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徐童导演游民三部曲《算命》
“穷算命,富烧香”,是大多数人都听过的一句俗语,很多人以为这里的‘穷’,指的是穷人。
但穷人也烧香,富人也算命,这里的‘穷,真正的意思是,一个人穷途末路的境遇。
算命,其实是人无能为力之后,唯一的精神寄托。
正如徐童导演这部记录社会边缘人士的《算命》,来算命的人,是、老鸨、流浪汉……
一部好的纪录片,应该做到不带任何俯视或仰视,只是平视客观地去记录。
这部纪录片在上映的当年,就获得了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十佳纪录片,在我心里,这是国产纪录片的巅峰之作。
历百程这部纪录片的主角历百程,家里兄弟四个都是残疾人,据说,是因为家里风水不好,但没钱改。
历百程自己是残疾人,但还是花了130元的彩礼,把原本在大哥家住羊圈受冻的石珍珠娶回了家。
石珍珠是残障人士,又聋又哑,按照历百程的话说:“贫不择妻、寒不择衣、慌不择路。”
历百程给很多人算命改运,却唯独改不了自己的命运。
历百程也许也后悔过娶石珍珠这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女人,但荒唐的是,他连去小旅馆找小姐,都会因放心不下而带上老婆。
严打过后,历百程费了大力气,甚至给石珍珠带上‘现代傻活佛’的条幅,也没有多少收获,他解释为,自己今年财运不好。
当这一对残障夫妻走投无路,甚至精明的历百程想在摄像机下获得组织帮助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却是:“这么多残疾人,不可能人人都帮,还是要靠你自己”。
尤小云做皮肉生意的尤小云,也是历百程的一位信客。
她来找历百程算命,想知道自己在年前能不能办成那件“大事”。
她的大事,就是把监狱里的老公赎出来,所以为了筹钱沦落风尘成了小姐,除了躲扫黄,还要应付前来“办事”的男人。
尤小云说,自己的丈夫是为了这个家才入狱,所以一定要把人弄出来。
但想要赚钱,赚快钱,她好像也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她不是好吃懒做、贪慕虚荣才做了皮肉生意,或许,重感情的好女人这个评价,会更适合她。
尤小云这一卦,历百程算准了,年底,她老公成功出狱,夫妻二人带着历百程和石珍珠,去广场玩了一次。
唐小雁唐小雁经营着一家按摩院,说得露骨一点,她的身份就是老鸨。
历百程像往常一样说着车轱辘话,边说边关注着唐小雁的表情变化。
当说到唐小雁是个孤单命时,后者的表情终于有所触动了。
历百程给人改运,有的是需要画符,而唐小雁要改孤单命,就需要改个名字。
或许是终于说到了唐小雁的心坎里,她终于开始倾诉起过往。
不幸的经历,男友的冷漠,造就了如今的唐小雁,一个女人,独自经营生意,遇到地痞流氓,拎起棍子就打,事后甩下200元了事。
半年后,历百程并没有改变唐小雁的孤单命,反而,后者的按摩院被举报。
而唐小雁,也被给自己磕过头的干女儿供了出来。
有人说,唐小雁被拘留后下落不明,但其实,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徐童,把自己的车子抵押了七万,把她从局子里捞了出来后,让她成为了自己的助理。
2013年6月10日的《锵锵三人行》上,窦文涛问二人关系,徐童想都没想——哥们。
徐童形容自己碰上唐小雁,俩字:幸运,因为后者,是他拍摄游民纪录片,一个可遇不可求的纽带。
唐小雁说:做人一个“义”字,徐童要我的命,我都能给!
活着历百程曾多次吹嘘自己的经历,10块钱的小姐,没觉得他是残疾人,那次的经历很美好。
导演问他:是不是活着没有太多的乐趣,所以才会对这件事记忆犹新。
历百程有些生气:“这话说的,人没乐趣就不活着了吗?这话说的太无情。”
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总是在追寻活着的意义,但意义,绝不能大于活着本身。
太多人为了追寻意义,甚至放弃了生命。
在王学泰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封底,如此定义游民:他们脱离了社会秩序,失去了角色位置,他们是没有根柢,随着时势浮沉游荡的一员。
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历百程的想法,竟然跟《活着》的作者余华,惊人的相似。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
——电影《算命》
忽然之间,一条关于“卫生巾”的新闻就在各大平台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这边是“我有难处、生活难”,另一边是“这么便宜的三无产品也敢用?这么便宜的东西,棉质能好吗?”
