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华严三圣,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主尊为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最重要的助手文殊普贤菩萨为左右侍俸着。经中讲,《妙法莲华经》是由文殊传授而来,由普贤传授下去(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文殊、普贤二菩萨协助释迦佛弘宣此经,故供奉释迦牟尼的寺庙大殿中,文殊、普贤常立于佛陀两侧,成为佛的左右胁侍,这是根据《法华经》塑的。
在华严经中,文殊菩萨以智、普贤菩萨以行辅佐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密宗言大日如来)。故“释迦三尊”又被称为“华严三圣”。
1、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
2、普贤菩萨,以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故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故称贤。
3、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意为妙德。以其明见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可思议,故称妙德。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居中位;文殊菩萨主智门,立于毗卢遮那佛之左;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毗卢遮那佛之右。转之则右为智,左为理时,显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罗。
导读: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佛教也蓬勃发展。当时长安为佛教中心之一,汉传佛教寺院八大宗派,长安占据其六。长安南郊少陵塬和樊川一带,有兴教寺,华严寺,兴国寺,牛头寺,法幢寺,禅经寺,洪福寺,观音寺等八个寺庙,被称为“樊川八大寺”。吸引众多僧侣云集于此,讲经辩经,是当之无愧的佛教圣地。其中的华严寺便是佛教八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祖庭。
一、佛教华严宗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半坡上,坐落着一座千年佛教古刹,它就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华严寺襟山带河,南瞰终南神秀之姿,下俯樊川平原之势。
华严宗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以《华严经》为主要法典,在东晋时期已经开始翻译传播。但此后二百多年时间,并未形成佛教一支宗派。直至陈、隋之间,长安终南山杜顺和尚,总括华严奥旨,作《华严法界观门》一卷,开创华严一宗之先河。杜顺法师也因此被尊为华严宗始祖。此后二祖智俨大师、三祖法藏大师、四祖澄观大师、五祖宗密大师,祖祖相传,将华严宗推向顶峰,人称华严五祖。
华严宗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其理论有四法届、六相、十玄门等。
二、华严宗的繁盛与衰败唐代为华严宗繁盛期,贞观十四年,在樊川建华严寺,为樊川八大寺之一。当时各地僧侣云集樊川,讲经授法,在思想交汇与融合中,将佛教发展推向更高的顶峰。唐代樊川也因此享有“世界佛教中心”的美誉。此时的华严寺,经过五代高僧建设,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唐代末年,中国佛教经历了会昌灭法的劫难,除了南禅以外的宗派都衰败下来。华严宗也不例外,曾经辉煌无比的长安华严寺就此萧条。后明嘉靖年间发生的“关中大地震”毁坏了华严寺的大部分主体建筑,仅存初祖杜顺法师灵塔与四祖澄观法师灵塔。
三、今日华严寺杜顺法师灵塔位于寺院东侧,为方形七重仿木密檐式砖塔。杜顺法师圆寂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其灵塔建于公元852年。塔顶石刻“严主”二字,塔身第三层则嵌有“无垢净光宝塔”刻石。
位于西侧的佛塔为华严四祖澄观法师灵塔。唐德宗曾授予澄观法师“清凉国师”称号。澄观法师主张融合华严宗和禅宗,提倡教禅一致,对中唐以后的佛教产生重大的影响。
澄观法师灵塔为六角七重仿木楼阁式砖塔,塔身第三层嵌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
新中国成立后,华严寺被确认为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6年起,华严寺住持宽昌法师及青年僧众们改造了寺内原有殿堂,新建斋堂、华严三圣殿、止观堂等建筑。依少陵原坡势的同时采取佛教传统坐北朝南布局而建,中轴线将寺门、华严宗祖庭碑、真如塔院、华严三圣殿和法堂一线贯通,构成寺院的主体建筑。
华严寺作为华严宗祖庭,不仅目睹了华严宗思想的诞生及发展,亦见证了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其虽历经千年岁月,风雨沧桑,但砖瓦梁柱上承载的华严思想必将成为永恒。
