推行的食物监测计划,调查在餐馆爆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理食物安全危机和统筹问题食物的回收,以确保出售的食物安全、适宜市民食用。每天该中心分别从进口、批发和零售环节抽取一定数量食物样本,并按风险高低决定拟抽取的食物样本类别、样本数目、检测次数以及拟进行的化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检测结果视情对问题食物采取行动,包括联络进口商回收、通知零售商停售、追查问题食物来源、向市民发出停止食用警报等。食物安全中心每月公布一次食物安全报告,今年9月的食物安全报告显示,在约16900个分别完成微生物检测、化学检测和辐射水平检测的食物样本中,除9个样本外,其余样本全部合格,合格率为99.9%。
治得了。香港人的长寿与发达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密不可分,市民有重病能及时得到治疗。香港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达先进水平,以往比较棘手的疑难杂症都是长者的“杀手病”,如今大都可医可治,或控制病情、延长患者寿命。香港引进全球先进新药较快,当2006年美国默沙东上市世界上第一支可以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时,香港便同步上市了这支疫苗,从而大大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香港的急救服务高效而专业,一旦发生意外,电召救护车在12分钟内能到达现场,政府还在地铁、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了心肺复苏器等设备,确保突发病患得到及时救治。更重要的是香港公营医疗以全民健康保障为宗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公共税收支付,从而确保没有人会因为经济困难有病得不到治疗。
特区政府一位退休官员对我说,香港高效而低价的医疗体系得益于“一国两制”的坚实保障。回归以来,香港经济稳步增长,中央税收分文不取,香港财政储备得以逐年增加,高峰时超万亿,这为特区政府在医疗上的高投入奠定了基础。特区政府2020/21年度投放在医疗卫生方面的经常开支预算为871亿港元,占政府经常性开支的17.9%。因而香港能维持医务人员的高收入、市民看病的低价格,能第一时间购进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硬件设施,能第一时间引进与世界接轨的先进药物。
香港人长寿的原因见仁见智,问十个人可能有十个答案。两年前参加一个香港书画展,见到时任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向他请教这个问题。刘局长听完笑了,说他认识一位研究长寿问题的日本专家,也曾当面问他长寿之道。专家认为早起一杯水很重要。后来日本专家听说香港人平均寿命超过了日本,十分好奇,为此专门来了一趟香港,研究半天,终于发现了香港人的一样与不一样:一样的是香港人也重视早起的一杯水,不一样的是日本人早起喝的是冰水,而香港人喝的是温水。刘局长哈哈大笑道:“也许这就是香港人的长寿之道吧!”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岁的别称。《尔雅·释诂》曰:“鲐背,寿也。”意思是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为高寿之征。
我国古代对特定的年龄有这样的称谓:20岁为弱冠,30岁为而立,40岁为不惑,50岁为知天命,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80岁为杖朝,90岁为鲐背,100岁为期颐。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以往中国人的概念里,人活到七十就算高寿了,但到了香港才发现,这里的人70岁还在踢足球,80岁还在登山,90岁还在游海呢。在香港的各类社团活动中,总能看到90多岁长者活跃的身影。
不久前,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了一项数据,2019年,香港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82.3岁和88.1岁。这一数据再次超越平均预期寿命常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的日本。
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19年底统计,香港长者中,超过90岁的达90700人,其中女性为64100位,男性为26600人。这意味着平均每百名香港常住居民中就有1.2个90岁以上老人。
90岁是多数人难以企及的一个高寿门槛。汉代哲学家焦赣所著《易林·震之比》曰:“耋老鲐背,齿牙动摇,近地远天,下入黄泉。”
我一直心有疑惑,城市空间狭窄、家庭住宅逼仄、工作节奏紧张、生活压力巨大的香港何以成了长寿之都,何以这么多人活到鲐背之寿呢?
