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这是一个浪漫的寓言故事,它揭示出一个道理:许多虚幻的东西也许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也许是虚幻的。就像生命,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生命的情境,也许有许多刻骨铭心的爱恋,也许是痛苦流涕的伤心,但事过境迁之后,一切都像是昨日的一场梦,终是虚幻一场。生命,经历如此,名与利,得与失无不如此。到不如抛却心灵的樊篱,留一方宁静的天地在心,感受人生平和的喜悦,何乐而不为呢?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所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周那时还是漆园吏,没事时就在家中空想。一日睡觉时突然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于是庄子就开始思考,最终成就了一本「逍遥游」。
一天他在家里睡觉,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然后在空中翩翩起舞,形象十分逼真,意识十分完整,以至于庄子以为一切都是真实的,甚至认为自己就是一只蝴蝶。
醒来之后,庄子发现自己仍然是人身,但是他忽然意识到,这人身不也是形象十分逼真、意识非常完整吗?
不同的只是蝴蝶是在空中翩翩起舞,而人是在地上行走。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是一只真实的蝴蝶和一个梦境中的人,还是一个真实的人和一只梦境中的蝴蝶?
这个故事看上去虽然有些荒诞,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往往不会质疑自己所做的事情,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从来不会换一个角度看待事物。
因此,在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是会感到困惑,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
按照道家的观点,一个人的世界就是一个世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
我们要想达到大同,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并且得到和谐美满,就必须建立起和世间万物的联系,然后才能建立起一个“真实”的世界。
这个过程,也就是真正认知自己和行为的过程。真实的自然世界只有一个,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每个人的认知,所以只要对世界的认知相同,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就都可以化解。
我们在遇到一件惊奇的事情时,经常会让身边的人掐自己一下,如果有疼痛感,说明是在现实中,如果没有,可能就是在梦中。
每个人都有过做梦的经历,在梦中,我们不仅有完整的形象和意识,而且会有完整甚至生动的环境。这些情境让我们觉得自己身处现实,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梦中,这就如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从来不质疑自己是否是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意识和形象。
从辩证角度来讲,如果我们痴迷于眼前世界,就可能永远也无法体会另一个世界的自我。而这个自我,当然也是由我们的意识和形象组成的,而无论是道家、佛家,还是儒家,都在强调另一个世界。
我们越是痴迷于一件事,越是执着于一件事,就越是容易被这件事所蒙蔽,从而看不清客观环境和自我位置。
比如女色、钱财、权势,很多在人追寻这些东西,而醒来时,却发现已然歧路难返,或是无奈地继续,或是身在监狱,抑或是垂垂老矣。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物化,也就是物我之间的交合变化,因为这种变化,而万物之间浑然为一,是故“众人役役,圣人愚,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众人总是一心忙于去争辩是非,圣人却好像十分愚昧无所觉察,糅合古往今来多少变异、沉浮,自身却浑然而一不为纷杂错异所困扰,万物全都是这样,而且因为这个缘故相互蕴积于浑朴而又精纯的状态之中。
庄周梦蝶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庄周梦蝶过一会儿,他醒来了,惊惶不定之间,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地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有这么个成语叫“庄周梦蝶”,很多人看了后不知道怎么理解这个成语。说不清楚庄周和蝶之间的关系,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其实,庄周梦蝶不单是个梦蝶这么简单,它所包含了一些哲学上的问题。
这个“庄周梦蝶”的意思是战国时著名的道家人物。他在梦中变为蝴蝶,是用来比喻人生的变幻无常的。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讲述了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的故事。下面先来看一下原文,《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白话文: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飘飘然,显得十分轻松惬意。这时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过了一会儿,他醒来后,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讶和疑惑。经过认真思考,边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我们就把这个故事称作“庄周梦蝶”。如果按正常思维来说,我们常常会说眼见为实。只有在自己醒来的时候所看见的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但庄周梦蝶,他是在梦境中成为蝴蝶的,这只是一种幻觉,并不真实。
但庄子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在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欣赏和理解这个“庄周梦蝶”所体现的这种观点呢?
“庄周梦蝶”这个寓言,是庄子从人这个个体的角度来对世界、人生人类常常思考的抽象问题,进行了的形象化的表述。是把自然与人生合为了一体。
“庄周梦蝶”看似简单的一场梦境,庄子却用极其浪漫的情趣与故事,以及精美的文笔来对严肃的哲学问题进行表述与探讨。成就了庄子的“诗化哲学”,庄子由此也成为了诗化哲学的典型代表。
在这个奇妙的寓言中,庄子在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故事,来说明摆在人类面前最沉重的话题,就是关于生与死的话题。庄子展开浪漫的想象力,运用精美的文笔,把自己在梦中变化为蝴蝶,以及自己梦醒之后蝴蝶又转化为自己这件奇妙的事件,作了具体描述和深层次的探索。得出了人不一定能准确地来辨别与区分真实的存在还是虚幻的存在,以及和生死之间存在物化的观点。
通过了解,我们也从“庄周梦蝶”的寓言里读出了它包含的浪漫主义情感和极富哲理性的人生哲学。使我们明白,理想与现实虽然有很大差距,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但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完全可以相互转化的。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人类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追求的目标,都是可以依靠着美好的理想的指导而实现的。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具有对与错两重性,如何选择就看具体每一个人的思考方法和理解了。要想把一个目标理解成前进的,充满正能量的人生价值观。那么人生就一定是有前途的。
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征途上,我们要充满自信,不仅要把它看成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也要把自己当成蝴蝶,把蝴蝶当成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