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生辰八字

儒的意思(孺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

时间:2024-01-14 23:31:55 作者:流水随风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解惑丨说“儒”,“儒”到底是什么

“儒”的文化贯穿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文化生命。一提到“儒”字,人们不仅会想到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亚圣孟子,也会想到鲁迅笔下穷酸落魄还不忘寻章摘句的孔乙己。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这在《论语》中有答案,孔子对学生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何为“君子儒”?何为“小人儒”?我们不妨从“儒”字的字源慢慢解来。

早在殷商时期,“儒”字就已经出现,在甲骨文中从“大”,金文中从“天”,用大人的形象描绘人沐浴濡身的样子。到了西周早期,金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变为“雨”, “大”变为“而”字。于是,“需”字从此出现了。“需” 正是“儒”的本字。

《说文》解释:“儒,柔也,术士之称。”从“需”的字,大都包含有柔软的意思。人们把柔弱的小孩子叫做“孺子”,把地上爬动的小虫子叫做“蠕虫”,把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人叫做“懦夫”。这些都是“儒”字的引申义,与“儒,柔也”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儒”字在甲骨文中是以水清洗身体的形象。沐浴洗澡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何以成为儒家的专用名词呢?这要从“儒”的起源说起。

“儒”,是殷商时期为奴隶主贵族主持祭祖祭神、丧嫁婚娶礼仪的一类人。“儒”每次工作前,都要提前斋戒沐浴,以示郑重。《礼记·儒行》中说“儒有澡身而浴德”,澡身就是要洗澡,浴德就是要斋戒,清心寡欲,否则就不能表达自己对所行之事的敬意,甚至被认为失去了做事的资格。齐国发生内乱,陈成子把齐简公杀了,孔子听闻后,郑重地沐浴斋戒,跑到哀公那里要求出兵讨伐陈成子。《孟子·离娄下》说:“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认为,一个美貌如西子的人,如果她的身体不干净,人们也会掩鼻绕着走;一个品行不好的人,若是能够斋戒沐浴,也能参加祭祀上帝这种庄重仪式。除儒家外,沐浴斋戒还是好多教派的一种庄重的宗教仪式。

“儒”的行当到了孔子那里发生了质的变化。经过孔子的努力,“儒”渐渐脱离了单纯的谋生职业,被赋予道德和思想的担当,也从此有了“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分别。“君子儒”志向远大,胸怀天下,能够立志“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小人儒”保存了儒者的外表装束,懂一些礼仪的制度,却没有“君子儒”的胸襟和志向。

从字源看“儒”的历史演变,体现了“儒”从重视外在形体清洁的职业习惯,到重视内在道德修养的蜕变过程。儒家思想因此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长达两千年之久,对世界上许多人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原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殷延禄),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什么是儒?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77集03 全文1306字,阅读需5分钟

『以重其言』,就是要显明其言论的重要性。『于道最为高』。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它在各种学问中最受崇尚。在先秦时期,春秋战国的时候有诸子百家,儒家后来最受推崇,从汉代到清代一直都是以儒家的礼义文化来治理天下,所以它是在各种学问中最受崇尚。“于道最为高”,也有解释说,它以道作为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个理解也是可以的。

在汉代的扬雄《法言篇》中,他给“儒”下了一个定义,他说什么是儒?“通天地人者曰儒”。这就是告诉我们学习儒家的人,他对于天地自然的规律,对于社会人伦关系的道理都通达无碍,了解得很清楚、很透彻,这样的人才被称为儒。这个儒字,是一个单立人加一个“需”字,告诉我们什么?学儒的人是人之所需,是我们社会大众所急需的。

为什么是所急需的?譬如说我们在的时候,我们把儒家打倒了,孔老夫子也没有人敢提了,五伦关系不仅没有人讲了,而且被彻彻底底地颠覆了、破坏了。出现了学生去批斗老师,儿女去揪斗父母,夫妻之间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同床异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最亲近的人、最值得信任的人都可以背叛我们,他就把五伦关系彻彻底底地破坏了,这个时候人就生活在地狱当中。

