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顺陵巨大的封土堆】安·帕卢丹,英国女艺术史学家,此人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来到中国考察帝王陵石刻,并拍摄了1000多张彩色照片。本组照片反映的是武则天母亲(武周孝明高皇后杨氏)顺陵的情况。顺陵规模庞大,规格极高,如同一座帝王陵。
【顺陵神道旁的石刻】顺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马村西南,龙枣村东北,距离咸阳市约18公里。武则天母亲死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九月,终年92岁。以这样的高龄去世,当时实属罕见。
【朱雀门前石狮子】永昌元年(689年),武则天距离称帝近在咫尺。为了政治宣传需要,武则天追尊其父为“忠孝太皇”,母杨氏为“忠孝太后”,杨氏墓改称“顺义陵”。都改为陵墓了,规模一定得到扩大。果不其然,随着武则天的地位不断抬升,顺义陵的规模不断得以扩大。
【朱雀门前石狮子】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建立武周。为了与自己的地位相匹配,武则天将母亲陵墓改名“顺陵”,并在原来规模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达到了近110万平方米。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献陵面积还不到60万平方米,就是说武则天母亲陵墓的规模是李渊的两倍。
【陪同安·帕卢丹考察的中国人】武则天在扩建母亲陵墓的同时,召集天下能工巧匠雕刻大量石象生,这意味顺陵明显僭越武则天之前唐朝帝陵的制度。然而,当时群臣无一人敢反对。
【朱雀门麒麟(有争议,也有人说这是天禄)】共有两尊,位于神道南端两侧,东雄西雌,相向而立。兽与座为一块整石雕刻而成,四肢及垂尾与座相连,长4.2米,宽1.5米,高4.15米,重达70吨。
【安·帕卢丹(中间)在调查朱雀门麒麟】规模如此大的陵墓,在当时分为有内城和外城。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只剩夏为数不多的石象生、以及高大的坟冢。据不完全统计,顺陵有石人、石羊、石马、石蹲狮、走狮、石独角兽等约30多件。
【玄武门仗马】“威武森严的石狮、栩栩如生的石像、高大英武的走狮、惟妙惟肖的神兽,一尊尊矗立在田野中的高大石刻在斜阳的照射下更显得古老沧桑。”这是专家们对顺陵石刻的描述,足见这些石刻雕刻之精美。
【数量众多的石象生】“乙巳四月,余至咸阳过顺陵,见陵制壮丽,几与昭、乾二陵。南双阙内天禄、辟邪二石兽东西相向,高丈许;又北翁仲十,又北石狮二,南向尤高大;又北为陵庙旧址,今为佛寺三层,碑石一片在中楹,可坐可卧,百许字,径可二寸,寺后石兽、翁仲如前之数,又北巍然陵也。”这是清朝人对当时顺陵的描述。(《来斋金石刻考略》)
【朱雀门麒麟(今照)】1961年,顺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顺陵得以了比较好的保护。
武则天是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不过有意思的是中国仅有的一座武则天祀庙既不在西安市、洛阳市,也不在祖籍地山西省,而是很多人相对陌生的广元市,因为这里是她的出生地,她的童年和少女时期就在广元度过的。
皇泽寺位于嘉陵江西岸,乌龙山的东麓,早在1961年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是广元市区的招牌景区,广元市的旅游宣传主要是围绕“女皇故里”展开的。
皇泽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已经1000多年,最初并不是纪念武则天的地方,而是为了纪念战国水利大师李冰和他的二儿子的“川主庙”。
武则天的父亲原本是个山西商人,因为结识李渊而走上仕途,在武则天还没有出世之前就来到当时还叫“利州”的广元做官,并在此生下武则天。
皇泽寺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供奉武则天,民间说法不一,可以确认的是公元959年的蜀广政二十二年对皇泽寺进行改扩建时,里面就有武则天像了。
皇泽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屡毁屡建,现在看到的建筑群是清代重建的。
这里除了是武则天的祀庙,石壁之间还分布着很多洞窟造像,艺术水准可以和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相媲美,民间素有“小莫高窟”之称。
皇泽寺依山而建,具有君临天下的气势。这里除了是广元市重要的人文景观,也是欣赏嘉陵江两岸美景的好地方。
皇泽寺的石窟造像主要分布在中心柱窟和大佛石窟内,这些石窟和地面的落差都不高。
大佛石窟原本是没有建筑的,清代道光年间始建了大佛楼,用来保护大佛窟,现在看到的大佛楼是1980年重建的。
