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灭亡后,周朝扶持纣王兄长微子启建立宋国,之后微子启二弟微仲接任宋国国君,孔子是微仲的第十四代传人。因此,孔子姓子,货真价实的商代王族后代,名门望族之后。
周朝建立后,武王册封一批亲族,其中将同母三弟姬鲜封在管地,因此他就被称为“管叔鲜”。武王去世后,管叔鲜不满老四周公摄政,于是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兵败身亡、管国灭亡。管叔鲜的后代以“管”为姓,若干代后管仲出生,辅佐齐桓公称霸,被誉为千古第一相,深得孔子赞誉。
以《史记》记载来看,孔子是殷商后代,管仲是姬周后代,两人似乎没有什么亲戚血缘关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姬昌是纣王的姑父,孔子祖上微仲与管仲祖上管叔鲜是标标准准的老表关系,只是由于司马迁隐藏了一件极为重大的历史事件。
孔子祖上来历比较清晰,没有什么争议之处,但司马迁却搞错了管仲祖上的情况。
《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周文王与正妃太姒育有十子,“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载(姬载)。”
在司马迁看来,太姒是周文王元配正妻,伯邑考是长子,周武王是次子,管叔鲜第三子,他们身上有着一半夏人的血脉。所谓“太姒”,是“有莘国”之女,夏朝大禹的后代,周文王娶太姒,意味着周夏联姻。
但以目前先秦史料来看,至少没有明确的、正式的原始材料支撑“文王与太姒生育十子”,也没有说管叔鲜母亲是太姒,不知道司马迁为何如此判断。因此,管叔鲜的母亲到底是不是太姒,其实存在很大的疑问。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司马迁隐藏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这段历史对判断管叔鲜的母亲至关重要。
姬昌继位后,娶的第一个正妻,实际上是帝乙妹妹,《周易》中记载相对简略,主要就是“帝乙归妹”这四个字,但《诗经·大明》中记载的比较详细:
《诗经·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
结合周易与诗经来看,帝乙将妹妹嫁给了姬昌,而周人将之视为“天作之合”,整个婚姻场面非常庞大,周人非常兴奋,姬昌在渭水河畔迎亲,且是“造舟为梁”,造船相连作为渡桥。因此,姬昌是商纣王的亲姑父。
当时,在周人的眼里,殷商是“大邑商”,周人是“小邦周”,那么姬昌娶的帝乙妹妹,会成为侍妾还是正妻?毫无疑问,帝乙妹妹必然是姬昌的正妻。值得深思的是,博览群书的司马迁,只字不提“帝乙归妹”,单纯地用无心之过无疑说不过去,只能说他有意隐藏了这一段历史。
后来,可能是帝乙妹妹生病去世,于是若干年后姬昌续弦,娶了“有莘国”之女“太姒”,就是诗经中说的“缵女维莘”,太姒生下了伯邑考与姬发(周武王)。
帝乙妹妹与姬昌有无子女,文献上没有记载,但从时间与习俗上来说,两人应该有子女。
《礼记》中记载的“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生姬发”,正确解读不是13岁生伯邑考,而是帝乙妹妹去世、续弦了太姒之后,大约是继位13年时生伯邑考,继位15年时生姬发。
由于父亲季历被文丁囚杀,姬昌是在继位第二年攻打殷商,为父报仇,为了缓和商周关系,帝乙采取和亲的办法,出嫁妹妹安抚姬昌。因此,姬昌与帝乙妹妹生活了10余年,之后才娶了太姒。
当时,大势力一旦确定联姻,就必然要确保生下儿子,因此嫁女往往不是只嫁一个,同时还会出嫁几个地位较低的同族之女,就是为了提升生儿子的概率,最终她们生下的子女,都会交给主母或嫡母抚养,称呼嫡母为“母亲”;同时,其他庶出的儿子们,也会称呼嫡母为“母亲”,反而不能称生母为“母亲”。“太姒十子”的原因大概也在于此,并不是说太姒亲生了十个儿子,她成为嫡母后,帝乙妹妹之子们等都会称她为“母亲”。可见,在这十余年间,帝乙妹妹不太可能没有子女。既然如此,帝乙妹妹的儿子会是谁呢?