我问官员、询市民、观习俗、察港情,得出了四点结论:吃得淡、动得多、查得严、治得了。
吃得淡。香港人的饮食讲究清清淡淡、鲜鲜美美、汤汤水水。清清淡淡,是指香港人喜用蒸煮等低温烹调,无论鱼肉蔬菜,还是小吃点心,多为蒸煮制作,较少采用煎炒、油炸等高温烹调方式,油盐不多,不放味素,十分清淡;鲜鲜美美,是指香港人因沿海之便,喜吃海鲜,尤其是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海鱼和富含蛋白质与钙的海虾,做海鲜追求淡中见鲜、原汁原味,尽可能维护营养成分,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汤汤水水,是指港人爱煲汤,汤很讲究,用各种中药、肉类或海鲜熬煮而成,夏天清心去火,秋天滋补润燥,且习惯饭前喝汤,利于控制食欲和体重。
动得多。观香港老人的外貌特征来猜实际年龄,一般都要加个10至15岁。香港人为什么老得慢,我以为主要是动得多:一是运动多。香港有很多海岛和远足径,给爱动的人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一到周末节假日,男女老少们往往三五成群走出家门,去浅水湾晒日光浴,去大澳渔村钓鱼,去爬狮子山大帽山,去麦理浩径远足等。二是退休晚。活到老,工作到老,是香港人的长寿秘诀。香港没有严格的退休年龄,很多人到了七八十岁还在工作,街上七十多岁的出租车司机比比皆是。已逝的香港寿星邵逸夫活了107岁,生前多次说“我的最大乐趣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长寿。”三是老有乐。香港老人的娱乐生活比较丰富。住老人院的,每周从周一到周五都安排了丰富的学习班、舞蹈班、棋牌班、书画班等。在社区的,各式各样的老人中心提供形形的活动,使老人方便结交朋友,参加兴趣活动,不会空虚寂寞。
查得严。香港十分重视提供清洁的饮水、安全的食品和卫生的公共环境,使之成为市民健康的重要保障。特区政府食环署辖下有个机构叫食物安全中心,其职能是拟定和督导在全港推行的食物监测计划,调查在餐馆爆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理食物安全危机和统筹问题食物的回收,以确保出售的食物安全、适宜市民食用。每天该中心分别从进口、批发和零售环节抽取一定数量食物样本,并按风险高低决定拟抽取的食物样本类别、样本数目、检测次数以及拟进行的化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检测结果视情对问题食物采取行动,包括联络进口商回收、通知零售商停售、追查问题食物来源、向市民发出停止食用警报等。食物安全中心每月公布一次食物安全报告,今年9月的食物安全报告显示,在约16900个分别完成微生物检测、化学检测和辐射水平检测的食物样本中,除9个样本外,其余样本全部合格,合格率为99.9%。
治得了。香港人的长寿与发达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密不可分,市民有重病能及时得到治疗。香港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达先进水平,以往比较棘手的疑难杂症都是长者的“杀手病”,如今大都可医可治,或控制病情、延长患者寿命。香港引进全球先进新药较快,当2006年美国默沙东上市世界上第一支可以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时,香港便同步上市了这支疫苗,从而大大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香港的急救服务高效而专业,一旦发生意外,电召救护车在12分钟内能到达现场,政府还在地铁、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了心肺复苏器等设备,确保突发病患得到及时救治。更重要的是香港公营医疗以全民健康保障为宗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公共税收支付,从而确保没有人会因为经济困难有病得不到治疗。
特区政府一位退休官员对我说,香港高效而低价的医疗体系得益于“一国两制”的坚实保障。回归以来,香港经济稳步增长,中央税收分文不取,香港财政储备得以逐年增加,高峰时超万亿,这为特区政府在医疗上的高投入奠定了基础。特区政府2020/21年度投放在医疗卫生方面的经常开支预算为871亿港元,占政府经常性开支的17.9%。因而香港能维持医务人员的高收入、市民看病的低价格,能第一时间购进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硬件设施,能第一时间引进与世界接轨的先进药物。
香港人长寿的原因见仁见智,问十个人可能有十个答案。两年前参加一个香港书画展,见到时任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向他请教这个问题。刘局长听完笑了,说他认识一位研究长寿问题的日本专家,也曾当面问他长寿之道。专家认为早起一杯水很重要。后来日本专家听说香港人平均寿命超过了日本,十分好奇,为此专门来了一趟香港,研究半天,终于发现了香港人的一样与不一样:一样的是香港人也重视早起的一杯水,不一样的是日本人早起喝的是冰水,而香港人喝的是温水。刘局长哈哈大笑道:“也许这就是香港人的长寿之道吧!”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不惑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huò zhī nián,意思是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
释义:四十岁的代称。
拼音:bù huò zhī nián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例句:正当事业家庭蒸蒸日上,你跨过了不惑之年,从此后,新的天地将会更加美好。
不惑之年类似的成语:不什么之什么
不经之说、不臣之心、不讳之门、不经之谈、不根之论、不便之处、不死之药、不拔之志、不腆之仪、不正之风、不测之忧、不刊之论、不祥之兆、不世之功、不世之业、不讳之变、不足之处、不虞之隙、不毛之地、不时之需、不宾之士、不测之祸、不次之迁、不急之务、不舞之鹤、不测之渊、不识之无、不义之财、不此之图、不刊之说
不惑之年类似的成语:什么什么之年
摽梅之年、耳顺之年、圣人之年、有生之年、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破瓜之年、天假之年、当立之年、犬马之年、风烛之年、耄耋之年、垂暮之年、迟暮之年、知命之年、聚沙之年、天夺之年、古稀之年、龟鹤之年、既冠之年、弱冠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而立之年、悬车之年
不惑之年反义词
豆蔻年华拼音:dòu kòu nián huá
解释: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黄金时代拼音:huáng jīn shídài
解释:指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也指经济、文化最繁荣兴旺的时期。
出处: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不惑之年造句
1、那时,家父已过不惑之年,精力已大不如前,加之整日伏案写稿,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一转眼我已到了不惑之年。
3、正当事业家庭蒸蒸日上,你跨过了不惑之年,从此后,新的天地将会更加美好!