所以我们看到的遗毒一直流传到今天,怎么表现的?经历过的人,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包括他的儿女,都不能够完全信任。为什么?因为在那个时代,我们最亲近的人都可以背叛自己,请问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值得相信?所以你看,那个时候五伦关系完全被颠覆了、混乱了,人活得就不像人了。从这里我们体会到,学儒的人给大家讲解五伦大道,让大家依教奉行,使人伦关系和谐,这是社急需的。

在《周礼·天官》上也对“儒”下了一个定义,“四曰儒,以道得民”。这个儒是干什么的?他给大家讲的是“道”,所以深得民心,受到人们欢欣喜悦的接受和拥护。从这里让我们看到,道德教育并不是像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那样,都是逼迫着人们,让人们去勉强参加的,不参加不行,你考核不及格。古时候的儒家的道德教育是怎么样的?它是能够深入人心、它深得民心,使人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参加的。

像我们在前几年,国内流行举办传统文化的论坛。这个传统文化的论坛都以儒家的五伦学说为核心,教导人如何去孝敬父母、教育儿女、夫妻和谐相处、兄弟和睦。结果怎么样?结果这个论坛是采取网上自愿报名的形式,论坛的现场只有三、五千人,但是每一次网上自愿报名的,都要超过上万人。像有一次,我们到河南周口去参加一次论坛,其中有一位听众,他是美国的华人,他从美国坐了飞机飞到了北京,然后从北京又坐了飞机飞到了郑州,从郑州坐了汽车来到了周口,参加这样的一个论坛。

而这个论坛是连续四天到五天,每一天从早到晚全都有课,安排得满满的。但是四、五天之后,参会的人数并没有减少,反而是一天比一天多。为什么?因为这个父亲听了觉得很好,打电话给儿子过来听一听;丈夫听了觉得很好,打电话给妻子,让妻子过来听一听。到最后一天要结束的时候,人数愈来愈多,听众还恋恋不舍,意犹未尽。我们看了这样的传统文化论坛,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儒家“以道得民”的这种效果。

所以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之所以不得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虚心地从中国传统儒释道的教育中吸取经验。这个是我们讲的儒家者。

中医强调吃素吗?什么是养生运动?中医专家严世芸教你如何以“中和”养生

不久前,在复旦大学通识课程讲座中,首届全国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以《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中和思想》为题,全面介绍了中医的学理、价值取向和对生命的关怀。以下为讲座主要内容。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所谓中和思想,通俗地来讲,就是研究两个事物——比如人与人、水与盐之间互相接触、介入时的最佳状态。先秦哲人认为,事物之间的交互与碰撞,以“和”的状态进行为好,即“中和”。

“和”的概念最早用于音乐,演奏音乐时不同的乐器要协调才能动听。早在中国殷商时代就出现了编钟,编钟是一种大型的音乐器材,由许多不同音阶的钟编成一组,演奏音乐时需要相互配合,乐声才能协调。“和”的概念便由此而生,后来引申到宇宙万物、社会人生乃至精神道德层面。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意为实现了和谐,万物才能生长发育。《诗经》里提到“和乐且孺”,即快乐且和睦。《尚书》中提出“庶政惟和”,要治理国家、百姓、百官,重要的是要依照“和”的法则。

《道德经》更是开宗明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是阴,二是阳,三是阴阳相接触。万物负阴抱阳,负阴即背阴,抱阳即与阳结合。冲气以为和,即两个阴阳之气碰到了,达到和的状态,才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道德经》提出的变化之和的原理。

《礼记·中庸》中记载了孔子的孙子子思说的一句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明代黄宗羲这样注释这句话:“离和无中,离达道无大本。”在先秦时代,“和”与“中”一直是连用的,但是在这里要分主次,“中”是天下之大本也,“和”是天下之达道也,达道是最重要的规律。没有“达道”,就没有“大本”;没有“和”,就没有“中”。

儒家主张以“和”为主的道德原则制度化,使它成为可以遵守的“礼”。所以《礼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就是用“和”的思想形成制度来治理国家,以达到社会的安定。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用,就是使百姓达到和谐状态,能够维护国家的太平。这些观念都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

北宋时期,两位重要的理学家程颢和程颐提出,“致中和,则是达天理”,即一个人能做到中和,就已经符合天地规律。“和”的观念成为我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原理,也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中和思想渗透到中国的哲学、政治、伦理、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首届全国名中医严世芸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医与传统中和思想一脉相承』

