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语言中第一人称代词数量很多。除了一些君主专用的称谓(如孤、寡、不榖、余一人等)外,泛用的据《尔雅·释诂》有以下十种:“卬(áng)、吾、台(yí )、予、朕、身、甫、余、言,我也。”其中我、余、予、吾使用广泛,为人们所熟知。这些代词,后来只有“我”(在口语中)保留下来,“吾”等其它则全部被淘汰。这些第一人称代词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复杂的演变过程,古人在使用时也有所区别。例如,“朕”作为封建帝王专用的自称,是秦统一后的事。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演化过程吧!
“我”本义是手持大戉,呐喊
图(A)是甲骨文里的“我”字,像把有柄有钩的古代武器——戉(钺,大斧),斧口有一排锋利的锯齿。这是奴隶社会里一种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叫作wǒ,古代也有人把这种锯斧叫作“锜”。造字本义:动词,手持大戉,呐喊。
这个象形字,在周代早期的金文(图B)里,还保留了这长柄锯斧的形象,只是斧柄下面多了个脚钩,锯齿也简省到只余三齿了。可是,到了晚周的金文(图C),“我”字的构形便开始讹变了:斧柄的顶钩变为丫叉形,斧柄的脚钩变为斧辆中部的斜撇,而钢齿也只余两齿,斧柄也更往右弯了。
发展到秦代小篆(图D)时,讹变更大:斧身和锯齿竟变成了图(D1)的形式,斧柄和上下钩竟变成了图(D2)的形式,已完全看不出“我”是锯斧的原貌了。
后来,这个象形字便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为图(E)的汉隶,从先秦文字的线条化变为笔画化,以点、横、撇、捺、挑、钩等基本笔画代替了圆匀连转的线条。至于图(F)的楷书,则是从汉隶的形体发展过来的。
“我”这种奴隶社会杀人的凶器,到了战国时代,被后起的更优良的凶器淘汰;于是“我”字在汉唐以后便被普遍借用来作为第一人称使用,还是读作wǒ,字音至今不变。(先秦乃至汉唐以前,第一人称,是用“吾”“予”“余”等字表示的。)但词性却已由名词变作人称代词,而“我”是杀人凶器的原义便早已不为人所知了。
《说文解字》:我,施身自谓也。或说我,顷顿也。意思是:我,当事人对自己的称谓。有的说,“我”是顷顿。
“吾”表示天地间居中的人
吾,形声字。从口,从五,五亦声。“五”在九个个位数中位置居中。“五”与“口”联合起来表示“位置居中的”、“中立的”、“介于两者之间的”。口代表人,人是天地间居中的,所以吾表示天地间居中的人。
《说文解字》:吾,我,自称也。从口,五声。
在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
“余”本义为单柱、无壁的尖顶茅屋
余字的演化
余,甲骨文(尖圆屋顶)+(才,房柱和横梁),表示单柱尖顶的简易建筑。造字本义:名词,单柱、无壁的尖顶茅屋,一种最简易的建筑,用于存放一般农资、杂物。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在房柱两侧加支撑物。表示多出的、闲置的,余假借为第一人称后,又造出餘,表示此意,意为食物过剩,有所闲置。
余字多种篆文写法
早期为君王专用,商末至春秋战国后期君王常以“余”自称,与后世“寡人”“孤”“朕”并为中国古代君王常用自称,秦统六国后始皇帝以“朕”自称后取代“余”自称,后世部分贵族大夫也流行以“余”自称,部分史书中仍以“余”为君王自称。
“予”本义为不断地给出丝线
予,甲骨文(梭子头部)+(连着丝线“乙”的梭子),表示上下两个织布梭子相交接的样子。造字本义:动词,带着纬线的梭子在经线中来回穿行,不断地给出丝线。
还有专家认为,予为会意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中(战国古陶里)。在字形上,战国文字中的“予”字(图A)字形构造和含义不明,秦代小篆中的“予”字(图B)则是由两个三角相互交叠和下面一笔组成,整个字像伸出的肘腕,像两个人互相给与什么东西,表示“予”字和“与”字同义,都是“给与(使别人得到)”的意思。之后,汉代隶书中的“予”字(图C),两个三角形已开始讹变,由此发展成为楷书中的“予”字(图D)。
《说文解字》: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意思是:予,将东西推托给人。字形像用手托付他人的样子。