4、虽然此女子已过不惑之年,但仍风韵犹存。
5、一转眼我已到了不惑之年了。
6、很多男性到了不惑之年以后会愈加意识到自己的情感麻木。
7、让她及早嫁给卡苏明这样一个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的人,也许对她还是比较合适的。
一个汉字 就是一个故事,大家好,我是聊城王岗。今天跟大家分享2个汉字“期颐”。这两个字相对来说比较陌生。今天我们来剖析一下。
“期颐”这两个字是指人的年龄,具体指多大年龄?为什么说古人很少有人能活过100岁?“期颐”指的是老年人的年龄
“期颐”指活到100岁的老年人,不同年龄有不同词语代替。“期颐”这两个字一般形容活到100岁的老人。是表示年龄的一个词语。大家也都知道人的年龄从小到大分别有不同的名词来代替。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80-90耄耋(maodie)。期颐就是指100岁老人。
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名词来代替。
说文解字:一起来剖析“期颐”二字。咱们来分析一下“期颐”这个词。期,指的是期待。颐,指的是供养。这两个字合起来暗指百岁老人。《礼记》中有一句话:“百年日期,颐”。就是说,百岁老人应由后代来赡养。在这里也趁此机会。再次也跟正在看文章的年轻朋友说一下,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身边的老人。期颐,也称为人瑞。指百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结婚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说一句祝福的话叫“白头偕老”,也可说“期颐偕老”。 其实意思是一样的。
赡养老人,是儿女应该做的。
为什么古人很少活到100岁?上古时期平均年龄30-40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人健康意识的加强,其实现在活到100多岁的老人有很多很多。在古代相对来说,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寿命就小不少。一般来说,孩子的夭折是造成古代人平均寿命极低的重要原因。这些接近上古时期的人平均寿命也就是三四十岁,跟黄帝内经里面说的“都能活到100多岁”还差了六七十年呢。大量考古证明,上古人很多死于二三十岁,超过四五十岁的都很少。所以才有了唐代大诗人杜甫“人到七十古来稀”的感叹。
上古时期人的年龄很低
为什么古人的寿命如此低?至于上古时期的人为什么很少有活到100岁的,咱看看黄帝内经是怎么讲的?对于为什么现在人活不过百岁?里面的回答也很明确。他们“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把酒当水喝,违反生活常理并习以为常,醉酒行房,放纵精气,满意嗜好使真气耗散,不懂得保持充沛的精气,不能控制情绪,只求得一时痛快,违背生命的快乐正途,生活没有规律,所以年过半百就衰老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人无知。对待天地人等认识的太少,最终折了寿命。
古人的寿命低,是有原因的
所以,咱们现在社会的老年朋友,一定要 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对我们身体健康觉得有很大的帮助。
身体和心里都要保持健康,才是长寿的最大保障。人要回归天性,保持身心清净,袪除杂念,体内气血充足而顺畅,精神饱满而舒畅,起居作息有规律,不暴饮暴食,这就能保证活到天年(100-120岁)。
长寿是有秘诀的
综上所述,通过“期颐”两个汉字,来解释老年人寿命的奥秘,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贡荣党
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是哪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我们的祖先对此有着自己的智慧,他们对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赋予一个美好的称谓。这些称谓名目繁多,各有千秋,妙趣横生,不妨让我们来看一下,古人是如何描绘人生百年的。
垂髫总角初长成
人生日之时在古时称为“初度”。《离骚》曾语“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后也称生日为“初度”。初生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古人也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为“赤子”。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有“汤饼筵”,以招待亲友,婴儿出生三日为“汤饼之期”。
总体而言,一岁以下幼童,古时称“襁褓”。《列子·天瑞》写道:“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二至三岁称为“孩提”。唐代元稹在《莺莺传》中写道:“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今天,人们仍用“孩提时代”形容自己的童年。
我们从儿童时期开始换牙,长出新牙,因此在7岁至8岁间,古人称之为“龆龀”,该词还借指孩童。女孩7岁又称“髫年”,男孩8岁则称作“龆年”。初入学的10岁学童,则称“幼学”,《礼记》中称“人生十年曰幼学”。