文字:薛寒青、成英文
图片:包智匀、薛寒青
大家去寺院,尤其大的寺院,会看到很多佛像,对于还没有学佛的朋友,可能经常分不清这些佛像到底是谁,索性见佛就拜,也不知道拜的是谁,反正是稀里糊涂的拜佛了。在大乘佛教中,一般每位佛的旁边都有两位菩萨胁侍,以便更好的度化众生。我们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寺院里最常见到的几种佛像: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
一,西方三圣。
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两位菩萨是阿弥陀佛的两位大弟子,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大势至菩萨代表大喜大舍,表示菩萨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观世音菩萨大家都很熟悉,佛经上说,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但大势至菩萨大家就比较陌生了,大势至代表的是喜舍,是智慧,佛教常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们凡夫经常只有遇到困难了,才会想起找菩萨救护帮忙,而不注意平日里的修行种因,所以大家就只知道观世音菩萨,而不知道大势至菩萨了。
在西方三圣的塑像或者画像中,中间是阿弥陀佛,佛的左边是观世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佛的形像一般是结手印,或者手捧一个莲盏,代表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心;观世音菩萨手里拿一个杨枝净瓶: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大势至菩萨则是手执长柄的莲花,代表智慧的大势遍至十方。
二,东方三圣。
东方三圣,也叫药师三尊,指的是药师琉璃光佛,和左右胁侍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药师琉璃光佛简称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药师琉璃光佛一般不执什么法器,不过也有部分左手持钵,右手一个药丸的。日光遍照菩萨的形像是左手执一个宝幢,右手持着月轮。月光遍照菩萨的形像是左手持青莲花,上面有个半月形。
三,华严三圣。
华严三圣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和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是左胁侍,以大行闻名的普贤菩萨是右胁侍。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行愿,表示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是解行并进,定慧双修。文殊菩萨的形像一般是手执如意;普贤菩萨的形像一般多是手执莲花。
在参访寺院时
常会看到殿堂内供奉着
“1+1+1”的造像组合
有的寺院甚至有五尊、七尊的造像
而各种组合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殿堂内供奉的三尊圣像有多种组合方式,如三佛、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三菩萨等。
三尊中以中尊为主,其左右两侧各为胁侍,胁侍多为菩萨、声闻、天、童子等,彰显中尊之德,下面我们依次来看。
横三世佛
横三世佛是按空间划分的,中尊为释迦牟尼佛,其左手侧为药师佛(代表东方世界),其右手侧为阿弥陀佛(代表西方世界)。
区分横三世佛与其他两类主要看法器,通常中尊释迦牟尼佛造像持有,以纪念佛陀鹿野苑初、以佛法僧三宝弘扬佛法的典故。
亦常见左手横置于双腿之上,掌心向上,结禅定印,右手掌心向内、五指朝地或仅以食指尖抵触地面,结降魔印。
这是在纪念佛陀于菩提树下修行时,有魔王前来扰乱,以期阻止其清修,随后佛陀右手触地,降服魔军的典故。
中尊佛像的左手侧药师佛造像持有钵/塔/宝珠,表示流通法药,救济众生;
广州花都华严寺药师佛圣像
其右手侧阿弥陀佛造像持有莲台,表示莲台接引,花开见佛;
左手持莲台,右手结“与愿印”
此外,阿弥陀佛像也会结来迎印,迎接上中下三品投生净土者。
湖南长沙洗心禅寺大雄宝殿三世佛
竖三世佛
还有一种“三世佛”,叫做“竖三世佛”,是从时间上来划分的。竖三世佛指的是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这三尊。在一般的寺院中,很少有单独供奉燃灯佛,一般都与释迦牟尼佛一起,作为三世佛来供奉。
燃灯佛为过去古佛,他成佛后也并非就此“消失”不见,而是在世间,反复示现,与众生结缘,做普度众生的事。
而关于未来佛,人们就更熟悉了。只要去过寺院,有进“山门”,就会看见大殿中供奉着一尊大腹大笑的菩萨,他就是弥勒佛,也就是未来佛。
所谓的横三世,它的寓意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遇见佛。只要你有心,就会遇见佛,与佛结缘,最后修成佛。
三身佛