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总结道,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中寻求秩序与和谐,并将此视为一切人类的理想。中国古代哲人讲“中和”时,是把人放在天地间来衡量人的状态。李约瑟又说,不论人们如何去描述它,这是很长历史以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人不是宇宙的中心,但人在宇宙中有一定作用,即协助大自然,中国人是把人与宇宙连在一起来思考整个事物的状态的。

“中和”强调事物对立面的共存、变动、协和,并注重不同事物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具有差异性的、多样性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济相成。中和思想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性的医书,是先秦医学文化的集萃之作,涉及天文、地理、农学、冶炼、人文、哲学等13个学科。它从“和”字出发,通篇贯彻着中和思想。《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各81篇,一共162篇。“和”字在《素问》中出现了79次,在《灵枢》中出现了74次,涉及人的生理、病理、调治法则等各个方面。另一部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其中提到“和”字81次。中医治疗疾病的关键,就是要把人体调整到中和状态——即正常的人体状态。

我反对把中医学说成中医文化学,中医学就是一门医学,是一门有着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医学,它与西医学是不同的。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过程始终处在不间断的变易中,保持其内环境以及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和谐状态与关系,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根本。这是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始终追求的价值。中医治疗旨在恢复人体的协调状态,所以,中医较倾向于整体治疗。

孕育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无不贯穿着“和”的思想,它是认识和理解中医学的基石。中医“和”的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人与天地自然之“和”。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都服从于自然,自然是最大的规律和现象。所以,中医把人与天地放在一起观察,认为人要服从于自然规律。

《素问》中提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判断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一定要先看四时阴阳的运转情况,这叫岁气,即春夏秋冬。与岁气之间协调顺畅,生命就很和谐,身体健康,否则就容易得病。所以,要健康长寿,就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二是生命过程中的精气神之“和”。天地精气和合,才能孕育生命。管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出“凡人之生也者,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人的生成,需要精气神的和谐。因此,精气神在中医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与精气神的变化有关。

『养生就是对人的生命进行养育和呵护』

中医很讲究养生,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人的生命进行养育和呵护。

现在我们常常讲“治未病”,就是讲究预防疾病。假如疾病处于将到未到之时,就需要立即救之于萌发状态;已经得了病的,要防止它继续变化,不要传遍全身;对于已经治好的病,还要防止它复发。所以,中医养生有四个概念: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病愈防复。养生学是从生命的起始,到长、老、已,整个过程都在养生的范围之内。所以,养生可以涵盖治未病,治未病却不能涵盖养生。

唐代医学家王冰对《黄帝内经》有这样一个注解:“言循阴阳法,近养生道,则筋脉骨髓,各得其宜,故气血皆能顺时和气也。”尽管中医讲经脉、讲气血等等,但是最后还是落脚在“顺时和气也”,就是要与天地保持一致。

人的整体之和,讲究“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意思是说,两个不同的事物发生联系,比如阴阳,假如阳亢了,多了或者过了,阴去制衡,就能回归到和谐状态。所以,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提出,“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亢害承制也就是“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中医讲的整体观。

如果一个人的内脏、气血都很健康,形之于外的五官等就会表现得比较好,所谓“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此外,《黄帝内经》中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人的精神状态对于人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人的精神也应该始终保持健康。

『怎样用“和”的法则来指导养生』

下面具体介绍怎样用“和”的法则来指导养生。

第一,天人和,就是要道法自然、顺应四时。“人道与天道和则吉,悖则凶”,人事与天事一致,即和谐、中和。

万物的生化各有自然之道,养生应该从生化自然规律把握人体正气自我恢复的时间,来进行适当的调养。比如,春天的病较容易侵犯肺部,到夏天就一步步恢复了,这就是恢复的时间。在中医视域中,治病的过程要结合天地气候的变化,这叫“调于四时”。《灵枢》中提道:“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多病而死矣。”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养长、养收、养藏,都是根据四时天人和的原理提出来的。春夏时阳气外泄,阳气趋于表面,阳气减弱,所以春夏要养阳;秋冬之时阳气内收,应该养阴配阳,使阴阳协调,所以秋冬要养阴。就是说要根据季节,来调节阴阳关系。

中医还强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也是天人和。要根据季节安排作息,春夏夜卧早起,秋冬早卧晚起,符合日月的运行规律。