关于帝乙妹妹与姬昌的儿子们,从史书记载来看,应该是“五叔”或“五叔”中的部分人。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 “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 五叔无官,岂尚年哉。”
二千年来,“五叔”到底是哪五个人,一直争论不休,西晋杜预注释《左传》“五叔”为“管叔鲜 、 蔡叔度 、 成叔武 、 霍叔处 、 毛叔耼也”,唐代司马贞注释《史记》“五叔”为“管叔、蔡叔 、成叔、曹叔 、霍叔”。但无论怎么解读,管叔鲜都是五叔之首。
问题在于,以管叔鲜为首的“五叔”,到底是不是帝乙妹妹的儿子们呢?
首先,周文王诸子中,除了伯邑考与周武王之外,真正得到重用的就三个,即周公旦、卫康叔、聃季载(姬载),为何其他人没能得到重用?儒家以他们三人贤德来解释,但实际上当时“论血脉”,龙生龙、凤生凤,王侯将相有种,因此这三人与姬昌是真正的同母兄弟,而其他人不是,所以其他人即便年纪大,在朝中也没有官职。其实,如果周初就以贤德、才华选官的话,陈胜吴广就不会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其次,“尚年”的意思是尊崇年长者,但按照史记记载,“五叔”中除了老三管叔之外,其他人都比周公旦小,又如何能使用“五叔尚年”来说明?因此,“五叔”年龄必然很大,至于有没有周武王大不好判断。
除此之外,武王去世后,三监管叔、蔡叔、霍叔联合纣王之子武庚起兵叛周,儒家解读是管叔嫉妒周公摄政,但政治人物计算的是政治利益,不太可能脑袋发热就造反,三监反周成功有何好处,武庚会与他们平分天下,或者真心重用他们?如果三监母亲是太姒的话,武庚不可能真正信任灭国与杀父仇人的兄弟,唯有三监母亲是帝乙妹妹,与武庚是亲老表的关系,才会得到武庚的信任,三监也才会与武庚结盟造反,因为认为成功后会获取、并能保住更大的政治利益。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姬昌与帝乙妹妹生下了管叔等,由于帝乙妹妹去世、姬昌续弦了太姒,于是太姒之子伯邑考、姬发、姬旦等地位上升,变成了嫡子,管叔等地位下降,变成了庶子,因此伯邑考成了老大、姬发成了老二,管叔鲜等反而排在了后面。说到底,这不是按照年龄来排序的,而是按照嫡庶地位排序的,至于司马迁记载的“太姒十子”,则是糅合了两种排序,变得不伦不类。
综上,管叔鲜等是帝乙妹妹之子,伯邑考、周武王真正的兄长,与商纣王、微子启、微仲是表兄关系,是武庚的表叔,他的后代管仲与微仲后代孔子,无疑也是真正的亲戚关系,只是相隔较远而已。
参考资料:《史记》、《诗经》、《左传》等
周武王,姬姓,名发。周武王是周朝的创建者,是周文王与太姒的嫡次子,因嫡兄被商纣王杀害,故由他继位。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他以非凡的文治武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武王即位,首先组建起了核心团队:任命文王的谋士太公吕望(即姜子牙、姜太公)为军师,任命弟弟周公姬旦为辅相,召公姬奭、毕公姬高等人随侍左右。武王和他们共同学习研究如何继承文王遗志,完成伐纣灭商的大业。
武王即位九年后,专程祭拜了文王陵墓,对照父亲文王的功业,他感慨自己至今未能实现父亲的遗志。随后,武王率军队出发,向东举行大规模军事集结和政治动员,天下各路诸侯主动跟随加盟武王的队伍,集结在黄河的一个渡口,为了纪念此事,就命名此渡口为“盟津”(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为了增强自己的感召力,武王让工匠用木头雕刻文王的牌位,用战车拉着随军开进,并敬奉在中军帐中。他自称“太子姬发”,声明是奉文王的命令征伐,不敢自作主张。他通告文武百官:“我无德无能,选用了先祖留下的德高望重的功臣,作为晚辈,我这是坐享先祖的功德。因此,我必须制定奖优罚劣的法令,用制度和实绩考核各位的功过。”紧接着,姜太公发布行军命令:“我将指挥全体将士,并给各部队配发渡河船只和相应的装备,不按时到达者处斩!”武王率军渡过黄河后,已有八百诸侯到达盟津。他们都奉劝武王:“商纣王残暴已极,昏庸无道,我们起兵吧!”武王耐心地说:“你们不知天命,我们时机还没到。”于是挥师归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盟津观兵”。
两年后,纣王的残暴有增无减,他杀死了比干,关押了箕子,商朝的太师疵、少师强等重臣,都抱着商朝的礼乐重器纷纷投奔周。这时,武王向天下诸侯发布伐纣檄文,率领“戎车三百乘,虎贲(贲同奔,如虎之奔,代指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挥师东向讨伐纣王。
这年十二月,周军全部从盟津渡过黄河,天下诸侯也集结于此。武王遂立下誓言,名曰《太誓》,并于全军将士面前宣布:“如今商纣王随便听信他人的谗言,疏远了他的亲族子弟,还断然抛弃了祖先的礼乐,变乱雅正的音乐,而改用靡靡之音,以此来取悦他的妻妾。现在我姬发要恭行上天所降的惩罚。诸位热血男儿,请随我上阵,奋力拼杀吧!别再瞻前顾后,我们要一举成功!”
