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公司起名

咏的意思是什么(咏鹅咏的意思是什么)

时间:2024-01-14 02:07:10 作者:浮生若梦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虽然古诗词在课文中增加了三倍多,但只用一招,就能让学生爱上它

2017年,教育部对语文基础教育改革中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古诗词从65篇增加到124篇;初中古诗词每一学年净增40多篇;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也从原来的15篇增加到现在的72篇,涨幅高达380%。这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改革不仅仅考察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孩子跟现实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习古诗只为应对考试吗?

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大型媒体盛赞成“国民诗词教授”的戴建业教授认为学习古诗词能增长智力。他在一次公开课中这样对他的学生说:一个孩子的纯智力因素不外乎这几个评价标准。

媒体眼中的戴教授

1、第一个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想象力”。它决定了你的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例如李白,李白当年的楼有多高呢?最多不超过六层,可是他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第二个评价标准是“你的直觉是否敏锐”。诗歌就是在培养我们敏锐的直觉,比方说你看月亮很美,我也看到月亮很美,但偏偏宋朝人曹勋说“月亮似寡妇,苍苍无颜色”。因为他心情不好,看到月亮的脸是白的,他就觉得那个是寡妇的脸。

3、第三个评价标准是“逻辑是否严谨”。逻辑不严谨便不能成好诗词,而我们在学习古诗词和古文的过程中,也是在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4、第四个评价标准是“记忆力是否良好”。当于诗歌是有节奏的,又押韵,其实是便于记忆的,当你记得越多,你的记忆力就越好。

5、第五个评价标准是“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强”。诗歌完全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你读多了,文章自然就能写好。

可见,不管是从升学这一功利性的目的来看,还是从开发和训练孩子们的智力来看,学古诗词和古文,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戴教授的课堂氛围

可是,我们往往一想到诗词或古文,就想到了“晦涩”一词。其实,只要掌握到正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并不难。原因如下:

一、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古人也不例外。当我们了解了各个诗人的特点后,便容易将诗和作者对号入座。

二、诗讲究韵律和格式。当我们撑握了这一特点后,记起诗来也会容易很多。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条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激发起孩子们对诗词以及古文的学习兴趣,便不用担心他们学不好这些。

但是,我们如何激发孩子们对诗词和古文的学习兴趣呢?

前面提到的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大型媒体争相报道,并盛赞为“国民教授”的戴建业教授,他通过自己的讲课经验,汇集了以往课程内容的精华,编纂成了《戴老师魔性诗词课》这本书。

盛赞过戴教授的部分大型媒体

主讲人戴老师是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导师,已有30多年古代文化及诗词的教龄,由于课程风趣幽默,且逻辑性强,学生们把他的课录成视频发到了网上,以至于他成了拥有200多万粉丝的网红教师。这一次对古文化的追捧,能与之比肩的,只有当年的易中天。

听过戴老师课的人,都知道戴老师的人和课,都非常魔性。

首先,他的人在生活中就很魔性,比如他于2018年在儿子婚礼上的致辞:我特意提醒儿子,有人说好男人沿途都有好风景,纯属一派胡言,妻子永远是丈夫最美的风景。有些异性远看优雅迷人,走近相处你可能会难以容忍。因此在婚姻上绝不能相信“在野党”,要切记妻子还是自己的好。

当他把这种魔性延续到课堂上,杜甫便多了这样一副面孔:杜甫和李白一样,认为自己特别聪明,他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意思是说,“我七岁开始写诗,就很了不起,一开口就写凤凰,这是不同于常人的”。

他还说:你别看杜甫那么老实巴交的一个人,他也牛得很,以前我以为他写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夸别人,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在夸自己。

忧国忧民的杜甫,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务实且沉稳的,可是我们通过他,却知道了杜甫风趣而接地气的另一面。无形中,他就拉近了杜甫和听众的距离,让听众对杜甫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兴趣。

对于李白的洒脱形象,他则给出了证佐:十年之后李白漫游到宣州,写了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今天过得不开心,明天我就能撂挑子不干。都过气网红了,还想着耍大牌呢。

而《戴老师魔性诗词课》,他参与编纂的《漫画历史线》和《浪漫美好古诗》则将“魔性”这一特质延续了下来,所以此书一经发售就销售了300多万册。

戴教授的《戴老师魔性诗词课》

大家都知道:选学校,不如选老师。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将这样一位风趣的“魔性”老师请回家,不但能激发孩子们对古诗词以及古文的兴趣,还能提高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对于成年人来说,此书作为休闲读书,不但能放松心情,还能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读者对此书感兴趣,就请点击下方的链接,用一包烟或一顿饭的钱,就能将这位非常“魔性”的老师请回家了!

一首古诗,写尽江湖漂泊之苦,也写清了,人生最后的归宿?

#古籍里的历史#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关注槐序姑娘,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年少时,曾梦想仗剑天涯,快意恩仇江湖远,美人如玉剑如虹。

现在想想,有些可笑。

职场是江湖,生意场是江湖,连朋友圈也是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里的江湖没有打打杀杀,这里有只有人情世故。

23岁一头扎进社会,曾立志要在大城市里扎根,改变自己,也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十来年拼过以后,才逐渐明白,我单薄的能量撑不起那些宏伟的梦想。

有时候,甚至让我感到疲倦。

钢筋混凝土筑造起来的围城,我怎么会把它当作人生的归宿?