和前者的“卑微”相比,类似后者“充满优越感”的反问更让人印象深刻。
这种语气怎么说呢,用一个近来出现频率挺高的词来评价就是,何不食肉糜。
实际上,在全球有5亿女性在经历“月经贫困”,非洲有十分之一的女孩会因为月经贫困而缺课甚至辍学。
超市货架上动辄八块、九块甚至几十块的卫生巾,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连一杯奶茶钱都不到,但对于很多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女性来说,这是一笔额外的负担。
在当下这个消费主义盛行和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中,贫穷似乎就成为了一种耻辱,贫穷就是一场彻底的悲剧,以至于我们宁愿转过头捂住眼不去看,甚至主动去“遗忘”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依旧那么贫穷。
这种贫穷不是买不起奶茶、买不起苹果三件套、没办法穿正品JK制服和AJ的那种贫穷,而是失去尊严甚至是生命的那种贫穷。
当新闻报道有女孩由于买不起智能手机不能上网课而自杀时,我们才想起原来还有许多家庭买不起智能手机。
当新闻报道有女孩为了攒钱给弟弟治病,每天只吃两个两个馒头,我们才知道原来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
生活真的可以对普通人为所欲为,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看似“无意义”的生活中,依旧有许多人在奋力向前。
就像一部纪录片里说得那样: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
而这部纪录片,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算命》
《算命》是纪录片导演徐童“游民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二部,其余两部分别是《麦收》和《老唐头》。
这部关注底层残疾人、失足妇女和流浪汉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1分。
游民,一个被称为“城市边缘人”的群体,从乡村到城市,寄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游民们处于秩序之外,显得异常生猛鲜活,有点类似于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吉普赛人”,充满了大喇喇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当代独立纪录片界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从1987年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摄影系毕业开始,徐童就一直持续地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理解。
有人说,他本该和贾樟柯、王小帅等第六代大导演齐名,但他却自甘“边缘化”,把镜头对准乞丐、算命者、失足妇女、小偷……虽然在国外屡屡得奖,但代价是,他的纪录片还没有一部在国内正式上映过。
即使《算命》有超过2.4万豆瓣用户打出了9.1分,我们仍只能通过个人硬盘来与电影完成见面。
都是地下电影,导演在大众的视野中自然也就一直默默无闻。
从“游民三部曲”到小说《珍宝岛》,又到《挖眼睛》、《四哥》、《赤脚医生》和《两把铁锹》等作品,徐童已经独立拍摄了12年。
他自称“远看艺术家,近看是游民”,以“游民”的身份、游民”的立场讲述着“游民”的主题,传递知识阶层对于当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认识与思考。
在《算命》中,徐童把镜头对准了一对底层夫妻。
丈夫厉百程是一名残疾人,腿脚不方便,整日需要拄着双拐。
妻子石珍珠呢,用厉百程的话说就是“把聋哑傻瘸都集齐了”,整日里笑嘻嘻乐呵呵像个孩子。
夫妇俩平日里的生活都靠着厉百程给人算命维持。
《算命》以157分钟的篇幅,按照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的形式讲述了以厉百程为圆心的人物故事,他的妻子、朋友和客人……
这部纪录片不抒情、不渲染、不拔高、不掩饰,只是记录下小人物的那些狡黠、诚挚、和善良。
厉百程是个颇有想法的人,孤独半生的他租住在燕郊的棚户区。
相比于瘦小残疾的身体,他的嘴巴一说起话来却是滔滔不绝。
因为残疾,他迟迟没能结婚,四十多岁的时候花了130块钱娶了个傻媳妇,就是石珍珠。
石珍珠在遇见厉百程之前住在哥哥嫂子家,被虐待被厌恶,无论冬夏都住在一个由海绵瓦搭建的窝棚里,这一住就是十多载。
石珍珠的腿,就是因为冬天长时间挨冻落下了残疾。
在家里,厉百程负责做饭洗碗,还负责给妻子梳个双马尾。
他说,自己娶石珍珠就是为了做伴侣的。
然而纪录片并没有选择赞颂厉百程这个做法,因为紧接着就拍下了他到外面“逍遥”的过程。
当时,徐童问他:“那个……还能弄吗?”