而且古人常以头发来命名年纪。孩子在9岁之前不扎辫子,头发自然垂下,叫“垂髫”,童年期也统称“垂髫”。9岁之后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宋代苏轼《被酒独行》诗云:“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总角之交”说的也是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古代女子到了12岁,要开始戴金钗,称为“金钗之年”。南朝梁武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曰:“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大意是说,这些女子头上的钗饰非常多,脚下踩的是五色纹彩织成的鞋子。
豆蔻碧玉年华好
从古至今,青春时期都是美好的年华。古人常用美丽的词汇来形容任何浓妆艳抹都不能比拟的时光。
女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进入了“豆蔻年华”。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这时所开的花朵新萌发,充满灵气。杜牧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礼记·内则》记载:“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所以,13至15岁也称为“舞勺之年”。勺,一种乐舞,古未成年的童者习之。
而男孩15岁至20岁为“舞象之年”。到了15岁,古时的少男少女要将头上的两个“总角”解散,男孩扎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则到了可婚嫁的年龄,要用笄子盘起头发,开始学习各种生活技艺。
《论语·为政》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古时15岁也称“志学之年”。在今天,15岁处于初中青春期的年龄,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迅速觉醒时期,内心尚未成熟却又急于长大。
魏晋孙绰《碧玉歌》云:“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当女子16岁时,称为“碧玉年华”,也称“破瓜年华”。另外,“桃李年华”是20岁女子的代称,“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明代徐渭诗云:“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花信”是指花期,女子到了24岁,古人赋予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一个美丽的称谓——花信年华,泛指女性正处年轻貌美之时。宋代范成大在《元夕后连阴》中也有“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的叙述。
而男性到了20岁就来到“弱冠”之年。古时男子二十结发加冠,体且未壮,谓之“弱冠”。行冠礼,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在家族的见证下,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由指定贵宾加冠,以示成年。由于这个年龄的男子体格尚未强壮,所以又称“弱冠”。仪式之后,人生就开始全新的出发。
“知非之年”已豁达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孔子在《论语》中就将30岁定义为“而立”之年,从此30岁也成为中国人在社会安身立命的度量衡。告别青年期,来到中年期,更多的是成熟与历练。
《礼记·内则》云: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始室”也指30岁。但是古代男性成家立业比较早,他们往往十五六岁可婚娶,20多岁生儿育女,40多岁就儿孙满堂。而今天与古时却不相同,不少年轻人往往读完大学、步入社会没几年,就将满30岁,尚未成家立业,仍在为理想而打拼,离真正的成熟还有一段距离。
进入40岁,就来到不惑之年。《论语》中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不惑,就是不迷惑、不糊涂,到了这个年龄,人生中经历了许多事,也想通了许多事,不会像青年时期那样困惑了。按《礼记》的说法“四十曰强仕”,40岁被冠以“强仕之年”之名。到了这个岁数,不像年轻时那么浮躁,更能控制情绪的变化,遇事能明辨不疑。
《礼记》云:“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人之五六十岁,谓之“耆艾”,50岁便是到了“及艾”的年龄,发白如艾。《论语》中称之为“知天命”,即“五十而知天命”。
说起“知天命”,有人会误认为是听天由命的意思,其实这个年龄对荣辱得失已淡然,知晓理想实现之艰难,做事情不再苛求结果。《周易》以五十根蓍草演算占卜的方法,视50岁为“大衍之年”,《淮南子》认为“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说明此年龄为“知非之年”。年过半百,也是从中年步入老年的过渡期,人生到了更为成熟豁达的年龄。
天增岁月人增寿
人的一生,人们总是留恋青春岁月的美好年华,而将变老看作垂暮与孤独。古人告诉我们,天增岁月人增寿,总有智慧在心头,当下就是最好的年华。
“六十曰耆,七十曰老”,人之六七十岁有“耆老”之说。60岁又称“耳顺”: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古代用干支纪年,以天干与地支依次错综搭配,60年周而复始,故也以“花甲”指60岁。唐代赵牧《对酒》诗云:“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古时年过六十便可在乡邑里拄拐杖,也称60岁为“杖乡”。
