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阎锡山,1883年生于今山西定襄县河边镇,家境优渥,出生于小地主的家庭,是清末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的首领,对近代中国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
对于阎锡山,人们对其有许多的争议,有人说他是卖,也有人说他是个卓越的政治家,把满目疮痍的山西省治得井井有条,在后来给与抗日战争的后勤供给强有利的支持。其77岁因病逝世后,他的后代现状广为人所关注,那么他的后代现今生活现状究竟如何?
阎锡山一生娶了两个夫人,结发妻子徐竹青,但因二人结婚多年没有诞下子嗣,于是阎锡山又娶了大同姑娘许氏,遭到了妻子徐竹青的严重不满和强烈反对。为此阎锡山父亲制定了严格的家规来对她们进行约束,从此阎锡山的后宅得以安宁。
许氏后来改名为徐兰森,一下子给阎锡山生下了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阎志恭、次子阎志宽、三子阎志信、四子阎志敏和五子阎志惠。
阎志惠
长子阎志恭和三子阎志信在小时候不幸夭折,阎锡山一家人伤心不已。
次子阎志宽成年时娶上当地家境殷实的赵家之女赵秀金,阎志宽年轻俊秀,赵秀金才貌双全,他们之间的婚事也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后来,赵秀金为阎志宽生下一子一女,抗战爆发后,阎志宽听从阎锡山的话前往大后方四川避难,但不幸的是在重庆时阎志宽的羊癫疯发作,因此英年早亡,留下了赵秀金子女这对孤儿寡母。
四子阎志敏聪明伶俐,是阎锡山子女中最聪明的一个。阎志敏从小就爱好研究外国的电子产品,为了满足儿子兴趣,山西王阎锡山为此花费了多番心思收集。1946年,阎志敏听从父母之言与大汉奸裴清源之女裴彬成婚,二年后,夫妻二人在阎锡山的资助下前往美国留学。经过多年的求学生涯,阎志敏学有所成,取得了名校罗切斯特大学的电机硕士学位。
或许是在美国待习惯了,阎志敏长留在美国著名的IBM公司工作,退休后,在生命的的最后时光里,后来就一直在纽约安度晚年,同时孜孜不倦地研究无线电机,2010年3月16日,阎志敏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至于五子阎志惠,是阎锡山最疼爱的儿子,阎锡山希望其能继承他的事业。后来跟随父亲阎锡山败退台湾后,从事商业领域。可是在日本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遇到自己的二嫂赵金秀,日久生情,没多久,他们就在一起了。
在当时叔嫂成婚是一件绝不被世人接受的事情,这是一件有违人伦的大丑事,但阎锡山在后来还是接受了他们,他们成婚后回来照顾父亲阎锡山,可因为复杂多样的原因,或许受不了其父身边的闲言碎语,没到一年,他们就离开了,但他们之后的生活却是穷困潦倒。赵秀金去世后,阎志惠续弦周谨予,两人像一对恩爱夫妻一般一起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日子,2011年,其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阎锡山,大名鼎鼎的山西王,忽略其他不好的,他是一个当时比较有作为的军阀,在他治下,山西变得繁荣。并且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是非常的厉害,阎锡山给儿子们留下了“轻财重义,讷言敏行,俭己厚人,恭己恕人”的祖训,这是阎锡山的子女在日后有所成就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山西王阎锡山》
【阎锡山故居(李一氓所题 )】阎锡山故居位于山西定襄县东北方向的河边村,现为河边民俗馆。整座故居总占地总面积3.3万平方米,院落27座,房屋近千间(现存700余间),分南北两大部分:南区地势居高,为阎氏旧宅区;北区地势较低,由东、西两花园组成,是故居主体建筑群,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
【的题词“博爱”】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38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山西王”。阎锡山故居修建的建筑有都督府、得一楼、二老太爷府、上将军府、同武将军府(已毁)、穿心院、新南院、东花园、西花园、慈幼院等大小共27个院落。
