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射手座

龙女是什么意思(沙舞的龙女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22 07:34:17 作者:往事如风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取名原来有这么多讲究,且看金庸先生的示范

来源丨喜马拉雅FM张佳玮的精品课《说金庸》

编辑丨林迹和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的武侠剧翻拍,让金庸先生的小说即使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都不算陌生。

可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金庸先生的小说中,除了情节设置和武术描述外,对于人物名字也是极其讲究的,甚至与《红楼梦》有相媲美之势。

以下,便一起来领略金庸先生笔下一些取得富有深意或者代表性的名字。

取用现成

“神雕大侠”杨过,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来自南宋辛派词人刘过,字改之。金庸先生取其意“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寄托了郭靖希望杨过能够与其父杨康不同、忠孝两全的期望。

和杨过谱写了一段旷世绝恋的小龙女,名字应来自于唐代李朝威《柳毅传》中“龙女牧羊”的故事。可见从名字起,她就被定下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美若天仙的基调。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大师傅柯镇恶,其名来源于历史上的一位大将。王镇恶,东晋名将,史书记载他好读兵书、长于谋略、处事果断。这些性格特征在柯镇恶身上也有所体现,并且符合他作为“江南七怪”之首的身份。

反道而行

《倚天屠龙记》的主角张无忌,名字中“无忌”就是“百无禁忌”的意思,可知父母望他无灾无难,平安吉祥。

《笑傲江湖》林平之和《天龙八部》游坦之,一者为副威镖局之少镖头,一者为聚贤庄之少庄主,都是出身富贵人家,本该无忧无虑,然而这两位公子都遭遇了巨变,人生经历可谓是惨烈,与“平坦”无缘。金庸先生用这两字为他们命名,反向暗示了他们的结局。让读者重来回首之时,感慨万千。

内化经典

内化经典的案例,就该说说“乾坤五绝”了。

《射雕英雄传》中五位高人被誉为“乾坤五绝”,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金庸先生对他们的命名参考了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

东方尚青,属木,故“东邪”为黄药师;南方尚赤,属火,故“南帝”号一灯;西方尚白,属金,故“西毒”为欧阳“锋”;北方尚黑,属水,故“北丐”为“洪”七公;中央尚黄,属土,故“中神通”为王重阳。

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镶嵌在五人的姓名中。同时,每位高人的日常衣着或者喜好也基本应合了这五行之说。以黄药师举例:

“东,色青”,书中写到黄药师初次出场就是身穿青色布袍。

“东为木”,黄药师三字表面看来似乎有“草”无“木”,其实不然。金庸先生身在香港,使用的是正规的繁体字。“药”字的写法是“藥”,一根巨木,赫然在下。

自成一格

阿碧。“碧”的本意是“青绿色的玉石”,自有一种莹润、通透的气息。而《天龙八部》中的阿碧给人的感觉亦是如此。其可爱,与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有三分神似,令人读过不忘。

穆念慈。念慈者,怀念母亲也。古时称父亲为家严,母亲为家慈。

《射雕英雄传》全书都没有写穆念慈的父母是谁,也就无从知晓穆念慈的身世。可以猜想的是,她本是孤儿,由于杨铁心的收养,她总算是有了父爱,所以更怀念其母的爱,也隐约道出了穆念慈内心的柔软和对家庭、亲情的渴望。

读《倚天屠龙记》,一定会对其中的周芷若印象深刻。周芷若的父亲是汉水江畔的一名船夫。从屈原的楚辞中就可知,水边多兰芷、杜若这些水生植物。芳芷、杜若都是是香草,而周芷若的相貌也如她名字一般秀若芝兰。

夏雪宜、温青青二人是《碧血剑》中一对父女。夏季炎热,只有寒冬才会降雪,所以“夏”与“雪”本不“宜”,但却反映了夏雪宜身上正反两种突兀的双重性格。

温青青名字是母亲温仪所取。温家与夏家有仇,所以她由母亲抚养长大。她的名字让人想到“青青河边草”的一派夏日草木繁荣的景象。说明温仪在为爱女取名的时候是念着夏雪宜的。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并试图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续。