供奉三身佛的殿堂多名为“毗卢殿”。
三身是指法身、报身、应身这三种佛身,这三身象征着佛理性和智慧的聚集。
中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也称“大日如来”,是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
中尊右手侧的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是经过修行,断除妄想、智慧圆满所成之身,常结与愿印,左手安于膝上,右手仰掌垂下。
报身佛与法身佛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有修法身之因,才得报身之果。
中尊左手侧的是应身佛,也即“释迦牟尼佛”,表示佛陀应物现身,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的众生所现之身,常结降魔印与禅定印。
四川乐山凌云寺大雄宝殿三身佛之法身毗卢遮那佛
五方佛
五尊佛,通称东西南北中五方佛。
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佛),为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
东方不动(身)佛,代表意义:法性不变;所转烦恼:嗔(chēn)心;所成佛智:大圆镜智。
南方宝生佛,代表意义:增益行愿;所转烦恼:我慢;所成佛智:平等性智。
西方阿弥陀佛,代表意义:平和安适;所转烦恼:贪欲;所成佛智:妙观察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意义:一切成就;所转烦恼:嫉妒;所成佛智:成所作智。
七尊佛
七尊佛,是包括释迦牟尼之前的六佛。
过去七佛,又称原始七佛,佛经记载娑婆世界过去曾有七佛,而释迦牟尼(Sakyamuni)是最后一位。在他之前还有先出世的六佛(从左往右,即从东向西):
①迦叶佛、②拘留孙佛、③尸弃佛、④毗婆尸佛、⑤毗舍浮佛、⑥拘那舍尼佛、⑦释迦牟尼。
华严三圣
“华严三圣”,是依据《华严经》所形成的一佛二菩萨组合,此组合形式后又衍生出“华严三大士”的组合,我们稍后再说。
中尊为毗卢遮那佛,常结最上菩提印;其左手侧为文殊菩萨,常持如意;右手侧为普贤菩萨,常持莲花。
左右时有互换,可按手持法器及坐骑判断,骑狮子的是文殊菩萨,骑白象的是普贤菩萨。
中尊毗卢遮那佛“理、智”兼备。
文殊菩萨主“智门”,表示对真理的理解、证得真理大智;
普贤菩萨主“理门”,表示所信的法界、修行所证的法界真理。左智右理两者并重行菩萨道,终能成佛果,且融为一体。
西方三圣
何谓西方三圣?西方三圣又称弥陀三尊,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萨,即教主阿弥陀佛和他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造像上,三者皆在莲座上,莲象征出淤泥而不染。
西方三圣之手持金刚台、紫金台、金莲华、七宝莲花等。都详载《观经》中,特征昭著。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梵语“阿弥陀”,中文称“无量”,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所以号阿弥陀。
据《无量寿经》中载:“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观世音菩萨,其译名竺法护译“光世音”菩萨、鸠摩罗什译“观世音”菩萨,玄奘译“观自在”菩萨,通用的为罗什的旧译。
在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现在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大势至菩萨,又称得大势菩萨或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其形象据《观无量寿经》载,身放紫金色光,法相与装饰皆同于观音菩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大势至菩萨头上的宝冠有定瓶为标志,而观音菩萨头上的宝冠则以一小化佛为标志。
东方三圣
“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指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佛与菩萨的三尊组合,由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和“日光菩萨”及“月光菩萨”三尊组合。
上海萧泾古寺东方三圣
“净琉璃世界”,又称“东方净琉璃世界”,“琉璃世界”是依药师佛本愿所证成的依报世界。此佛土是“琉璃世界”,用琉璃的“净澈光明”比喻药师佛的佛德。此二菩萨将会在药师佛入灭后,依次递补成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又称“大医王佛”,药师佛是可以医治众生"三毒"(贪、瞋、痴)的医师。
日光菩萨以“慈悲”为愿,可摧破生死暗明,犹如日光遍照世间。
月光菩萨以“静定”为愿,可容摄众生,免受“贪、嗔、痴”。
手持月轮的月光菩萨
娑婆三圣
在一佛二菩萨的组合中,还有一组较为少见,即“娑婆三圣”,由“娑婆世界”的佛与菩萨组合而成。