【故居内部情况】有人评价阎锡山故居,“一座都督府,半部史 ”、“第一豪宅”。这样的评价没有夸张,事实就是如此。阎锡山故居的整体风格为北方的四合院结构,青砖灰瓦,飞檐斗拱,抱厦回廊。砖雕、石雕、木雕让中外游人流连忘返,遍布各主要建筑物下的地道、地下室,显示出阎锡山对这座宅院的重视。
【得一楼】老子《道德经》有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之意。阎锡山将这座楼取名为“得一楼”,有得到“一等侯”之意。得一楼修建于1914年,是阎锡山故居最高点,此楼前可通都督府,后部以地道与东花园二院相连。
【都督府入口】都督府是阎锡山担任山西都督后修建,它是中西合璧的一进两院,在府门上方与前后过道以及后院东厅顶部均修建了罗马教堂风格的尖顶前脸。1912年来山西考察,期间评价道,“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竞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伯川之功,不惟山西人当感戴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 ”
【故居一角】资料显示,阎锡山故居始建于1913年,耗时14年,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才算完工,总耗资140万两白银。纵观阎锡山的一生,他是近代中国绕不开的人物,加入同盟会、刺杀慈禧太后、太原起义、获取袁世凯信任当上山西都督;北伐时期,阎锡山还是与、李宗仁、冯玉祥齐名的四大集团军总司令之一,在后来还担任过中华陆海空军副总司令,抗战时期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最后任到了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
【阎锡山会客厅】游览阎锡山故居,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散落在院内的家训石刻。在阎锡山故居东花园的墙上有这样一句家训,“做事是人生的结果,做的事多就是此生的结果大,做的事少就是此生的结果小,为做人即应当做事。”
【“谋事力成”照壁】“谋事力成”是阎锡山所题,这四个字也是阎锡山成功的秘诀,意思是说谋划好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竭尽所能才能成功。阎锡山还进一步告诉后人,“作甚务甚,作甚学甚,作甚会甚,作甚成甚;作不成甚羞甚,作坏甚补甚。为人事的必要人格,有此人格,则百事皆成。”
【高处鸟瞰阎锡山故居】1949年12月,阎锡山离开大陆逃往台湾,至死再也未能回到这里。阎锡山执掌山西38年,是作出一定的贡献的,比如当时山西义务教育水平名列全国第一。阎锡山曾要求山西境内适龄儿童必须上学,否则父母将受到惩罚。
【故居碉堡式建筑】1989年,阎锡山故居改为民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经过近30年的发展,故居内按照农、食、住、行、娱、信为内容的六大系列布局,陈列品以民俗文物为主,它们形象地再现了阎府当年景象,并生动反映了清末民初山西独特的民俗文化。
阎锡山的炮兵司令周玳曾说:“我们跟随阎锡山较久的人,都摸透了他的脾气。他是‘钱鬼子’出身,算盘打得最精,总要把敌我双方的力量,放在戥子上称了又称,只有在自己的力量大大超过敌人的时候,他才会明白表示态度;不然,他照例是八面玲珑,决不贸然得罪人的。”
阎锡山再精明,算盘打得再好,在时代大势面前还是一败涂地。1949年12月9日,自知回天乏术的阎锡山去了台湾,开始了在台湾的最后10年生活。常言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来到台湾的阎锡山再也没了之前的威风,很快彻底告别了政坛。
正所谓无官一身轻,告别官场后,阎锡山带着几名贴身侍卫搬到了台北市郊阳明山附近的菁山。当时的菁山非常落后,原是日据时代没有坚持的一处农场,这里既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距离最近的马路都要步行半个小时。
侍卫们实在看不去了,都建议阎锡山选择一处交通便利之处居住,可阎锡山坚持己见。没有房屋,就自己修建,刚开始是茅草屋,后来改为砖石房屋;没有自来水,就挖水井;没有蔬菜,就自己开辟菜园。
阎锡山在日记中对最初的生活环境做了描述,“其地为废耕之茶园,杂草及胸,道路坎坷,无电灯电话,饮用山泉,距山仔后公路步行三十分钟,建筑茅屋,从事著述,人以‘菁山草芦’名之。”远离闹市,加上离开了政坛,来访客人更是寥寥无几。