关于主播:

张佳玮:1983年生于无锡。在大学期间开始出版作品。其文涉猎广泛,言辞精妙,人称“张公子”。

天涯社区评价他:他华丽,他风骚,他博古通今,他琴剑双绝,他已成为一个现象,他已成为一段传说。张佳玮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象征。

2012年9月前往法国留学,现居巴黎。自由撰稿人。

关于喜马拉雅:

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苏州舞厅,曾经的木渎

上世纪90年代是苏州木渎娱乐产业最辉煌最繁荣的时期,全镇KTV数量暂且不谈,光是大大小小的舞厅就有68家。每天晚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如果有人要问68家舞厅这一数据是怎么得来的,难不成是一家一家的数过?这是来源于94年在木渎开舞厅的某位老板娘亲口所述。当年木渎舞厅的繁华程度,远远超过许多人的想象。

一,香港街和花苑街的前身。

这两个地方最早是农田,后来进行开发,搞了类似于浙江海宁的皮革城,也就是很多苏州人俗称的皮件市场。皮革城没有搞起来,接着就开始进行娱乐产业,因此木渎的皮件市场也被众人调侃为皮?市场。全镇娱乐产业从业人员到底有多少,这也许连土生土长的木渎人也说不清楚。每天傍晚时分,场面非常壮观。到过年的时候,来自外省各地的姑娘把木渎各家银行的钱都被取光了。毕竟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支付,很多姑娘要带着现金回老家过年。受年代的认知限制,淘金的姑娘们也很少有人想到要在苏州买房定居,很多人习惯把钱带回老家盖楼房。

二,某地姑娘撑起木渎舞厅的半边天。

众所周知,不管是舞女还是KTV中的姑娘 ,几乎没有本地人。根据老板娘S姐的描述,当年她的舞厅中清一色是来自外省某地的姑娘。S姐表示用现在的话说,某地姑娘不仅能说会道,而且能喝酒放得开,当时很受客人们欢迎。这是笔者与S姐在连麦聊天时候谈及的相关内容。还有一些事情,可能存在敏感度,就不在文章中过多提及。

上世纪90年代,普通人的工资收入一般是几百块到一千块。最早的台费是五十,后来发展到一百、两百。足以可见,木渎舞厅里舞女们收入不菲。当年那些出现在木渎各家舞厅ktv的姑娘们,很多只有二十岁左右。如今快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已经到了五十岁的年龄。她们在离开娱乐产业以后,有怎么样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回首木渎往事,她们又会有什么样的感慨?这种事情,如果不是当事人 ,很难了解最真实的想法。不过对于小有能耐的笔者而言,能联系上当年木渎舞厅的经营者,就有办法找到曾经的舞女。当年木渎舞女的故事,以后的文章中会详细叙述。

在与舞厅老板娘的聊天过程中,笔者谈到之前写过的舞厅故事,与舞厅老板娘的人生经历高度吻合。真怀疑自己的前世就是上海滩某舞厅的当红舞女。

三,网络术语未得到舞厅经营者认可,木渎舞厅风光不再。

现在网络中谈及苏州舞厅,很多人会说一支舞二毛三毛,还有机车龙女等各种称呼。把这些事情问及S姐,S姐并不认可这是苏州的本土说法,这是外乡人到苏州舞厅之后才出现的江湖暗语,也不是上海舞客所创。如今的木渎镇只有廖廖数家舞厅,早已没有当年的风光。

现在如果再开舞厅,不是每个人都能赚钱。甚至有人连舞厅的租金和装修成本也赚不回来。经营舞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是永远不变的基本准则,剩下的就取决于每个经营者的思路和理念。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这十六字金句对存在了几十年的苏州舞厅行业同样有启发作用。如今江南地区,不止局限于苏州,除了网络中那些很有名气的舞厅,还有一些相对低调的舞厅。与高端大气上档次相对应的就是低调奢华有内涵。未完待续。