厉百程立马回:“不然我收石珍珠干嘛!”
他坦言自己的私欲,完全不加美化、修饰,一番直白袒露也令人不忍再去批判他。
我们无法用简单的是非善恶去衡量徐童纪录片中的底层人民,他们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模样。
当然,有时候厉百程也会用脏字骂妻子。
但过一会儿还是会任由石珍珠轻轻靠在自己的肩头,或是轻抚自己的后脑勺,给她挑衣服、梳头发和洗手。
两个底层人物之间的陪伴,是牵绊,是缘分。
两人不会被写进书里当情故事千古传诵,但却真实得像是我们脚下的土地,踏实沉稳。
有趣的是,在《算命》中,厉百程和石珍珠似乎特别信任徐童。
历百程时常朝着镜头喊:“徐童,徐童!”就像在叫自己的老朋友一样。
石珍珠则常面对着镜头大笑,笑得干净澄澈,令人心安。
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徐童镜头下的人物都是这样。
他们异常地信任镜头,没有丝毫遮遮掩掩或是矫揉造作。
这些游民面对徐童的镜头时,总是自如的,甚至有些浑不吝,中途还不时朝着徐童唠两句家常。
徐童解释说:“人物是和我一起生活的,不是和摄影机生活,是人和人的事,人和人的关系自然了,片子就自然了。”
厉百程的好友老郑是一个乞丐,平时就睡在大街上,一床分不清原本颜色的被子和不知道是什么破布的枕头就是他的全部了。
真是一身无长物,以天地为盖。
用历百程的话形容就是“佛把他怕冻的那根弦摘去了”。
老郑不怕冷吗?当然怕,只是贫穷让他不得不适应寒冷。
温暖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一种和女人的被窝一样可望不可求的东西。
“这大凉,凉水磨地吧这玩意儿一点热气都不通。”
对此,导演徐童问过历百程一句话,直接得扎人:“这么活着能有什么乐趣啊?”
历百程听了有些生气:“这话说的,人那没乐趣就不活着呀?这话说得,太……无情了。”
太无情了。
可是许多人不就是这么无情吗?
因为买不起名牌卫生巾就会被嘲讽,因为用不了智能手机就会被抛弃和遗忘,因为贫穷就没有资格结婚和生孩子,因为考不上本科就成了废物……
同样都是活,为什么贫穷就没有资格活着?没有资格生孩子?
难道不是大部分人都是在拼命维持着生活吗?难道生命的意义就只有一种吗?
徐童片子里的人物,不是在社会中生活,而是在江湖中漂泊。
厉百程行走江湖的手段就是算命,找他算命的人中最特别的就是唐小雁。
她是一个失足妇女,后来成了一家非正规按摩店的老板。
她到厉百程这里算命,厉百程看了又看,说她是一个“孤单命”,要改名字。
于是她就从唐彩凤改成了唐小雁。
雁字十二画,好解她的孤单命。
于是,唐小雁把写了自己名字的纸虔诚地压在了观音像下面,供了一个月。
唐小雁彪悍泼辣。
她会拿着一根木棍把闹事的前男友打进医院,也能够在偌大的北京打通关系开一家按摩店,但在喝多了的时候依旧会红了眼眶,嘴里说着二十出头时被人拿着刀架着脖子侮辱的经历。
后来,唐小雁的店被仇人举报了。
她进了局子,还是徐童卖了车几经周折将她保出,两人也在片外成了哥们。
后来,徐童认识了唐小雁的父亲,从而拍了以她父亲为主角的纪录片《老唐头》。
导演甚至准备把“游民三部曲”扩充至五部,《小凤》和《原罪》就用唐小雁和她的四表哥为主角。
唐小雁跟着导演跑遍大大小小的电影节,成了徐童的硬核制片人。
她见证了知识分子们评电影、发奖、喝咖啡的过程,还上过《锵锵三人行》。
2011年的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她还获得了“真实人物奖”。
她在颁奖礼上说:“我觉得这奖就该我拿!如果没有我们这帮人,你们这些导演就喝西北风去吧!”