阎锡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著书上面,为此留下近百万的文字。晚年的阎锡山坚持“世界大同”的宇宙观,他认为“一个人在为人处世,都需要发于仁,归于中。发心是仁,但仁心要合于中道,不可偏斜。心中有仁爱,不要有什么偏向不要脱离。仁慈善良的心,落脚点要变为一个世人所共同接受,服务大众的一个公正公平的格局,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也许早已看淡了一切,阎锡山对生活要求也很低,一日三餐以馒头青菜为主,偶尔加个鸡蛋补充营养。其实阎锡山去台湾时,带了足够的黄金,完全可以过着比较奢华的生活,可他没有因此挥霍无度。
也许是过于思念家乡,他后来把房屋修建成山西窑洞的模样,命名“种能洞”。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在台北病死,终年78岁。早在去世前很久,阎锡山就已经留下遗言,共有七句话:
一、丧事宜俭不宜奢;二、来宾送来的挽联可收,但不得收挽幛;三、灵前供无花之花木;四、死后早日出殡不作久停;五、不要过于悲痛放声大哭;六、墓碑上刻日记第100段和第128段;七、七日之内每天早晚各读他的《补心灵》一遍。
阎锡山去世后,就葬在距离故居不远处的山坡上。值得一提的是,阎锡山去世后他的侍卫都下山自谋生路,唯独张日明自愿留下守墓。如今张日明老人已经是近90岁的老人了,他说只要身体状态可以,每周都会来墓地前看看,就是自己去世了,也会让孩子继续来守墓。
参考资料:《阎锡山在台湾的最后十年》
阎锡山是时期的著名军阀之一,他的实力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在阎锡山的巅峰时刻,就连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在那个年代中,仅仅依靠着一个山西省,便能威震华北地区的人,阎锡山也算是头一份了。军阀混战,时局混乱,而阎锡山,却一直没有做出过什么侵略扩张的行为。
阎锡山
他雄霸山西36年之久,让当地的经济和民生,也提升了一大截。他更是成了,赫赫有名的“山西王”。在历史的“功过簿”上,阎锡山立下过功劳,也犯下过很多的错。
而他的晚年生活,过得更是凄凉无比,最终也客死异乡。甚至连他的儿子,都无常地回到老家。
阎锡山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呢?为什么一代山西王,会过着悲苦凄凉的晚年生活。
回到山西阎锡山出生于1883年10月,自幼在山西省五台县的一处村庄长大。在早期,他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童年时期也上过私塾,学习了一些文化知识。
到了16岁时,阎锡山便开始跟着父亲做生意。他们的家里有一个钱庄,阎锡山便在其钱庄中学习锻炼。
在这个时期,阎锡山累积了不少的交涉经验。他本身就很聪慧,是一个很有头脑和见解的人。学习做生意的那段时间,阎锡山的生活也过得很不错。
可是随着时局的动荡不安,全天下都开始混乱了起来。阎锡山家里的生意,自然也做不下去了。他们赔了很多的钱,生活也陷入了十分窘迫的境地。
为了维持生存,阎锡山便出去打工赚钱。17岁那一年,他找了一家客栈,在里面当起了店员。这份工作很枯燥,也并没有什么发展前景。
阎锡山作为一名青年,是怀揣着梦想和热血的。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前途,他便另谋出路,做起了其他的准备。
1902年,阎锡山参加了山西武备学校的招生考试,顺利通过后,他便在学校开始学习。1904年,他又被选送到了日本,学习陆军的基础文化和知识。
前往日本学习,对阎锡山是改变命运的一件事。他不仅学习到了先进的军事知识,还结识了正在宣传革命文化的先生。
先生的革命理念,激发了阎锡山心中的热血,他认为,革命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事情。
于是,他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没过多久,又在先生的安排下,将阎锡山等28人,组成了铁血丈夫团。
这二十几个人,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各地军事领导者。与这些人结识,也为阎锡山以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基础。
1907年,阎锡山接到了一个新的命令,先生,希望他和赵戴文,可以偷偷拿着两颗炸弹,回到山西进行革命工作。