小龙女的守宫砂到底是什么东西,真的那么神奇吗

守宫砂,据说古代的女子将其点在身上,如果守宫砂消失,则意味着该女子已经与男人发生过关系。

实际上守宫指的是一种动物。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在壁曰蝘蜓。在草曰蜥蜴。若守宫。”《毛诗正义》也提到:“蝾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宫也。”实际上说的都是同一种动物,就是壁虎。因为壁虎经常缩着脖子,蜷缩着四肢,就像用暗中埋伏的姿态守护宫门或者家院,所以叫他守宫。

所谓守宫砂就是用守宫制成的红色膏药点在的肢体上形成的印记,做法就像是做酱。根据《博物志》卷四所记:“蜥蜴或名蝘蜒。以器养之,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捣万杵,点女人支体,终年不灭。唯房室事则灭。”

意思就是,做守宫砂的步骤,要抓只壁虎来养着,天天用朱砂来喂他,慢慢的壁虎的身体就会变成朱红色。等到喂了七斤朱砂以后,用杵将壁虎捣得稀烂。捣了千万杵之后,将那坨红色的浆糊涂在女子的四肢上,就能形成一个永久不灭的红色印记,只有该女子与人同房后,印记才会消失。

《七修类稿》卷二十六也引用了《博物志》关于守宫砂的制法,略有不同的是,在喂养壁虎的过程中,要使用草脂和朱砂混合作为食物。使用的时候,是将药膏涂在女子的手臂上,而不是四肢皆可。

关于史上最早使用守宫砂的人,《博物志》和《墨客挥犀》都提到,是东方朔向汉武帝推荐了这种方法,目的当然是为了保证后宫女子在皇帝临幸之前,都保持完璧之身,避免皇帝使用“二手货”,戴“绿帽子”。

这个传说很可能是后人瞎编的,因为西汉王朝对与皇帝的嫔妃是否为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比如汉武帝的母亲孝景王皇后跟汉景帝就是二婚,在嫁给汉景帝之前,她曾经先嫁给金王孙,还生了个女儿,后来才跟了汉景帝生下汉武帝刘彻。因此汉武帝本人不可能对嫔妃是否是太在意,否则就是跟自己的老妈过不去。

正史中关于东方朔和守宫之间的记载,只提到一件事。《汉书·东方朔传》记载,汉武帝曾经用一只瓦罐盖着一只壁虎,然后让人来猜,没有人猜得中。东方朔主动请缨,说自己精通《易经》,会算卦。汉武帝就让他来猜。东方朔摇头晃脑算了一番,说这个东西像龙,但是没有角,像蛇又有腿,所以猜是守宫。瓦罐打开一看,果然答对。

除了这段记载外,汉武帝和东方朔跟守宫再无关联。

关于守宫砂,历代正史中并无记载其使用的故事,更多是见于历代小说杂剧中。比如明代的《盛明杂剧·男王后》、清代的小说《儿女英雄传》、《大八义》,还有一些香艳小说如《红闺春梦》、《秦淮画舫录》等,都有关于守宫砂的故事。

现代人知道守宫砂这种东西,大多是从金庸小说里来。小龙女有守宫砂,李莫愁有守宫砂,纪晓芙也有守宫砂。最令现代直男扼腕叹息的,莫过于《神雕侠侣》中小龙女于尹志平的故事,总觉得是“一颗好白菜让一头猪给拱了”。但是小龙女、李莫愁们身上的守宫砂真有那么神奇的作用吗?