二月的一个清早,武王率军到达商都郊区牧野(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举行誓师。他接见了参战的全体人员后,历数纣王种种罪行,要大家万众一心,奋勇杀敌,不要虐待前来投奔的商朝兵民,让他们和我们并肩战斗,如果有人不奋力杀敌,一定会受到军法严惩。等武王宣誓完毕,“诸侯宾会者四千乘(古代将四匹马拉的车乘为乘)”,周军就在牧野列阵迎敌。
商纣王听说武王来伐,立即调集了七十万大军抗击周军。武王让姜太公与各级将领共同商议,派出身经百战的精兵突入纣王军阵。纣王的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没有人想为纣王打仗,个个都盼望武王的军队能早点打进来。因此,纣王的军队纷纷倒戈,并且故意留出缺口,让武王军队冲进来。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宫中,登上奢华的鹿台,全身包裹着美玉,自焚而亡。
牧野之战胜利后,武王率众进入商都,商朝百姓都出城迎接,在道旁行稽首之礼(稽首即跪拜,是古人“九拜”之礼中最隆重的礼仪),武王也很郑重地答礼。次日,周军打扫战场,修葺社稷坛和宫殿。武王进入商都的时候,仪仗队举着彩旗在前面开道,武王的弟弟曹叔振铎驾彩车,周公、毕公持钺分列于武王左右,散宜生等功臣手持宝剑护卫着武王。武王就这样威严庄重地进入了商都,并在社稷坛的南广场举行仪式,向土地神祭告伐纣之原因与结果。
武王克商的年代众说纷纭,有的学者推算为公元前1066年,有的学者推算为公元前1057年,还有的学者推算为公元前1046年,迄今为止,还没有学界一致认可的结论。
武王分封了商朝宗室,让纣王的儿子禄父管理商朝余民,命自己的弟弟管叔姬鲜、蔡叔姬度辅佐禄父。武王还释放了当年被纣王关押的忠良,修缮了忠臣比干的坟墓。他还分封了历代明君的后裔、功臣姜子牙等,然后才分封他的弟弟周公、召公、管叔、蔡叔等宗亲功臣。
武王死后葬于周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周陵镇)。他的儿子姬诵由周公辅佐继位,是为成王。
牧野之战三年后周武王去世,留下了五个儿子,长子是姬诵(周成王),三子是叔虞(唐叔虞),其中当时姬诵还是婴幼儿,《史记》记载是“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所以才有周公旦代天子摄政。这段历史看似没有问题,但如果结合周武王年龄来看,却充满了诡异之处。
周武王去世时,大约已经50多岁,长子姬诵当时还在襁褓之中,那么岂不是说周武王50岁左右时才有第一个儿子?
姬诵与叔虞母亲都是邑姜,周武王的正妃,根据姬诵的年龄反推,周武王娶邑姜时的年纪应在40岁之后。以周武王的身份地位,在他娶邑姜之前,应当已有正妻与诸多侍妾,乃至已有子女,但为何姬诵才是长子、邑姜才是唯一正妻?