那些格子间明亮奢华,就像是捕捉飞鸟的诱饵,每一扇背后的伤心、劳苦,只有自己知道。

偶尔我会问自己,就算我拿到了更高级人生的入场券,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又会怎样?

无非是走到哪里都会遇见一些带着教具的人,和蔼可亲地对着我微笑,从不吝啬对我的赞美,心里却想着他们能得到什么。

桐华在《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中,开篇就写:

“多年以后,我终于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也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所有”

人生如白驹过隙,也逐渐步入了中年,不想再为那些不属于我生命的配置而努力了,所以我选择了辞职、写字。

所以,我们今天要读一首古诗,也许读过之后,你对人生也会有一个全新的看法。

他叫姜夔(kuí),很厉害的一个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诗人、词人。

同时,他还是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精通散文、书法,是继苏轼以后,又一个难得一见的艺术全才。

但姜夔一生未入仕途,大部分时间都在江湖漂泊,不是在旅行路上,就是在准备旅行。

这样的人,总是让人敬佩的。

每次我讲古诗,都会有同学问,他们不上班、不工作、也不种田,怎么活呢?这种潇洒会不会很苦?

会的,因为每个人都苦。

可一个若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求安逸、稳妥的意识,已经让很多人失去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机会,他们注定要在城市樊笼里,为了那点薄名、私利而消耗掉自己的一生。

所以现在没有李白、没有杜甫,就连姜夔也没有了。

那个时候,大家能互相帮助,朋友是真的朋友。比如姜夔,他四方流浪,却有范成大、陆龟蒙、杨万里、尤袤、辛弃疾这样的好友相助。

范成大还送过自己最喜爱的家伎小红给姜夔,为此姜夔写下了: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这也不由让人想起杜甫,他也是半生颠沛流离,晚年都靠朋友帮扶才勉强度日,遗憾的是,现代社会很难再见到那样的场景了。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姜夔笔下的诗。

荷叶披披一浦凉,青芦奕奕夜吟商。

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出自姜夔的《湖上寓居杂咏》

这组诗共有十四首,此为其一,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即公元1204年,此时姜夔50岁,正在杭州西湖畔隐居。

不幸的是,这一年杭州起了火-灾,烧毁民房2070多户,就连尚书省、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也被波及,而姜夔的家就在其中。

本来就很困苦的他,此时更是雪上加霜,只能暂居小舟,漂泊于湖上。

但姜夔的心境还是很开阔的,除了烧毁的那些书让他心疼外,依然有心情泛舟赏荷。

下面我们再详细解读一下这首诗。

诗文大意可解为:

荷叶摇动,整个湖面都泛起一股凉意。青色的芦苇在秋风中沙沙作响,不知不觉又是季节更迭;

想我一生漂泊,最清楚沦落江湖的凄苦滋味,每每秋风吹过,总是会怀念故乡,那里才是我最终的归宿。

姜夔的故乡在江西上饶,此时他已经入了知天命之年,适逢秋来,思乡情更重。

中国人有“落叶归根”的依赖感,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故乡才是归途,那是承载了一个人一生记忆的地方。

故乡,更是温暖的代名词,无论你走多远,你都知道有家你就有依靠,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都在那个地方期盼着你能过得更好。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如果世俗的烦恼让你感到累了,不妨想想早点结束这种无休止的奋斗,让自己静下来,回到家乡小住一段时间,思考一下存在的意义。

-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诗词大会中的一道《咏鹅》拼音题,竟然也难住了不少选手

诗词大会第6季来了!一道《咏鹅》的简单题,就考住了不少人。

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浙江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咏鹅》是骆宾王7岁时写的,别说小学生了,就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很多都是会背的。但就是这样一道题,硬是有28人答错了。

“曲项向天歌”中的“曲”怎么读?到底是第一声还是第三声

【曲】

象形独体文,象器弯曲受物之形。

曲的篆书

《说文》:象器曲受物之形也。

匚象方器受物之形、側視之。曲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視之。

曲与匚相对,指指器物的形状,弯形(或圆形)器物与方形器物。

本义:弯曲,不直。与“直”对应。不直为曲。

引申:

1、委曲,心之委曲

2、乐章为曲。谓音宛曲而成章也。

【曲】有两读音,

本义弯曲,不直等义时,念qū

引申为与歌曲、音乐有关的,破读为 qǔ

qū 曲尺、曲直、曲径、曲线、曲折、弯曲、曲解、曲面、曲从

qǔ 曲调、曲目、歌曲、乐曲、舞曲、曲艺

qū 是非曲直、曲径通幽、弯弯曲曲、委曲求全

qǔ 异曲同工、九曲回肠、曲高和寡

曲项向天歌。

曲,是弯曲的意思,指鹅脖子弯曲。

曲,自然应该读:qū

同样的道理,下面几首是念 qū 还是 qǔ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刘禹锡 《浪淘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宋·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唐·白居易《琵琶行》

顺便也看看【曲】字的演变:

其实

【曲】,还有一个意思:酒曲,也是读 qū

不过,作为酒曲意思的字,本不是【曲】,而是:

【麯】和【麴】

形声会意合体字,麦曲为麯,麦形曲声。把麦子或白米蒸过,使它发酵后再晒干,称为麯(曲)。可用来酿酒。

本义:发酵酿酒用之酒曲。

拼字:【麯】=【麥+曲】

“麴”是“麯”异体字,音义完全相同。 【麴】=【麥+匊】

酒麯(酒曲)、大麯(大曲)、麯糊(曲糊)

麥麯(麦曲)

酒麴(酒曲)、大麴(大曲)、麴糊(曲糊)

麥麴(麦曲)

枕麯籍糟。(枕曲籍糟) ——《刘伶·酒德颂》

銀塘朱檻麯塵波,圓綠卷新荷。(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

——宋·苏轼《少年游·银塘朱槛曲尘波》

【麯】和【麴】,算是后造字,没有古字的记录。

【曲】和【麯】和【麴】,现在已经合并简化为【曲】字,但在繁体使用,特别是书法作品中,不要用错。

央视的诗词大会节目,让许多人喜欢上的古诗,背诵了许多诗,更希望不是死记硬背,要理解诗,理解诗中的文字。

诗在儿时:我在“诗”中梦过这些

中国诗词大会诗句“萧萧班马鸣”,“班”为什么会有分离的意思?

苏轼诗“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和“正是”哪个版本最佳?

蒹葭 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到底蒹葭是芦苇还是芦荻?

说文解诗经:“我徂东山,慆慆不归”,徂和慆是一种什么心情状态

#中国诗词大会##繁简##说文解字#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古汀大语文、海外汉语,古汀汉字思维馆】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专业的汉字老师、海外汉语老师、一位汉字启蒙师!请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了解识字-大语文学习方法之《人字学习体系》,可以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人”

咏史怀古诗解析与巩固训练

咏史怀古诗解析与巩固训练

考点:

1. (元)白朴《易水怀古》

2.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3.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唐)戴叔伦《过三闾庙》

【考点解读】

一、怀古咏史诗(全景式介绍)

怀古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的作用。

常见

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字眼。

常见

意象

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发生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淮水。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特定的历史朝代(时期):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后蜀等。其他:吴钩、《花》。

常见

情感

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

技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语言

特点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二、咏史怀古诗

1.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2. 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3. 内容: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三、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四、表达情感: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是人非的沧桑;借古讽今的感伤;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五、怀古诗的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六、咏史怀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花》、乌衣巷、朱雀桥、石头城、台城、淮水、六朝、华清宫

七、咏史怀古诗的意境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八、常用的表达技术手法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九、解题思路

(1)要弄清史实。(2)要体会意图。(3)要领悟感情。(4)要分析写法。

【考题对接】

一、(元)白朴《易水怀古》

易水怀古

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

(元)白朴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注释】金焦:金山,焦山。绀宇:寺庙。铁瓮:北山前的一座古城。石冢:东晋高官王的参军郭璞之墓,在金山下。龙荒:荒漠之地。郭璞曾有“桑梓其翦为龙荒”之叹。

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奴娇》属于慢词。

B.从题材看是怀古之作。

C.题中“坡仙”即苏轼。

D.本词的押韵并不规范。

2.下列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日”“残”渲染苍茫荒凉的气氛,寄寓历史沧桑感。

B.以“几点”状沙鸥之小,以沙鸥反衬雪地的茫茫一片。

C.“天宝人杰”化用古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成语。

D.下阕运用典故,借郭璞的预言来慨叹生灵涂炭的历史。

3.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一、(元)白朴《易水怀古》【答案】

1.D【解析】D项,“押韵并不规范”错误,本词,步东坡同调《赤壁怀古》的原韵,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故本词押韵严格。

2.B【解析】B项,“以沙鸥反衬雪地的茫茫一片”错误,“几点沙鸥雪”指的是点点雪白的沙鸥在江上低飞狎游,写出悦目的景象。

3.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一轮明月从海门之上升起,作者发出一声长啸,意境开阔、浩渺苍凉,“一声长啸”寄托了词人对生灵涂炭的历史感慨与自己年华老去的悲慨悲凉,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解析】“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皎洁的明月飞上了焦山之东江天相接的海门,作者由衷发出一声长啸。联系下片和注解可知,作者以郭璞墓的完好与人间多次劫难作对比,感慨社会兴亡。更惊叹“桑梓龙荒”国破家亡的社会巨变中生灵的涂炭。作者感慨沧桑,姑且饮酒浇愁,但照见了斑白鬓发。这样情景交融、以景结情,尽显词人对生灵涂炭的历史感慨与自己年华老去的悲慨悲凉。

二、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伊吕:伊尹、吕尚。伊尹是商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曹:萧何和曹参,汉初名相,刘邦的谋臣。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议论、描写入题,用“垂宇宙”“肃清高”赞美诸葛亮名垂天地、千古流芳的功绩,令人肃然起敬。

B.颈联赞美诸葛亮的才能堪比伊吕,但在辅佐刘备的功绩上却比不上萧曹,体现了诗人对诸葛亮评价的客观公正。

C.《咏怀古迹》(其三)对王昭君凄凉身世的描述和本诗对孔明壮志未酬的慨叹,都深切地寄予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D.全诗赞颂诸葛亮的雄才伟略,惋惜其理想难成。作者认为最终导致诸葛亮功业难成的根本原因是蜀汉国运衰微。