古籍里,守宫砂不见于正史,其他的记载相当可疑,现代医学也证明,这完全是扯淡。即使真有这种东西,也是用来吓唬女子,让她们不要胡来。据推测,应该是古人观察到一些蜥蜴、壁虎、变色龙一类的动物,在交配时身体变色,有时呈现红色,事后红色褪去,故此穿凿附会,臆想出守宫砂这种东西。

试想真要是在手臂上点了个红点,除非你一辈子不洗澡,否则,迟早是要褪得干干净净,根本不用男人帮忙。十多岁的少女小龙女“右手卷起她的衣袖,但见她雪白的肌肤,殷红一点”这种事完全不可能发生,真有守宫砂存在,也该是“但见她黝黑的肌肤,暗红一片”。

8日文化热点回顾:《神雕侠侣》中小龙女是谁的女儿,她的身世有什么秘密?

《神雕侠侣》中小龙女是谁的女儿,她的身世有什么秘密?

小龙女身世,书里描述得很隐晦。但若是推测一下,我认为她多半是林朝英丫鬟的女儿。小龙女出现场合不一般小龙女第一次登场,是在重阳宫。十八年前的一天夜里,重阳宫外突然有婴儿啼哭之声,宫中弟子出去察看,见到包裹中有个女婴。可没想到她竟然有了身孕,想到和男子相爱,已经对不起林朝英。因为那是她的亲生女儿,却没办法和她母女相认。

>> 阅读原文(作者:头条问答)

闲章在书法作品上能随便盖吗?还是有什么法则?

闲章不闲,它是书法作品的一部分,其作用一是补白,二是内容上与正文互相呼应,相得益彰。闲章常见的内容有道德修养句、吉祥祝福语、个人志向、警句、歌颂等,在用词方面也多采用古诗词、传统典故,也有采用最新词汇入印的,以增加趣味性。钤印一定要考虑正文内容和留白大小。本来密不透风处,非得盖上一方大大的印,那只能是画蛇添足。

>> 阅读原文(作者:头条问答)

你被哪一句诗惊艳过?

总有一句诗,让你久久回味,总有一句诗,让你黯然神伤。总有一句诗词,镌刻在你的心中,让你无法忘怀。“这样的思念,这份感情我没有办法可以消除,不能也无法从心头抹去。刚刚离开了眉头,却钻进了心里。放不下,到底是放不下!”何等的缠绵悱恻,何等的牵肠挂肚,如水一般的柔情划过指尖。一直在茫茫人海中寻觅那个自己所爱的人,却始终没找到,突然有一天,冷静下来回首往昔的时候,竟然发现,一直苦苦寻觅的人就在自己身旁,只是自己未发现...

>> 阅读原文(作者:头条问答)

文徵明行书意态生动,流露出儒雅之气!(高清大图)

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释文:昔赵子固写兰,往往联幅满卷,而生意勃然,郑所南踈花老叶,仅仅数笔而生意亦足,子固孟字王孙而郑公忘国遗老,盖繁简不同,各就其所见云耳。余雅爱二公之笔,每适兴必师二公,此卷虽意匠子固,而所南本色,亦时时一见,观者(知)当知之。

>> 阅读原文(作者:书法爱好者之家)

如何用“诗酒年华”作一首藏头诗?

“诗酒年华”很明显出自“诗酒趁年华”,是苏东坡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大意是指作诗、饮酒都要趁着“春未老”的好年华尽兴,才能不留遗憾,不悔此生。“诗酒年华”四字的平仄为“平、仄、平、平”,个人喜欢从格律五绝入手,看是否能藏头成功。“当”字作为此诗韵脚定韵。第三句是“年”字开头,“年器千钟敌”,“中仄平平仄”,“年器”,是年长而有才具的意思。

>> 阅读原文(作者:头条问答)

同样是龙的形象,为何中国代表“神圣”而西方代表“邪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一直被视为一种神圣、吉祥的动物,甚至我们还自诩为“龙的传人”。但是,随着与西方世界的交往日深,才发现“Dragon”一词在西方文化中代表邪恶、血腥的意思。那么,我们就不禁会疑问,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文化差异和文化误解?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为什么不一样?