《算命》让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穷人不是恶狠狠的,也不总是怨天尤人。
徐童说在拍这个纪录片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一种勇气,获得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拍片子的力量,是一种活着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金钱和物质,而是真正来自于人物的内心和生命。
他们或许只是野草,却也坚韧生猛,能够随时随地对着生活怒骂一声,混不吝的,仿佛天地之间就是由这股劲撑着。
纪录片是用血思考的,这些生命必须被展开。
徐童说:“在中国那么宏大的一个变革当中,将这些被主流媒体所忽略掉的历史做一个呈现,让它们能够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存。”
随便瞄了几眼这类影视作品,就评判“它们在给中国抹黑”,是很残忍的。因为有许多普通人在这句话中被说成了肮脏的和可以被丢弃的,这种理解是可耻的。这样的优秀国产片不能上映,也是我们的遗憾。
我们需要贾樟柯和徐童这样的电影人,需要《三峡好人》和《算命》这样的作品。
借用网络上的话说就是:不要冷漠地走入未经检验的生活,去看见每一种生活。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童云溪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从来没有觉得《往事只能回味》好听。直到看了纪录片《算命》。
身体残疾、走路艰难的算命先生厉百程,其实极为清醒理智。他把聋哑残的智障女人石珍珠接过来,作为自己的伴侣。他的评价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石珍珠除了性别与他不同之外,什么都做不了,甚至还需要他的日夜照顾。
这本是个苦涩的故事。底层人物的挣扎求生,辛酸血泪,原本和“爱情”这样的字眼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当主题曲响起时,你还是从石珍珠天真纯粹的笑颜里,感受到真挚而痛楚的美。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忆童年时竹马青梅。”往昔陪伴她的,并没有竹马青梅。画面上出现的,是兄嫂家的羊圈。曾经,不分冬夏,她就在那里栖身,像牲畜一样饥寒交迫。
厉百程居然还携她,去看曾经待她不如猪狗的兄嫂。夜晚,兄嫂也终于让带着丈夫和礼物回来的石珍珠,睡在了屋内和炕上。兄长像是很关心她的样子,亲自过来给她剪发,完全不顾厉百程的强烈抗议。嫂子也对着他们,笑得憨厚坦荡。仿佛从前虐待石珍珠的,不是他们,是卑微贫贱的命运。
“春风又吹红了花蕊,你已经也添了新岁。你就要变心像时光难倒回,我只有在梦里相依偎。”歌词凄美,可是屏幕上,两个严重残疾的人,却有一幕幕的温情画面。
厉百程每天给石珍珠梳头,给她的小辫上绑上红头绳。
石珍珠偶尔依偎在厉百程身边,像柔弱的孩子一样,充满全身心的信赖。她还会尽力靠紧他,纵使痴傻,也知道这个人是对她好的。
厉百程喂石珍珠吃药。让她张开口,检查一下药是否真的服下。
石珍珠非要穿一件颜色新鲜的棉袄。明明又小又不合身。厉百程恐吓她,让她换下。