2.尾联的“志决身歼军务劳”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二、杜甫《咏怀古迹(其五)》【答案】

1.B【解析】B.“但在辅佐刘备的功绩上却比不上萧曹”说法错误。“指挥若定失萧曹”,是诗人盛赞诸葛亮那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使萧何、曹参都为之黯然失色,而并不是“在辅佐刘备的功绩上却比不上萧曹”。

2.本句是写在蜀汉“气数”已尽的情况下,诸葛亮虽志在复汉大业,但终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美,也是对诸葛亮未遂平生志向的深切哀惋,从中寄寓了诗人自己漂泊失意的慨叹。

【解析】

从内容上来理解,结合前句“运移汉祚终难复”,“运”是“运数”之意,“祚”是“帝位”之意,“复”的意思是恢复、挽回。因此,尾联的意思是,诗人抱恨汉朝运数已终,再难挽回蜀汉称帝大业,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最终竟未成功;而意志坚决的诸葛亮,终因军务繁忙而殉职。

从情感上来理解,诗歌首联说诸葛亮“大名垂宇宙”,诗人对着诸葛亮的画像不禁“肃清高”,即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颔联又对其丰功伟绩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三分天下是诸葛亮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颈联是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但是,尽管诸葛亮的功业如此伟大,才能如此卓绝,品格如此清高,最终却“志决身歼军务劳”。前三联越是盛赞诸葛亮之“大名”,诸葛亮的结局就越是令人叹惋。因此,“志决身歼军务劳”表达出诗人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美和未遂平生志向的深切哀惋。

诗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结合诗人此时自身的遭遇:漂泊半生,功业未成,寄人篱下,生计艰难,可知这一句里,也寄寓了诗人自己漂泊失意的慨叹。

【注释】

垂:流传。宇宙:兼指天下古今。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纡(y):屈,指不得施展。筹策:谋略。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伊吕:指伊尹、吕尚。萧曹:指萧何、曹参。运:运数。祚(zuò):帝位。复:恢复,挽回。志决:志向坚定,指诸葛亮《出师表》所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歼:身死。

【译文】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赏析】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当时诗人瞻仰了,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曰: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

三、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释】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颔联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衔接自然。

B.“明朝挂帆席”是虚写,想象自己第二天离去的情景,表现了主人公绝望颓然的形象。

C.颈联作者由怀古回到现实,说自己也像袁宏那样有文学才华,可惜没有谢尚那样的知音。

D.“空”字表现了作者登舟望月怀谢将军时的无奈,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

2.请分析这首诗的情景关系。

三、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答案】

1.B【解析】B.主人公没有到“绝望、颓然”的地步。这里既表现了主人公的潇洒,也表现了他的失望无奈。

2.触景生情:“青天无片云”展现了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营造了空阔渺远的境界,诗人置身于其中,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触发对古今的联想。以哀景写哀情:“秋月”营造了寂寥凄凉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孤寂无奈,怀才不遇的悲哀。以景结情:尾联末句作者用“枫叶落纷纷”,营造了秋日冷寂凄清的意境,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的情景关系。

本诗的写景句由有“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枫叶落纷纷”。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意思是,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这是触景生情的手法。

“登舟望秋月”意思是,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秋月”的冷落凄清营造了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与作者此时的怀才不遇的心境相合,这是以哀景写哀情的手法。

“枫叶落纷纷”是全诗的结句,描绘了满天枫叶飘落纷纷的景象,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这是以景结情的手法。

【注释】

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诗题下有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西江: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高咏:谢尚赏月时,曾闻诗人袁宏在船中高咏,大加赞赏。斯人:指谢尚。挂帆:扬帆。【译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藉,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永恒之间,在人们的意念活动中往往可以相互引发和转化,陈子昂登幽州台,面对北国苍莽辽阔的大地而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便是显例。而今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说明这一点。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这份回忆注定没有回应。暗逗下文。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这种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此篇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与这一点也不无关系。

四、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他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故国神游 D.故人西辞黄鹤楼

2.上阕哪几句写赤壁之景?景物有何特点?

3.下阕怀古抒情,塑造了怎样的周瑜形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四、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

1.B【解析】B.故,所以。其它均为“旧”。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这首词上阕的写景句,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

【解析】第一问,直接提取即可。第二问,要抓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修饰性和描述性的关键词,边描绘边分析,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其中“穿”“拍”“卷”这几个动词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作者在此写景是为了下文人物的描写作烘托。

3.下阕塑造了一个英姿勃发,年少风流,儒雅娴静,又取得丰功伟绩的英武的周瑜形象。词人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解析】周瑜的形象,可抓住修饰性和描述性的关键词分析,“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都是抒发对周瑜少年得志的仰慕。“小乔初嫁”写他婚姻如意 “雄姿英发”写他威武英俊;”羽扇纶巾”写他风流潇洒;“谈笑间”写他临阵从容;“强虏灰飞烟灭”写他战功卓著。词人的感情,可结合末尾的两句来分析。如词中“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写周瑜英武的形象,是表达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抒发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壮志难酬的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注释】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大江:指长江。淘:冲洗,冲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雪:比喻浪花。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小乔初嫁了(li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雄姿英发(f):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羽扇纶(gu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樯橹(qiángl):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同“樽”,酒杯。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赏析】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尊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词自问世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誉之者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贬之者如俞文豹《吹剑续录》所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幕士的言论表面上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二家词风的不同,但暗含有对苏词悖离传统词风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认为此词“平仄句调都不合格“(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朱彝尊《词综》并详加辩证,亦可谓吹毛求疵者。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五、(唐)戴叔伦《过三闾庙》