龙,其英文名字是“Dragon”,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而“Dragon”一词还有恐龙的意思,是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已存在于地球上的主宰。中国古代的龙文化非常发达,并辐射到周边地区,对东亚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图1 秦汉龙纹

关于龙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九似”说,即是说龙的原型取材于九种动物。至于是哪九种动物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最为常见的则是宋代画家董宇的说法,他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这种说法得到了今人的认可,几乎成为了一种常识。其实,除过董宇,还有很多种说法。

比如许慎《说文解字》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宋人罗愿则认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到了明清时期,关于龙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图2 清朝的青石高浮雕龙壁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则有更精彩的描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到了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言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关于龙的形象的认知虽然存在很多分歧,但都将其视为神圣、吉祥的象征。龙除了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五外,《礼记》还将其与凤、龟、麟一起并称为 “四灵”。早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就有大量关于龙的纹饰,作为权力的象征,后来则成为天子的专属,皇帝则有“真龙天子”之称。

图3 战国时期的玉龙

那么,龙这种动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与西方的不一样呢?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技术以及认知能力低下,无法解释许多自然界的神秘事情,所谓“力不足者取乎神”,于是便构想出一种超人格的、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也就是图腾崇拜,以此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撑。

关于龙图腾形成的原因,传统的说法是源于黄帝的“釜山合符”。这一说法见于《史记·五帝本纪》,这一次合符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在军事上统一了各部落的符信,在政治上确立了各部落的结盟,更重要的还是综合了各部落的图腾,创造出一种新的动物形象——龙。今天我们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即是缘于此。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龙是由蛇演变而来,当蛇变为龙后,我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龙的传人”。

图4 古代龙纹地方玉璧

那么,西方的龙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教流行之前,龙在西方也主要是以图腾的意涵存在的,“dragon”一直作为维京人、塞尔特人和撒克逊人的民族象征。从这一点来说,与中华民族无异。但随着教的兴起,特别是《圣经·新约》里的“蛇”引诱夏娃犯罪,从而被视为邪恶、魔鬼的化身,加之其形象与龙相似,故而“龙”也逐渐成了“魔鬼”、“撒旦”的象征。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西方人一直将“Dragon”视为邪恶、血腥的意思,其实更多的还是一种文化误解。如果将龙进行音译,翻译成“Long”,那么这种误会也许会小一些。

其实,即便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也存在很多种类,正如公孙龙所说的“白马非马”。我们不妨对其简单介绍,以丰富对龙的认知。我们常说的“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色代表东方,因此也有“东方青龙”之说,这无疑是我们关于龙的最为熟知的类型。

除过青龙以外,还有很多。比如应龙,又有飞龙、黄龙之称,此龙背生双翼,据《述异记》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虺:《述异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也就是说,龙的幼年期是虺。虬:《说文解字》云:“龙无角者。”李善注《甘泉赋》引《说文》虬,亦说“龙无角者。”可见古人将无角的龙称作“虬”。角龙:指有角的龙。《述异记》云:“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此外还有螭、蛟、蟠、云龙等形象,不一而足。

图5 身穿龙袍的明英宗

当然,这些关于龙的种类主要存在于早期文献当中。随着历史的发展,龙的形象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龙主要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即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在图腾崇拜阶段:人们将龙视作部落图腾,如龙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部落的图腾。神灵崇拜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将龙神化,奉为水神,认为它能够兴云致雨。龙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秦汉大一统后,龙逐渐作为皇帝的化身,被称为真龙天子。佛教娜迦龙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中国本土只有龙神而无龙王,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龙王神话也随之传入中国,龙王、龙宫、龙女等神话迅速得到传播。

就这样,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发展,龙的形象及内涵逐渐变得多元与丰富。今天,我们自诩为“龙的传人”,龙形象及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不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但龙文化的传承始终如一,龙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具体象征。

文:甪里先生

参考文献:《述异记》《说文解字》《史记·五帝本纪》《礼记》《本草纲目·翼》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