第二,形神和,即身心要和谐。在中医中,心不但主血脉,还主神明。心气平和,气血流通,才能实现自我的身心和谐。心主神明,与情绪很有关系,所以养生时一定要注意调适情绪。比如,一些老年人壮心不已,做什么事情都不称心,一不称心就发脾气,这样会影响健康。老年人还是要先服老,再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做,才会开心。

另外,追求内心的和谐,要“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就是把欲望降到最低程度;守静笃,让心静下来。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欲望。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处世态度,做人应该淡泊一点、豁达一点、宽宏一点、厚道一点,心态决定生活质量、影响健康水平。这就是中医的养生观。

第三,饮食和,要“谨和五味,顾护脾胃”。就是要养好我们的脾胃,谨慎地调节饮食。什么才是“谨和五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谷类、水果、肉类、蔬菜等各种营养要全面。中医从来没有强调吃素。据统计,吃素人群比正常饮食人群的期望寿命要少十几岁。所以,要谨和五味,才能饮食健康。

饮食不能太过,味道过酸、过咸、过苦、过甜都不好,要强调中和。不适当的五味造成的伤害,会引起相应脏腑的偏盛偏衰,使脏器的功能失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中医治疗的用药,就是利用五味的偏性,以调整脏腑的偏颇,补偏救弊,使五脏能够恢复协调的正常状态。饥饱适度,不大吃大喝,也是饮食中很重要的一点,“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养生饮食中还有一个概念叫个性用餐,即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食物。比如,冬天多吃牛羊肉,夏季多喝酸梅汤、绿豆汤,潮湿环境中多吃一点辛辣的东西。再比如,甲鱼、银耳、燕窝能养阴生津,羊肉、鹿肉可以温肾壮阳等。所以,阳气虚弱的人、阴虚的人、多痰湿的人分别选什么样的食物,是有一定讲究的。

第四,动静和,即劳逸结合。中医对运动的方法有很多指导,如《素问》中提出,“不妄劳作,能形与神俱”,不要进行超过体力范围的劳作,才能“形劳而不倦”。不能身心过劳是养生的重要法则,劳而不倦就是劳逸适度,也就是动静和。适当的运动可以长寿。中国的养生运动很多,最著名的有四种,分别是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

中医认为,做什么事都要适度,比如,“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太过都有负面影响,年轻人的运动量大一点,问题不大;但如果年纪大了还不注意,就要出问题了。《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过用就是生病的根源。

总而言之,养生法则包括天人和、精气和、形神和、饮食和、起居和、情志和、动静和等等。失和就会导致肌体的不健康,就会生病,甚至导致死亡。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一个人要想健康地活到高寿年龄,一定要以中和养其身。

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致病因素日益复杂,治疗方法逐渐趋于个性化。以中和思想为基础的传统中医是现代医学所不能取代的,无论是其学术理论还是治疗原则,必将在未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徐蓓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严世芸

先秦儒家三大思想家:孔子、孟子和荀子,谁才是现实主义代表?

大家好,接下来,我会用一个系列的内容,来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先秦儒家有三大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孔子、孟子和荀子。但荀子绝对是最特别的一位,有人说荀子并不是儒家,而是法家,也有人说,荀子自成一派,称之为“荀家”。荀子不仅培养了两个著名弟子李斯和韩非子,帮助秦国实现大一统,韩非子还成为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而且荀子还提出了“法后王”,“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等思想,同时也非常赞赏秦国的“依法治国,富国强兵”策略。更重要的是,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恶”的重要思想,因此需要礼仪法度来约束人的行为,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仪然后治”,这为后来法家思想“以法治国”的理念打下了思想基础。当然,荀子思想还并没有以“法”为核心,依然是以儒家思想内核“仁和礼”为核心。

总之,在荀子思想中,体现了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尤其是在伦理道德和治国思想上。当然主流还是依然将荀子归为儒家学派。不过,在后世,荀子的思想,并没有尊为主流的儒家思想,在宋代还出现了“灭荀”的风潮,在宋明的理学和心学中,也鲜有人赞扬荀子的思想。