过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注释】三闾(l)庙:即屈原庙,因屈原曾任三闾大夫而得名,在今湖南汨罗县境。沅(yuán)湘:指沅江和湘江,沅江、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屈原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楚辞•招魂》。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二句,“沅湘流不尽”发语高亢,次句“屈子怨何深”沉重而浑厚,两句一开一阖,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为屈原的不幸遭遇鸣不平。

B.前二句中,前一句之“不尽”,写怨之绵长,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两句都从“怨”字落笔,形象明朗而包孕深广,错综成文而回环婉曲。

C.“流”这里是双关,既指水同时也逗出下句的“怨”,意谓屈子的哀愁是何等深重,沅湘两江之水千百年来汩汩流去,也流淌不尽、冲刷不尽屈原的“怨”。

D.诗的后两句轻轻宕开,既不咏屈原的事,也不写屈原庙,却描绘了一幅秋景,耐人寻味,此刻骚人已去,只剩下秋风、枫树,让人联想丰富,意味无穷。

2.请联系全诗,赏析三四两句。

五、(唐)戴叔伦《过三闾庙》【答案】

1.B【解析】B项,“两句都从‘怨’字落笔”说法有误,“沅湘”一句并未从“怨”字落笔,这一句字面上是说江水长流,无穷无尽,但实际上“流”这里是双关,既指水同时也逗出下句的“怨”,意谓屈子的哀愁是何等深重,沅湘两江之水千百年来汩汩流去,也流淌不尽、冲刷不尽,以沅水湘水流了千年也流不尽,来比喻屈原的幽怨之深,构思妙绝。

2.使用典故。如后两句暗用《楚辞•招魂》《九歌•湘夫人》语,化用得非常巧妙,使人全然不觉,表达对屈原的缅怀。融情入景。如诗歌后两句写日暮秋烟、萧萧枫树林,融入了诗人对屈原的感慨不已、哀思无限的凭吊怀念之情。语言含蓄。描绘了一幅特定的景物形象,沅湘长流,江上秋风,枫林摇落,寄予深厚的情感,引导读者去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三四句写景:“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秋风萧瑟,景象凄凉,一片惨淡气氛,诗人融情入景,使读者不禁慨然以思,含蓄蕴藉地表达了一种感慨不已、哀思无限的凭吊怀念之情。这两句暗用《楚辞·招魂》语:“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但化用得非常巧妙,使人全然不觉。诗的后两句轻轻宕开,既不咏屈原的事,也不写屈原庙,却由虚转实,描绘了一幅秋景:“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这并不是闲笔,它让读者想到屈原笔下的秋风和枫树,“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招魂》)。这是屈原曾经行吟的地方。朱熹说“(枫)玉霜后叶丹可爱,故骚人多称之”(《楚辞集注》)。此刻骚人已去,只有他曾歌咏的枫还在,当黄昏的秋风吹起时,如火的红枫婆娑摇曳,萧萧絮响,像在诉说千古悲剧。

【注释】

三闾(l)庙:即屈原庙,因屈原曾任三闾大夫而得名,在今湖南汨罗县境。沅(yuán)湘:指沅江和湘江,沅江、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屈子怨何深:此处用比喻,屈子指屈原,句意屈原的怨恨好似沅(yuán)江湘江深沉的河水一样。何深:多么地深。“日暮”二句:此处化用屈原的《九歌》《招魂》中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萧萧:风吹树木发出的响声。

【译文】沅江湘江长流不尽,屈原悲愤似水深沉。暮色茫茫,秋风骤起江面,吹进枫林,听的满耳萧萧。

【赏析】

这是作者游屈原庙的题诗。此诗题一作《过三闾庙》,是诗人大历(766-779)中在湖南做官期间路过三闾庙时所作。伟大诗人屈原毕生忠贞正直。满腔忧国忧民之心,一身匡时济世之才,却因奸邪谗毁不得进用,最终流放江潭,遗恨波涛。他的峻洁的人格和不幸遭遇,引起了后人无限的景仰与同情。在汉代,贾谊、司马迁过汨罗江就曾驻揖凭吊,洒一掬英雄泪。贾谊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而司马迁则在他那“无韵之《离骚》”(《史记》)里写了一篇满含悲愤的《屈原列传》。时隔千载,诗人戴叔伦也感受到了与贾谊、司马迁同样的情怀:“昔人从逝水,有客吊秋风。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湘中怀古》)大历年间,奸臣元载当道,嫉贤妒能,排斥异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来往于沅湘之上面对秋风萧瑟之景,不由他不动怀古吊屈的幽情。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作者谒庙,感慨颇深,《题三闾大夫庙》就是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景成章的。