后引申为第一人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 周敦颐《爱莲说》
“朕”本义为舟中火种
朕,从舟从灷(zhuàn)。本义为舟中火种。引申为征兆、所自,再引申为我。也有人说朕的甲骨文是一条船和双手举着火把,表示修船人,意指修船的人就是我。
《尔雅·释诂》:“朕,身也。”在先秦时代(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前),“朕”就是个第一人称代词,像“我”一样的称呼,因为不管高低贵贱,人人皆可自称“朕”。如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史记·李斯列传》: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严格来说,除非僭越或者中国处于时期,否则东亚汉文化圈只有一个皇帝——中国天子,只有一人能自称“朕”。不过朕是比较书面化的自称,往往仅出现在诏书等官方文书上。在日常生活中皇帝常称\"我\"、“吾”、“孤”等。
《说文解字》:朕,我也。阙。意思是:朕,我,自称。暂缺对该字形义关系的解析。
当然,在第一人称代词中,还有不少其它的称呼,如表示自谦的词有:“鄙人、寡人、在下、不谷、哀家、臣、妾、孤、奴、仆、愚、某、老朽”等等;北方口语化的词有:俺、洒家等等。
“我、吾、余、予、朕”的用法区别
“吾”和“我”多用于对话。“余”、“予”多用于文章自叙,其中“余”“予”相通在《道德经》中,“吾”和“我”不是同一个概念。老子把一个人分成“吾”和“我”:“吾”指代自我,凡我,为肉体之身;“我”代表真我,是自我修炼的成果。在语法上也有分别。它们都可做主语,但“吾”尚可用做定语,一般不用做宾语,如“吾日三省吾身”,做宾语时必须防在动词前边。如:居则曰“不吾知也”;“余,予,我”尚可用做宾语。“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一般书面语言常用余。从语法角度来讲,予假借为余,常可通用。予常用于自谦的语境中。帝王对先辈或常人后辈对长者常自称为予。如予小子。有时候帝王嘉勉大臣进柬时,常自谦为予。如:予违汝弼(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但予在有些词汇组合中,有自以为如何,略带谦义或贬义。如予知(自以为聪明)、予圣(自以为圣人)、予知予雄(自以为智慧聪明)。
朕在秦代以后就是皇帝专用。
骊姬·剧照
“二五”和“二百五”都是经典国骂,大概意思是骂人“愚蠢”“没脑子”。很多时候,“二五”和“二百五”意思相同,还由此衍生出“二五眼”“二五仔”等词语,都成了经典国骂。
细扣历史来源,“二五”与“二百五”却源自不同的历史典故。
“二五”来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
晋献公执政时期灭掉了骊戎国,杀掉骊戎国的国君,俘虏了国君的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儿。这两个女儿分别叫骊姬和少姬,都是姿色绝美、艳冠群芳的尤物。晋献公毫不犹豫就把两个女人都充实到了后宫,后来分别生下了公子奚齐和卓子。
骊姬阴险狡诈,献媚取怜,靠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甚至能够参与朝政。晋献公的大老婆生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
骊姬·剧照
朝中有两个大夫,分别叫“梁五”和“关东五”,都是晋献公的亲信,人们称他俩为“二五”。
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上位,就联合晋献公“二五”,想尽一切办法陷害申生和公子重耳和夷吾,结果申生自杀,重耳和夷吾出逃国外。
晋献公死后,骊姬顺利成为太后,儿子奚齐登基,结果没几天,奚齐就被大臣杀掉了。骊姬和“二五”又立了少姬所生的卓子为君,结果大臣们又把卓子给杀掉了。不解气的大臣还杀掉了“二五”,并用鞭子活活抽死了骊姬。这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骊姬之乱”。后来,“二五”就用来专指“傻帽”“愚蠢”的人。
骊姬·图画
“二百五”来源于战国时期的苏秦。
