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生肖配对

朱元璋墓(朱元璋墓地在哪)

时间:2024-01-31 15:24:32 作者:及時行樂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朱元璋死后,葬在了明孝陵、朝天宫,还是万岁山?

朱元璋死后,给后人留下了两个谜团,其一是朱元璋准确的死亡时间,其二是死后到底葬在了何处,这两个问题至今仍没有定论。

有关朱元璋的死亡准确时间,有各种说法,一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九,一说是闰五月初五,还有说是闰五月初七。就连《明史·惠帝本纪》也是这样记载:“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只是说朱元璋是闰五月死的,而哪一天没说。

至于朱元璋是哪一天死的倒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即便不知哪一天,至少还能锁定在闰五月的那几天里面。而朱元璋的下葬地却也扑朔迷离,这让人大为不解。

在南京的民间,广为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朱元璋下葬那天出现了“迷魂阵”,就是南京的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殡。此说法史书有记载,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称,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

在民间,有钱的大户人家,为了干扰视听,防止有人盗墓,有意隐藏先人埋葬地点,而一个皇帝如此这般,实在令人不解。在元朝,帝王无陵寝,搞搞迷魂阵倒也合乎情理,既然朱元璋生前都为自己找好了地方,选择紫金山阳的地块筑陵,谁不知道他葬在那里,有必要摆迷魂阵,大造假象吗?

原来,在朱元璋下葬后不久,便传出朱元璋不是葬在孝陵,而是独葬在朝天宫,就是今天南京王府大街向南千米右手旁边的朝天宫,具体地点是“世传三清殿下为明祖真葬处”。

在前人的文字中同样可以找出这方面的记载,清代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全祖望的《从朝天宫谒孝陵》称:“终阜衣冠是与非,朝天弓箭更传疑。难寻玉匣珠襦地,但见神功圣德碑。开国谅无惭汉祖,嗣孙底是学曹丕。当年可笑山陵使,乱命何人为弼违。”这里说的很清楚了,明孝陵仅是朱元璋的衣冠冢,而真正阴间“睡觉”的地方在“宫”(朝天宫)。

民间还有一个说法,来验证这个观点。据说当年孝陵内每到夜里就传出一个妇人的哭声,原来这是马皇后的哭声,后来搞了法事才平静下来。马皇后为什么要哭?据说是一人空守一座孤坟,悲伤所致,“后来孝陵传夜哭,应缘马后悲孤独”,即是这个说法。

清代文人甘熙就不认可这个说法,其所著的《白下琐言》称,朱元璋花了几百万的银子,造了十几年,总不应该为马皇后一个人造的吧。而且朱允炆是很讲孝道的一个仁义皇帝,也不忍心把朱元璋葬在陵外的地方啊。

后来又传出,朱元璋不是葬在孝陵,也非朝天宫,而是离开了南京城,选葬在北京的万岁山。后经考证,这是以讹传讹,不可信。

但朱元璋到底是否真的葬在孝陵内,现在并没有学者能说“一定”二字。在明孝陵“申遗”之前,中山陵园管理局曾专门请南京大学等相关的技术、史学家,经数年科学探测、考古,证明明孝陵未曾被盗,完好无损。

1998年开始,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院的专家在宝城内,采用无损磁测法(GPM技术),已经明确发现在宝顶地下深处有一个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的建筑空间,而且还找到了进入这个空间长达百米的通道走向和入口,无疑宝顶下存在的这个巨大建筑空间只能是明孝陵的地宫,而地宫的入口就在明楼东侧十几米处的宝城城墙下面。

但这并不能证明朱元璋的尸骨就在地宫中,真相恐怕只有等到开挖明孝陵的那一天才能最终揭开。也就是说,朱元璋到底葬在那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一个谜。

朱元璋的明孝陵存世600多年,却从未被盗掘,这是为何?

在中国历史中,古人对于自己死后的事情,往往都会十分的看重,生前享受怎样的荣华富贵,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要继续拥有,所以每当有达官显贵去世,其家人都会在墓葬中,将墓主人生前所之物,以及大量的珠宝黄金随同遗体一同下葬,而这也就自然而然的招惹来了许多一盗墓为生的窃贼,他们为了地下埋葬的珍宝,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盗掘。

而为了防止自己以及陪伴在身边的随葬品,不被盗墓者所打扰,墓主在生前建造墓地时,或将自己的陵墓建在隐蔽的地方,并专门为其设置许多机关暗器,甚至有的还会设置多个疑冢,以此来迷惑盗墓者。但是对于封建王朝的帝王来说,他们的陵墓不仅规模庞大,且大多在地面上修筑了许多宫殿等建筑物,所以自然而然成为了历代盗匪的重要目标。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皇陵,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明孝陵,该陵寝不仅规模庞大,且在紫金山上整整矗立了600多年,至今都未被发觉有过盗掘的痕迹,那么为何这座皇陵就不怕招来盗墓贼呢?考古专家对此给出了4个原因。