  诗的前二句对屈原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沅湘流不尽”发语高亢。如天外奇石陡然而落,紧接着次句“屈子怨何深”又如古钟震鸣,沉重而浑厚,两句一开一阖,顿时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从字面上看,“沅湘”一句是说江水长流,无穷无尽,意思当句自足。但实际上“流”这里是双关,既指水同时也逗出下句的“怨”,意谓屈子的哀愁是何等深重,沅湘两江之水千百年来汩汩流去,也流淌不尽、冲刷不尽。这样一来,屈原的悲剧就被赋予了一种超时空的永恒意义。诗人那不被理解、信任的悲哀,遭谗见谪的愤慨和不得施展抱负的不平,仿佛都化作一股怨气弥漫在天地间,沉积在流水中,浪淘不尽.作者在这里以大胆的想象伴随饱含感情的笔调,表现了屈原的哀怨的深重,言外洋溢着无限悲慨。“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以沅水湘水流了千年也流不尽,来比喻屈原的幽怨之深,构思妙绝。屈原与楚王同宗,想到祖宗创业艰难,好不容易建立起强大的楚国,可是子孙昏庸无能,不能守业,贤能疏远,奸佞当权,自己空有一套正确的治国主张却不被采纳,反而遭到打击迫害,屡贬荒地。眼看世道,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朝政日非,国势岌岌可危,人民的灾难越来越深重,屈原奋而自沉汨罗江,他生而有怨,死亦有怨,这样的怨,没有个尽头。这二句是抒情。

  后二句写景:“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秋风萧瑟,景象凄凉,一片惨淡气氛,诗人融情入景,使读者不禁慨然以思,含蓄蕴藉地表达了一种感慨不已、哀思无限的凭吊怀念之情。这两句暗用《楚辞·招魂》语:“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但化用得非常巧妙,使人全然不觉。诗的后两句轻轻宕开,既不咏屈原的事,也不写屈原庙,却由虚转实,描绘了一幅秋景:“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这并不是闲笔,它让读者想到屈原笔下的秋风和枫树,“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招魂》)。这是屈原曾经行吟的地方。朱熹说“(枫)玉霜后叶丹可爱,故骚人多称之”(《楚辞集注》)。此刻骚人已去,只有他曾歌咏的枫还在,当黄昏的秋风吹起时,如火的红枫婆娑摇曳,萧萧絮响,像在诉说千古悲剧。

  这首诗比兴手法相当高明。前二句以江水之流不尽来比喻人之怨无穷,堪称妙绝。后二句萧瑟秋景的描写,又从《招魂》“湛湛江水”两句生发而来,景物依稀,气氛愁惨,更增凄惋,使人不胜惆怅,吊古之意极深,为人传诵。

党课文库〡诗词中的咏雪情怀

来自:前线客户端

一生钟情漫天飞雪,诗词中有多首咏雪之作,有的正面渲染,有的侧面烘托。诗词中的雪,寓意多样:雪花飘逸多姿,流动刚毅,总是那么潇洒,无所畏惧,俨然是的胸襟;雪花晶莹剔透,洁白单纯,象征着完美人格,这恰恰是的追求;雪花又纵情肆虐,严峻冷酷,象征着险恶环境,正好能激发的昂扬斗志。

