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223课,只讲一个汉字:正。“正”部,是《说文解字》540部之一,“正”是“正”部首汉字,也是现代汉语的常用字,详情如下:
正。“正”部在现代汉语201部部首检字法中已经取消,现代汉语部首检字把“正”字归在“止”部,检字时要注意。“正”的读音有两个:
(一)zhèng。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正,是也。从止,一以止。”许慎认为“正”的本义是“是也”即“正中;平正;不偏斜。后世多认为此说不妥。
较为公认的解释认为:“正”是会意字,从字形发展可以找到会意方法:
(正字的字形发展)
在甲骨文字形里,“正从止,从口,口像城邑之形,会征伐城邑之意,乃“征”之初文,本义是征伐”(《字源》正部)。在甲骨文用到“正”字的上下文里,用的也都是“征伐”之义。但如按此义为本义,则读音应读平声,也即下面我们要说的第二个读音zhēng,所以关于本义的举例,我们放在第二个读音之下,先解说《说文解字》许慎所界定的本义。
《汉字树》作者廖文豪认为“正”字上面的一横是终点的意思,下面的止没有争议,同样的脚,足,“正”的意思是准确地到达终点,这显然与“正”字的起始义不符。
先说许慎的解释,许慎认为正的本义是“是也。”即正中;平正;不偏斜(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不对的)。饶炯的《部首订》:“‘正’下云‘是也’。‘是’下说‘直也’,义即相当无偏之谓……《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真。’亦是意也。”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诂下》:“《考工记》注:‘正,直也。’”比如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近现代汉语也用这个用法,比如鲁迅《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周的孟轲就是用眸子来判胸中的正不正。”(即《孟子》“心不正,眸子眊焉”)
(孟子像)
本义之外,正的用法很多,这里举常用的用法说说:
(1)合规范,合标准。比如《论语·子罕》:“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订正了乐章,使《雅》、《颂》各得其所。
(2)正直,公正(指人的行为)。比如《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直,齐桓公正直而不诡诈。
(孔子像)
(3)纯正不杂(多指色、味)。《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葅,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屈到喜欢吃菱角,周文王喜欢吃菖蒲做腌莱,这两样东西都不是什么纯正的味道,但这两位贤人却很喜爱,可知人们喜欢的味道并不一定是美味。
(4)善,完善,美好。比如《仪礼·士冠礼》:“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郑玄注称:“正,犹善也。”三加爵弁致辞说:“在这吉祥美好的年份,在这样的月份,为你完成加冠的成年礼。”
(5)纠正,匡正。比如《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敏捷处事而谨慎言语,请求有道者匡正。又比如柳宗元《舜禹之事》:“合时月,正曆数,齐律度,量权衡,使天下咸得其用。”用的也是这个意义。说舜禹等先人匡正了历数,使后人受惠无穷。
(九嶷山舜帝陵)
(6)使端正。比如《论语·乡党》:“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杨伯峻注称:“正,使端正。”国君赐给食物,必定端正了座席先尝一点。
(7)治,治理。比如《礼记·经解》:“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礼对于治理国家来说,就像秤对于轻重的作用。
(8)正法;治罪。《周礼·夏官·大司马》:“贼杀其亲,则正之。”郑玄注称:“正之者,执而治其罪。”有无辜杀害亲族的,就抓起来治罪。
(9)定,决定,考定。《玉篇·正部》:“正,定也。”比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维龟正之,武王成之。”迁都的决定由龟辞考定,由武王来完成。
(周武王像)
(10)当,当着。《广韵·劲韵》:“正,正当也。”比如《论语·阳货》:“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就好比正当着墙壁站在那里啊!