战国末年,秦国力量最为强大,东方六国为了自保,想尽各种策略。当时,有个名叫苏秦的谋略家,靠悬梁刺股、勤奋好学,学得了一身的谋略,他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了合纵联盟,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这引起了秦国的仇视,于是就派刺客把苏秦刺杀了。当时苏秦在齐国担任客卿。临死之前,苏秦向齐王献上了抓住刺客的方法,就是死后是让齐王把自己尸体车裂,并且对外宣称苏秦的燕国间谍,误国误民,死有余辜,并悬赏一千金犒赏刺客。
苏秦悬梁刺股
果然,齐王按苏秦的遗计来行事,竟然有四个人前来领赏,坚定地说自己就是杀死苏秦的英雄。
“一千两黄金,四个人怎么分?”齐王问。这四个死到临头的人兴奋地回答说平均分,每人二百五十两吧。
齐王怒声喝道:把这四个二百五都推出去砍了。
于是,“二百五”的说法也从此流传开了。
桐历史
文/钟声清脆
世上有两个“辰溪”,一个是水名,一个是县名。
隋开皇九年(598年),位于五溪腹地的辰阳县治由铜山迁辰水(古名辰阳)与沅江交汇处(今县治),改县名为辰溪,1400多年来沿用不变。
关于河流辰溪,清人刘家传先生《辰溪考》载:“郦道元《水经注》:‘辰水出县三山谷,东南流,独母水注之。’又云‘独母水,源出龙门山,北入辰水。’《禹贡》曾氏注:‘辰水出贵州铜仁。’《元丰九域志》:‘麻阳有辰水。’《一统志》:‘辰水一名锦水。’《渠阳边防考》:‘辰水出铜仁蛮界,流经麻阳县城南为锦江者,名辰溪。’《汉书·地理志》:‘辰水出贵州梵净山,南径溪口,至铜仁施溪司,径入麻阳,经县城南,北流二百三十里,至辰溪县入沅。”(道光《辰溪县志·山川志》)
辰溪司于五溪之一,《禹贡》:“九江,辰州得其五,辰水其一也。以溪名者,春秋时,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五溪,各为一溪之长。辰与雄、樠、酉、无为五溪。”“五溪”,是历史地理名词,但至今它几乎成为“怀化”代名词,说明怀化地域就是古代五溪的主要疆域。历史文化具有很强传承性,揭开尘封,非同凡响,古为今用,不绝文脉。
五溪之称到底始于何朝何代?需要一番考究。“五溪”作为域名,即以怀化为中心,包括湘黔渝鄂等省市的周边地区,共三十几个县市。五溪地区有31个少数民族,历史上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上述地区自古便称“五溪之地”。对于“五溪”之说由何而来?“五溪”又是指那五溪?
一、五溪的由来
陆地上流淌的水流,有“江”、“河”、“溪”、“渠”等多种称谓。四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和各自特征。“江”、“河”都是指大的水流,如长江、黄河等。“溪”、“渠”是指较小的水流。
沅水中上游的几条大支流为什么都称“溪”?首先我们从“溪”的字义上看看:《说文解字》:“溪<名>本作谿、嵠,山渎无所通者。”又《墨子·亲士》:“狭者速涸者,溪也。”再司马相如《上林赋》:“振溪通谷,蹇产沟渎。”“谿”、“嵠”者,即“没有出口的山沟”或“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也。
“谿”、“嵠”是何时改作“溪”的,暂无可考资料。先见于晋·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后见于唐.柳宗元《愚溪诗序》:“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潇水。”“谿”、“嵠”改“溪”后,音和义都有新的变化。读音:“溪”读xī,形声。字从水,从奚,奚亦声。字义:循“奚”意为“世世代代”。“水”与“奚”组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流淌的水”。故“溪”的本义:“一向就有、不知源自何时的无名水流。”到了近现代,“溪”己泛指小河沟、小溪流了。如溪涧(夹在两山中间河沟),溪流(从山中流淌出来的小股水流),而且还有更宽泛的引伸,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等。
“溪”与“河(江)”也有些细微的区别,从宽窄大小上,“溪”是相对上比“河(江)”窄。从水流速度变化上,“河(江)”相对上比较平缓,而“溪”则多急湍。一般来说窄于五米的水流被称为“溪”,宽于五米的被称为“河(江)”。从位置上相对比,通常“溪流”都是在“河流”的上游和山谷一带,湍流和不平坦的河床亦较常见。