雪里行军情更迫

的家乡湖南,飞雪并不多见。1918年8月第一次到北京。在北京期间,北国风光让他难以忘怀。1936年,在陕北的窑洞里和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还深情地向斯诺袒露心迹:“在公园里,在故宫的庭院里,我却看到了北京的早春。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我看到了洁白的梅花盛开。我看到杨柳倒垂在北海上,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北海冬树挂珠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激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是以审美眼光来欣赏雪景的。然而在的革命征程中,冬雪就不仅仅是一道风景了,它变成一种特殊的甚至是十分恶劣的环境象征。戎马倥偬中,各样气候条件都遭遇过,但在他的军旅诗词中,反映最多的却是雪天。古田会议召开之后,红四军于1930年1月由福建进入江西广昌地区。1月下旬,红四军第二纵队在的率领下,从广昌进入宁都,在东绍与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会师。在攻占了宁都、乐安、永丰之后,组建了新的前委,并提出了“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为实现这一计划,红四军决定攻打吉安。在红四军从广昌向吉安推进的行军途中,天降大雪,面对漫天风雪,浮想联翩,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豪气冲天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满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是一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全词通篇四十四个字,写雪景的也只有两句共八个字,“漫天皆白”和“风雪迷漫”,真是大笔写意。漫天风雪中,红旗在飘扬,人马在飞腾。“漫天皆白”,直截了当,境界广阔。“漫天”,形容风雪之大,寥廓天空,疾风卷雪,特别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皆白”,显示茫茫大地,山川原野,银装素裹,不仅写出冰天雪地一片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象征性地写出了白色四面包围的严峻形势。“雪里行军情更迫”,“情更迫”三个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恶劣环境吓不倒英雄红军,红军顶风冒雪,精神更加振奋,完成任务的心情更加急迫,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一问一答,交待了红军的战略意向,但又没有具体指明。这样写不仅进一步渲染了气氛,而且给人以朦胧之感。而“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又让人从冰天雪地之中看到了革命队伍的强大阵势。和广昌路上相比,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的雪,要猛烈得多。但在《七律·长征》中,对雪的描写却非常简约,只有一句话,七个字,“更喜岷山千里雪”。岷山终年积雪,“千里雪”充分显示了岷山的高远严寒。岷山是长征途中最艰难的路段之一,岷山一过,意味着长征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因而登上岷山,不但没有感到艰苦,反而更加精神抖擞。两万五千里长征,千里迢迢,艰苦卓绝。区区“千里雪”三个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无穷信息。长征过雪山历经千辛万苦,一笔带过。但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更喜”和“尽开颜”,不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藐视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心态,也把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激动心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了。从“红军不怕远征难”到“更喜岷山千里雪”,再一次诠释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斗争精神与挑战性格。倚天抽剑截昆仑昆仑山是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主峰在新疆和西藏交界之处,向西连接帕米尔高原,向东延伸到青海境内。分北、中、南三支扩展,东西长约2500公里,海拔6000米左右,有很多雪峰。我国的许多名山都是它的支脉。长江黄河也都从这里发源。1935年9月间,率领北上抗日的红军越过昆仑山支脉岷山时,曾登高远眺昆仑山,此时的他革命豪情汹涌澎湃,以大气魄、大手笔写成了浪漫主义诗篇《念奴娇·昆仑》: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昆仑》最早发表在1957年1月《诗刊》杂志的创刊号上。在“飞起玉龙三百万”一句末,曾有写的自注: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在手书的一幅《念奴娇·昆仑》上,他也写了几句注解,与此有所不同,很值得一读:宋人咏雪诗云:“飞起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昆仑各脉之雪,积世不灭,白龙万千,纵横飞舞,并非败鳞残甲。夏日部分消溶,为害中国,好看不好吃,试为评之。“飞起玉龙三百万”,绵延起伏的雪山像千百万玉龙在飞舞。“搅得周天寒彻”,使天上人间都变得冰冷刺骨。“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进一步写出高寒多雪的严重恶果。夏天气温上升,昆仑山的积雪不断溶化,变成水流,变成河流,甚至变成水灾,祸害人间。“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昆仑山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功不可没。但它“夏日部分消溶,为害中国”。对昆仑山的功劳是虚写;而它的罪过是前人没有想到的,所以实写。辛弃疾在《沁园春》中写道:“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唐末诗人罗隐有一首《雪》诗:“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瑞雪兆丰年”,但是雪下得太多,也会带来祸害。“夏日部分消溶,为害中国,好看不好吃”,是评述昆仑山之雪的根本出发点。本人并不是从个人偏好或审美情趣来评说的,而着眼于国计民生。如果不是思想感情与人民大众心心相印、息息相关,怎么可能把如此博大的心胸和如此奇特的想象联系在一起呢?关注对昆仑山之雪的负面影响,本质上是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正因为如此,他在词的下阕要评说昆仑,并且要剑劈昆仑。“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这完全是不容争辩的命令语气,这既是改造大自然的决心,也是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巨人倚天抽剑,把昆仑山截为三段。“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把经过改造的有利无害的昆仑山,分别赠送给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这是对“大爱无疆”的最好诠释!结尾“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充分说明中国人致力于创造一个天下太平、平等和谐的新世界。美国学者特里尔在他的《传》中,特别引用了这首词,并对它的世界性意义进行了深刻揭示:长征结束时,甚至面对群山大发灵感,将它视作超出中国自身革命之外的世界和平象征。……是一位探险家,在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中,在他的国家的广袤土地上,他看到了约在20多年前从书上得知的山峦庙宇。……他把壮丽的山河视作生身之地,视作冶炼自己新的革命方式的熔炉。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对昆仑山的功过是非都进行了评论,既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有浪漫主义的极度夸张,还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的胸怀不仅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包括了整个世界,气魄之大,可谓穷尽八荒,涵盖寰宇。因而《念奴娇·昆仑》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广博的思想性和雄奇的想象力。雄视千古咏雪词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了推动全国人民武装抗日,决定把陕北红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先锋军,渡过黄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1936年2月,率领红军东征,到达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当时,整个西北高原冰雪覆盖,雄伟壮丽,而冰冻了的黄河更有一番独特景象。面对银装素裹的大好河山,回忆起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挥毫写下了光照千古的壮丽诗篇《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北方雪景的总体感受。“千里冰封”写大地,“万里雪飘”写天空。一静一动,互相映衬,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北国严冬的图景。通过雪来赞美辽阔大地,写得气魄宏大。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长城内外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结冰封冻的黄河顿时失掉滔滔滚滚的水势。“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高原被雪覆盖着。一座座山峰绵延起伏,像银蛇在舞动;一个个丘陵逶迤伸展,像白象在飞奔。向远处望去,山和丘陵与天相连接,似乎要与天公比试高低。“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雪后天晴,艳阳高照,宛如浓妆美女披着白色的外衣,显得格外娇艳。歌颂了北国雪景的丰富多彩,透露出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歌颂祖国壮美河山的基础上,接下来转向评论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祖国的河山这样壮丽美好,吸引着无数英雄豪杰为之倾倒、为之奋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些功业显赫的封建帝王既缺乏文采,更不善于进行文治,其他历史人物也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已成为过去,而主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改变眼前世界的责任,还要靠当代的英雄来担当。曾对这首词有过自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沁园春·雪》大气磅礴,兴会淋漓,脍炙人口。在所有诗词作品中,要论写作技巧的炉火纯青,艺术成就的超凡脱俗,首推《沁园春·雪》。而要说到诗词的影响力,首屈一指的仍然是《沁园春·雪》。它是诗词的巅峰之作,是一座难以企及的不朽丰碑。换一句话说,假如的其他所有诗词作品都没有留下,仅《沁园春·雪》这一首作品,就足以奠定他在中国诗坛不可撼动的地位。