荀子的思想以儒家为内核,兼具法家精神,这让荀子的思想具有独特的气质。如果说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代表,那么荀子就是儒家现实主义代表,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他们的生活背景和思想主张说起。孟子和荀子同样都是生活在战国时期,不同的是孟子是在战国中期,而荀子在战国末期。在战火纷飞、群雄四起的年代,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和“民贵君轻”的仁政治国理念,显然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所以孟子虽然周游列国,但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到当时各国君主的重视。

而在战国末期的荀子则不同,他提出了与孟子完全不同的“性恶论”,在政治思想上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倡导“礼法兼治”,在“礼”的基础上增加了“法”的思想,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了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荀子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这与法家提倡的“以法治国”有点类似。所以,我们可以说,孟子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而荀子是一位现实主义者。

好了,简单介绍了荀子的思想,在具体展开荀子思想之前,我们还是照例来介绍一下荀子的生平。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的赵国人,在今天的河北和山西一带。他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13年,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被后人尊称为“荀卿”。和其他儒学家一样,荀子也曾游历各国,他的足迹遍布了赵国、齐国、秦国和楚国,可以说他后半生几乎都在四个诸侯国中流转。

他十五岁就游学到齐国,成为齐威、宣王时设的“稷下学宫”中最优秀的人。他一生三次游学齐国,很受齐襄王的器重,称他是“最为老师”,齐国曾三次聘荀子为“祭酒”,也就是该学宫的校长。他还应聘到秦国讲学论政,高度评价了秦国的治国理念。他做过赵国的上卿,后来又通过春申君的引荐,做了楚国的兰陵令,所谓兰陵令,相当于国家图书管的馆长,汉代称为兰台令史。后来,春申君被害,他被解雇回家,于大约公元前238年,逝于楚国兰陵。

值得一提的是,从春秋到战国,从没有一个当世大儒愿意去秦国传教布道。孔子和孟子都没有去过秦国,在春秋时期,秦国也只是一个西陲的中流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弃礼从法”的秦国虽坐拥“虎狼之师”威震六国,但也成了六国人口诛笔伐的对象,各国都对秦国的“弃礼从法”并不认同,也看不起秦国。但荀子不同于孔孟,他不仅主张“隆礼重法”,更重要他主张是“法后王”,“法后王”的意思是,当时君王以法为规范,也可以说是以法治国的先驱,所以某种程度来说,荀子是汉代法儒思想的奠基人。

荀子是先秦时期三位大儒之一,他极力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自认为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继承人,他学识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不再将“天”“天命”“天道”神化,打破了“天道”的封建迷信,反对信仰鬼神。主张“天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且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但是有迹可循,只要按照自然规律去行事即可。

荀子认为,宇宙的三种势力:天、地、人,都是同样重要的,他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天地人各有其特殊的职责,人的主要职责是利用天地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文化。荀子之前的儒家思想认为,要成为圣人就必须“知天”,而荀子则正好相反,认为唯有圣人可以不求于天。这是一种典型的唯物主义思想。

关于荀子的哲学思想,其中性恶论是最著名的。荀子说人性本恶,并不是说人的本性不可更改,其实他更强调的是从恶到善的过程,也就是非常重视后天的教养。他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也正因为如此,人在宇宙中与天地万物是同等重要的。

荀子的另外一个思想贡献,在于他对道德的起源进行了论证,他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论证。第一,荀子提出,人们不可能没有某种社会组织而生活,我们都需要相互合作,有合作就有争斗,荀子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比争”,意思是人人都有贪欲,如果他们都想得到同一样东西,那这样东西必然就会越来越少,少了就会发生争斗。

因此人们的行为需要规范,这就是“礼”。儒家一般重视礼,荀子也特别强调礼。人们必须一起生活,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争,各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有礼,才有道德。遵礼而行就是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

第二,荀子从“自然的”和“人为的”论述道德存在的原因。他指出禽兽有父子,有雌雄,这是自然的。至于父子之情,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

因此荀子从人的欲望,以及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两个方面,论述了道德存在的必要性。荀子所著的《荀子》一书是他的唯一著作,全书共32篇。该书一方面总结了当时学术界的百家思想,另外也提出了荀子自己的思想主张。包括他的教育观、政治观,伦理道德观等等,是儒学思想经典,也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哲学著作。

好了,今天简单介绍了荀子的思想概要,下一期内容我们正式开始介绍32篇《荀子》,系统全面地了解荀子的思想精华,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点赞收藏,并关注我,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