(11)正面(与“反面”相对)。比如《红楼梦》:“(跛足道人)从褡裢中取出个正面反面皆个照人的镜子来。”
(12)官长;君长。《广雅·释诂下》:“正、伯,长也。”郭璞注称:“正,伯皆官长。”《广韵·劲韵》:“正,君也。”比如《国语·楚语上》:“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正。”韦昭注称:“正,长也。”
(13)嫡。与“庶”相对。《周礼·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谓之门子,掌其政令。”正庶之别,在远古就很明显。又比如《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14)作为主体者。与“副”、“支”相对。如:正本。《韩非子·亡征》:“正户贫而寄寓富,耕战之士困,末作之民利者,可亡也。”(一个国家)常住户贫穷而客居者富裕,农民和战士困顿,从事工商业者却得利的,国家可能会灭亡。
(15)常例;常法;准则。《管子·八观》:“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江海虽然宽广,池泽虽阔大,鱼鳖虽然众多,但捕鱼之业必须有它的常例和准则。
又用作兵法术语。与“奇”相对。如:在兵力部署上,以牵制为正,突击为奇;以进攻防御为正,侦察、警戒为奇。在作战方法上,以正面作战为正,在敌侧翼和后方作战为奇;以正面突击为正,包围、迂回为奇,等等。比如《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孙子像)
(16)大略;大要。《广雅·释言》:“正,略,要也。”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从略。
(17)听从;受教。比如《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俞樾《群经平议》:“正,犹听也。”
(18)止,停止。比如《诗经·邶风·终风序》:“见侮慢而不能正也。”郑玄笺称:“正,犹止也。”。受到轻慢侮辱而不能停止。一般的《诗经》选本,没有这个序。
(19)与“负”相对。比如:正数;正号;正极等。
(电池的正负极)
(20)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长度大小都相等。如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多边形。
(21)正书或正楷。在书法系统里,一般指篆、隶、楷为正体字。但在早期的书法教学里,正体字专指楷书,也叫真书。
(正楷书:欧体《九成宫》)
(22)古代的数目名。《孙子算经》卷上:“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垓,万万垓曰秭,万万秭曰穰,万万穰曰沟,万万沟曰涧,万万涧曰正,万万正曰载。”你看,中国对于大数的叫法,比西方要丰富得多。
(23)古代指“斗建”,即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时辰。《素问·六节藏象论》:“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王冰注称:“正,斗建也。”
(24)此外,正还用作副词,用法有五:<1>相当于“恰”、“只”、“仅”。<2>相当于“方”、“刚刚”。<3>相当于“公然”、“显然”。<4>相当于“总”。<5>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以上几条,过于枯燥,暂不再举例。
(25)又用作连词。相当于“即使”、“纵使”。亦暂不举例。
此外,正还用作姓,《通志》有载。
(二)zhēng。这个读音出自《广韵》。但实际上,我们现在考证的正的本义即征伐,它的最初读音即是这个读音,《说文》标注的读音是引申义的读音。
用作征伐;征戍之本义讲的例子。比如《诗经·商颂·玄鸟》:“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墨子·明鬼下》:“天下失义,诸侯力正。”用的都是这个意义。
(征伐)
本义之外,又有其他意义:(1)征伐是为了获得土地和子民,增加赋税和抽税,所以正又有引申义为赋税、抽税。现代汉语也称征税。《周礼·夏官·司勳》:“惟加田无国正。”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正谓税也。”陆德明释文:“正,本亦作征。”
(2)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正月。《集韵·清韵》:“正,岁之首也。”比如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3)射的。简靶的中心。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正,本训当为侯中也。象方形,即日从止,亦矢所止也。”比如《诗经·齐风·猗嗟》:“终射侯,不出正兮。”侯,指箭靶,当中放一小的圆形的白布,叫作“的”,也叫“鹄”、“正”。射箭射了整一天啊,箭箭不离靶中心。
(箭靶中心也叫“正”)
(4)白昼。比如《诗·小雅·斯干》:“哙哙其正,哕哕其冥”,这是我们举过的例子(见“哙”字)。郑玄笺:“正,昼也。”
正的小篆写法如图:
(正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23,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什么是正确?标准是什么?谁规定的?