“娑婆”是梵语音译,翻译过来是“堪忍”,意思是娑婆世界的众生必须忍受各种烦恼痛苦,所以娑婆世界又称为五浊世间,是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对立面。
释迦牟尼佛与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与娑婆世界因缘很深,在此度化众生,因此称为娑婆三圣。娑婆三圣塑像的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是观世音菩萨;右胁侍是大愿地藏王菩萨。
观音菩萨象征“大悲”,菩萨闻声救苦,既救渡众生于现世的苦难,也是西方三圣之一,可持诵“菩萨”名往生西方净土,故佛陀在《地藏经》中称其“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
地藏菩萨象征“大愿”,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曾向佛陀许诺,在佛入灭后,弥勒佛下生前,帮助渡化众生。
图片来源 | 十愿
摄影 | 十愿、妙传、萧泾古寺
大家去寺院,尤其大的寺院,会看到很多佛像,对于还没有学佛的朋友,可能经常分不清这些佛像到底是谁,索性见佛就拜,也不知道拜的是谁,反正是稀里糊涂的拜佛了。在大乘佛教中,一般每位佛的旁边都有两位菩萨胁侍,以便更好的度化众生。我们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寺院里最常见到的几种佛像: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
一,西方三圣。
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两位菩萨是阿弥陀佛的两位大弟子,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大势至菩萨代表大喜大舍,表示菩萨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观世音菩萨大家都很熟悉,佛经上说,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但大势至菩萨大家就比较陌生了,大势至代表的是喜舍,是智慧,佛教常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们凡夫经常只有遇到困难了,才会想起找菩萨救护帮忙,而不注意平日里的修行种因,所以大家就只知道观世音菩萨,而不知道大势至菩萨了。
在西方三圣的塑像或者画像中,中间是阿弥陀佛,佛的左边是观世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佛的形像一般是结手印,或者手捧一个莲盏,代表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心;观世音菩萨手里拿一个杨枝净瓶: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大势至菩萨则是手执长柄的莲花,代表智慧的大势遍至十方。
二,东方三圣。
东方三圣,也叫药师三尊,指的是药师琉璃光佛,和左右胁侍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药师琉璃光佛简称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药师琉璃光佛一般不执什么法器,不过也有部分左手持钵,右手一个药丸的。日光遍照菩萨的形像是左手执一个宝幢,右手持着月轮。月光遍照菩萨的形像是左手持青莲花,上面有个半月形。
三,华严三圣。
华严三圣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和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是左胁侍,以大行闻名的普贤菩萨是右胁侍。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行愿,表示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是解行并进,定慧双修。文殊菩萨的形像一般是手执如意;普贤菩萨的形像一般多是手执莲花。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卷第六
如来现相品第二
尔时,世尊欲令一切菩萨大众得于如来无边境界神通力故,放眉间光。此光名一切菩萨智光明,普照耀十方藏。其状犹如宝色灯云,遍照十方一切佛刹,其中国土及以众生悉令显现。又普震动诸世界网,一一尘中现无数佛。随诸众生不同,普雨三世一切诸佛妙云,显示如来波罗蜜海;又雨无量诸出离云,令诸众生永度生死;复雨诸佛大愿之云,显示十方诸世界中,普贤菩萨道场众会;作是事已,右绕于佛,从足下入。
尔时,佛前有大莲华,忽然出现。其华具有十种庄严,一切莲华所不能及,所谓:众宝间错以为其茎;摩尼宝王以为其藏;法界众宝普作其叶;诸香摩尼而作其须;阎浮檀金庄严其量;妙网覆上,光色清净;于一念中,示现无边诸佛神变;普能发起一切音声;摩尼宝王影现佛身;于音声中,普能演说一切菩萨所修行愿。此华生已,一念之间,于如来白毫相中,有菩萨摩诃萨,名一切法胜音,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众,俱时而出,右绕如来,经无量匝,礼佛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