大佛窟高七米,宽6米,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中期,虽然经历岁月洗礼,除了少数造像有所变化,其他大多数造像依然栩栩如生,神态清晰,实属奇迹。
武则天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不可否认是个“狠角色”,否则很难在重重磨难之后重回皇权的中心,并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要知道唐代的社会风气虽然相对开明,但女人当皇帝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武则天大家都认识,中国第一任女皇帝,在位期间,做过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作为一个传奇性人物,武则天在临终前,做了三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第一件,她把国号由“周”改为“唐,把江山还给姓李的。第二件:立了一块无字碑,把自己一生的功过,都交给后人评说。第三件:自己的名号,不再是皇帝的身份,而是唐高宗李治的妻子,以皇后的身份跟李治埋在一起。
抛开前面两件事不讲,今天单给大家武则天跟李治埋一起的这个陵墓。他们这个陵墓,叫乾陵,位于陕西咸阳,位置很早以前就被公开。但乾陵厉害的地方在于,告诉大家位置在哪,就是没人能挖到。要知道,唐朝的帝王墓,包括李世民,都被挖个一干二净。而武则天的陵墓被挖了三次,却完好无损,始终没人找到。
挖第一次的时候,是在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黄巢带着四十万人马,想要在乾陵上挖条沟,盗掘乾陵。结果几十万人挖了很久,什么东西都没找到。现在乾陵周围,还留下一条大沟,证明着黄巢当年的失败。
第二次挖的时候,间隔时间也不长。这伙人同样也是当时的军阀。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当年这批人挖到一半的时候,天上打雷下雨,搞得跟遭了天谴一样。这位军阀一看,立刻就怂了,最后也放弃了。第三个是在时期的一伙军阀。这些人拿着炸药上,可最后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两个信息。第一个:乱世时期,有枪的人腰杆子硬。第二个:武则天的陵墓真是难找。
为什么会这么难找?史书里也有一些记载。说是当年帮武则天看陵墓的,是当时的风水大师兼预言家袁天罡亲自找的。据说当时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么一个地方。武则天埋到这里以后,当然是不会被盗了。其实更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武则天的陵墓是整个山势修建的,本身更容易做防盗。
不过,在上世纪的时候,一帮工人无意中找到了地宫的陵墓。乾陵因为没有遭到过盗墓破坏,文物肯定不少。所以,当时郭沫若曾主张进行发掘。只不过,当时考虑到没有办法保护,才停止。也幸好没有发掘,今天我们还能见到乾陵的风貌。女皇大人也能有个妥当的安息之地。
【顺陵巨大的封土堆】安·帕卢丹,英国女艺术史学家,此人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来到中国考察帝王陵石刻,并拍摄了1000多张彩色照片。本组照片反映的是武则天母亲(武周孝明高皇后杨氏)顺陵的情况。顺陵规模庞大,规格极高,如同一座帝王陵。
【顺陵神道旁的石刻】顺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马村西南,龙枣村东北,距离咸阳市约18公里。武则天母亲死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九月,终年92岁。以这样的高龄去世,当时实属罕见。
【朱雀门前石狮子】永昌元年(689年),武则天距离称帝近在咫尺。为了政治宣传需要,武则天追尊其父为“忠孝太皇”,母杨氏为“忠孝太后”,杨氏墓改称“顺义陵”。都改为陵墓了,规模一定得到扩大。果不其然,随着武则天的地位不断抬升,顺义陵的规模不断得以扩大。
【朱雀门前石狮子】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建立武周。为了与自己的地位相匹配,武则天将母亲陵墓改名“顺陵”,并在原来规模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达到了近110万平方米。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献陵面积还不到60万平方米,就是说武则天母亲陵墓的规模是李渊的两倍。
【陪同安·帕卢丹考察的中国人】武则天在扩建母亲陵墓的同时,召集天下能工巧匠雕刻大量石象生,这意味顺陵明显僭越武则天之前唐朝帝陵的制度。然而,当时群臣无一人敢反对。
【朱雀门麒麟(有争议,也有人说这是天禄)】共有两尊,位于神道南端两侧,东雄西雌,相向而立。兽与座为一块整石雕刻而成,四肢及垂尾与座相连,长4.2米,宽1.5米,高4.15米,重达70吨。