《论语》中有“政者正也”,一句话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今天溯本求源看看中国文化中对正有什么说法。不然谁都说自己是正确的,而不知出处。
今天先从拆字来分析。正字拆开是“止于一”为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翻译过来就是:“以前得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领袖。”
可见,这里把一与道是等同的,只是还没解释何者为道。谢谢阅读,欢迎关注。
八年级上册语文读读写写注音及解释
第一课 《消息二则》
1.溃退【kuì tuì】:指失败,狼狈不堪,没有秩序地撤退。
2.泄气【xiè qì】:引申为泄劲、放弃。
3.督战【dū zhàn】:在前线监督作战
4.要塞【yào sài】:筑有永久工事、准备长期坚守的国防要地。
5.业已【yè yǐ】:已经
6.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7.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第二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颁发【bān fā】:公布;发布。
2.遗嘱【yí zhǔ】:一个人说明他死后如何处理其动产和不动产的书面文件 。
3.建树【jiàn shù】: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4.仲裁【zhòng cái】: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5.巨额【jù é】:巨大的数额。
第三课 《“飞天”凌空》
1.凌空【líng kōng】: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空中。
2.翘首【qiáo shǒu】:指仰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
3.酷似【kù sì】:极其相似。
4.潇洒【xiāo sǎ】:(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5.轻盈【qīng yíng】: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6.悄然【qiǎo rán】:形容安静而无声。浑然,依然。
7.由衷【yóu zhōng】:衷心的;出自内心的。强调自发,不是假装的。
8.新秀【xīn xiù】:新近涌现的杰出人才。
9.屏息敛声【 bǐng xī liǎn shēng】: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10.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11.如梦初醒【rú mèng chū xǐng】: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刚刚醒悟过来。
第四课 《一着惊海天》
1.桅杆【wéi gān】:木质的长圆竿或金属柱,通常从船的龙骨或中板上垂直竖起,
2.浩瀚【hào hàn】:本意为水盛大貌,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
3.娴熟【xián shú】: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4.咆哮【páo xiào】: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高声大叫。
5.紧绷【jǐn bēng】:捆扎得很紧的样子。心情紧张、表情不自然。
6.镌刻【juān kè】:即“雕刻”之意;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7.一丝不苟【yīsībùgǒu】: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苟:苟且,马虎。
8.白手起家【báishǒuqǐjiā】: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9.殚精竭虑【dānjīngjiélǜ】:形容用尽心思。殚:竭尽;虑:思虑。
第五课 《藤野先生》
1.挟【xié】:本意为用胳膊夹着。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
2.樱花【yīng huā】
3.绯红【fēi hóng】:深红色。
4.宛如【wǎn rú】:好像;仿佛。委曲顺从的样子。
5.掌故【zhǎng gù】:原指旧制、旧例,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轶事。
6.落第【luò dì】:科举考试未中。又指输掉。
7.畸形【jī xíng】:生物体某部分在发育中形成的不正常的形状。泛指事物发展不正常
8.不逊【bú xùn】:不恭敬,没有礼貌;骄横。
9.匿名【nì míng】:是指的是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即指隐瞒身份、个人特征或不说明是什么人物。
10.诘责【jié zé】:诘问谴责
11.呜呼【wū hū】: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指人丧命。
12.凄然【qī rán】:凄凉悲伤。
13.教诲【jiào huì】:教导训戒。
14.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jiàn】: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15.杳无消息【yǎo wú xiāo xī】:没有一点儿音信。杳:无影无踪。
