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一样了,我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干掉那个萝卜坑的。
工作两年之后参加事业单位考试,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进的面,当然你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可能是因为我看到的面试名单里面我排第一吧。还有面试那天,备考的时候我也问过其他几位面试者,跟我报同一个岗位的,大部分没有比我更高的了哈哈哈~
总之,即便在考前已经对这个结果有所猜测,当证据切切实实摆在那里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开始兴奋了,在我看来,笔试第一然后面试也是第一,最后成功上岸就是天经地义!
我带着极大的信心进了考场,然后做出了我从备考开始以来最好的一次发挥。而且就整个面试过程来说,考官们也都是非常亲切,尤其是主面试官,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个人信心再加上面试官的面相加成,我感觉我在那次面试过程中的表现简直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了~
事后等成绩的时候,果然也以一个全场面试第一的分数力压群雄!我欢欢喜喜地就回家了,一路上我都抑制不住自己的心跳,坐在公交车上望着前方的椅子发呆,也能偷偷笑出来。
回家没几天之后,就通知我去进行体检和政审了。一切手续完毕,我就正式坐进了事业单位的办公室。然后一直到培训期,跟同一时间进单位的同事们聊天,人家才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哎,你知道吗,你这个岗位本来是给萝卜坑准备的!”
我瞬间惊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在脑海里瞬间排出了400集因为顶替了领导要安排的人而一直被穿小鞋的剧情。
那两天我真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那真是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成功把自己熬出了两个硕大的黑眼圈之后,我听说单位的一个临时工辞职了。
我这才知道,这个岗位当初是给这个临时工准备的,人家在单位也工作了好几年,业务熟练,没想到还是因为不会考试和面试而名落孙山了。
综上,我还是觉得,一切妖魔鬼怪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纸老虎!
毕竟现在的事业单位招人已经算是比较透明,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了,人家真正有能力操作的人也不会操作这个环节,直接让孩子留个学,读个研读个博,然后通过人才引进回来不是更加不动声色吗?
人家有一万种进入体制内的方法,最差的就是设置一个萝卜坑。
打铁还要自身硬,只要自己做得好,就算这次不行,下次也一定能行!
1、 事业单位面试的公平性体现在哪里
1. 考官的选择
如果说前几年的事业单位面试考官都是同一个单位的话,现在基本上已经能保证考官都是抽调的了。有一个专门的考官库,每一次面试就从里面抽人,所以才会有上次我见到的慈眉善目的老太太。
2. 面试形式的公平性
双盲面试,结构化面试,考官不会知道你的来历,资料,也是第一次见到你的脸。对你的全部印象都来自于面试的表现,所以抓住这次机会,努力展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吧!
2、 自身的实力要如何提高
❤首先明确面试的几个打分维度:
1. 综合分析能力:需要我们对事物能够进行整体的把握。
2. 言语表达能力:能够让别人理解你的意思,表达流畅清晰有条理,并且有一定的说服力,这算是面试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占比最高的要求。
3. 应变能力:要求我们在面试这样一种高压状态下,还能够反应敏捷,随机应变。
4. 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这一点就是考察我们的用人能力,协调各方资料的能力。
5. 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体制内,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6. 自我情绪控制:就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不跳,并且能抑制欲望,跟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7. 求职动机与岗位匹配:这一点是事业单位比较看中的,人家毕竟要保证的是你这个人招进来能安稳地在岗位上干下去,并且能干好。
8. 举止仪表:这部分就是要求我们穿着得体,有礼有节,不要有过多的小动作。
这个就是结构化面试的评分表,算是比较通用的那一种,就算是有调整,也不会跟它有太大的出入。
下面我们就照着这些标准,来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吧!
❤❤其次,一定要能够构建自己的答题框架
框架是面试答题的基础,如果没有框架,面对一道问题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又怎么能够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迅速抓住考官的心从而脱颖而出呢?
我备考的第一步就是认认真真把原聪面试课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原妈是短期搭建面试高分框架的高高手,如果有谁备考面试还没听原聪的话,那框架这一块百分之九十都会垮掉,更别说什么脱颖而出了。
原妈就是能够把面试的各个题型的高分答题逻辑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怕我之前完全没有看过任何面试教材和资料,也能够听得懂,并且吸收得到,不管你是小白还是熟手,都能跟着原妈打开面试高分框架思路的新世界大门。
看了两节视频课之后,我后知后觉去把配套的讲义给打印出来了,然后就直接在讲义上补充原妈上课讲的案例就行,比之前完全抄笔记的效率要高得多,后续答题的时候遇到问题也能直接翻开自己的讲义来看。
听完一整个题型的讲解之后,我就会去粉笔的面试真题200例里面找对应题型的题目来练,练的时候就用上原妈讲的那些答题方法,从一开始面对真题脑子一片空白,到后来头脑灵活思路清晰,一列框架就能踩中全部要点,我只用了一个星期。
❤❤❤再次,一定要积累足够用的面试素材
事业单位毕竟也算是体制内了,是机关单位的一份子,必要的政治素养和时事积累是一定要有的。尤其是我们很多人在打算考事业单位之前,估计也没有怎么看过时政新闻,现在一定要临时抱佛脚!