1、 陵寝建造的足够坚固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在建造时,不仅选择依山而建,同时在建造陵寝时更是动用了数十万的劳力,在耗费了30多年的时间里,才将这座规模庞大的皇家陵墓建造而成,并且该陵墓使用许多巨石,这些巨石通过人力曾曾堆砌,在经过特殊的工艺对其进行加固。所以,外面的人想要进入到陵寝之内,基本上是个不太可能的事情。

2、 墓地建筑规模浩大。

明孝陵的庞大规模,主要体现在皇陵的地表之上,而在这庞大的建筑之下,则是一个个的陪葬坑,朱元璋遗体存放的主墓室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根据专家的探测,明孝陵地下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盗墓贼想要在这么大的面积之内,准确的找到主墓室,其可能性会十分渺小。

3、 收到清朝的保护。

清朝入关并接替明朝统治中原,其正统性很大来自于替明朝皇帝崇祯报仇,所以,虽然明朝作为上一代王朝,和清朝皇室并未有什么瓜葛,但是为了其统治合法性,清朝对于明皇陵采取了保护的态度,并专门调派人手加以看管,那些窥伺皇陵宝物的人,自是不敢轻易冒犯了。

4、 法律上的保护。

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对于盗墓者的打压向来都十分严厉,只要被发下,一律重罚。明孝陵又处于紫金山上,盗墓者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对其进行盗挖,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自然也就被很好的保存在了现在。

实拍朱元璋陵墓:历经600年地宫未被盗,1998年专家终于解开谜团

【明孝陵航拍】明孝陵,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墓,它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地宫历经600多年依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这是一组反映明孝陵情况的照片,可以近距离触摸朱元璋陵墓的壮观。)

【入口处三路拱桥】明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永乐三年(1405年)才建成,明廷先后调用军工10万人,历时达25年。由于马皇后谥号死后“孝慈高皇后”,外加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故名“孝陵”。陵墓建成后,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都被风水墙围了进去,陵区里还植树十万多棵,养鹿一千余头。

【文武方门】文武方门是明孝陵陵寝区的第一道门,如今是1998年重建的结果。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大门为朱红色,上有横九排、竖九排共计八十一枚门钉象征着皇帝御用。

【华表】明孝陵的华表呈六棱柱形,位于神道的中间,用于分割石兽像和石人像,高约6.6米,上面雕刻云龙纹。明孝陵在明朝是老百姓的禁区,这里有超过5000名守陵士兵。明朝灭亡,清朝统治者为笼络汉人,也对明孝陵进行了有效保护。然而,晚清时期社会动荡,明孝陵年久失修,加上时期南京战火纷飞,地面上的建筑毁坏殆尽。

【神道石象生】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下方地宫)为止。明孝陵神道与其他皇陵笔直神道不同,它是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通过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全长长约800米,两边布满了石刻,前半段立石兽6种12对,后半段立石翁仲8躯,文臣武将各4.。

【“治隆唐宋” 碑】这四个字是康熙下江南时拜谒明孝陵所题,他一方面通过这四个字表达对朱元璋的尊敬,“康熙拜谒的时候行三跪九叩之礼,从山门磕头一直要到陵墓下,无比虔诚和崇敬”;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此来笼络汉人民心。

【棂星门】明孝陵至今600多年时间,地宫依旧保存完好。除了明孝陵靠近南京城,盗墓者盗掘行动不易展开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1998年南京市组织了专家对明孝陵探测,专家采用最先进的物探测量技术,揭开了一个重大秘密。这个秘密就是明孝陵墓道入口呈现弯曲,“墓道并没有位于明楼中轴线上,而是偏向了一侧(西侧),呈现弯曲。”专家表示,当年朱元璋身边一定有高人指点他这样修建墓道。

【明孝陵方城和明楼】除了墓道特别设计外,明孝陵地宫开凿在坚硬山体的内部,当时工匠横向开凿山体。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找到墓道入口,盗墓者很难进入,而且一旦大面积盗掘又很容易被城内民众发现。种种机缘之下,使得明孝陵地宫历经600多年风风雨雨,依旧保存完好。

【“此山明太祖之墓”】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被称“宝城”,其实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四周由条石砌成的石壁,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

【站在方城上远眺】明孝陵作为明朝皇陵之首,无论是陵区建筑,还是石刻艺术,都代表着明朝工匠们的最高水准。另外,明孝陵直接影响明清两代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因此,有专家评价明孝陵是“明清皇家第一陵”。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