16.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17.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18,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í】: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第六课 《回忆我的母亲》
1.溺【nì】:淹没。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
2.佃农【diàn nóng】: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3.劳碌【láo lù】:辛劳忙碌。
4.私塾【sī shú】: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5.周济【zhōu jì 】:在物质上给以帮助;接济。
6.宽厚【kuān hòu】:①宽容厚道 ②深沉浑厚 ③宽阔厚实。
7.仁慈【rén cí 】:仁爱慈善。
8.连夜【lián yè】:当晚那一夜。
9.慰勉【wèi miǎn】:抚慰勉励。
10.不辍【bù chuò】:亦作“ 不惙 ”。不止;不绝。
11.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比喻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12.为富不仁【wéi fù bù rén】: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第七课 《列夫·托尔斯泰》
1.颊【jiá】:脸的两侧。
2.黝黑【yǒu hēi】: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
3.粗糙【cū cāo】:指粗笨拙劣;草率马虎。
4.崎岖【qí qū】:山路不平。
5.平庸【píng yōng】:寻常;凡庸;不高明。
6.滞留【zhì liú】:停留不动。
7.愚钝【yú dùn】:愚笨迟钝。
8.器宇【qì yǔ】:度量;胸怀。气概,风度,仪表。
9.蒙昧【méng mèi】:指昏昧;愚昧。
10.酒肆【jiǔ sì】:酒店。
11.缰绳【jiāng shéng】:指扎住马上唇的一圈绳索或皮带、附带交织而成的手柄,作为控制装置。
12.轩昂【xuān áng】: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也指身材高大。
13.胆怯【dǎn qiè】:形容某人非常害怕,有时也形容畏畏缩缩,不敢向前去是一种心理活动。
14.藏污纳垢【cáng wū nà gòu】: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15.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16.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17.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18.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第八课 《美丽的颜色》
1.微妙【wēi miào】:指深奥玄妙;精深复杂,难以捉摸。
2.燥热【zào rè】:空气湿度小而温度高。中医病证名。又称燥火。
3.沥青【lì qīng】:又称柏油。
4.骤雨【zhòu yǔ】:暴雨。
5.窒息【zhì xī】: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6.吹嘘【chuī xū】: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等。
7.荧光【yíng guāng】:在光和其他射线照射某些物质时所发出的可见光。
8.筋疲力尽【jīn pí lì jìn】: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9.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第十三课 《背影》
1.迂【yū】:①曲折。②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
2.拭【shì】:揩擦
3.搀【chün】:①在旁边扶助。②混合。
4.交卸【jiāo xiè】:①卸去职务交付与后任。②谓卸下货物,并交付对方。
5.狼藉【láng jí】:①乱七八糟;散乱、零散。②也作狼籍。
6.簌簌【sù】:①风吹物体等的声音。②形容流泪的样子。
7.赋闲【fù xián】:指没有职业在家闲着;失业在家。
8.游逛【yóu guàng】:为了消遣而闲走。
9.踌躇【chóu chú】:①犹豫不决。②思量,考虑。③得意的样子。
10.马褂【mǎ guà】: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
11.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12.颓唐【tuí táng】:萎靡不振的样子
13.琐屑【suǒ xiè】:细小、琐碎的事情。
14.触目伤怀【chù mù shāng huái】: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第十四课 《白杨礼赞》
1.开垦【kāi kěn】:把荒地垦植成农田。
2.主宰【zhǔ zǎi】:①主管;支配。②起支配、控制作用的力量。
3.倦怠【juàn dài】:疲乏,懈怠
4.丫枝【yā zhī】:①树木枝叉。②枝桠。
5.倔强【jué jiàng】:刚强,不屈服。
6.婆娑【pó suō】:①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②枝叶纷披的样子。
7.虬枝【qiú zhī】:亦作“虯枝”。盘屈的树枝。
8.伟岸【wěi àn】:①(身材)高大挺拔。②高明卓异。
9.傲然【ào rán】:①高傲地。②有时用褒义,形容坚强不屈的样子。
10.宛然【wǎn rán】:仿佛
11.秀颀【xiù qí】:美而高。
12.鄙视【bǐ shì】:轻视,看不起。