阎锡山接受了这个命令,在抵达上海时,两人又遇到了一个问题,上海关卡的检查很严格,阎锡山思来想去,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此时的炸弹,分别放在两个人的身上。
阎锡山决定,将炸弹都放在自己的身上,他还嘱咐赵戴文说:“如果我被发现了,你不能说认识我。一会在检查时,我排在前面,你去后面排着。”
赵戴文有些疑惑,他能理解阎锡山转移炸弹的行为。却想不明白,为何要让他到后面排队。赵戴文说出了心中的疑惑,阎锡山解释说:
“一会在检查时,前面的人肯定比较宽松。他们会认为藏在后面的人心虚,对后面的检查也会更为严格。”
果不其然,站在前面的阎锡山,并没有遭到更严格的检查。而在后面的赵戴文,却被仔细地搜了一遍。阎锡山这种胆大心细的性格,也得到了赵戴文的佩服。
两人也因此共同患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赵戴文更在以后的岁月里,成了像阎锡山军师一样的人物。
阎锡山回到国内,最开始是在山西陆军小学任教,后来又去参加清政府的考试,还中了一个举人。而后他又回到了山西,继续做着训练新军,宣传革命的工作。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了,山西也紧跟脚步,开始谋划起义的事情。
阎锡山召集了一些革命党人,进行了秘密的会议。会议进行得很顺利,一切计划都有条不紊地实施开来。
战斗生涯10月29日,太原起义爆发。这场经过精心策划的革命事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经过一系列的商讨后,阎锡山正式成为山西大都督。
从此以后,阎锡山便成了一方的领袖人物。参加过辛亥革命,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光辉的历史了。因为在他在山西打出根基以后,便逐渐转变了自己的作风。
阎锡山开始亲近袁世凯,又在他手中获得了主管山西的权利。当时袁世凯的实力强大,是阎锡山绝对不想招惹的存在。
1912年8月25日,中国同盟会改组为,阎锡山也成了中的一员。可是袁世凯对的看法,可以说差到了极点。于是,为了迎合袁世凯,阎锡山脱离了。
1915年,袁世凯准备自己当皇帝了。这可让全国人民愤怒到了极点,而阎锡山看袁世凯势力强大,便与其站在了一条战线上。当年的12月21日,他还被袁世凯封为了一等侯。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阎锡山也参加过很多次战役,但基本上都是惨败告终。袁世凯死后,他又拥护段祺瑞,但是也失败了。
经过这两次教训后,阎锡山便在山西当上了“土皇帝”,开始安稳地发展起民生来。在发展民生的那几年,山西确实进步了不少。
社会明显稳定,生产显著提高。还有不少山东、河南、河北等相近省份的灾民,都希望能前往山西,过上一个比较安稳的生活。
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阎锡山的军事实力提高了很多。在各方势力图谋天下的时候,阎锡山又有了很高的地位,非常想得到他的支持。
北伐战争期间,阎锡山先是坐山观虎斗。他是一个看形势选靠山的人,只要哪一方强大,他就会投靠那方。
在明显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阎锡山于1927年6月6月加入国民革命军,担任了北方总司令。
在这个时期,阎锡山又做了不少的“操作”。他先是拥护,两人合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始联合冯玉祥等人,反对的统治。
一场军阀混战再度爆发,与阎锡山等反蒋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不过阎锡山等人的军队,还是没有打败。
这一场内战,死伤了将近30万的军民。而被打败的阎锡山,也逃到了大连隐藏了起来。但是此时山西的大局,还是被他掌握在手中。
冯玉祥、、阎锡山三人合影
阎锡山在观察国际和国内局势,一边等着机会东山再起。全面侵华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阎锡山又回到了山西,借机报复等人。
山西的人员,都遭到阎锡山的镇压。而又被逼着合作抗日,无奈之下,他又与阎锡山握手言和。这种情况下,阎锡山又恢复了在的地位。
但是和阎锡山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矛盾。但是的崛起,又给了两个人并肩战斗的理由。
阎锡山是敌视的,在他的眼里,的实力很弱,早晚会被打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袭击时,阎锡山一直在山西坐镇,也没有积极地抵抗日军。