为了谋生,厉百程带石珍珠去赶集。他修好算命用的道具,摆好卦摊。旁边,是身着大红衣的石珍珠,披着授带,上书:“现代傻活佛”。前面摆有厉百程精心糊好的乞讨箱。最初,不谙世事的她,兴奋得呵呵傻笑。生意惨淡,慢慢她也无精打采。
“两小无猜日夜相随。”有人说,看了这个纪录片,不婚主义者,都开始想结婚了。厉百程说,他也曾后悔过,为什么要把石珍珠接来。明明一个人也可以解决性问题。花费不多,还物美价廉,可以享受到的法式舌吻。连现在他对徐童提起来,还闭目良久,颇为回味。
可是现在,他却已经无法抛下石珍珠。或许是不忍。回石珍珠的兄嫂家,他悄悄带导演徐童去看那个羊圈,石珍珠多年存身之地。
他说,进到院子里的一只猫,足以检验人心。
石珍珠会给小猫盖房子,会在早晨起来,扫干净满院子里的雪。
他说,爱发如爱命。他甚至觉得,自己的财运,与石珍珠是否留发有关。
在佛前许愿时,他也祈祷,唯愿他们夫妇健康平安。
其实,他对石珍珠是充满怜惜的。那种朝夕相伴与照料,比“爱情”这两个字,更为打动人心。
比起厉百程的残躯,与石珍珠的愚痴,唐小燕无疑健康而有能力。这是我们普通人平日里习惯并忽略的一种幸运。唐小燕并不残疾,却生活得孤苦。厉百程夫妇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谋生,而唐小燕的痛在于:谋爱。
她想要的是幸福的归宿。可是她又看穿男人的劣根性,得不到自己期望中的情意,而泪湿衣襟。
不知道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女人。明明精明强干,洞悉世事,却活得纠结而痛苦。或是因为成长中的不幸,或是因为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
导演徐童问厉百程:“没有任何乐趣的生活,活着还有意义吗?”
“这话说的。没乐趣就不活了,这,这话说的,太无情了。”
于是我们看到,那些完全没有乐趣的生活。是平日里,大家并不关注的视角。厉百程的朋友们多是乞丐。他们交谈起来,甚至很有条理。居无定所,夜晚就露宿在街头。辛苦攒到一点钱,去找小姐,难免受到怜悯与奚落。
那些惨痛的现实,媒体多不碰触。我们走进影院,经常看到的是虚假繁荣。太多时候,不忍目睹这些惨状,也不曾去了解真正弱势人群的喜怒哀乐。有一种因为恐惧而带来的逃避。
所以太多人都会歌舞升平。太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够开心。没有想过,真正痛楚的人,生了病连片药都买不起的人,三餐不继者……他们怎样去生存。
“雨过长沙满洞庭,倒在江湖无人过,得澄清处亦澄清。”这本是厉百程新学到的算命口诀。细思之下,却也正是现实的写照。他当时已经年近六十,老弱病残让人不敢想像,将来他更为衰弱,如何照顾自己和老伴。只能靠他说的那样,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吗?
活着纵然缺少乐趣,可是通过一曲老歌,导演却可以剪辑出了厉百程夫妇的诸多有情瞬间。众生到底谁苦谁乐,不得而知。个中滋味,确实一言难尽。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
——电影《算命》
忽然之间,一条关于“卫生巾”的新闻就在各大平台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这边是“我有难处、生活难”,另一边是“这么便宜的三无产品也敢用?这么便宜的东西,棉质能好吗?”