13.妙手偶得【miào shǒu ǒu dé】: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文学素养很深人,出于灵感偶然得到妙语佳作。
14.坦荡如砥【tǎn dàng rú 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
15.潜滋暗长【qián zī àn zhǎng】: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16.恹恹欲睡【yān yān yù shuì】:形容患病而精神疲乏。
17.旁逸斜出【páng yì xié chū】: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18.不折不挠【bù zhé bù náo】: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第十五课 《散文两篇》
1.兴味【xìng wèi】:兴趣。
2.洗涤【xǐ dí】: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3.卑微【bēi wēi】:地位低下而渺小。
4.牛犊【niú dú】:小牛,乳牛。
5.茸毛【róng máo】: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6.消逝【xiāo shì】:(声音、时间等)慢慢逝去,不再存在。
7.繁殖【fán zhí】: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8.凋谢【diāo xiè】:①草木花叶枯落花瓶里的旧花凋谢了。②比喻老年人死亡朋友日凋谢,存者逐利移。
9.遏制【è zhì】:阻止,禁绝。
10.濒临【bīn lín】:指位置相邻,接界。接近,将要。
11.深渊【shēn yuān】:①特指海渊。②比喻险境。③比喻无法摆脱的困境。
12.星辰【xīng chén】:星的总称。
第十六课 《昆明的雨》
1.乍【zhà】:①忽然。②刚,起初。③张开,鼓起。
2.辟邪【bì xié】:辟邪,即避凶,指驱除邪恶;偏邪不正;驳斥邪说。
3.鲜腴【xiān yú】:新鲜肥美。
4.篱笆【lí ba】:用竹子或树枝等编成的栅拦。
5.格调【gé diào】:①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②人的风格或品格。③格式;式样。
6.吆喝【yāo he】:①大声喊叫。②大声驱赶;大声趋逐。③呵斥;喝令。
7.暮年【mù nián】:人到老年。
8.情味【qíng wèi 】:情趣、情谊
9.苔痕【tái hén】:苔藓滋生之迹。
10.密匝匝【mì zā zā】:严实稠密的样子。
11.连绵不断【lián mián bù duàn】: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12.张目结舌【zhāng mù jié shé】: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第十七课 《中国石拱桥》
1.雄跨【xióng kuà】:大幅度跨越。
2.记载【jì zǎi】:①把事情记录下来。②记录事情的文字。
3.残损【cán sǔn】:①残害;损害。②伤残缺损。
4.古朴【gǔ pǔ】:古老而质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5.桥墩【qiáo dūn】:桥梁的主要支承物。
6.推崇【tuī chónɡ】:尊崇,推重崇敬。
7.侵略【qīn lüè】:①侵犯掠夺。②一切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和对他国人民的掠夺和奴役的行动。
8.序幕【xù mù 】:①戏剧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②比喻某件事情的开始阶段。
9.巧妙绝伦【qiǎo miào jué lún】: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10.交头接耳【jiāo tóu jiē ěr】: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11.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12.独一无二【dú yī wú èr】: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第十八课 《苏州园林》
1.竿【gān】:①竹子的主干。②特指“钓鱼竿”
2.映衬【yìng chèn】:①互相映照、衬托使显现。②修辞方式,并列相反的事物,形成鲜明的对比。
3.败笔【bài bǐ】:①书法或绘画中不好的一笔。②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4.丘壑【qiū hè】:指山峰与河谷;山野幽僻的地方;比喻深远的意境。
5.雷同【léi tóng】:雷一发声,万物同时响应。今泛指事物与人相同者。
6.嶙峋【lín xún】:①形容山石峻峭、重叠。②形容人消瘦或刚直有骨气。
7.依傍【yī bàng】:①依赖;依靠。②指艺术、学术等方面模仿别人。
8.蔓延【màn yán】:向四周扩展延伸。
9.蔷薇【qiáng wēi】:是蔷薇属部分植物的通称。
10.芭蕉【bā jiāo】
11.雕镂【diāo lòu】:①犹雕刻。②指雕刻品。③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12.斟酌【zhēn zhuó】:①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②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
13.明艳【míng yàn】:鲜艳,明丽