【安·帕卢丹(中间)在调查朱雀门麒麟】规模如此大的陵墓,在当时分为有内城和外城。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只剩夏为数不多的石象生、以及高大的坟冢。据不完全统计,顺陵有石人、石羊、石马、石蹲狮、走狮、石独角兽等约30多件。
【玄武门仗马】“威武森严的石狮、栩栩如生的石像、高大英武的走狮、惟妙惟肖的神兽,一尊尊矗立在田野中的高大石刻在斜阳的照射下更显得古老沧桑。”这是专家们对顺陵石刻的描述,足见这些石刻雕刻之精美。
【数量众多的石象生】“乙巳四月,余至咸阳过顺陵,见陵制壮丽,几与昭、乾二陵。南双阙内天禄、辟邪二石兽东西相向,高丈许;又北翁仲十,又北石狮二,南向尤高大;又北为陵庙旧址,今为佛寺三层,碑石一片在中楹,可坐可卧,百许字,径可二寸,寺后石兽、翁仲如前之数,又北巍然陵也。”这是清朝人对当时顺陵的描述。(《来斋金石刻考略》)
【朱雀门麒麟(今照)】1961年,顺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顺陵得以了比较好的保护。
武则天留给历史的精彩颇多,最精彩的当然是她成为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延续了贞观之治,将大唐盛世继续发展下去,朝着巅峰发展,同时还活了82岁,可以说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也对历史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且,在她身后,还给历史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至今尚未解开,那就是武媚娘与其夫君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改朝换代,无数战乱,岿然不动,从来没有被盗过,可以说创造了一项纪录。
谜团一:唐朝大臣为何反对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
位于陕西咸阳乾县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其妻子武媚娘的合葬陵墓。公元683年,武媚娘的老公唐高宗去世,后来葬在事先已经修好的乾陵。
绝大多数人一提起大唐王朝,肯定会想起长安城,其实,唐高宗的最后岁月是在东都洛阳度过的,武则天的大部分岁月,也是在洛阳度过的,大唐王朝有过一段不短的东都岁月。唐高宗李治在洛阳的时候,病得不行,下令大赦天下,老百姓很高兴,然而病重的李治很伤感地说:大家伙虽然开心,可是我不行了,希望还能回到长安去,死也要死在那里,“苍生虽喜,我命危笃”,“得还长安,死亦无恨”。当晚,李治就死了。第二年八月,也就是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李治葬在乾陵。
唐高宗死后22年,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82岁的武则天去世,第二年,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合葬。
事情的脉络很清晰,唐高宗先葬在乾陵,然后是武则天入葬。然而,这对皇帝夫妻的合葬,并不像文字记载的那么简单,这当中有技术难度。
就在武则天去世后不久,唐中宗决定将其母亲与父亲合葬,有个叫严善思的大臣却上书表示反对。严善思很受武则天器重,懂得天文地理,每次有异常的天文现象,武则天都会问严善思,严善思总能给出让人比较满意的回答,因此他官至御史大夫、太史令。
严善思反对合葬的理由是什么呢?他的理论依据源于《天元房录葬法》,“尊者先葬,卑者不合于后开入”,身份尊贵的先葬入陵墓,后来身份稍微卑微的,就不应该打开陵墓再葬入。严善思认为,武则天的身份比唐高宗的地位低下,不应该死后再惊动乾陵,这是对先帝的不尊重。
严善思还列举历代皇帝皇后不合葬的例子,主要是汉朝的,“伏见汉时诸陵,皇后多不合葬”。严善思将朝代的命运和皇帝入葬制度生拉硬拽,说汉朝正因为皇帝皇后不合葬,所以国运长久,而到了魏晋时期,皇帝皇后合葬,结果国运不昌,年份不长,这个其实毫无科学依据。
当然,严善思也不是全都在胡扯,他提出,合葬有难度,难以施行,“臣又闻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今若开陵,必须镌凿”,这句话透露了一个重大的信息:乾陵是怎样封闭墓室的。根据这段文字记载,后人可以得知:乾陵是用巨石塞住门口,石头与石头的缝隙当中,都灌注了铁水,如果想要打开,技术难度很大,又得用大量人力物力,简直又是一个新的大工程。
很多研究乾陵的人忽视了这个细节,都认为乾陵之所以打不开,是因为巨石塞门,浇灌铁水,然而,严善思的文章告诉我们:在武则天入葬之前,乾陵就已经如此摆布了。灌铁水并非武则天遗体进去之后才进行的。
最后,朝廷没有采纳严善思的意见,还是将武则进去了,那么这就说明,当时唐朝政府又搬开了那些灌注着铁水的石门,等于是破坏了一次,然后才将二人合葬,接着又重新修一次。到底是怎么凿开的?武则进去之后,是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加固措施?史书不再有新的记载。