沅水中上游的几条大支流,为什么都称“溪”的第二个理由是:因为“五溪”地区,东有雪峰山,西有武陵山,大小河流均发源于山中,从山谷中流淌出来,河床落差大水流多急湍,“溪”的特征比较明显,故多称为“溪”。沅水中上游的几条大支流为什么都称“溪”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相对于干流沅水(江),它们都属于从山谷中流淌出来的小水流,都是在山谷一带和上游水源,且河床不平坦水流多急湍,故称为“溪”。
沅水中上游有固定的水道和长年有水流的大小支流有上千条,为什么不叫“千溪”、“百溪”,而叫“五溪”呢?这与中国的民族文化有关,中华文化历来注重“师出于名、名出于典”。我国古代最早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水经注·沅水》:“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满溪、酉溪、潕溪、辰溪”。这就是“五溪”的最早出处和最权威的排序。
再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七律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有“五溪”一词,而李白生活在唐代,离北魏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成书己有300余年了,对于李白这样的唐代著名诗人,是不能不读《水经注》这样一部我国古代最早较完整的,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的。所以李白诗中的“五溪”,应指的就是《水经注》中的“五溪”。通过诗人的强化,“五溪”称谓,便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二、五溪的确指、排序
各地不同资料,对“五溪”确指排序,多有争议。涉及属于“五溪”的有九溪之多,即:酉溪(酉水)、辰溪(锦江、锦水)、武溪(泸水)、溆溪(序水)、雄溪(巫水)、潕溪(无水)、朗溪(渠水)、月溪(贡水)和沅溪【注】,迄今尚无定论。今人阳国胜认为其包括酉溪(酉水)、辰溪(锦江)、无溪(舞水)、雄溪(巫水)、清溪(清水江)。也有人认为其包括酉水(酉溪)、辰水(辰溪)、溆水(溆溪)、舞水(潕溪)和渠水(朗溪)。还有人认为其包括酉水(酉溪)、辰水(辰溪)、溆水(溆溪)、舞水(潕溪)和泸水(武溪)。……,不已而足。
对“五溪”的确指,“多有争议,迄今尚无定论”之说,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有的是对武陵地区,特别是众多江河溪流的自然地理状况,并不了解掌握;二是有的是史学知识欠缺,不知道或没读过《水经注》一类历史科学著作,不知道对“五溪”史家早有定论;第三,更有甚者是有些人为了一已之利益,篡改史藉,任意胡编,混消视听,人为地制造“多有争议,迄今尚无定论”之谬说。 对五溪的确指排序有两种方法:
一是习惯法。
正统的史书都尊重北魏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原意,普遍认为“五溪”即今天的雄溪(巫水)、满溪(渠水)、酉溪(酉水)、潕溪(无水)和辰溪(辰水)。
正统的“五溪”即雄溪、满溪、酉溪、潕溪、辰溪 ,多有别称。如雄溪,因发源于巫山,原本是称巫水的,唐宣宗(公元846-859)年间:“庚寅七月,夏汛末终,秋汛蹱至,暴雨倾盆,三昼未止,洪水滔天,滚滚而至,田庄复洲,村舍灭失,巫州诸地,皆成泽国,帝忱颁昭,改巫为洪,以赈灾祸。”故历史上自唐宣宗年间开始至共和五年(解放后的一九五四年),巫水曾改称为“洪江”,“洪江”为水名,因水名得地名,巫水与沅水交汇处地名叫“洪江”,乃始于此。“巫水”、“洪江”都寓易发洪水灾害之意。巫水还有一个别称为“运水”。 满溪,别称朗溪;酉溪,别称叫更始河;潕溪,历史上曾经称“无水”辰溪,别称锦水、锦江、麻阳河。
人们常说:“雄溪乃‘五溪’之首。”此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遵循《水经注·沅水》:“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满溪、酉溪、潕溪、辰溪”之说,便有了“雄溪排‘五溪’之首”一说。第二层意思是在古近代,洪江为“五溪”地区的商业、文化中心,在“五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领头羊的地位和作用。