14.因地制宜【yīn dì zhì yí】: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5.自出心裁【zì chū xīn cái】: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16.重峦叠嶂【chóng luán dié zhàng】: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17.俯仰生姿【fǔ yǎng shēng zī】: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第十九课 《蝉》
1.轧【zhá】:用于轧辊、轧钢等。[yà]①圆轴或轮子等在东西上面滚压。②排挤。③姓。
2.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
3.暴晒【bào shài】:将物体置于阳光下使之干燥。
4.隧道【suì dào】:①指墓道。②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道
5.恶劣【è liè】:很坏。
6.倒悬【dǎo xuán】: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常用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重大变化上。
7.折皱【zhé zhòu】:未被展平的折痕(如在薄膜上的)。
8.纤维【xiān wéi】: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
9.防御【fáng yù】:防守抵御。
10.顾忌【gù jì】:因某种顾虑而不愿直言径行。
11.联结【lián jié】:联络,联系,结合连接。
12.跳蚤【tiào zao】:一种节肢动物。
13.车辙【chē zhé】:车轮辗出的痕迹道口两侧的人流、车流汇成一片。
14.黏土【nián tǔ】:有黏性的泥土。
15.寻觅【xún mì】:寻求,探索。
16.喧嚣【xuān xiāo】:①声音杂乱,不清静。②叫嚣;喧嚷。
17.欢愉【huān yú】:欢乐而愉快。
18.懒洋洋【lǎn yáng yáng】:慵懒貌;精神不振貌。
19.不怀好意【bù huái hǎo yì】:怀:包藏。没安好心。
20.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第二十课《梦回繁华》
1.绢【juàn】: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
2.驮【tuó】:用背(多指牲口)负载人或物。[duò]骡马等负载的成捆的货物。
3.冗【rǒng】:①闲散的,多余无用的。②忙,繁忙的事。
4.沉檀【chén tán】:厚重的檀木
5.翰林【hàn lín】: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6.题跋【tí bá】: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
7.擅长【shàn cháng】:独具某种特长
8.城郭【chéng guō】: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现在泛指城或城市。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9.考订【kǎo dìng】:考核订正。
10.田畴【tián chóu】:田地等。
11.岔道【chà dào】:①岔路。②歧路。
12.簇拥【cù yōng】: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卫护着。
13.踏青【tà qīng】: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观赏春景。
14.行旅【xíng lǚ】:远行的人;往来的旅客。
15.宏敞【hóng chǎng】:高大宽敞。
16.攫取【jué qǔ】:①抓取;拿取。②获取;掠取。
17.遒劲【qiú jìng】:强劲有力;刚健有力。多指书画的运笔。
18.春寒料峭【chūn hán liào qiào】:形容初春的寒冷。
19.长途跋涉【cháng tú bá shè】: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20.摩肩接踵【mó jiān jiē zhǒng】: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21.络绎不绝【luò yì bù jué】: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吃过识人不明的亏。因为我们涉世未深,缺少人际交往的经验,往往以为心简单,世界就简单。
但其实人心非常复杂,世上虽然善良的人很多,但是别有用心的人也不少。如果自己处世时没有戒心,就很容易被小人利用,让自己上当受骗。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弘一大师说过的处世箴言。我们防备小人,并不是内心充满算计,也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刚刚踏入社会,如何鉴别身边的人到底是小人还是君子呢?
古往今来,其实有很多这方面的名言:“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不害人,小人不责己。”这就是老祖宗的识人术:一个人是不是君子,看这三点就行了
一、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孟子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一个人有了能力之后,不能只为自己谋利,而是要为众生多做贡献。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大的本事,就管好自己,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从这番话中,我们还可以读出古人的一种思维。他们觉得一个人能为大众去谋福利,这是最高尚的事情。一个人只为自己的私利而谋划,甚至为了一己之私,去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这是最不可取的行为。这其实也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为什么老祖宗会说:“君子上达。”就是指君子有积极向上的追求。他们想要达成的志向,是通达仁义至理。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自己做到博爱众生。把所有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甚至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宁愿自己吃亏,也要成就别人,这才是君子所为。