和前者的“卑微”相比,类似后者“充满优越感”的反问更让人印象深刻。
这种语气怎么说呢,用一个近来出现频率挺高的词来评价就是,何不食肉糜。
实际上,在全球有5亿女性在经历“月经贫困”,非洲有十分之一的女孩会因为月经贫困而缺课甚至辍学。
超市货架上动辄八块、九块甚至几十块的卫生巾,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连一杯奶茶钱都不到,但对于很多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女性来说,这是一笔额外的负担。
在当下这个消费主义盛行和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中,贫穷似乎就成为了一种耻辱,贫穷就是一场彻底的悲剧,以至于我们宁愿转过头捂住眼不去看,甚至主动去“遗忘”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依旧那么贫穷。
这种贫穷不是买不起奶茶、买不起苹果三件套、没办法穿正品JK制服和AJ的那种贫穷,而是失去尊严甚至是生命的那种贫穷。
当新闻报道有女孩由于买不起智能手机不能上网课而自杀时,我们才想起原来还有许多家庭买不起智能手机。
当新闻报道有女孩为了攒钱给弟弟治病,每天只吃两个两个馒头,我们才知道原来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
生活真的可以对普通人为所欲为,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看似“无意义”的生活中,依旧有许多人在奋力向前。
就像一部纪录片里说得那样: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
而这部纪录片,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算命》
《算命》是纪录片导演徐童“游民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二部,其余两部分别是《麦收》和《老唐头》。
这部关注底层残疾人、失足妇女和流浪汉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1分。
游民,一个被称为“城市边缘人”的群体,从乡村到城市,寄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游民们处于秩序之外,显得异常生猛鲜活,有点类似于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吉普赛人”,充满了大喇喇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当代独立纪录片界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从1987年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摄影系毕业开始,徐童就一直持续地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理解。
有人说,他本该和贾樟柯、王小帅等第六代大导演齐名,但他却自甘“边缘化”,把镜头对准乞丐、算命者、失足妇女、小偷……虽然在国外屡屡得奖,但代价是,他的纪录片还没有一部在国内正式上映过。
即使《算命》有超过2.4万豆瓣用户打出了9.1分,我们仍只能通过个人硬盘来与电影完成见面。
都是地下电影,导演在大众的视野中自然也就一直默默无闻。
从“游民三部曲”到小说《珍宝岛》,又到《挖眼睛》、《四哥》、《赤脚医生》和《两把铁锹》等作品,徐童已经独立拍摄了12年。
他自称“远看艺术家,近看是游民”,以“游民”的身份、游民”的立场讲述着“游民”的主题,传递知识阶层对于当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认识与思考。
在《算命》中,徐童把镜头对准了一对底层夫妻。
丈夫厉百程是一名残疾人,腿脚不方便,整日需要拄着双拐。
妻子石珍珠呢,用厉百程的话说就是“把聋哑傻瘸都集齐了”,整日里笑嘻嘻乐呵呵像个孩子。
夫妇俩平日里的生活都靠着厉百程给人算命维持。
《算命》以157分钟的篇幅,按照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的形式讲述了以厉百程为圆心的人物故事,他的妻子、朋友和客人……
这部纪录片不抒情、不渲染、不拔高、不掩饰,只是记录下小人物的那些狡黠、诚挚、和善良。
厉百程是个颇有想法的人,孤独半生的他租住在燕郊的棚户区。
相比于瘦小残疾的身体,他的嘴巴一说起话来却是滔滔不绝。
因为残疾,他迟迟没能结婚,四十多岁的时候花了130块钱娶了个傻媳妇,就是石珍珠。
石珍珠在遇见厉百程之前住在哥哥嫂子家,被虐待被厌恶,无论冬夏都住在一个由海绵瓦搭建的窝棚里,这一住就是十多载。
石珍珠的腿,就是因为冬天长时间挨冻落下了残疾。
在家里,厉百程负责做饭洗碗,还负责给妻子梳个双马尾。
他说,自己娶石珍珠就是为了做伴侣的。
然而纪录片并没有选择赞颂厉百程这个做法,因为紧接着就拍下了他到外面“逍遥”的过程。
当时,徐童问他:“那个……还能弄吗?”
厉百程立马回:“不然我收石珍珠干嘛!”
他坦言自己的私欲,完全不加美化、修饰,一番直白袒露也令人不忍再去批判他。
我们无法用简单的是非善恶去衡量徐童纪录片中的底层人民,他们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模样。
当然,有时候厉百程也会用脏字骂妻子。
但过一会儿还是会任由石珍珠轻轻靠在自己的肩头,或是轻抚自己的后脑勺,给她挑衣服、梳头发和洗手。
两个底层人物之间的陪伴,是牵绊,是缘分。
两人不会被写进书里当情故事千古传诵,但却真实得像是我们脚下的土地,踏实沉稳。
有趣的是,在《算命》中,厉百程和石珍珠似乎特别信任徐童。
历百程时常朝着镜头喊:“徐童,徐童!”就像在叫自己的老朋友一样。
石珍珠则常面对着镜头大笑,笑得干净澄澈,令人心安。
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徐童镜头下的人物都是这样。
他们异常地信任镜头,没有丝毫遮遮掩掩或是矫揉造作。
这些游民面对徐童的镜头时,总是自如的,甚至有些浑不吝,中途还不时朝着徐童唠两句家常。
徐童解释说:“人物是和我一起生活的,不是和摄影机生活,是人和人的事,人和人的关系自然了,片子就自然了。”
厉百程的好友老郑是一个乞丐,平时就睡在大街上,一床分不清原本颜色的被子和不知道是什么破布的枕头就是他的全部了。
真是一身无长物,以天地为盖。
用历百程的话形容就是“佛把他怕冻的那根弦摘去了”。
老郑不怕冷吗?当然怕,只是贫穷让他不得不适应寒冷。
温暖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一种和女人的被窝一样可望不可求的东西。
“这大凉,凉水磨地吧这玩意儿一点热气都不通。”
对此,导演徐童问过历百程一句话,直接得扎人:“这么活着能有什么乐趣啊?”