对“五溪”的称谓和所指对象及排序问题,正史书籍和民众习惯上,都遒循《水经注·沅水》:“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满溪、酉溪、潕溪、辰溪”这一“五溪”的最早出处和最权威的说法。至于排序,如果不是资源论证和开发等专门需要,一般都遵重史书和约定俗成的“五溪”称谓和对象所指,并不十分注重谁第一谁第二的排序问题,且沿用至今不乱作更改。当然,如果是为了资源论证和资源开发等专门需要,一定要按大小排序做个比较,那只能另当别论了。
二是比较法。
一定要按大小排序做个比较的话,依据通常惯例,按长度排序,则为:酉水-潕水-渠水-巫水-辰水。简要介绍如下:
酉水,有南北二源,北源为主流,发源于湖北宣恩县酉源山,酉水因此而得名。古称酉溪,又称更始河,是武陵五溪之一。自北东向西南流经宣恩县和来凤县,于百福寺进入重庆市,再经重庆酉阳县酉酬至秀山县石堤入湖南,至沅陵注入沅水。酉水全长477公里,为沅水最大支流。
梦别酉水桥
夕阳下的酉水金光闪闪
酉水春早
潕水,古称无水,又称舞水,源出贵州省福泉县罗柳塘,流经黄坪、施秉、镇远、岑巩、玉屏,至湖南新晃、芷江、怀化市区、中方、黔阳等县,在黔城镇注入沅水。是武陵五溪之一,全长444公里,为沅水笫二大支流。历史上曾一度作为沅水主源,因考虑接纳支流渠水的因素,才将主源改为清水江。
舞水风光
舞水组曲
晨曦熠熠
渠水,又名渠江。有东西两源,东源出城步县八十里南山大茅坪为主源,西北流至绥宁县的丝毛坪入通道县境,流经靖州、会同县境,又北流北流经朗江、漠滨至黔阳托口注入沅水,全长285公里,为沅水笫三大支流。
那条属于渠水河谷的焦柳铁路
那条属于渠水河谷的焦柳铁路
那条属于渠水河谷的焦柳铁路
那条属于渠水河谷的焦柳铁路
巫水,即洪江,古称雄溪,又名运水、竹舟江。发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巫山西南麓,故名巫水。向西北流经城步、绥宁、会同、洪江4县(市),经洪江市东注入沅水,全长244公里,为沅水笫四大支流。
梦幻巫水
巫水河畔的水上苗寨--柳塘
遗落在巫水河畔的明珠
辰水,又名锦水、锦江、麻阳河。源出贵州省铜仁县漾头,经江口、铜仁至文昌阁入湖南省,经麻阳县城(高村),又东流28.5公里至兰里,经湄河湾入辰溪县境,在辰溪县城对河小路口注入沅水,全长150公里,为沅水第五大支流。【注】沅溪,应是沅江与各支流的统称,并不是某支流的名称。
小小辰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玄妙无穷,乃华夏文明源头之一。实为不凡之地。“辰溪”一名,缘于辰。何为辰?古人云,日月合宿之地谓之辰。何为合宿?“生同衾,死同穴”是也。夫妻相伴终生直至死后同穴。日、月本是天空星象,是不可能同宿的;这里的日、月,分别是指日神与月神,是人类崇拜和祭祀最古老的神。
走马辰溪观溪景_野渡无人舟自横
巫傩文化中,传说人类曾经历滔天洪灾,部落里最后只剩下了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这一对同部落兄妹无奈结合,生儿育女。女娲为了不被他人诟病,在身上遍插84根绣花针,光芒四射,化为太阳神,她死后,被尊为南山圣母;伏羲对同部落兄妹通婚感到羞愧,他每天劳作,至夜才回家,为了给家人光明,他化为月神,又名太阴神,他死后,被尊为东山圣公。
尽管“辰”字有多层意思,而作为地名,辰溪的“辰”指的是伏羲、女娲的故乡。《山海经》记述:“有丹山,有始州之国”。这个记载说明辰溪的丹山,曾经有人创立过人类史上最早的邦国。史学家也一直认为,伏羲为百王之先,是他创建了史上最早的邦国。丹山又名大酉山,钟鼓山。《山海经》记述:“钟鼓山,帝台之觞百神也”,丹山曾是帝台祭祀百神的地方。丹山之巅又名“天平界”,现在登临其上,尚可见一块偌大的人工开凿的平地。可见在古代,丹山有多么神圣!丹山有瑶池、咸池(原系远古陨石砸地而形成)等多处祭祀传说的王母圣地,而丹山周边的村民沿袭古称大酉洞为南岳洞,相应的大酉山应是古帝王最早封禅的南岳山,也就是巫傩文化中的南山。西周时期周穆王曾到大酉山祭祀,清《四库全书》记载,周穆王陵在辰溪大酉山。同时记录大酉山为天下名山,大酉山洞为全国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六小洞天。
由此可见,古老的丹山,又名大酉山,是伏羲、女娲的安葬地。辰溪之名源于伏羲、女娲,与中华文明同源,是伏羲、女娲的故乡,是华夏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
如梦、如幻、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