但是积累素材也不用求多,够用,能用,会用才是最重要的。
1. 积累能用素材的几个渠道:
①人民网:人民网里面的内容整理整理,就是人民日报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事业单位面试来说,最有用的就是里面的“人民网评”和“人民财评”,一个写的都是时事热点,一个写的都是跟经济有关的话题。我基本上每天都会打开看一看,找找能用的句子,常用术语等等。
②报考单位的官网:这是能够提升我们岗位匹配度的一大利器,只要你会看自己报考单位的官网。如果是报考广播电台,电视台,图书馆等一类的文化事业单位,就可以去官网找人家最近的新闻动态,在办什么活动,学习什么,发扬什么,疫情之下,又是怎么安排工作的等等。
好好研究一下,面试的时候遇到这一类具体问题的话会非常有用。
③理论热点面对面:这是体制内人手一本的学习书,每年一本,里面都是每一年国家最关心的,最亟待解决的大事。如果你报考的单位层次比较高,比如省直一类的事业单位,就一定要多多翻看。
④喜马拉雅APP:这绝对是一个宝藏APP,不要只把它当成听书听相声的,这是一个学习APP哦,里面的申论素材,新闻什么的都是能够填满我们的零碎时间的哦~
2. 素材怎么积累,怎么用:
①我当初是利用每天早起的20分钟去进行朗读的,朗读的好处就是能够直接挑出来那些读起来朗朗上口还特别好记的,好说的句子,是直接就能用得上的内容。所以不管你早上起不起得来,朗读这件事是一定要做的!
Ps:那些你读都读不顺的句子就不要让它们出现在你的素材本上了,它们不配!
②另外我就是会趁着早上,中午,晚上吃饭的时候,去听当天的新闻,就用喜马拉雅APP,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空闲时间。
③最后就是晚上,在看完当天的原聪,练完题之后,我就会把白天看过的那些内容进行整理,按照不同的主题整理在素材本上。
高亮:这里一定要把素材分类,按照营商环境,团结互助,抗疫,冬奥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等主题,这样在后续练习的时候题目是什么主题,我们就能立马去对应的素材里面找能用上的内容,超级方便~强烈推荐!
❤❤❤❤再再次,一定要进行大量的开口练习,开口练习,练习!
前面跟着原妈把高分框架搭得再好,素材积累得再多,学识再渊博,开不了口,不能正常跟考官交流也是白搭。
不要忘了前面我们说过了,评分标准里面有一项就是“言语表达”,从那个图上看,占了可有20分呢!
这里练习的话分为两个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我就是用粉笔的面试真题200例,按照题型来进行练习。
粉笔面试真题200例里面是按照题型分类好的精选真题,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答案的编写是非常用心的,整体的逻辑非常清晰,并且有一个思维导图可以直接知道题的答题要点是什么。
我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不会给自己限制时间,什么时候想明白什么时候开始答题,但是一定会进行录音,每次结束之后进行复盘,自己挑自己的问题。
等到后期熟练了之后,我就开始给自己限定,5分钟之内答完一道题。但不管怎么样,每次答题之前,我都会在白纸上按照原妈的方法列出答题框架,然后把能用上的素材安排在对应的位置上。
差不多练到100题的时候,我就已经能够熟练地在4-5分钟之内解决任何问题了。
②第二个阶段,我用是事业单位的面试真题卷子,按照考试的形式进行练习。
真题我都是直接在粉笔APP上面练的,就用上面现成的面积真题,也不用打印,直接用人家的读题功能,就把这个机器朗读当成考官读题来进行练习。
这个时候我就给自己布置了一个场地,放一张书桌,桌子上放好纸笔,然后就按照面试流程,自己给自己录像。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最后的举止仪表的,毕竟考官都是视觉动物,一个抬头挺胸,步伐坚定,面带微笑的考生,总要比一个表现畏畏缩缩的考生要讨喜得多。
录像的意义就在于此,我们能够通过录像看出自己的表现如何,然后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调整。
在此推荐一下主持人大赛,我当时就是跟着人家那些主持人去学习如何走路,如何站立,说话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表情应该怎么做等等。
总之,这一步做好,后续会方便很多。
❤❤❤❤❤最后,模拟考场。
模拟考场部分,我觉得报班比自己练习的效果要好得多。尤其是对于第一次进面的小白来说,没有经历过整个面试过程,直接上考场心理压力会非常大的,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提前在面试班的陌生人面前练一练的话,紧张的情绪就能缓解非常多,更容易在面试的时候正常发挥。
我当时也是报考了我们当地的一个小机构,开班时间比较长,也算是当地的龙头了,就是不如中公华图粉笔这类的名气大。但是用来模拟面试已经足够了,而且还便宜。
大家在选择面试班的时候不用拘泥于机构大小,主要看老师怎么样,老师负责,你就能学到很多东西,老师不靠谱,那就当自己花钱买场地了吧……
3、 最后的寄语
这个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有很多,我们总不能每遇到一次就抱怨一通,更重要的是从每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训,汲取养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的一句诗,大家都背过,但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忘记了,那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希望每个人都能像那翠竹,在每一次的捶打中变得越来越好,百邪不侵!
在现代汉语中,“封”表示封藏、密闭。然而,正是这个“封”字,却可以表示给予官位,如分封诸侯、封官晋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封”字本义说起。
甲骨文“封”是植树于土上的形象。“封”本指加土栽种树木。《左传》:“宿敢不封殖此树。”这里的“封”即植树。而在上古社会,邦国的边界多植树以为标志。据考古发现,殷商时已培土植树作为边界,还设有“封人”这么一个职官,管理边界封疆事宜。
那么,表示培土植树为界的“封”,又同给予官位有什么联系?古代封赐官爵,同时要赐予土地。现在人们常说的“封建”一词,实际本是“封土建国”的缩略,指的就是这种历史文化现象。殷商时以植树为界,裂土建国,这种分封土地的广狭,是依爵位大小来决定的。故“封”从“寸”得义,寸作为汉字偏旁表示法度之义。周封爵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依爵位大小受土。《礼记》:“……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赏赐官爵既然其实质内容是给予领地,而领地的范围又总是以封土植树来划定,所以赏赐官爵便也自然要称之为“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