一直到日本侵略者打到了绥远地区后,阎锡山才号召起来“守土抗战”。可是阎锡山军事能力,还是差上了一些。日本在山西地区打了几场胜仗,阎锡山失去不少的地盘。
无奈之下,阎锡山又联合一同抗日。到了后期,他竟然还想要与日本合作,将“联共抗日”转变为“联日抗共”。
凄惨晚年从此以后,阎锡山便一直保持着与的敌对状态。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在、、日本侵略者三方的夹缝中生存。他只为了个人利益,也没有考虑过民族和国家。
等到日本侵略者败退以后,阎锡山便继续拥护实力强大的,开始与进行战斗。他所管辖的山西,也经历了一场民不聊生的岁月。
阎锡山横征暴敛,导致山西省内的局势越发混乱。随着和全面开战,解放战争爆发了。在连续不断的战争中,阎锡山又被解放军打得节节败退。
1949年初期,解放了太原,阎锡山的老巢被端了,他的妹妹和很多亲信,都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山西解放以后,阎锡山只能跟着走到底。他已经失去了说话的底气,企图借助的力量,重新做回“山西王”的位置。
可是阎锡山也没有想到,几场战役下来,也被打得全面溃败。于是,他也只能跟随,一起退到了台湾。
在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的两个儿子,也陆续离开了他。这两个人叫闫志敏和阎志惠,闫志敏在早年间便前往了日本生活。
而阎志惠还跟在父亲身边,一起来到了台湾。失去政治资本的阎锡山,自然不会被重视了。
阎锡山全家福
他在台湾的日子也越发艰难,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发展,他将阎志惠送去了日本,希望他能有好的生活。
两人的父子,在早期还算不错,但是在结婚的问题上,阎锡山和阎志惠大吵了一架。因为阎志惠想要娶二哥的遗孀,阎锡山坚决不同意,他们也因此闹掰了。
从此以后,阎志惠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他娶了二哥的遗孀赵秀金为妻,又把她从日本带到了美国,他们便在美国生活了起来。
而阎锡山的日子也越来越凄惨了,他辞去了所有的职务。又被软禁了起来,阎锡山几次提出出国,但都被给拒绝了。
于是,阎锡山便在远离台湾市区的地方,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草房”。他日常中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看书和写作。
阎志惠与赵秀金
除此之外,阎锡山也会与朋友在一起聊天。他经常议论,说一些心中的牢骚。虽然他没有公然与作对,但是这种可有可无的话语,还是引起了的不满。
派人警告阎锡山,希望他以后不要再说一些“废话”。可是屈于人下,阎锡山在不满,也只能压抑在自己的心里。
在这种生活状态下,阎锡山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1960年间,因为接连不断地染病,阎锡山的身体也扛不住。
最终,他在1960年5月23日,病逝于台湾,在他临终之际,儿子们也都没有回到身边。
阎志惠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以后,也是悲痛万分。可是在那一年,他的生活也并不富裕,还要抚养儿女,甚至连前往台湾的钱都凑不出来。
阎锡山晚年(左)
谁也没有想到,曾经威震山西的阎家人,会有如此凄惨的一天。面对父亲的遗憾离世,阎志惠也根本无可奈何。
1992年间,已经是白发苍苍的阎志惠,有一个心愿。他想返回大陆,前往山西的老家去看一看。等阎志惠回到熟悉的地方后,不禁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可是当他要迈进自己的家门时,背后传来了一道声音说:“同志,这是文物保护区,要想参观,是需要买票的。”
阎志惠也是一脸惊愕,根本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幸好,他返回国内,是有政府工作人员陪同的。于是,阎志惠“免费”参观了一次自己的家。
看着被粉刷新颖,保存完好的房屋,一切都已经是物是人非。他知道,这里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家了。
满足了这个愿望后,阎志惠又返回了美国。他在晚年间,也经常赞叹新中国的发展,佩服的领导,可是他再也没有回过自己曾经的家。
2011年3月,阎志惠病逝于美国,享年84岁。他的哥哥闫志敏,也于2010年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