而“小人下达”,意思就是小人没有什么远大的追求,只不过是为了贪名图利而已。虽然一个人想让自己变得富裕,想让家人过更好的生活,这种出发点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小人在谋取利益的时候,往往会无所不用其极,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去占别人的便宜,而让自己过得更好。所以这是下达之道,结果就是小人自甘堕落、日渐沉沦。通过这一点,就能把君子和小人看准了。
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如果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这是君子和小人,在面对金钱利益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那么“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就是君子和小人,在为人处事上的差异。
君子泰而不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真正的君子,在人际交往中,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之上。他们总是很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跟他们打交道,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感到心神安详舒泰。君子虽然很有能力,但是却从来都不会盛气凌人,这就是君子有修养的地方。
小人骄而不泰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不管他到底有没有才华和本事,都是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所以就看不起别人。这种骄傲自大的人,如果遇到了比他更强的人,就会心生嫉恨,总是无事生非,去找别人麻烦。如果遇到了不如他的人,就会对别人冷嘲热讽,通过踩低别人来衬托他自己。
这种小人行径,必然为人所不齿,就算他能够通过这样,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是却会引起众人的反感,久而久之,就会被所有人孤立,不会有什么远大的前途。而君子厚德载物,总是做与人为善的事情,就会赢得人心,获得所有人的好感。有了好人缘之后,就能得到更多成功的机遇。我们从君子和小人,处世的境界上,就能看人一看一个准。
三、君子不害人,小人不责己
诸葛亮是世人心中有大智慧的人,所以他深受世人的崇敬,他曾经说过一句识人口诀,这样说:“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在识人的时候,想要知道这个人到底如何,就要搞清楚他有没有是非观念。所以,我们要问他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如何去回答,就知道这个人三观正不正,还是思想非常狭隘。
君子不害人,小人不责己,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正人君子,他的内心中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而且不会受利益的诱惑,去改变自己的坚持。他们做人会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仅不会用狡诈的手段去伤害别人。当别人犯了错误,他们也会宽厚恕人,给别人改过的机会。
小人的行为,恰恰与之相反。小人不责己,就是他们犯了错误之后,从来不会谴责自己,而且还会以己之过为人之过。他们经常会推卸责任,怨天尤人,说错误是自己运气不好导致的。甚至还会恶人先告状,把错误归咎给别人,这种行为真的为人所不齿。
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也许会因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对很多事情不够了解,无法知晓所有事情的对错。但是一个人最起码应该知道自己做一件事,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否则就是一个是非不分的人,这也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通过这一点去看人,一看一个准。
弘一大师说过:“君子利人,小人利己。”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根本之别。君子就算没有能力帮人,也不会去伤害别人。小人宁愿伤害别人,也要为自己谋取私利。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擦亮眼睛,看清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说起娼妓,人们可能就会想到提供某些的那类人。然而,现在很多人却不知”道‘娼’和‘妓’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古代,娼和妓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概念。那娼和妓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首先,“妓”并不等于“娼”。娼是需要出卖肉体的,向别人提供某些服务,属于“下九流”,娼与现代意义上的差不多。而中国古代的“妓”,是卖艺不卖身的,她们在古代大多拥有较高的地位,属于“中九流”,甚至有一些名妓地位更是高得可怕,与皇帝也有一些不清不楚的关系,例如北宋时期的名妓李师师,她与著名文人周邦彦、晁冲之有来往,有诗词互赠,又与宋徽宗有过交往,有过许多风流韵事。