其实,上述诡异现象的背后,可能极为血腥残酷,让人细思极恐,只不过被史书隐藏了起来。
周武王上述疑问的背后,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他的享年,因为如果他享年只有20多岁的话,上述疑问就不是问题。但从文献记载来看,周武王至少享年50多岁。
演义小说中喜欢神化文武二王的年龄,将两人都视为百岁老人,其文献来源于《礼记》,其中记载“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但周武王伐纣3年后去世,即90岁时带领一群老头,打败了年富力强的纣王,怎么看都不可能,所以这种说法可以一笑了之。
相比之下,《竹书纪年》记载的“武王(享)年五十四”则比较可信。根据史书记载,季历(文王之父)被杀两年后,周文王出兵攻打殷商,此后13岁生伯邑考,15岁生周武王,以及“西伯盖即位五十年”等来看,周文王享年大约60多岁,因此周武王享年54岁比较合理。
由于当时13岁就可以结婚,因此周武王享年54岁,临死时他的长子理论上年龄有41岁。然而史书记载得非常明确,周武王最大的儿子是姬诵,最大的女儿是大姬。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一共有五子,长子是姬诵、次子是邘叔、三子是唐叔虞、四子是应侯、五子是韩侯,还有一个叫大姬的年龄未知的女儿,其中除了姬诵与唐叔虞母亲是邑姜之外,其他子女母亲是谁没有记载。其中,在武王伐纣后,周武王找到了帝舜的后代陈胡公,然后将大姬嫁给了他,因而按照当时婚龄推算,大姬年龄不会超过13岁。
因此,周武王的儿子,基本都是50岁之后出生的,典型的老来得子,而且要么不来,一来就是五个。
无论从当时结婚年龄,还是从正常逻辑来看,周武王在50岁之前,都不大可能只有“大姬”一个女儿,而在50岁后突然生下五个。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周文王去世时,周武王为41岁。如果当时周武王没有儿子的话,预示周武王将来也未必能生下儿子,那么周文王为何传位给他,如此岂不是给周国将来传承埋下隐患?
可见,在姬诵之前,周武王理应还有其他子女。于是,这不得不让人疑惑:为何史书却记载周武王长子是姬诵?事实上,当这件事与姜子牙联系起来之后,就存在了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可能。
姬诵与唐叔虞的母亲是邑姜,那么邑姜到底是谁呢?《左传》记载得非常明确,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姜子牙长子)、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姬诵之子)。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魏晋皇甫谧、杜预等都认为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
纣王释放周文王之后,姜子牙才投靠周国,具体时间大约为周文王在位第43年之后。由于周文王在位50年,周武王在位13年,因此姜子牙投奔周国时周武王大约34岁。所以,周武王娶邑姜时,肯定是34岁之后,之前他至少已有正妻。
显然,邑姜背后站着的是姜子牙,周武王为了拉拢姜子牙而娶邑姜,本质上是与姜子牙联姻,双方进行更深入的利益捆绑。联姻的原因,就在于姜子牙的身份与作用,详情见下:
首先,姜子牙投靠周文王后,“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是周文王手下头号功臣;周武王继位后,“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还尊姜子牙为“尚父”,因此这时姜子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是伐纣大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先生。随着姜子牙地位越发重要,为了让双方更加信任,于是周武王娶了邑姜,这属于古今常见的政治联姻。
其次,姜子牙投奔周文王后没过两年,周文王就越过商朝藩属吕国而攻打位于山西长治的黎国(耆国),详情见下图,而姜子牙是吕国王族后代,因而姜子牙应该是能左右吕国政局的大人物,史书对他身份记载可能有误。鉴于此,姜子牙有着强大的背景,周人要伐纣的话,就非常需要拉拢姜子牙。
由于姜子牙非常重要,为了将他彻底捆绑在周人的战车上,于是周武王采取高规格联姻的办法,立邑姜为正妃,立姬诵为继承人,让姜子牙与周人命运相连。
按照常理推测,在邑姜、姬诵之前,周武王已有妻儿子女,那么周武王、姜子牙如何处理他们,以确保邑姜为正妃、姬诵为继承人的安排呢?无疑,这一问题细思极恐,或许他们不愿接受这样安排而发动被杀,或许被周武王、姜子牙直接杀了等等。
至于其他妃子生的三个儿子,或许应该是姬诵出生之后,无人威胁到姬诵的地位时,邑姜、姜子牙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其实,以史书对周武王、姜子牙的记载来看,他们极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武王伐纣中,《逸周书》的记载是“流血漂杵”,周武王俘虏了30多万殷人,将朝歌收刮一空,还派兵四处攻打周围商人势力,杀伤无数,与儒家笔下的“仁义”形象截然相反。西汉《说苑》中记载武王克殷时,周武王向姜子牙询问如何处理朝歌殷人,姜子牙回答说全部杀掉、不留一个活口。由此不难看到,周武王、姜子牙都不是什么善人,而是心比铁硬心狠手辣之人。
总之,周武王50岁之前无子,50岁之后连生五子,这一诡异现象,或许真是极端的生育问题,或许背后隐藏着血腥的,或许还有其他可能,到底怎样如今已经很难说得清了。但从周朝上下层出不穷的父子相残历史来看,极为典型的是周幽王为了传位姬伯服而要杀姬宜臼(周平王),因而周武王杀死妻儿为邑姜让路、以进一步拉拢姜子牙的可能性极大。
参考资料:《史记》等