飞雪迎春丛中笑

终生爱雪,战争年代也罢,建设时期也罢,他对雪的爱一如既往。不过,解放前和解放后,笔下雪意象的含义有明显区别。它从战争的自然环境演变成了和平时期的政治环境;它从国内战争的风云变幻扩展成为国内国际政治斗争的舞台;它从诗人要立志征服、兴利除弊的自然对象跃升成为诗人冶人情操、催人奋进的人格追求。新中国成立后,“雪”字第一次在诗词中出现,是1957年9月写的《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第二次出现是1961年创作的《七律·答友人》:“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但这两处提到的“雪花”和“连天雪”,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雪,而是对钱塘潮水以及洞庭湖波涛浪花的一种形象比喻,只能说明对“雪”的一种偏好,谈不上有什么很深的思想寓意。然而,当“雪”在1961年12月写的《卜算子·咏梅》中第三次出现时,便蕴含深刻,不同凡响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对华实行经济封锁。而苏联又背信弃义,撕毁合同,停止援助,撤走专家。加上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1961年12月,在广州筹备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闲暇时,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感而发,创作了《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积极主张抵抗金人侵略,对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极为不满,爱国抱负无法施展,晚年退隐家乡。陆游一生喜爱梅花,同时也爱用梅花来自比。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创作了150余首咏梅诗词,《卜算子·咏梅》是陆游的代表作。词的上阕写的是梅所处的恶劣环境:地点荒凉,处境冷寂,夜幕降临,再加上凄风苦雨。下阕转写梅的高尚操守。梅花无心争春斗艳,对百花的嫉妒也不以为意。即使最终被碾得粉碎,化作尘土,梅花的香气也依然如故。陆游的咏梅词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格调,但的咏梅词却“反其意而用之”,与陆游的格调截然不同。

画家关山月创作的意象绘画作品《咏梅》

在《卜算子·咏梅》的上阕中,也描写了梅花所处的环境。“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暮春的风雨送走了春天,严冬的飞雪又把新春迎接回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的生长环境极其险恶,但它却傲然挺立。词的下阕托梅言志。“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虽然俊俏美好,但坦荡无私,甘心作为一个报春的使者,并不想抢占春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旦春回大地,山花烂漫,梅花心满意足,欣然淡出。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说过:“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的这首《卜算子·咏梅》既充满崇高意境与优美意象,又富有哲理光辉和战斗,在古今咏梅诗词中,堪称典范。的《卜算子·咏梅》不是咏“雪”之作,“雪”字只出现了一次。从表面上看,“百丈冰”因“飞雪”而成,它们都是严寒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是梅花要抗争的对象,似乎应该加以否定。然而,对“雪”的态度绝非如此简单,也不是用“好坏”或者“善恶”就能加以评判的。梅花本身凌寒而开,没有了严冬的雪,梅花就得不到生存的考验,也就磨练不出傲霜斗雪的意志;没有了雪的清纯洁白,也难以显示梅花的高雅质朴。特别是当“飞雪”成为迎接春天的使者,“飞雪”就被赋予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果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来看,“百丈冰”显然是指国际上的势力,而“飞雪迎春到”则预示着革命胜利的到来,其中包含有无产阶级和革命政党的战斗风貌。假如这一理解可以成立的话,那么“飞雪”与梅花就未必是敌对关系,而俨然成为了战友关系。恰恰是这样一种意境和蕴含,使在一年后写的《七律·冬云》中,直截了当地发出了“梅花欢喜漫天雪”的礼赞。从1962年11月起,赫鲁晓夫连续发表演说和文章,恶毒攻击中国。在我国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经济工作出现失误,一度遇到困难的时候,赫鲁晓夫却乘人之危,继撕毁合同之后加紧逼债。1962年12月26日这天,是69岁的生日,他创作了豪气冲天的《七律·冬云》:七律·冬云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这首七律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言志。“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起笔就切入正题:冬云密布,雪花纷飞,花枝稀少,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国际斗争的严峻形势。“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猛烈的寒流滚滚袭来,天空充满阴冷肃杀之气,然而缕缕暖气却在大地吹拂,这是冬去春又来的征兆。诗人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困难中看到光明,表现了一个革命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语势强烈,高亢有力,酣畅淋漓,是对英雄人物的热情礼赞。势力貌似强大,不过是纸老虎,在英雄豪杰面前,都必败无疑。“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梅花不惧严寒,乐于挑战冰雪;而脆弱的苍蝇理所当然会被冻死,不足为奇。“梅花欢喜漫天雪”,是人格特征的真实写照。“雪”是险恶的环境,是严峻的挑战,是困难的局面,是激烈的战场,但对以梅花自比的来说,任何艰难困苦,任何严峻挑战,都不过尔尔,无所畏惧。诗词中的雪意象耐人寻味,具有鲜活的灵韵,多重的意蕴,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刚毅品格与丰富情趣。作者:汪建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编辑:陈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