历百程听了有些生气:“这话说的,人那没乐趣就不活着呀?这话说得,太……无情了。”
太无情了。
可是许多人不就是这么无情吗?
因为买不起名牌卫生巾就会被嘲讽,因为用不了智能手机就会被抛弃和遗忘,因为贫穷就没有资格结婚和生孩子,因为考不上本科就成了废物……
同样都是活,为什么贫穷就没有资格活着?没有资格生孩子?
难道不是大部分人都是在拼命维持着生活吗?难道生命的意义就只有一种吗?
徐童片子里的人物,不是在社会中生活,而是在江湖中漂泊。
厉百程行走江湖的手段就是算命,找他算命的人中最特别的就是唐小雁。
她是一个失足妇女,后来成了一家非正规按摩店的老板。
她到厉百程这里算命,厉百程看了又看,说她是一个“孤单命”,要改名字。
于是她就从唐彩凤改成了唐小雁。
雁字十二画,好解她的孤单命。
于是,唐小雁把写了自己名字的纸虔诚地压在了观音像下面,供了一个月。
唐小雁彪悍泼辣。
她会拿着一根木棍把闹事的前男友打进医院,也能够在偌大的北京打通关系开一家按摩店,但在喝多了的时候依旧会红了眼眶,嘴里说着二十出头时被人拿着刀架着脖子侮辱的经历。
后来,唐小雁的店被仇人举报了。
她进了局子,还是徐童卖了车几经周折将她保出,两人也在片外成了哥们。
后来,徐童认识了唐小雁的父亲,从而拍了以她父亲为主角的纪录片《老唐头》。
导演甚至准备把“游民三部曲”扩充至五部,《小凤》和《原罪》就用唐小雁和她的四表哥为主角。
唐小雁跟着导演跑遍大大小小的电影节,成了徐童的硬核制片人。
她见证了知识分子们评电影、发奖、喝咖啡的过程,还上过《锵锵三人行》。
2011年的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她还获得了“真实人物奖”。
她在颁奖礼上说:“我觉得这奖就该我拿!如果没有我们这帮人,你们这些导演就喝西北风去吧!”
《算命》让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穷人不是恶狠狠的,也不总是怨天尤人。
徐童说在拍这个纪录片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一种勇气,获得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拍片子的力量,是一种活着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金钱和物质,而是真正来自于人物的内心和生命。
他们或许只是野草,却也坚韧生猛,能够随时随地对着生活怒骂一声,混不吝的,仿佛天地之间就是由这股劲撑着。
纪录片是用血思考的,这些生命必须被展开。
徐童说:“在中国那么宏大的一个变革当中,将这些被主流媒体所忽略掉的历史做一个呈现,让它们能够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存。”
随便瞄了几眼这类影视作品,就评判“它们在给中国抹黑”,是很残忍的。因为有许多普通人在这句话中被说成了肮脏的和可以被丢弃的,这种理解是可耻的。这样的优秀国产片不能上映,也是我们的遗憾。
我们需要贾樟柯和徐童这样的电影人,需要《三峡好人》和《算命》这样的作品。
借用网络上的话说就是:不要冷漠地走入未经检验的生活,去看见每一种生活。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童云溪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