“妓”首先需要长得绝色倾城,而且还需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放在现在每一个都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就是所谓才女。她们通常收费昂贵,不是寻常百姓人家能请的起的,这些女子有些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出卖自己的才艺,有些是因为战乱家破人亡没有办法才入此行,也有纯粹是因为自己喜好的奇葩,像这一类妓的地位并不是绝对低下,这样的女子往往最后还能从良,嫁个好人家。当然战乱时期的一些奴隶也有可能被当时朝廷送去为妓,这一类的妓下场往往不太好,地位也不会太高。
“妓”非“娼”,并非人们想的从事那种下贱营生。这些女子只不过是只是陪酒、吟诗作对、弹琴作画。在古时候,人们喝酒吃饭,吟诗作对的时候,身边要是有几位“名妓”,那可是极为有面子的事。在我国历史上,江南自古多名妓,其中被称为十大名妓的分别是苏小小、绿珠、李师师、柳如是、董小宛、陈圆圆、顾媚、李香君、小凤仙、赛金花。
而且娼和妓的服务对象大也不同,“娼”大多在街市热闹处揽客人,服务对象多为社会底层劳动者,而“妓”服务对象多为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官妓”在古代是合法的,而“暗娼”在大多数朝代都是受法律打压制裁的。
说完娼和妓的区别,再说说我们经常听见的一句俗语,就是“笑贫不笑娼”。它的意思不是说:让我们不要去取笑“为娼”的人,要去取笑贫苦的人。这是不正确的。“笑贫不笑娼”真正的意思是指:人们只会从表面上的物质好坏来区别自己看高谁,蔑视谁,全然不顾道德。通俗一点就是说人们只会笑话没钱穷苦的人,而不会去在乎你这些钱是怎么来的,只要你有钱,就会高看你一眼。这里的“娼”泛指为了富贵生活、钱财而不惜手段的人。
并且这样的一句俗语下面还有更为经典的一句:“救急不救穷”。这也是值得大家深思的一句话,非常之经典。很大部分的穷人之所以穷,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自己的不努力,不求上进。遇到这样的人,也只能帮他一时而不能帮他一辈子。而在别人困难时刻给予他帮助的话,别人会感激你一辈子的,当然除了那一些“白眼狼”了。
古代“妓”的地位虽然不低,但这些貌美薄命的女人,却也从来不入正史的法眼。但是在历代的野史当中,她们却留下了流光溢彩的一笔,以多情、侠义、温柔缱绻、充满灵性的生命姿态,为我们这个民族增添了另外一道道多姿多彩的历史符号。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有人说:“人类就是忘恩负义,当你不再为他们做事,他们就会把你对他们所有的好全忘掉,忘的一干二净,并且产生新的仇恨。”也许这是真的!
小王是我们几年前认识的一个人。当时他在我们所负责的片区收快件,别人举报他,说他跨区取件,让我们管管。
本来也是很气愤的,对于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向公司举报,严厉惩罚的。可是,老公见他孤苦伶仃一个人,个子又很小,不到一米二的样子,瘦弱的两条腿,还是O型的。就说,算了,也给他留口饭吃吧!
就这样,他没有被我们举报赶走,而是留了下来,继续收件。不过他可能也感觉到不好意思,就收了快件从我们网点走。
就这样一晃两三年。那几年,他虽然很忙,可是也很高兴,因为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了!
虽然他常常出错,可是我们都原谅了他,看他不容易,看他可怜。可是后来,由于他身体原因,没有再收件了,就租房住在我们店铺后面的村子里。
他有一个老父亲,还有一个弟弟。由于他不能上班,就在家带他弟弟的孩子。他的老父亲也还在上班,常常接济他。
本来以为,这样一个可怜的人,应该没有什么坏心眼吧?谁知我们却都想错了!
今年上半年做丰网的时候,有一个他的快递,我们看地址就是附近的,就入了库。谁知却被客服通知说,有投诉!
我给他打电话,说了这个快件在我们这里,他住的村子里的人都在这里拿快递的,很方便。可是他却不愿意来拿。
后来又给他打电话,好说歹说,才来把快递取走,取走了还投诉一把!
我当时真的是很生气!想当年我们是如何对他的?帮他,照顾他生意,更是基本上以成本价让他收件,让他赚钱。可是他呢?却恩将仇报!
本以为他投诉一次就算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他的快递,差不多把他给淡忘了!结果昨天突然又来一个,而且当他打电话的时候,已经给他送了过去!
可是他还不依不饶,依然回复“不满意”!本就是做过快递的人,也知道这三个字代表着什么。可是他却还这样做。
再次打电话给他,他一看是我们的电话,可能也知道,就一直不接。算了!投诉就投诉吧!为了这点罚款,难道还要求他不成?
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去善良对待,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忍让。善良有尺,忍让有度,和不懂感恩的人保持距离,和得寸进尺的人不要联系。
以前觉得他可怜,帮他,他以为你是应该的。再后来不再帮他,他就恨你!
一路走来,我们用善良喂了多少不懂感恩的人,最后却被人当成了傻子。
我给老公说,他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知道好歹?老公说,不要和这样的人计较。因为他就是一个垃圾人!
以后,不值得原谅的人不要原谅,没用;不值得可怜的人不要可怜,没意义(不值得同情的人不要同情,不值得(不懂感恩的人不要交,麻烦!
在这世上,并非每个人都懂得感恩,都会领你的情。总有些人值得你对他好,有些人不值得。我们能做的就是,恰当的选择朋友,与真诚的人交心。对懂得感恩的人,就给他更多;不懂的感恩的人,离他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