“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将70岁谓之“古稀”。对于70岁,还有两种说法,一谓“致事之年”。致事,上报施政情况,也指辞官。《礼记·曲礼上》云:“大夫七十而致事。”二谓“悬车之年”。悬车,古人一般至70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中记载:“诏曰:‘闾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可降号平北将军。’”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喜寿”特代指77岁。
八十岁至九十岁为“耄耋”。曹操在《对酒歌》中写道:“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在古代,年过八十就被允许撑着拐杖入朝。《礼记·王制》记载:“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男子80岁又可称作“杖朝之年”。
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读成八十八,故88岁又称“米寿”。《尔雅·释诂》曰:“鲐背,寿也。”90岁又有“鲐背”之称,泛指长寿老人。99岁也称作“白寿”,“白”为“百”缺一,人之九十九。
100岁为“期颐”。指的是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而清代称百岁老人为“寿民”。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一百零八,故“茶寿”是108岁的一种说法。
无论古人对于年龄如何表达,生命是无止境的,不能以年龄衡量。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贡荣党)
来源: 解放日报
鲐鱼拼音Tái Yú
英文名Mackerel
别名鲐、鲭、青花鱼、油胴鱼、鲐巴鱼、油筒鱼、青川、青占、花鱼鳀、花鲱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鲭科动物鲐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neumatophorus japonicus (Houttuyn).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去除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鲐鱼,体纹锤形,较壮稍侧扁,一般长35-40cm,大者达60cm。头中大,圆锥形。吻稍尖。眼大,上侧位,脂眼睑发达。口大,两颌等长,各具一列细牙,犁、腭骨亦有牙。前鳃盖骨及鳃盖骨后缘均光滑。鳃孔大,鳃耙(13-15)+(26-28)。体被细小圆鳞,胸部鳞较大。侧线完全,位偏背方。略呈波形,侧线鳞205-235。背鳍Ⅸ,Ⅰ-10-11,两背鳍相距较远,鳍棘细弱,第2棘最长。臀鳍Ⅰ-11与第2背鳍同形,均较小,后方均各有56小鳍。各有2条小隆起嵴。头顶部黑色,体背青绿色。背侧有深蓝色不规则斑纹,腹部银白色。背鳍、胸鳍、尾鳍均灰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远洋暖水性中上层鱼类。食性广,可食桡足类、虾类、头足类及小鱼等。生殖期4-7月,分批产卵,怀卵量50万-180万粒,卵浮性,径0.95-1.25mm,有油球1个。产卵后鱼群分散索饵,入秋后自南而北向外海回游越冬。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1.全鱼每500g可食部分占62%,蛋白质66.3%,脂肪22g,糖类0.3g,灰分3.4g,钙62mg,磷700mg,铁6.2mg,硫胺0.9mg,核黄素0.9mg,烟酸30mg。含组胺4.14mg/g。冰鲜鱼含组胺2.16mg/g,鱼松含组胺3.13mg/g。
2.每100g肉中含蛋白质21.4g,脂肪7.4g,糖类0.1g,灰分1.1g,钙20mg,磷226mg,铁2.0mg,维生素B1 0.03mg,维生素B2 0.29mg,烟酸9.7mg。红肉含细胞色素 C 0.0138%,维生素 B 64.6-5.42/g,水解蛋白产率25%,肉中含三甲铵氧化物timethyamine oxide),组氨酸(nistidin) 4.82g/kg,鹅肌肽(anserin) 2.70g/kg,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尿酸(uricacid)。在室温贮藏过程中可检出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异丁胺、丙胺、异戊胺(isoamyl amine)。胆碱(choline)。含挥发性酸,如甲酸、丙酸、乙酸、异乙酸。含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3.脂类中脂肪酸,于五月至二月间 C18:O、C18 : 1、C20 :8 含量分别为14.5-21.4%、11.6-28.4%,21.5-37.6%亦含 C20 :5、C22 :5、C22 :6、C20 :3 脂肪酸。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痨虚损;神经衰弱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肉有滋补强壮之功能。主治胃肠道疾病、肺痨虚损、神经衰弱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