所以说,“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这个细节,有可能并非乾陵封闭的最终状态。
谜团二:黄巢和五代藩镇都没能打开乾陵
历史上每一个王朝在灭亡之后,历代帝王的陵墓也会遭受重大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例如在王莽的新朝灭亡之后,那些打着恢复汉朝的军队进入长安,却大肆破坏汉朝皇帝的陵墓,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以及吕后的墓葬,都被盗得精光,连尸骨都保不住。
唐朝皇帝的陵墓也不能逃脱这个命运,唐太宗的昭陵被盗得七七八八。然而,乾陵却完好地保存下来,从来没让大小盗墓贼得逞过。
首先是黄巢,黄巢大军进入长安后,也打过乾陵的主意,他动员了几十万大军,夜以继日地挖掘,结果徒劳无功,乾陵的墓道在哪个方向?连门都摸不着。这次大规模挖掘行动,只留下了一道深达40米的黄巢沟,作为证据存在,也作为一种地貌永久地存在着。黄巢不久就被唐朝军队和沙陀兵击退,如果他能再多点时间待在长安,或许能琢磨出一些门道来。
又没多久,来了个大盗墓贼,其盗墓规模远胜于黄巢,收获也远大于前者,且看欧阳修编纂的《新五代史·杂传二》里的记载。
唐朝灭亡之后,北方有个名叫温韬的军阀,投靠了后梁,后梁封他为静胜军节度使。温韬所管辖的地方,正好是唐代皇陵所在地,他不由得惦记起来,然后就动手。《新五代史》里对他的盗墓过程有记录,“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在长达七年的盗墓过程中,唐太宗的昭陵最难打开,但最终还是被打开了。史书对昭陵的内部结构和藏物都有简略描写,温韬带人从墓道进去,发现里面也有恢弘华丽的宫殿,和人间没有区别,“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左右两边排列着两排石床,石床上都摆着铁盒,铁盒里都是历代书画,“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
唐太宗昭陵的设计师是大名鼎鼎的画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这些出于大艺术家的建筑设计作品,可惜被毁了。
而在温韬肆虐的七年当中,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却幸免于难,安然不动,史书对其未遭洗劫的原因是这样解释的:“惟乾陵风雨不可发”,似乎很简单,因为在盗墓的时候,风雨大作,盗墓者不得不作罢。但这个解释是有点牵强的,温韬驻扎在这一带的时间并不短,他有的是空闲去琢磨乾陵,也有的是人力物力去掘乾陵,偶尔一两次风雨就能阻止一个拥有几万大军的节度使?恐怕这不是一个好解释。只能说明:温韬也遇到了跟黄巢一样的技术难题,压根就没找到墓门,或者说压根打不开墓门。后来,也有大规模军阀盗墓行为,动用炸药,也不成功。
温韬的下场也很惨,后梁灭亡之后,他投靠后唐,后唐的大臣骂他是“此劫陵贼尔,罪不可赦”,后来还是被流放赐死。
乾陵的负责营造者叫韦待价,是个武将,他到底作了什么设计,至今是个谜。
谜团三: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底在不在乾陵里
《新五代史》在记录温韬盗墓时,提到这么一个细节:唐太宗的昭陵里有大量书画作品,“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这里所说的“钟、王笔记”,应该是指三国书法家钟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至于所谓的“纸墨如新”,恐怕是夸张了,钟繇、王羲之和唐太宗相隔好几百年,其书法作品在唐朝保留下来,肯定不假,但至于说像新的一样,则真的只是说说而已。
既然提到了“王”的作品,那么十有八九应该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唐太宗一生钟爱这部书法作品,用了非常手段将其弄到手,后来又舍不得放手,传说随之下葬,上百年后却被盗墓了。这段记载,似乎说明被唐太宗据为己有的《兰亭序》因为盗墓又流入民间,此后才消失的。或许,《兰亭序》可能毁于盗墓过程当中,因为温韬是个粗人,不懂艺术品,只拿包装在书画作品外面的绸缎,至于书画作品本身,则弃如敝屣,白白地糟蹋了。
后来又有说法,认为《兰亭序》应该是在唐高宗、武则天合葬的乾陵里,这有可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不希望书圣的神作被破坏,依然安全地保存在乾陵里,善良的人们将保护书法作品的任务交给了地下的唐高宗武则天夫妇。
这个已经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乾陵里,应该还有魏晋时期另外一些重要的书画作品,保存程度如何?品相如何?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